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1 栏目:公文范文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

关键词:煤化工二氧化碳排放综合利用

前言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我国能源结构中主要的资源。煤炭资源在能源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我国煤炭蕴藏数量位居世界的第三位。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煤炭资源成为主要被利用的能源。我国属于煤炭大国,也属于煤炭使用的大国。煤化工自兴起以来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煤化工产生的直接损害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今后的煤化工行业,不仅要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更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利用问题。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是煤化工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煤化工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资源的需求空前强大。我国能源储备中,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较少,多数工业能源都依靠于煤炭资源。我国煤炭保有存储量超过1万亿t。煤化工一直是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重点,我国政府始终致力于发展煤化工工业。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编制了《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建成七个大型煤化工产业区,到2022年末,我国对煤化工投资将超过一万亿人民币。发展煤化工行业是我国良好利用能源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煤化工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有效延伸开发新能源的时限。发展煤化工行业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二、煤化工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

发展煤化工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是难以解决的重点问题。研究煤化工中CO2的综合利用,就是要将减少排放和合理利用统一协调起来,减少CO2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1.煤制甲醇和烯烃过程中的CO2排放。煤制烯烃过程是指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四个流程。在这一阶段的CO2主要源自煤气化的过程。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CO2数量大。原理就是煤在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反映。

2.煤液化过程中的CO2排放。煤的液化主要是指把固体状态的煤,正在高压和温度控制下,直接与氢气反应,从而转化成液体油品的技术。煤液化过程是一个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过程,反应中的氧和氢的纯度都很高,反应后以水中氧的形式排出,CO2的产率比较低,

3.煤间接液化过程中的CO2排放。煤的液化过程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分别为气化过程,合成过程和精炼过程。在煤间接液化过程中气化和合成步骤中,会产生CO2。这个阶段的每吨液化产品中CO2排放量大约为3.3t。

三、煤化工中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

1.应用的主要技术

1.1CO2转化与固定化技术。CO2转化与固定化技术主要是利用CO2的化学性质,对其进行转化,成为其他物质或者固定到其他物体中,实现资源再利用。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第一,将CO2当做大棚种植中的气体肥料,这种做法能够促进蔬菜的生长,植物吸收CO2的量超过平时的数量,可以增产增收。第二,利用CO2制造降解塑料,用于一次性包装材料,如餐具或者保鲜材料,医用材料,地膜等物质。这项技术可以实现自然环境中的完全降解,减少了塑料制品的污染,对于环保具有重要意义。第三,CO2经过催化可以转换成甲醇、合成气或者烃类的化工原料,可以产生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脂类、羧酸等物质。

1.2CO2的循环利用技术。CO2的循环利用技术是依靠CO2的物理特性来实现的,属于资源化的技术应用。这种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第一生产超临界的CO2,超临界CO2具有压缩性和流动性,液体具有高密度、高比热的特点,具有高渗透性和低粘度的特性,超临界CO2是非常好的萃取介质,操作简洁,工艺时间短。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第二,把CO2作为食品的保鲜剂和添加剂,用于食品的保鲜冷却、冷藏。特别是在碳酸饮料的加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需求量很大。第三,用于空调制冷的介质。CO2用于空调制冷介质主要是利用跨临界CO2取代氟利昂。第四,制造干冰。CO2的固态形式称之为干冰,干冰一般用于食品工业领域,文艺产业领域,而且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第五,气体焊接方面。CO2在气体保护焊接、炼钢、油气井等方面应用广泛。

2.采用的主要设备

煤化工排放的CO2是在混合气体中,要从混合气体中提纯CO2需要对气体进行必要的压缩。无论是提纯还是综合利用,都要对气体进行压缩,所以,煤化工二氧化碳的利用的主要设备就是压缩机。

3.回收、储存和运输过程

CO2的综合利用需要进行回收、储存和运输。这三个环节中要做好CO2形态的转变,在储运过程中,采用低温储运技术,最好采用储罐充装,运输过程要掌握好设备的平衡和循环。保证回收、储存和运输过程的工艺流程。

结语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资源仍然是坚持使用的能源种类。在这样的形势下,做好煤炭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煤化工行业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对社会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做好煤化工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煤化工的使用弊端,使煤化工的危害逐步减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活动。在倡导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今天,做好煤化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赢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柯,马娟,浅析煤化工二氧化碳排放及综合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4期。

[2]孙永泰,二氧化碳化工开发的新工艺[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3年03期。

[3]金涌,周禹成,胡山鹰,低碳理念指导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化工学报,2012年01期。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2

二、调查人:张纪巍李晨琪

三、调查来源

1、居民生活问卷

2、网上查阅

四、调查目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五、调查内容

1、现在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现代社会正处于高碳生活,低碳生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虽然当前,不少的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意识已经开始转变,从节约水电,降低能耗,减少具有污染性材料的使用等日常小事入手,不断培养文明、责任的低碳方式。但仍有不少的人对低碳生活的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难以改变。2、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3、低碳生活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都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都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4、低碳生活的意义:全民低碳生活,对缓解全球变暖有非常巨大的效果。二氧化碳在地球上能存在上百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减少农业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却忽视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张女士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据测算,1999年—XX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全国26%,我国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吨。按照78.5公斤碳排放量需一棵树来算,人均每年消费8吨的南京每年就要种101棵树。5、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发放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48份,根据调查,分析如下: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前年增加6%。

不少的人也有了低碳的意识,不少学校也都组织了宣传低碳的活动,通过在潍城区东方家园下小区的观察,近年来,人们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大人小孩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6、建议及措施①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在95%以上。

③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从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环境/低碳管理机构。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3

关键词:中日贸易;隐含碳;跨国投入产出表;产业部门

作者简介:张璐(1977-),女,甘肃兰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兰州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日本与东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2-0061-06收稿日期:2011-09-13

