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1 栏目:公文范文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政治高考改革高中政治教师新要求

一、政治高考改革在内容上的特点

(一)关注社会热点,重视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达

当年的社会热点话题在政治试题中随处可见,范围很广,涉及了粮食安全、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雷锋精神等方方面面,时政知识已成为情景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关心社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开拓视野。同时,在这些社会热点的关注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在知识的基础上侧重考查考生的能力

从知识层面上看,主干知识依旧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但是从命题理念上看,能力立意才是命题的主要思想,通过设置新颖的情景材料,体现知识运用和理性思考的价值,考生只有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正确答题,力图在试题中充分挖掘考生知识整合、知识迁移、信息提取、归纳论证的能力。

(三)突显乡土特色,立足考生的现实生活

在高考“分省命题”的政策影响下,我省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命制过程中处处可见与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试题,这些试题往往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经验,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融合在学生的生活题材里,这不仅能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和关注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到与时俱进,并且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四)学科的融合不断加强,注重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

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高考改革的趋势之一,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学生能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综合运用,这也是设置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现实意义所在。从我省今年的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中可以看出这种“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例如第29题涉及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分析和第30、36题的曲线图即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再有第32题中提及的“大地的诗人”——杜甫则包含着对考生的语文和历史常识的一种基本要求;又如第35题的牛顿经典力学又是对考生物理学科常识的一种能力要求。在高考政治试题中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基础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侧面激励手段。

二、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同时改变的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教师群体,因为教师作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是高考改革所带来的课程实施环节变革的主要实施者,政治高考改革的种种新特点都对高中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新要求

一直以来,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教育教学理念,即按照教材和大纲要求,把该教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考出满意的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很少有教师会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要教给学生这些东西,他们认为这应该是教育专家们的职责。然而,高考改革的多样化和综合化趋势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以单一的教材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基础之上树立起新的学习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另外,高中政治教师还肩负着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这就更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用全面的、发展的评价理念来评价学生以及评价自身的专业发展。

伴随着高考改革在政治学科方面的改革体现,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已然不是灌输意识形态的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高中政治课程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完整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课程,高考改革中的政治高考命题理念是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之上的,“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改变了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高考政治命题理念的改变无疑给高中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政治知识”的观念,形成新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真正的既能教学生学习又能教学生做人的德育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式的新要求

高考改革对考试的内容有了新的改变,政治高考的考试内容也开始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要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政治高考的内容改革直接给高中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只教政治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由此带来的必然是高中政治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高考改革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要求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将“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沟通和启发,也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能够从“灌输”向“引导”转变,在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世的引导。只有将教的本质和重心放在“引导”上,才能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高考考试内容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就像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做的并不是直接明了的指明方向,而应该引导他如何自己去寻找和辨别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用,而不是一次两次的提醒。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2

关键词: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96-02

课堂教学是目前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故课程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反映学科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而适宜的考试方法对检验学生学习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合理评价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1]。

一、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1.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发展的立足之本,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指出,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愈加激烈。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竞相聚焦教育竞争力,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挥人才培养正能量,关键看教学改革创新的深化程度,教学改革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做人、学做事,并借助他们的人品、学识、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2]。

2.行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和行业输送合格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有效缓解学生有业可就的最佳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的使命所在。烟草行业虽是一个传统产业,但也是一个充满潜力、随着社会需求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产业。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烟草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发展新政策、新战略不断出现,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员工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烟草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也促使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行业符合度以及就业竞争力[3]。

二、烟草种植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烟草种植类课程是烟草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烟草栽培学”、“烟草遗传育种学”、“烟叶调制与分级”、“烟草病虫害防治”、“烟草栽培生理”课程。该课程群对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构建及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同属于烟草种植类课程,故各课程之间存在部分教学内容相同或重复教学的情况。同时,虽然各门课程结合各自特点也做了一定的教学改革,但是这些教学改革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且各门课程改革的力度及效果不一,没有体现出烟草种植类课程群改革的系统性及协同性,使得该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更大的效果。

三、烟草种植类课程改革实践

1.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烟草行业发展非常重视创新,注重对行业问题的研究及新技术的推广。作为为烟草行业培养、输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高校,只有不断更新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理论教学与行业发展最新前沿无缝结合,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快适应及满足行业需求。充分发挥教研室对课程教学的管理地位[4],定期备课,对教学大纲修改、课程考试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案的更新、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考核试题的选择和学业成绩评定等内容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教研活动优化、筛选教学内容,把以往各课程教学内容重复部分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到相应的课程。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行业发展态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烟草行业发展趋势及生产实际,及时补充烟草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前沿问题。

2.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建立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5]。将创新理念与创新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课程特点,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比武等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在课堂开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把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联想创造能力、持续钻研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及社交能力[6]。

3.强化课程实践教学,延展学生学习实效。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有力保证。烟草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课程实践也是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改革以“烟草种植综合实践”为主体,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构建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课程实践教学新体系,该体系由设计性综合实验、课程实习、烟草种植综合实践3个实践层次组成。课程实验教学逐渐由单项验证性实验向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转变,通过对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4.创新考试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实效。传统的考试内容就是考书本、考笔记,学生在期末考试时只要死记硬背就基本可以过关,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略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难以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故考试方式改革要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按“实践性课程和理论性课程”两类课程群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考核体系及考核方式。一方面调整平时和期末成绩比例,注重平时考核及过程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如实践性课程群成绩评定比例改革为: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具体分配如下: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占20%、实践教学占20%(其中实验10%、实习10%)、期中考试占10%、平时作业及考勤占10%。而理论性课程群的成绩评定比例改革则为: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具体分配如下:教学方法改革占20%、期中考试占20%、平时作业及考勤占10%。另一方面在试卷中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部分专业课程在试卷中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深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也有的专业课对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从原来单一的课程结束时的一考定音转变为加强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尤其是结合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其中“烟草栽培学”考核改革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创新性地改变以往以知识记忆为主的客观题型考试,结合生产案例,建立了以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的“案例分析”考试模式,突出对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改革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通过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的系列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学生对知识从“学”到“用”的迁移能力,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学生从论文撰写、案例分析到组队讨论、课堂展示及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开展、考核中得到了锻炼、交流与启发,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组织表达及协调能力,达到了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就业时专业考试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面试时的自我表达能力。

