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2 栏目:公文范文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1

目前粮食仍是供大于求

由于库存充足,近几年粮食一直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

1999年~2001年,粮食连续三年减产,全国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1193亿斤。2002年粮食总产量为9142亿斤,比上年增产1%,但这仅是在前两年较大幅度减产前提下的恢复性增长,整体减产的趋势未变。

另一方面,在过去10余年,从总体上看,粮食消费需求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自2000年以来,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9600亿~9800亿斤之间,而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徘徊在9100亿斤左右,粮食已连续三年产不足需。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在500亿~700亿斤之间。

尽管当年产不足需,但由于库存充足,近几年粮食一直保持着供大于求的格局。因为从1995年开始,中国连续四年粮食丰收,全社会的粮食节余量就在1万亿斤上下,相当于一年的总产量。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粮价呈持续下跌趋势,在低价位上长时间徘徊。近年来,粮食总供给较大幅度减少,市场粮价反而走低,说明库存的变化在填补着粮食供给(国内产量加净进口)与消费之间的巨大缺口,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当前粮食产需情况分析,国家粮食库存(包括周转库存)大体保持在2500亿斤左右较为合适。1994年和1996年,中国先后两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从1998年起,又开始实行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政策,当时粮食收购保护价要比市场价格高很多,农民都愿意把粮食卖给国家,这造成国家的储备粮超出需求很多。2002年3月末,国家粮食总库存达到5300亿斤(贸易粮)的历史最高水平,比1996年3月末增加3000多亿斤,其中地方商品周转库存3620亿斤,比1996年3月末增加2240亿斤。

粮价适度回升对农民是好事

不能因为今天粮食供求出现一些变化,就对过去几年适当控制粮食生产的总量增长的政策产生怀疑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三年后将会出现严重粮食短缺”的议论见诸媒体,由此引发了社会对中国粮食供求状况的担忧,各种利益相关者开始对这种判断作出反应,比如,城市食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

事实上,这个判断是没有多少根据的。近年来,虽然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但由于生产条件改善,科技的进步,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保持在9000亿斤以上的水平。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粮食的数量都在减少,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增长相对稳定,而农民的食品消费增长暂时还不会进入高峰期,尤其是农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增加仍会比较缓慢。从供需平衡来看,只要今后几年粮食产量能够保持在4.75亿吨左右,再加上进口调节,中国完全有能力保证全国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而且,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只能更加有利于中国的粮食安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粮食问题上有“宁多怕少”的倾向,甚至认为“多多益善”。事实证明,粮食供给过剩,粮价下跌,不仅对农民增收不利,而且会导致粮食库存庞大,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包袱。

1998年以后,在粮食供过于求,市场粮价下跌,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农民和政府都作出自觉和合理调整,即适当控制粮食生产的总量增长。有的年份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甚至放弃了持续几十年的粮食增产的计划指标。为了缓解粮食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国家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退耕还林计划。事实证明,这种政策调整对消化超库存的粮食,对拉动粮食价格的合理上升,缓解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众多矛盾,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粮食供求出现一些变化,就对过去几年的政策产生怀疑。在粮食问题上,一定要有周期观。

今后粮食供求会是一种什么走势呢?应该看到,如果明年继续减产,粮食产需缺口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扩大,就可能出现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粮食供求的“拐点”就有可能到来。因此,今后几年的粮食政策应该由过去几年适当控制粮食产量,转向促进粮食产量的合理回升,以保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所谓合理回升,就是努力使得粮食总产量在今后2~3年内年恢复到9500亿斤左右的水平上,也就是争取增产600亿~700亿斤左右的粮食。在这样的产量水平上,再加上适度进口,我们完全有能力保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

实现这样的政策目标是完全可能的。目前,市场粮价已开始适度回升,这对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一个好信号。在过去10余年中,我们没有真正让市场发挥调节粮食供求的基础作用。这次要给市场机制一个机会,让市场给农民传达一个正确的信号。

粮食市场为什么

会出现非正常波动

这次粮油价格的上涨,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完全可以消化。但城市低收入人口可能会有一些恐慌,因此要强化对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援助

粮食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大,生产有丰有歉,价格有涨有落,这是很正常的。但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极不稳定,粮食“卖难”和“买难”交替出现,粮食价格大起大落。这次粮食市场呈现出的非正常波动,不仅与中国粮食生产体制有关,更反映出粮食市场发育和政府调控政策上的问题。

从近中期看,即使不出现全局性的粮食短缺,粮食市场仍存在大起大落的可能。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有:

第一,国家粮食库存应对价格波动的能力并不强。由于2000年以来,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累计高达近2000亿斤,每年都要依靠消耗库存来填充供求缺口,全国粮食总库存应是持续下降的态势。但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变化与当年粮食供求关系变化之间存在趋势上的不协调。虽然粮食减产,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数量却居高不下。

出现这种情况,与“国代民储”有关。受粮食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心理预期影响,用粮企业一般是随用随购,城镇居民随吃随买,农户存粮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原来由民间储备的一部分粮食流向国家粮库。另外,由于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提供保管费用和利息补贴,国有粮食企业乐于增加库存,这也促使了社会库存向国有粮食企业流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中有相当部分属滞销品种,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库存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一旦形成粮食紧张的预期,就会出现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第二,中国粮食的统一市场还未形成,缺粮区和余粮区之间还未形成正常的贸易关系。缺粮区是“买贵不买贱”,余粮区是“卖贱不卖贵”,在粮食供给偏紧的情况下,各种地区贸易壁垒就会重新抬头。

第三,农户对市场供求信号的反应具有盲目性。供给趋紧时,农户也会增加存粮。农户“卖跌不卖涨”的行为经过同步放大,会迫使价格不正常上涨,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增加了困难。

第四,国有粮食企业的逆向操作会加剧粮食市场波动。国有粮食企业和农户一样,也会“卖跌不卖涨”。粮食供给一旦趋紧,国有粮食企业也不一定会大幅度减少库存。1993年之后的粮食抢购和价格暴涨风潮,国有粮食企业跟着私商高价抢购粮食,甚至把国家为平抑粮价抛售的专储粮也拿去高价销售,而1996年下半年以后粮价持续下跌时,国有粮食企业不积极入市,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反而亏本销售粮食。此外,在供给趋紧时,大多数用粮企业和粮店会改变目前随用随买的做法,非国有粮食流通渠道会更加活跃,这一领域的库存会相应增加。

如果上述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即使供需之间的差距不大,也可能会引起粮食市场的剧烈波动。

今年9月份以后,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普遍走高。主产区小麦价格平均涨幅40元~80元/吨,玉米价格华北地区同比价位上涨80元~120元/吨。大豆收购价也上涨了10%以上。粮食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的价格上涨。猪肉、色拉油价格涨幅均在30%左右。从1998年以来,国内的粮油价格一直处在一种很低的水平上。当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基本上是价格的一种合理回归,对此,要冷静观察,从容应对。

目前的这种涨价,直接动因有这样几点:第一,粮食减产,库存减少,这一情形开始对市场发生影响;第二,粮价上升拉动原料价格上升;第三,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上升,美国大豆减产10%左右,这对国内市场亦有影响;第四,有些市场炒作行为推波助澜。

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预示着长达六年之久的农产品价格低迷周期的结束。从居民对这次涨价的反应看,还没有出现刚刚放开粮油价格时的那种恐慌心理,没有出现大量抢购。另外,粮油价格的上涨,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完全可以消化。这种价格的变化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城市低收入人口可能会有一些恐慌。当前,要密切关注农产品价格走势,避免出现类似1993年秋冬那种市场粮价暴涨的局面。

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不是孤立的,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

从中长期看,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将是偏紧的。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整体而言,中国粮食问题应该主要依靠自己解决,依赖他人或者完全自给自足都是不可取的。粮食问题不是孤立的,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

1.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耕地、水资源等)一旦减少,使粮食生产的能力遭到破坏,必然危及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调减粮食种植面积要稳步进行。必须要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要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同时,保证灌溉设施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并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绿箱政策”,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体系。应把提高粮食品质作为科技攻关和推广的重点。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要调整结构,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2.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加强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确保粮食安全,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都实现粮食自给,更不能否定个别地区通过与产区交换或国际贸易而获取粮食的可能性。要积极引导和强化市场对粮食供需的调节作用,从各地区追求区域内的产需平衡向全国供需平衡转变。中国粮食生产愈来愈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即集中到东北三省、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要增加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和信贷投入。

3.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于近年粮食供过于求,粮价持续走低,各种生产要素费用不断上升,相当一部分农民种粮无利可图,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在粮食放开经营后,必须探索对生产者进行直接收入补贴的方式。二是应当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上想办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降低要素投入成本。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减轻粮食生产的税收负担,是保证粮食生产收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有效途径。在我们对中部地区一些县粮食生产效益的调查表明,农村税费改革后虚轻实重的农业税,几乎抽取了粮食生产的全部剩余。建议统一确定分期减征幅度,在五年内实现取消农业税的政策目标。这种“以税惠农”的办法最能保证农民直接受益、管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4.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储备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粮食储备体系只是解决粮食安全的应急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在“地里”,而不是在“库里”。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目前仍存在很大缺陷,主要是国家储备粮功能定位不明确,储备规模过大,成本过高;国家粮食储备暴露出了明显的效率低、时效性差、透明度低等弊端。要对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从制度上重新进行设计。

5.依靠国际市场来调剂余缺。中国解决粮食问题必须立足于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但也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和品种。适当多进口一点粮食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有利的。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可平均保持在不低于90%的水平上。从以往经验看,出现过国内粮食供给相对平衡的时候大量进口,国内粮食减产供应紧张的时候又大量出口的怪现象。要统一协调粮食内外贸政策,要提高粮食进出口的运作效率,防止粮食的进出口方向与国内的供需实际严重脱节,减少“逆向调节”。今后应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基本口粮方面,对饲料用粮等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应推行南进北出的进出口策略。南方销区可利用WTO配额从国际市场进口玉米、小麦及其制品和饲料等产品,北方可利用市场区位优势出口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产品。

6.保障特殊群体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是指“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需要的基本食品”。在中国,确保粮食安全应包括三项具体目标:一是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水平;二是通过进出口调剂、库存吞吐,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衡;三是保障特殊群体的食品安全。目前中国农村还有2800多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不少收入低的居民(包括下岗职工),而且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除此之外,有的是身体残缺缺乏劳动能力,有的是严重疾病丧失工作能力等等。必须把保障这些特殊的人群的粮食安全问题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为需要救济的低收入人口提供粮食援助,使其维持正常的生活。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2

20*年,粮食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关于“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市场调控,积极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部署,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粮食流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基本稳定

一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市场。20*年,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偏紧、粮价涨幅较大,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抑制粮价过快上涨,按照国务院部署,常年常时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在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并适当降低销售底价,加大销售力度,全年累计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648亿斤、稻谷202亿斤,并销售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5亿斤、中央储备玉米9亿斤。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等主销区及时安排抛售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20万吨。为有效充实销区粮食库存,改善库存地区结构,缓解主产区收储压力,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四批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移库计划186亿斤,其中小麦178亿斤、稻谷8亿斤。各地配合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合理把握储备粮油轮换时机,对区域粮油市场进行适时调节。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的背景下,这些调控措施对稳定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有效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和粮食应急体系。会同有关部门适时下达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并督促实施,及时研究和落实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增储计划,提出地方储备粮分省规模的指导性意见。各地进一步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规范地方储备粮管理。落实国家粮食应急预案要求,细化粮食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机制,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不少地方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粮食应急各项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粮食产销衔接和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加大粮食产销衔接工作指导力度,及时协调解决粮食运输和资金结算等问题。去年全国共举办粮食产销衔接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粮油精品展销会等17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380亿斤。继续指导各地做好退耕还林、水库移民、救灾等政策性用粮的供应工作,按照有关规定销售处理库存陈化粮。加强军粮供应网点和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军用购粮卡改革,扩大服务范围,稳步提高军粮供应质量、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受到部队官兵的好评。

(二)加强粮食收购工作指导,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一是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粮食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收购现场,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和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截至20*年11月末,全国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3533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848亿斤,其他多元主体收购1685亿斤,分别占总收购量的52.3%和47.7%。

二是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总结近几年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批准的20*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进一步完善预案启动机制和补贴机制,细化操作措施,保证了预案的顺利实施。在启动预案的7个省,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579亿斤,收购粳稻10亿斤,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三是加大仓房维修力度,改善主产区粮食仓储条件。2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1亿元,对9个小麦和稻谷主产区仓房进行维修,9省地方财政落实配套资金1.1亿元,加上企业自筹,9省共安排资金约8.5亿元,维修库点9700多个,仓容445.4亿斤,有效地缓解了粮食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仓容紧张问题。同时,其他一些省份也安排资金,进行了仓房维修改造。

(三)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落实政策措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各级粮食部门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6号)精神,以推广宁夏经验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改革重点,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组织实施,保证了改革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江西、福建、四川、新疆等17个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粮改实施意见,在规范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关系、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完善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和物流设施建设、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绩,不少地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得到加强和充实。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目前,各地已基本完成了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审计、认定和剥离工作,绝大部分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上划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北京、广东、宁夏等省(区、市)已经消化政策性挂账96亿元,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国有粮食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粮改以来,全国累计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24.9万人,占全部分流职工的49.7%,其中粮食部门安置77.6万人,占全部安置数的62.1%。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年11月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21854个,其中购销企业15380个,比上年末分别减少3320个和566个,比粮改初期分别减少31386个和15054个。改革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年1~11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同比减亏31.32亿元,盈利省份达到12个。

