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社区教育调研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1 栏目:公文范文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1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转化

一、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科技需求,从而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263所,其中部委院校111所,地方所属所管高校215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的95.1%。作为高校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地方高校一般地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各地市,最容易了解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和科技需求,而各类地方院校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地方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最快地响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人才保障。

2.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各类高校中聚集了大量的、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如果地方高等教育能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研究环境和有力的经费保障,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技术人才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财政和就业支持

首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影响地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充裕。而教育支出是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总额8418.8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08亿元,占61.3%,;其中地方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6814.09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81.61亿元,占27.6%。可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方财政收入水平,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经费增长。

其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院校的就业状况。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地方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才需求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解决地方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

二、目前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源扩招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办学趋同的倾向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贪大”、“求全”、“攀高”,将办学特色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这不仅会失去地方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还会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对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影响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存在误区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院校为了在各类评估中得到认可和荣誉,盲目提高办学层次,扩大招生规模,如专科变学院,学院变大学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招收更多的生源,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如很多冶金学院、化工学院也增设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人才培养越发粗放化,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规划,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市场需求,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科研转化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调查显示,地方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完善。首先,缺少便捷的科研转化平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策支撑和制度约束,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需要完成大量的课题研究,其中地方高等院校参与程度很高。但是目前在课题管理过程中缺少高效的科研转化评价机构,成果转化存在难度。其次,地方高等院校的自我调适机制不健全。很多地方高校在科研管理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科研项目和成果重级别、重数量,地方导向不明晰,其后果是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能满足地方实际需求的越来越少。

三、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探讨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项主要职能。地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立足地方,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渠道,以带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这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高等院校要强化教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地方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财力的支持,而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并且地方经济生产部门又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科技需求,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并突出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拓宽就业渠道,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地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立足地方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和流动呈现出市场化特征,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而变化。因此,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只守着过去的传统而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为求高、求大、求全的办学思想而脱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根据地方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

2.以地方经济特色为基础推动课程建设

地方高等院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才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随专业设置而所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协调好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课程的衔接关系,既要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又不要出现课程之间内容的空白断档。其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随着地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随着政府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变化,课程所涉及的政策内容也要不断更新,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有些课程的教学素材可以来源于本地区实践领域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必要时还可以待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首先,地方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重视地方高等教育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转化机制。比如,构建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企业、地方相关管理部门与地方高等院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联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地方高等院校研发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功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连接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和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桥梁作用,因此,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应建立适应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积极构架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保障体系,使地方高校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技术服务场所。

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地方高等院校要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更广泛的科技支撑,谋求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宏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8).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2

一、强化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利用有利契机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未成年人法律知识

团区委把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作为工作重点,组织各级团组织和未委会各成员单位利用板报、广播、知识竞赛、培训等形式,深入学校、社区、街道、各镇等未成年人集中的场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主题报告、文艺汇演等多种青少年乐于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区掀起宣传、学习“两法一条例”的高潮。在“两法一条例”颁布实施纪念日、“5?30世界无烟日”、“6?26国际禁毒日”、“7?13申奥成功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纪念日,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

2.立足阵地开展法制教育,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把法制教育作为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求中小学每学期专题法制教育不少于8课时。

注重社区法制教育,努力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在社区和家庭的有效延续和衔接。团区委领导多次深入社区调研青少年法律学校工作,指导青少年法律学校依托镇街活动场所,定期邀请司法所等单位或部门的业务干部,为辖区青少年及家长讲授法律知识,开展多种法律实践活动,并积极协调于12月初成立大台街道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

3.发挥法制校长主体作用,提高未成年人法律素质

团区委不断加强法制校长队伍建设,逐步为全区41所中小学配齐了法制校长。不定期召开法制校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培训班,提高法制校长工作水平,指导法制校长进校参与学生的法制教育,为学生讲解自我保护、意外伤害避险、网络安全、心理教育和其它相关法律知识,参与转化后进学生,整治校园周边秩序等工作,强化了中小学法制教育,壮大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力量。

二、深化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1.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以引导未成年人认知危害、自觉远离,增强未成年人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等为主题的禁毒知识讲座,并指导学校组织开展以禁毒为主题的班会、团队会。全国禁毒宣传月期间,团区委下发《关于开展20*年“青少年远离行动”的通知》,要求区未委会各成员单位、各镇街未委会以“参与禁毒斗争全民抵制倡树奥运新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为契机,壮大禁毒志愿者队伍,依托各类青少年教育阵地动开展集中性的宣传教育活动。“6?26”国际禁毒日当天,在各镇、街道办事处,在繁华场所、主要街道开展主题宣传、主题签名等活动,掀起禁毒宣传教育的高潮。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远离寄情奥运”青少年禁毒漫画、卡通画比赛,全区中小学生共上交作品164幅,在全区青少年中营造了抵制、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2.开展社区闲散青少年调研

20*年底至20*年初,按照市未委会统一部署,开展社区闲散青少年状况调研工作,团区委高度重视,联合区综治办召开专题工作会对调研工作进行了严密安排,各镇街团组织按照要求,专人负责、全力以赴对全区闲散青少年进行深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和数据整理录入“全国社区青少年信息管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14-25周岁闲散青少年422名,其中男性289名,女性133名。团区委对调研结果和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撰写了题为《*闲散青少年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提供参考。团区委还根据调查结果,组织社区闲散青少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就业创业能力。

同时,团区委部署实施了北京市第二次未成年人状况调研和北京市非独生子女(双生子)身心发展状况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和身心发展特点。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亦是逐渐增多,学校体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迅速发展。而社区体育则是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之协调发展,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

3.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基础阶段,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

二、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

1.概念的界定。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

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作用。(1)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2)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而学校里拥有大量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能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3.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1)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社区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校体育的补充。学生不但要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是社区成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2)社区体育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学生个体最终要走出校园,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对于保持和延伸学校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社区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还停留在从体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是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的缺陷。

2.在传统的观念中,研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作用时,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

3.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化特征不明显。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研究作强有力支撑。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现象来看,理论研究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特别是社区体育未能审时度势地意识到自身体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目的的实现。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1篇4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社区资源;课程

随着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始,在素质教育目标及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教师继续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知识观,重视社区资源的价值,不断走出封闭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与社区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区,选择与开发社区资源,赋予社区资源以课程意义。