2.提升了烟草专业的影响力。烟草种植类核心课程“烟草栽培学”在省级、部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其建设成果获得了云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批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在“烟草栽培学”课程建设的带动下,学校增加了对烟草专业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原有“烟叶调制与分级”为校级一类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烟草遗传育种学”又获准为学校一类课程建设,一类课程建设占比为60%。

3.增强了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间的系统性及协调性。打破教学理念,改革课程教学为“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分段式教学模式。即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先进行烟草种植综合实践教学,各课程在该阶段进行课程实习以及开展部分实验课,让学生对烟草栽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大三上学期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大三下学期进行为期9个月的生产实习,全面深入掌握烟草大田生产各环节,实习结束后再安排理论课程教学,并针对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发现的实践问题进一步进行讨论、讲解,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自我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关守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分析[J].中国市场,2016,(4):76-77.

[2]关辉.新时期大众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24-27.

[3]王娜,赵正雄,杨焕文等.对烟草行业近年来用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339.

[4]杜春娟.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21-23.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3-01

一、引言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定位,独立学院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负责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电机与电力拖动》作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是研究电机、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课程。学院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电机与电力拖动理论,还要熟悉基本计算方法和掌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当前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学习《电机与电力拖动》这门课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课程成为学生比较讨厌的课程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分析,我院在《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不合理。目前该课程为56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8学时),按照理论教学48学时来授课,教材部分教学内容只能泛泛而讲,致使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此外,实验课课时为8学时,实验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是验证性的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实验性的内容。

2.教学方法手段单调。在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上,仍然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师生间互动差,在教讲授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具备问题导向性,加之《电机与电力拖动》这门课程本身比较复杂,教师的讲授过程过于抽象,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且学生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相关的理论知识,机械地掌握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调查发现,在常规教学模式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的主要概念不清楚,40%的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20%的学生认为能够对《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的知识进行扩展思考。

3.考试考核方式不科学。考试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的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们在教学中仍然采取的是常规考核方法――闭卷考试,侧重学生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初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使考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学生的不及格率仍然居高不下。

三、改革的重点和创新点

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根据课程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验、实践环节教学,探索应用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既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提供了必备的知识,也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料构建出来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改革着重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够构建主动学习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四、课程改革方案和内容

改革《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使学生系统的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突出成贤学院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基于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大纲,突出教改目的,体现教改思想;重组教学内容,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改变传统的教材偏重理论知识介绍、电磁理论推导、复杂繁琐计算的特点,增加设计性实验部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及应用能力;压缩精简部分陈旧内容,适当增加新知识,如新型高性能电机讲解与介绍,拓宽视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构建问题导向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教学,用事例和图片、视频使学生感性了解课程相关知识,设计与课程内容相辅相成的实验演示和实践观摩,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有针对性的增加综合实验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根据教学内容的梯度和课程进度,设计各种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和协作完成,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实行实验、实训室开放的教学模式,侧重教师的指导、启发作用,重点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实验调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系统结果的完善。

3.考试考核。改革考核机制,将理论考核权重调整为60%,实验考核权重调整为40%,增加实验考核答辩,将实验过程和创新设计作为考核指标。

五、改革成效

本项目已经在电子工程系14级自动化专业学生全面展开并初步完成,通过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95%的同学更适应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在本次课程改革完成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热情,促进了学生扎实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有10多位学生参加了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比赛,有4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获奖。

参考文献:

[1]陈慧琴,黄丽薇,郑英.电机与电力拖动课程主动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19-120.

[2]刘玲.浅议现代高职院校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44.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4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0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新要求和规范分析

1.1考试内容的重新编订

从纵向上看,早在1995年,我国便依据一定的标准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划分为包括内外科护理在内的五大类目,这种模式已经延续发展至2002年。2003年,因与其他资格考试的合并,其考试内容也进行了及时更新并缩减为四项,有基础知识的考察,更有专业操作能力的检验。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是围绕护理学的四大分支而展开,实践操作能力上的考试内容则会涉及到护理学的所有知识要点。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又有了新的举措。它在大纲的设定安排上摒弃了过去以学科分类为首要参考原则的方法,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不再局限于各学科间的硬性差别,而是基于系统学的理论视角,综合各疾病类别的临床表现及发病频率,总结日常护理工作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有多方面的细节调整,共包含有21个章节。

1.2考试科目的变革

改革以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内容以四大科目为主导,即上文所述的包括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在内的格局安排,改革之后,考试科目的整体结构精简为“专业实务”与“实践能力”两大类别,这两个科目都顺利通过就意味着执业资格考试达到合格级别。

1.3考试内容更加复杂,对综合素养的要求更高

除了原先规定的五大护理学科内容,修订后的大纲又新增了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医药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护理伦理学、综合管理等跨越广泛的内容考察,几乎涉猎了与护理学相关的所有知识。考察手法上,以往强调与重视的是对理论知识的牢固记忆与基本的理解能力,现今的考核重点是应考者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所有护理学知识去处理某一指定的护理任务的能力,如此改革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护士在考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与业务处理能力等等。

二、资格考试下护理教学的变化及改革

1、促使护理教育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使各知识点能细化至学科

为了全面适应与迎合考试大纲的改革要求,基于一定的指导原则将所有考试内容分解到各细小的学科体系中,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对考试内容的全面覆盖。在迎合考试大纲的改革要求,稳步推进护理教学过程之外,以最佳状态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也是大有帮助的。

