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例(3篇)

时间: 2024-04-20 栏目:公文范文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桑树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对策;广西河池;金城江区

中图分类号S88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1-0200-02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DiseaseandPestControlforMulberryinJinchengjiangDistrictinHechiCity

QINYa1LIAOLi-hua2RONGHao3

(1HechiTown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inJinchengjiangDistrictinHechiCityin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HechiGuangxi547000;2LiuxuTown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inJinchengjiangDistrictinHechiCity;3DongjiangTown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inJinchengjiangDistrictinHechiCity)

AbstractDeepandcarefulInvestigationwascarriedoninJinchengjiangDistrictinHechiCity.Aimingattheproblemsofdiseaseandpestcontrolformulberryinthewholearea,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diseaseandpestofmulberry;control;problems;countermeasures;HechiGuangxi;JinchengjiangDistrict

桑蚕产业是金城江区继甘蔗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桑蚕生产中如何有效进行桑树病虫害防治,促进金城江区桑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蚕农因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对桑树病虫害防治不能对症下药且只注重化学防治,忽略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导致桑树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养蚕经济效益。危害较严重的桑树病害有桑花叶病、桑赤锈病、桑疫病、桑根结线虫、桑枝枯菌核病、桑里白粉病、桑紫纹羽病;桑树虫害有桑蓟马、桑粉虱、桑螟、桑毛虫、桑瘿蚊、桑象虫类、叶甲类、金龟子。在该区白土乡,每年3月初,部分桑树春发芽枝条受桑枝枯菌核病危害,受害枝条倒伏枯死,影响第1批春蚕用叶;长老乡、白土乡和东江镇3个老蚕区近几年来都不同程度受桑紫纹羽病和桑花叶病危害,特别低洼桑地受害重,严重的需毁桑改种其他农作物,几年后才能种桑。其他病虫害在全区都有零星发生,影响了桑叶产量与质量,进而降低养蚕的效益。现将该区桑树病虫害防治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气候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金城江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的小气候常闷热潮湿,有利于许多病虫害的繁殖与蔓延;而且多年来的暖冬,自然界中各种越冬害虫的基数越来越高,造成农作物上害虫数量逐年增加,种类繁多,近年来桑蓟马、桑螟、桑瘿蚊、斜纹夜蛾等害虫越来越多,对桑树造成危害。此外,桑园环境条件导致病虫害发生。金城江区是大石山区农业区,位于山脚下的桑园中,杂食性害虫如象甲类、叶虫类、金龟子类害虫发生较多;在位于平地的桑园中则桑蓟马、叶螨类发生较多;潮湿低洼的桑园中桑赤锈病、桑紫纹羽病发生严重。金城江区部分桑园分布复杂,不利于桑树虫害防治。特别是新蚕区,桑园布局不合理,种植结构复杂,桑树分散种植,家蚕农药中毒时有发生,对桑树虫害防治极为困难。成片桑园少,其他农作物虫害严重,杂食性害虫易为害桑树,难以防治。

1.2桑树种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

金城江区部分桑园种植密度较大,达8.25万~9.00万株/hm2。由于种植密度较大,桑园中通风透气较差,湿度较大,且光照不足,较荫蔽,这样的小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一些病虫的繁殖与蔓延。蚕农在养蚕过程中,只重视养蚕,忽视对桑园的管护,桑园施肥以化肥(复合肥)为主,有的偏施氮肥,氮、磷、钾肥未按合理比例施用,有机肥施用不足或根本未施有机肥,导致桑树抗病性差,桑树病害严重,桑叶质量差。

1.3蚕农对桑树病虫害缺乏了解,滥用农药

近年来,金城江区蚕农因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等原因,桑树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而很多蚕农在桑树发生病虫害时盲目喷药,不能对症下药,误用农药,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影响养蚕的经济效益;通过近期对各个蚕区的调查,发现80%的蚕农缺乏对桑树病虫害的了解,不论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也不管是病害还是虫害,乱用农药,因此无法达到防治目的。据调查,蚕农在桑树虫害防治方面,存在滥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河池镇枫木村骆马屯,2005年年初全屯1/2农户使用灭蚜净菊酯类复合成分农药防治桑树虫害,导致第1~2批春蚕食用该桑叶后发生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6万元。