一、需求:社区资源开发的起点

1.终身教育理论为社区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现代终身教育逐渐取代传统的成人在职培训,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具体教育制度。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的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①由此,构建学习化社会,使教育的各种机构与设施协调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未来社会中,“学习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它要付诸实践,需要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单位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和依托。社区是处于一定区域内,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人们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基础、单元,是特定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合,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方面具有独特性。”②因而,学习化社区成为学习化社会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为了扩大参与社区的意识,提升社区资源的影响力,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进一步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③它是以教育为中心,由制约和调控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多种因素构成,因而,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生态环境中各因素互动地联系着。这就促使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封闭的教育系统,积极实现社区互动,争取更广泛的社会资源。

2.素质教育为社区资源开发提供了实践基础。新时期素质教育已成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热点,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提升学生包括智能品质与情意品质在内的各种素质,突出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实施素质教育推向了高潮,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从而使综合性实践课程凸显出来。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与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④新的课程目标与发展趋势要求教师适时调整自身的角色,由经师向人师转变,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必需的知识与体验,优化素质结构,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如果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范围内,就无法对教育形成更客观的价值判断,难以生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远景目标,也就不可能孕育教师向上发展的冲动与激情。因而,在职教师不仅需要通过高师院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科研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与班级管理能力,而且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学生家长对话,与本地的各阶层沟通,与本地的各种机构接触,增进对社区的全面了解。

3.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的不足给社区资源开发预留了空间。现阶段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以理论为主。就理论自身的性质而言,它“是处理世界一般性的问题的,是通过研究领域的简化、专业化来实现其作用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条件与日常实际联系却是脆弱的。”⑤因而,理论运用于具体学科是有条件性的,这与实际问题跨学科的特性相冲突,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屏障。由于教师教育实践训练较弱,迫切要求加强教学问题的针对性培训。在学习途径与方式上,主要采用以高校为中心的短期学习方式,致使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使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阐释为主要方式,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典型特征。(2)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主。以理论学科教学为基础,教师以其天然的优势把持教学的“主动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了单向的线性关系,两者在教学中处于极端不对称状态,并且这种关系形成了难以更改的传统。正如凯尔纳所言,“像任何巨大的官僚政治一样,教育天然地非常致力于维护现状,并已形成了使之持续下去的向心权力圈(cepripetalcircleofpower)。……它有一种内在的雷达(radar),一遇到威胁着削弱这一体制或危及到工作或地位的任何建议时,就响起警报。”⑥当前以高师院校为基地的继续教育很难使在职教师获得更广泛的背景知识,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对教学的解释力,为使教师走进社区,弥补其实践经验的不足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观念:社区资源课程转换的中介

课程是知识的外在组织形态,知识构成了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哪些知识内容进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范围,存在着一个人为的选择与建构过程。其中,课程管理、设计与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起着导向作用,不同的主体或者对意识形态的内容情有独钟,或者对学习主体倍加关注,或者对知识体系更为偏爱,从而在知识体系、学习者与社会之间寻找支撑点。但上述主体必然把自身的视线投放在“知识域”上,以不同的知识观,影响着“教育性知识”的判断与选择。

基于对知识的关注程度,有人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知识观:本体论知识观与价值论知识观。⑦本体论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外于人的客观存在,人需要通过一种合理的形式才能得到它,教育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一种最有效途径让学生掌握知识,因而这种知识观侧重于对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的对象性认识。价值论知识观不是从知识本身出发,而是从知识在知识社会中的意义及知识在知识社会中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教育对知识的态度与立场,也就是从人的生活处境出发,侧重于知识对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使知识回归到“终极关怀”的目标。前一种知识观对现存知识本身进行思考与筛选,成为“知识体系”视角的代表;而后一种则针对知识与社会、与人的关系做出判断与构建,成为“社会或学习者”视角的代表。然而,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纯粹从知识本身或者只考虑知识的个体与社会意义,从而把两者对立起来的代表性人物较少,大多是以价值论知识观为基础,对本体性知识进行分辨与选择。无论是早期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培根为代表的唯实主义的争论,还是近代以纽曼等人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派和以斯宾塞为代表的自然唯实主义派的分歧,以及当下的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各执己见,

都向我们昭示了关于知识的基本价值取向,即突出知识的社会价值或知识的个体价值,因而都属于价值论知识观范畴。斯宾塞在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时,呈现了自己对于知识性质的基本取向,对人所需要的知识范围进行梳理,划分出为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以及完成为人父母的职责等而教育的六类知识,⑧最终回到了知识的价值层面上。

作为指向性很强的教师继续教育,首先也要在知识观指导下选择合目的性知识。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践来看,现行课程注重以国家审定教材为基准,教育内容限制在规定教材的知识体系上,学习者个人经验与社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没有即时投放到学习过程中,这样就会“出现成长过程与成长结果剥离,致使学习者现有生活失去本真的意义。”⑨由此,我国现行继续教育课程所蕴含的是社会导向的价值论知识观,即以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现有封闭的教育性知识体系中选择教学内容。在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天平上,面对被弱化的个人价值,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地叩问一个遥远而又崭新话题――“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从而以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确立以学习者为导向的价值论知识观。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来看,学习者个体的价值日益得到关注。日本的教师继续教育注重发挥社区资源的价值,通过实施船上进修与停泊地进修,丰富教师的社会经验,增强社会情感。其原因就在于以学习者个人发展为着力点,进而在教育内容上倾向于“一般教育”。在“一般教育”看来,课程作为组织化的知识,其知识未必仅仅归属为制度化的学问的关系,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体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⑩也就是说,知识表现为知识共同体的关系,它是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的集合,学习应该在构筑共同的学习领域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美国也在强化教师参与社区的力度与范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解决社区问题,为社区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服务。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教师要求参加青年社团、行动组织及其他解决社会问题的协会。”[11]从课程产生与发展来看,课程越来越受到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控制,但意识形态不能回避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当前的社会问题,个人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学习背景,专业知识需要同当前的社会实践与个人的真切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应有的效应。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发展重心必然以学习者为基点,从他主课程向自主课程转移,突破传统“教育域内知识”体系,向“域外”寻求学习资源,特别是关注社区资源内在价值。由于居住方式与社会分工的原因,在共同工作或生活过程中,社区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体系,形成社区的特色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本土知识”的区域化表现。“本土知识是指由于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是帮助本土人民实现内在发展的一种独特而宝贵的‘资源’或‘文化资本’。”[12]国际社会也注意到了社区知识的内在价值。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内在发展”,以区别于传统上过分依赖于外在因素和力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所力图强调的是“人民不能被发展,他们只能发展他们自己。”[13]社区文化知识与经验构成了社区传统的核心,承担着社区居民的教化作用。对于教师继续教育而言,不同工作与生活环境下的教师群体要积极参与本地社区的各种活动,寻找并体验其文化意蕴,触摸与了解他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感受,获得更多的背景知识与过程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驾驭教学的能力。正如库姆斯所言,“有能力的专业工作者不再被看作是多多少少机械地应用种种方法的技术员了。我们现在把他看作是利用他自身、他的知识和他手中的资源来解决他所负责的问题的有才智的人。”[14]

