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怦然心动》读后感(整理10篇)

时间: 2024-05-21 栏目:有感作文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1

年前大扫除时,看到满屋的东西,心里不由得有些焦虑,瞧,面积不大的书桌,有堆积如山的书本、备忘录以及小摆设;矮小的梳妆台,填满了横七竖八的护肤品,就是衣柜里挂满的服饰也不乏一副“盛况空前”的凌乱局面。整理成了一件头疼大事。

读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化解了我在整理过程中滋生的繁琐和厌恶心理。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是由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撰写的,20xx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标题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魔法,让读者耳目一新:它既是一部整理书,同时也是一本心灵疗愈书。作者从纵向横,贯穿始终,从精神层面到整理方法用亲切而幽默的语言传授“整理并不困难的理念”。书中介绍“一旦整理,就不会变乱”的方法,引导读者按心动的标准去选择物品,遵循先扔后收的步骤,根据物品类别,进行一次性或短期性的整理,指导读者通过整理从中找回人生决断力,享受怦然心动的幸福。

确实,生活需要整理的地方无处不在,哪怕是触眼可见的物品,抑或触摸不了的心灵都需要一套整理程序。整理看似轻而易举,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譬如书架里的书,每本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很喜欢,都难以取舍。可是有限的空间,让很多新书找不到“立锥之地”。譬如衣柜里的衣服,很多搁置一旁已多时,早消失了当年购买时悸动的心,总会想以后可能某一个地方或某个场合能派上用场;譬如厨房里的调味品,老想放着不碍事,方便食用,久而久之却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甚至有些超过保质保鲜期,成了有害人体健康的食品……近藤麻理惠郑重指出:如果老是抱着这种纠缠不清的想法,整理永远不会成功。必须强迫自己树立“如果现在用不着,将来永远也不会需要的理念”。

细想也是,年轻时曾经买了不少青春书籍,书香墨香的确伴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可如今又还能有多少翻阅的激情?读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突然才明白:以前收拾整理没有达到效果,甚至是失败告终,那是因为还不懂得整理,不舍得放弃,以一种含糊不清的态度堆积生活的累赘。采纳书中的建议,决定不再以“怀念”的名义让它们蒙上越来越厚的尘埃。在感谢它们曾经陪伴我度过如歌岁月的同时,最后带着感恩的心情把它们从书架上移除出去。当然,并没有把它们变成废品,而是将它赠给需要的人群,让书的价值继续扩展延伸,实现物尽其用。通过这种“先破后立”的方法的'确能够快速整理收拾,将空间彻底瘦身,享受整洁舒适,宽敞明亮、井然有序的全新体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的内心也好似一座大房子,四面八方飞来的“种子”在心窝生根发芽。也许是“花团锦簇”,也许是“杂草丛生”,都需要不定时地进行除杂、梳理。要清晰地认识到生活不断衍生五味杂陈的故事,如果一味追求完美,盲目追求面面俱到,那也许会将生活推向一个极端。静心细想哪些是自己应做的事,明确什么是心动的、喜欢的、需要收藏的,什么是自己不需要的、该摒弃的,以轻松的心态昂首前行,喜迎生活。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2

大约在20xx年的时候买过这本书的初版,后来作者又出过一个修订版《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和初版相比,增加了一些图解,主要内容并没有大的变动,因此选择无论看哪一本都可以。当然,两本都阅读,也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对书籍的分类方式,毫无疑问它是一本实用的书。当然由于作者行文十分有趣,因此完全可以先一口气读完它,然后回过头来再针对书中的描述,对物品开始整理。

从主题角度,这本书可以被归到现在十分受人追捧的生活方式——“断舍离”当中去。当然,这方面的书籍众多,甚至还有相关的影视作品,那我为什么独爱这一本呢?