1.4养蚕批次过密,用药不当

金城江区大多数蚕农1个月养3批蚕,1~3龄蚕同时饲养,因此在桑园治虫时,片面追求使用低浓度、残毒期短的农药,而且认为农药的残毒期越短越好,喷药后3~7d,就采叶喂蚕。桑园中发生的害虫,很多都是世代重叠,由于农药残毒期短,治虫不彻底、效果差,这是该区桑园年年发生虫害严重的原因之一。此外,长期重复使用药剂治虫,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目前防治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在防治桑园病虫害时常使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乐果、敌敌畏等,总的来说,防治效果较好,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复使用农药,特别是在害虫防治方面,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某种虫害,易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1.5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滞后

当前蚕农对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认识不到位,桑树一旦发生病虫害,便喷农药防治,不注重结合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机械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长期使用农药,使害虫天敌减少,而且害虫产生抗药性,害虫越来越猖獗。而有些桑树病害,如桑紫纹羽病、桑花叶病等,目前尚无特效药,只能用农业方法防治。有些桑树虫害,如金龟子、桑天牛等害虫,不能用农药喷杀,只能利用其趋光性、假死性等特性采取物理防治。另一方面,蚕农对桑树病虫害防治缺乏统一联防意识,各蚕农于不同时期进行防治,导致效果差。近年来金城江区桑蚕业迅速发展,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跟不上,特别新蚕区蚕农对桑树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区、乡级蚕业技术员缺乏。

2对策

2.1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健全桑树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

加大培训力度,对区、乡级蚕业技术服务部门技术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业务水平,培训一大批农民蚕业辅导员,各乡镇应设立蚕业站,形成蚕业技术推广网络,使全县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1-2]。

2.2提高认识,加大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力度

就金城江区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桑树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宣传工作,积极组织蚕农参与培训;科技部门积极组织技术员有针对性地深入乡镇、村、屯举办培训班,发放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资料,增强蚕农科学进行桑树病虫害防治意识,普及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蚕农的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加大培训经费投入,落实专项培训经费。

2.3合理布局桑园,实行连片种植

为了提高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对新蚕区桑树种植应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对低洼连片地块应开好排水沟,利于降低湿度,提高桑树抗病力[3-4]。

2.4培植示范户,典型引路

针对该区当前千家万户桑树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必须充分发挥蚕桑示范户在当地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典型引路作用,通过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践,传授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共同提高广大蚕农的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3参考文献

[1]朱迅,王路成,张莉.对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生态思考[J].江苏蚕业,2010,32(4):10-11.

[2]卢小芳,刘寿远.蒙山县桑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广西蚕业,2010,47(4):8-10.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篇2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2-0220-01

近年来,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栽培方式多样,复种指数提高,特别是大量种植保护地和反季节蔬菜,造成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尤其是露地蔬菜虫害发生较重。而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化学防治次数增多,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发展无公害蔬菜势在必行。影响蔬菜安全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是影响产品品质和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降低蔬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无公害蔬菜防治病虫害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植保知识,农药使用不合理

由于目前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为主,不少菜农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依赖、误用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再加上广大菜农对植保部门先进的防治技术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不懂得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经常会出现打“便宜药”、打“高毒剧毒药”及打错药等现象,导致化学农药污染的问题严重。另外,菜农不能掌握正确的防治时间,无形中增加用药次数,用药量增大,使蔬菜植株中农药的残留量增加。菜农对使用农药的次数及浓度不了解,部分菜农对药剂的选择与使用难以准确把握,盲目乱用现象严重,误以为农药毒性越大防治效果就会越好,影响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1.2农药市场复杂,菜农易被误导

农药市场混乱,一部分农药经销人员不懂技术,以赢利为目的,常误导菜农错误用药。再加上对国家禁用、限用农药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直接影响菜农的用药水平,致使蔬菜残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蔬菜病虫害的无公害治理对策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从蔬菜病虫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2]。就目前的状况,首要的问题是病虫防治中科学、合理、安全地用药。

2.1加强预测预报

植保部门要加强测报网点的建设,制订完善规范的测报方法,坚持系统监测及时为菜农提供病虫信息,为适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2完善农药管理

从源头抓起,搞好农药经营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杜绝假、劣、高毒农药流入蔬菜生产环节,同时要加强对农药销售人员的业务责质培训,尽量减少对菜农的用药误导,指导菜农正确使用农药。

2.3提高防治技术

要通过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措施,大力进行植保无害化新技术的推广,积极引导菜农科学使用农药,综合防治,从根本上提高防治水平,降低农药残留。