三、措施:社区资源课程开发的策略

社区资源课程开发是为了实现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寻找社区内一切能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的资源,使之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由于社区资源的特色性,课程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在职教师的主体性,挖掘社区资源教育内容。

1.健全职能机构,制订规章制度。在我国,规范化的社区教育还处于初创阶段,主要存在于为数很少的大城市,通过设立专门的社区学院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等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服务机构较为欠缺,致使这些地区难以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除了经济因素外,观念滞后是社区教育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因而,在建立专门的社区职能机构同时,首先要破除不良的教育观念,通过对社区教育资源梳理,加深社区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包括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在内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接纳与认同。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重建社区教育机构,在没有条件设立社区学院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下设由当地管理人员、社区知名人士、高校专业人员以及本地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理事会,同社区建立广泛的联系,以社区问题与社区需要为出发点,整合当地社区教育资源。如北京市的社区学院除提供专门的学历教育外,还“接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或者区域内单位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15]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各自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2.满足双重需求,实现目标有机整合。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智能品质,也需要提升情意品质,而教师情意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教师对生活实践的亲身体验。与特定的历史主题相联系,教师需要在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形势的背景下,深入了解社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强社会情感,不断生成更强烈的责任意识。从其终极意义来看,了解社区的现实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情意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除此之外,由于教师参与社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走进社区还具有发展社区的功能,促进社区的问题解决。只有实现双重目的有机整合,才能使社区在传统上打破教育与社区的隔离现状,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与宽容的品质,使教师群体不断融入社区之中。同时,又有利于发挥反向投射效应,使教师群体逐渐消除回避现实的意识倾向,在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实践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本地的教育现实,增进教师对社区问题的认识能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判断,发展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教育而努力的坚强意志,进而重塑教育价值观、教育本质观以及学生观。在目标整合的机制下,社区资源与教师群体就会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实现良性循环,不仅促进社区资源向教师群体流动,而且教师作为社区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会通过学校教育的功能改革,使学校贴近社区文化,带动社区全面发展,加速学习型社区的形成。

3.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内容有机整合。社区教育在于扩充教师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对于整个

社区的认识能力,丰富教师社区情感,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因而,社区内的经济与人文环境都可能成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人口构成,涉及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产业构成,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产业结构(农、业、商、建、运等);文化构成,包括社区成员的学历结构、社区文明程度与为文明发展的基础设施;思想意识,主要指社区群体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与自我成就感,等等。在社区资源的内容选择上,首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文明观,使中小城市文明与大城市文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都能展现其内在价值,进而促进乡村文明与城市文化沟通与融合,消除两者之间文化与生存方式上的隔阂,增进了解。其次,考虑教师的欠缺与需要,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教师所欠缺的不一定是教师所需要的,而教师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教师个人所渴望的。因而,要组织教师参与社区调查,在了解社区现实过程中发现社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社区群体对政府的态度与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邻里关系,社区治安问题以及不同阶层社会心态,进而选择教师个人需要与感兴趣的问题。再次,以地方志为基础,进行筛选。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载体,通过地方文化的学习有助于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增加向心力与群体凝聚力。如有人对阜阳地方文化做过系统研究与总结,概括了阜阳独有的老庄文化、名人文化(晏殊、欧阳修、周邦彦等)、村野文化、军旅文化以及酿酒文化,[16]进而有利于社区教育资源的课程开发。

4.拓展教师参与渠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达成,内容选择都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教师个体或群体的参与度直接关系其在社区中获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社区与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首先,由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统一组织。社区职能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社区调研活动最具有权威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际沟通,更快捷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与社会问题。对于缺乏行政管理权限的情况下,这种组织方式更有效,获取的信息更真实。这种方式主要涉及社区全局性问题,以及其他途径很难获得的信息。其次,由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学校组织的调研活动,是最经常的调研方式。它能够使社区与学校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学校在独立判断基础上,重塑价值导向,扩大服务职能。这种方式应着眼于学校整体改革的问题,学校功能的重新定位问题,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再次,由教师自发组织。这是最直接的调研活动。这种调研活动建立在问题的相似性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分工合作,开展调研活动。这种方式可以是同学科组内或不同学科级间的经常性合作,也可以是基于共同问题的临时性合作。最后,以个人为主体进行调研,这是最有意义的活动。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独有的人格特征,不同的教育时空,因而,每一个教师都会产生不同于别人的教育教学问题。这种方式的针对性较强。教师可以围绕某个学生的背景进行调查,也可以围绕班级内突出的问题进行访谈。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外对外出版翻译公司,1985,7.

②“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社区终身学习理念与我国社区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2,(11).

③常永才.美国成教育的发展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④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0.

⑤[美]李.s.舒尔曼著.王幼真,刘捷编译.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

⑥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3.

⑦薛晓阳.知识社会的知识观[J].教育研究,2001,(10).

⑧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43.

⑨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8.

⑩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11][美]LyndaFielstein&Patricia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6.

[1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30.

[13]TheUNSECOPress,Dominationorsharing?EndogenousDevelopmentandtheTransferofKnowledge,c1981,p73.

