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通信工程的意义(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8 栏目:写作范文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1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传播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问题,体现在当今我国各高校中,实际上就是对各位在校生进行的不同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种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日后踏入社会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尽可能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去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且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贡献力量。

传播学起源于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是一门以人类的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五W模式”,即: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al)、传播对象(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2]每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都包括上述五个环节,因此要对某一项传播活动进行分析,就必须对上述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二、传播学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师资力量有限

传播者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信息由传播者发出并经过各种渠道到达传播对象。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主要是由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和学院辅导员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这些人是接触学生最多、与学生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但是这些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工作者们更多的精力是花费在行政工作中,很少有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中国这个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全国各高校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公共课程,而且是全部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很多高校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根本达不到掌握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程度。同时,在我们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老师也相对较少,学科发展也并不完善。

(二)传播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仍以空洞教条的说教为主

传播内容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的信息,也是传播过程的核心。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目前在高校中传播的主要内容,这个理论内容本身就晦涩难懂,是比较空洞教条的一门学科。加之传播者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的时候,通常把马克思主义概括为深奥的概念性语言,枯燥乏味,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因此学生就更加没有兴趣去学习,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就会很差,最终不但学不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平民化和实践性变得难以实现。

(三)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渠道过于单调

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载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主要包括,老师上课的课件和板书、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条幅和讲座等。这些载体在校园里太常见,同时这些载体的表现形式又很枯燥,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容易被忽略,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信息在这个传播过程中的识别度就会大大降低,受众的接受和记忆效果也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少使用新媒体,无法与这个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相适应。大学生是更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传统媒介对他们的吸引力往往不如新兴的移动媒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介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范围和效果。

(四)传播对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人群特性的多样化

在校大学生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对象,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年龄小,喜欢并接触到很多新鲜刺激的东西,喜欢时尚,有选择和过滤信息的能力,简单枯燥的理论说教形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他们与老一辈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诱惑太多,心理比较浮躁,造成信仰缺失。最后,当今世界的开放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影响着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他们中间蔓延,大学生们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道德规范。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对象的多样化往往被传播者忽视,不懂得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缺少创新,传播效果不显著,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五)传播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重视程度不足

传播效果是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最终作用于受众产生的影响。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应该是作用于广大高校学生,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如今的状态是,大学生不够重视这门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更加没有兴趣,多数是浅尝辄止为了应付考试。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大,往往容易脱离中国的现实生活,甚至出现崇洋的现象。这样看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对大学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三、传播学视角下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把关人”理论,要重视高校师资力量培训

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对流通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4]思想政治课老师、政治辅导员以及一部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担任把关人的角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到受众之前首先由他们进行“把关”,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滤加工,再将过滤加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受众。把关人对信息的过滤加工能力直接影响到受众能接受到的信息内容,而列宁曾经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努力提升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有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信息进行更好的选择,过滤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工为通俗易懂的、清晰明了的、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信息。

(二)基于受众选择媒介公式(或然率公式)理论,要改进信息传播媒介

传播学之父,美国人施拉姆经过研究提出了受众选择媒体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媒体选择的或然率。即受众选择媒介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报偿的保证,另一个是费力的程度。如果想要保持较高的媒介选择或然率,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实现,即增大信息能够提供给受众的利益点或者减小受众接触媒介的费力程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条幅、宣传栏、幻灯片等传统媒介,这些媒介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且一般是室外静态的媒介,无法与受众互动沟通,难以引起受众兴趣,因此传播的效率很低。根据上述或然率公式,如果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就要对其传播渠道进行改进,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媒体,提升受众选择或然率。

(三)基于控制论传播模式理论,要重视受众信息的反馈

控制论传播模式否定了传播的单向性,重视反馈的作用,认为传播是双向的,传播者根据传播对象对信息的反馈,对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并继续进行信息传播。

这个理论对于中国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多尚处在单向填鸭式教学阶段,教师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单一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在课程上听内容,课后并没有反馈。这是一种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地位严重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主要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可增加问答讨论环节,课后可采取作业考察的方式,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反馈渠道,教师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在这个过程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在反馈中不断地改善传播模式。

(四)基于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理论,要培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论领袖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经过调查后提出两级传播论,认为媒介信息通过舆论领袖(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的过滤和加工后到达与舆论领袖有社会接触的个体,即形成“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的传播过程。[6]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舆论领袖对信息的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舆论领袖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社交网络、影视、手机等新兴的媒介来获取信息,这些信息更新及时、阅读快捷,但是新媒体传递的内容又多又杂,大学生在浏览的同时很难分辨出有效信息,甚至会受假信息的误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舆论领袖给予他们意见,信息接受效果会比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更好。因为这些舆论领袖通常在某一领域掌握着大量信息,并拥有较高的造诣,所提意见会更有说服力,大学生会选择相信与他们年纪相仿的舆论领袖,并自觉扩大传播范围。

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在他们常用的新兴媒介领域,“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舆论领袖,通过舆论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符合高校学生思维的解读,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施加影响,推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雪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2]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

[3] 、文集第8卷[G]、1999、

[4]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2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89

我国高校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人才的重任,还承担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育人之责。因此,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我党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主义大学性质的需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1]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具有鲜明的制度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高校已成为思想交锋、多元文化汇聚的前沿地带,成为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在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经济、教育、互联网等优势,不断向我国青年大学生传输其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不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而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各种矛盾凸显,各种问题交叠,各种意识碰撞交锋,受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影响和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信念和信任危机,表现在:精神支柱缺损,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淡薄;价值取向扭曲,放弃了责任道德;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错误的政治观点、思想言论丧失甄别力和免疫力……严重冲击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面对当前青年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新变化,面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必须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高校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大的精神动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2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高校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更明确提出目标指向:“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坚定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1]高校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统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大局。

首先,从责任、使命的高度做好组织领导。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选拔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政治纪律的人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二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切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党性讲原则,对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言论,进行坚决的揭露、批评。