(四)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粮食市场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深入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提高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实施《条例》宣传,深入开展“依法经营粮食,保障消费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依法管粮的认知度。健全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制度,建立全国粮食收购资格信息系统,加强对已经取得资格经营者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目前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达到7.3万个。加大对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对河北、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五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和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质价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加强对临时存储粮竞价销售出库和移库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办涉粮案件,进一步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开展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颁布实施《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试行)》,积极推进粮食政务公开,努力提高粮食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认真开展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在总结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工作,优化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企业布局,依法开展第六批代储资格认定。目前,全国共有1771户企业取得粮食类代储资格,157户企业取得油脂类代储资格。加强对已取得资格企业的管理,先后取消了14户不符合中央储备粮代储要求企业的资格。代储资格认定制度的实施,为中央储备粮的库存安全提供了保障。

三是推进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加强粮食库存监管。目前,全国94%的省级粮食部门、68%的地(市)级粮食部门、54%的县(市)级粮食部门设立了监督检查机构。各级粮食部门加大监督检查队伍培训力度,全国取得粮食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达到23387人。建立国家粮食局粮食库存检查专家库,开发全国粮食库存检查信息系统,提高了库存检查效率和数据准确率。认真组织开展20*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重点加大对各类政策性粮食库存的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力度,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国务院。

四是开展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粮食质量卫生监管。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急召开全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会议,制定《全国粮食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方案》,全面部署和组织实施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对部分省区进行巡查督导。积极开展收购环节的原粮卫生监测,在全国共采集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样品约2万份,取得检验数据约10万个,基本掌握了我国原粮卫生整体状况。以中央储备粮为重点,兼顾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和商品粮,加大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的抽查检验力度,促进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建立144个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站),初步形成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网络。

(五)加强规划和指导,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一是按照“三个体系、一个保障”的部署,大力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落实去年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提出的关于构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粮食产业化体系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的要求,各地积极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以省政府文件印发了大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给予资金支持和扶持政策。湖北省粮食局邀请12个省(区、市)粮食局开会专题研究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思路,河北、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等省召开粮食产业化工作现场会,积极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二是制定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推动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发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印发《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对粮食市场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继续完善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制度,目前联系粮食批发市场达到18家,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达到24家。根据粮食流通需要,批准组建10个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加快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建设。积极发挥粮食批发市场功能,推动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其他政策性粮油的联网交易,为合理配置粮食资源和粮食宏观调控服务。

三是推动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粮食加工布局调整,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制定《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支持和指导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上海外高桥、江苏靖江、辽宁锦州港、中粮集团(江阴物流)等重点粮食物流项目建设。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国家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在8个省开展在建、拟建项目全面清理的复查,促进玉米加工产业布局调整。落实“十一五”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抓好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了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安徽六安、河北秦皇岛等一批粮油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推进粮油加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会同农业发展银行确定第二批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粮食收购资金、技术改造、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提供贷款支持。截至20*年11月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631个,其中购销企业987个。

四是推动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指导农户科学储粮。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启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粮食科技丰产工程”产后减损项目,与12个粮食主产省签订建立农户储粮示范点合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农户储粮技术和装具,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和好评。制定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工作方案,利用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在四川、山东、辽宁等3省启动农户储粮试点,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试点农户和试点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是继续积极推动“放心粮油”工程,促进粮油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在全国城乡继续坚持不懈地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程,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抽样调查结果,目前全国粮油产品总体合格率位居食品合格率榜首,小麦粉、大米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99%。

(六)加强粮食行业基础工作,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强社会粮食统计调查和市场监测、预测,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广泛宣传并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进一步扩大粮食统计的社会覆盖面,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完成20*年度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对粮食消费、农户存粮及分布、粮食商品率、跨省粮食流通量等情况进行专题分析。积极做好粮油市场信息工作,调整和充实粮食市场监测点,不断完善和提升市场信息监测系统功能,提高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是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粮油标准水平提高。组织各级粮食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检验机构及粮食企业,对粮油标准进行制修订。实施7项国家标准和19项行业标准,完成80余项粮油标准的审定。全面修订小麦等主要粮食质量标准,积极推进收购环节仪器化检验,规范收购检验工作。

三是加强粮食安全生产,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组织编写《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培训教程》,普遍培训省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全国特别是东北地区安全防火和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对近300户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地方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典型安全生产事故,局负责同志及时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做好汛期安全储粮工作,及时布置检查,确保库存粮油安全。

四是加强粮食科技、理论研究、新闻宣传和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工作,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开展粮食行业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10个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中心工作进展顺利,批复组建3个省级科研工程中心,一批粮食物流、加工、储藏及检测技术设备新成果实现转化,行业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基地网络初步形成。集中力量开展粮食安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宣传工作,编撰粮食年鉴、发展报告,促进粮食工作水平的提高。继续扩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覆盖面,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功举办首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财会知识竞赛,全国粮食行业重技术、重技能、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五是加强粮食行业国际交流,不断提高会展水平。初步建立中国—中亚粮食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国际谷物科技大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与日本佐竹等公司签订长期粮食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与日本不二制油公司建立大豆蛋白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各种粮食会展活动已初具规模,办展质量和数量逐年提高。

二、正确把握形势,明确今年粮食流通工作重点

今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粮食流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争取主动,努力做好粮食流通各项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一)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更加复杂,粮食宏观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正确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准确把握粮食供求品种、数量和布局的变化,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是从粮食供求总量看,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20*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四年丰收,总产量达到10000亿斤以上,粮食消费平稳增长,产需基本平衡。考虑到国家粮食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粮食供应是有保证的。但从长远看,保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任务还很艰巨。

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看,20*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量962万吨,需求2300万吨,自给率只有42%左右,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保证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临很大压力。

二是从品种结构看,有的粮食品种供求状况有所改善,有的品种矛盾突出。小麦由前几年产不足需转变为产略大于需;稻谷由前几年的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较快,将由以往供需平衡有余逐步向基本平衡转变;大豆产需缺口扩大,需要通过进口解决。粮食库存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完全适应,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是从区域结构看,粮食薄弱地区的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产销衔接和市场稳定压力加大。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余粮较多;7个主销区粮食产不足需,粮食自给率下降,缺口较大;11个产销平衡区粮食缺口有所扩大。近几年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库存增加较多,增强了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但库存大多集中在主产区,销区库存比较薄弱,国家粮食库存的地区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是从国际粮食形势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趋紧,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2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1.1亿吨左右,其中小麦产量6.0亿吨,粗粮10.8亿吨,稻米4.3亿吨。谷物总产比上年度增加5.3%,本年度消费量预计达到21亿吨,比上年增加2%,加上上年度粮食结转库存下降,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将近20%,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为30年来最低值。由于石油等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生物燃料工业对玉米和大豆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全球粮食供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谷物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逐步加强,国际市场多方面因素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形势,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调控目标,科学运用调控方式,注重预先防范,准确把握调控时机和力度,运用好经济和法律手段,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和效果。

(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要高度重视改革中尚未完全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关系到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进展顺利,但进展还不平衡,要高度重视尚未完全解决好的几个突出问题,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

一是体制机制转换需要加快步伐。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没有完全到位,政企不分、粮食流通监管缺位、错位等问题在有些地方还比较突出,需要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定位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从过去直接管理国有粮食企业真正转变到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上来。一些承担粮食最低收购价任务的企业,吃“政策饭”的思想有所抬头,市场竞争意识减弱,改革改制步伐放缓。对这些企业,要在服务粮食宏观调控大局前提下,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真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

二是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仍有相当数量政策性挂账需要消化,企业经营性挂账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在粮食主产区省级财力相对比较薄弱、粮食风险基金不足的情况下,政策性挂账遗留问题如何解决;粮食行业是微利行业,在收益不高的情况下,经营性挂账如何处理,这些仍然是困扰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难题,需要在政策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是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多数地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配套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任务仍然繁重,部分分流职工没有找到就业岗位。各地粮食部门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粮食质量卫生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粮食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需要各级粮食部门切实履行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职责,认真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原粮卫生安全直接影响到成品粮和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对粮食收购环节严把质量卫生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近年来开展的粮食质量安全抽查和监测情况看,受自然灾害、环境及生产、收获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影响,由生产环节带来的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引导和帮助农民种植和收获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指导和帮助经营者把好粮食收购质量关,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流通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粮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体系。为及时发现和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防止有毒有害粮食流入口粮和饲料市场,进一步明确粮食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需要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干预制度,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安全监督抽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粮食检验体系、完善粮食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积极开发和推广适用于粮食收购现场的质量安全快速检验技术和设备;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粮食快速干燥和杂质清理等服务,解决马路晒粮造成的粮食破碎和污染问题。

(四)粮食流通主体日益多元化,对行政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规范收购市场秩序和维护市场稳定的难度加大。在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中,70%以上是多元市场主体,且比重呈上升趋势。部分粮食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管理水平低,粮食经营台账没有建立或不健全,粮食统计数据不报送、报不实或不按要求报送,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没有按照规定保持必要的库存量,部分农村粮食经纪人没有依法申请办理收购资格许可证等。有的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存在“重许可、轻监管”现象,加上有些地方行政执法人员不足和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经营主体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影响了市场监管效果。

二是粮食流通活动多样化,规范经营行为和维护政策性粮食安全任务加重。目前,有些多元市场主体承担了储备粮油的保管业务,多数能做到守法经营,但个别企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影响了政策性粮油安全。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采取更为有力的监管措施,尽快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储备粮油和其他政策性粮食安全。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加快进入粮食流通领域,依法监管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更多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收购市场和经营领域,特别是油脂油料的进口、加工、销售,外商占有较大份额。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粮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监管,加强服务,努力提高粮食市场调控能力。

四是仓储企业多元化,增加了仓储管理难度。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国共有仓储企业18622户,其中非国有企业2825户。另外,其他行业和粮油加工业的部分企业也开始进入粮油仓储业。总体看,仓储企业的多元化给仓储市场带来了活力,但这些企业多数仓储条件较差,业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对行业管理和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研究加强对这类企业管理的措施。

三、积极开拓进取,扎实做好今年各项粮食流通工作

党的*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要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最近,总书记、总理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为开好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做好20*年粮食流通工作,曾培炎、回良玉副总理专门做出指示,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今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及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着力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着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继续完善和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加强粮食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更好地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主要任务是:

(一)努力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把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今年粮食工作的首要任务

按照中央关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总体要求,结合粮食部门工作实际,切实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改善粮食市场调控。在调控目标上,既要考虑消费者承受能力,又要保护生产者利益,引导粮油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既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又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供给,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和产业安全。在调控方式上,既要加强总量调控,又要注重结构平衡;既要搞好即时调控,又要注重预先防范。在调控时机上,既要在供给短缺、价格过快上涨时果断决策、稳定市场,又要在价格大幅下跌、生产下降时及时出手、扶持生产。在调控手段上,既要采取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进出口等调节办法,又要运用财政补贴、信息引导、市场监管等调节措施,努力提高调控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保障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供给。把握好销售力度和节奏,加大最低收购价小麦和稻谷的销售数量,做好中央储备玉米向主销区、饲料工业发达地区和养殖大省的投放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央储备玉米、大豆和植物油的增储工作,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油储备体系。继续做好最低收购价小麦向库存薄弱地区的移库工作,增强供给能力。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建立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的信息监测制度,为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当前要切实保障大中城市和敏感地区粮油的有效供给,稳定社会心理预期,重点做好春节、两会期间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二是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轮换机制,服从和服务于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当前,储备粮的轮换要以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为主要目标。准确分析市场价格走势,注意把握好轮换节奏,避免集中轮入推动粮价上涨,各级储备粮企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服务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加强中央、地方储备粮行政管理,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推进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加强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中储粮总公司和地方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

三是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切实增强调控市场能力。各地要增强粮食安全责任意识,按照国发〔20*〕16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指导性计划,适时充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各地特别是主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粮食应急需要,落实成品粮油应急库存。京、津、沪、渝等大中城市及敏感地区,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应急储备数量,保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去年我国局部地区受灾严重,粮食减产幅度较大,要积极组织粮源,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

四是加强粮食产销衔接,做好政策性粮食供应。销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产区开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或委托产区企业与农户签订单。积极推广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北京市到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等长期有效的产销合作模式,鼓励产区与销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努力扩大合作规模和范围。对于履行产销合作协议的粮食,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铁路、交通运输、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销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企业到东北产区粮食采购的协调工作,定期统计采购和运输数量,会同产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衔接,力争做到同方向整列运输,提高运输效率。继续做好军粮、灾区口粮、退耕还林和水库移民等政策性粮食的供应服务工作,确保口粮和生活需要。

五是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市场监测工作,完善预警和应急体系。适应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完善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各地要充实统计人员,落实统计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继续做好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和粮食市场信息监测工作,加强国内国际粮油供求形势和价格信息的采集分析,提高预测能力,完善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络系统,细化和完善地方储备粮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机制,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做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

(二)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一是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渠道作用,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认真研究提出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和完善执行预案的意见,落实好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各地要指导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当前东北地区要抓好玉米、稻谷收购,长江流域地区要抓好中晚稻收购,为做好全年粮食购销工作打好物质基础。指导和督促企业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今年小麦收购将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开始推广使用小麦硬度仪,有关地区要在夏粮上市前做好培训和准备工作。搞好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合理价格预期,指导企业把握好收购节奏,防止盲目跟风抬价收购,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和移库的出库工作。各地粮食部门和中储粮公司系统要督促有关承储企业认真履行销售合同,严格按规定积极出库,保证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交易过程和合同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干扰客户正常交易和设置障碍影响粮食出库的承储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要积极协助中储粮总公司及相关分公司,认真做好最低收购价粮的出库、发运、接收、入库和监管等工作,特别是要加大监管力度,解决“出库难”问题,力争按时完成移库任务。

三是继续发挥多渠道收购作用,搞活粮食流通。多元主体已经成为粮食购销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收购资格审核和认定工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督促多元主体以质论价收购粮食,建立经营台账,指导安全储粮。严禁在收购中人为设卡,进行地区封锁,阻碍粮食正常流通。

