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特种医学学科评估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8 栏目:公文范文

特种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篇1

[关键词]急诊外科;疼痛评估;镇痛药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9-90-04

[Abstract]Theemergencydepartment,whichishighlycentralizedwithcriticallyandacutelyillpatients,isalsowiththehighestfluidityofmedicalpersonnel,andthekeyplacewherecomplicatedpatientsaretakencare.Thereforeemergencynursesaresupposedtochoosepainassessmenttoolscorrectlyandtimely,managethepainofthepatientseffectively,andimprovetheskillsoftheirownintheanalgesia.Inthisreview,wesummarizethecharacteristicsofthepain(acuteabdominalpain)intheemergencysurgerypatients,themethodsonpainassessment,andtheapplicationofseveralkindsofdrugsonanalgesiainclinicalnursingpractice.

[Keywords]Emergencysurgery;Painassessment;Analgesia

随着疼痛管理模式及疼痛管理理念的转变,临床对疼痛治疗的要求也逐步的进行了调整,对于疼痛的观念的认识,不仅有效地控制疼痛,还要对疼痛进行综合评估、治疗疼痛。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的莫过于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作为护士,最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故应具备正确评估疼痛的能力[1]。美国疼痛学会主席詹姆士・坎贝尔对疼痛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的认识,提出疼痛作为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项生命体征,而且要求在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的测定和记录[2-3]。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急诊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疼痛患者的疼痛管理。

1急诊外科疼痛特点

急诊外科常见病种:各类创伤、急腹症、蛇咬伤等。以急腹症疾病的发病为多数。

急腹症的特点:(1)不明原因的腹痛,较突然其病情变化快;(2)体温一般会在37.5~42℃,一般的改变对于疼痛缓解不明显;(3)腹痛部位

也较明确,患者会拒绝按压疼痛部位;(4)腹部有典型的腹膜刺激征,肉紧张、反跳痛痛和压痛都会存在;(5)外观及用手可看到或摸到腹部包块或肿物。疼痛特点:阵发性腹部绞痛大部分为梗阻性病变;持续性的腹部疼痛多为炎性病变;爆发性难以忍受的腹部疼痛一般为空腔脏器穿孔等[4]。

2疼痛评估

根据疼痛时间规律,可以判断疼痛是否为慢性或是急性、间断性或是持续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短,常规急诊镇痛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临床上很难控制,时间一般约持续1~3个月。作为急诊外科的一线医护人员对于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能准确的评估,是疼痛管理模式的第一步[5]。有些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医务人员很少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同时一些认知障碍者以及比较特殊群体中危重症患者中,疼痛的评估实施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显得尤为困难,一般被忽视。

根据评估方法不同可分为多维度(multidimensionalscales)和单维度(unidimensionalscales)两类,单维度主观性强,但是存在局限性;多维度是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感受结合在一起,较全面的反应问题,更有实用性。多维度评估方法经常多指对于观察患者的多面性,比如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不同时间的睡眠质量、情感交往、人际关系、精神等[6]。

2.1单维度量表法

疼痛工具的应用可以更好进行完善患者对于疼痛程度的判定。单维度量表经常适用于运动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未受影响的患者。临床上一些客观方法可以让患者更准确和及时的评估自身疼痛程度[7]。对于急诊疼痛的评估还应考虑患者本身的地域人文,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既往疼痛阈值以及患者的家庭情况等。有效的疼痛评估可以予以患者及时的镇痛治疗。

2.1.1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量尺的应用即为一般设计为线段评定法,在使用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主观意识将自己疼痛程度标记在线尺上,从左向右所画线段长短即认为是该患者主观上的疼痛强度感受。社会的进步也带动该方法的蜕变。例如在量尺上设置成竖直形式以便于卧床患者应用,增加一些可以自由滑动的标识等。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具有较高的信效度[8-9]。

2.1.2数字评定量表(NumberRatingScale,NRS)单维度评估量表是应用范围最广的[10]。通过询问患者,让患者指出现在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通常用10个数字代表大小不同疼度。一般等级可分为5个: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这种数字评估方法较适应于临床青少年阶段,在国际上也较为通用[11]。一些特殊的ICU患者在使用NRS时,我们学会运用学习的技巧性和方法,使患者在第一时间能够清楚的表达和给予人性化的帮助等。

2.1.3面部表情评分法面部表情量表大多为评估儿童疼痛强度而设计,包括一系列进行性痛苦的面部表情,患者可以选择其疼痛强度的面部表情,也具有比较好的效信度。

2.1.4语言评分法语言评分法(VerbalRatingScale,VRS)是由不同等级的疼痛词汇组成,可将疼痛分为:(1)一度疼痛;(2)二度轻疼痛;(3)三度中疼痛;(4)四度重疼痛;(5)五度剧疼痛[12]。