2、更新护理教学方法

基于系统学的理论视角对考试大纲进行重新修订,更好地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与互补。比如,新增的临床案例研究就对考生的问题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期待,也迫使教学者不得不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以充分跟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节奏。

3、教学模式追求多样化,克服单一死板的理论教学

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跨度较改革之前有了大范围的扩充,且有少量内容在以往的护理教学中基本没有涉猎到。这样一来,便可通过开办小型讲座等形式,灵活地传授相关知识。鼓励学生积极组建兴趣活动小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加强对护理学的学习与研究。譬如,可借助“护理操作技术竞赛”等带有竞技性质的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频繁开展内容多样的护理知识讲座,要充分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实习,提高学生临床处理能力

对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全面研究,可发现其中所界定的护理任务主要是指护士在从事临床工作的三年时间内所最为常见的护理工作。因此,要提升对学生实习经历的重视程度,保持与实习单位的密切联系。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时间上要对学生的临床实践积累与理论知识的储备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力满足考试大纲的要求。各实习定点医院也可适时展开一些有助于提升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比赛。上述种种对策都有助于学生对护理学的全面了解,有效提高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3、对护理教育教学的未来展望

借助新形势新背景,以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创新为机遇,深化护理教育教学的改革,着力提升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使护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起来,这也是深化护理教学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曙青,朱碧华.实验后反思在《老年护理学》教学课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30)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转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对高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遵循。2016年4月15日,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高校调整类型定位,更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高校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从2015年以来,立足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培育应用型人才,打造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学院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全面转型的背景下,《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院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做了诸多有益探索。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成本会计》课程为何能成为我院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立项研究,究其必然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课程性质及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首先,课程连续性强。《成本会计学》是在《基础会计学》和《中级会计学》的基础之上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课程,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次,知识的系统性强。成本核算是一个核算体系,环节较多,需要将各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实操性强。从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处理,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直到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以及随之涉及的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最终完成会计报表。由此可以看出,该课程具备很强的实操性,具备进行应用技术型转型改革的自身条件。

(二)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成本会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讲解,实践环节欠缺或不足。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可见,《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为课程转型改革提供了可能。因此,要研究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对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在制造业企业里,成本会计是重要且专业性极强的会计岗位,及时核算产品成本,对于提高企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员担任。成本会计岗是很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踏上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企业考核其专业能力的试金石之一。因此,《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与实际社会需求的对接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是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为其转型改革提供了现实需要。

(四)高校转型改革的契机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大力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国家积极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之际,我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大胆启动转型发展工作,积极支持并重视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在当前国家、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以此为契机,《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有了动力支持。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我院《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内容

依据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及其工作过程的特点,将《成本会计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内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既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模块又呈现多步式的层层递进的勾契关系,最终构成一套完整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既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同r又将二者融为一体,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同时兼顾实操演练。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成本会计实操技能训练,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配合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并设计相应的专项实训模块。

(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条件,灵活运用边讲边练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企业成本会计实务操作有机结合。根据重点、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和选取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经典例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会计处理的过程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处理问题,使学生重难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加强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单项手工实训”和“综合手工实训”。单项实训根据成本会计的知识模块进行分块处理,综合手工实训将成本会计的核算体系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按成本核算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对整个成本核算流程和账证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三)考核方式

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方法,建立了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操能力。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期末考核分为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实操成绩主要是期末的成本会计实操竞赛成绩为主。考试题型方面,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减少记忆题型,增加应用题型。平时成绩由平时表现、课后练习作业情况和随堂实操实训作业情况等方面构成。

三、对《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改革还在持续进行,为进一步的深耕转型,对《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

(一)教材更新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而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增加到成本会计教材中,使成本计教材过于陈旧。此外,在辅助教材的编写上,一方面,要突出精要、发挥学习指导的功能,如可给出教学大纲,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示,使用图示突出各章主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以及计算方法的流程,对主要计算公式进行汇总与梳理,从而避免对教材内容简单精简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写配套的案例。

(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整合

现阶段的《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注重课程本身的内容的调整与整合,但它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而是一门与其他会计专业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关系密切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就非常密切。进入转型改革深耕期,在不断对《成本会计学》课程本身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同时,应注重各相关专业课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对《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门课程在成本管理方面,两门课程均涉及,两门课程如何做出协调以达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进一步多元化

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方法是注重各门专业课程间知识内在联系的联系教学法,如《成本会计学》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学》等课程内容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某一具体知识点联系到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更有利于采用对比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以更好的综合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可以聘请专业学者或有经验的企业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成本会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企业实际成本核算的技巧、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手段,给学生展现更丰富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自主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交流和探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

目前教学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已经开始注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部分构成。还可以考虑如成本会计实操竞赛,这是全专业学生自由组队参加,相应的可增加新的考核方法,如增加自评、互评等形式。这种复合测评方式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对知识点强行记忆以求短效回报的现象。此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短学期成本会计实训是单独进行的成绩考核,建议可融入到《成本会计学》课程的考核中去,作为实操能力的一部分计分。

(五)强化实训,积极促进校企合作

一方面,目前的实训课程主要是手工实训,应努力将手工实训和电算模拟实验结合起来,采用手工、电算化甚至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可以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

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学院与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特点和企业管理要求等,还可以亲身体会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方法在不同企业的应用,从而增强感性认识,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无缝对接,达到企业、学校、学生多赢的格局。

四、结语

学校在推进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转型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国内外经济形势、科技条件的日新月异,高校的会计专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契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今后持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力求走出一条成功的课程转型改革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云平,吴宝宏,李长福.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对外贸易,2012(5).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6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育观念过于保守、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需要教师正视高等数学教学的不足,确定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使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