(三)继续落实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加快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切实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做到政企分开,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努力提高粮食流通管理水平。要注重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发展的引导作用,规范各类粮食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加快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大力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各地要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处理好服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主渠道作用,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粮食企业的布局和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公司制改造。鼓励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重点发展一批起点高、效益好、有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骨干粮食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大中型企业要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他企业要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市场化改革要求的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巩固已取得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三是妥善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政策性挂账剥离上划中的有关遗留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完善消化措施。认真分析经营性挂账的构成和资金占用情况,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处理经营性挂账。不断完善政策性粮食委托经营制度,按照“谁委托、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明确责任主体,及时拨补相关费用,不形成欠账,不留呆坏账,建立防止发生新的政策性挂账的机制。

四是加强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指导。各地要建立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完善企业扭亏增盈信息通报制度和重点企业经营分析制度,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搞活经营,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利用当前市场粮价回升的有利时机,继续保持国有粮食企业减亏的良好势头,提高盈利水平。

五是继续做好分流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筹集资金,切实落实国家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政策,解决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分流职工还没有纳入当地社保体系的,要按照政策规定切实纳入社保体系。要把推进改革和创造就业结合起来,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纳入当地就业再就业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分流职工再就业。

(四)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粮食市场建设的规划和指导。加强对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建设的指导与扶持,逐步完善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支撑、统一远程交易网络为平台、规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发挥配置粮食资源和服务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积极争取扶持政策,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加强对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发展建设的指导与扶持,根据当地粮食消费需求和结构状况,做好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场内粮食质量监管,保证居民粮食消费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

二是认真组织落实《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和物流项目的管理工作,对六大粮食物流通道和各省物流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对国家安排投资补助的重点项目进行检查。总结国债投资散粮汽车试点项目的运行经验,做好散粮汽车的系列化和技术改进,在黄淮海等地区大力推进汽车散粮运输。加快研制粮食物流关键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开发,组织做好粮食物流标准和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工作。抓好现有粮库仓房、军供网点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各地要认真落实物流规划,配合做好项目筛选和审查工作,协调解决推进散粮流通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积极发展农民粮食经济合作组织,规范粮食经纪人行为,发挥好粮食行业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搞活粮食流通。积极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以订单为抓手,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引导和鼓励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粮食加工业,鼓励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通过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不断提高粮油加工增加值和加工转化率,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退城进郊、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等措施,积极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发展粮食产业集群。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受消费者欢迎的粮油加工产品,打造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是积极发挥行政指导和行业协会推动作用,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粮油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宣传贯彻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积极开展粮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大力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展“两代一换”、连锁经营,扩大销售网络,提高放心粮油市场占有率,让放心粮油进入城乡千家万户。

(五)积极推进粮食流通法治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提高粮食法治水平。各级粮食部门要继续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提高粮食执法能力和社会认知度。切实履行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抓紧制定条例的配套规章,把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总结粮食法制建设和执法实践,做好粮食流通立法的基础工作。继续抓好“五五”普法,推进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和《粮食行政复议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扎实推进粮食行政复议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各地要按照国发〔20*〕16号文件的要求,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推动监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发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统计制度和最低、最高库存量制度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做好粮食收购特别是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中央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的监督检查,重点针对储备粮油库存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完善监管措施,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继续加大对涉粮案件的查处力度。

三是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围绕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覆盖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今年要重点抓好原粮收购、入库、储存、销售、出库的质量卫生检查工作,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样数量和品质检验指标。加快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改善和提高检验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粮食质量与卫生检验能力。

(六)推动粮食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一是推动粮油加工、仓储和运输科技发展。积极争取“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加速粮食流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注重粮油加工高效、节能、环保和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有效提高粮油加工整体科技水平。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在生物保粮药剂开发、储粮和流通信息技术开发、绿色安全储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完善粮食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完成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工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

二是加强粮食仓储和国家粮库设施资产管理工作。加强粮食储藏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建设,推进粮食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推广应用先进储藏技术,提升粮油仓储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企业仓储业务的核查和指导,确保粮食储藏安全,减少粮食损失损耗。修订《国家粮油仓库仓储设施管理试行办法》,明确国家粮油仓储设施的总体要求和地区分布,规范对国家投资仓储设施的管理程序,规范粮库调整归属、改制、拆迁、改变用途、设施维护等行为,防止仓储设施大量流失,保持一定规模的仓容总量,为粮食流通提供设施保障。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产后减损项目,推进农户储粮装具和小粮仓标准化、系列化,开发推广农户绿色储粮专用防护剂、杀鼠剂,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的小型玉米、稻谷保质干燥技术与设备,为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各地要把农户安全储粮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地方资金投入,加快普及推广,建立农村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指导农户安全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四是切实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各地要提高对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检查、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督促粮食企业建立并完善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防范和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重点抓好储粮药剂管理、露天储粮安全防火、汛期安全储粮工作,严格执行储粮设施技术操作规程。春节和“两会”即将来临,各地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和集中整治,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五是加大行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力度。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以能力和技能建设为核心,着眼于全行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抓好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理论业务知识培训。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继续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高职工素质和能力。

(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粮食部门要把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精神贯彻到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把握主旨,提高认识。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特别是紧密结合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联系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深入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联系实际,推动工作。要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粮食流通工作的各个方面,把推动工作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按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粮食工作中带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着眼于粮食行业的改革、发展、稳定,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推动粮食流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3

我国是粮食大国,发展农业经济是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实现粮食原料经济化需要通过粮食供应链实现,粮食供应链是由粮食收购、粮食存储、粮食运输、粮食配送等环节组成,将粮食原料转化成成品或半成品进行销售。粮食经济化过程中建立的粮食供应链需要保证其结构稳定并且合理的运行,才能够实现粮食产品的销售,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对此,发展粮食供应链,使之与现代粮食产业的发展相适应,需要进行的一项必要工作就是建立经济目标体系,通过其对粮食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规划和改进,避免粮食供应链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甚至是粮食供应链断裂情况发展。

粮食供应链的阐述

粮食供应链是指粮食从供应商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集粮食收购、集并、存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为一体,并通过计划,执行、控制、系统化管理想,实现用户需求的全过程。粮食供应链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决定整个粮食行业甚至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粮食供应链的构成是指从产业化农业企业下达订单需求粮食仓库公粮向粮食生产者订购粮食生产按采购订单供应卡粮食仓库接收粮食仓库按需送货产业化农业企业接收货物。

粮食供应链具有有效性、连续性、复杂性的特点。之所以说,粮食供应链具有有效性是因为通过粮食供应链完成原材料转化成成品或半成品,应用效果不言而喻,是促进我国粮食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连续性是指粮食供应链需要通过粮食收购、集并、存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在一起,其连续、稳定的进行,才能实现粮食经济化。复杂性是指由于粮食供应链有多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中涉及的方面较多。

粮食供应链是保证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供应链一方面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另一方面保证我国军粮供应长期稳定进行。我国农业大国,优化和完善粮食供应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军事是保护国国家的最有力的武器,予以军事供应粮食是支持军事发展最基本的工作,优化和完善粮食供应链,避免其断裂需要我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我国政府为了保证粮食供应链能够稳定合理应用,做出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政府开展的粮食链微观管理是针对粮食生产要素市场和粮食流通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如严格调查经营者的营业执照,针对违章经营现象予以严惩;针对经营产品的质量、规格、产地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品,予以没收。杜绝任何不良行为存在,为粮食链合理化。稳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开展宏观调控从粮食储备调控、粮食供求调控、粮食产能调控三个方面进行调控。采用的调控手段是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对粮食的生产、加工、供需等方面予以支持,促使粮食供应链在宏观调控下,实现粮食供需不间断的进行。

粮食供应链的经济目标体系

保证粮食供应链结构的稳定和合理,需要在粮目标体系的规划和改进下实现。粮食经济目标体系建立是一个必然情况。粮食经济目标体系主要从物流成本、资源利用率、损耗率、粮食加工、超市连锁经营销售以及其他方面构成。因此。在建立两室经济目标体系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物流成本。所谓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在建立粮食供应链的经济目标体系中规划物流成本以收购环节成本、运输环节成本、存储环节成本、仓库建设成本、保管费用、管理环节费用、信息成本七个方面。通过系统的规划,有效的控制供应链物流过程中的成本的浪费,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有效性。

收购环节成本是指从粮食生产者手中收购粮食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在过程中存在的隐形成本的应用:运输环节的成本是指从粮食收购到生产车间再到销售场所需要进行的运输工作才能够完成,当然粮食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费用,如燃油费、人工费等;存储环节成本是指大量粮食存储应用的仓库,其建设费用以及在粮食存储过程中的管理费用;仓库建设成本是指存在各种粮食所建立的不同类型仓库的成本;保管费用。粮食存储在仓库中需要对其进行保管,所支付的费用;管理环节的成本是指粮食运输、加工销售等相关方面需要有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产生的管理费用;信息成本是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和信息处理成本。通常由单位产品物流信息流通费用来衡量信息成本情况。

资源利用率。谈到资源利用率一定关乎利益。的确,粮食供应链的形成是进行我国粮食经济化的一个途径,经济效益是推动粮食行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此,进行粮食经济目标体系建立过程中可缺少的一项。资源利用率涉及到粮食加工企业资源利用率、仓库利用率、运输工具的装载率和开动率、供应链整体资源的生产率和固定资产效用比率这四个方面,在规划和改进粮食供应链过程中通过这四个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粮食损耗率。所谓损耗率是指粮食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正常的残次和损耗情况在核定单位产品消耗和总消耗量后所确定损耗的比率。粮食损耗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保证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合理,尽量将粮食损耗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对此,需要从搬运方式、搬运方式、保管方式、粮食加工技术等方面改进和优化,提高粮食的利用率。

粮食加工。进行粮食加工的规划,就相当于对粮食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进行规划和改进。粮食加工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其具有了社会价值,能够在市场中进行销售。粮食加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粮食加工所涉及的出品率、深加工或精加工比率,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等各种比率的精准性。另外,粮食加工还受到生产设备和管理工作合理性的影响,对这两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粮食加工的标准化、高效化、合格化。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粮食危机;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8-0004-04

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范围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已经发展到了更加恶化的地步,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几乎所有粮食进口国同时陷入恐慌,粮食危机开始全球化(成万牍,2008),并愈演愈烈。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严重性

据世界银行统计,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2007年增长超过一倍。以大米价格为例,亚洲大米价格2008年以来几乎涨了两倍,过去2个月中,国际大米价格更是猛涨了75%。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而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与去年同期相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涨幅超过140%,稻米价格涨幅超过80%。粮食价格暴涨,导致世界粮食储备降到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7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主管官员表示,由于全球食品价格急升,“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粮食供应,目前,有多达40个国家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在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因粮价上涨而引起的突发事件。暴涨的粮价在多个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甚至在香港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也出现了抢购大米的风潮。世界银行警告,全球超过一亿人口面临因粮价剧增而陷入赤贫的威胁。为保障本国市场,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近日举行的博鳌论坛上,粮价上涨亦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国内关于粮食问题的讨论正在升温。

二、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2006年全球粮食产量为20.129亿吨,2007年估计为21.085亿吨,增幅为4.7%;2007年,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的一半不到(10.1亿吨)。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产量的增长抵不过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供求关系的失衡。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8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将降至4.05亿吨,为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前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是偶发性、货币性、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影响,是气候变暖、生物能源发展、石油价格狂涨、生产成本上升、占用耕地以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以往的生产周期性波动不同,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一)偶发性因素――直接导火索

1、灾害性天气。最近五年,全球气候恶劣,澳洲连续干旱与美国的高温造成很多主要粮食产区减产,持续恶劣的气候也酿成了欧洲小麦主产区灾难性的损失。由于全球环境持续恶化,部分主要粮食产区遭受几十年上百年一遇的灾害。

2、生物能源。大量粮食用于制造乙醇燃料是导致粮价飞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贸易促进中心,2008)。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近年来突飞猛进,许多国家将粮食产品用于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有预计显示,今年美国用于乙醇提炼所需的粮食将达1.14亿吨,占美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8%。巴西作为玉米生产大国,把35%的玉米用来提炼乙醇。2007年,全球用于生产燃料的粮食超过1亿吨,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关系。

(二)周期性因素――火上浇油

1、自然气候。国际小麦研究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气温一旦超过粮食生长的适宜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10%。去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美国和印度,都出现了历史最高温,今年欧洲的温度也在急剧上升,这种高温的杀伤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困难。

2、经济周期。从2003年起世界进入新经济周期,世界经济开始了加速发展。粮食生产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共同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因而粮食生产成本也大幅提高。以化肥为例,近5年来,国际化肥价格已经上涨了近两倍,粮食种植过程中需要化肥和农业机械,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涨。

3、政府行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粮食出口采取限制性措施。有的国家降低出口退税或加征出口关税,有的国家削减出口量,有的国家提高出口粮食价格,有的国家直接停止粮食出口,这导致国际粮食贸易量迅速下降,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农业的大量补贴,也是粮食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恶化了他们的贸易条件,使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出现萎缩。

(三)货币性因素――推波助澜

1、投机性资本进入。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使得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一些投机性资本转向商品期货市场,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波动,抬高了粮价。

2、美元持续贬值。相对于欧元、英镑等其他主要货币,美元处于持续贬值中,即使其他因素不变,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考虑美元有效汇率变动,2000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标价上涨中大约有两成是美元汇率变化结果。

(四)结构性因素――深层次原因

1、土地。土壤的生产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一方面土地被不断腐蚀、土地沙漠化,导致耕地不能耕种。据统计,全球有20%的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在盐碱化,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另一方面因大规模建设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粮食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呈不断下降趋势。

2、粮食需求总量增加。印度、印尼是亚洲以米为主食的人口增长大国,其他国家如越南、泰国、伊朗等人口也在迅速增长,从绝对数来看虽然世界粮食产量在递增,但粮食递增速度却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对粮食的需求量必将因此急剧增长。今后,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争夺战,将成为粮食供不应求的结构性原因。

