高中作文网

高端医疗市场范例(3篇)

时间: 2024-01-08 栏目:公文范文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通过研读、分析新医改方案的相关内容,我们不难得到以下结论:对于行业的子市场——大型医疗设备市场(这里所说的大型医疗设备是指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如CT、MRI、CV、高端DR、高端US、大生化、PET、加速器等,主要是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新医改对其不是利好,而是利空!因为新医改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态度很明确:严格控制——控制设备的数量、档次、采购资金、采购方式、采购流程、收费标准等。

我们不妨就有关内容逐一进行分析。

新医改内容之一:

“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

分析:

通过下面对新医改方案的研读,我们可以体会到:“政府主导、公立医院主导”这一新医改的宗旨的背后,就设备而言,就是政府更多地参与设备的采购——直接控制设备的增量和总量,直接控制采购资金,直接进入采购环节和流程,直接控制设备的收费标准等这对于设备市场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而且是长期的。

新医改内容之二

“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分析:

目前,政府是以设备配置证的形式,控制设备数量的增长,只是有些省份控制得不十分严格,但是随着新医改的深入,这种控制将更加严格,加上政府控制医院规模,控制医院贷款,这样就既控制了设备需求,又切断了设备采购资金的来源,对设备市场的增长可谓釜底抽薪!

新医改内容之三:

“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分析:

政府为购买设备出资,政府为医疗机构购买设备,即政府更多地参与或干预设备的采购,使得医疗机构在采购设备中的自主权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机构采购设备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政府过多地介入设备的采购,还增加了采购环节,使得采购流程更复杂,采购周期更长,厂家费用更高,总之,会制约设备市场的增长。

新医改内容之四:

“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

分析:

很明显,降低设备收费标准,势必降低医院购买医疗设备的积极性,对设备市场无疑是绝对的利空。

新医改内容之五:

“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

分析:

如果完全按照医院的床位数来制定设备的配置标准(目前的标准是这样制定的),而不考虑其年收入,则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医院、乡镇医院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自然,设备的市场同样会受到制约。而这些医院年收入较高,说明其门诊量较高,因此有必要采购相对高端一些的设备来提高医院的诊治水平,这对医院和患者均是有利的,同时,他们也有条件购买相对高端的一些的设备,因此,在制定设备配置标准时,不应仅以床位数为依据,还应将年收入作为设备配置的依据,这样才合理。

新医改内容之六:

“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分析:

国家将投资370亿对县级医院的设备按照一定的配置标准进行“填平补齐”,这对设备市场应该是能产生直接影响的较大的利好。但根据近期讨论的县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讨论稿),标准中要求的、准许配置的设备,绝大多数县医院早已经有了,甚至标准中不允许配置的设备,很多县医院也已经有了,如MRI,即县医院设备的配置标准(讨论稿)甚至落后于现实医院的配置,而理论上,标准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如果以此标准为依据,对县医院的设备进行“填平补齐”,则没有什么太多的设备可以补,设备市场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当然,对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按照设备的配置标准进行设备的“填平补齐”,由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设备缺口较大,又由于此类医疗机构设备配置只能是低端产品,则近三年低端设备的市场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低端设备主要涉及低端X光机、监护仪、低端超声波诊断仪、低端生化分析仪、灭菌器等基础医械。国家将主要采取集中招标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然后投向这类医疗机构。此时,中低端国产医械有一定优势。但可以预计,在未来三年的政府采购高峰过去后,市场将会快速萎缩,也就是说,该利好的影响是短期的。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填平补齐”设备与设备没有关系,当然对设备市场不会产生影响。

新医改内容之七: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分析:

民营医院采购设备对性价比要求比较高,他们只买与自己实际需求相适合的设备,他们不会像现在的公立医院那样大量配置最高端的设备,同时尽量延长已有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造,民营医院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高端设备的需求,而会少量增加中端、中低端设备的需求,这将有利于国内厂商,但长期而言,设备更新速度会放缓,对设备市场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具体的影响有多大,只能视民营医院数量增长的速度和增长量来判断。

新医改内容之八:

“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

分析:

公立医院是医疗设备的最大目标客户,其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医疗设备市场的走向——市场容量、产品需求结构、采购模式、营销模式等等。公立医院管理改革,必将对厂家的营销模式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改革后,卫生部主管部门与公立医院的关系如何变化?集中采购如何发展?医院设备采购的决策模式怎样变化?目前还没有定论,所以对厂家的影响还不确定,但厂家必须密切关注。

新医改内容之九: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分析:

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报销范围和比例的提高,都能促进医疗需求增长,表面上应该对设备需求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设备的各种限制性政策的存在,使得这种促进作用难以变为现实。

不过医疗需求的增长,对医用耗材等的增长肯定会有促进作用。

新医改内容之十:

“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分析:

这对于中低端设备和部分专用设备的销售会有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应该是短期的。

新医改内容之十一:

“开发生产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器械。”

分析:

由于没有任何细则,本条对设备市场的影响尚不能确定。

新医改内容之十二: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分析:

这对于医疗IT厂商是绝对的、长期的、直接的利好,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网络应是最佳的选择,医疗信息网、医疗保险网、电子病历、个人健康管理等发展空间极大。有人估计医疗IT市场将有150亿的规模。可惜,医疗IT不是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只有恭喜医疗IT的份儿了。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

投资二三线之抢占高点

抢占区域制高点,是投资二、三线城市肿瘤专科医院资本的共同梦想。目前二三线城市中不管是公立还是民营医疗机构,肿瘤专科的好医院较为稀缺。这一短缺的服务能力成为资本进攻的动力。

“在这些城市,民营的肿瘤专科具备与公立医院PK的能力。”医疗领域专业投资人汪强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表示。他认为民营肿瘤专科医院的优势,体现在经验积累、技术设备、服务模式以及价格等方面,当这些优势综合起来,形成气候之后,民营医院的地位将无可撼动。

而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二三线城市更是充满了机会。第二批城市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今年大幅扩充,有财经媒体表示,随着公立医院实行零差价售药去除“以药养医”弊病,亏损部分地方财政难以也不愿补偿到位,这将迫使地方政府更加同意引入资本发展当地医疗。

地方政策正在逐步松动之中,《经济观察报》报道称,“政策鼓励各地在保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良性正常运转下,其余医院亏损难以负担时可实行改制。”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众多资本把目光瞄向了二三线城市的肿瘤专科医疗。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在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公司2014年战略布局瞄准的是二三线城市肿瘤领域的专科医院和500张以上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未来在每个大城市收购的医院都将发展到千张床位。

凭借临床医生的职业敏感,张五成开办了驻马店市肿瘤医院。站在投资人的身份考虑,他看中的是驻马店周边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空缺。他谈到,驻马店市人口为700万,辐射的三个地市南阳、周口、信阳,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人口总计5000万,而对应这5000万人口需求的公立或民营的肿瘤专科医院,却是空白。

“这个地区相对落后,肿瘤患者中贫困者较多,大部分没有经济能赴武汉、郑州等邻近省会城市看病,由于农合、医保等设置的转诊限制,很多人的病情甚至在县医院被耽误了。”张五常对记者表示,“如果地市级的肿瘤专科能做好,至少可以将70%的患者留在市内治愈。”

出于在两家县级市创办医院的成功经验,张五成看好驻马店市肿瘤医院的发展前景,有信心成为区域内的领军医院,但他同时也表示,“在资金方面确实有压力。”

投资北上广之填空基本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优质的医疗资源密集,但同时,扩充医院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在上一轮的公立医院扩张中,这三座城市老牌、顶级的公立肿瘤专科医院,规模扩张的程度有限。这也为一些民营的专科医院创造了机会,具体体现为填补公立医院肿瘤治疗、服务的空缺。

肿瘤的手术治疗周期较长,普遍在三周到四周之间,前期的检查、确诊,加上后期的康复,完整的治疗周期则更长。以天津肿瘤医院为例,各科室病区普遍“一床难求”,预约患者拿到“住院通知单”后,仍需等待1周到10天方可入住。

作为首都的北京,面对全国慕名而来的患者,其公立肿瘤专科医院所面临的病床周转困难可想而知。

北大肿瘤医院宣传处管女士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介绍,出于卫生主管部门及医保经办部门对住院床日的限制,该院的平均住院日已从三年前的近20天降到了9天。她坦言,即便有治疗方案的改进,对于基本的治疗、康复期而言,时间是不够的。这些方面的基本医疗服务,存在需求空间。

凭借地域临近的优势,位于朝阳区十里河的三环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肿瘤医院(以下称“北京肿瘤医院”)在2001年形成了协作关系。具体协作内容为,北京肿瘤医院借用三环医院的250张病床,北京肿瘤医院派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常驻三环医院担任各病区主管医师。据了解,两家医院间紧密的合作持续至今,业内共知。

一位了解三环医院与北京肿瘤医院合作细节的人士透露,三环医院的不少医务人员都来自在北京肿瘤医院实习过的医学院毕业生。从这个的角度上来讲,北京肿瘤医院为民营的三环医院培养了医务人员,促进了其长足发展,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得以扩散。

“在技术和病源方面依赖于大型公立肿瘤医院,这是北京一些民营的肿瘤专科医院的生存态势。”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投资服务部王雷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这些医院一定程度满足了肿瘤患者的需求,在耗时较长的放疗、化疗,术后的康复以及关怀等方面。”