其次,从理想、信念的高度做好思想领导。做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其抵制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能力。强化课堂、讲堂的思想引领,使高校真正成为研究、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最后,从大局、方向的高度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分工合作、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统筹校内外育人合力,形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围绕立德树人抓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此项工作,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积极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加强校园正能量的弘扬和传递,全方位、系统性地巩固壮大校园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31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是高校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足和滞后,致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与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斗争中非常被动,造成一些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迷茫。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高校应汲取人类文明养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在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时代化,形成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的新的理论成果。只有用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教改革实践,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2坚守“传道”责任使命,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高校育人的职能之一,就是用教师的思想意识、思维导向影响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相信谁、跟谁走”。而实现这一育人过程,必须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在教师节讲话中指出:“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3],“‘传道’是第一位的”[4]。高校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只有真正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科学知识渊博、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中言传身教,以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实际言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润物细无声”地浸入学生内心,获得学生的认同,进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33加理论课育人功能,有效发挥意识形态宣传主渠道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一直是我国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发挥好这种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只有教师讲出理论自信,学生才能真懂、真信。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占领高校的讲台,占领高校的思想理论文化阵地。通过建立工作坊,举办论坛,对一些理论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和释疑,使思政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场所,成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灯塔。同时,高校通过中心组学习、党校等各种形式的理论培训,向广大师生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马克思主义,解决师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帮助师生统一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3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环境和精神阵地校园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高校育人中起到潜移默化和方向引领的作用。2014年,在传承“五四”精神的讲话中提出:要在青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各种媒介、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以各种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开展精彩纷呈、健康向上的活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抓骨干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使他们理想信念坚定,把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扎根在灵魂深处。

图书馆、校史馆、宣传橱窗等文化设施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文化活动条件和环境、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文化教育设施能感染师生,促进师生员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5创新话语方式,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在新媒体、自媒体,特别是以手机为客户终端的媒介时代,各种信息、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加强新媒体主流舆论引导,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4]因此,高校必须紧紧抓住校园网络,运用新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掌控校园信息舆论阵地。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形成网管、宣传部门、思政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鼓励理论老师、辅导员、学生社团建立博客、QQ群、微信群和“红色网站”等,通过设置丰富的、充满正能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内容,增强网络吸引力,进而通过网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强化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运用行政和技术等手段,严密防控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

总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中,高校应从“立德树人”的宗旨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发声,抢占阵地,唱响主旋律,全面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15-01-19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新华网,2012-11-19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新农村信息服务站揭牌仪式,这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分公司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我们做的一件好事、实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于信息服务站的开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今天,xxxxxxxxxxxxxxxxxxxxxxx信息服务站的开办,为我们了解农业信息提供了一个窗口,这对于促进我乡经济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是基础建设相对偏弱,农民信息意识不强,信息传播渠道和覆盖面窄,农民使用信息的能力比较有限等。因此,加快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解决一个通电话问题,而是关系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问题。可以说,谁抓住了农村信息化先机,谁就可能走在信息致富的前面。多年来,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我县通信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又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五大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大喜事,也是难得的机遇,它必将对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这是一项“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为配合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完成“五大工程”,使我县早日实现农村信息化,我下面讲二点意见:

一要加强领导,搞好宣传。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网通公司一家的事情,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需要我们乡、村两级的密切配合。现在,我县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硬件任务已基本完成,网络终端已连接到村,剩下的工作主要就是连接到户。xx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特别是要配合网通公司搞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农村信息化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使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此项工作,做好此项工作。

二要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希望镇、村两级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一把手”工程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本着“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按照总体建设规划,加大工作力度,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加以实施,确保完成全年责任目标,确保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县政府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督导。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4

管理沟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为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学科。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协调个人努力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既然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

中国有句俗话:一言能使人笑,一言也能使人跳。这就极其形象地说明: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沟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日益发挥出强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也为更好地发挥同学们的管理才能,都有必要掌握管理沟通技能和技巧。

管理沟通是企业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和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海曼(Haimann)对沟通的定义是:“传递思想,使别人理解自己的过程。”这暗含着沟通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就是为了活动的启动、协调、反馈及中间流程的纠正等目的而互相交换思想和看法。

优秀的管理者必然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正如巴纳德指出的:“当然,对现代高层管理者而言,一个最重要的限制,也是最为突出的严重困难就是写作或会谈能力的缺乏,不能将复杂情况用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这些情况只有这些管理者有所了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你的成功依赖于你通过口头和书面文字对别人的影响程度,这种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应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技能。”沟通的技能对所有管理阶层工作的功效都是很关键的。计划和实施的成功程度与沟通技能直接相关。

一、沟通的概念和模式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信息的方法”。《韦氐大词典》解释,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拉氐韦尔(HaroldLasswell)解释: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认为:沟通“可视为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从管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管理者工作职能特性的要求出发,综合各种沟通的定义把沟通定义为: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模式是:谁向谁说了什么而产生了效果。根据这个模式,有三个沟通要素被认为会对信息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沟通者(municator),内容(content),接受者(receiver)。

对任何沟通效果而言,信息发送者都是很关键的。沟通的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信息源的可信赖性、意图和属性都很重要。“研究的证据表明,对沟通的反应常受到以下暗示的重要影响:沟通者和意图,专业水平和可信赖性”。但到了接受者能区分信息和来源的时候,信息来源可能就要失去它的重要性了。但如果不能作出这种区别,沟通者就变得非常关键。

影响沟通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方法构筑出来。第一,利用情感诉求:“从总体看来,现有的证据表明,当听众中的情感强度上升了,对沟通者所提建议的接受程度并不一定相应地上升。对任何类型的劝说性沟通而言,这种关系更可能是曲线形的。当情感强度从零增至一个中等程度时,接受性也增加;但是情感强度再增强至更高水平时,接受性反而会下降。”这就表明情感强度在高与低的两头时都可能有钝化的作用。中等情感强度是最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对某信息应施用多少程度的情感诉说还要靠主观判断。第二,沟通可构筑在理性诉求的基础之上。有一个研究报告给出以下建议:“在劝说型的沟通中,对非人格化的主题给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论据,通常明确地给出结论比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更为有效,特别是听众一开始不同意评论者的主张的时候更应如此。”“从长远来看,给出双方面论据相对于只给出单方面论据更有效。如果听众一开始就同意评论者的主张,而后来又不会处于反面宣传之中,那么提供双方面的论据就没有只提供单方面论据有效。”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一个令人信服的单方面观点沟通,能使人们转向期望的方向,至少可以是暂时的,直至他们听到问题的另一方面。然而,双方面的沟通效果都是持久的。它为听众提供了消除或不理睬负面看法而保留正面看法的基础。“一个可能的假设表明,在开始时给出主要论据收到的效果最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时对沟通的兴趣很小。”在开始时兴趣就很高的情况下,其他的因素如接受者的个性和倾向,及沟通者、消息的内容等,对表达更为重要。这些因素的相关组合可构成特定情况下的最佳表达。

