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萍
浙江省温州市欣荣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何为动态景观,例如:一个静态的陀螺,表面画着优美的图形,转起来却是很不美观,但陀螺上画着几个并列的同心圆图案,转起来就很美观了。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植物构成的景观就像是一个陀螺,但其本身并不转动,动的是欣赏道路景观的人。笔者根据多年的城市道路园林设计经验,简谈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以期共同讨论。
【关键词】城市;道路;动态景观;园林景观;主景植物;设计要点
1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与设计原则
1.1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的特点
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公园景观,公园景观是一种静态景观,而道路景观则是动态景观。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把植物在绿化带内进行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从而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也就是说,公园景观的静态景观不适宜城市道路景观。
1.2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城市道路动态景观也有着自已的设计原则。
1.2.1以人身安全为导向原则
园林植物的绿化设计与配置应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效的削弱汽车眩光,减少司机驾驶疲劳度等,创建安全和谐的道路环境,保障人身安全。
1.2.2动态美学原则
动态景观是人类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后者是前者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类视觉变化的速度决定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1.2.3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选择要根据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引种观赏性、适应性强的树种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道路景观。
2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
2.1景观定位
城市道路园林根据市政的作用、功能和设计时速不同,被分为城市景观路、城市快速路和一般道路,城市景观路和城市快速路又被称为主干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于道路园林进行了整体的景观规划,尤其是城市景观路和主干路的绿化。速度快慢决定动态景观的尺度,设计时速与景观定位相关联,所以景观定位间接地影响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城市景观路:城市景观路是城市道路园林系统的重中之重,设计时速小于60km。园林的设计要根据植物的配置与城市环境结合,合理的搭配和设计,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景观特色。
城市快速路:城市快速路的重点不同于景观路,其设计时速80km左右。所以园林设计要以绿色安全为主导,植物的配置要有大尺度的变化,这样才能使其拥有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和完美的景观设计。
一般道路:一般的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要求不高,因其在城市道路中占次要位置,时速设计需求不高,所以园林的设计要侧重于安全与生态方面。
2.2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是实现动态景观的一项有效手段,可以通过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景观设计,最终在整体上达到道路景观的协调统一。景观分段中可以利用道路路线较长的特点进行分类设计,在保证动态道路景观协调性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绿化艺术思想,实现道路分段绿化的多样化,从而加强道路景观的动态效果,提高道路动态景观绿化的丰富性。
3城市道路绿化带动态景观分析
3.1中间绿化带动态景观
位于动态景观中间位置的中间绿化带是绿化工作的中心,它有削弱汽车眩光的功能,在中间绿化带上种植灌木等枝叶繁茂的常绿植物可以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的远光,减少交通事故;除此之外,它还是体现道路景观的重要空间。中间绿化带的特殊位置使它带有两个观赏面,路面上的双向汽车是绿化带的观赏点,因此有两个观赏面可以观赏中间绿化带。一般来说,中间绿化带主要由各类灌木组成,通过一个个主景植物相连形成主要规模。所以,如何依据美学原则选择好植物种类和将主景植物以不同差异进行配置以形成良好绿色景观是设计者的必须掌握的。
3.2红线绿化带动态景观
红线绿化带处于道路边缘位置,与人行道相邻,所以与人行道一样是以行人为观赏视点。行人的移动速度较之汽车慢很多,一般时速6~10km,与之对应的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较小。
在红线超过4m标准后,可将绿化带同侧的相似自然植物进行混搭;在超过10m后,绿化植物可形成两层搭配结构,分别为背景林与前景林,背景林可通过种植常绿红乔木组成,前景林要求由开花乔木、灌木组成,从而线绿带大于4m时,同侧绿带相似,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混交;当大于10m时,植物配置结构可分解为背景林、前景林,背景林主要由常绿乔木构成,形成绿化植物的混交搭配,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由于前景林的景观可由行人移动产生视觉改变,可在100m的标准段设置多个搭配风格,丰富道路景观。
3.3侧分隔绿带动态景观
侧绿带是车道两侧的绿化带,它以行驶中的汽车作为观赏视点,但因为它位于均速道,同样以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所以侧绿带尺度变化受景观定位影响比中央绿化带小。两侧的分车绿带有滤减烟尘减少噪音的效果,对于非机动车道的行人也有庇护作用,当侧绿带超过规定长度时,应以自然的配置形式把乔、灌、地被植物复层混交,增加绿色植物数量。
4现代城市道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做好道路绿化:
首先,需要道路改扩建建设单位从源头抓起,系统管理,综合考虑,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市政管线设施和规划路树位置冲突;协调各市政管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同步完成各类管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其次,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落实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协调树木产权单位、道路绿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改扩建施工的全过程,落实设计方案,联系市政施工单位做好上水管线套管预埋,了解道路绿地原貌、绿地内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期养护提供借鉴。