2.1.5五指法我们运用最简明的方法,用自己手指的长度的不同让患者表达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手指不同所代表的疼痛级别不同。大拇指表示一级剧烈疼痛;食指表示二级重度疼痛;中指表示三级中度疼痛;无名指表示四级轻度疼痛;小指表示五级无疼痛。这种无需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简单易懂,比较适合语言交流困难的患者[13]。

2.1.6长海痛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用自己在临床上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总结,研究和制定了新的评估工具-长海痛尺。赵继军等[14]在研究了NRS和VRS的相关性后对两者进行组合形成了“长海痛尺”,长海痛尺很好的体现了数字评定量表和语言评分方法的优点,更适合与在临床上使用。对于术后的急性疼痛患者,我们能迅速评估,使之方法简单,也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肯定。

2.2多维度评估法

疼痛是不同复杂的主观感受体验,是对单维度评估量表所进行的完整。

McGill疼痛情况调查问卷(McGillPainQuestionnaire,MPQ)是这几年运用较多且对于疼痛评估较为全面的一种多维测量工具,不仅全面评估疼痛的部位、强度、时间特性,而且在情感及感觉方面也能做到。这种疼痛调查问卷形式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4类,别为评价类、感觉类、情感类和非特异性类,他们按照所给78个词汇的意思不同,对其进行排列[15]。目前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和疼痛研究[16]。

疼痛工具的应用和方法我们一直都是呈现一个比较生动的画面,去观察,能及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的弱点,对症处理。不同的疼痛工具的运用对不同的测量方法的评估疼痛是有所帮助的。我们应该在临床运用的疼痛评估工具中研究新的方法,以最简洁可行的疼痛工具解决最实际的问题,然后普及和选择使用疼痛评估工具[17]。

3镇痛药物

镇痛药(analgesic)是指缓解痛的一类药。该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an”(即“没有”)和“algos”(即“痛”)。镇痛药通过不同的机理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但对其他感觉中枢很少影响。对于国内目前大多数急诊患者在急诊科的诊疗中,镇痛治疗仍被忽视[18]。疼痛所造成应激反应过强、免疫力下降、高代谢、高氧耗等不利因素影响了一些急诊患者的最终预后[19]。在一些国内外的杂志、报道和临床实验的文献中,明确指出早期使用镇痛剂在急诊中无疑是对急腹症患者缓解疼痛有重要作用[20]。

对于患者的腹部触诊也能顺利进行[21]。有研究表明,在镇痛治疗的时机中,92.8%选择先抢救原发创伤,仅有6.5%的医生选择了立即镇痛,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1麻醉性镇痛药物

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哌替啶等。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剧烈的疼痛和晚期恶性肿瘤上。如果与中枢神经类药物在一起使用,效果镇痛更好。其不良反应主要有:产生依赖性、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咳嗽反射抑制、便秘、尿潴留、扩张血管性等[23]。

静脉注射阿片类镇痛剂的方法已经被急诊医护人员广泛接受。阿片类镇痛剂的使用,增加了急诊镇痛剂的种类也是最常用的镇痛药物,但静脉给药时,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形态的改变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医护人员要定时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动态评估,从进而调整使用药物的剂量[24]。

3.2非麻醉性镇痛药物

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1)常见的是胃肠道刺激或溃疡;(2)影响血小板聚集;(3)抑制子宫收缩;(4)过敏反应;(5)肾功能损害。作用机制是使前列腺素减少而产生镇痛作用从而抑制环氧化酶(COX)[25-26]。

3.3辅镇痛药物

对于一些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是可以治疗一些神经痛的患者。若与镇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提高镇痛效果,并能减轻或防止镇痛药物的副作用,若单独使用没有镇痛作用。

4镇痛护理

4.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作为加重临床疼痛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性,是不能被镇痛药物所控制的。护士和患者的良好关系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减轻疼痛的程度及心里的恐惧。急诊护士的爱心、细心、耐心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简单了解病人当时心理状况,然后给予支持,以消除不好情绪[27]。

4.2药物应用护理

急诊护理对于一些特殊的急诊疾病处理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护人员熟练的急救技巧、心理沟通能力、护理措施和高度的责任感等多方面能力都具有较高的标准。作为急诊医护人员,应该在处理急诊过程中应相互协作,要及时准确的观察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包括一些疼痛所发生的时间、性质以及患者的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等。全面的听取患者主诉,从细小的观察以及患者对于外部反应判断疼痛的程度。三级止痛方法:从第一阶段非阿片类开始,如消炎痛栓、阿司匹林,强痛定(布桂嗪),平痛新(奈福泮)等。如果不能缓解疼痛,可以此基础上加弱阿片类镇痛剂,比如丙氧酚、可待因等;疼痛剧烈时可用强阿片类镇痛剂,如杜冷丁(哌替啶)等。镇痛药物的使用决定权由医生来最终决定,其与护理人员的工作也紧密相连。护士对于不同疾病的所造成的疼痛,应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从生理,心理,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来及时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疼痛的阈值。由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因此在给药等量的药物后,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与反馈。