[14]转引自程方平.国外教师问题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262.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已在社区党组织中普遍开展起来,各党支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一些播放收看活动。总的来说,党员电化教育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农村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网络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工作进行了部署,但思想上重视不够。虽然社区党员电教工作开展已近10年,各街道办事处也在每年初的工作要点中对社区党员电教工作进行了布置,但思想上认识不足,导致了工作中的力度不够。有的认为党员电教只是党员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任务”,党员电教是“软指标”,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一些党员也误认为党员电化教育费时费钱,自己在家里看一些电视节目就行了。由于认识不足,导致一些街道办事处的党员电教工作并没有正常开展起来。

2、建立了一些播放网点,但普及率不够高,发展缓慢。一是社区党支部建立“党员活动室”的比例不高。相当一部分党支部在“党员活动室”建设上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有的只有部分播放设备,靠租用播放设备和播放场地;有的播放点由于设备老化,后续经费投人不足,难以及时维护和更新设备。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员电教工作所需经费没有列入街道办事处财政预算,只是上级有要求或应付检查时才临时有一点必要开支,开展电教工作寄希望于上级支持,“等、靠、要”思想严重,从根本上直接导致了社区党员电教播放点普及率增长缓慢。

3、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成效不够明显。近10年来,各社区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效果还不够明显:一是有的支部对电教工作“两个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有的党支部重播放轻讨论和实践,使党员电化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三是覆盖面不够广。一些党员由于经商、务工或外出办事,组织收看时不在家,但又没有采取其他形式进行“补课”;四是教材形式和内容单一。许多党员反映电教片都是一个模式,政治性强,反映先进模范人物多,但有艺术性、感染力强的电教片不多,反映形势政策、实用技术、热门知识等广大党员爱看的电教片偏少,党员看片热情不高,受益不大。

二、解决办法

1、立足社区实际开展电教工作。在现有的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下,我们难以一步到位解决好各社区党支部的办公和活动场所,以及电教设备的投入。因此,要立足巩固现有的电教播放点,并逐年普及扩展。对具备条件的社区党支部,由办事处党委出面争取社区附近具有电教设备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借用他们的设备和场地开展电教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配齐电教设备。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

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DKA010355。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2019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江制作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19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xx”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xx”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这篇“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学习型,课题,成人,动力,报告,研究,学习,社区,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7

一是激发了活力,鼓足了干劲。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鼓足了干劲,推动了社区事业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健全了社区服务居民能力的体制机制,促使服务方式有效创新,带动了社区干部服务理念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科学服务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促使社区工作人员及直管党员能够按照科学服务的要求开展社区工作,进而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

三是转变了作风,实现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社区班子服务能力建设,转变了思想作风,实现了社区迈向科学发展的第一步。第一,明确了能力建设的重点;第二,细化了能力建设标准,创新了服务模式,实现了科学服务与民主管理的有机结合;第三,强化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推进了社区民主建设,强化了居务公开,确保了各项政策决策的公开、透明、规范。

二、存在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历史方面的因素。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思想观念,对一些干部的影响比较深,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个别社区工作人员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去服务社区居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对全体社区干部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这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科学服务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二是主观方面的因素。我们当中的一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虽然从口头上是坚决支持和拥护,但在具体的贯彻执行中,却认为要解决好社区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还是要靠大集体、吃大锅饭来支撑,强调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不够。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家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另外,有些同志忙于抓具体业务,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刻,有的虽然学了,但还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三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能力具体到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还是社区科学服务的能力问题,它不是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虽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已逐步成为共识,但还未上升为法规方面的内容,对提高社区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缺乏刚性要求;对于社区来说,各项评价科学发展能力强弱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推进科学服务的成效机制还要进一步健全,需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以上这些因素也客观上影响着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科学发展、科学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该从社区的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真正为社区居民服好务,把社区居民的利益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二是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当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攻关阶段,处于步入发展的重要关口。必须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全体社区居民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和本领,着力推进社区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必须更加关注民生。社区发展是为了服务于人民,社区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社区发展的成果更应该由人民来共享。既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四是要进一步推进社区党组织的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区和谐上来,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四、下步活动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

(一)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思路。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活动不搞夸大其辞,不是每人写几千字笔记,每人搞个讲评,就达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是要求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及党员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二是抓出特色。开展活动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要搞出我们的特点来,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来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

三是力求实效。这次活动重点在实效上下功夫。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让居民看到社区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实效、有变化、有成果。

(二)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是明确能力提高的目标要求。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实践锻炼,努力使全体工作人员在推进社区发展进程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到推进社区服务的自觉行动上来,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情况,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利于推进社区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是激发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贵在自觉。要不断激发自觉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引导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增强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事业发展是社区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社区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为民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推进科学发展过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居民谋利益的过程。同时,要通过居民的激励监督来激发社区干部提高能力的内动力。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如何,居民最清楚,要探索建立居民参与评价社区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机制,以居民的外推力成为增强干部能力提高的内动力。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8

【关键词】社区资源责任心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20-02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

(1)国内外研究概况

无论是欧美、台湾还是日本等地区,都广泛利用社区资源,力图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职能,开展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国内近年也兴起了新生事物――社区儿童教育,还有的社区积极开拓非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等。责任心是个体重要心理品质,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幼儿责任心发展已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关于幼儿责任心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2)理论依据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b.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2.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有利于将社区教育资源和幼儿园的其他教育课程有机结合;

(2)通过研究,有利于培养幼儿责任心,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3)通过研究,可以使家长更加积极地参与幼儿园教育,提高教养能力。

二、课题总体设计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社区资源:“社区资源”包括人力、文化及物质环境等教育资源,幼儿园是包含在社区中的小环境,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我们理解为是人们生活周围的各种机构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二)研究思路

立足于本园、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有益经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相结合。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将社区资源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责任心;

2.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课程的开发和运用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创新家园共育的形式。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责任心培养的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谈话、观察、问卷等方法,挖掘生活中的物质资源、人文资源等有利资源,了解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为课题研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经验总结法:及时反思、分析、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课题研讨、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形式,推动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4.案例研究法:调查、观察记录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状况,有针对地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资料,在分析反思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

(五)研究内容

1.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有效途径;

3.利用社区资源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与内容;

4.社区资源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有机结合的研究。

(六)研究时间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2.研究阶段(2011年9月―2014年6月)

3.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

三、课题中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开题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段不平凡的教研之路,艰辛的探索产生了可喜的收获。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们加深了对孩子们责任心的了解,并为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出谋划策,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丰富了,科研意识增强了。

(二)开题阶段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开展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水平幼儿责任心调查研究活动:

1.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了“幼儿责任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利用家长和我们共同探索。开展“如何培养大班孩子的责任心”调查研究工作;

3.针对中班幼儿开展了“在春游活动中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活动;