从1981年到2009年,中国因能源消费导致的CO2排放量从14.51亿吨(MMT)上升到68.32亿吨(MMT)(IEA)。如果不进行任何控制,到2030年中国CO2排放量将达到114亿吨。因此,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大的碳减排压力。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坚持一个论点,即中国商品的进口国应该为中国的部分碳排放负责。我国坚持这个论点是基于计算CO2排放的角度不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一国应该为由于国内生产所使用矿物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负责,所以目前大多数统计是基于生产的角度来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但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一点提出质疑,即从生产过程来度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地鼓励各国采取碳减排措施。因为消费者在消费进口商品时,在排放总量中剔除了这些商品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质是降低了本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环境成本,尤其当这些商品属于高耗能与高排放产品时,出口国承担了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二氧化碳。Peters等(2008)发现按照IPCC的衡量办法,1990年以后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5%,但是从消费角度衡量,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9%。理论上说,从消费角度衡量能更公平地分配碳减排的任务额度,可以避免碳泄漏,增加国家间在环境问题上进行协调的可选择手段,鼓励国家取得环境上的相对优势,从而加速清洁化生产技术的扩散。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国际贸易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是全世界的制造基地,向世界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这样的出口同时消耗了大量能源。靠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来推动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承担了本应在进口国排放的CO2,付出了极高的环境成本,而消费这些产品的进口国家在本国的排放总量中却没有计算这部分排放,在享受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优质耐用消费品的同时,指责其对全球气候所造成的伤害,本来就是很不公平的。

一、文献综述

贸易与隐含碳排放的研究上有3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为了更好地理解贸易的环境效应,需要对隐含碳的含量进行直接的估算。第二,对碳泄漏的分析,能够揭示由贸易导致的污染转移的数量。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贸易调整后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是否真的能帮助消除碳泄漏和减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近几年对国际贸易中隐含CO2进行数量估计和政策意义分析的文献非常多,考虑到实证研究的可行性,大部分采用投入-产出模型。

就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增加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对CO2排放不加限制,最小化碳排放的动力不足,使相对优势和碳排放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迄今为止,分析贸易中隐含碳问题的文献都清楚地显示主要发达国家是二氧化碳的净进口者,而全体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发达国家是净出口者。Ahmad等(2003)的一项对于OECD的研究估计,1995年中俄两国碳的净出口量大约等于OECD全部净进口量――OECD国家国内排放量的5%。他们还计算了24个国家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探究了贸易驱动型的产业地理移动对全球排放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挪威、荷兰是碳净出口国,匈牙利的碳进出口量较平衡,而美国、日本、韩国和其他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都是碳净进口国。还有一些学者对碳排放进行研究,得到相似的结果。如Lenzen(1998)、Peters等(2006)、Kander等(2006)、Chung等(2006)发现韩国对日本出口商品中的碳密集度高于日本对韩国的出口。

对中国的贸易活动给环境带来影响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刚刚开始。Peters等(2007)运用结构分析法估计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并特别关注中国的碳排放。Shui等(2006)计算得出中国CO2排放量的7%~14%是由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造成的。而且,由于中国对煤炭的广泛使用和低效率的制造技术,中美贸易导致1997年~2003年间全球CO2排放量增加了7.2亿吨。YouLi等(2008)发现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2004年英国减少了11%的CO2排放,全球排放量增加了117吨。有学者计算了1997年~2007年中美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现这段时间内美国的CO2排放量减少了2%~4%,中国增加了14%~20%,全球增加了2%~4%。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日贸易中的隐含CO2排放问题,本文借助两种数量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直接估计1990年~2000年两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隐含CO2排量的升降,以追踪在这段时间内双边贸易是否导致中国向日本出口隐含CO2;然后假设一种非贸易状态,比较在这种虚拟状态下和真实状态下总排放量的不同,从而监控中日双边贸易是降低还是增加总体CO2排放量。由于跨国投入产出表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90、1995、2000年3个时间段的数据为样本进行计算。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在计算国际贸易中承载的CO2排放量时,投入产出表是最常被使用的分析手段,此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创立于1941年,1970年他开始尝试将经济结构与环境影响相联系,将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进行扩展,在投入中包括自然资源,在产出中包括废气和污染物的排放。从此以后,投入产出表被频繁地应用在环境问题研究中。近年来主要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但是尽管这种方法能分析一国整体进出口中的隐含CO2排放量,细化到产业部门还有一定困难。因为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根据部门内所有产品的比例加权平均得到的,这种估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确定性。

1.双边贸易中隐含CO2的直接量化方式

通过计算一国为生产出口商品而引致的国内CO2排放,可以计算双边贸易中的隐含CO2含量。分两步计算:第一步是计算两国的产业部门层面的隐含CO2排放系数;第二步是用相应部门的出口量乘以隐含CO2排放系数,将之加总得到总排放量。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碳排放LMDI分解研究北京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温室气体巨大的存量和新增排放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温室效应加速显现,节能减排问题成为国际和国内媒体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09年12月份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众多国家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中国政府在会前承诺:到2022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走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在节能减排上备受各方瞩目,理应做出表率。

从自身情况来看,北京市环境问题依然很严峻。2013年伊始,“雾霾”天气接连不断地出现,环境问题被政府提上了工作议程,如何保证在碳排放减少的同时而又不影响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北京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要完成该项任务,必须找出北京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各项影响因素的构成来制定环境政策。

目前,对于影响北京市碳排放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刘春兰等在计算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每年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利用LMDI模型将北京市碳排放定量分解为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系数等五方面因素。结论认为:导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飞速发展,而能耗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核心因素。①姚永玲以北京市市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MDI指标分解方法研究经济规模、单位产值能耗、人均能耗、人口密度和能源空间支持系数等对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增加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减排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②李慧凤运用LMDI分解模型研究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三个因素对北京人均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得出北京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和遏制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③

本文运用LMDI模型对北京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个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率,为阶段性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因素分解模型

因素分解方法是目前国际上研究二氧化碳变化机理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二氧化碳排放分解为相关影响因素的乘积,并根据不同的确定权重新进行分解,以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增量份额。碳排放主要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对外贸易、能源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科技进步等都会影响碳排放,但归纳起来都会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体现出来。本文在已有的因素基础之上加上了人口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研究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以表达为:

C=∑Cij=∑P=∑PRSiIiMijUij

其中C为各种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i为产业或部门;j表示化石能源消费类型,如:煤炭、天然气等;P表示北京市常驻人口数量;Q和Qi分别表示经济总量和i产业或部门的产值;E、Ei、Eij分别表示能源消耗总量、i产业或部门能源消耗总量、i产业或地区j种能源消耗总量;R=Q/P,表示人均经济总量;Si=Qi/Q,表示产业结构;Ii=Ei/Eij,表示能源强度;Mij=Eij/Ej,表示能源结构;Uij=Cij/Eij,表示i产业或部门j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这样,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人口数量、人均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6个影响因素,以0、t分别表示即期和基期,根据LMDI模型方法,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为:

Ctoc=Ct-C0=Cpop+Cact+Cstr+Cint+Cmix+Cemf

公式中6个变量对不同产业或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可根据B.W.Ang等提出的LMDI方法进行计算。