接受者是沟通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个人的个性及他所处的群体都很重要,个性可从总体智力(generalintelligence)和需求倾向(needdisposition)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正确推理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易受影响,这种沟通主要依赖于印象的逻辑论证。第二,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很好的批判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少受到影响。具有很强自尊心的个人更倾向于自己思考,而不会放任自己过分地受外界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也会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当这种沟通违背这个群体的文化惯例时,表现尤为强烈。一个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属群体的观点和态度,特别是在他很珍惜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这一身份时。研究表明:“在一个群体中最珍视其成员身份的人,他们的观点最不易受那些违反原则的沟通的影响。”这就表明对一个群体的归附程度和这个群体文化准则的内部化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对沟通者的沟通中的接受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沟通的内涵和途径

从沟通的定义中,可以得出沟通的内涵:传递、理解、符号载体等。传递:沟通首先是意义上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即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不能构成沟通。因此,哲学问题“树林中一棵树倒了,但却无人听到,它是否发出了声响?”在沟通的背景下,答案是否定的。理解:要使沟通成功,意义不仅要被传递,还需要被理解。如果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用日语写的,这封信我也确实收到了,但我对日语一窍不通,那么不经过翻译就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故沟通是意思上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存在的话,应是经过传递后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符号载体:一个观念或一项信息并不能象有形物品一样由发送者传送给接受者。在沟通过程中,所有传递于沟通者之间的,只是一些符号。语言、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符号。传送者首先要把信息“翻译”成符号,而接受者则进行相反的“翻译过程”。由于每个人“信息-符号储存系统”不相同,对同一个符号(例如语言词汇)常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定额”这样一个词汇,对不同的管理层有着不同的含义。高层管理者常常把它理解为需要,而下层管理者则把它理解为操纵和控制,并由此产生不满。问题在于,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忽视了不同成员“信息-符号储存系统”的差异,自认为自己的词汇、动作等符号能被对方还原成自己欲表达的信息,但这往往是不确的,而且导致了不少沟通问题。良好沟通不是双方达成协议而是双方理解协议本身,要想达成协议必需有良好的沟通,但良好沟通并不意味着能达成协;理解我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接受我的观点;只有接受我的观点才能达成协议;要想双方达成协议必需有多种条件,如沟通良好与否、双方根本利益是否一致、价值观念是否类同等。又如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即使沟通过程中不存在误解,谈判双方沟通技巧十分娴熟,往往也不能达成协议,即使沟通双方每个人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沟通的实际运作可通过多种途径。口头沟通可能是运用最广泛的方式。文字沟通(包括书面和屏幕形式)及音频/视频沟通(包括远程通讯)在现代社会中是同等重要的沟通途径。然而,沟通不仅仅是上述几种方法,在人们面对面地交流时,眨一下眼睛,用手指轻轻地弹一下等都是同样重要的沟通方法。在某些公开场合,携带旗帜或其他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含义。有时,一个人的衣着和身体姿势也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有时非语言沟通比其他沟通方法更为重要。

口头沟通: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沟通方式。它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地交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方式。口头沟通与文字沟通相比,为沟通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交换意见的可能性。人们通过沟通信息的内容培育相互之间的理解。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语义,不同的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二是语音,语调使意思变得复杂,不利于意思的传递。意思会因人的态度、意愿和感知而被偷换。人们推知的意思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据估计,在口头沟通中最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内容不超过原来信息的20%、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对同样的语言,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同企业内部,由于文化认同不一,也会产生语言沟通的很大偏差。

文字沟通:在缺乏面对面的接触或远程通讯设施的情况下,这种沟通方式是传递信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在面对很多人传递同一信息而且还需有一个永久存档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沟通者可以精确地表达他所想传递的信息,并有机会在给接受者发送之前充分地准备、组织这则信息。文字沟通的其他问题有: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有关的部门没有机会对该信息进行讨论。现代通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从个人化和说服力的角度来看,这种沟通的效果是有限的。企业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对文字含义的不同理解。在一个有数千名职员的大型企业中,文字沟通可能是最方便的沟通途径。但必须运用文化进行理解整合。

音频/视频/通讯沟通:通过高度发达、高效的通讯/音频/视频辅助设施来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这种现象近年来日益增多。视觉感知是影响思想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工具。人们更易于理解并保留视觉印象而不是文字印象。由于人脑保留视觉形象的时间比保留语音文字的时间长,所以,现代通讯技术可作为一个极好的工具用来支持和强化其他形式的沟通。正在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例子,它能为增强沟通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一个语境下,理解信息传播者的真实含义。

三、沟通的风格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沟通的模式也要相应地改变。作为经营管理环境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因素在企业管理沟通的有效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上的不同可表现在思维模式、信念、价值观及共同的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可表现为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在统一的企业文化中,信息处理是直接的、线性的。坚持按进度表行事、准时性等是一维文化的良好指标。如果企业文化是多维不一的,人们同时在不同的前沿思考、工作。它的信息处理通常是迂回的、深度的。对进度计划坚持程度比较松散,也不太按时,这都是多维文化的典型表现。企业文化不统一,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需要深度地了解背景信息后才能行动。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统一的企业文化,人们对企业各种事物的认知一致,价值判断相同,不必了解深度的背景信息就可以行动,从而可以促进效率提高。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5

关键词:组织变革 社会信息处理 犬儒主义 形成机理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科技的进步,企业为了在动荡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核心竞争力,通过私有化、兼并、收购、改变内部运作流程等战略或运作上的变革来适应顾客的需求,并获得长久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组织变革在企业管理中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企业发展更快、更有价值,也可以触发一种对混乱和动荡的强烈抵制。针对企业如何有效的推进组织变革的成功,学者从宏观、系统的层面,基于变革发动者的视角研究了变革的环境、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和组织文化等对变革成功有效性的影响。但Sange等在对组织变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70%实施变革的企业都最终走向失败。在面临组织变革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龙立荣(2011)通过回顾国外员工变革的反应,发现员工个体的行为对于所有组织变革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微观、个体层面的因素,从员工的视角来研究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关于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员工态度的研究,而组织犬儒主义作为一种主流的负面工作态度(张士菊、廖建桥,2007),很少被学者关注,并用来解释组织变革。学者们关于组织犬儒主义的研究很多但比较零散,基本上还处于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对犬儒主义的形成机制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心理契约违背的视角,最早从心理契约违背视角进行研究的是Andersson,他通过文献综述法提出了一个员工犬儒主义的概念模型。Andersson认为心理契约违背是产生犬儒主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公司环境、组织与工作和角色的工作场所特征来探索了心理契约违背导致犬儒主义的形成过程。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关注社会背景对个体工作态度的影响作用。本文从员工个人层面出发,基于SIP理论分析了员工在变革过程中态度的形成,通过探讨信息环境和关系环境对员工犬儒主义的影响,构造了变革过程中员工犬儒主义的形成机理。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及犬儒主义相关理论