4.六月底我们根据开学时的调查表,交流对“大班幼儿责任心现状”的调查结果。并以案例的形式开展研讨活动。

(三)课题从2011年3月进入研究阶段,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确保研究顺利有效的进行,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水平幼儿责任心调查研究活动。如:1.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了“与社区携手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的活动;2.将社区资源与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有机结合,进行中班社会活动《能干的我》和小班语言活动《一二三爬起来》一课三研的研讨活动;3.利用家长资源和我们共同探索,开展“小班幼儿责任心现状”调查研究工作,并寻找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策略等等。

参考文献: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9

关键词: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一、引言

保罗•朗格朗说过,不应该把人生分为两半,只用于受教育,或者只用于工作。他认为接受教育应当是终生的事业,教育应当渗透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学历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做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工作,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协调发展。因此发展非学历教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内容分析

非学历教育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是指在学历教育以外的,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工作岗位上的培训、所在项目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所属行业培训和各种层面上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内容的中短期培训等。结合非学历教育的定义,研究发现,非学历教育的特点有如下方面。

(一)进修

通过对有关进修的相关文献的归纳,可以看出关于进修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师和医生这两类职业。教师进修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这样三个方面。关于医生进修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上提出要求。

(二)岗位培训

关于岗位培训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及岗位培训的研究和医生护士的岗位培训的调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面。

(三)社区教育

在有关社区教育的文献研究中,最早些时候是借鉴国际上对社区教育的相关发展模式的研究,从而探索我国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及在发展我国社区教育时可参考的教育理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关农村社区教育和城市社区教育的比较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另外,研究目标逐渐从任务驱动转型到需求推动方面。

三、我国非学历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伴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处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常转型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的非学历教育正在走向多元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一)非学历教育的内涵将更加丰富

1.研究领域更加广泛非学历教育的涉及面上显示出,一方面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且趋向多样化,另一方面,非学历教育的研究领域将不再局限于某些特殊职业或岗位,体现出显性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共存的局面,其市场十分广阔,前景十分看好。2.促使人力资源重新调配就业培训中需要兼顾传授知识、技能、能力三方面内容。这样就可以促进流动人口从体力型劳动者转变为技术型劳动者,使他们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所面临的职业挑战。

(二)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化和品牌化

非学历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优化和体制的创新。要发展非学历教育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建立和谐工作团队,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另外,对培训师资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充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还可以引进优秀师资,作出自己的品牌,打造出高质量团队。

(三)进修和岗位培训有着较为充裕的发展空间

应拓宽进修和岗位培训的涉足面,一方面要求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针对这个岗位所需的知识面、技能要求和具备的素养等方面建立相应课程体系,配以优渥的师资力量,为员工进修和岗位培训提供丰富的资源优势。

(四)社区教育发展在持续稳定中逐步趋于完善

随着社区教育与同社区居民联系愈为紧密,社区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中趋向成熟。因此,一方面需要从立法上对社区教育进行规范和约束,在法律层面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让社区教育发展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师资力量的配备。

参考文献:

[1]黄仲兴,樊菁.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相关社会元素的联动———非学历教育市场浅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3).

[2]马笑梅,张宝荣.依托县级电大资源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3]张必涛,郜丽娟.非学历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J].成人教育,2009(9).

[4]范宇竹.英美社区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启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

[5]翟吉和.高职院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系统设计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6]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3).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10

(一)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

内涵本质指的是反映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特性。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已为大家所熟悉,对于社区教育是大教育、社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和社会的结合、社区的教育目的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以及社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进步等问题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社区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究竟是政府还是民众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此都有着各自侧重的定义。甚至有些学者在研究社区教育时只停留在理想层面的探讨,并没有以社区教育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因而难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目前学术界对社区教育内涵本质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教育体系的范畴,即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教育类型。比如:厉以贤在其《社区教育本土化》一文中指出,社区教育是为了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生活质量并推动整个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内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厉以贤,2004)黄云龙认为:现代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成员接受到的一种以社区学校为主体的有组织、有形式的教育活动。(黄云龙,2006)陈乃林认为,社区教育从根本上说是社区范围内的全民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陈乃林,2003)很多社区教育工作者也认为,社区教育其实就是在社区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即教育在功能和表现形式上的拓展———为社区服务。因此,社区教育在实践中常以政府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参加的形式开展。二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即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吴遵民认为,我国的社区教育应当向政府推动和社区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社区教育应当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活动。(吴遵民,2003)杜幼文指出,社区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教育,我国构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社区教育为这一社会”构建目标服务。(杜幼文,2013)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台湾社区教育学者林振春,他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过程,社区发展的过程即是社区教育的过程。(沈光辉,蔡亮光,2010)社区教育已经超过了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由社区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为实现社区发展和社区居民进步服务的社区发展活动。三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组织管理范畴,即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协调管理组织。比如,梁春涛在《中国社区教育导论》一书中提出:社区教育是旨在提高全民素质、共同建设区域文明、促进社会和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社会一体化体制;是在一定地域内,由主导机构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结合,双向服务,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一种机制。(梁春涛,1993)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社区管理组织,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协调社区内的各个部分,形成学习型社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综上所述,社区教育的几种范畴说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的。从社区发展历程来看,其初始阶段都是在社区居民之中开展以教育为主的活动;随着社区的发展和结构的不断健全,教育对社区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社区教育在将来必然成为社区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对于社区教育的主体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受教育主体应是社区居民,这点已是共识;但对于教育主体,或者说管理主体而言,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结合我国社区发展现状来分析,目前各地社区的发展并不平衡,发达地区社区发展虽较完善,但仍没有达到自主管理的程度,更不用说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再加之我国社区的管理机构仍是政府及其延伸部门,因此目前社区教育的管理主体仍应是政府,由政府部门主导,发动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如果只是强调社区居民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是不切实际的。但是,随着未来社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区的管理主体将最终由社区居民承担,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将逐步走向社区居民自治的社区发展活动。