1.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比较呆板。目前,许多数学教师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往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上,无法满足专业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数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没有将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2.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比较落后。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有所不符,尤其是在内容方面出现脱节的现象。有些数学内容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出现,却没有标注是高等数学的内容还是高中数学的内容,导致许多内容在高等数学教材当中没有涉及或与高中内容有重复,影响教学的效果。另外,高等数学所使用的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许多数学内容比较陈旧,无法适应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3.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不合理。以往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导,没有给予学生过多的机会进行个性发展。同时,在实施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没有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导致数学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无法顺利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另外,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在施展的过程中,需要兼具数学的基础性地位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但是其数学教学计划安排得不合理,使数学教学只能局限于理论,无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是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快速完成教学改革的目标。首先,数学教师要具备专业化的意识,及时和专业课的教师进行沟通,在课堂中引入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只有通过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寻找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出解题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会解题技巧,也可以学到许多课外知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效率。

2.及时更新教学的内容,提高高等数学的应用性。及时更新教学的内容,对完成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推进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首先,关注数学发展的情况,了解新课标的内容,及时调整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其次,进行高等数学教材改革,减少比较落后、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借助信息化工具,适当增加数学案例,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加强数学教学和专业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性。

3.改革数学考核方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只有改革考核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首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合理的人才评价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充分表现。其次,制订有效的考核方法。比如,通过平时表现、口试、笔试等方法得出综合性的测试结果,对进步较大或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口头或实际奖励,提高学生的W习积极性。最后,借助现代化工具或数学软件等,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考核的全面性,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三、结束语

高等数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考核方式不科学、教学内容落后、教师观念传统、教学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影响高等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如改变考核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模式等,使学生可以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巩固本专业的知识,从而实现高等数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熙.高等数学新教材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16(7):84-86.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

高中新课程启动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一直备受关注。新方案规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将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在统招录取、自主招生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是学生高中三年成长过程全面、真实的记录。

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家长参与评价等形式,是一种写实性评价,而不是鉴定性评价。由于明年是第一年实行,将主要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发挥作用,同时,针对没有综合素质评价记录的复读生、外地借读的京籍考生将有3年的过渡期。考试院将搜集信息,针对这部分考生出台相应的报考政策。

2高职招生增设“高会统招”

新高考方案中,高职招生变化较大,招生形式将由自主招生、单考单招和高会统招三种。其中,高会统招为首次施行的招生形式,将“高考统考科目成绩加会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

按照规定,高会统招统考科目为语、数(文、理)、外三科,会考备选科目为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8门。高职校可从会考备选科目中选定2或3门,并提出成绩等级要求,提前向考生公布。录取时,考生会考成绩满足学校要求后,按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

这意味着,明年起,报考高职的考生无须再参加高考文(理)综考试,仅凭高考语、数、外三科成绩和部分会考科目的成绩就可参加高职录取。

3会考成绩纳入高校录取

与现行的高招政策相比,新方案还首次纳入了高中会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分别以等级和统一表格的形式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在统招录取、自主招生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会考科目包括: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技术(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

*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高中会考纳入高考改革方案,可以使高等学校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选拔录取制度的建立。

4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的新高考方案在本科招生上变化并不明显,在稳定本科统一招生科目设置上,考试内容将进行重点改革。新方案要求,2010年高考本科层次继续实行“3+文科、理科综合”的科目设置,卷面总分值仍为750分,各科目考试时间不变。

考试院负责人表示,本科考试科目变化不明显,重点在考试内容改革,具体考试内容、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将在今年年底前出台的《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卷考试说明》中做出规定。

该负责人强调在做这些改革前,前期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部分学科进行了3至2次测试,5万人次参与,包括测试中哪些题目能考出学生基本素质,哪些题目能考出学生不同能力和水平等,确保考试内容变化的科学、可行。

专家观点

有进步性但仍然保守

与以前的高考方案相比,此次*新高考方案有一定进步,但与其他已经进行高考改革的省份相比,则基本没亮点。

*新高考方案主要变化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高中素质评价成高校录取重要参考,另一个是高职采取高考成绩+会考成绩模式。这两个方面,不少省份已经施行,比如在*等省份。在江苏,已经没有高中会考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并且已经进入高考录取的参考标准。

高考到底应该怎么考,其实,从高考的全称上就应该看出端倪。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这就表明,高考的实施主体应该是高校。因此,在我们的高考改革中,应该更多地体现高校的因素。比如高考的模式、题目的命制等方面,高校理应成为主体,但现在却不是这样。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民间高考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高考新方案稳中求新

在我看来,新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稳过渡,稳中求新。

在本次的高考方案改革中,原来的高考方案主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方案改动太大,容易引起各方面太大的变动。比如高校录取如何参考,高中老师教学如何安排,考生如何适应等。第二,激进的变革容易引起反弹。改革幅度太大引起反弹在某些省份已经出现过,有的省份改革进两步退一步,有的则是多次改动之后又退回到了老方案,这种做法不可取。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1篇8

关键词: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制度改革

1997年秋,山西、江西、天津二省一市承担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的任务。2000年秋,全国推广实施修订后的新课程方案;自1999年开始,广东省率先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01年在全国推广新的高考制度,其间2000年初,北京、上海、安徽二市一省开始试点春季招生考试,并且7月份上海市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和专升本试点改革方案出台并试行。作为教育改革的两大措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简称“教改”)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简称“考改”)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开展这两项改革提供借鉴。

一、“教改”和“考改”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1996年5月底,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下称新课程计划)。这是一个关于高中课程整体结构改革的试验方案,它依据现代课程理论,设立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并按照优先必修课、加强限选课、规范活动课的原则,构建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形成了以必修课为主,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合理组合。