(一)SIP理论

社会信息处理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简称SIP理论)是由杰勒德·R·塞兰尼克(Gerald R、 Salancik)和杰弗瑞·菲弗(Jeffrey Pfeffer)在1978年提出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把人看成一个自我适应的有机体,个体会根据社会背景和情景的现状的信息,来不断的调试个人的态度、行为和信念等。也就是说,人们会利用社会环境中他人的价值观、规范、期望以及行为结果等信息来引导自己的行为。Yuxia Qian和Daniels(2008)基于SIP理论提出人是社会人,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受环境和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受社会准则和他人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人的想法也能够通过社会规范来影响个体态度。因此,社会背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信息背景和关系背景。

(二)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最早是由Cook和Medley于1954年提出,他们认为犬儒主义是对他人的敌意观点,认为他人是不诚实、不真挚、不值得信赖和懒惰的。近年来,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犬儒主义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是当代时代思潮的一部分(Keyes,2006)。同时也存在于每个组织的成员中,包括美国、欧洲与亚洲的组织内部成员(Kouzes&Posner,1993)。此外,学者对犬儒主义的内涵也有更多的诠释,如人格特质论、情景论。持有人格特质论观点的学者认为犬儒主义是与生俱来的一种人格特质,这种特质是稳定的、固有的,且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员工的犬儒主义水平几乎是不能改变的。而情景论则刚好相反,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犬儒主义是一种状态,产生于具体的情景,而不是一种固有、稳定的人格特质,同时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根据SIP理论,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员工的态度产生于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情景。因此,本文更倾向于从情景论来研究员工的犬儒主义。基于情景论的观点,本文将犬儒主义定义为员工对组织的负面工作态度,具体表现对组织缺乏诚信的信念、对组织的各种负面情感以及消极行为。其特征:一是多维性:员工犬儒主义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包括情感、信念和行为;二是依附性:在管理与组织行为领域,组织犬儒主义已被西方学者视为组织—员工关系的新范式(白艳莉,2011),代表了员工和组织之间的雇佣关系,因此要依附于组织而存在;三是动态性:组织犬儒主义不是稳定、固有的人格特质,它产生于具体的情景,是一种习得性反应,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四是传染性:个人的组织犬儒主义受同事和组织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员工的犬儒主义态度可以导致其他员工甚至整个企业员工的犬儒主义态度。

变革过程中员工犬儒主义的形成机理

Abraham(2000)认为员工对未来变革的成功和管理者的能力持不信任与悲观的态度时,犬儒主义就会出现。根据SIP理论,犬儒主义的态度应该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员工在变革的过程中形成的犬儒主义工作态度是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环境,也就是员工对信息的感知质量;关系环境,包括同事间犬儒主义水平(见图1)。

员工作为组织变革的参与者,是变革的最终实施者和推动者。Barki和Hartwick(1994)指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显著提高变革的成功率。积极的参与变革,使员工对变革的目的、作用以及方法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组织和管理者也会产生更多的信任。此外,员工在变革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承担变革任务、参与变革的计划与实施,降低员工在变革实施阶段的沮丧感和幻灭感,从而减少员工在变革过程中的负面情绪,降低员工的犬儒主义水平。

组织变革的实施伴随着员工与上级、同事之间的沟通。沟通作为组织变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组织实施变革的时候,沟通的环境越公开,沟通的能力越强,员工对变革实施的措施以及变革作用就会越清晰明白,此外,还能够增加员工对组织、对管理者、对变革成功的信心,降低员工的犬儒主义水平,从而促进组织变革的成功(Stanley,2005)。

Stanley(2005)把变革中的犬儒主义定义为对管理者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指管理者缺乏推动变革成功的能力。这个定义暗示对管理者的不信任是产生犬儒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Yuxia Qian&Daniels,2008)。信任和犬儒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犬儒主义的范畴比信任更广泛,犬儒主义包括情感、信念和行为,而信任只是指一种信念。尽管信任和犬儒主义是有区别的,但实证表明两者还是密切相关。一个对某对象持有犬儒主义态度的员工不会对其产生信任,对其有高度信任的员工也不会产生犬儒主义。因此,对管理者的信任可以作为变革过程中犬儒主义产生的影响因素。

员工参与、沟通以及对管理者的信任,是从个人层面分析员工在变革过程中对犬儒主义的作用。SIP理论强调员工工作态度是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基于此,社会背景因素可以调节员工参与积极性、沟通有效性以及管理者信任对犬儒主义的作用。本文把社会背景分为两个因素:信息质量感知和同事间的犬儒主义。已有研究发现,信息量越大、信息的有效性越高可以使员工产生一些积极的工作态度,如工作满意度。Miller和Monge(1985)通过研究信息质量与工作态度的关系,指出有效的信息能够降低员工在组织变革中的焦虑感,增加变革的开放性。员工感知到充分的信息、有效的信息,使其降低对变革的不确定性认识,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组织发生变革。总之,员工态度是以社会背景中信息可获得性为基础。员工感知到的信息质量越高,对组织变革就越倾向于表现积极的态度;相反,低质量信息的感知使员工表现负面的态度。信息的质量不高,员工就会对变革的流程、管理者产生怀疑,最终产生变革中的犬儒主义。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人际关系在决策和接受变革中作用(Rogers,1995),SIP理论认为关系环境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有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在同事之间的公开谈话和环境现状的解释中得到变化,公开谈话可以通过一些描述性语言来增强社会背景的影响;同事间会用一些评价性的信息来解释环境现状,以此通过社会规范来影响员工态度。犬儒主义具有传染性,个体的犬儒主义态度很容易“感染”到其他人。犬儒主义员工往往会向亲密的同事表达负面的工作态度,而不会在公开场合表达不满,以非正式沟通的方式来实现犬儒主义的传播。在变革的实施中,犬儒主义者倾向于谈论变革的消极因素,并强调这些因素对组织变革的负面作用。因此,同事之间的犬儒主义水平能够对其他员工产生作用。

变革过程中员工犬儒主义的应对策略

(一)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有效的信息

信息质量对组织变革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关注信息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在变革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及时提供信息给员工,并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充足的变革信息。管理者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应该向员工解释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可能的结果,使员工充分了解变革,对变革产生积极态度。

(二)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

由于同事能够影响员工的态度,管理者应该注重变革过程中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企业的变革计划可以扩展到部门级,提倡员工在面临变革的困惑时多和其他部门的人进行沟通,而不是停留在一个部门内员工的交流。此外,管理者应该给各个部门更多的自,鼓励并支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