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

本文所使用数据为2002~2011年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所选因素中人口数量因素采用的是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人均经济总量因素采用的是北京市人均实际GDP(2002年为基期);产业结构因素为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所选的消费能源为煤炭、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电力9种能源。碳排放的核算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所提供方法,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按不同标准折算成标准煤,再利用转换系数将标准煤转换为二氧化碳,基本公式为:

CO2=KQ

Q为各种能源使用量转换为标准煤的数量;K为转换系数,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系数K是不等的。

根据LMDI分解模型,对北京市产业碳排放进行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数据,2002~2011年北京市碳排放量增加了5037万吨,2008年由于奥运会的举办导致碳排放增长急剧减少,2011年由于焦炭使用减少了5倍多,该年碳排放出现了负增长,除了这两年的特殊变化外,碳排放量都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在促进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中,人均经济总量的增长导致碳排放增加6517万吨,其贡献率达到129.3%,可见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人口的增加对于碳排放的增加起到很大的影响,其贡献率达到80.9%;能源结构虽然也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从贡献率来看还是占比太小。在抑制碳排放的因素中,能源强度(能源利用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贡献率达到-94.4%;由于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其贡献率也达到了-15.9%,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正处在优化的过程中。

表12002~2011年北京市碳排放因素分解(单位:万吨)

结论

本文运用LMDI分解技术对北京市碳排放增量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人均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北京市碳排放继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第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强度)是抑制北京市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第三,能源结构的变化对北京市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由于长期依赖煤炭这种高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导致其对减少碳排放的作用甚微。

考虑到北京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且人口控制缺乏实际意义,因此要控制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就需要从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结构上下手。

从北京市产业结构来看,2011年底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6.1%,第二产业占比为23.1%,而第三产业大部分具有低消耗、低排放的特征,通过降低第二产业比率来增加第三产业占比的空间已然不大,因此,产业结构应该从内部进行调整即推进产业内升级,推动工艺创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目前北京的常住人口为2000多万人,汽车多达520多万辆,从这些数据很容易看出北京市每天的能源消费是一个多么大的量,加大能源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完成碳减排任务是事半功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的是提高能源技术水平,技术的提高不但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企业实力和产品质量。

能源结构由于受一国资源禀赋的限制,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从长期来说,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影响因素中贡献最小,其发展空间很大。调整能源结构要改变目前以煤炭等碳基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历史特征及成因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m201310017001】

【注释】

①刘春兰,陈操操等:“1997年至2007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资源科学》,2010年第2期,第235~241页。

②姚永玲:“北京城市发展中的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第40~45页。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化石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地区分布

AStudyonRegionsDistributionofCarbonDioxideEmissionsofFossilEnergyActivities

MaoShoulei1GuJianlong2FuJun3

(1.DalianBoyuEnvironmentalTechnologyCorporation,Dalian116026,China;

2.YunnanAcademy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Kunming650051,China;

3.YunnanYun-JingForestry&PulpMillCo.,LTD.,Puer666400,China)

Abstract:Theworld'sresponsetoclimatechangeisthetheme;Findoutthepatternofcarbonemissionsisthebasisofareasonableallocationofprovincialandmunicipaldistrictofcarbonemissionreductiontargetscountries.Basedonavarietyofapparentconsumptionoffossilfuels,carbonemissionscalculationtogettheprovincesandcitiesareaandanalyzedtoshowonthenationalmap.

KeyWords:fossilenergyactivities,carbondioxiderelease,regionaldistribution

1引言

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外交等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1]。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报道,2011年大气温室气体总量再创新高。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人类活动排放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过去10年辐射强迫增加的85%均来自于它。根据WMO公报报道,201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数量达到390.9ppm(1ppm=百万分之一),是工业革命前水平(280ppm)的140%之多。由于二氧化碳及其它能存留热量的长生命期气体的作用,表示气候增热效应的辐射强迫增加30%。由此带来的暴雨、暴雪、飓风、泥石流等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由于化石燃料使用而引起的碳排放更是研究重心IPCC全球第4次气候评估报告指出,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CO2等温室气体增加有关[2]。

据统计,从1990年~2003年的1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占世界的25%,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为34%。预计到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温室气体大国[3]。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我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此应对我国温室气体的分析研究不断出现[4,5],并深入研究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从而寻找解决我国碳减排的途径与对策[7]。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在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人口规模等方面差异较大,从而使各地区在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居住着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消耗了世界约75%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8]。本文通过对各种化石燃料的表观消费量的计算,得出全国各省市区的碳排放量,并结合全国地图加以具体分析。

2计算方法

碳排放量是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碳量。其中,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均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能量转换与能量损失。因此,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即为各类化石能源的终端消费(不包括作为原料的化石能源)、能源转换及能源损失所产生的相应碳排放量。

参考方法是碳排放量的方法,也称IPCC方法1(《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清单指南》对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荐采用两种方法编制,即参考方法(Tier1)及以详细技术为基础的部门法Tier2))。参考方法是基于各种化石燃料的表观消费量,与各种燃料品种的单位发热量、含碳量以及燃烧各种燃料的主要设备的平均氧化率,并扣除化石燃料非能源用途的固碳量等参数后综合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9]。计算公式为: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单位热值燃料含碳量-固碳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

计算步骤如下:

(1)估算燃料消费量

燃料消费量(质量单位)=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国际航海/航空加油+库存变化

(2)折算成统一的热量单位

燃料消费量(热量单位)=燃料消费量×燃料单位热值

(3)估算燃料中总的碳含量

燃料含碳量=燃料消费量×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

(4)估算能长期固定在产品中的碳量

固碳量=固碳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含碳量×固碳率

(5)计算净碳排放量

净碳排放量=燃料总的含碳量固碳量

(6)计算实际碳排放量

实际碳排放量=净碳排放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

其中:固碳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作为非能源使用过程中,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比率,由于这部分碳没有被释放,所以需要在排放量的计算中予以扣除;碳氧化率是指各种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的碳的比率,表征燃料燃烧的充分性。

3计算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对各地区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整理,化石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市区的能源平衡表(实物量)[10],排放因子采用国家温室气体编制[11]。其中,因无港、澳、台和的数据,故本文中不做分析;因根据该方法计算海南2005年碳排放数据为负,本文按零计。

3.1各地区GDP贡献度分布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2010年采用2005年可比价。全国各省市区GDP的贡献度分布如图1所示。将各省市区对全国GDP的贡献分为四级,8%以上为一级贡献度,用红色气泡表示;4%~8%为二级,用蓝色气泡表示;2%~4%为三级,用绿色气泡表示;0~2%为四级,用黄色气泡表示。