诚然,它是我最早看到的有关这方面的书,或许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但是在阅读了许多其他书籍以后,并在身体力行践行断舍离的方式之中,每当有人要我推荐这方面的书籍,依然第一时间想到它。

和其他书籍不同,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心动”,这也是判断是否留下物品的唯一标准,并没有过分强调应该保留的物品数量。

许多极简达人都在拼命缩减自己拥有的物品数量。如豆瓣上有妹纸晒出来自己全年的衣服只有14件,其他的物品也少的可怜。还有人则是晒出自己的家中布置,具有空无一物的既视感。

那么究竟该拥有多少件物品才是合适的?开始进行断舍离的时候,不免多次遇到这个问题,参考他人的方法固然可以,但是否适合自己,还要打个问号。

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即使断舍离,极简被很多人所推崇,落地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它的形式也应当各异。因此,过分强调应该拥有的物品数量,反而会令人陷入困扰:如,看到别人一年只要14件衣服就够了,我却有140件,该怎么办呢?再看另外的朋友则有56件衣服,到底几件衣服合适?

而本书提出“心动”作为判断标准,实在是妙。当然,对于如何判断心动,书里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我就不在此多说,各位前去看书,自有答案。

除了提出“心动”这一判断标准,书里还有一个观点令我十分喜欢。作者说,整理应该是节庆的时候才做的事情。同时把整理和清扫的概念做了明确的区分。

整理并不是扫除,而我们在生活中却总把他们混为一谈,因此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整理,却总也没有尽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通过区分二者的概念,我们就会明白:整理是把物品清理,精简之后,留下所有令自己心动的物品,然后把他们一一设定位置。当通过节庆般的一次性整理,物品都有了自己的固定位置之后,就不需要每天去做整理的工作。

那么平常做些什么?平常只需要记得取用物品之后及时放回原位,便根本不需要再多做整理,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清洁和打扫即可。

如此简单!但是在遇到这本书之前,我真的是毫无头绪。相信你也有过和我一样的困扰吧!那么不妨翻开这本书读起来吧!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3

“一直以为,整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在连续读完几本有关整理的书后才发现,它确实也不难。”

我这么说,不是想学王尔德的语气。而是想表达,相比于整理方面的技术性细节,关于整理这一行为本身的意义认识,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生活哲学,或许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受。

近藤麻理惠和山下英子都曾在自己的书中强调:所谓整理,不是打扫或收纳。打扫或收纳,只是面向物品、面向自然的行为;而整理却是面向自我、发现自我的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整理从对物件的重新审视和去留取舍开始,这个删选过程正是我们深入思考物品与自己的关系、重新认识每个外物之于我们内心的真实意义,进而更加明确我们究竟在意什么、珍视什么的禅修式对话过程。

想起自己的'书柜,经历了几次集中整理,每一次都会清理出不少“无用但不舍”的书籍。见证过学海生涯的专业书、代表阶段性爱好的扩展读物、还有寄寓着青春情感的恋爱信物。每一次舍弃当然都不好受,却都是自己站在当下对往过的一种了却。我们整理物品有时是因为我们需要整理心境。

然而,即便是丢了很多曾经的珍视,有几本旧得泛黄的“武林秘籍”我却一直没有扔。那是父亲年轻时积攒的拳谱,是“武术热”年代里一度狂热却未能坚持的兴趣。它们对于父亲和我而言,早已是无用之物,却很顽强地留存到现在。

父亲去世后,怕睹物思人,我们几乎扔掉了所有和他有关的物品,这几本残书竟成为为数不多的“遗物”。以前我从未想过它们对于我的意义,只是觉得不能丢。现在再看它们,脑海里浮现的是小时候父亲在我面前“鲤鱼打挺”逗我大笑的场景,或许还有一个小男孩遥远而真切的“功夫梦”。

我想,近藤所强调的“心动之物”,也许就是我们在经过一次次整理之后依然无法“断舍离”的东西。而她所传授的现代整理术只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人与物品、物品与记忆的感性关联,帮助我们从当下·自我维度重新梳理所求·所需·所念的手段。极简主义角度,对物品去留的判断,实际上也是在给围绕我们的人·事·物的生命意义和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物质过剩、信息泛滥、欲望横流的时代,断舍离的理念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也是因为在“整理”这个“术”之上所蕴含的“人生聚焦”之道。毕竟,每个人的内心空间和我们身处的居所一样是有限的,中间可以容纳什么,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该调整、什么时候该舍弃,其实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这一点,和山下在介绍收纳法时提到的“1Out1In”原则有相通之处。如果陪伴我们的物品都是沾染了回忆和情感的精选之物,抱持总量恒定,有进必先有出的整理法则,实质上代表着一种“活在当下”的聚焦式生活方式。虽然阐释得都有些玄化,但两位达人都曾例举了很多经由整理改变人生机遇的案例。