3、粮食需求结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兴发展中国家有4亿人成为中产阶层并因此正在改善其饮食习惯。这类人对肉、奶、蛋需求比例的上升,大幅提升了粮食的需求,因畜牧业要产1斤肉需消耗4-7斤粮食。中国和印度等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在吃肉和奶制品,于是越来越多的粮食都用来饲养牲畜,从而也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

从发展趋势看,此轮粮价危机与以往的实质区别是结构性的,所以目前的粮价上涨趋势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扭转,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并非短期趋势。从中长期来看,世界粮食供不应求的趋势将日益严峻。

三、粮食危机背后的利益之争

此轮国际粮价上涨,发展中国家习惯于把危机归咎于发达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应对粮食安全负有主要责任:能源危机造成农业生产

资料价格上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美国等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欧盟拿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却吝惜援助弱国粮食;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了大量补贴,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冲击了进口国农产品市场等等。发达国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食品结构升级才是粮食需求强劲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自然在大范围内对地球资源形成压力,土地、水、石油以及食物等资源都十分紧缺。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粮食需求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迅速增长,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有效控制世界粮食价格上涨,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在解决粮食危机问题上,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降低生物燃料发展对粮食的消耗,增加对弱国粮食援助。同时,各国应加强在粮食生产和贸易政策上的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四、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在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中,中国没有成为世界粮荒和粮价上涨的促进者,而是起到了相当的稳定作用。但中国粮食价格近年来也一直处于高位,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豆类上涨36.5%。

(一)世界粮食危机将会推动国内粮价上涨。但影响有限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市场逐渐对外开放,世界粮食价格波动会传递到我国市场。2004-2006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分别为497亿斤、445亿斤和508亿斤,三年累计净进口1450亿斤。我国粮食呈现净进口格局,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则基本与国际市场一致。因此,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将通过贸易渠道拉升国内粮食价格,进而推动整体物价水平走高(刘冰等,2007)。

但是,世界粮食危机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占世界粮食进口总量比重不高,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其二,2007年我国取得了历史上第4位的粮食大丰收,粮食自给率是95%,现阶段并不存在粮食短缺现象;其三,中国的粮食储备占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已超过了35%,大大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粮食安全线,中国现在拥有1.5-2亿吨的储备粮,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二)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国内因素

中国粮食市场虽受世界市场影响,但造成中国粮价上涨的成因,却与世界市场不完全相同。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因素:一是粮食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原油价格的上涨推高了与农业相关的化肥、农药、塑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种粮成本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迅速;二是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正在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青壮“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城镇就业;三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有限;四是国内部分粮食品种购销环节出现失衡。

(三)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将带动物价上涨,应警惕引发通货膨胀。首先,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将带动物价总水平上涨。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左右,食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价格总水平有重要影响。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2008年2月,CPI同比增长8.7%,3月份同比上涨8.3%,略有小幅回落),这说明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物价整体上涨的压力并未减轻。此外,粮食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相关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继而造成其它商品价格的上涨。例如生产资料价格最近几个月内有所上涨,今年前三个月环比都超过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环比也超过20%。其次,粮食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虽逐渐降低,但目前仍分别达到37.7%和46.2%。因此,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当前宏观政策上不能有丝毫放松,应警惕由粮食价格上涨引发严重通货膨胀。

2、对工业而言,粮价上涨会提升劳动力成本,从而对劳动密集企业影响较大;但对非劳动密集企业影响不太明显。因此,工业的综合影响不是很大,政府可采取对劳动密集企业减税等补偿措施。而中国可以借机改善工业结构,加大工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投入力度,使企业向技术型、资本型转变。

(四)中国粮食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目前粮食不是绝对不够用,而是相对不够用。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接连取得增长,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就不存在粮食短缺(崔荣会,2004)。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恰当解决,中国粮食生产由相对不足转化为绝对不足并非不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人口目前还在增长,人均粮食供应量并没有提高,实际上比1998年人均411公斤的水平仍有不少下降;二是中国人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改变,高蛋白质食品消耗增多,这提高了粮食需求;第三,中国粮食作物转化为酒精和乙醇的数量在增加;第四,近年来,中国耕地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农业用地已经锐减了600多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第五,今年雪灾造成粮食减产几乎难以避免,大雪已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粮食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5%左右,但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的粮食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五、如何应对粮食危机

全球性粮食危机正在逼近中国,一旦中国粮食因自然灾害而减少,庞大的需求将把国际粮价推高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由于国际和国内粮食供给的减少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需要长期的综合性国内粮食政策确保粮食供应。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全面预防、多管齐下应对粮食危机。

(一)土地层面耕地面积不能减少,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搞经济开发区,造成了大量的农业用地损失,应该尽快恢复农业用地。

(二)人力资源层面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万磊,2008)。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2007年是我国对农业补贴力度最大的一年,但种粮农民平均每亩地只得到27元补贴。除了加大直接补贴,我国还应加大间接让农民受益的补贴,比如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减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并低价向农民提供良种等。

(三)技术层面加大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生产效率,以便在同样的耕地资源下有更高的产量(万磊,2008)。科技投入是中长期解决之道,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可以迅速增加农业产量。目前中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不到1%,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5%以上。因此,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四)金融层面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同时介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确保国际市场一定数量的粮食供应(万磊,2008)。

(五)粮食生产与经营层面进一步完善商品粮生产和经营制度。要保证十多亿人的粮食安全,完全市场化是不可行的。应该彻查粮食储备情况,对于虚报粮食储备量或擅自抛售储备粮的行为应严厉处罚,以防止部分粮库空虚损害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粮价的剧烈波动。

(六)粮食政策层面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控制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补贴,限制粮食用于转化能源。对玉米乙醇项目的审批实施严格控制,防止粮食能源化。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5

关键词粮食;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268-02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粮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大米”、“太空米”等各种报道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中,人们不仅仅关注粮食是否品种优良、米质好、营养丰富、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等传统安全问题,也开始关注粮食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等问题[1-5]。无论何种问题,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作为农业系统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如何从农作物种子、粮食生产等源头上抓起来控制粮食质量安全,是必须关注和对待的问题,也是有关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提议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育、繁殖和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只有品质优良的种子才能生产出好的粮食,才能让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粮食。

研究选育产量高、抗病虫抗逆能力、早熟或者适宜的生育期以及具有优良品质的种子。在播种时保证选择清洁干净、饱满充实、健壮整齐、无种传病害、干燥耐藏等特性的高质量的种子。在种子生产的过程,严格按照种子质量控制的规程、法规以及操作指南和生产工艺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在其他环节,如种子收获、干燥、加工、贮藏等过程中进行种子质量的控制。要控制粮食质量安全,需从种子抓起。选育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出适合广大人民食用,且口感风味好、营养丰富的高品种粮食,才能从根源上控制粮食质量安全。

2建立稳定安全的生产基地

依据目前“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生产模式,生产安全主要受生产环境、农民素质和操作方式影响。可以选取产地生态环境好、粮食商品率高、农民素质相对较高、易于管理的地方,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奠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使粮食的质量可以控制和追溯,为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的粮食打下基础。同时,在条件尚不完善的地方,加大土地管理,保护好耕地,对农村荒漠化土地进行改良,加强水利建设。加强农民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和支持有针性地农业技术培训。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后备基地。

3确保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控制粮食安全

在粮食持续增产的同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也在增加,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实现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粮食质量安全,也极为重要。在农药使用上,要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杜绝使用禁用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即使是允许使用的农药,也要把握好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还可以推广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减少对粮食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化肥的使用上,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秸秆还田技术;控制人畜粪肥的施用,防止有害病菌对农产品的污染。

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同时,还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和培训,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用药,期望达到粮食安全。

4把握好粮食收储、加工、包装、运输等,防止二次污染

粮食生产后,要做好各项准备,及时收购农民粮食,并开展收获粮食的质量检测工作;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等工作,改善储粮条件,满足安全储粮和降低粮食损耗等要求;加大粮食加工安全、高效节粮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力度,推动加工过程质量保证、减少损失及高效加工技术的发展;严格控制粮食装卸作业标准和粮食运输管理规则,避免粮食撒漏、受潮、霉变、污染等质量问题的发生。防止粮食二次污染,保证良好的收储、储藏条件,加工、包装和运输条件等也须严格控制,从而才能在收储、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杜绝粮食质量安全隐患,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粮食损失,从而在源头控制粮食质量安全。

5完善粮食质量管理、保障和检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可追溯,保证可以及时发现种子生产、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及时发现粮食安全问题,可将损失控制在初级阶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在种子或者粮食出现质量问题后,有效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措施,将损失降低至最小。因此,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也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必需的。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加大检测力度。目前全国已经建立很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及监测站。粮食安全检测也是一样,加强安全检测,建立更完备的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充分发挥基地检测等手段,将粮食安全问题控制在生产阶段。

6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有利保证,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更是将粮食安全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点。总理在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谈到应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粮食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粮食质量卫生工作,一方面注重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实施了《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多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大力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加强粮食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开展收储环节的粮食安全监测和抽查等。认真执行国家政策,结合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从种子、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后等各个环节控制粮食质量安全,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人民吃上安全粮、优质米,有关人员应不断努力做好相关工作。

7参考文献

[1]李方旺.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4-21.

[2]邓大才.粮食安全的模型、类型与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7-13.

[3]李俭.确保粮食品质安全应从原粮抓起[EB/OL].(2012-03-02)[2012-10-10]..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6

关键词:粮食安全;多元维度;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稳定性

一、粮食安全内涵及其演变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都有所增加,但饥饿仍然存在。在这种国际和社会背景之下,粮食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粮食安全的概念不仅仅只着眼于粮食的供给,还要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群获得食物的能力。1981年,FAO将粮食安全定义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有物质和经济的能力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粮食。[1]1983年2月,FAO在粮食国际首脑会议上把粮食安全的概念定义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所有人随时都能买得到且能买得起能够维持生活的基本食物。[2]根据这一定义,粮食安全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产量足够数量;二是粮食供给相当稳定;三是对粮食有需求的所有人都有获取粮食的能力。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才实现了真正的粮食安全。与旧的概念相比,粮食安全的内涵更加丰富,目标也更加明确,内涵中明确了粮食安全的三个维度。仍然有不足之处,内涵中只表达了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粮食来实现粮食安全,没有包括其他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986年世界银行提出粮食安全的定义,即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有活力的健康的生活。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维度粮食供给(Supply)和粮食获取(Access)。[3]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以下简称《罗马宣言》(2009)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做了重新的阐述,“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营养食物,满足其过上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饮食偏好。”[4]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是“可供应量”、“获取渠道”、“充分利用”和“稳定供应”。FAO同时提出营养是粮食安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0:应对持续危机中的粮食不安全问题》中对粮食安全的概念与《罗马宣言》(2009)类似。《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1:国际粮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及粮食安全的影响》重点关注国际粮价波动对各国经济及粮食安全的影响。《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2:经济增长是加速减轻贫困及营养不良问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提出了饥饿指数的概念。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3:粮食安全的多元维度》根据《罗马宣言》(2009)中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可分别为:粮食的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脆弱性和冲击),并且明确了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具体指标。

二、粮食安全多维度衡量及其指标体系

《2009年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中指出“粮食安全系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社会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营养食物,满足其对过上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膳食偏好。”[5]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总结出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粮食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利用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一)粮食供给

粮食的可供量在粮食安全中起着突出作用。向特定人口供应充足的食物是确保人们获取充足食物的一项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粮食的供给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当年的本国的粮食生产量,二是以前年度的粮食储备,三是净进口。但无论来源于哪一部分,粮食生产量是粮食供给的最主要的来源。就某一国或地区而言,粮食总生产量特别是人均粮食生产量能够衡量其粮食生产情况进而决定了该国粮食安全水平。

但由于粮食构成的复杂性和各类粮食作物提供热量的不同,单纯用粮食供给的数量来衡量粮食安全程度还不够准确,而应考虑到不同粮食作物热量提供能力的不同。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膳食热能供应量(DES)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程度。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的膳食热能供应量超过2200大卡,则处于粮食安全水平之上;1800至2200大卡处于轻度粮食不安全中;1600至1800大卡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中;不足1600大卡处于极端粮食不安全中。与此类似,还可以计算人均蛋白质的供应量。粮食进口也是粮食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日益紧密,但毕竟国家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还会起冲突。因此确保一定程度的粮食自给是保证一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所以粮食自给率或粮食外贸依存度是衡量国家层面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粮食自给率越高,一国的粮食安全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见,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供给维度,主要的衡量指标有粮食产量的平均值、粮食产量结构、人均粮食供给量、人均膳食热能供应量、人均蛋白质供应量、粮食自给率等。

(二)粮食获取

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粮食获取则是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之一。粮食获取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市场交易购买粮食,另一种是通过自行生产来获取粮食。但是自给自足的途径实际上与粮食供给是同一个维度的,所以在本文论述的粮食获取主要是指市场交易获取粮食的途径。

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获取足够的粮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获取粮食的经济手段,二是获取粮食的物质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粮食价格。两者决定的是人们的购买力。收入越高,粮价越低,人们的购买力就越高,粮食获取能力越强,粮食安全越有保障。就一个国家整体来看,在获取粮食的经济手段方面取得进展可以通过贫困率的下降来反映。粮食获取的经济手段还体现在社会支持措施的提供和获取上。这些社会支持措施的提供情况和能否被人们获取将直接决定部分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

粮食获取的另一决定因素是物质手段,它决定了粮食能否顺利从生产地流通到粮食购买者手中。粮食获取的物质手段包括各类基础设施,比如港口、道路、铁路、通信和粮食储存设施等,此外还包括能够促进粮食市场运作的其他设施,比如交易所、粮贸市场等。综上所述,基于粮食安全的粮食获取维度,衡量指标主要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价格及交通、通信、存储、交易等的基础设施情况。