由图1可知,2005年和2010年,各省市区一级GDP贡献度省市区均包括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省份,省市区数量与行政区没变化,三省GDP贡献度的合计由2005年的29.92%下降到2010年的29.83%;2005年,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包括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五个省市,2010年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同2005年,五省市GDP贡献度的合计由2005年的25.78%下降到2010年的24.94%;一级和二级的八个省市,2005年GDP贡献度的合计为55.7%,2010年则为54.77%,GDP集中程度较高。2010年三级贡献度省市区较2005年数量由10个增加到12个,天津、内蒙古和陕西三个省市从四级上升为三级,而山西则从三级下降到四级,三级省市区GDP贡献度的合计由2005年的28.77%上升到2010年的33.68%;2005年,四级省市区GDP贡献度的合计为15.53%,2010年则为11.55%,三级贡献度与四级贡献度增降明显。

3.2各地区碳排放量贡献度分布分析

2005年和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二氧化碳排放量贡献度分布如图2所示。将各省市区对全国碳排放量的贡献分为四级。划分级别百分比及各级代表颜色为同3.1贡献图。

由图2可知,2005年和2010年,一级贡献度省市区由2个下降到1个,2005年一级贡献度省市区分别为山东和河北,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19.1%,而2010年省市区仅剩山东,碳排放量的贡献度为9.96%;二级贡献度省市区由2005年的6个上升至2010年的8个,2005年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包括江苏、广东、辽宁、河南、浙江、内蒙古,碳排放量的贡献度合计为33.03%;2010年行政区包括河北、江苏、内蒙古、辽宁、广东、山西、河南、浙江、,其中河北从一级下降到二级,而山西则从四级上升到二级,二级省市区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45.49%。三级贡献度省市区,2005年和2010年数量相同,为12个,2005年包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北、安徽、上海、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天津,碳排放贡献度合计为34.76%;2010年新疆由四级升为三级,天津由三级降至4级,其余城市保持不变,碳排放贡献度合计33.35%。2005年四级省市区碳排放贡献度为13.11%,2010年则降至11.20%。

2005年一级和二级贡献度省市区包括8个,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52.13%,2010年省市区包括9个,碳排放量贡献度的合计为55.45%,碳排放量集中度同样较高,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等区个省市的GDP贡献度及碳排放量贡献度均位于一级和二级范围内,但是,GDP贡献度位于二级范围内的上海,在碳排放量贡献度中则位于三级范围内;碳排放量贡献度位于第级范围内的内蒙古和山西,2005年在GDP贡献度中内蒙古属于四级,山西属于三级,而在2010年内蒙古属于第三级,山西属于四级。因此可得出,全国各省市区的GDP和碳排放量基本呈正相关,碳排放量随GDP的增长而增长。

3.3各地区碳排放强度分布分析

由图3可知,2005年及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北部以宁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高,南部最高则是贵州。北部中北京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低,南部中广东最低。东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低则为上海。

其中GDP和碳排放量位于一级和二级省市区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七个省份,从2005年到2010年按比例下降,七者之间的顺序没有发生变化,以河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最高,广东最低,这说明河北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单位碳产值小于广东单位碳产值,主要以化石能源的高投入低产出来支撑本省GDP的增长。

山西、海南位次变化较大,不降反升,原因可能是能源平衡表中平衡差额太大,导致平衡差额量抵消了本地区内的能源消耗量。

4结论

从2005年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的GDP和碳排放量呈正相关,碳排放量随GDP的增长而增长,但除山西和海南外,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持续下降,这说明了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政策卓有成效。国家“十二五”期间,又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可预见,将来五到十年内,经济发展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文超.中国省区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秦大河,罗勇,陈振林,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6):311-314.

[3]李飞.中国碳排放量现状及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J].科学与财富,2012,(12):56-56.

[4]石敏俊,王妍,张卓颖,等.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J].地理学报,2012,67(10):1327-1338.

[5]李霞.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2):63-65.

[6]刘哲,邴龙飞,刘晔.基于IPCC方法的区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1(6L):377-381.

[7]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等.应对国际CO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中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7):675-682.

[8]任婉侠,耿涌,薛冰.中国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力分析―以沈阳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0):2829-2835.

[9]张晚成,杨.城市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清单―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6):17-21.

[10]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0-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1篇6

一直以来,IT业的发展被寄予了带领人类走向未来的希望。它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并极大地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但其对环境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反思。电子产品元件含有铅、溴、铍、铬、镉等几百种高度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电子垃圾正在成为人类最大的污染源。

除了产品本身的有毒有害物质之外,IT产品在使用中消耗的大量电能更是制造环境负面影响的“隐形杀手”。据相关调查显示,仅在全国每年800亿元的政府能源消耗中,就有50%是IT产品能源消耗。在各种电子产品的最低能耗排名中,电脑主机高居榜首。

威盛电子曾在“中国绿色制造年会”上面向与会观众提供了一组数据:一度电将要消耗0.4千克标准煤,4升净水,并产生0.272千克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而2007年IT产品预计耗电总量为300~500G度,由此,我们可以保守计算得出:2007年由于IT耗电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将达到三千万吨!

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IT行业不得不尴尬地面对从“希望产业”到“问题产业”的落差,并接受来自绿色理念和环境危机的多重拷问。而当“碳排量”、“环保”等名词在2007夏季达沃斯峰会上不断被提及和讨论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IT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碳中和”成就绿色未来

由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暧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共同话题,于是,“碳中和”(carbonneutral)一词应运而生,也就是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计算出抵消这些气体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为此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相应的二氧化碳量。这个词成为去年《新牛津英语字典》的年度词汇。

据北京奥组委方面介绍,“留住美好自然,成就绿色中国”大型系列自然保护公益活动的项目主题之一就是促成北京举办一届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奥运会。事实上,包括汇丰银行、普华永道在内的很多跨国企业,都在实行碳中和的计划,并将其提升至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

为此,威盛电子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倡导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冷静低噪为目标的技术理念,其旗下C7系列、Eden等处理器为业界树立了很好的“每瓦性能”标准。例如针对台式机的C7-D处理器峰值功耗只有20W左右,而C7-M系列处理器在普通应用场合下,平均功耗只有1W左右,而且在待机时只有0.1W功耗,全速运行的功耗也仅有12W。如果全国8000多万台电脑均改为威盛的CPU,每年能节约的电费达到38.1亿元,如全球的6亿台计算机全使用威盛该低功耗芯片,1年工作200天,每天8小时,则在全球可以少盖13座核能电厂。同时能够减少数以千万吨计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环境保护效益难以估量。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1篇7