我相信这种变化的存在,更相信这种变化本身是因为当整理成为一种习惯之后,所锤炼出的放手心态、聚焦思维与决断能力。玩笑话是:你扔掉的东西越多,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扔掉的东西越珍贵,越珍惜保留的拥有;你扔东西时越心痛,你在下次想要拿起时越审慎。告别前任总是从告别前任之物开始,整理,就是站在当下向过往的自己说再见。

整理很简单,如果你只是像近藤一样追求一个令人心动的居家空间,抱持着“玩物”的趣味心态,选择心仪的物品,然后给它们一个固定的位置就可以。整理也很难,如果你想要的是一种抱朴守真的生活方式,你不仅需要断舍离的“弃物”心态,还要有对自己所欲所愿的清晰认识,甚至对不同价值观念的坦然面对。

婆婆积攒的垃圾袋丢还是不丢,有时候只是一个整理问题,有时候却是一种人生抉择。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4

我合上书,仔细打量我的书柜,突然发现它前所未有的乱。我触电般跳起来,把杂志竖着插到其他书中,又把一堆叫不出名字的小玩意儿、各种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都扔在地上……

经过三个小时的鏖战,我的书柜从上到下都变得整整齐齐,而垃圾桶里则堆满了明明没用、我却一直囤积着的各种杂物。

是谁改变了我,让我有了整理的冲动呢?她就是近藤麻理惠,一位身高不到一米五,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100人”的日本女士。麻理惠从小喜爱整理,在她上小学时,别的同学下课都出去玩,而她却会溜进教室,把图书架的书按高矮顺序摆放整齐。从那时起,她就定下一个目标——整理世界。现在,近藤麻理惠不仅开办了专门的整理课,还写了书。我就是在读了这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后,有了整理房间的念头和行动。

在这本书中,有两个整理方法是我认为最有用的:第一个方法是只留下你心动的物品,而不是留下可能用到的物品。用这个方法,我扔掉了好几样从没用过、以后也不可能遇上的`“鸡肋”物品。第二个方法是所有东西都不能堆叠,要竖着放才行,比如说衣服,如果你把它们一层一层叠起来放,下面的衣服很快就会被你遗忘,于是即使你衣服很多,你也只会穿最上面几件而已。用这个方法我把许多以前叠在一起、占了很多空间又想不起来看的杂志全部竖起来放,不仅书柜清爽了很多,我还淘出了几本值得回味的杂志呢!

正如书的封面所说:“不止你的房间,整个人生都会焕然一新”。如果你的家很乱,如果你想学习整理妙招,如果你想拥有一个清爽整齐的世界,那么请去买一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吧!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5

《每天砰然心动的整理魔法》在日本销量突破2200000册,其作者近藤麻理惠是《时代》周刊20xx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看着封面上印着这么高的评价,我有点不敢相信,抱着怀疑的态度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着重教大家如何整理房间、物品,让我们学会高效的将乱糟糟的屋子变得干净而整洁。书中有大量的图片教程,给了大家参考范例。这本书总体上内容丰富,也很精致。

作者就像一个朋友一样,细心并耐心的教授方法,传递温暖。书中也有大量的例子,让本枯燥的整理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然而,这都不是重点。我在本书里看到的并不是单纯的物品整理技能,而是人生整理知识,整理好自己的心情,才能积极面对每一天。

我们所处在纷繁杂乱的社会,有太多的外在因素影响着我们,有些甚至很致命。在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早已分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怎样做自己。这个社会带给我们太多物质上的诱惑,然而,并不是得到的越多,活得就越开心。

整理物品,其实也是在整理自己的心情。你在整理中学会了取舍,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感恩。是的,可能没看这本书,你觉得整理真的很简单,但是,当你翻开这本书,你会懂得越来越多。你会知晓,原来,我们对待物品的态度竟然是这般无礼。当你走进整洁的家,躺在舒适的床上,你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因为这个地方让你温暖、让你忍不住心情好。

说到底,我们整理的.是自己的心情,是自己的人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注定了会有痛苦和欢笑,那么能让自己变得阳光的就是自己的心态。如果一味抱怨,事情得不到解决的同时,你还会很郁闷。但是你若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许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心情自然好起来,做事就会顺利很多。