投资北上广之瞄向高端

在二三线城市肿瘤专科技术支持方面颇有建树的泰和诚,将重心移向了北上广的高端医疗市场。

2014年6月末,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泰和诚医疗集团总裁兼CEO杨建宇说:“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是在广州、北京和上海分别建立一所高端的专业肿瘤医院,运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跨学科的诊断、治疗手段,来帮助中国的癌症患者。”

泰和诚医疗集团杨建宇表示,据其了解的信息,在2012年,有约90位中国患者选择到美国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就医,这里有全世界最顶级的质子治疗技术。由此,泰和诚确定了中国的中产阶级对高端医疗服务的强劲需求。

上一个15年,通过医疗设备租赁和医院管理的模式,泰和诚医疗与全国约50家医院合作建立了肿瘤诊疗中心,铺下了国内最大的一张放射治疗和影像诊断中心网络,并藉此于2009年登陆纽交所,成为美国主板上市的第一家医疗服务中概股。

2010年,泰和诚初试收购与其长期合作的西安长安医院,但由于某些“不明确的规定”和冗长的政府审批流程,独立医院的计划最终没能实现,颇为无奈的泰和诚启动替代性方案,以3940万美元现金收购长安医院52%股权。

泰和诚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尽管成功收购长安医院,但最终结果与泰和诚长于专科肿瘤诊疗的企业竞争力“不算吻合”。

走过这段历程,泰和诚希望能够独立运营医院。集团在北上广拟建的三家医院,都将医疗园区作为首选地址。明确的政策支持,更能让泰和诚放手一搏。

“北上广的高端市场是值得所有资本关注的”,毕马威医疗企业融资专家江立勤对《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表示说:“这三大城市聚集了中国最多的富裕人群,提供适应他们消费水平的医疗服务,这一块市场目前是薄弱的。”

政府期待做好高端医疗,从源头上留住富裕阶层在国内就医。此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出台的《北京市社会办医指南》明确了“高端医疗”的重要性,鼓励围绕高端医疗开发增值服务。“高端医疗是中国所有高净值客户一致的刚性本原需求,他们注重服务质量和私密性,不愿接受公立医院嘈杂拥挤的就医环境,能够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指南”还援引了建行《2012中国财富报告》和《2013年胡润财富报告》的相关数据。“2013年,北京千万富豪达到18.4万人,亿万富豪达到1.07万人。而全国有105万千万富豪和6.45万亿万富豪。”

高端医疗市场范文篇3

该医院是内地首家外资独资医疗机构,投资总额约1.5亿元人民币,主打高端医疗服务,其目标群体是在大陆不享受医保福利的台胞、外国友人及部分有高端需求的本地病患。

禾新医院普通门诊300元,初诊及小儿门诊400元,特需门诊则在800元以上,病房收费每晚高达2000~5000元,院长张焕祯预期,最快两年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此前,内地已有和睦家、百汇医疗等多家国际知名高端医疗集团试水高端医疗。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又竞相将高端医疗纳入产业规划。一时间,内地高端医疗市场风生水起,成为投资界的关注热点。

内地高端医疗需求巨大

所谓高端医疗,就是针对高收入、高阶层人群的特定需要,提供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富人医院。

北京和睦家医院是一家典型的富人医院,大牌明星王菲、孙俪等都选择这里生产分娩。走进和睦家,就医环境和内地普通公立医院完全不同:环境清幽,装修精致,患者不用排队就医;医护人员来自不同国家,用中文和英文双语交流;病房布置如同宾馆待遇,卫生间内日用品齐备,还为病人提供DVD光碟以及外卖单等贴心小物;当然,病人家属也有休息用的沙发。

和睦家采用的是预约制度,能够充分保证就诊的时间和质量。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全科医生,不仅了解身体状况,还了解家庭情况等背景资料,统筹安排治疗过程。和睦家所属的美中互利公司的董事长李碧菁曾对媒体表示,和睦家提供全科服务,如果患者需要,随时可以组建一支医疗队伍,一起协商医疗方案。

当然,患者要享受这种高端医疗服务代价不菲。单就和睦家的分娩套餐来讲,顺产的价格在5.6万元人民币左右,剖腹产在10万以上。但是,从海外患者到和睦家透露的受众人群(包括银行行长、高端金融专业人士、企业家、海归)来看,费用并不是主要问题。

中国高端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有多大?业内预期普遍乐观。包括投资机构以及主流保险机构在内的多个机构预测,内地每年有3000万~4000万左右的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

单就上海而言,上海市卫生局2009年公布的数字显示,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在106亿元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截至2010年,包括上海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以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高端医疗服务,其业务总收入仅为40亿元,市场潜力还没有充分开发。