关键词:FDI;碳排放;门槛效应;收入门槛;研发投入门槛;面板数据;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5-0091-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来我国投资频繁,近年来环保呼声高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生态环境的多重影响效应逐渐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增加,根据BP统计,我国CO2排放量由1978年的15亿吨上升到2008年的69亿吨,增加了3.6倍。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碳强度高和能耗高的产品,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CO2排放成本。

早期有观点认为发展中东道国更易成为跨国公司的“污染避难所”。越来越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FDI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改善东道国的环境状况。基于此种思路,部分学者对FDI与不同投资地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研究表明,当投资地在收入水平、人口因素、对外开放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时,FDI对环境的影响也明显不同。这表明,FDI对于东道国环境的影响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即随着东道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FDI与环境的关系也存在变化。

2009年底,中国政府承诺到202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同时FDI持续高水平流入,FDI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回答这一问题,有待此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

FDI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是否存在门槛效应的研究较少,笔者将详细地总结以及梳理现有的FDI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以分析可能存在门槛效应的传导机制。

在探讨FDI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中,Hoffman等(2005)认为,在低收入国家,CO2排放水平影响了FDI进入;在中等收入国家,FDI流入导致了CO2排放增加;在高收入国家,没有发现FDI与CO2排放的因果关系。Song等(2008)在对中国省级区域FDI存量与多种污染物排放的关系研究时也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FDI与污染物排放关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上均表明,FDI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收入门槛效应。

相应的FDI对于东道国技术溢出方面的研究中,FDI存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溢出途径。水平溢出方面,FDI的溢出效应通过外资企业员工向东道国企业流动实现,即技术外溢伴随着劳动力转移。李子豪等(2011)认为,技术影响渠道方面,FDI的人员流动效应的正面影响显著强于FDI的竞争、示范效应。垂直溢出方面,FDI的溢出效应通过上下游联动效应实现,如向下游供应高质量的投入品促进下游企业生产技术提高。同时相关实证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重要前提是投资地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与该地区的R&D投入密不可分。由文献分析可以推测,FDI对于东道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会随着当地吸收能力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即存在门槛效应。

此外,Weber等(2008)指出,2005年我国大约有1/3的CO2排放是出口导致的。Wang和Watson(2007)研究得出,2004年我国净出口导致23%的CO2排放,这主要是由于碳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上述研究均表明,外商来我国投资频繁,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增加。

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基于不同省份收入水平以及研发投入的不同,考察了FDI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门槛效应。

四、结论与启示

1.笔者使用1999―2012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收入门槛效应以及研发投入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FDI会增加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此同时也存在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以及研发投入门槛效应。

2.收入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在低收入阶段,FDI将促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外资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在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阶段,引入外资会更多地考虑环境问题,并且由于外资企业具有相对更好的节能减排措施,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研发投入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会显著地改善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效果明显。但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减排效果降低也很显著。

3.基于本文的结论,笔者做了以下思考:首先,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与此同时我国吸引外资规模逐渐扩大,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地方政府应该更好地改变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环境规制等。其次,FDI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各地政府在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应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缓解外资引进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再次,FDI对于二氧化碳排放也有显著的研发投入门槛效应,低于门槛值的省份,应该积极扩大环境保护相关的研发投入,加大财政支持,提升本地的研发水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参考文献:

[1]代迪尔,李子豪.外商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1,(5).

[2]李晓钟,刘振宇.FDI对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95-103.

[3]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2):79-88.

[4]LigangSong,WingThyeWoo.China′sdilemma:Economicgrowth,theenvironment,andclimatechange[A].EnvironmentalPolitics[M].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2008.

[5]HoffmannR,LeeCG,RamasamyB,etal.FDIandpollution:agrangercausalitytestusingpaneldata[J].Journal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2005,(3):311-317.

[6]HansenBE.Thresholdeffectsinnon-dynamic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inference[J].Journalofeconometrics,1999,(2):345-368.

[7]GrossmanGM,KruegerAB.Environmentalimpactsofa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R].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1991.

[8]MatthewsHS,HendricksonCT,WeberCL.Theimportanceofcarbonfootprintestimationboundaries[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8,(16):5839-5842.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能源碳排放量万元GDP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30-02

1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因此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碳减排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及碳排放大国共同承担的责任,但要完成一国理应承担的减排责任,需要一国内部各区域协调联动,从而顺利实现减排目标,为自身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对其1998~2008年的能源碳排放量、万元GDP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得出富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及减排措施。碳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本文的碳排放特指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2估算方法

2.1能源碳排放量

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致使全球气温变暖的最主要原因,而二氧化碳主要是来源于能源的消耗。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特别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比例较高,三者之和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92.8%,因此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消耗。本文所说的能源碳排放量,特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

确定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来源于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编写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计算公式为:

Ai=SiPiCi4/12(2-1)

式(2-1)中,Ai表示某种能源的年碳排放量,计算结果为碳的年排放量,需要乘以44/12换算成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单位为万吨;Si表示某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具体见表2-1;Pi表示某种能源的年消费量;Ci表示某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具体见表1;i表示能源种类,即原煤、原油和天然气这三种能源,取值为1、2、3。(在计算时根据数据的可获取性,煤炭和石油的数据,分别用原煤和原油的数据来代替)见表1。

2.2万元GDP碳排放量

万元GDP碳排放量的估算公式为:

AGDP=(A1+A2+A3)/GDP(2-2)

AGDP表示万元GDP年碳排放量,单位吨/万元;A1表示原煤的年碳排放量,单位为万吨;A2表示原油的年碳排放量,单位为万吨;A3表示天然气的年碳排放量,单位为万吨;GDP的单位为亿元。

2.3人均碳排放量

人均碳排放量的估算公式为:

AP=(A1+A2+A3)/P(2-3)

AP表示人均年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人;P表示常住人口数,单位为万人。

3估算结果

云南省能源碳排量、万元GDP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根据公式(2-1)可得估算结果见表2、图1、图2、图3和图4。

4分析评价

4.1原煤碳排放量最大,且三种能源碳排放量都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根据表2和图1、图2和图3来看,11年中,云南省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三大能源中原煤的碳排放量巨大。原煤累计碳排放量占能源累计碳排放总量的90.0%,原油累计碳排放量占能源累计碳排放总量的9.0%,天然气累计碳排放量只占能源累计碳排放总量的1.0%。巨大的原煤碳排放量对实现减排目标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原油在消费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远小于原煤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虽然原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能源的年碳排放总量产生影响。