作者一直强调学会和物品对话,轻轻抚摸物品,感应它,如果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在丢弃时别忘了说句“谢谢你”。我想,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和自己对话。在糟糕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下,不要急着去做事,先停下来,跟自己对话,调整好心态再行动。

感恩每一件陪伴过你的物品,感谢每一个陪你走过一程道路的人。因为他们的陪伴,让你不再孤孤单单面对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你学会了爱。其实“谢谢”二字本就很容易说出口,你又何必吝啬呢?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喜欢说“谢谢”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温暖的,温暖自己,也温暖着别人。让这个互不相识的世界,变得温暖而美好起来。

我们之于这个世界,就如蝼蚁一般。很多事真的是无能为力的,那么你又何必勉强自己呢?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再继续前行,你会爱上这样的自己以及生活的。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6

北京的气候夏天和冬天都很长,春秋很短。十一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终于要把夏天的衣服收起来了,秋冬的衣服拿出来啦,我一年两度的换季大整理要来了。想想那么多衣服要整,我也是很头疼,于是我就翻出这本日本人写的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准备学一学书中的一些收纳方法。

但是看来看去发现这本书是要讲的不是单纯的收纳法,实际上读完我觉得这本书中心思想就是一个“扔”字。或者说的文雅一点叫“舍弃”。

其实我们家里堆积的很多东西我们现在不再需要了,以后也根本用不到了。而我们不能舍弃的原因,或者是因为我们觉得某一天还会用到,或者是因为有一些纪念的意义,比如年轻时的照片、日记、孩子小时候的衣服……要丢弃这些实在很困难。作者所说的整理第一步就是要把所有同类物品拿出来用手触摸,去感受它是否让你心动。心动是唯一取舍标准。几乎所有叫我们不能怦然心动的东西都应该毫不犹豫的丢弃。

这本书是我最近看过的'最“神”的一本书。我还没有开始动手整理我的衣服,但是看完这本书,我去看了一下我在京东和淘宝的购物车,审视了一下我存在那里面准备买的东西是不是都让我“心动”,因为如果不是,那么我如果把它们买回来还要费劲丢弃它们。于是我清空了我的购物车。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7

大概是最喜欢的几部电影之一。但电影中很长篇幅描述了布莱斯最初为了摆脱朱莉而故意跟雪莉表现的亲密这部分。当时很喜欢的一段影评大概意思是在这段青涩的感情中女孩儿学会了自尊男孩儿学会了勇敢。而小说中朱莉对智力有障碍的戴维叔叔的态度被布莱斯的兄弟取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抱怨自己有个累赘叔叔,而是心疼自己的爸爸这些年一定遭受过许多非议尽管当时十分讨厌布莱斯,但考虑到父母的感受还是参加了布莱斯家的晚餐邀请并在布莱斯面前清楚,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愤怒篮子男孩一章为了避免因为自己随手投票而入选的琼斯遭受无人竞拍的尴尬,与好友配合最终将自己所有的18元全部拍卖掉等细节表现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女孩,不仅懂得自尊自爱,坦诚,善良,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更让人羡慕的是小女孩一家人的相处模式。而布莱斯由最初的懦弱,逐渐变得勇敢,敢于直面自己的真实情感,敢于挑战父亲的价值观,能够清楚的`认识,承认并试图改变自己的缺点,离不开睿智的外公,开明的妈妈,有主见的姐姐以及最重要的朱莉的影响。但翻译的版本某些细节读起来还是略显生硬,希望有机会能读一读原著。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8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所著《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以下简称《整理魔法》),利用国庆长假闲暇时光通读了一遍,感悟到了“留”与“舍”之间“怦然心动”的标准,反思先前的收纳整理思路,也为即将到来的新居入住提供了参考的整理方法。

一、怦然心动乃去留最高标准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大量可以舍弃的物品,但去留标准如何,相信这是很多人纠结的地方。《整理魔法》提出了“怦然心动”的标准,如果家里一件物品让自己“怦然心动”,那么即便在外人看来毫无用处,对于个人来说也是要留的;没有怦然心动感觉的物品,大可直接抛弃,即便过去或将来是有价值的,但对于当下没有任何价值。由于个人的心智资源有限,不可能对家中的每件物品都“怦然心动”,因此运用这个标准的结果就是家里留下的物品都是让人心情舒畅的精品。