另有数据统计,去年全球约有600万人跨国就医,一个医疗旅游者平均约能带来1万美元的收益,全球每年医疗旅游的市场份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中国每年都有不少富豪选择去国外就医,内地高端医疗也在走国际路线,争打旅游医疗牌。上海医疗旅游平台负责人杨健曾说:“内需和出口两大市场相比,中国人的钱太难赚,我们要赚的是外汇。”

一线城市竞推医疗园区

发展高端医疗,吸引国际宾客以及国内富豪,正在成为国内不少城市的新主打。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均将高端医疗产业规划写入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名录中。

在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被定位为“北京市副中心”。“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规划建设的医疗机构规模达169万平方米,计划提供床位7200张,服务对象设定为:在华居住工作的外籍人士、具有国际背景的精英人士和具有高端及个性化医疗、健康管理和养生养老服务需求的人士。服务区建成后预计能创收500亿元,拉动GDP增长200亿元,同时能够汇集3万名医学专家,创造10万人的就业岗位。

在北京专注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医疗示范区时,其他城市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去年6月,上海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建设的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两大国际医学园之一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已在浦东正式奠基,今年5月,广州南沙开发区与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南沙国际高端医疗城。此外,计划建设高端医疗园的城市还有福建厦门、四川泸州等城市。

“现在地方政府、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都在瞄准高端人群的需求”,一位参与高端医疗产业规划的权威人士称,从成本计算来看,中国的医疗水平其实并不差,但相较于西方国家价格要便宜得多,比如一个阑尾切除手术,在美国需要1万-3万美元,中国的报价是1万多人民币。

从国际医疗服务的价差来看,内地高端医疗大有作为。事实上,最近几年来,内地高端医疗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2009年开始,国内民营资本复星医药通过定向增发成为中美互利的最大单一股东,推动中美互利旗下的和睦家高端医院品牌快速扩张,不仅大规模增加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医院的床位,还计划将品牌拓展到杭州、成都、南京、青岛等二线城市。

2010年,新加坡最大的私人医疗集团莱佛士医疗集团在上海经营面积达1.3平方英尺的医疗中心,提供多元化专科、牙科和体检等高端服务。

2011年2月,加拿大企业家德里克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WA臻景医疗中心在上海兴国宾馆花园开幕;同年6月,百佳(中国)连锁妇婴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广州投资1.5亿元,建立高端品牌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其最豪华产房的面积达120平方米。

“高端医疗的确是社会资本投资的一个方向”,经营民营精神卫生医院的温州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新医改以后,未来政府职能定位于保基本医疗,高端医疗等基本医疗以外的领域应该由社会资本来开发,他已针对高端医疗进行调研,希望能够进入这一领域。

民间投资顾虑重重

但是,考虑到当前政策环境,管伟立对涉足高端医疗仍然顾虑重重,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高端医疗领域存在先天不足。

内地高端医疗目前主要有三个渠道:高端全科医院、高端专科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即特需医疗,原来定位于干部保健、国际服务,1990年代初开始取消身份识别,曾被认为是医改的重要举措。

特需医疗挂号费在100~500元左右,治疗费用也是普通医疗的2-3倍,并且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从效果来看,公众对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并不满意。统计显示,2006年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500名家庭总资产高于500万元的消费者的调查中,86%的受访者“不满意”目前的医疗服务。今年举办的一次高端医疗闭门研讨会上,有人将三甲医院的特需门诊比喻成“难民营”,认为除了价格提高之外,服务质量与普通门诊无甚区别。

对比之下,社会力量经营的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则以优质服务得以凸显。但是,在内地由于各方面限制,民营医院日子并不好过,纵使是最早进入内陆并发展较大的和睦家,也难逃政策环境以及公立医院的挤压。除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发展较好外,由于医疗人才紧缺,和睦家在其他城市的拓展并不顺利,医院只能自行“降格”,将受众群体向中端转移。

“高端医疗需要配套高端医护人员与高端的医疗设备,内地设备资源与人才资源皆被公立医院所垄断。”管伟立说,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民营资本只能集中在眼科、牙科等门槛较低的专科领域的原因。

根据2005年卫生部的相关规定,金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属于甲类设备,需要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才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两年前,北京美兆体检中心想申请一台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64排CT,北京市卫生局就以不符合资源合理配置为由不予批准。由于无法引进高端设备,众多民间资本被挡在高端医疗门槛之外。

除了缺设备,社会资本还需跨过人才门槛。以广东为例,在广东试点医师多点执业一年后,仅有100多名医生登记,而且均为同一系统内部多点执业。由于医生等主要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型国有公立医院中,业内对社会资本进入高端医疗并不看好,“如果走不了‘绿色通道’,获批将会非常缓慢。”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合作投资协议书范文5篇
  • 下一篇:税务实习报告范文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