新课程计划第一次提出普通高中的具体培养目标,实现了教育本质的返朴归真:突出德育地位,重视人格教育;突出综合素质,重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突出主体精神,重视主体教育;突出公民意识,重视规范教育。它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现文明成果的合理选择:在课程范畴上,注意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了学术性与技术性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型上,坚持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在课程形态上,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坚持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四个结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力求处理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学科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在管理上,由国家统一课程改为中央、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实现三级管理,由统一要求改为适应不同条件和办学形式的需要。根据学校实践,创办出四种办学模式:升学教育模式,应重视能力培养;综合教育模式,应抓好分流问题;就业教育模式,应重视专业设置;特长学校模式,应重视特长培养。地方和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弹性处理,主要是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进行具体安排,以便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即要抓好三个定位:目标定位,要反映社会需求,对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应有所把握;实践定位,从人的角度说实现由个体奋斗到全面参与的转变,从方法角度说实现由实验研究到推广运用的转变,从工作内容说实现由单项突破到整体发展的转变;成果定位,巩固已有成果,完善现有目标,健全良性循环。

根据新计划大纲要求,各教材注意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进一步打好高层次的共同基础,又注意为学生进一步分流和文理科分流打好不同基础,重视多样化、层次性和灵活性,确立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教学要求与多层次的教材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3+X”高考考试制度的出台。

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起广东省进行“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试验,取得经验和成功后在全国推广,揭开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序幕。教育部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推广“3+X”:“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是指由高校根据专业设置和自身特点的要求,从理、化、生、史、地、政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l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所报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其中“3+综合”将成为“3+X”的主体形式,综合科目不按一定比例进行“拼盘”,而是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以防止中学过早分科、偏科,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倾向性,也可以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文理综合、专科综合;二是高考内容的改革,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高考形式的改革,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但对其它形式可进行研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校开设各种课程受考试目标的影响;四是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网上远程录取。

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从科目设置改革来看,“3+X”方案具有开放性、自主性、选择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共同基础,兼顾所有的文化必修课,又鼓励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和发展个性;既要求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又考虑到高校选才的自主性,有利于普通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精神一致。考试内容改革是难点和重点。考试内容的改革要求试题的着眼点是应放在考查能力上来,考知识也主要检测知识运用的能力;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综合,体现现实生活的客观要求,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课改”和“考改”的主要精神是一致的,根据素质教育课程化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高考制度改革相应地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教改”和“考改”的深化和改进

我们不能否定新课程计划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它也显示出一定的缺陷:(l)培养目标中对培养创新精神要求不够突出,缺少培养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等要求;(2)在课程设置方面,语、数、外等工具课程要求不一致,理科课程仍偏多、偏难、偏深。面临信息社会,信息科学未进入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似可有可无;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缺少课程支持,难以落实。综合性课程没有明确的措施和要求,课程的时代性体现仍然不足;(3)课程管理规范过于统一,留给地方的自主性仍很有限,学校课程(包括活动类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课时较少,如高一任意选修课每周只有2课时:(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少防御体系,过于形式化、随意化,偏离改革轨道。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1篇9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困惑;意境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阵痛”

1.新高考改革之惑

改革,是改变、变革之意,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浙江高考改革已拉开序幕,三门必考科目加三门选考科目的高考新模式,无疑是一项重大变革,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但对于早已习惯在分数的统领下,被动接受学校和学科选择的学生和教师而言,则充满了疑惑与困惑。

(1)学生的疑惑

对于刚步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面对新的高考模式,他们既有迎接挑战的兴奋,又有面对挑战的困惑。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小范围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是关于新高考改革及政治学科的教学。

调查卷的部分内容如下: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4名学生中,有明确未来职业选择和规划的仅有67人,而从他们的意愿出发,都希望接受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培训。在“是否会选择政治学科作为选考科目”一栏中,有82名学生选择了“会”,还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没想好”,甚至有学生课后直言困惑,无论是对职业规划、选考科目还是政治学科本身都感觉不知该如何取舍。这样的调查结果既说明当前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匮乏与缺失,也显示出习惯于被动应付考试,缺乏主动选择权的高中学生,在面对新高考改革时,所表现的迷茫以及对高中政治课程定位的疑惑。

(2)教师的困惑

在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已经意识到“改变”以及生活化元素运用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的呈现、教学内容的展示、教学过程的衔接,还是教学评价的反思,都融入了创新特色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学生自主选择的增强,新的困惑也开始产生。譬如,培养学生政治学科兴趣与引导学生选考政治学科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如果有,那么,该如何平衡作为高考选考的政治学科和作为学考的政治课程之间的关系?崔允t教授把好课标准归纳为十二个字“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而新高考改革是否会给部分学生造成误导,使他们轻视政治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弥补并衔接好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的脱节?在选考科目与大学志愿填报日益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与学习是否会更趋功利化色彩?在新高考多元化选择的驱动下,政治教学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是否依旧举步维艰?