(三)粮食利用

粮食利用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维度。因为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方面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粮食利用方面的改善,只有获取的粮食被充分利用了才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和食物的喜好。

粮食利用也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方面反映的是粮食能否被充分利用的影响因素,体现在一些决定因素或投入指标上,这些指标反映的是食物质量以及食物的加工制作情况和健康卫生条件,决定着现有食物的有效利用程度。粮食利用还受食物处理、烹制和储存方式的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体有效吸收养分的前提条件,而卫生洁净的食物有助于人体健康。良好水源和良好卫生设施的获取也是粮食利用充分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洁净饮用水的获取对于烹制洁净、健康的食物和保持人体健康都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粮食利用维度主要的衡量指标有洁净良好的水源、健康卫生设施条件、食物处理烹制和储存方式以及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

(四)粮食稳定性

粮食安全的稳定性或脆弱性也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维度,指的是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将会加重粮食不安全的风险。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战争与冲突、疾病、经济危机、粮食价格波动等。[6]这个维度与前三个维度的联系非常的密切,即不确定因素冲击了粮食供给,粮食获取和粮食利用进而导致了粮食不安全风险。可以用风险暴露和风险程度两类指标来衡量粮食安全的脆弱性。衡量风险暴露的指标包括灌溉面积所占比例、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以及世界银行提供的政局不稳指标等,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和政局不稳指标可用于衡量干旱等自然灾害冲击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冲击可能带来的粮食供给风险,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可用于衡量外汇储备是否足以支付粮食进口费用。第二类指标能反映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或冲击,如粮食价格、产量和供应量的波动等。实际上粮食安全的稳定性归结起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粮食供应稳定性和粮食价格稳定性。综上所述,衡量粮食安全脆弱性这一维度的指标主要有灌溉面积所占比例、政局不稳定指标、粮食进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粮食进口依存度、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等。

三、粮食安全的结果

粮食安全的结果是能够反映出粮食安全程度的一些事后指标,粮食安全结果可以从获取和利用两方面来研究。

(一)粮食获取的结果

粮食获取的结果即人们得到的粮食数量的情况,人们获取的粮食是否满足了其生活需要,这与前文讲的粮食获取影响因素显然不同。就一个国家而言,可以用食物不足发生率来衡量整个国家人们的粮食获取情况,食物不足发生率就是食物不足人口所占的比重。食物不足指至少持续一年的、难以获取充足食物的状态,表现为食物摄入量不足,无法满足膳食能量需求,“饥饿”与长期食物不足同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食物不足发生率低于5%,即为低度粮食不安全;食物不足发生率在5%~9%之间,为中度粮食不安全;在10%~19%之间为较严重粮食不安全;在20%~34%之间为严重粮食不安全;大于等于35%为极度严重粮食不安全或粮食不安全达到警戒水平。粮食不足发生率是指粮食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食物不足发生率一致,也是粮食获取结果的衡量指标。此外,粮食短缺程度以及贫困人口粮食支出所占比例等也可以衡量粮食获取的结果。由此可见,基于粮食获取结果维度,重要的衡量指标包括食物不足发生率、粮食不足发生率、粮食短缺程度、贫困人口粮食支出比例等。

(二)粮食利用的结果

粮食利用的结果反映在一系列人体测量学指标上,主要是一些反映营养健康状况的指标。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是由他的养分摄入量和养分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养分的能力造成的生理状况,是粮食利用结果的重要体现。人们的营养状况良好说明粮食供应充足、粮食获取和利用的效果好,粮食安全程度高;反之则认为粮食安全程度低。营养不足发生率指一个国家营养不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反映的是国家层面人们总体的粮食利用情况。营养不足是由食物不足、吸收不良或重复感染传染病导致的养分利用率不高造成,表现为特定年龄段体重较轻或身高较低(发育迟缓)、特定身高下体重较轻(消瘦)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消瘦是短期食物摄入不足、疾病或者感染造成的结果,而发育迟缓则往往是长时间食物摄入不足、重复出现感染或者重复出现营养不足造成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依据五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指标能够有效估算出整个人口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包括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比例、五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比例、五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比例以及五岁以下儿童贫血比例等。通过对不同时期营养状况指标的对比还可以测度突发性粮食不安全问题。[8]但是,营养状况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粮食安全状况,因为这类指标的变化可能并不一定是由于粮食不足引起的,很可能是由各种疾病导致的。此外,还可用成人低体重比例、孕妇贫血比例、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等指标来反映粮食利用效果。由此可见,粮食利用的结果维度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其他反应营养健康状况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特别是五岁以下儿童的相关指标,比如发育迟缓、消瘦等。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个衡量国家或地区层面粮食安全程度的指标是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编制的全球饥饿指数。该指数综合了粮食安全获取和利用维度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分别是营养不足发生率(PUN)、五岁以下儿童中体重过轻者比重(CUW)、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CM)。全球饥饿指数是这三项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GHI=PUN+CUW+CM3

该指数的计算只包括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克服了饥饿,因此没有包括在内。该指数以100分计,分数越高表示粮食不安全程度越严重。小于4.9代表较低程度粮食不安全;在5~9.9之间表示中度粮食不安全;在10~19.9之间表示严重粮食不安全;在20~29.9之间表示粮食不安全程度达到警戒水平;超过30表明情况极度危机。需要指出的是,该指数的计算采用了均等加权平均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方法。而该指数的局限性就在于,在指数计算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确定权重或选择合成函数的被广泛认可的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可以分为粮食供给、粮食获取、粮食利用和粮食安全稳定性四个维度,其中粮食获取和粮食利用两个维度既有决定因素又有结果。四个维度之间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比如较高粮食可供给量意味着较低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单并不必然如此,因为食物不足发生率衡量的是粮食获取的结果,而粮食获取的影响因素很多,而粮食供给只是粮食获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样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方面的改善,也并不意味着粮食利用方面的改善,前两者只是粮食利用改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FAO.Agriculture:Toward2000[R],Rome,1981.

[2]FAO.WorldFoodSecurity:AReappraisaloftheConceptsandApproaches[R].Director-General’sReport,Rome,1983.

[3]WorldBank.PovertyandHunger:IssuesandOptionsforFoodSecurityinDevelopingCountries[R].WorldBankPolicyStudy,WashingtonDC,1986.

[4][5]WFS.ComprehensiveFoodSecurity&VulnerabilityAnalysisGuidelines.FirstEdition.Rome:WorldFoodProgrammer[R].Rome,2009.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1篇7

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同时更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价格稳定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而粮食生产安全与粮食价格的波动一直都是政府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我国在经历了1999-2003年的粮食减产和粮价低迷之后①,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保护耕地、减免税收、按最低价托市收购、建立粮食直接补贴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同时从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加大了财政金融政策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②,切实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实现增产,并于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4641亿吨,比上年增产2.9%。然而,伴随粮食产量的不断得到提高,中国粮食价格并未同步趋于稳定,反而在2007-2008年和2010-2011上半年两次出现了粮食价格的全面上涨。因此,中国粮食价格为什么会出现超常规波动?哪些因素造成了粮食价格的波动?国家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对维护粮食价格的稳定是否有效?这些都是目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难题,也成为了本文所关注的焦点。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研究粮食价格波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主要集中于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分析。Lapp,Smith[1]认为粮食价格波动水平直接和间接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影响;钟甫宁[2]进一步强调了稳定的政策和统一的市场对避免粮食价格人为波动的重要性;Hennessy[3]指出政府的支农政策会通过改变农户的信贷约束、风险偏好以及收入水平影响农户的要素投入,进而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OECD[4]的研究表明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可以通过放松信贷约束和改变农户预期影响其当前生产决策与投资水平,从而对未来粮食价格形成滞后反应;Vercam-men[5]、Kropp,Whitaker[6]的研究表明合理的支农投入与补贴政策增强了农民的信贷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激励其扩大作物种植规模,有利于粮食的产出提高和价格稳定;黄季焜等[7]通过分析2006—2008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和原因以及未来粮食价格走势证实了我国政府粮价控制政策在稳定国内粮食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其他影响因素,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生产要素价格波动对粮食价格的影响。Mehdi[8],Uri[9-10],Mussa[11],何晓群[12],王秀清[13],焦建玲等[14],黄季焜、杨军[15],石敏俊等[16],张亮亮、张晖明[17]均对农资、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二是关于通货膨胀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关系。卢锋、彭凯翔[18]、赵留彦[19]、谭江林、罗光强[20]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段做过实证研究,尽管细微的结论各有差异,但在“通货膨胀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结论上是基本一致的;三是关于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的关系,NicoHeerink[21]通过建立村级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粮食价格升高才是导致产量上升的原因;何蒲明、黎东升[22]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的密切关系体现在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四是关于汇率和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丁守海[23]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国内;周杰琦[24]运用长期约束的结构VAR实证考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结果发现当发生汇率冲击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各价格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刘艺卓[25]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较小。从上述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研究颇为丰富,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但从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两个方面入手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的研究并不多见,而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实施能否有效稳定粮食价格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

二、理论模型

国内外的经验研究表明,粮食价格短期波动的影响因素可能来自于投机、游资、库存、供给冲击、连连不断的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但是,长时期内持续的粮食价格上涨必定是粮食总产量、资源要素的投入、可种粮土地面积、物价水平、汇率、宏观经济政策改变共同引起的。由于年度间粮食播种面积的波动率较小,故本文假定粮食种植面积因素不变。基于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本文将沿用Frankel[26]的做法,首先建立一个产品市场的均衡模型,假定将产品分为粮食产品和非粮食产品两类,所以产品的总产出可表示如下:Y=YA+YB(1)其中Y表示产品的总产出,YA表示粮食产品产量,YB表示非粮食产品产量。由于粮食产品与非粮食产品的总产出最终都是由货币单位计量,所以非粮食产品的产出可以用粮食产品的产出的倍数来表示,故可以将(1)式简化为:Y=(1+k)YA(2)其中k为非粮食产品产出与粮食产品产出之比,也即是YB=kYA。设定一般物价水平P由粮食产品价格PA与非粮食产品价格PB的几何加权平均数构成,由此可以得到一般物价水平的定义式:P=θPA+(1-θ)PB(3)其中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θ和(1-θ)为权数,0<θ<1。接下来继续提出如下假设:粮食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同时也具有资本特性,因此粮食产品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资本需求和政府的购买需求;居民可持有货币、债券和粮食产品作为资本。其中消费需求为粮食产品与非粮食产品相对价格(PA-PB)的减函数,其表达式可表示如下:DX=-α(PA-PB)(4)其中DX为粮食产品的消费需求,α可视为粮食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且α>0。由于粮食产品与其他投资品之间具有替代性,因而本文设定粮食产品的资本需求与其他资本品的名义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方程表示如下:DZ=-βi(5)其中DZ为粮食产品的资本需求,β>0而政府对粮食产品的购买需求可表示为:DG=ωG(6)其中DG为政府对粮食的购买需求,G为政府的财政于农业的支出,ω>0。因此可得到粮食产品的总需求DA为:DA=DX+DZ+DG(7)粮食产品的供给可设定为粮食产品与非粮食产品相对价格(PA-PB)的增函数,同时也受劳动要素投入的影响,所以粮食供给的表达式可表述成:SA=γ(PA-PB)+ξLA+ε(8)其中SA表示粮食产品的供给,γ可视为粮食产品供给价格弹性,LA表示粮食种植的劳动要素投入,且γ>0,ξ>0,ε表示粮食产品市场的随机扰动项。则粮食产品市场的均衡可以表示为:-α(PA-PB)-βi+ωG=γ(PA-PB)+ξLA+ε(9)对于非粮食产品市场,我们假设本国所生产的非粮食产品与国外所生产的非粮食产品为不完全替代。接下来将进一步假定我国对非粮食产品的需求为我国粮食产品与非粮食产品相对价格(PA-PB)的增函数;非粮食产品的国内价格不一定与相应的国外价格相等,也即是说如果我国非粮食产品的价格相对便宜,则国外对我国的非粮食产品的需求就会相对增加,所以我国对非粮食产品的需求同样是外国非粮食产品与本国非农产品相对价格(PE+E-PB)的增函数,这样便得到非粮食产品需求方程如下:DB=δ(PA-PB)+ρ(PE+E-PB)(10)其中DB为非粮食产品需求,PE表示以外币表示的国外非粮食产品价格,E表示汇率(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币价格),δ,ρ>0。而我国非粮食产品的供给为我国粮食产品价格与非粮食产品价格(PA-PB)的减函数,表达式如下:SB=-η(PA-PB)+υ(11)其中SB非粮食产品供给,υ表示非粮食产品市场的随机扰动项,η为非粮食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且η>0由式(10)和式(11)可得非粮食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如下:δ(PA-PB)+ρ(PE+E-PB)=-η(PA-PB)+υ(12)在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其货币需求主要为信贷需求,所以实际货币需求又可表示为:DKd=-σi+πY+μ(13)其中DKd表示粮食生产的货币需求量,σ表示信贷需求的利率弹性,π表示信贷需求的产出弹性,Y表示产品总产量,μ表示货币市场的随机扰动项。将式(2)代入式(13)得DKd=-σi+π(1+k)YA+μ(14)而实际货币供给又可表示为:DKs=DK-P(15)其中DKS表示粮食生产的货币供给量,DK表示为金融机构对粮食生产的信贷水平,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由式(14)、(15)可得粮食生产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DK-P=-σi+π(1=k)YA(16)化简(16)可得:i=θσPA+(1-θ)σPB-1σDK+πσ(1+k)YA(17)由式(12)并化简得:PB=δ+ηδ+η+ρPA+ρδ+ρ+ηPE+ρδ+ρ+ηE(18)PE=-(1-θ)(η+δ)-θ(η+δ+ρ)(1-θ)ρPA+η+δ+ρ(1-θ)ρP+E(19)将式(17)、(18)代入式(9)可得:(α+γ)-(α+γ)(δ+η)(δ+ρ+η)+βθσ+(1-θ)(δ+η)σ(δ+ρ+η[])PA=(α+γ)ρσ-ρβ(1-θ)σ(δ+ρ+η)PE+(α+γ)ρσ-(1-θ)ρβσ(δ+ρ+η)E+βDKσ-πβσ(1+k)YA+ωG+ξLA(20)然后将式(19)代入式(20),可以化解掉PE;进一步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式(20)左边PA前面的系数,然后用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代替YA,G,DK,LA,P,E前面的系数,得到的方程如下所示:PA=β1YA+β2G+β3DK+β4LA+β5P+β6E(21)其中,因变量为粮食价格,各自变量分别为粮食产量、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的投入水平、金融支农政策的投入水平、粮食种植的劳动力要素投入、物价水平和汇率。上述模型表明本国的粮食价格波动受粮食产量(YA)、财政支农政策的投入水平(G)、金融支农政策的投入水平(DK)、粮食种植的劳动力要素投入(LA)、通货膨胀水平(P)、人民币汇率(E)等等因素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在考虑变量关系时最常用的方法是OLS法,由于OLS法是建立在变量平稳基础之上的,如果所考察的变量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使用OLS法就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导致其推断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①。VAR模型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而是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用当期内生变量对模型中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估计过程中不带有任何事先约束条件。VECM本质是一个有约束的VAR模型,在解释变量中含有了协整约束关系,当出现一个大范围的短期波动时,VECM会使内生变量收敛于它们的长期协整关系。短期部分调整可以修正长期均衡的偏离,因此协整项也被称为误差项。在估计VECM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这也是VAR(VECM)模型一个重要的运用。在VAR和VECM的估计中,通过AIC、SC、LR、Q统计量等联合确定最优滞后期。VAR(VECM)模型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可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研究模型的动态特征。所谓脉冲响应,是指系统对其某一变量的一个冲击(Shock)或新生(Innovation)变量所作出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就是用于衡量这种影响的变动轨迹,它能够比较直观地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方差分解则是通过将一个变量冲击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个变量的随机冲击所做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这样就可以定量地把握模型中变量间的影响关系①。