(二)关于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指确定事物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明确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就明确了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功能定位决定了社区教育实践的内容和方式。传统的教育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传授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迅速增长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与技能,但也有可能压抑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当摒弃学校教育中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弊端,把重点放到人的自我完善上。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功能应是提供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教育,是以非功利教育内容为主的。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实用性目的是提升本地居民的人力资本,有效提高居民的生存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区的健康稳定发展,即认为社区教育应提供开发社区人力资源的教育,是以功利性教育内容为主的。持非功利主义社区教育观点的主要是一些理论研究者,他们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为社区教育的功能应当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在其《学习型社会》一书中指出:在21世纪,教育或许可以最终实现自身的目的。”他认为,教育没有实用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人性,而非人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如果接受教育与培训需要一定的报偿来维持的话,任何一个国家也难以承受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供给及其收益补偿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只有当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时,才能从根本上回答学习型社会的动力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以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理念为出发点,认为社区教育应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完善的学习内容,因此非功利性是社区教育功能的主要特点。持功利主义社区教育观点的主要是一些实际工作者和部分学者。他们认为,社区教育应当将培养社区居民获得生存发展能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厉以贤认为社区教育应通过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和职业技术能力来推动人的发展。(厉以贤,2004)邵泽斌将发展社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区教育的内在要求,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社区教育的现实要求(邵泽斌,2006)。大部分社区教育的实际工作者从提高社区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普遍认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开展提升居民生存技能的教育培训,指出只有提升居民的工作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才能促进居民安居乐业,从而保障社区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谢家超认为,从社会体制的角度出发,社会要为个体提供适合生存的环境,并通过广义的教育使之具备生存发展的能力。(谢家超,2011)从上面的两种观点可以看出,争论的焦点在于社区教育主要是应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完善和发展的教育,还是应当提供开发社区居民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进步的教育。从本质上来看,社区教育理应提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社区管理体制下,社区的管理机构从权力和能力两方面都无法承担起这个重任,完全非功利性社区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政府或者社区教育的提供者压力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是比较理想化的社区教育。因此也有学者提出,在提倡非功利性社区教育的同时,不能排斥功利性教育的内容。如吴遵民认为,社区教育的非功利是它的本质规定,但功利能维护社区安定、促进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不仅十分有益而且实属必要。(吴遵民,2003)邱建新等指出,社区教育应当在培养人们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形成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恋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邱建新,陆军,2001)

(三)关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者说可供重复套用的结构、框架。社区教育模式可看做是社区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关于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地域划分的社区教育模式:大体可分为城市型社区教育模式、市镇型社区教育模式、乡村型社区教育模式等三类;二是按照不同管理主体划分的社区教育模式:大体可分为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大学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等四类。(杨燕燕,2001)应该说,按照地域划分的教育模式是比较模糊的,因为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城市中还存在着城中村形成的社区,它们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社区,再者是城市也有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等分别,它们的社区发展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同理,市镇和乡村也有不同。因此,有学者主张按照管理主体来划分社区教育模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它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其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是政府或相关部门,如街道、乡镇等行政编制内的单位。这种社区教育模式主要以完善社区服务水平、美化社区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活动。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二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这里的学校主要指社区内的中小学校。学校通过充分、灵活运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对在校学生和社区居民进行校外教育。该模式具有学校主导、资源共享、社会参与等特点。但总体而言,这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学校校外补偿教育性质,目前由于学校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政府,所以常因资金问题难以开展活动,局限性较多。三是以社区大学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社区大学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办学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的社区教育。社区大学通过专业开办、课程开设、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来开展社区教育教学活动。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县区和社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开办,一般是借助电大或者其他职业院校开办社区大学。此模式目前在上海、江苏、福建等发达地区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四是以社区居民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它是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存在于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管理的社区中。社区教育的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均由社区组织和居民组成的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负责。其运作方式为:由本社区较有影响并且热心教育的单位或群体牵头组成专门机构,利用各自的影响和资源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岳杰勇,2006)从以上各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前三种模式都在政府行政主导之下,无论是以政府主导还是以中小学为中心的模式,其办学主体其实都是政府,目前社区大学为中心的模式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也难以运作。因此,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的阶段仍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政府在当今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仍是主要力量,担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组织开展的社区教育难免形成社区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局面,社区居民很难真正从社区教育中获益,甚至成为旁观者,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无法调动。并且各职能部门受政府委托,在开展和督促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常出现相互推诿、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利益争抢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社区教育趋于形象工程。从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最终目标将走向由社区自主开展社区教育的方向。

二、基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总结与探讨

美国学者哈钦斯在其著作《学习型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学习化社会即大家所熟悉的学习型社会,是指社会全体成员都自觉地开展学习活动,并且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到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社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要想建成学习型社会,首先就必须从社区入手,从创建学习型社区破题。因此,基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社区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和推动社区进步为目的的,涵盖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教育内容,能够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机会,最终实现社会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社会化的活动。根据以上述评与总结,本文就这三个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强化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实现其社会功能,通过培养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教育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并且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且还要强化社会”的学习功能。从社会发展的客观状况与需求来看,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趋势辩证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之中,并且在价值层面上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内外社区教育的历史沿革来看,社区教育来源于社会教育。学术界曾出现不少富有探索性的见解: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划分到民众教育”一类,如北欧诸国;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定义为社会教育,如日本的社会教育几乎是社区教育的同义词;还有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如美国的社区教育就被认为是为社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的所有成员提供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陈元姝,2009)。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建立学习型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社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形式,又是推动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代表着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方向,同时也是推动教育与社会(社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基本、有效的手段与途径之一。一方面,社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为指导,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社区教育,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提高素质、提升生活品质和质量的需要,为惠民、安民、乐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与社会的联系紧密性和结合一体化,它是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的集合体和统一体。社区教育既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沿革看,社区教育来源于社会教育,美国学者杜威在20世纪初就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我国古代的乡校”、乡规民约”和社学”等形式也是社区教育的雏形。从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看,强化教育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融合,进而实现社区教育从教育主体本位向社会主体本位的转变,是未来社区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二)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坚持非功利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统一

在学习型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都能随时、随地接受到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而这种学习需求,既包括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素养的社会生活休闲教育内容,还包括提高职业技能、促进社区居民获得生存发展能力的职业教育内容。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社区教育强调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是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不是为职业做准备,教育的内容偏向非功利性。而功利主义强调以实际功用作为社区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主张实施有利于人们当前职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实用技能。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看,这种教育内容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实际上,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社区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也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符合现实社会发展水平。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居民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可有些地区居民还生活在温饱线上。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只有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各地开展的社区教育也应因地制宜,既要有提高居民收入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的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使社区居民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要有提升精神素养的各种生活教育、道德教育等非功利主义的内容,保障居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提升。社区教育功能定位的争论,其实是受到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社区教育研究中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价值观都有其存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只有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才有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非功利主义强调的坚守终身教育理想的问题,有其合理性,但这种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即社区教育的发展只能通过市场、社会等实际需求来实现,因此功利性也是无法避免的,它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动因之一,也是社区教育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社区教育必须通过功利性的手段来实现发展终身教育的根本目的,无论它们的出发点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在社区教育的研究中,既不能一味强调终身教育的理想,批判社区教育实践中功利主义的存在,也不能只停留在满足社会功利需求上,而忽视了终身教育的核心价值。