2.政治教学的现实之痛

高中政治学科应该是一门兼具时代感、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课程,是一门学生参与度高、素材现实性强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的这几年,原本“一言堂”,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有所改观,以导助学、先学后教、“情境”课堂、教学生活化等创造性模式层出不穷。换言之,高中政治学科应该是一门育人至上的学科。但遗憾的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唯分至上”的观念仍然流行,尤其表现在高考重压之下,无论是学校的考评、学生的意识,还是家长的评价,都将考试分数的多少作为老师授课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为追求分数,将本该生活化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埋头背诵和练习的“练兵场”。另一方面,有部分老师为赶课程进度,在讲解完课后练习的同时,将新课内容草草带过,匆匆收场,既没有讲解教学重点,难点也未突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这种片面追求分数和赶进度的现象在现实课堂中并不罕见。

(二)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憧憬”

1.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学生参与政治课程的热情与兴趣日益浓厚

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课堂设计,都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课堂演练的过程中,为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落实重难点,教师仍然把控着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而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倾听者”。即使是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也往往充斥着浮夸、嘈杂的讨论氛围或与课堂内容不相融的、完全“形式化”的情境设置。

新高考改革强化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需求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会对习惯于控制课堂主导权的老师以引导,促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将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将课堂设计与学生主体相融合,将课堂效果与学生反馈相结合,从而打造真正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2.学校的考核不再“唯分论英雄”,教师的课堂自主性更强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探索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成长的高考模式。这将促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再纯粹用分数来衡量,而是趋向于构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考评体系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成果。

在全新的考评体系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反馈所占的比重将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执行情况在这一考评体系中也将有更全面的展现。新的教师考评体系的构建与执行,必将调动政治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探索

(一)“转识成智”的落实

“转识成智”,顾名思义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蔡春老师在著作中曾提到“识知”的概念。他将“获得知识”概括为“识知”,认为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情境化,将学生被动、机械接受的“惰性知识”转变为主动、自觉接受的“活性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教育要从知识范型转向智慧范型,而高中政治教学也应该体现智慧的精髓。

1.教师是智慧课堂的“引导者”

关于智慧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搜索了一下,大概有如下的解释:智慧是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政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主导者”正逐步向智慧课堂的“引导者”转变。

笔者在上《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时,恰巧碰到央行宣布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于是在周一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模拟实景演练”的环节。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根据央行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这一信息,预测当天股票市场的走向,然后进行四人小组的股票操盘模拟演练。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最新的时事素材,将课堂情境化、生活化,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由此可见,在智慧课堂的范畴中,教师只是问题提出与问题探究的引导者,是引领和督促学生“活化知识”的智者。

2.学生是智慧课堂的“践行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个性高度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对社会充满好奇与警觉。随着他们文化知识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伴随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以及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将不满足于定位在课堂教学的被动接纳者。尤其作为一门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生显然更愿意在课堂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倡导属于自己的观点,迸发更具自我和时代特征的精神火花。

(二)“由智化境”的提升

1.情境的创设

人的思想意境的提升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情境。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表现欲较强,自我能力的扩张要求也更为强烈,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必定来自于对一定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分析。在知识爆炸式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从网络、电视等公共传媒中获得海量的信息元素。但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经验和对社会的体验,高中学生往往不能作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长期以来形成的“象牙塔”的封闭式学习培养模式,也导致整天沉溺于题海战术的学生缺少直面社会的锻炼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课堂就成为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的最佳教学平台。

2.意境的渲染

“意境”一般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而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意境”则表现为价值领悟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非常重要。在教师的情境创设的氛围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与判断,与此同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逐步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境界的升华

政治课堂教学的“境界的升华”,是指学生由自发的学习动机转为自觉的学习要求。即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意境的渲染,使学生从为考试分数而学习政治课程,逐渐转变成为实现自我提升而参与政治课堂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应对

(一)以“不变”应“万变”

当新高考改革拉开帷幕的时候,有人不禁大喊“狼来了”,更有人担心高中政治课将以选修拓展课为主,政治必修内容的地位将一落千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这里的“不变”是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的不变。无论高考政策如何变化,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主旨是不会变的,因此继续政治高效课堂改革的探索是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必然。

(二)借力发力,破茧成蝶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效性都很强的课程,注定它在新高考背景下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新课程改革加大了选修课的分量,而兼具社会性和时代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选修课的开设和拓展上更有学科优势。借着高考改革的春风,相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将有一番新的作为。

参考文献:

[1]杨志敏.生活逻辑与主题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解放出版社,2014.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5—0017-03

高考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深入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规律,是调整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方式。下面,笔者就以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的题目为例,谈一谈如何有效实施历史选修课程的教学问题。

2013年全国文综课标卷(I)第45题考查的是清末新政与的对比,“二者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二者不同结果的成因及清末新政的实质是什么?”此题以为参照,主要考查清末新政这个知识点,所迁移的知识涉及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对于,教材的主要知识是“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失败原因”,至于清末新政这个内容,在选修课程的教材中则没有依托。全国文综课标卷(Ⅱ)第45题考查的是两税法,要求回答“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和“与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两税法有哪些积极作用?”该内容完全游离于选修课程内容之外。

上述两道题目的答案主要来自题干的材料中,都需通过释读概括材料信息,对比分析问题。就内容而言,也都基本脱离了教材。这与近几年的考查方式是一致的。2010年考查的是“第五琦和刘晏的榷盐法”、2011年考查的是“蒙古盟旗制度改革”、2012年考查的是“王莽改制”,这些考查内容在教材和课标中也都找不到“痕迹”,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面对这样的考查方式和考试内容,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实施选修模块的教学呢?

第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应淡化对琐碎知识点的掌握,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教学“案例”形成释读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并彰显出本模块(领域)内容的独特价值观。

纵观近几年全国课标卷的选修题目,均无一例外地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概括和运用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2013年的“两税法改革题目”,总计15分的答案几乎都出自材料中,这需要考生对材料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高度的提炼、概括,而不是简单地抄袭材料。如“与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两税法有哪些积极作用?”就需对“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负负担相对公平”这一答案就是对材料中“有身则有庸……庸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两税法)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等信息高度概括,“税负负担相对公平”这一答案就是对“有幼未成丁……岂不背谬”这段信息的深挖。“清末新政题目”也基本如此。对于历史课来说,培养学生释读、概括和运用史料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学科能力要求。相对于必修课程而言,选修课程因其施教方法上的灵活性和选材上的自由度,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必修课程有所不同,不应过于强调对知识点本身的掌握,而要调利用这些教学内容(一个个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分析方法。2013年的“清末新政题”,尽管涉及与的比较,要求“概括清末新政与的共同之处”,但这并不是对具体内容和条款的琐碎性记忆和简单复述,而是通过对内容的分析,概括出“向西方学习”和“侧重制度改革”的特点,至于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并不在题目要求之内。