天然气的碳排放量从1998~2008年都有波动,但波动中变化的量并不太大。天然气较以上的原煤和原油来看,消费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最少。

4.2万元GDP碳排放量有波动,但总的趋势在下降

根据表2和图4来看,11年中,万元GDP碳排放量出现波动变化的状态,但总的趋势是在下降,出现波动的原因可能是与某些年份的产业结构调整,大量耗能工业的调整有关。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对能源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导致了碳排放量的不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万元GDP碳排放量会逐渐呈现下降的态势。

4.3人均碳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且受人口消费习惯的影响较大

根据表2和图4可以看出,从1998年~2008年,云南省人均碳排放量逐年上升。人口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主要从人口数量因素和人口消费习惯因素两个方面对其产生影响。11年中,云南省的常住人口变化不大,但人均碳排放量却逐年上升,可以看出人口消费习惯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生产产品并消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由于在消费过程中缺乏合理引导,导致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这些消费习惯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碳排放量。

5云南省减少碳排放量的措施

5.1将重心放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进能源利用结构上

云南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此相伴随的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但这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并不违背历史规律。然而,为了减轻环境压力和维护人类的生存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进能源消费结构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5.2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

粗放式经济增长的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与此相对应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的集约型的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模式便成为必然选择和追求目标,而这其中的关键又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效益的提高。

5.3转变消费观念

人口基数的大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反而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习惯、倡导文明消费以及培养消费责任心就成为重点所在,只有坚持消费的低碳化和可循环,才能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

5.4政府政策的正确约束和引导

政府的政策在一个区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政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无疑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二氧化碳减排提供政策保障作用。所以,各级政府应把碳减排政策放在突出地位,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中国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342-346.

[2]何建坤,刘滨.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3-157.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碳税;二氧化碳;减排

近来,“低碳经济”和“碳税”不断被政府官员和学者提及,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名词。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在近期了《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将我国碳税的征收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发达国家也计划开征碳关税,这引发了不少专家对我国是否率先征收碳税问题的讨论。本文将简单介绍碳税的概况,并分析一些国家实施碳税的经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碳税的概况

(一)何为碳税

国际上对碳税(carbontax)的定义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征收碳税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市场手段实现环境治理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通过开征碳税能够抑制化石能源消费,进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二)碳税的优缺点

碳税除了有助于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外,还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和其他高能耗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下降,最终起到抑制此类产品消费的目的。二是有利于鼓励企业探索和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加速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节能减排技术(例如:碳回收技术等),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三是有利于促进新行业的发展,例如:脱碳、储碳技术的清洁煤技术行业。

碳税的缺点主要是:征收碳税会降低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社会各方对该项税收有较多的争议。

二、国际实施碳税的经验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芬兰、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先后开征碳税,虽然开征碳税的国家或地区不多,但情况各异。以下就三个国家的碳税征收经验进行分析。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芬兰于1990年率先征收碳税。在征税之初,征收对象包括了所有矿物燃料,并采用低税率(税率仅为1.62美元/吨)。在实行一段时期后,发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效果不佳。为了能在20世纪末把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为零,芬兰政府逐步提高了碳税的税率,由最初的1.62美元/吨提高到26.15美元/吨。税率调整后,减排的效果显著。经芬兰政府的评估,在1990~1998年间,芬兰有效地抑制了约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继芬兰开征碳税后,瑞典于1991年对工业企业和私人家庭开始征收碳税,并采用高税率(税率为250瑞典克朗/吨)。随后,考虑到对本国工业竞争力的保护,瑞典政府降低了工业企业的碳税税率(工业企业只需要交纳80瑞典克朗/吨,而一些高能耗工业行业,如商贸园艺、采矿、制造业及纸浆和造纸行业,则全免)。瑞典环保局对瑞典实施碳税效果的评估结论:与假定仍然维持1990年以前的政策情景下的排放量相比,1995年瑞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5%,其中排放量90%的减少来源于碳税。

丹麦在1992年开始对家庭用能征收碳税,标准税率为13.4欧元。于1993年起对工业企业征收碳税。最初,工业企业的征税额度仅为家庭税额的35%。随后在一些政客的要求下,调高了工业企业碳税税率。但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丹麦政府对那些已经签订了自愿协议的高耗能企业进行减免(即签订了自愿协议的耗能企业支付0.4欧元/吨的碳税,而没有签订自愿协议的企业要支付3.3欧元/吨)。评估表明,在征收碳税这些年来,丹麦已减少3.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是减排230万吨二氧化碳。

三、国外碳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自200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作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大国,我国所要承担的减排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因此,除了尽早加强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制度和能源战略等领域的研究外,还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开征碳税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国国情逐步推进碳税制度建设。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来看,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我国的碳税问题。

(一)择机引入碳税

财科所课题组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中建议,考虑到缓解国内外压力、居民和企业的负担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方面的影响,建议五年内开征碳税。不少学者也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势不稳定,现在不宜开征碳税。王金南在《政策研究》中称,根据“巴厘岛路线图”达成的协议,2012年后在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适当减排温室气体行动。他建议中国碳税起征时间宜为2012年。笔者也认为,我国从2012年起开征碳税是最理想的时机。主要理由是:

1.目前,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和资源利用率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除了征收碳税外,很难再找到其他的办法实现减排目标。而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资源利用率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目前我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有效方法,在现阶段开征碳税不一定能收到节能减排的明显效果。

2.正如财科所课题组的报告中所提到的,根据“巴厘岛路线图”达成的协议,2012年后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必然会形成新的格局,也必然会对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施加更大的压力。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3年内(即在2012~2013年)开征碳税,恰好符合中国根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需要而适时出台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策略。

(二)税率的差异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在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碳税的税率应具有差异性。首先,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税率。即在征收的初期,应采用较低的税率,然后再逐步提高,这样可以让企业和居民在承担较低税负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能源消费行为。其次,可以借鉴丹麦的做法,对不同的能源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税率。即对使用高污染能源――煤的企业和个人征收高税率的碳税;对使用天然气的企业和个人征收相对低的税率;对于使用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的企业和个人不征碳税,甚至还对这些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补偿。从而达到鼓励人们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高污染能源的消耗,最终实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目的。

(三)纳税环节的选择

在征税环节的选择上,有些专家提出,碳税纳收环节应为消费环节(即最终使用环节),这样可以利用价格的传导作用,刺激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但也有一些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考虑到我国目前对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征税的实际做法,从实际管理和操作角度考虑,在生产环节征收碳税更容易操作。