(三)创造管理者与员工互动的机会

对管理者的信任是变革中员工犬儒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更多的信任,管理者需要创造一些与员工互动的机会。Langer和Thorup(2006)这些互动包括倾听员工的声音、积极参与员工的组织变革。此外,在实施变革之前,企业需要让员工了解组织文化和历史,建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管理者只有有效的应对变革过程中的压力并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获得员工的支持,最终推进变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其权,龙立荣、国外员工变革反应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08)

2、张士菊,廖建桥、西方组织犬儒主义研究探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

3、张士菊,廖建桥、组织犬儒主义研究的新进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

4、白艳莉、组织犬儒主义:一个员工—组织关系分析的新框架[J]、兰州学刊,2011,03

5、李焕荣,杨欢,刘得格、组织犬儒主义的概念界定、影响结果和形成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5

6、廖丹凤、工作场所感知、组织犬儒主义与组织效果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7、张简英翔、银行员工面对组织变革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之研究—以组织犬儒主义、组织政治知觉为中介变量[D]、中原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杨欢(1988-),女,湖南邵阳人,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认知加工;三通道假说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72-05

一、多媒体学习三通道的背景

多媒体学习理论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对多媒体学习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媒介技术层面

媒介技术层面的多媒体学习又可以被称为“多媒介学习”,是在学习活动中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呈现教学信息,运用多种媒介组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黑板、电影、幻灯、印刷媒体等。这种认识方式在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的最初阶段占据着主要地位。

2、呈现方式层面

呈现方式层面的多媒体学习又可以被称为是“多表征学习”,是在学习活动中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征来呈现材料,这里的表征指的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虚拟现实等外部表征。呈现方式层面对多媒体学习的认识较为直观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测量性,因此这种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可。

3、感觉通道层面

Mayer在双编码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多通道学习”的概念,将多媒体学习看成学习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系统进行学习,这种感觉系统称之为通道。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Mayer将通道划分为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强调的是学习者接受外界材料时所用到的如眼睛和耳朵这样的感觉接收器。感觉通道层面的研究借助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开创了对学习者内部多媒体学习认知加工方式研究的先河。

上述对多媒体学习的三种不同认识,从不同层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见表1),对多媒体感觉通道层面的认识,已经开始关注多媒体学习的内部认知过程,将焦点转向了对多媒体学习本质的研究,这是多媒体学习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为人们研究多媒体学习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受其理论基础的制约,感觉通道的观点存在某些局限,这些局限客观上限制了多媒体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对“通道”的内涵进行新的界定已势在必行。

二、多媒体学习三通道划分的理论依据

多媒体学习的三通道观点是在编码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认知神经科学也为多媒体学习的通道划分提供了证据支持。

1、编码理论研究——三通道划分的理论基础

编码理论是通道研究的基础,不同通道将采用小同的编码方式。当前编码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

Paivio的双编码理论认为,人类拥有两个认知编码系统,即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这两个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均不相同,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言语系统采用序列加工的形式对言语符号进行加工;表象系统以同步的方式加工非言语信息。双重编码理论中存在三种加工类型:表征的、参照性的和联想性的。

(2)Anderson命题符号编码理论

命题代码理论主张不论言语信息还是非言语信息的存储都不依赖于其表层形式,而是以抽象的命题形式进行编码的。“命题既不是句子,也不是由单词组成的。相反,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由单词所指的概念组成的实体。”某概念的意象或言语描述来自于同一个抽象系统,是从命题表征中重新构造的。

上述两种编码理论都是基于认知的编码理论,认为知觉和认知是两个相互分离的串行系统,知觉系统负责从环境中提取信息并传递给认知系统,认知系统负责对信息进行编码,强调知觉系统中未经认知系统编码的信息不能够直接进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基于认知的编码理论则主张信息在加工系统中的重构,如命题编码认为任何信息都需要经过抽象的命题加工,而双编码则认为无论是言语信息还是非言语信息都要经过表征性加工、参照性加工或联想性加工,无论是哪一种编码方式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或多或少的语义性加工。双编码和命题编码实际上关注的都是高级认知学习活动,对于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解释性。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基于认知的编码理论无法解释的知觉编码现象。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知觉编码理论应运而生。

(3)Barsalou的知觉符号编码理论

Barsalou于20世纪末提出了知觉符号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具有六个核心特征:知觉符号是感觉运动系统的神经表征;知觉符号是图解式的;知觉符号是多模式的;知觉符号进一步组成仿真器;知觉符号系统中有多个框架;知觉符号跟言语符号密切相关。从知觉符号理论的核心特征中可以看出,Barsalou关注的编码不仅仅包括感知觉,还包括运动知觉,这-两种编码产生的知觉符号都是神经表征,而不是传统编码上的认知表征。

综上所述,编码方式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编码都有其理论和实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对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研究。对上述编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存在的编码形式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知觉性、亚符号性和符号性。知觉性编码形式保留了信息原始的知觉特征,包括视觉编码、听觉编码、触觉编码等感知觉编码,也包括运动知觉编码;符号性编码形式则对信息进行完全的抽象加工,仅保留语义信息;亚符号性的编码形式则是介于知觉性编码和符号性编码之间,忽略部分细节的知觉信息,仅对部分特征信息进行语义编码。由于符号性编码和亚符号性编码都是对信息进行语义加工,因此可以统称其为语义性编码形式。

编码理论的研究促进了多媒体学习模型与通道研究的发展,Mayer所提出的多媒体学习双通道就是在双重编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编码理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寻找这些编码理论的契合点,试图运用混合编码的观点解释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编码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为多媒体学习的通道研究指明了方向。

2、认知神经科学理论研究——三通道划分的证据支持

认知神经科学是由众多学科整合起来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因而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几年来EEG、MEG和fMRI等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为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活动奠定了基础。在多媒体学习领域,认知神经科学从不同的侧面对通道划分提供证据支持。

(1)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认知神经学专家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揭示了大脑皮质具有以下功能。脑皮质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体觉区,负责感知觉活动:二是初级运动区,位于额叶中央沟正前方,是控制身体运动的区域;三是语言运用区,主要位于大脑的左半球,由较广的脑区组成;四是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与感觉、运动程度无直接关系,但与皮层下中枢有联系,而且更多的是在大脑皮层各中枢间起联合与综合的作用。

由此可见,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活动,如负责感知觉的初级感觉区和感觉联合区,负责动作的初级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以及负责高级认知活动的语言运用区和前额联合区。对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感知觉加工、运动加工和语义加工各有其物理基础。