(二)数据说明、指标选取及模型设计

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52-2009年,故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财政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

2.指标选取及模型设计

根据前述理论模型,为准确衡量我国财政金融政策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关系,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粮食价格指数(PA),各年指数均以1952年为基期(即是价格指数1952=100),根据年限的跨度以及我国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运用粮食收购价格指数代替。解释变量包括:(1)粮食总产量②(LCL)。(2)粮食种植的劳动要素投入(LA),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代替。(3)通货膨胀水平(P),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4)汇率(E),本文的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5)金融支农政策投入变量(DK),以农业贷款表示。(6)财政支农政策投入变量③(G),以财政于农业的支出表示。本文在设计计量模型回归时对绝对数量采用取对数的形式,所以本文最终建立以下实证模型:LN(PA)t=β0+β1LNLCLt+β2LNGt+β3LNDKt+β4LN(LA)t+β5LNCPIt+β6e+μt(23)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利用Dickey和Fuller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通过检验发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对数值:LNPA、粮食总产量对数值:LN(LCL)、第一产业从业人员:LNL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数值:LN(CPI)、农业贷款对数值:LN(DK)、财政对于农业的支出:LNG这几个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于是笔者对非平稳变量的处理采取差分法,其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所有数据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所以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

(二)协整检验

由于上述各指标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这些指标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从而反映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利用(JJ)检验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符号关系。而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检验之前必须确定VAR模型的结构。根据AIC、SC、LR、Q统计量等联合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3。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得到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2。由上面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1952-2009年的样本区间内,LNPA、LNLCL、LNG、LNDK、LNCPI、E、和LNLA几个变量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因此我们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就得到均衡向量如下:β′=(1.00000,3.230241,0.633715,0.369974,-0.250000,-2.453363,0.351197,-0.424836)则可以得出这几个变量之间的协整方程:LNPA=-3.230241-0.633715LNLCL-0.369974LNG+0.250000LNDK+2.453363LNCPI-0.351197E+0.424836LNLA(24)(0.25572)(0.08340)(0.04649)(0.44702)(0.07262)(0.27447)[-2.47815][-4.43614][5.48823][5.48823][-4.83631][1.54781]该协整方程表明在1952-2009年上述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中可以发现,1952-2009年,粮食总产量(LNLCL)、财政于农业的支出(LNG)和人民币汇率(E)与粮食价格指数(LNPA)成负相关关系,而农业贷款(LNDK)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LNCPI)的上升以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LNLA)的增长都与粮食价格指数(LNPA)成正相关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与脉冲响应

利用协整检验确定了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误差修正模型用来反映各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而粮食总产量(LNLCL)、居民消费价格指数(LNCPI)、直接标价法的人民币汇率(E)、第一产业从业人员(LNLA)在短期内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明显;财政对农业的支出(LNG)滞后1期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短期内我国财政支农投入并不能起到维护粮食价格稳定的作用,说明财政支农政策维护粮食价格稳定的功效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农业贷款(LNDK)在滞后1期对粮食价格的波动有负向拉动作用,而且其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说明农业贷款在短期内能起到抑制粮食价格上涨的作用。图1财政金融政策对粮食价格相关冲击的动态反应由于前面误差修正模型证实了各变量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短期关系,为进一步确定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关系,可利用Sims提出的向量自回归(VAR)技术进行冲击反应以进一步细化探索财政于农业的支出(LNG)和农业贷款(LNDK)与粮食价格的关系。为了防止VAR模型因变量顺序变化给冲击反应函数带来的敏感性,我们采取检验两个变量间关系的一般冲击反应作为回避正交化反应变量顺序依赖性的方法,分别建立最优滞后期的VAR模型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财政于农业的支出短期内对粮食价格波动有正向冲击的作用,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农业贷款对粮食价格的冲击显示了前期为负向冲击,之后转为更大的正向冲击作用。

(四)方差分解

Johansen协整检验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强度。因此,本文利用前面确定的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的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共m个)的波动(k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信息(随机误差项)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方程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①。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的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变量中,农业贷款对粮食价格的的短期效应更为明显,最高达到6.74%;CPI的波动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次之,侧面反映了我国通货膨胀和粮食价格波动存在强相关关系;财政支农支出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样较为明显,最高达到5%左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从滞后4期开始保持在3.5%—4.5%之间;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从滞后3期开始保持在1.5%—2.5%之间;而汇率变动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短期影响很小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8

一、立足产粮大省实际,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从2004年至2008年,我省粮食产量由627亿斤增加到845亿斤,粮豆商品量由406亿斤增加到635亿斤。为适应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需求,解决我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粮食流通总体能力不强和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问题,2006年我们就确定了以搞活粮食综合流通能力为核心的推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我们规划,从2006年开始,由开好头、起好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下一步是全面优化粮食流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能力、推动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几年来,我们立足黑龙江省实际,通过创机制、培主体、强作用、推改革、壮龙头、建市场,把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到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上来。创机制,一是创建了农民余粮购销服务机制。通过建立、落实全省粮食部门上下协调统一、规范、细致、实用并进村、入户到企业的信息引导、技术支持、储粮设施、质量检测、政策协调落实等各项服务措施,促进农民余粮实现了适时适价顺畅销售,增加了农民卖粮收入。据初步测算,仅粮价提高因素,2005~2007年度全省农民出售粮豆收入,分别比上年度增加15.7亿元、22.9亿元和56.33亿元,实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二是创建了粮食产销合作机制。从2000年开始,我省努力推进与主销区的粮食产销合作,每年通过产销合作向省外销售粮食200多亿斤。合作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产销合作省份达到12个。吸引销区在我省建立了一批粮食生产、储存、收购、加工等基地。销区省市委托我省储存的地方储备粮数量已增加到19万吨。与京、津、沪、苏、浙、闽、滇等七省市粮食局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前四届交易会粮食交易量共506亿斤、实际履约率都在60%以上。第五届交易会达成粮食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433项、交易量177.7亿斤。培主体,就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粮食市场主体。目前,全省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粮食经营者达到5869户,其中多元市场主体5153户,占87.8%,粮食收购量已达到社会粮食收购量40%左右,活跃了粮食购销市场,拓宽了农民余粮销售渠道。强作用,就是组织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2005年至2008年11月份,全省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收购、销售量分别占全社会收购、销售总量的60%和67%左右,较好地发挥了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推改革,就是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目前,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本完成产权改革。2008年11月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159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3647万元,减亏幅度93.7%。壮龙头,就是培育壮大了一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截至2008年11月末,全省粮食行业完成培育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117户,完成销售额392亿元。建市场,就是建设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有特色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和零售市场(超市)为基础的三级粮食市场体系。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率先建立全省首家“粮食银行”,开设网上电子交易平台、期货贸易、现货交易三种方式进行粮食销售,预计年粮食物流总量将超过100亿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以上。

二、适应新增生产能力要求,规划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新格局

为配合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构建新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工程规划》,核心是全面提升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推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一)确定一个目标。规划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把粮食综合流通能力提升到新水平,构筑起与我省产粮大省粮食资源状况和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相适应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做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让农民余粮销售更顺畅、各类企业粮食经营更活跃,居民粮食消费更安全;粮食经济增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粮食资源整体效益明确提高,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抗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资源优化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经济在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力、控制力明显提升;政府粮食宏观调控更有力,粮食安全更有保障;政府粮食流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二)构建五个体系。加快构建以农民余粮购销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产业结构体系为支撑,以产业组织体系为牵动,以产业安全调控体系为保障,以粮食市场信息、粮食质量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综合服务体系为配套的千亿斤粮食现代流通产业框架体系。

(三)规划实施五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12415”重点粮食龙头企业牵动工程。即组建1户年销售额3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集团;培育两户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集团;培育4户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15户年销售额20亿元左右的中型龙头企业。二是实施粮食物流工程。建设由22条区域性次级通道和130个重点物流节点、10个左右大型粮食物流运转中心构成的东、中、西三条粮食物流主干通道,形成覆盖全省粮食主产区、连接全国重点主销区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粮食流出能力达到508亿斤以上。三是实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规划到2012年,累计新增加仓容110亿斤,改造仓容50亿斤,新增烘干能力180亿斤。四是粮食市场建设工程。建设粮食信息公用数据库和市场信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龙头市场服务功能,改造提升农垦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大庆等重点区域性骨干批发市场,规范提升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市场。五是实施农民粮食产后减损工程。推广普及科学实用方法、技术和设施、设备,到2012年农户粮食损失降低两个百分点,玉米、水稻两个品种可减少粮食损失量达到15.8亿斤以上。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9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将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坚决贯彻中央对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五个更加注重”,紧紧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主题,紧密结合粮食流通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新形势,正确把握工作重点。

(一)根据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粮食工作的部署,正确把握粮食流通工作的重点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保护和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国家粮食库存充裕,保证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价格震荡,国内农业和粮食生产基础仍不稳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资源性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都将形成价格上涨压力,粮食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考虑到通货膨胀预期和国际粮油市场价格等因素,单纯依靠提高粮食价格带动农民增收的空间缩小,促进种粮农民增收和粮食稳产增产的难度加大。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粮食流通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种粮农民增收;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维护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强化粮食安全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根据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和价格形势变化,正确把握粮食宏观调控的重点

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供需发生深刻变化,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从国际市场看,经过2007―2008年大幅波动后,全球粮食价格回落,呈现震荡整理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9/10年度世界谷物产量22.38亿吨,消费22.28亿吨,库存5.10亿吨,库存消费比22.88%,为2003年以来次高水平。但由于经济衰退、气候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大;受人口增加、生物燃料发展等因素影响,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加上金融投机行为对粮食市场影响加大,粮价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世界粮食形势不容乐观。从国内形势看,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分品种看,小麦、玉米产需平衡有余较多,稻谷总量平衡有余但粳稻供求趋紧,大豆产需缺口较大,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国家掌握的粮食库存充裕,油脂油料库存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调控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但商品周转库存有所下降,“北粮南运”格局日益突出,畅通粮食流通渠道和加强产销衔接的任务繁重,粮食库存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从长期趋势看,我国农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保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临较大压力。粮食宏观调控要立足于促进粮食供求总量、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基本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重点是完善储备体系,充实销区和薄弱地区粮食库存,增强调控市场能力;安排落实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和销售,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协调发展;统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进出口,综合运用储备调节、进出口、产销衔接等措施,稳定粮油产品价格,避免市场大幅波动。

(三)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程,正确把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经营管理状况不断好转,连续3年实现盈利。但是,目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滞后,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具有竞争实力企业不多,尤其是部分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方式粗放,自主经营困难,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不牢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要立足于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服务粮食宏观调控,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发挥主渠道作用,重点是推进基层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兼并重组,优化产权结构,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积极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进经营方式,增强企业活力;指导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继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扩大减亏增盈成果。

(四)根据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正确把握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粮食流通工作实际需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要立足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科学发展,重点是落实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切实加强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安全储存水平和流通效率;推动粮油加工业升级改造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加工产品综合利用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经济发展。

(五)根据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结果,正确把握粮食流通监管工作的重点

粮食流通监管工作要立足于保障各项粮食流通政策和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重点是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粮食仓储管理、库存和质量监管,加强对粮食流通政策和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和质量安全。