笔者认为,在纳税环节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价格信号的刺激作用外,也要考虑到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重工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二氧化碳减排的任务还很重。为了实现减排的目标,为了保障碳税的有效征收,减少税收征管成本,笔者也建议将碳税的征税环节设在生产环节。

(四)税收减免与返还

碳税实施可能给相关产业带来影响以及产生社会公平问题,政府应及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减免与返还机制。在制定减免条款时应主要考虑:一是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征收碳税必将增加这类企业的成本,削弱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了避免对能源密集型行业造成过大的冲击,保护我国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建议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条件的情况下,可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实行低税率或税收返还制度,对那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还应给予奖励。二是从创造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于低收入群体和地区,征收碳税导致其生活受影响,为了不影响其生活和经济发展,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或者给予相应的补贴。

(五)建立专项基金

政府可以借鉴英国碳基金公司的成功经验,将碳税收入建立国家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2001年英国组建了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独立的碳基金公司。该基金主要用于:一是促进研究与开发;二是加速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所以,我国政府也可将这项基金用于提高能源效率,研发节能新技术,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实施植树造林等增汇工程项目以及加强有关的科学研究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李伟,张希良,周剑等.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8(3).

[2]汪曾涛.基于我国碳税税负归宿的税收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2).

[3]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

【关键词】森林;碳汇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森林的碳汇功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18~59厘米,将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带来诸多重大不利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向大气中过量地排放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结果。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大增加,打破了地球在宇宙当中的吸热和散热的平衡状态,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其做法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排)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增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通过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来实现。而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森林等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森林具有碳汇功能。由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政府把林业纳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要求全力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研究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存储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存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在生长季节,l公顷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就能从空气中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62吨氧气。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由森林生态系统吸收的达到24%~36%,足以说明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意义。

2.森林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

我国通过发展和保护森林,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80年-2005年,我国通过持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控制毁林,净吸收和减少碳排放累计达51.1亿吨。仅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以上。据中国林科院依据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高达78.11亿吨,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量4947.66亿立方米,年固土量70.35亿吨,年保肥量3.64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32亿吨,年滞尘量50.01亿吨。发展碳汇林业是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黑龙江的优势所在。

全省现有森林面积1923.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5.7亿立方米。从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上看,均居全国首位,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巨大的碳库。按照全省森林蓄积量15.7亿立方米计算,黑龙江省森林现有碳库储量为(储存二氧化碳)27.34亿吨。随着天保二期和退耕还林的深入实施,碳储量及碳汇效益会更加显著。不同纬度森林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通量具有显著的差异。随纬度的增高,森林二氧化碳碳汇的功能减弱,甚至成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源。森林的二氧化碳通量特征存在日变化、季变化、年变化与不同发育阶段变化。我国科学家利用野外实测资料,结合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推算了我国50年来森林碳库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中国森林植被的二氧化碳源/汇功能。利用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进行分析后指出,我国森林正起着碳汇的作用,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8.11PgC,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碳贮量为3.26~3.73PgC,占全球的0.6%~0.7%。

3.碳储量及其碳汇功能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国内外在陆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碳储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有代表性的文献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

3.1研究的规模和尺度问题

一是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二是局部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而对于中尺度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的研究却较少。森林退化、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关系研究等方面,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3.2研究方法和手段问题

森林生物量的测定以经典的手工方法为主,整体上不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监测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3.3数据等信息的标准化问题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在生物量和碳库的估测中所使用的数据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各种估计模型及其使用的参数并不一致,无统一标准。

3.4“碳汇”贸易问题

在国际范围内,发达国家通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造林资金或技术等可将其排放数额通过贸易形式减轻或转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碳库,其碳贮量约为1146PgC(PgC指1米深度的土壤有机碳总质量,1pg=109)t,占全球陆地总碳贮量的46%。1995年~2050年全球森林植被保存和吸收碳的潜力可达60~87PgC,可能吸收同期石化燃料排放碳的11%~15%,森林系统的碳收支状况对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循环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森林面积虽仅有世界森林的3%,人工林面积却居世界第一。目前人工林贡献了中国森林总生物量的20%和碳固定量的80%。随着中国林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和重点工程的推进,中国人工林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这就意味着,继续增加的中国森林碳汇会对中国未来的二氧化碳减排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巨大的贡献,森林的碳汇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11

[关键词]低碳化;低碳经济;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和威胁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成为全球共识。2009年以来全球低碳化浪潮的兴起,为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条根本途径,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浪潮之后的第四次世界浪潮。“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杀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

为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0年两会上,全国政协“一号提案”的内容就是低碳经济发展。2010年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我国将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2012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通过,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未来发展不容小觑的力量。

二、鲁苏浙粤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加之又是农业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的经济、教育等各项指标都位于全国前列,有“东方硅谷”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强省。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两省相连,北与上海市和江苏省接壤。浙江经济规模在全国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位列第四。广东省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省份,人口已超1亿高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省商业蓬勃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文化最开放的省份,经济总量居中国各地之首。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产业结构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状况。以2010年数据为研究对象,从表1中可以发现,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都属于GDP大省,而且四省2010年的人均GDP也均超出全国2.22万元/人的平均水平。同时,从GDP构成来看,四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均最高,都超过了50%,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最小,浙江省仅为4.91%,这说明四省的经济尚处于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过渡阶段。此外,四省中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说明与其他三省相比,山东省更应该对产业结构作出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三、鲁苏浙粤低碳化水平比较分析

(一)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第二卷的详细介绍。由于能源部分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含碳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碳排放量可以根据燃料的数量和不同燃料的排放因子来确定。对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燃烧条件相对来说不重要,因此,排放因子主要取决于燃料的含碳量。基于上述分析,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能源消费碳排放=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选择化石燃料时依据IPCC清单中的能源缺省碳含量系数对能源进行了分类,分别核算了“能源平衡表”中原煤、洗精煤等13种一次能源以及电力、热力两种二次能源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采用了基于终端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

(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较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个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数据和关键指标,如图1所示,2000―2010年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呈现增长趋势,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快速膨胀式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带来了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时,在四省中以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趋势最为明显,这与山东省“二、三、一”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特征有关,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山东省促进低碳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万吨)

图12000―2010年鲁苏浙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三)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碳生产率比较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能源利用的程度以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本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所用的GDP值都是利用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修正后的实际GDP值,避免了经济发展中价格不断变化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趋势类似,2005年之后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各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生产率。