(2)长时工作记忆的多重表征与其神经机制

Tulving于1972年对长时记忆进行划分,并于1995年进行补充,将记忆系统区分为五大类: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节记忆系统。1985年,Graf和Schacter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Anderson于1980年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Squaire于1987年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对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进行区分,揭示了两类记忆的功能和存储部位。2002年Gazzaniga等人在Squaire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参与各种记忆类型的神经系统。长时记忆中的表征形式与编码是对应的,因此长时记忆的多重表征间接说明学习者对外部信息加工时采用了多种编码方式,其加工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语义信息,还包括了动作技能和知觉信息等。在多重表征系统中,动作技能有其特殊性,即其神经基础不仅仅局限于大脑,骨骼肌、反射通路也是动作信息加工的神经结构。

(3)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perceptual learning)是一个新兴领域,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Gibson于1963提出,“凡是由于训练或经验某种刺激而引起的对于这种刺激的长期而稳定的知觉改变都可以认为是知觉学习”。1991年Karni和Sagi提出,知觉学习表现为神经器质上的可塑性。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知觉学习既可能发生在刺激特征编码较特异的信息加工初级阶段,也可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高级阶段。

认知神经科学对多媒体学习多通道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脑可以对知觉、语义和动作三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处理,这三种信息在不同的脑区中进行编码,参与其存储的神经系统亦有所不同。

三、多媒体学习三通道的界定

本研究认为,对多媒体学习通道的划分应该依据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而不是感觉系统。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编码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两种信息加工形式——知觉性加工和语义性加工,两种加工形式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加工系统。将知觉加工系统从语义加工系统中划分出来,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中知觉学习理论的支持。知觉学习理论发现知觉学习既可能发生在刺激特征编码较特异的信息加工初级阶段,也可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高级阶段,那么知觉加工系统和语义加工系统应该是一种并行结构而不是串行结构。

所以,本研究认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分别是知觉加工系统、语义加工系统和动觉加工系统。多重记忆表征理论为三种信息加工系统的划分提供了证据支持,长时记忆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记忆,这些记忆的形成依赖于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大脑皮质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为三种信息加工系统奠定了生理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对三种不同信息加工系统的划分,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多媒体学习加工通道,即知觉加工通道(Perceptual processing channel)、语义加工通道(Semantic processing channel)和动觉加工通道(Kinesthetic processing channel)。下面将对多媒体学习三通道的内涵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

四、多媒体学习三通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知觉加工通道(Perceptual processing channd)

原有多媒体学习理论认为认知系统中的知觉加工与语义加工是序列结构,知觉加工是对外界环境信息的选择,其输出是语义加工的输入,知觉信息必须进入语义加工系统中进行编码后才可以被存储。Barsalou的知觉符号编码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则否认这种观点,提出知觉加工并不是语义加工的早期阶段,而是一种独立的加工系统,其输出的信息可以直接进入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存储,因而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是一种并列的结构。

知觉通道的加工内容为外部环境中的感觉刺激,采用激活、联接的方式进行编码,编码后的信息以知觉模型的形式在长时记忆中表征。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这一事物的知觉。对知觉加工通道的研究需要以感觉为基础。按照刺激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感觉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属于物理刺激,味觉和嗅觉的刺激属于化学刺激。当前多媒体学习领域的技术可以很容易的实现物理刺激的模拟,但对化学刺激的呈现则较困难,因此对知觉通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和触觉通道。

外界的不同感觉刺激是以并列的形式进入加工系统的,例如视觉信息通过眼睛进入视觉通道,听觉信息通过耳朵进入听觉通道,触觉信息则是通过皮肤进入触觉通道,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和触觉通道的刺激信号以并行的方式传输到大脑皮层的初级感觉区激活相应的细胞,在感觉联合区的作用下,三通道的感觉信息相互激活和联接,经过多次的重复则会形成稳定的神经结构,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对某一事物完整的知觉模型。由于知觉通道采用激活和联接的形式,知觉模型的形成是感觉刺激多次重复后形成的稳定的神经器质的改变,因而对意识参与的依赖性较低,只需要较少的认知负荷。

从学习类型方面看,知觉加工通道对于初级认知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习者不需要过多的注意和加工,较为容易地产生知觉模型,进而为高级认知学习奠定基础。从学习者方面看,知觉加工通道对于低认知能力的学习者意义较大,即知觉通道这种不需要过多的意识参与的信息加工系统似乎更有优越性。虽然知觉加工通道对学习的意义较大,然而当前的多媒体学习模型往往忽略了对知觉加工通道的研究,更加关注于高级学习活动的语义加工通道。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知觉加工通道与语义加工通道相区分,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多媒体学习中知觉通道研究的关注。

2、语义加工通道(Semantic processing channd)

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对语义加工通道的研究一直是多媒体学习关注的焦点。语义是指对于那些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符号的解释,其本身是不存在的,而是人为规定的。因此,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活动的抽象学习。语义加工通道加工的内容为有意义的符号信息,这些信息不是来源于感觉器官的输入,而是来源于知觉通道和动觉通道。当外界信息进入知觉通道和动觉通道时,有意义的符号被识别出来进入到语义加工通道中,按照一定规则被解释,经过命题编码和类比编码的形式,最终形成命题和意象进行存储。从神经机制的角度分析,当外界刺激经过传输激活大脑皮层感觉区域和运动区域后,有意义的信息会进一步激活语言运用区和前额联合区,进而形成高级认知活动。

在语义通道中存在两种编码方式:命题编码和意象编码。命题指不依赖于符号和图像,以抽象的形式来表征事物的内在意义的一种深层心理表征。例如对句子而言,不保留音、形等特征,对图像而言,不保留具体的知觉形式,命题只表征其内在意义。意象是对表象的概括和总结。例如对桌子而言,意象并不保留其具体特征,只表征其大致的轮廓,这种轮廓是在对桌子这一类事物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之上得出的。命题和意象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对外部信息的重构,都需要意识的控制,因此会产生较多的认知负荷。二者的区别在于命题是完全抽象的,而意象则保留了一定的形象性。当信息在语义通道中传输时,其编码方式是由信息的特点、内容决定的。空间结构性强的语义信息会优先采用类比编码的形式形成意象,而时间逻辑性强的则会优先采用命题编码的形式形成命题。

3、动觉加工通道(Kinesthetic processing channel)