对于选修课程而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掌握分析改革类问题的一般性方法(类似于理科课程中的“公式”和“原理”等等),而不是记忆某一改革的具体内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着重考查的内容是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及成因等,对于改革背景的分析,主要是从当时的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的角度去分析;分析导致改革成败的因素,就要从“措施是否得当”,“改革者的勇气和决心是否顽强”,“是否有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面临的形势是否有利”等角度进行思考,2013年的“分析清末新政与两次改革的不同结果的成因”一题即是如此。又如,在学习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时,应立足于“原因”(“背景”),找出其要解决的问题,归纳措施,并一一认识其效果与局限性。王安石改革的“原因”(“背景”)中存在着政府严重的“冗费”问题,危及了统治,那么解决的主要方式就是“开源节流”,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如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等都能增加政府的收入,这是“开源”,而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又能减少政府支出,这是“节流”。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这些举措能否实现该目标?王安石为何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却又无力彻底解决这种局面?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评价和认识改革措施的一般性方法有哪些?改革成败与措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关系?从哪些角度看待一场改革的成效?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一般性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将这些方法和技能迁移到对其他改革的教学中,学生就可举一反三。这里是将王安石变法作为一个教学“案例”,放大开来,要通过对改革的研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与方法,并能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性研究与拓展。因为历史上的改革众多,不能离开书本上的这几个改革就无从下手、不知所云。

另外,要彰显本模块(领域)内容的独特价值观。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选修课程更应担当起这个重任。选修课程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性空间,更有利于落实这个目标。如,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进步性(社会进步的动力)、以及改革者应具有的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改革就是新生力量克服旧势力的斗争等等,就是改革这个模块所应重点关注的价值观。

第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突破教材内容的束缚,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研究可知,选修课程的考题内容出处有两类:一是题目内容完全脱离教材,选自于课标和教材之外;二是题目内容以教材所学知识作为载体和平台,牵连出新的内容进行考查。全然出自教材内容中的题目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界定教材的地位和功能,须知,教材是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和浸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之一(或者说是“一个例证”),而不是全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选修课程设立……目的在于提供高中学生根据兴趣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灵活选择的学习内容。在增强历史课程在基础性和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对不同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实际需要取舍教材内容,并开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和素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可以立足教材内容中的一个“点”,适当拓展,也可以开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可以联系同期的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管仲改革等,这是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在学习王安石变法时,既可以联系历史上的“常平仓设置”“互市贸易”“古代税法”“户籍管理”“劳役制度”“土地制度”,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个“问题”,适当拓展和深化,突破教材的限制,如,在分析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时,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史料:

“初,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安石出青苗法示之,(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非为利。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费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如此则鞭笞必用,州县多事矣。唐刘晏掌国计,未尝有所假贷。有尤之者,晏曰:‘使民侥幸得钱,非国之福;使吏倚法督责,非民之便。吾虽未尝假贷,而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有贱必籴,有贵必粜,以此四方无甚贵甚贱之病,安用贷为?’晏之言,汉常平法耳,公诚能行之。晏之功可立俟也。”安石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宋史·志第一百二十九·食货上四》

“市易之设,本汉平准,将以制物之低昂而均通之。其弊也,以官府作贾区,公取牙侩之利,而民不胜其烦矣。……七月,诏转运司详度,复问陈升之。升之谓古渭极边,恐启群羌窥觊心。安石乃言:“今蕃户富者,往往蓄缗钱二三十万,彼尚不畏劫夺,岂朝廷威灵,乃至衰弱如此?今欲连生羌,则形势欲张,应接欲近。古渭边砦,便于应接,商旅并集,居者愈多,因建为军,增兵马,择人守之,则形势张矣。且蕃部得与官市,边民无复逋负,足以怀来其心,因收其赢以助军费,更辟荒土,异日可以聚兵。”……后帝复言:“市易鬻果太烦碎,罢之如何?”安石谓:“立法当论有害于人与否,不当以烦碎废也。”

“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天下财用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内外不相知,盈虚不相补。诸路上供,岁有常数。丰年便道,可以多致而不能赢;年俭物贵,难于供亿而不敢不足。……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条例司检详文字苏辙言:“昔汉武外事四夷,内兴宫室,财用匮竭,力不能支,用贾人桑弘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虽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足,然法术不正,吏缘为奸,掊克日深,民受其病。”

——《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

这三段史料涉及了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的目的、内容、结果,反映出时人或是以史为鉴,或是从政府收入、政府形象、官吏作风、富商利益、百姓生计、社会风气与秩序等角度对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进行评判,其中苏辙对青苗法可能带来的问题的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青苗法;陈升之、宋神宗、王安石、苏辙等人的主张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市易法、均输法;这三段材料还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阻力。开发这些史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培养他们论从史出和辨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应该是教学的内涵所在。。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11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27-02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重庆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测量系统的精度理论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误差、静态测量及精度、动态测量及精度和精度评定指标及方法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设计实验和选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1-3]。为进一步验证和深化理论课程教学,促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加大了实验的比重,由最初的4学时调整为现在的6学时。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实验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深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误差理论进行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的重要教学环节。以往的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实验项目陈旧、内容单一、实验条件不足,实验方法固定、教学方法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实验设计不够合理,选题内容较少,实验过程缺乏对方案构思等设计能力的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难以引起其兴趣。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根据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从学校现有实际条件出发,结合重庆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特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学生自身素质为基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进行实验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实验教学的价值。