二、开拓进取,扎实做好2010年粮食流通各项工作

2010年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按照“发展产业壮实力、加强调控保安全”的基本思路,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流通产业、推进依法管粮、加强行业建设为着力点,实现抓好收购、促农增收、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统筹发展、保障安全的目标,促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特有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切实抓好粮食收购。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等粳稻主产区要通过储备粮轮换及时充实粳稻储备,南方销区要利用运费补贴等优惠政策组织企业积极到产区采购。国有粮食企业要积极入市收购,力争多掌握稻谷粮源,以备调控、稳定市场和保证供应的需要。要切实抓好玉米、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工作,继续落实和完善对加工企业托市收购的补贴政策。要深入研究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加强对粮食收购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各地粮食部门和托市收购主体要提前做好收购准备工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粮食收购任务,切实把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落到实处,防止收购不畅导致“谷贱伤农”。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方便农民售粮。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中储粮系统、粮食收购企业和其他托市收购政策执行主体要做好政策宣传,接受农民咨询,提供信息服务,增设收购网点,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要严格执行质价政策,坚持优质优价,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得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让农民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三是认真搞好粮油市场调控。各级粮食部门和调控执行主体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上来,服从和服务于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的大局。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销售,把握竞价销售节奏和力度,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价格。做好政策性粮食跨省移库工作,充实薄弱地区库存。各地要高度重视政策性粮食出库等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销售和出库工作顺利进行。继续按照“做强企业,深度合作,扩大规模,共同发展”的思路,引导和支持沿海、西南、西北地区的粮食销区与主产区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粮食总量、品种结构和区域供求基本平衡。落实好国家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的要求,防止大豆、油料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四是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管理。

五是不断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和统计、信息体系建设。

(二)充分利用清仓查库成果,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

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在基本原则、组织方式、操作方法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发现了各地库存管理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也找出了问题和不足。要以这次清仓查库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工作成果,抓紧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管粮、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健全粮食库存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库存检查力度,推动粮食库存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粮食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切实落实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努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切实维护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二是研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落实调查人员和工作经费,合理选择调查对象,加强分析研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建立粮食成本利润调查长效机制。

三是大力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推进战略性调整,支持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购销网络,做大做强。支持大型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依据有关规定,以资产为纽带,兼并重组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增强购销服务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对规模小、资产质量差、没有区位优势、在粮食流通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又不能被兼并重组的企业实行租赁或拍卖。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经营,发挥其发展经济、搞活流通、增加就业的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

(四)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实力

一是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好1500万吨储备仓容和175万吨储备油罐建设任务,按照有关要求做好项目建设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落实好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如期建成。加快仓房维修改造和技术更新,改善粮食安全储存条件。

二是加快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购置、技术引进、技术升级改造和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所需资金给予专项补助或贷款贴息,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

三是推动粮食加工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落实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整粮食加工业产业结构,防止盲目建设,引导粮油加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完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一批粮油加工技术改造升级项目。继续加强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宏观调控信息、绿色储粮、减少储备损失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实施,引领行业科技进步。

四是切实抓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

(五)加强粮食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管粮

一是认真完成《粮食法(草案)》研究起草工作。

二是加强粮食监督检查和标准质量工作。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强粮食监督检查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调查、抽查与监测,加大库存粮食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严防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三是推进粮食仓储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六)总结粮食行业发展经验,认真研究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粮食行业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国家关于编制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地区各行业专项规划的要求,围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产业发展、质量安全等方面,深入研究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抓紧编制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制修订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建设、粮油加工业、科技发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明确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研究提出重点政策措施,推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1篇10

关键词:世界粮食危机;粮食危机;中国;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54-03

突如其来的世界粮食危机使整个世界面临饥荒,它是比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世界性的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又严肃地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养活这13亿人口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显得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重要得多。这就要求中国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只顾眼前,而要着眼于长远和未来。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现状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萌生、滋长,到2008年全面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在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作用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食品原料成本飞涨、燃料价格上升、不可预知的天气等因素,全球正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粮食危机。国际粮价成倍暴涨,世界粮食库存直跌到安全线以下,供不应求状况频现,“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地区,甚至在有些国家引发了社会骚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09年10月14日发表报告说,2009年全球营养不良人口将达到10.2亿,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

这场世界粮食危机不是偶然发生的,是世界粮食长期供求失衡的必然结果。早已有专家指出,世界粮食产量已多年徘徊不前,世界粮食库存这些年以来也连续下降,而同期世界人口却不断增加,现已达66亿多。国际谷物理事会最近预测,2009―2010年度,全球谷物总产量约为17.48亿吨,比上年度减少4400万吨[2]。

(二)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

导致世界粮食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多种:

第一,金融危机重创粮食生产,引发连锁反应。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重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贸易和信用交易,同时导致失业率上升,引发民众工资收入减少,购买粮食的能力遭削弱。第二,气候变化引起自然灾害频仍,导致全球粮食减产。澳大利亚、欧洲等主要粮食出口地区遭受了百年未遇的自然灾害,导致这些粮食主产区遭受沉重打击,粮食大面积减产。第三,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长。世界石油价格大幅攀升,造成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价格的上扬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幅增长。第四,制造生物燃料导致粮食需求大增。美国等国家把大量的玉米用于生物燃料生产,不仅造成了食物供给的减少,更引起了市场对于稳定供给的担忧和恐慌,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上涨预期。第五,农产品价格低使一些国家放松了警惕性。一些发展中国家片面迷信世界贸易自由化,对农业投入不足导致产粮能力弱化,国内粮食长期短缺,大量依赖进口来维持国内粮食供应。

在全球粮价飞涨的形势面前,中国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以应对世界粮食危机,目前,中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也应看到,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上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中国粮食形势并不乐观。

二、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就是说,首先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其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粮食价格。粮食安全包括三个具体目标: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确保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粮食安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一)中国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较好地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1.建国初期中国的粮食生产状况。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粮食问题。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以苏为鉴”,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他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3]此后,他还强调:“须知中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4]建国初期,由于实行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中国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只有1.1亿吨,根本不能自给。1956年农业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粮食产量也提高到了1.95亿吨,粮食短缺得到了大大缓解。但由于路线错误和一些自然人为的灾害,中国经济1959―1961年遭受了严重困难时期,当时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为217公斤,由此出现了严重饥荒,损失惨重。1962年以后粮食产量缓慢上升,此后由于极左路线的推行尤其是“”的爆发,中国粮食增长步伐停止了下来,粮食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2.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会主义建设上,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农村和农业发端的,土地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对于这场变革邓小平倾力支持,他谈道:“再就是重视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5]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开始大幅度增长。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只有

6095亿斤,此后,在1982年登上了7000亿斤,1984年达到了8000亿斤,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中国第一次解决了吃饭问题。

3.世纪之交的中国粮食生产状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拉开了新一轮的改革序幕,党的十四大也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强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6]从1994―1998年,中国连续五年丰收,并且在1996年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199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产量1.02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超过5亿吨,人均350公斤,其中1998年为人均411公斤,中国已经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丰年有余。

4.新世纪中国的粮食生产状况。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农问题倍加重视。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7]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指出了未来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使得粮食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1999―2003年由于种粮成本增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锐减,大片土地撂荒,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减少,粮食安全警钟再次敲响。为此,中央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扶持和恢复农业生产,从2004―2007年连续发出四个“1号文件”,建立支持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框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税被免除、财政支农力度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恢复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公斤,实现连续五年增产,人均占有量达到406公斤,有效地应对了全球粮食危机。中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自给率达95%。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2年中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8]。

(二)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解决吃饭问题不过才二十多年,如果在这个问题上骄傲自满,麻痹大意,那么就会重蹈覆辙,悲剧重演。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维护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

1.种粮成本高,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粮食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谷贱伤农”,与国际市场最近大米价格飚升相反,国内大米价格还有所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米价平均是中国国内的3倍。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2.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口持续增长,对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在上升。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这样在食品供求上必然出现结构性短缺,造成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广大消费者对直接食用的粮食消费具有“刚性”特征,而且对于该类粮食产品的消费预期具有超前性。该类粮食供求即使小有变动,也会导致价格的暴涨暴落,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大局。

3.城市化推进,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受城市化大力推进和农业结构等影响,中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土地沙化、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

4.自然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尤其是干旱化趋势严重。目前,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这些都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5.消费需求增长,全球粮食供求偏紧。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特别是在能源紧缺、油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全球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的趋势加快,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增大。另外,一些人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对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大事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仅凭连年丰收就错误地作出了中国粮食问题从此天下太平的判断。更有甚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钱不怕没粮吃,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粮价便宜,种粮不如买粮。这些问题无形中也会成为中国粮食问题的隐患。

三、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的战略性商品,对其战略性和商品性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有危机意识,时刻警钟长鸣,才能确保军需民食,社会和谐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郑重强调:“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对促进粮食增产起了很好的作用。尽管国家通过粮食直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种粮的比较收益仍然偏低。为此,需要采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法保障稳定增加粮农的收入,并改进对粮农补贴扶持的方式,使农民在国家优惠扶持下从种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第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满足国内粮食基本需求。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提倡顾全大局,务必高度重视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和稳定多年花大力气建成的商品粮基地,只有这样国家粮食安全才有望得到保证。因此,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二要加大对水利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三要加大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粮食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主要靠中国自己解决。第三,增强国家调控实力,健全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粮食行业扶持更是史无前例。各级政府不但每年出巨资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单就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由中央财政出资修建的18个机械化骨干粮库,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粮食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储备粮及其他粮食市场信息需透明化、公开化,可以有效地引导粮食生产、商业储备和销售。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生产者和商业部门参与粮食储备,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市场。第四,加强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切实扭转耕地质量和水环境恶化趋势。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对耕地实行最为严厉的管理政策,确保18亿亩耕地这一红线不被突破。统筹农业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政策。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性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加大水资源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第五,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使用,切实保证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但人均占有能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近50%的原油需要进口。发展替代能源,是国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从近期政策动向看,政府要把粮食安全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大量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中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原则是“不与民争粮,不和粮争地”。

因此,中国粮食安全虽然没有近忧,但不能说无远虑。中国已经建立了十分庞大的资源和较为坚实的农业生产力基础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中国也能够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保证高水平的食物安全。国家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2年)”指出:“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到2022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其中,稻谷、小麦保持自给,玉米保持基本自给。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品种基本自给。”[9]

中国能否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涉及到自身的粮食安全,而且对世界粮食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大量依赖粮食进口,将给世界上严重缺粮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大困难。对于这样一个事关全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抉择,把保持粮食尤其是谷物的基本自给,作为我们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以争取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管克江.联合国:全球1/6人口挨饿[N].环球时报,2009-10-16(4).

[2]丁声俊.十亿饥饿人口的警示[N].人民日报,2009-10-15(14).

[3]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6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44.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是否有益于粮食安全,或者说,耗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格局是否是导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若不是,那么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行为。本文将通过对粮食需求结构、产品需求弹性、城乡居民消费特征、饲料转化率以及消费习惯因素的考察来判断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究竟是怎样的。

1.1粮食需求结构转变可能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内在冲突。

1984年以来,我国人均谷物消费呈下降趋势,消费结构发生明显转变,即人均谷物消费大幅下降,而人均肉食消费、水果、植物油、蔬菜、蛋、奶、鱼类等消费大幅上升,对畜产品消费带来的间接粮食消费对直接粮食消费具有替代作用。粮食直接需求下降,但间接需求日益上升,间接需求又主要体现在对饲料粮的需求上,而饲料粮的供需缺口在近些年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工业用粮的增长,结果我国粮食自给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从100%以上降低为2012年的97.7%,于是就产生了饲料粮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恶化的认识。粮食需求结构的转变使得对粮食总量需求上升,不断地逼近和突破粮食供需平衡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乡居民对动物食品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猪肉与禽蛋等耗粮型畜产品构成,这就意味着粮食安全就表现为如何满足居民对这部分增长的间接粮食需求,换言之,满足了该部分粮食需求粮食安全才有保障。以肉鸡为例,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09年,我国肉鸡的国内产量由618.4万吨上升至2009年的1210万吨,而与此同时,肉鸡的进出口贸易逆差由4139吨上升至573374吨,也就是说肉鸡产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因此,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结果只能使粮食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因为消费者需求的是耗粮型畜产品,而社会却要提供更多的节粮型畜产品,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种资源浪费与要素错配;政策之于现实只能是南辕北辙”。

1.2通过降低耗粮型畜品种的养殖数量,的确可以减少对饲料粮的需求,从而使口粮得到保障。

正是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对饲料的大量需求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在未来粮食增产的大部分将主要作为饲料,并且后者将成为带动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饲料来源瓶颈,在我国节粮型畜牧业如牛羊的养殖主要以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而农区草原面积又呈逐年下降趋势,再加上禁牧等因素,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尽管近些年提倡通过发展牧草、苜蓿等种植业来扩大牛羊等的养殖规模,但是,目前这些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各方面发展十分不成熟,尤其是市场发育不充分,因此比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市场风险还要高,对于传统的粮食作物而言,由于既可用于口粮、亦可用于饲料粮或工业粮,种植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进行自由处置,或是满足口粮需要,或是换为货币需求,对产品具有自由选择权,显然这些优势是牧草产业不具备的:另一方面,由于种植业的高风险、高投入和低产出特征,种植业的比较利益日渐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日益消减,如果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再进一步减弱,这对种粮积极性和种植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据资料显示,尽管人口在不断增加,但居民对直接的粮食消费在逐渐减少,尤其是城市居民尤为明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一趋势只能进一步得到增强。所以,尽管人口增加产生粮食刚需,但现有人口对直接粮食消费需求的降低以及粮食间接消费对直接消费的替代可以弥补新增人口对粮食直接消费的需求。

1.3从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的特征来看,城镇居民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较强,即价格小幅度的上升(下降)会带来需求量的大幅下降(上升)。