动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况的感觉,也就是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感觉。动觉通道主要用于加工动作信息,同知觉加工通道和语义加工通道一样,该通道的加工也是以大脑为神经基础。但除此之外,脊髓、小脑和外周神经对该通道的学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觉通道主要是针对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动作活动方式,如写字、骑车、游泳等,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对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经过两个过程:认识和操作。在认识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借助于知觉通道和语义通道的加工作用,知觉通道对输入感觉信息的加工,首先使学习者对动作技能产生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语义通道的加工可以使学习者从思维的角度掌握动作的技巧,使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和精确,在此基础上学习者会对动作技能产生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在第二阶段的操作过程中,学习者只需要在认识的指导下,完成各种动作,当完成正确的动作时,在运动器官、小脑和大脑皮质运动区会形成稳定的神经结构,进而使动作自动化。但是,从认识到动作自动化的过渡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例如学习骑自行车。虽然学习者已经清楚骑车的步骤,但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为动作技能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学习者进行动作技能类知识的学习时,将动觉信息编码成动觉模型,在此过程中运动器官上会留有动觉信息的记忆,进而使学习者产生一种最为直接的动作经验,帮助实现自动化,有效地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综上所述,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三通道加工信息类型、编码方式和编码后的表征形式可用表2表示。

4、三通道的相互关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知觉通道、语义通道和动觉通道是三个相互独立的并行加工系统,但三通道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觉通道为整个多媒体学习提供学习内容的特征信息和有关学习环境的背景信息,对学习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语义通道是在知觉通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总结,使感性认识升华成理性认识;动觉通道赋予这种认识过程主观能动性。三个通道在构成一个整体时相互依存,如语义通道意象的形成就是在知觉通道知觉表象形成的基础之上抽象概括而得的;动觉通道加工简单的动作只需要重复的操作练习,但对复杂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则需要在自动化过程之前借助于知觉通道和语义通道的作用而完成。

多媒体学习三通道假设对Mayer通道理论的改进之处在于,将通道的划分标准由原来的感觉获取转向信息处理。在三通道假设中,笔者将类比和命题两种编码从原来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中提取出来,合并成语义通道,用于加工抽象的语义符号。而在语义通道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知觉通道和动觉通道,用于处理知觉信息和动作信息。这种新的划分方式是在整合多种编码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强调了多媒体学习的多元性,扩大了多媒体学习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了多媒体学习过程中知觉特性、动觉特性和时间特性的研究。三通道假设的提出,旨在引起人们对知觉学习和动作学习的重视,为三类学习行为的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三通道多媒体学习过程信息获取的眼动脑电特征与认知传播模型”(编号:11YJA88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7

【关键词】微信 互联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平台 建设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我国互联网获得空前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样也为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是,网络中充斥的负面信息同样也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消极影响。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性

截止目前,我国微信用户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3/5,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正因为微信有着如此庞大的使用群体,以及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信息控制权和主导权的争夺已成为我国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任务。

西方国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网络渗透来宣传西方的政治体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把握网络革命为我们带来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如何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以下特性:首先,社会化特性。虽然微信平台是个虚拟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了各种社会关系。种种人情往来都真切地反映在了透明的网络平台上,这其中的问题自然会对社会形态、政治体系等产生影响。

其次,主体十分明显。在微信平台的牵动下,个人参与政治的机会也大大提升,公民的发言越来越自由。某人的发言更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重视甚至共鸣,个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多元化特性。在微信平台下,存在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迅速蔓延,在潜移默化的侵蚀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在严重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挑战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的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都随着微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微信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由于传播方法单一,互动性差等缺点导致公众的主动参与性降低。而现在,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和公众的角色不再是一成不变,也时常会发生角色转换。

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传播模式相较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显得较为落后。一些意识形态工作者不能熟练运用微信技术,甚至对其缺乏足够了解,也没有相应的超前认识,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转变在微信时代背景下就十分被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其宣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将日渐衰退。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体制和方法面临空前的挑战②。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我国政治结构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微信的兴起,再加之人们对既得利益的热衷追求,使得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③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滞后,导致我们不得不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这就为资本主义国家向我国渗透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通过微信平台对我国不断进行分化和西化。同时,利用网络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诱使部分思想不够坚定的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网络中出现的新马克思主义甚至伪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其核心地位产生了动摇。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我国的微信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微信中信息的控制力和屏蔽技术相对薄弱,网络安全存在很大漏洞,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机会,使各种低俗、暴力甚至反动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网上广泛散布,毒害群众身心,甚至导致公众的价值观扭曲④。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垄断,西方国家将互联网当作推行霸权主义、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动猛烈攻势,给我国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带来了挑战。

微信的兴起,使人们可以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可以随时获取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以及不同地域的大量信息,这使得人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接受着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获取渠道、坚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互联网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契机

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微信即时强大的互动功能,拓展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给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思想交流都开辟了新的空间。在网络平台普及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交流主要依托传统形式进行传播。互联网出现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有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传统平台并不能够满足发展所需的交流和互动,正是微信平台为社会主义仪式性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以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的微信的逐渐兴起,极大丰富了信息的传递形式。同时,微信所具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淡化了种族与国界的区分⑤,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单项模式,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者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覆盖面以及广大网民对微信的依赖性,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可行计划,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等相关主题,利用微信的平台向广大群众发送推送信息,也可将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信息上传至网络云端,提供即时下载服务,从而实现微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平台化、制定化和可视化。

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注入活力。微信的移动性与即时性特点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途径得以丰富。与传统互联网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终端的微信更加轻便、易于携带,信息更新更加迅捷。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手段,微信通过大量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大众群体之间信息和思想的实时交流。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模式,微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思想和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一个集思想交流、学习讨论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交流平台。而信息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基础,其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逐渐普及的微信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解构主义盛行的网络社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微信的交互性与扩散性特点,有利于畅通沟通渠道,强化工作的针对性,使意识形态工作者能结合网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网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辨析。同时,由于微信的私密性,意识形态工作者可以利用此特性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总之,微信平台不仅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途径,也有利于实现网民与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充分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为社会主义信念弘扬开拓了新渠道。传统形式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信息传播时间、空间以及地点受限,而信息的获取也不能依据个人的闲暇时间传送。微信的兴起,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网络平台的存在,拉近了网民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公民和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及时,从而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同时,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通过网络整合意识思潮,纠正认知偏差,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移动终端的跨媒体性与多功能性还能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得以创新,可以通过网页推送、邮件等新形式向广大群众发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者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网民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和平等交流增强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意识形态工作者利用微信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见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媒介作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及反应,实现与广大群众的良性互动。同时,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为广大群众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并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了现代化,不仅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深入,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渠道。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第一,开展形式丰富的网上活动。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微信对传统宽带互联网形成了强大冲击。传统的意识形态平台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基于移动网络构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传播平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创新。例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公众平台开展各种互动交流、话题讨论等活动,也可利用移动终端发送文字、图像、视频等要素,或者在借鉴传统教育网站成熟运转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站的手机网站。这样既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沟通方式,使大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又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把握网民心理动态,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增强工作效果。