二、实验改革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在进行实验改革时,为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课题组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改革了实验内容,保留了部分验证性实验,增设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组精心设计实验内容,使得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为激发学生主动实验、积极思考的热情,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意识,课题组也积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体系,并着手进行实验网站建设,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1.实验内容改革。课题组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改革了实验项目,将原来的3个实验变为现在的5个,并加大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组成了新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中,根据难易的不同,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内容。同时,这些实验与实际应用结合也非常紧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采取的教学程序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及原理教师演示学生完成提交报告[2]。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抹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没有任何过多的思考和探索,实验变成了对教师演示的不完全复制,失去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改革后的教学程序为: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及目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实验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与传统教学程序不同的是,教师不再演示实验,而是将实验的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点拨,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实验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3.实验网站建设。去年,课题组成员就开始着手进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网站建设,其中有1项就是对实验教学的建设。与其他课程网站建设所不同的是,我们在实验教学栏目中专门增设了实验教学视频这项内容。将实验过程中教师讲解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拍摄下来,并拍摄下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操作过程,制成录像放到网站上。借助网站进行实验教学,既可大幅扩展授课信息,解决课程容量与学时有限的矛盾,又能使学生在观看视频后了解实验难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学生通过观看难度较大的实验操作过程,可增强其独立完成实验的信心,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行为习惯,提高其动手能力,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4.实验考核体系改革。《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中,虽然实验教学只有6个学时,占整个课程的比重不大,但仍应将实验成绩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中。现行的考核办法中,我们规定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远远超出实验学时所占该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以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往实验教学的考核中,仅仅把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指标,非常片面,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因此,课题组对实验考核指标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各指标及其所占的比重为:实验成绩=考勤成绩20%+操作能力50%+实验报告30%。该考核体系可全面考查学生在实验各环节的表现,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通过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优化可知,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显著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学生实现与企业接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改革探索也可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实验改革提供借鉴。当然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特色,《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洪涛.《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课程教法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101-103.

[2]王春艳.“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10-11.

[3]韩晓娟,常太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98-99.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12

1“.高等数学”课程呈现方式呆板,对学生学习不利课程学习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主要取决于其呈现方式。课程呈现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二是指课程的教学呈现方式。对于第一方面,其呆板性表现为形式单一,通常是概念、公式定理、例题和习题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结合当今实际;对于第二方面,其呆板性表现为需要讲的知识过多、教学形式陈旧,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课堂往往是教师个人的舞台,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高等数学”课程缺乏迁移性,不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就是说,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不单纯是为了会求导、求几个积分,它必须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知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迁移性取决于内容的基础性,方法的灵活性。譬如在一点处的线应变恰好用导数的解析定义式来表述;而导数概念在经济学上又表现为边际分析、弹性分析。“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工具课和素质培养课,应加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迁移性。

3“.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查方式过于形式化,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考查方式都是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考前画出复习范围,考试题目大部分是范围里面的,平时不怎么学习、考前背题的同学往往考得很好,而平时好好学的反而考得不好,考查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届传一届“不用学,考前画范围背背就过了”的想法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从未放弃过探索发展,改革从未间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首要的任务。下面浅谈“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

1“.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高等数学”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改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变动愈益频繁,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高等数学”课程不能单纯地、系统地讲授其基本知识,应根据市场、职位的需求,拓宽基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建立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及决策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使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选修内容,并不断地加大选修课比重,扩大推行弹性学习制等。

2“.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为本位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由能力为本位转向以素质为本位。在多变的职业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常听人说现在的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不是一个可用的“成品”,而是一些“半成品”,甚至连“半成品”的级别也达不到。这种说法充分体现了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据了解,我国职业人才、劳动力在国际劳动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综合素质差,不适应人才素质“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以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为本位。“高等数学”课程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载体,在内容结构上可以使知识传授与人文价值培养结合起来,其展现方式也要考虑怎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生活素质等等,这样的学生将来不仅会工作,而且会生活;不仅有科学素质,而且有人文素质,有责任心,能适应职业的变化。

3“.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形式基本是黑板加粉笔,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在课程中缺乏主动性。学习目的一旦仅为通过考试,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等数学”课程改革重要的一环就是改变课程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充满活力,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过程要吸收学生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定和进度计划的修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再次,在课程教学上,特别是教学实施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学生板演或学生讲解的方式进行。当下的高职学生有思想、有观点,“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要尝试适应他们的个性发展。

4“.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外加一些练习。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但不会探究,更不会应用。这种课程形式脱离了职业发展的实际,背离了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的必须是会探究、能动手实干的人。探究是一种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活动。在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提高为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比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先举不同领域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共性,使他们学会思考和探究。以发现问题为学习开始,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产生新的问题为学习的小结,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他们自己终身学习都有积极意义。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意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探究式学习盛行的情况下,“高等数学”课程也应努力体现以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的改革新方向。

5“.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当然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高等数学”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改革要以终身学习为导向。“高等数学”课程不仅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基本素质,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不断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新知的机会,或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6“.高等数学”课程考查方式以应用为目标的改革思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高等数学”课程考核的方式必须改革。考核方式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平时表现,占30%;二是客观题(书上或类似书上的例题习题),占40%;三是主观题,占30%,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凸显真正深入学习、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让“学得好”名副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点

1.要充分地认识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以经验性为特征,教学目的是知识、经验和技巧的传授,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但高职学生的基础和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上必须下大工夫,在“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高等数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高等数学”课程教育的目的。

2“.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建设与改革是其教学改革的关键在编排“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尽可能按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基础状况编写。尤其在引入新概念和新知识时,尽可能采取“温故知新”、“实例引入”等方法,使之自然地导入或引入,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接受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同时,内容尽可能反映当代的新理念和应用的新背景,例题习题吸收现代社会具有应用背景的案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动物细胞的特征(6篇)
  • 下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集锦1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