(三)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1篇11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

基金项目:本文受西安医学院第三批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助。

引言

近几年,学界围绕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研究呈现升温趋势。学者们将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的研究均放置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进行探讨和考察。目前学者从不同视角结合大量的史料论证了冬学运动的内容、特点、形式和作用等,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所参考文献大多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日报》及1981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本文将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学者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总体性研究

早在1985年张秦英、刘汉华的《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特点》一文就阐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规模空前地开展了社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总结了社会教育的特点即社会教育与抗战、生产相结合,依靠小学进行社会教育,党、军及群众团体都来办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依靠群众自己来办[1]。作为根据地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一种学制,冬学同样具备以上的特点。胡现岭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创建与发展入手,将冬学运动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动员学员入学、开展准备工作、制订规章制度、选拔和培训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总结冬学的特点和成效[2]。这与王晋林2014年发表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述评》[3]一文达成共识观点。

关于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总体研究状况,学者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一是冬学运动的开展符合抗日战争的国情、边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情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低较为愚昧的民情。二是冬学运动坚持了民主教育的思路,普及教育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人民不但可以普遍地享受教育,而且人民的实际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并且在教育中得到迅速进步[4]。三是冬学的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实施全民抗战教育,普遍提升了边区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和抗日民族意识,提高了广大边区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力配合了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冬学运动对推动妇女解放、普及卫生知识、转变社会封建迷信的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冬学运动特点的形成、积极作用的发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边区政府针对冬学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转变思路,调整政策方针的结果。徐鹏的硕士论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研究》中提出抗战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运动经历了一个最生动、最活跃的实践过程,这也是党根据边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实验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共产党在边区由被动到主动,不适应到适应,并在改造与创造中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的摸索过程。从社会教育运动在边区的全面普及阶段到“旧型正规化”阶段再到“民办公助”阶段,党的精英和各级组织者不断选择和调整他们进入乡村社的方式,同时也不断增进对边区乡村社会及民众的认识和了解[5]。中共政策的调整在冬学的内容、教育对象、宣传动员手段中均有体现。

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的微观视角差异化研究

1.关注冬学运动殊群体――妇女

张羿霞的《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6]一文指出妇女加入冬学运动是冬学中的一大特色。妇女的解放从根本上来说是思想文化方面的解放。妇女群体的思想解放,文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更广泛地调动了抗战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边区妇女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也为边区民主政治进步奠定了基础。因此,社会教育成为实现妇女社会角色独立,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妇女冬学既发挥了社会教育的功能,也加速了妇女群体快融入社会治理模式的参与主体。

张雨新更加细化了对妇女冬学问题的研究。他从边区政府动员妇女冬学的手段方法分析,妇女不愿意去冬学的原因除了受封建意识影响束缚之外,还与家庭内部的矛盾牵制,生活生产中遇到实际问题困扰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他首次提出了在抗战大环境下,为了调动各阶层共同抗日,在动员妇女冬学活动中,边区政府的政策方针向传统社会习俗作出一些“让步”的观点[7]。

2.妇女卫生冬学

妇婴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冬学是边区卫生宣传的一大特色[8]。妇女卫生冬学教育宣传方式多样,涉及报刊宣传、庙会宣传、事实宣传、卫生知识展览会等。冬学运动中,以妇女卫生常识教育、妇科疾病知识普及和婴儿幼儿保育知识教育为教学内容的妇女卫生冬学,成为了区别于一般男子冬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妇女冬学运动的一个鲜明特色,因而在教学内容较男子冬学更加广泛,也更加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生活[9]。从妇女冬学的作用来看妇女卫生冬学改善了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促使农村环境发生改善。

3.新文字冬学

关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冬学的研究问题,学界现有的研究文章数量极少。胡现岭2008年发表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一文是最早关注研究新文字冬学的文章。文章认为新文字冬学无论在政治教育内容还是形式上均未能得到民众的认可。主要新文字运动的领导人对新文字认识过于乐观,忽视汉字主体地位,采用革命化或大运动的方式,企图以革命热情代替科学研究,往往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会挫伤广大群众的热情,新文字冬学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10]。对于新文字冬学的成效,杨益哲的论述主要从积极角度予以肯定。他认为新文字冬学促进扫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有利于宣传动员群众认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1]。

思考新文字冬学失败的深层次矛盾也是该问题研究的另一个角度。王建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例》一文指出文字改革原本无可厚非,但颠覆传统,完全照搬西方文明的拉丁化方案,超出文字改革本意,抛弃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汉字,必然解构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语言与“道德范式”[12]。

4.冬学中的历史人物

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涌现出一批积极推动社会教育普及发展的革命教育家,然而学者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较少。拓毅在《徐特立研究》1995年第2期和第4期中分别发表《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13]和《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教材建设》[14]两篇文章介绍徐特立在新文字冬学中实践和贡献。李绵于1980年撰写发表的文章《陕甘宁边区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字改革试验――怀念吴玉章同志》,回顾吴玉章在1940年―1942年在延安围绕新文字冬学创办报纸、开展试点教学和编写教材的经历[15]。彭红霞2011年撰写《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文提到了徐特立对新文字的认识。

5.冬学中蕴含的政治动员及意识形态教育

黄正林撰写的《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一文指出冬学的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有最大限度的认可[16]。李祥云、程晓敏研究中认为冬学教育是党对农民进行教育实践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形态。冬学的政策、形式、内容均有大众化的特点,这是中共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重视思想教育和树立主人翁意识的政治宣传、树立先进典型是中国政治动员的三种主要手段[17],这在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均有体现。任何成功的政治动员都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而是受众主体主动地认同接纳意识形态教育。