第二,开发相关应用程序。目前,微信用户上网方式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网页。据统计,2013年移动应用数量达百万量级规模,各大门户网站及电商网站都竞相开发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微信存在的种种不良信息,根据微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开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帮助的移动应用程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从侧面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的总体安全及国家现实与长远的根本利益。

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领域,微信平台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争夺的阵地。事实证明,“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⑥

在微信的平台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能够完全适应,并积极争夺网络平台宣传的制高点。因此,在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下,结合微信自身特点,传播弘扬正确、正面的舆论和文化,正确引导微信文化,做好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使广大人民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将微信建设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微信在给人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积极向上的信息的同时也潜藏着消极甚至反动的不良信息⑦。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我们在强化的同时,更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宣传和教育,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加大监管和投入,发挥微信优势。第一,加强监管力度。为保证对微信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加强对微信使用环境的净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对微信的长效监管机制。传统的网络管理办法不能简单复制于微信。首先,要加大监控力度,根据微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内容,从源头上加强对微信的管理,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原则。其次,要加强微信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商以及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应协同合作,寻找商机,共同营造绿色的微信环境。

第二,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安装防火墙等软件对微信中的负面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并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尽快完成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更要鼓励我国的科学家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索,加快自主开发的步伐,早日摆脱依靠西方发达国家研究技术的困境。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710049)

【注释】

①郭擎擎:“网络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第177~179页。

②④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8~111页。

③刘音:“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85~86页。

⑤熊龙雨:“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⑥顾洪英:“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求实》,2009年第9期,第80~82页。

通信工程的意义篇8

一、意义为先的含义

1、把宗旨摆在做事第一位

依法治国,解决“不能”的问题。腐败是现象,但腐败成了规矩,就向“法”在危险地演化。这种“法”被称为潜规则。近年来,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实质是一些腐败官员借助工具价值的膨胀,以一己私利偷换治理体系中的意义,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他们自己服务,以他们的“法”僭越党纪国法。依法治国要确定的“不能”,就是不能让潜规则取代党纪国法,就是要用党纪国法清除潜规则,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党纪国法就是要让为人民服务这个意义,全面为先,为先到“全心全意”的程度;制止官员个人利益为先。

治理现代化,要解决“能”的问题。仅解决“不能”还不够,因为,官员不腐败,但也不作为,甚至坚持“”,可能并不触犯法律,但人民群众仍难满意。要提高人民群众满意水平,还要进一步解决“能”的问题。

依法治国和治理现代化需要发挥官员的作用,但不能颠倒公仆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关系,无论“能”,还是“不能”,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第一位,这是意义为先的第一重含义。

2、通过高能力,实现高满意

“意义为先”的第二重含义在于,应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实现治理能力高水平的现代化。使治理现代化过程本身,变成群众满意工程。通过高能力,实现高满意。

治理现代化,既有工业化水平上的现代化,也有信息化水平上的现代化,对中国来说是治理的双重现代化。两次现代化从能力上看,主要区别在于为人民服务能力与为群众服务能力的差别。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人民与群众不是对立关系,但在同一中又有差别,一般说人民,更侧重人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同质化的、集中表现的利益;一般说群众,更侧重人的日常利益、眼前利益,是个性化的、分散表现的利益。通常说办实事,就是指为群众服务。相当于把为人民服务,深化为“为人人服务”。治理现代化要求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群众办实事。

信息化水平上的治理现代化,是意义为先的治理现代化。互联网正发展为意义互联网。信息只是客体,意义才是主体。互联网将成为专业化的意义体系。整个信息化意义上的现代化过程,就是让价值专业化地与意义相校准的系统。也就是说,它要求治理体系聚焦于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一意义点,设计体制机制,并加以实施,在贴近民众中,提高治理能力;它是工业化条件下官僚制的反向机制,不是以行政官僚自我为中心,不以科层扩大的方式疏远人民群众,强调从体制机制的根子上铲除“”。

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服务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最终决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水平真正达到国际一流,治理现代化才算真正完成。

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四中全会要求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个简单的推论应该是,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治理现代化。但现在人们对信息化在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高度,许多人还在18世纪至19世纪的水平上认识治理现代化。

工业化受社会化大生产这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水平限制,更擅长满足的是同质化的共同利益。由于服务能力所限,针对群众的具体的、个性化需求办实事,只能是示范性的、顶多达到办一批惠民实事的水平。信息化在大规模定制(社会大生产+个性化定制的“小生产”)这一更高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水平下,可以在满足人民利益(一元化主导价值)的条件下,进一步满足群众利益(多元化主体价值)。

二、把治理现代化全过程当作群众满意工程

从意义的实现机制来看,如果把人民群众满意细分为人民满意与群众满意。人民满意的实质是同质化的价值认同(例如“端起饭碗吃饭”),群众满意更多是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这种异质性的情感上的认同(反例是“放下碗筷骂妈”)。“意义为先”的群众满意工程,着重要解决人民群众一般化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与个别化的局部利益、日常利益、眼前利益的统一。

群众满意工程常态化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受治理水平所限,政府往往为人民服务水平高,而为群众服务水平低,加之使一些官员脱离群众,一些群众仅仅因为一些日常利益、眼前利益不能得到满足,而借日益普及的互联网释放戾气和不满情绪的现象十分突出。在国际竞争中,非常容易被那些在战略上更为重视“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等意义建设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提出“国民酷”战略)所乘,出现大的安全隐患。

1、超越常规服务:“服务+自服务”机制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水平的治理现代化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善于调动群众自服务,这是使为群众服务水平产生质的跃升的第一个关键。

如果把治理现代化本身当作群众满意工程,马上就会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许多干部习惯工业化,不习惯信息化,只会做集中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不会做分散的为群众服务的工作。这成为制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瓶颈。

从智慧政府的趋势中可以观察到新的做法。智慧政府要求“超越常规服务”。其中新意在于,在强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强调“公民既是公共服务的使用者,又是创造者”。在云服务中,这通常通过集中的云端与分散的终端之间的配合,实现公共服务与自我服务的结合。这启发我们,可以把为人民服务,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群众自服务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在高科技(如云计算、大数据)条件下提高为群众服务能力,使办实事达到普惠水平的新途径。各地在电子政务中涌现出的将政府服务与社会服务整合(如市民卡工程)、甚至与商业服务整合(如重庆合川APP)的经验,使为群众办实事,从个别示范,变成普遍的服务成为可能。

2、人人皆可为圣贤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我爱我的专业演讲稿(4篇)
  • 下一篇:化学常见化学式(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