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17篇)

时间: 2024-05-30 栏目:公文范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L=1000mL

1dm3=1L

1cm3=1mL

14.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四

1.甲占(是)乙的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

甲=乙×几分之几;

乙=甲÷几分之几;

2.甲占(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乙?

乙=总量-甲×几分之几

3.甲比乙多(增加、上升、提高)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乙;

甲=乙×(1+几分之几);

乙=甲÷(1+几分之几)

4.乙比甲少(减少、下降、降低)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甲;

甲=乙÷(1-几分之几);

乙=甲×(1-几分之几)

16.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六

纳税问题:

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折扣问题: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

15.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五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油料重量×100%

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

及格率=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0%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倒数的认识: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分数形式。

例如: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列式是:15÷20=15/20=3/4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方法:

用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分数

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用(大数–小数)÷另一个数(比那个数就除以那个数),结果写为分数形式。

例如:5比3多几分之几?(5-3)÷3=2/3

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用(大数–小数)÷另一个数(比那个数就除以那个数),结果写为分数形式。

例如:3比5少几分之几?(5-3)÷5=2/5

说明:多几分之几不等于少几分之几,因为单位一不同。

19.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九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1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三

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中装满球,正好是8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大盒里装了多少个球?小盒呢?

分析:假设6个全是小盒→球的总数比80小,把1个大盒换成小盒球的总数比80少8个→小盒:(80-8)÷6=12大盒:12+8=20检验

先假设→再比较(与条件不符)→进行调整→得出结果→检验

12.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二

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21.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十一

百分数应用

百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100%以上,如:增长率、增产率等。

②100%以下,如:发芽率、成长率等。

③刚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等。

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百分数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方法一:设单位“1”的量为x,然后列方程解答。

例如:公鸡有20只,是母鸡只数的1/3,母鸡有多少只。(单位一是母鸡只数,单位一未知.)解:设母鸡有X只。列方程为:X×1/3=20

方法二: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例如:公鸡有20只,是母鸡只数的1/3,母鸡有多少只。(单位一是母鸡只数,单位一未知,)用除法,列式是:20÷1/3

17.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七

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

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a、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b、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c、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d、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当b>1时,c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a≠0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

11.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

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20.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十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18.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八

1、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

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3、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四:含有括号的分数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五: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和运算中的运用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分子乘除数分母,被除数分母乘除数分子。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6篇)
  • 下一篇:班主任八年级工作计划(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