图2鲁苏浙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碳生产率

碳生产率是一段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碳排放量的比值,反映单位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由于碳生产包含了“低碳”和“经济发展”两大目标,所以它成为衡量低碳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年增长率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或取得的成效。从图2中可以发现,2005年后,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的碳生产率都有所提高,这反映出四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004年之后,广东省的二氧化碳生产率超过了江苏和浙江两省,成为碳生产率最高的省份,这表明广东省在低碳化发展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

(四)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

通过产业结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比较直观地观察影响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因素,同时反映该地区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水平。根据能源平衡表中终端能源消费产业部门划分,可以将二氧化碳产业排放涉及的部分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从图3可以看出,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在产业结构碳排放上有许多共同点:首先,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最多,并且远远高于一、三产业以及生活消费;其次,第二产业碳排放变化最明显,一、三产业和生活消费碳排放波动曲线比较平稳;第三,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最低。这些共同点反映的不仅仅是四省的产业结构状况,也间接地折射出我国在产业结构碳排放上的整体趋势。

综合四省的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可得出结论: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虽然在产业结构方面做出了有效调整,并逐步从工业等高能耗行业向以信息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变,但是经济发展的“高碳化”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产业结构转型任重道远。

图32010年鲁苏浙粤产业结构碳排放量分布

四、结论

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个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碳生产率以及产业结构碳排放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控制碳排放要从源头抓起,要尽可能减少高碳排放因子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能源消耗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0―2010年间,四省产业结构的小幅调整对低碳化发展来说成效甚微,要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3.虽然本文从多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四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状况,但这些因素还不能全面具体地衡量四省低碳化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状况、分行业产业结构碳排放等因素对于一个地区低碳化水平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不断深入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

[2]崔奕,郝寿义,陈妍.低碳经济背景下看低碳产业发展方向[J].生态经济,2010(6).

[3]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

[4]王海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5]李启平.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因应[J].改革,2010(1).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范文篇12

碳捕捉,就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

如今,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技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但6月1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项独立研究发出警告,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一大重要原因,(CCS)有可能诱发更大的地震。

碳捕集与封存

(CCS)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CCS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以及封存三个环节,它可以使单位发电碳排放减少85%-90%。

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75年,当时的美国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以提高石油开采率,但将它作为一项存储二氧化碳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工程,则开始于1989年的麻省理工大学,直至近年来,这项技术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它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目前,据专家介绍,从技术层面来说,应用于碳的捕集、运输以及封存的各项技术其实都是已有的、成熟的,只不过在此前并未应用于CCS方向,问题主要存在于现有发电厂的改造以及新建发电厂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主要有三种:燃烧前捕集(Pre-combustion)、富氧燃烧(Oxy-fuelcombustion)和燃烧后捕集(Post-combustion)。无论哪种捕集方法,简而言之是将燃煤发电厂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经过脱硫、氮氧化物等等制备后,将二氧化碳分离并收集起来。

二氧化碳运输,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必须运输到合适的地点进行封存,可以使用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管道来进行运输。一般说来,管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2008年,美国约有5800千米的二氧化碳管道,这些管道大都用以将二氧化碳运输到油田,注入地下油层以提高石油采收率(EnhancedOilRecovery,EOR)。

“捉拿”技术各显千秋

2010年7月,由我国安徽理工大学张明旭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实验室小试装置成功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利用稀氨水捕集二氧化碳中试装置在安徽淮化集团实现连续运转,并顺利生产出了首批合格的碳酸氢铵产品。该装置具有常温、常压、一次吸收和反应、能耗低、工艺简单、安全稳定等显著特点。该装置通过氨法对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吸收,每小时可处理烟道气1000立方米左右,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脱除效率达8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10立方米(烟道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按13%计算)以上,每小时可生产碳酸氢铵肥料270公斤左右。该技术的研究开发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又可使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年2月,美国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具有八角形孔窗的天然沸石尤其擅长捕捉二氧化碳的行踪,在效率和经济上远胜于目前的工业洗涤器。沸石是一种矿石,其晶格中存在很多大小均一的通道和空腔,一克沸石孔穴和通道的内表面积可达5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这种沸石每立方厘米的小孔足可吸附0.31克的二氧化碳。由此可以吸取或过滤大小不同的分子,并可重复使用几百次,是过滤、擦洗含许多杂质气体的混合气体中有害分子的理想选择,也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过滤器。

挪威在5月份,启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发展设施。由挪威政府投资10亿美元(约为63亿元人民币)资助的蒙斯塔德技术中心将测试两种燃烧后碳捕获技术,一种以胺为基础,另外一种以冷冻的氨溶剂为基础。该设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测试来自附近两个地点的废气——一个280兆瓦的热电联产工厂和每年产生1000万吨排放的蒙斯塔德炼油厂。它们制造的烟气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各不同,分别约为3.5%和13%。

6月份,英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这种材料中的孔洞就像一个个“笼子”。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材料》杂志上报告说,这是一种名为NOTT-202a的新材料。如果把空气压入这种多孔材料之中,大部分气体如氮气、氧气、氢气和甲烷等随后可以从“笼子”中出来,唯独二氧化碳会被留下,锁在“笼子”中。

碳捕的争议

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一大重要原因。6月19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项独立研究发出警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风险太大,地下封存有可能诱发更大的地震。该研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地球物理和环境地球系统科学部门教授马克和史蒂文?戈雷利克发表文章说:“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注入大陆内部常见的脆性岩石当中会高概率地触发地震。而且即使是小到中等规模的地震都会威胁到二氧化碳库密封的完整性,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的实施CCS可能是一个具有高风险且不会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指出,CCS将涉及长时间注入地下最大量的流体,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地震。CCS需要地下泄漏率每千年小于1%,以达到可再生能源相同的气候效益。而近年来在美国注入到地下的污水已经与发生小到中级的地震有所关联。理由之一是,早在1960年,科罗拉多州就有明显例证;另外的例子出现在去年阿肯色州和俄亥俄州。如果试图将二氧化碳封存地层数百年到数千万年,引发类似规模的地震可能性将相当大。

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一份报告指出:以英国为中心的碳抵消行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但这个行业并没有起到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碳抵消计划的问题在于,它减少的温室气体比科学家所说的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所需的量要小的多。如果是这样的话,抵消计划就不可能够推行,也不能够计算清楚一项计划究竟能够减少多少碳排放。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茶道的精神内涵(6篇)
  • 下一篇:应聘文员自我介绍范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