3具体防治技术措施

3.1做好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部门首先要了解丰宁县的检疫对象,比如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番茄溃疡病、黄瓜黑星病等。若需要引进外地蔬菜种苗,应通过检疫部门检疫,确保不带入危险性病虫害。

3.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业管理手段和栽培技术,创造适宜蔬菜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以避免病虫的发生或减轻病虫的危害[3-5]。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农艺措施、物理诱杀防治技术、生物药剂防治等。

3.3化学防治

无公害蔬菜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合理地用药,既要防治病虫害,又要减少污染,把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6-8]。因为化学防治措施会造成蔬菜农药残留,污染环境,所以只有在其他措施无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时候,才要考虑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4参考文献

[1]徐世艳.蔬菜生产比较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2]杨为芳.蔬菜发展现状、面临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3]王宁堂,李毅.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方园艺,2002(5):66.

[4]史长生,朱佰军.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32-33.

[5]陈俐.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2003(3):30-31.

[6]卢瑶,杨淑华,刘娟,等.六盘水市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植物医生,2010(4):15-16.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19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果树被研发与种植,不仅为果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丰富了我国人民群众的餐桌,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果树品种出现,过去很多不常见的果树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加之农民朋友针对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这就使得病虫害对于果树的侵害愈发严重,很多地区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由于过去没有对果树病虫害产生与发展进行规律探索,在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没有进行标准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病虫害的污染与扩散。所以,要想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就要识别病虫害的种类,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方法与措施。

1我国目前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从我国果树种植业发展到目前阶段来看,很多农民朋友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存在空白。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病发是喷洒农药才能够解决病虫害的问题,这样的观念不仅阻碍了病虫害预防与防治工作的开展,而且还阻碍了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2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果树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果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所以环境因素也会直接造成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对于虫害来说,有些果树是主要的病发区,例如枣树多发虫害。果树生长周期也会影响到虫害的发展,例如枣树处于生长旺盛的成熟期发生虫害的几率较小,如果处于生长衰弱期虫害的发生几率会大幅度增加。

环境湿度等自然条件也对于病虫害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大部分的病虫害来说,如果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过于集中,那么在这样的区域内会大幅度发生病虫害,反之则会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在栽培与管理技术方面对于病虫害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桃树,在对桃树进行栽培与管理过程中,如果栽培技术和管理的情况较好时,病虫害的发病情况就会大大降低,否则就会大规模的爆发病虫害。

3病虫害的种类

3.1虫害

虫害对于果树的危害要远远高于病害,主要的原因在于虫害能够威胁到果树的生长发育。在果树虫害中,最常见的虫害类型是小食心虫以及桃小食心虫2种,而且危害最大。常见的虫害类型还包括褐卷叶蛾以及小卷叶蛾,苹果卷叶蛾、顶芽卷叶蛾等。这些类型的卷叶蛾不仅能够对叶片进行啮噬,而且还会对果皮造成大量损害,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品质。

首稽红蜘蛛和山植红蜘蛛以及苹果红蜘蛛等螨类虫害危害也很大。这些虫害在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果园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也会有所区别。还有1种虫害是蚜虫,常见的蚜虫类型包括苹果瘤蚜以及苹果蚜等害虫。

3.2病害

果树的病害主要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以及真菌和寄生植物等不完全菌类以及非侵染性病害所引发的的。主要的病害类型有炭疽病、苹果腐烂病、褐斑病、锈果病以及白粉病。这些病害对与果树的质量与产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针对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4对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要采用铺沙法,将果实采摘之后放置在铺有细砂的场地上,细砂的厚度大约在3cm左右,让幼虫与果实脱离,然后要对细砂进行重新筛选并且烧毁。还可以采用缚草发对越冬的虫害进行诱杀,包括褐卷蛾等虫害都可以采用此法。

5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果树被研发与种植,不仅为果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丰富了我国人民群众的餐桌,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针对我国目前果树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所带来的果树病虫害的影响,及时更新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以及综合防治工作就更为重要。本文针对果农在实际生产种植过程中常见的果树病虫害加以分析,并且寻找出恰当的防治对策,进一步加强果树病虫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工作。为我国果树种植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泽兵.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几个关键时期[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25-26.

[2]李会珍,朱跃冬.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绿色技术与传统方法分析[J].北京农业,2011(03):18-19.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林业遥感技术(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