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结果必然降低耗粮型的猪肉、禽蛋产品供给,那么,这些产品价格上涨,考虑到敏感的需求弹性,产品需求将大幅下降,结果畜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对饲料需求下降,最终负面影响将传导至种植业。同时,城市居民对间接粮食的消费弹性表现为正常品需求,也即间接粮食消费相对于直接粮食消费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因此,在我国居民对耗粮型畜产品消费偏好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条件下,也即不同畜产品之间缺乏替代弹性时,人为地限制耗量型畜产品产量会降低对饲料粮的需求和粮食总产量,不仅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畜产品价格上升,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消费者福利恶化。所以,提倡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必须考虑相关产品的自价格弹性以及交叉弹性的影响。另外,从对饲料及其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来看,生产奶牛、鱼、肉鸡、蛋鸡是最经济的,生猪居中,而肉牛、肉羊是最不经济的。以饲料转化率为例,效率较高的是鱼和肉鸡分别为62.5和41.7,而肉牛和肉羊分别仅为11.1和12.5。反刍动物对牧草、秸秆等农作物的副产品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如果品质较差,这些饲料难以维持反刍动物的需要,还必须补充一定量的饲料粮。这说明牛羊等所谓节粮型家畜,由于其对饲料、能量和蛋白质的转化率较低,对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因此其对粮食的节约程度可能是有限的。再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对前者的负面影响较之禽类及其他牲畜更严重。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效应之后,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方式应进行更细致和深层的考量。

2实证检验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将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一般可检验的计量模型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2.1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

目前,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与评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FAO的营养摄入评价法、朱泽的4指标简均法、徐奉贤德5指标简均法、马九杰的5指标加权平均法以及高帆的横纵联合法”等,但总体而言,学界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多侧重于供给层面,而需求面往往被理解为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作为解释变量进入实证模型中,显然这是有失全面性的。因此,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同时结合本研究目的,本文选取粮食产量波动系数(0.3)、人均粮食占有率(0.2)、恩格尔系数(0.3)以及粮食进口贸易依存度(0.2)四个指标,其中前两个指标用于测度粮食供给安全水平,而后两个指标则反映粮食需求安全,括号里的数据代表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2.2解释变量的选取

核心解释变量包括耗粮型畜产品比重(主要指猪肉、禽肉及禽蛋产量占全部畜产品产量的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之所以选择耗粮型畜牧业相关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是因为如果本文能够证实耗粮型畜牧业比重的上升能够为粮食安全带来积极影响,那么其比重降低就必然给粮食安全带来相反的影响,进而,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就会不利于粮食安全。同时,采用耗粮型畜牧业发展指标还可直接观测其对粮食生产及安全的数量影响。根据前述理论分析,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应与粮食安全正相关,因为前者可通过对饲料粮的需求拉动粮食生产;而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弹性与粮食安全负相关,即弹性越大,当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升时,需求以更大程度下降,结果产品总收益下降,打击畜牧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可能对粮食需求及其产量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畜产品消费增长率/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在对模型进行估计时,分别采用全国样本和地区样本进行检验,对于后者的具体划分,通常的一种做法是将我国畜牧业生产划分为六大区域:华北、东北、东南沿海、华中、西南、西北,本文依据不同区域对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特征和粮食产量高低将这六大区域进行合并,组成两大类区域,即将华北、华中和东南沿海合并为同一类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对耗粮型畜产品需求和生产集中,而且也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三大地区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接近70%;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共15个地区;余下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合并为一类,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由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均通过显著水平检验,并且各变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具体而言,第一,从全国来看,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比重每提高1%将对粮食安全产生0.21%的积极影响,即耗粮型畜产品产量提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由耗粮型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可知,该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大小为-0.1247,即需求弹性每增加1%将导致粮食安全水平下降0.12%。这说明就全国整体而言,耗粮型畜牧业产量下降将不利于粮食安全。从各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所选四个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并且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其中,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为0.14,这说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粮食间接需求的日益增加不仅没有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为后者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第二,从划分区域情况来看,对于一类区域而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正影响,该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粮食安全0.3个百分点的提高,畜产品需求弹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为-0.14。另外,控制变量的影响与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十分类似,均表现为与粮食安全正相关。不仅如此,通过与全国样本比较,发现大部分指标在对一类区域中的影响更大。第三,从二类区域的估计结果来看,与全国和一类样本估计不同的是:其一,耗粮型畜产品比重系数为负值,说明对于该类地区,降低耗粮型畜产品比重更有利于粮食安全,换言之,在该区域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将对粮食安全大有裨益。其二,在二类区域中,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负相关。这说明,在该区域面临资源瓶颈下无法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日益高涨的粮食间接需求,从而导致该区域面临粮食安全恶化问题。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范文篇12

关键词:有机农业;粮食安全;生态环境

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更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诸如耕地的数量以及质量的下降、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会影响粮食的数量,也会通过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到粮食的质量,加大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在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中,有机粮食生产因其独特的理念、管理体系和生产方式而成为非常有效的选择。有机粮食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以及管理体系都有严格的监督措施。有机粮食生产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等,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粮食,因此有机农业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1粮食安全与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完善,其内涵被完整地表述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这个表述对粮食安全做出了新的理解,即不仅在数量上要求获得足够的粮食,而且在质量上强调既安全又富有营养,把粮食安全从数量安全提升到质量安全。现代粮食安全包括四层含义: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图1)。粮食的数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为日益增长的人口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涉及到居民粮食安全(买得起和买得到)与国家粮食安全(总量供给与分配)。目前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耕地的数量质量、种子的品质、化肥农药等外部投入物质、农业基础设施、气候条件、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粮食的产量构成重要影响。耕地是生产粮食的必须生产要素,耕地的数量多少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为此中国制定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确保粮食生产的最低耕地要求。研究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可使粮食增产0.88%[2];此外优质耕地的粮食产量明显高于贫瘠耕地的粮食产量;优质良种必然能够提高粮食产量,通常良种具备抗病、抗虫、高产等特征,因此能增加粮食产量。研究人员通过对杂交水稻和常规稻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杂交籼稻平均产量为7.720t/hm2,比常规籼稻高11.72%[3];就化肥而言,增施化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学者经过相关分析发现,粮食的单产和总产与化肥用量的R2值分别达到0.9818和0.9591,均呈极显著相关性[4];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灌溉设施等也会增加粮食的产量;气候条件比如干旱、洪灾以及暴风雨等一些自然灾害都会对粮食的产量带来毁灭性的伤害;此外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会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粮食产量。粮食的质量安全,是指生产的粮食要具有较高的营养质量和安全质量,必须是纯天然、无污染、高质量、安全营养的健康食品,涉及到粮食的品质。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包括转基因种子、农药与化肥的超标使用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及土壤、大气、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粮食的质量下降。中国对转基因产品持谨慎态度,长期食用转基因粮食可能导致人体基因突变、诱发癌症;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物质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硝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加重、大气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最终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一个污染的环境中生产出的粮食的质量肯定会含有各种农药残留,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致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不仅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害着人体健康。粮食的经济安全,是指农民要通过从事粮食生产有较好的经济保障,即要使得粮食生产者有利可图,确保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影响粮食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农业政策扶持,即国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要关注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对粮食生产者进行补贴以及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等,这些政策有利于改善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获得粮食生产的平均利润,最终真正确保粮食安全。粮食的生态安全,是指粮食本身没有污染和生产过程不造成污染,即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能够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粮食生态安全的因素有农药化肥等一些化学制品作为投入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粮食本身没有被污染、生产过程也没有被污染、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才能促进粮食的可持续生产。各因素对粮食生态安全的影响见图2.总之,全面意义上的粮食安全既有基于单产和一定种植规模的数量要求,也有基于安全的投入物质和健康土壤的质量要求,还有基于良好自然环境的生态要求以及基于对生产者充分激励的经济要求,只有充分理解粮食安全的真正内涵,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2有机农业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剖析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化肥农药的禁用、作物间作轮作、物理和生物方法治理病虫害,施用有机肥料、禁用转基因品种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使产品可追溯,经由第三方认证等制度体系,不仅向人们提供了健康的食品,还传播了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有机农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以及管理体系都有严格要求,在整个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过程中均实行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强调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其过程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准则,其中对于产地环境的要求、转换期、种子和种苗选择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等都有明确的界定和方法,以此来约束和规范有机生产者、加工者以及从事有机经营或销售人员的行为,其建立的管理体系为检查、认证、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最后,有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强调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确保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利益。

2.1有机理念的涵义分析

有机农业四大原则表述了它能为人类以及生态环境做出的贡献,充分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目标,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健康原则要求有机农业应当将土壤、动植物、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健康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加以维持,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健康的土壤可以生产出健康的粮食,而健康的粮食又是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保障。生态原则要求有机农业应以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为基础,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而以使用有机肥料取而代之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如轮作、间作、建立缓冲带和减少耕作等措施,从而建立生态系统内稳态机制,提高生态系统的效率,保证了生态安全。公正原则要求有机农业以共享环境和生存机遇的公平为基础。应当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公正,用一种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方式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公正”要求生产、分配和交易的系统都是公开透明、平等的,而且需要考虑到真正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关爱原则(谨慎原则)要求本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有机农业,以保护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利,同时保护环境。有机农业对于新技术持一种谨慎负责任的态度,它拒绝一切不可预测的技术,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影响人的健康。

2.2有机行为分析

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以及利用生物多样性、轮作、间作、缓冲带和减少耕作等措施,建立生态系统内稳态机制,挖掘系统内部资源,帮助保持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生态安全。有机农业采取与自然融合的耕作方式,强调尽量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主张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主张通过轮作、机械除草等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有机农业还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确保双方所需的能量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即根据土地的承载力确定养殖的牲畜量,防止出现“公地的悲剧”,以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它强调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采取一些轮作套作等耕作方式以及人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保持了生产体系以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有机农业对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研究

有机生产既有利于粮食的质量安全,也有利于粮食的生态安全,对粮食的经济安全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机农业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见图3。

3.1有机生产对于粮食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农药,避免了粮食直接与农药接触,从而保障了粮食的质量安全。当前中国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且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末端,由于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很难被分解掉,最终会通过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循环以及食物链进入人体,使农药残留富集在人体中,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相反,有机粮食种植推荐使用生物方法来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粮食中农药残留量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粮食的安全性。有机粮食生产要求特定的投入物质,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因此土壤中的硝酸盐、重金属等各种化学物质含量都会下降。研究表明,粮食中高含量的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硝酸盐也能削弱血液的携氧能力,长期食用这类食物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5];化肥中的重金属通常比土壤中重金属有较高的可溶性,容易被粮食吸收,因而危害更大,由于重金属不易被消化,长期食用这类水稻,重金属会在人体内积累最终引起中毒,危害人类健康[6]。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在常规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连年施用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累积,从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而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化肥,可以降低这方面对粮食的污染。在对有机水稻和常规水稻的安全性研究中发现,有机稻米中所测得的6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标准(除Cd),而常规稻米中As、Cr、Hg、Pb、Cu5种重金属平均值含量分别是有机稻米的10、1.8、6、2.9和1.2倍[6]。不难发现常规水稻的重金属含量均普遍高于有机水稻,因此从总体上来讲,有机稻米的安全性高于常规稻米。有机农业的关注焦点在于土壤,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产出丰富健康的粮食。研究表明,每增加0.1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600~800kg/hm2的粮食生产潜力[7];常规农场在转换成有机农场后,同以前相比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碳储量明显增加了,有机农业比常规农业表现得更出色,同时有机农业也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保持土壤质量。总之,使用有机肥不仅可以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将一些物质转化为农作物可利用的养分及有机质,此外,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通过土壤生物的协同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粮食的产量以及质量。

3.2有机生产对于粮食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从而减少氮素淋失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了对地下水以及土壤的污染,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且有机农业可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水土得到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或恢复,使粮食能够吸收到清洁无污染的水分,生长在一个健康的没有被污染的土壤环境中,从而可以向人们提供无污染的健康环保型粮食。有机农业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能源的消费,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土壤侵蚀,增加碳的存量等。由于有机粮食生产禁止使用化学制品以及大型机械设备,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明显降低,有利于环境的保护。Dalgaard等[8]估计,发展有机农业有助于降低农业源CO2的排放,在丹麦如果将常规农场全部转换成有机农场,那么农业生产中能源的消耗以及N2流通的减少可使该国家整个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13%~38%。有机农业能够改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总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持水循环、稳定水文功能、维护集水区的植被调节和防止水分流失及促进土壤生成和保护、减少土壤肥力的损失、减少水土流失等多种经济价值[9]。李现华等[10]在内蒙古磴口县分别就常规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有机农业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如益虫数量的增加,其中七星瓢虫最为明显,另外蚜虫的虫口密度降低,益鸟等生物的数量有所增加。总之,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土壤的生产力。有机农业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它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等,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并且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一个健康的环境必然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粮食,从这方面讲有机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安全进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3.3有机生产对粮食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

有机农业能够增加有机生产者的收入。这主要是因为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禁止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手段防治病虫害,取而代之以人工劳动来完成诸如病虫草害防治等工作,而且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环节的专业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从而为中国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增加了农村老人与妇女的就业机会。有机农产品因为其生产过程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及杀虫剂等化学投入物质,因此其产品也就避免了这方面的污染,不仅体现在其营养、安全、健康等方面都要高于普通农产品,而且也体现在其优良的品质和环境友好、社会公平等高的附加效用。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常规食品高20%~50%,有的甚至可高出一倍以上,有机产品的需求人群主要为一些白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职员、教师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这些人愿意以比普通农产品更高的价格去购买有机产品,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营养及安全价值。最后国家对有机生产者进行的补贴政策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生产者的投入成本,如中国对从事有机生产的人员或单位进行资金直接补贴和技术支持,大大降低了有机生产的投入成本,使粮食生产者获得了市场的平均利润。总之,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可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此外,发展有机产业还会带来生态旅游等附加值功能,为旅游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使有机产业同旅游产业良好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有机农业在转换期间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转换期间有机粮食种植虽然按有机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但是销售价格却低于有机价格以及转换期间产量的突然下降造成的,相信随着转换期的结束以及技术的成熟,这些弊端最终会被克服,有机粮食的生产会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4结论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型化学材料论文(6篇)
  • 下一篇:家乡的风俗作文[](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