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与分析:
我班幼儿宇晗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就是有点胆小,不愿意与老师交流。晨间来园时都只是笑笑也不愿问声老师好。老师每天上课讲的知识她都能了解,但就是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叫他回答问题,她也不愿意告诉大家她说知道的。但是在平时的区域活动或者是别的一些活动时,她与其他幼儿一起玩的很开心,也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由此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之后在平时的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请她回答问题,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但是恰恰相反,还是起不了作用。
采取的措施: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研究和分析。我实施了一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任感,老师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感情基础,让孩子喜欢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我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多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对她的那份关怀与爱,慢慢的她开始能够简单的和我交流。
其次就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与家长进行了一次谈话,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提高孩子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快乐,塑造自信,即使她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与家长都会给与她鼓励。
后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正面引导她,让她获得自信心,在她回答对问题的时候,及时奖励,并让所有幼儿为他鼓掌,让她更加的相信自己,更加的有勇气。
获取的成效:
经过我的一系列措施,现在的宇晗小朋友已经变得胆子大了起来,有了自信,每天都大声的和老师问好,敢于在教学活动中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和我的交流也多了起来,每天给我讲一些她有趣的事情,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成了老师的小帮手。
这件事,让我看到了表扬与鼓励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爱。及时的与每个孩子沟通,走进他们的心,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一步。我们教师都应该关爱每一个孩子。
观察记录与分析:
自由活动时间,我在准备下一活动的材料,耳边忽然传来“嗞啦嗞啦”的声音,我抬头一看,萱萱、乐乐、跳跳正手拉着椅背在地上拖过来拖过去,噪音也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一时间,孩子们纷纷效仿:有的抓住椅柄像小推车一样推着走;有的将四个椅脚朝外横冲直撞;还有的将椅子顶在头顶……
幼儿搬椅子这件事可能很多教师都会忽视,但是一日活动中幼儿搬椅子的情况还真不少呢。比如,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离园活动等。幼儿这些搬椅子的动作不仅不雅观、不文明,而且还隐藏着很多不安全因素。
采取的措施:
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然而一个班级的管理是否有效也是通过细节展示的。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我尝试运用细节化的管理方式建立班级常规。不仅简洁有效,且使班级常规更显秩序之感。因此,规范幼儿搬椅子行为刻不容缓。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幼儿养成文明搬椅子的行为呢?
首先给幼儿观看大家搬椅子的照片,让他们自己发现那些不文明的动作。
其次,鼓励孩子们商讨正确的规范的搬椅子方法,再将大家一致认同的正确规范的搬椅子方法通过照片方式拍摄下来,贴在教室显眼处,提醒大家注意规范。
接着,实行幼儿轮流管理制。请幼儿进行轮流管理和监督。每天对执行正确的幼儿给予贴星奖励。
后,开展“搬椅子礼仪之星”评比活动。评选后给正确搬椅子的幼儿戴上大红花作为鼓励。
获取的成效:
自实行“细节化”搬椅子的管理方式后,我发现班上幼儿搬椅子的行为有了很大改观。班级管理中没有小事,如果你不给予重视,那么小事也将会成为大事。
观察记录与分析:
孩子们期待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今天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器械是“七彩飞碟”。在玩器械游戏前,我都会给予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探索“七彩飞碟”的不同玩法。这个环节往往受他们喜欢,因为老师不会干预限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任其发挥想象、他们也乐在其中!但此时往往也是我为担心的,放得开却难得收回,以为往往危险与活动成效的问题都存在于此。因此,没过十分钟,我赶紧集中幼儿,展示他们的创意玩法。所有小朋友都很不情愿的停下手中的动作,来到我身边站队,只有曾宇轩小朋友还在远远的一处角落,专心研究单脚跳,踢“七彩飞碟”。我再次提醒他,他才恋恋不舍地放弃研究,归了队。还不忘小声嘀咕一句“我马上就要成功了!”
回到队伍中,自顾自地和其他小男孩嬉笑打闹。兴致一来,就和同伴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没兴致了,就继续打闹。
采取的措施:
1.用孩子的视角想问题看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同时与孩子共同解决活动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快乐参加活动,身心获得发展。
2.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为幼儿创设不同层次、不同高度的挑战台阶,逐步提高和建立幼儿的参与性和挑战渴望。多支持和鼓励,在活动中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和帮助。
观察记录与分析:
今天,我带着幼儿玩一个游戏,我向幼儿提出一个要求:“每个人寻找一个你喜欢的东西。”幼儿开始寻找,有的找得快,有的找的慢,雨菲看到别人和自己找的一样又马上把原来的东西放回原处,又去找与众不同的东西。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那些平时不爱动的幼儿也拿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幼儿议论纷纷,老师让咱们干什么呢?我看到大家都找到东西就说:“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吗?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怎么让你手中的东西发出声音来,办法越多越好。”孩子们纷纷在地上、桌子上做起了试验来。雨菲小朋友一会跑到窗前敲敲窗子,一会跑到我身边敲敲我的胳膊,高兴极了。当幼儿都做过试验,就让他们站到前面说出各自的想法并给大家演示,幼儿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由于每个人选择的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孩子们根据手中物体的特点,讲述了各自的想法,即使是那些选择了相同物体的幼儿,相出的办法也不同,我对他们所想的办法给予肯定和鼓励。正在孩子性趣盎然的讲述时,雨菲小朋友举起手大声说:“老师我们来个合奏吧!”听他一说,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我连忙说:“行”。跟着优美的乐曲,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东西敲出了节奏。雨菲小朋友敲着节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采取的措施:
1、活动中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2、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相信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自主的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3、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获取的成效:
活动中,我让幼儿的探索、思考与尝试,都是在自由、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的,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并发挥了主动性。幼儿在讲解演示的过程中,不仅演示了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而其对他人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是主动向他人学习的表现,丰富了个人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创新。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大限度的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幼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