二、整理不等于收纳

收纳和整理热潮从东瀛日本传来,近两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手收纳整理,不少注重企业形象与文化的大型企业也引进“5S”、“6S”等整理法,但有一个很深的误解那就是将“整理”和“收纳”混淆为一个概念。应该说,整理和收纳尽管有一定交集,但绝对是两回事。

“收纳”是利用各种工具将手头不用的物品以一定的规则按照使用频率放置起来,核心思想是存储而非断舍离。收纳几乎是时时刻刻在做的事情,每天要做很多额外动作。收纳思想认为超过一定时间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方才抛弃。

“整理”则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将所有物品进行分类(一般从衣物开始)并根据“怦然心动”的标准决定去留,在抛弃了大多数不让人“怦然心动”的物品后,物品数量得到极大削减,再进行简单收纳,也不需要很复杂的工具或规则,具体可以参考《整理魔法》。整理不需要每天做出额外多余的动作,而是半年甚至一年一次性运动式地(书中将此称为节日)选择并抛弃无“怦然心动”感的物品后集中收纳,并把日常物品放在应该放置的地方即可,甚至都不需要大量采购收纳工具。

收纳可能导致的极端结果就是家里像仓库一样堆满了各种塞满的收纳箱,许多物品被长期放在看不到碰不到的地方而长期得不到处置,而家庭成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记忆和分类“哪些是一周用一次的,哪些是一个月用一次的,哪些是半年用一次的……”。整理则不需要,其终极结果只有一个——在舒适敞亮的空间中只保留自己“怦然心动”的精品物品。

诚然,有人愿意将“收纳”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但“整理”能够以较低的频率获得更好的效果,更适合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家务懒人”。

三、终极目的是整理人生

整理家居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顺着“整理”的思路,我们可以思考,是不是在家居之外,还有太多自己没有“怦然心动”感但仍hold在手上的东西,是否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整理”,比如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比如一个你不爱的.人,再比如某个不再让你心动的圈子或社群。通过做减法,让自己的心智资源集中于更加“怦然心动”的事物上,则生活会变得更加舒适美好,各类积极资源也就随之吸引而来。

另外一个角度,整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怦然心动”是个很主观的标准,但正因为如此,怎样的物品让你“怦然心动”往往就是个人的特质、优势和底层潜力所在,而发挥自身特质、优势的工作或事业往往是自己喜欢做又能容易取得成就感的工作或事业。正如书中所言,作者有位客户在整理中发现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背后反映的是自己乐于帮助别人生活的特质后,辞去IT工作而成功创办了家政事业。所以,整理整理物品吧,说不定就听到了机会的敲门声。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9

上次看了《让每一天都怦然心动整理魔法》后,昨天进行了实践,整理的过程很开心,整理的结果也很满意。内心很强大地对自己说:快点再看看,有没有整理电脑和大脑的好办法。

所以,原本每周看整理方面的书,昨天一次性全部看完了,并在网上搜了很多相关的推文,甚至还看了app上的软件。

突然,有三个问题冒出来:为什么要整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因为我不想再总是找东西,我想成为一个干净,干练的自己呀!

于是,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2》、《极简主义生活》、《超级整理术》,以及我从网上还有生活中获取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最好多用同步软件,手机和电脑同步,这样避免重复文件。

虽说61之后才用印象笔记,但是感觉越来越喜欢这个软件了,可以同步管理很多信息。也正是因为喜欢,也会尝试着去摸索更多的使用,昨天还设置了分组管理。

下一步,去发现更多这样的软件,实现云端同步。

2。忌新建文件夹,将所有的文档归大类。

桌面只保留二个文件,进行中,未开始;

电脑内的文档分成三类:正在进行,已经完成,未开始。

再在每个文件夹里分成三类:工作,学习,生活。

5月份,为了督促自己听过《枢扭》,我在网盘中新建了一个文件夹【5月目标】,将枢扭放进去,结果昨天终于听完了。

说明一个问题,只有将当前要做的事分开时,目标清晰时,才能避免其他文件的打扰。

3。文件命名:日期+标题+关键词

三重管理,更方便查找。要么记得哪一天做的,要么记得项目名称,要么记得中间着重提到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事情。但是,我想一定会非常有意义。