再次,需要政府部门确定投资主体,规范投资渠道,确保投资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制定各级城市道路的投资标准和建设规范,消除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扩建,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绪论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窗口;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海淀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也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改扩建给道路绿化景观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使得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和品质不断提升,整体景观效果逐步凸现出来,城市道路绿化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如:中关村大街、学院路、北清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效果好,不仅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为广大市民提供艺术的享受。
过去的十年是海淀区城市建设飞快发展的十年,也是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相互促进的十年,通过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给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各级园林主管部门已经将一批精品大街和景观大道呈现到了广大市民面前。
回首过去的十年,结合道路改扩建进行道路绿化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这给城市道路绿地的后期管护带来了一些麻烦。近七年来,本人通过参与和负责海淀区主要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前期施工配合,城市新、改扩建道路的绿化、改造和节水设施安装工程,城市道路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和执法监督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发现在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和道路绿化工程的配合协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了一些症结所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希望为指导今后城市道路改扩建与道路绿化的配合工作提供借鉴。
一、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配合协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城市道路改扩建施工中缺乏对原地保留树木的保护意识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保护现场树木的意识,施工现场没能对原地保留的高大乔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市政施工势必造成保留树木的主根系受损、生长空间狭小、生长衰弱,使其逐步出现枯死、折枝,甚至倒伏伤人、毁物等安全事故。如:2002年在圆明园东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隔离带大白蜡因市政施工断根造成倒伏,伤及路人、致人死亡的恶性安全事故。
2、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不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进行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建设单位缺乏对各种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建设的系统管理,由于各种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的投资主体不一,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进行,这样就会随后出现“道路拉锁”现象,在破坏市政道路的同时,许多也会涉及占用绿地和破坏园林景观。如:中关村东路、北清路公交站台、港湾及过街天桥、人行横道都是道路建成后再不断完善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直接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
3、城市道路的施工规范和园林绿化的建设标准相互矛盾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过程中,相关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线的建设标准(如:基础、背灰和管线的埋深)和园林绿化的施工规范存在相互冲突,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市政道路和绿化施工两者的标准规范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如:道路隔离带路牙护肩基础和背灰的规范要求:路牙外基础为30cm,护肩为混凝土斜八字,这样沿路牙30cm部分绿地的覆土都只有0-30cm,根本无法实现绿地内“黄土不露天、绿化到边缘”的要求,如果破除路牙外侧基础或背灰则会危及道路设施的牢固和安全。
4、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很不统一,建设标准有待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改扩建的一部分,他的投资主体很不统一,投资渠道较多,有的是负责道路改扩建的建设单位,这其中包括市交委、路政局、公联公司、首发公司或区市政管委、区建委,有的是市、区两级政府或园林主管部门,也有很多是街、乡绿化管理部门投资建设或改造,建设标准和设计风格各不相同,后期养护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造成了“当年看效果,次年没效果”重建轻管的局面。如:学院南路两侧绿地,知春路、海淀南路北侧绿地等街道改造后的养护管理不够规范,人为破坏和侵占比较严重,给城市主干道的园林景观品质要求不相协调。
5、道路绿化前期的初步设计方案有待完善
城市道路绿化前期的设计方案很少考虑树木和各种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对道路绿地内和路树沿线地下管线的具置掌握不够清楚,初步设计方案不够完善,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树线矛盾,致使许多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还会造成工期延误。如:西外大街西延隔离带设计栽植的玉兰路树因为与现状自来水管线冲突而不能实现。
6、道路绿化的投资不能一步到位,绿化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时投资不能一步到位,节水设施、桥下立体绿化设施和绿地围护设施的建设不能与绿化同步,造成重复建设和对道路景观的二次破坏。如:北清路、永丰路、学院路等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和绿化时,由于投资或其他原因,没有考虑安装或完善节水设施或绿地护栏,造成在后期养护管理中水车浇水费用巨大,部分相邻村庄或商业网点的绿地没有安装防护设施,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增加了后期养护管理的投入,如果后期完善相关设施,势必会破坏现有道路绿化景观,造成二次破坏,增加建设成本。
7、道路绿化时缺乏对绿地地下条件的了解
城市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会在道路隔离带、绿地边缘、步道树池等绿化区域内遗留很多渣石和无机料基础,路树和隔离带苗木生长空间狭小,不透水、不透气,苗木生长衰弱,成活率低,年年都需要补植。如:圆明园东路公交车道两侧隔离带的大叶黄杨绿篱,在排除融雪剂和雨季积水的影响的情况下,每年都大面积死亡就是因为隔离带太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基础是连成片一起施工、碾压的,即使隔离带大部分的无机料垫层都拆除了,但底层土壤密实度很高,不透水、不透气,俗话说就是没接到“地气”,出现“水多就涝、水少就旱”的现象。
8、结合道路改扩建进行的节水灌溉设施安装不到位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绿化用水,然而在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施工前,如下几个节水灌溉设施安装的环节最容易被忽视,导致节水灌溉设施安装不到位。其中包括:
(1)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缺乏保护意识