4.3平静镇痛护理

平静镇痛也是一种重要的镇痛护理方式,它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原理是将各种不同的镇痛模式以及一些相关的治疗药物关联起来进一步加强协同作用,使镇痛效果进一步提高。

5小结

急诊医学是算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也是临床的主要学科和重点学科。急诊患者的特殊性考验着国内外医疗机构和从事医学临床的医护人员,急诊外科患者的疼痛的评估及术前镇痛的效果实施需要医护人员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对于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能力、规范细化院前救援职能、实施院前预警、落实急诊外科与院前急救的有效衔接将有助于提高急诊外科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秋实,郭明贤,崔艳,等.成年患者的疼痛评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2185-2187.

[2]贺丽春,陶新陆,张莉芳.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1):40-41,44.

[3]陈基琳.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4):790-791.

[4]王俊东,夏平.100例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44-45.

[5]高万露,汪小海.患者疼痛评分法的术前选择及术后疼痛评估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92-3894.

[6]DavisM,WalshD.Cancerpain:howtomeasurethefifthvitalsign[J].CleveClinJMed,2004,71(8):625-632.

[7]袁,肖水源.疼痛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5):331-334.

[8]FigueiredoRR,AzevedoAA,OliveiraPdeM.Correlationanalysisofthevisual-analoguescaleandthe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intinnituspatients[J].BrazJOtorhinolaryngol,2009,75(1):76-79.

[9]KimuraT,HayashidaK,ArakiY,etal.Howvalidistheselfadministeredvisualanaloguescaleforassessingthehealthstatusofelderlypeople?[J].HiroshimaJMedSci,2008,57(3-4):85-92.

[10]邹秀珍.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78-81.

[11]TighePJ,RileyJL3rd,FillingimRB.Sexdifferencesintheincidenceofseverepaineventsfollowingsurgery:areviewof333,000painscores[J].PainMed,2014,15(8):1390-1404.

[12]SlomanR,WrubleAW,RosenG,etal.Determinationofclinicallymeaningfullevelsofpainreductioninpatientsexperiencingacutepostoperativepain[J].PainManagNurs,2006,7(4):153-158.

[13]刘丽宇,黄春燕.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6):922-923.

[14]赵继军,陆小英,赵存凤.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J].中国现代护理,2002,8(9):660-661.

[15]叶S,刘敏杰,张兰凤.外科护士实施术后疼痛循证评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1423-1426.

[16]黄轶忠,武百山,何明伟,等.Mcgill疼痛问卷在三叉神经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3):223-227.

[17]刘冬华,徐凌忠.疼痛评估工具的选择及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3):200-202.

[18]刘冬华,闫华,任晓风,等.急性疼痛服务组织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2,27(12):68-70.

[19]AloosiSN,KhoshnawN,AliSM,etal.SurgicalmanagementofStenson'sductinjurybyusingdoubleJstenturethralcatheter[J].IntJSurgCaseRep,2015,17(2):75-78.

[20]林红玉.急诊患者疼痛的护理应对[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2):124-125.

[21]陆劲松,刘励军,熊玉宝,等.苏州地区急诊创伤镇痛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8):715-717.

[22]SoutherlandLT,RichardsonDS,CaterinoJM,etal.Emergencydepartmentrecidivisminadultsolderthan65yearstreatedforfractures[J].AmJEmergMed,2014,32(9):1089-1092.

[23]何晓华,骆惠玉,林燕,等.应用品管圈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发生率[J].天津护理,2015,23(6):536-537.

[24]蒋太权.瑞芬太尼用于抑制神经外科手术上头架疼痛反应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2(17):94-95.

[25]舒敏,黄镭.程序镇静与镇静在急诊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8(6):188-189.

[26]吴昊.双氯芬酸与塞来昔布联合阿片类药物控制转移性骨癌痛的临床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2015,31(2):181-184.

特种医学学科评估范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特种医学学科评估范文

1.1明确思想,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2006年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2明确任务,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3明确计划,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2008年5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08年7-8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2008年9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年12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4明确细节和重点,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2加强建设,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1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06年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3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4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归纳总结,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的爸爸字(6篇)
  • 下一篇:我的姐姐字作文三年级(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