结语

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对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的总体性研究及冬学特点作用的研究文章居多,国内学者也都基本形成了共识。二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微观层面的研究表现在冬学中对特定群体、特定教育内容的细化研究,视角独特,深化了对冬学社会作用的理解。三是从政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冬学运动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并反思冬学运动背后渗透的中共政治动员手段和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显著,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方面均有新的突破,但还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于后期进一步探讨。一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除了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外,可以充分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已有的概念、理论、框架,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对陕甘宁边区的冬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升理论构建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对比研究。例如,将陕甘宁边区冬学与苏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太行革命根据地等其他区域的冬学运动情况作对比,考察不同地域环境条件下冬学特点。此外,目前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陕甘宁边区冬学问题尚未有学者涉及,是研究的空白地带。三是关注历史人物的研究。学界没有针对冬学运动中关于林柏渠、辛安宁、等领导人物的研究。在后期研究中,可以适当增加φ庑├史人物的研究,更好地把握中共在特殊时期的思想教育宣传理念。四是与冬学相关联的基层组织的研究。例如,青年抗日救国会(青救会)和妇女救国会(妇救会)在冬学运动中的研究,揭示基层组织在冬学运动中如何演变发展日益成熟的规律。

参考文献:

[1][4]张秦英、刘汉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2]胡现岭:《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

[3]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述评》,《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21卷,第5期。

[5]徐鹏:《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运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6]张羿霞:《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中的妇女教育》,《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第13卷,第9期。

[7][9]张雨新:《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的社会教育――以冬学为例》,《农业考古》2016年第1期。

[8]温金童、罗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幼保健》,《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23卷,第10期。

[10]胡现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

[11]杨益哲:《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政治动因和新文字运动的成效》,《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5期。

[12]王建华:《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运动――以延安县冬学为例》,《民国研究》2011年第3期。

[13]拓毅:《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冬学运动》,《徐特立研究》1995年第2期。

[14]拓毅:《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教材建设》,《徐特立研究》1995年第4期。

[15]李绵:《陕甘宁边区一次很有意义的文字改革试验――怀念吴玉章同志》,《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6]彭红霞:《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9卷,第4期。

社区教育调研范文篇12

摘要:社区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文化现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社区音乐教育到底发展程度如何?人们对它是否认同?发展现状又是怎样?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广泛关注和思考。因此,对于社区音乐教育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决定了我们有必要对社区音乐教育方法进行一下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社区音乐教育;必要性;调查方法

社区音乐教育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学术领域,现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在国内起步较晚,然而却发展的尤为迅速。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也加入进来,并对社区音乐教育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社区音乐教育

社区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活动在社区活动范围内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建立在培养人们学习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以及艺术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对人们进行美的教育,并且要求有广大社区成员的参与,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是集各种音乐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等在内的对社区人员的综合教育形式。

二、社区音乐教育调查的必要性

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因为如此,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

社区音乐教育调查重要的意义在于,透过对社区音乐教育的调查可以掌握一个社区的民风民俗。一个地方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的人们的精神文化,从而关系到这个地方的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对于音乐教育的调查也能使个人广泛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以便于更好的了解现在的社区生活。因此,无论是从个人来讲还是就整个社会而言,进行一次社区音乐教育调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社区音乐教育调查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主题,选择调查的方向,全面考察社区人员在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以更精准的了解社区人员所受到的音乐教育情况,并要邀请有关专业的音乐教育人员进行修改。在发放问卷时要选择几个不同居住人群的社区,最终完整的整理问卷,统计结果。

(二)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晤谈法,就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由于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在与社区人员进行访谈中,应注重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的不同谈话技巧。所询问的方法应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人们的心理特点。但是所谈论到的主旨内容应保持围绕社区音乐教育带给大家的意义与帮助,以及社区人员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自身受到了提高与进步。相应的社区音乐教育对于社区人员的利与弊在访谈中也应该注意权衡。

(三)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观察法有一些必要的程序和步骤:(1)制定好观察计划,主要包括观察时间、地点和对象的选择;(2)做好观察的准备,比如一些观察的工具:笔、纸、表格、试听工具;(3)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观察,同时要注意保持被观察者的常态,并作出相应的记录;4.整理和分析数据,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

观察员可在与社区人员谈论音乐教育的同时观察其所流露出的自然反映,以侧面的观察出社区人员的真实心里情况。观察员可适当的引导,但是主要应该让社区人员自己从个方面谈论自己对于社区音乐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四)资料分析法

有时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现场的调查无法顺利进行,此时就需要我们对一些原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因此资料分析法也是有必要用到的。

资料调查法不同于实地调查,因此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通常情况下,资料分析法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1.资料的搜集工作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事半功倍;

2.资料的收集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数量和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3.注意资料的时间性,对于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资料进行收集,否则不予采用;

4.注意对资料的保密,切勿在未经本人允许下公布他人信息。

为了更好地说明关于社区音乐教育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拿出网上的一个例子,这是关于《您经常参加社区音乐教育吗?——音乐教育/活动的调查问卷》的最新数据分析,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1题:对于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概念的了解程度?[单选]

第2题:您所处的社区是否有专门从事社区音乐教育的机构或者个人?[单选]

第3题:您所处的社区是否有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场所?[单选]

第4题:您是否参加过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单选]

第5题:您所知道的社区音乐活动是否有组织性?[单选]

第6题:您是否组织过社区音乐教育/活动*?[单选]

第7题:您所参与的社区音乐教育/活动是否得到过资助?[单选]

第8题:您是如何得知社区音乐活动的开展信息的?[单选]

第9题:您是否接到过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邀请?[单选]

第10题:您是否参加过社区音乐教育课程?[单选]

数据整理:在这次调查中有这样几个数据值得我们关注。针对此次调查参加投票的有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其中20-49岁青年和20岁以下青少年较少;50岁以上年龄参与者较多。在这次调查中,投票的大部分人都投了赞成票,并表示对于现在的社区音乐教育比较关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现在的社区音乐教育已经被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

四、总结

借助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得到这样的信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社区音乐教育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社区音乐教育已经基本深入人心,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继续传扬下去。各种调查方法都有一定的优势与劣势,都有助于得到社区音乐教育的真实情况,能够为社区音乐教育的普及化、多样化和人性化发展提供巨大助力。在实际调查工作中,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各取所长,以达到帮助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音乐教育活动达成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为政府推动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素质,这样不仅有利于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也更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谢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2]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3]车文芬.音乐教育: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新乐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实用的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0篇
  • 下一篇:助理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