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缺乏保护意识,或不能为今后的使用及时改移,致使原有道路绿化水源在道路改造后不能使用,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如:西外大街西延道路改扩建后原有的绿化水源都不能使用或废止,只能报装新的绿化水表。
(2)道路绿地中新绿化水源的建设相对滞后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园林主管部门或道路绿化施工单位不能提前做好道路绿化所需水源的报装、设计,并结合市政施工进度安排上水水源井施工,致使部分道路绿化水表安装施工滞后,最终因道路施工已经完成而不能安装绿化水表,只能用水车浇水。如:首体南路南段绿化水源井没能在辅路铺沥青前完成施工,致使该路段道路绿地养护一直依靠租赁公共消火栓,用水车浇水。
(3)道路绿地节水灌溉设施的过路套管预埋滞后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忽视了道路两侧各条块绿地间过路套管和上水管线、绿地照明管线的预埋工作,给后期道路绿地喷灌、浇灌管线和绿地景观照明管线的铺设造化了很大的困难,也加大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如:北清路市政修路时和绿化前各条块隔离带绿地间没有过路管连接,现在要作节水喷灌设施需要掘路或非开挖顶管1000多米,增加投入数十万元,其他还有西外大街两侧各路口没过路管,学院路、车公庄西路在道路大修时没能借机埋设隔离带间过路套管等情况都增加了绿地改造中节水设施和绿地照明设施的建设成本,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二、针对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配合协作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1、园林主管部门认真分析道路改扩建方案确定“保树方案”
园林主管部门在道路改扩建前须认真分析道路改造方案和市政管线设施的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保树方案”,避免出现本意想使大树在城市道路中展现“老树新绿”的风采,由于忽视了市政施工与保留树木的安全距离和现状树木的生长情况,使这些大树在狭小的空间内受尽折磨、奄奄一息,最终事与愿违,给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和道路绿地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2、树木产权单位对道路改扩建时保留的树木采取保护措施
树木产权单位在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前须配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道路两侧原有树木的移伐,在施工中做好原地保留树木的保护、支撑和疏剪,在道路施工期间加强巡护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道路施工完成后要结合立地条件及时做好保留树木的树势的复壮等工作。
3、相互协调,确保各类公共设施同步建设、互不影响
城市道路改扩建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努力协调各市政管线和各类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单位,力争做到各类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都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完成,避免出现二次建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另外,城市道路绿化作为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园林主管部门应协调市政道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道路树木产权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建设,找到各自施工标准规范的最佳结合点,在符合各自建设规范,互不影响的前提下营造清新、典雅的园林景观大道。
4、进一步整合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
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建设单位和投资主体需要进一步整合,避免出现投资渠道过多,各自为战,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逐步完善和落实各级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建设标准和养护规范,逐渐消灭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5、道路绿化的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完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绿地改造或新建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提前向市政施工单位了解道路绿地内和路树沿线的各类市政管线的具置和埋深,并到现场确认,在绿化设计前充分考虑树木与各种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和相关设计规范,使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盲目施工和设计变更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6、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投资要一步到位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投资应一步到位,尤其是绿地内用于后期养护管理的节水灌溉设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对绿地的二次破坏;如果因为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也应该加大绿化施工中必须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而不是将资金一味的用在表面的景观建设上,忽视了绿地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将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负担,当具备资金条件,再次完善绿地设施时,势必会对绿地造成二次破坏,加大绿地恢复的投资。
7、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应该延伸到道路改扩建施工中去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园林主管部门或道路绿化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应全程参与和监督市政道路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了解每一条块规划道路绿地在道路建成前、建设中和建成后的特性,确认绿地内的地下设施和障碍物,从而在绿化施工时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原有路面因路面抬高没有破除干净就直接覆作绿地,最终使栽植的绿化植物无法成活,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温阳路北段中间隔离带是原有的道路路面,因路面基础没有破除干净,使2006年新栽植的二月兰次年“全军覆没”。
8、城市道路绿地中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要提前安排
道路改扩建过程中绿化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的保护,或改移到规划绿地内,如果道路沿线没有绿化水表,应提前做好新增绿化水源的报装、设计和施工安排,在道路施工完成前,完成绿化水源井的建设和验收,同时结合市政道路施工做好道路两侧各条块绿地间过路套管、上水管线和绿地照明管线套管的预埋工作,并标注在施工图纸中,为今后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施工提供依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绿化已经成为城市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做好道路绿化:
首先,需要道路改扩建建设单位从源头抓起,系统管理,综合考虑,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市政管线设施和规划路树位置冲突;协调各市政管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同步完成各类管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其次,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落实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协调树木产权单位、道路绿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改扩建施工的全过程,落实设计方案,联系市政施工单位做好上水管线套管预埋,了解道路绿地原貌、绿地内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期养护提供借鉴。
再次,需要政府部门确定投资主体,规范投资渠道,确保投资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制定各级城市道路的投资标准和建设规范,消除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俊良.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强健.倡导节约理念进行可持续园林绿化建设.中国建设报
[3]节水型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中国园林
[4]王贞.以生态的观念关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装饰》2006年第8期
[5]车生泉郑丽蓉.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分析
1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意义
1.1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设计可以调节区域气候
很多城市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加速发展工农业生产,从而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所以城区的气温通常要比郊区的气温高出很多,出现了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市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进而降低路面的温度,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调节城市内部的区域小气候。
1.2降低空气和噪音污染
城市中四通八达的道路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城市生态环境巨大的负担。由于城市道路十分密集,所以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总量就很大,而且还会形成很高分贝的噪音污染,这些问题都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大力发展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它们能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噪音,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1.3美化城市风景
一个城市是否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不但要考核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考核市民的居住环境水平。进入一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城市的整体环境的感受,如果拥有高覆盖率的绿色植物,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在建设花园城市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2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绿化建设滞后于城市道路建设
虽然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道路绿化和道路建设要同步进行,但很多城市为了追求道路建设中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所以只在道路建成后进行一些象征性的绿化工作,这样不但达不到绿化设计中的目的,反而致使大量面子工程的出现。
2.2注重美观性、忽略实用性
很多城市为了片面追求绿化带的美观性,在隔离带中种植大量的矮小花卉或者矮小的灌木,虽然漂亮,但是它们的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能力却十分有限,远远比不上那些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绿化效果十分好的高大树木。所以这种做法纯粹是浪费人力物力的错误做法。
2.3绿化设计不合理,植物的搭配单一化
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所采用的植物类型比较单一,而且有严重的模式化倾向。多数城市大多采用比较普通的绿化植物,在道路两旁,再象征性的点缀上一些花草,没有立体种植的效果,到了冬季,一片萧条。
3改进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3.1提高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的同步性
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的同步性不仅是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统一设计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对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且能在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留下合适的绿化空间,能更加有效的将道路绿化设计付诸于之际,进而避免绿化空间不足、绿化效果差、面子工程等问题,最大的发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作用。
3.2对设计工程进行充分调查
城市道路的绿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要与整个城市相联系,最佳的设计效果就是能和整个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一定要对设计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例如当地的土壤环境,适合生长的绿化植物,城市的地下管道、灌溉系统,道路两旁建筑的用途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案。
3.3合理规划绿化道路,科学配比绿化植物
城市道路是为了城市发展而服务的,所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有合理的规划。针对不同的绿化空间作出统筹规划,对不同的绿化街区和部门要有不同的设计要点,如人行道、分车带、中心环岛、林荫带,对它们要采取不同的绿化方式,尽量做到各个绿化空间的特色性和融合性。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注意选择各种各样的绿化植物,争取做到城市绿化植物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效果。
4结论
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也是整个城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于城市的道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改善城市的区域环境,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必须科学合理的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