4。设定整理日期,并让目标看得见。

每1天,每1周,每个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做整理。

将每天下班前5分钟定为电脑整理时间;将每周的周日定为整理日;将每个月最后一天定为月度整理日;将每个季度最后一天定为季度整理日……

接下来的计划是买一个21天整理计划的'表格回来,贴墙上,这些都将成为我的战绩。

5。每天9点前整理好todolist,放空大脑。

整理todolist有两个目的:放空大脑,如果不写下来,大脑总是会不由自主蹦出这个念头;写下来后,排优先顺序。

通常我会发现,写下来的事情,完成的可能性会更高。每天将todolist一项项划掉的感觉很赞。

而释放todolist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分配工作。

有段时间,我将所有的工作全押自己手上时,感觉压力挺大。可是分给同事之后,我只需要督促结果,就发现了轻松了很多。

正如李笑来在《通常财富自由之路》上所说,自由并不是金钱自由,而是时间自由。

最后,想分享一句话:整理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从昨天到今天我一直在回味这句话,有了三重理解。

1。在整理中,发现自己最喜欢,最重要的是什么。

无论是整理大脑,整理电脑,整理房间,我们都不断的做取舍。在这个取舍过程中,会经常蹦出一句话『如果这个月我只能达成一个目标,我希望是什么?』我渐渐明白,什么是对我最重要的。

2。在整理中,发现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感悟要感谢近藤麻理惠的整理魔法,让我明白,整理不是对物品的舍弃,而是要找到你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用更高的视角看自己时,觉得之前一直困扰我的乱的问题,简单了好多。

3。整理的不仅是手头,更是大脑。

乱,乱在哪?是习惯?还是思维方式?我发现我的乱,是思维方式。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的电脑只允许存在三个文件夹,会是什么?

如果三个文件夹又只能分成三个文件夹,又是什么?收集,整理,呈现。

这个6月,借由整理事物,整理自己!

《怦然心动》读后感篇10

《怦然心动》是美国作家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小说,它还有同名的电影版《怦然心动》,英文原著叫《Flipped》。我先是看了它的电影版,非常为剧中朱莉和布莱斯之间的感情而感动,然后找了它的中文译本来看,依然很感动,最后把它的英文原著也看了,更加原汁原味,还有了不少小感触。

《怦然心动》讲述的是布莱斯全家搬到小镇,邻家女孩朱莉前来帮忙。她对他一见钟情,心愿是获得他的吻。两人是同班同学,她一直想方设法接近他,但是他避之不及。到了八年级时他希望通过追求校花雪莉使朱莉知难而退。朱莉却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各种途径接近布莱斯。然而令她伤心的是当她站在可以拥有观望风景绝佳视角的梧桐树上,祈求布莱斯与他一起保护这棵大树不被砍掉时,布莱斯却没有回应。后来她又发现布莱斯偷偷丢掉她送来的鸡蛋、嘲笑她家杂草丛生的庭院,她开始审视布莱斯到底是不是自己心里真正喜欢和想要的人。在与父亲、叔叔以及布莱斯外公等人的多次经历中,朱莉内心不断成长,对事物、对爱情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此时她对布莱斯的感情也渐渐变淡。直到她慢慢疏远布莱斯时,布莱斯却开始在乎朱莉。他从报纸上看到关于朱莉的报道,在学校展览会上看到朱莉的项目一举夺魁,从外公那里慢慢了解朱莉的性格与家庭,竟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她。几经内心的纠葛,他最终敢于正视自己这份懵懂的爱,向朱莉坦诚自己的错误并在朱莉家的'庭院里为她种下一棵梧桐树。

对于这个青春期中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清新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女主角朱莉,我觉得她很勇敢洒脱。面对爱情,她勇敢地去追求喜欢的男孩,而且她的爱情并不是盲目的,她会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对方。面对生活,她是享受和热爱的,她会为了失去的梧桐树哭泣,也会为了破壳而出的新生命而欢喜,用不同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面对家庭,她是很有责任感和喜欢的,虽然她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家庭成员也会有各自的缺点,但是她没有怨愤,而是爱着每一个家人,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这句话让我知道虽然世间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际遇,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不必勉强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早晚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有感作文】栏目
  • 上一篇:会唱歌的猫读后感(整理3篇)
  • 下一篇:苏东坡传读后感(整理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