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4 栏目:公文范文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信任度;知识转移;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系统动力学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1.12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1-0053-07

ResearchonRelationshipEvolutionbetweenKnowledgeTransfer

andTrust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veInnovationNetwork

XIAWei-li,LIXiao-ge

(SchoolofManagement,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Xian710129)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components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veinnovationnetwork,two-dimensionaltrustmodecontainofdirecttrustdegreeandindirecttrustdegree,acausalgraphandasystemdynamicalmodel,whichcoulddescribethedevelopment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veinnovationnetworkwerebuilt.ThesystemdynamicalmodelwasrealizedbysoftwaretoolVensim,followingbysimulationanalysisandmodelvalidationandsensitivitytest.The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rust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veinnovationnetworkisaffectedbymultiplefactors,changingintheformofascendantcurves,trusthassignificanteffectsonknowledgetransfer,andtheimprovementoftrusthelpstheincreaseofknowledgetransfer.

Keywords:trustdegree;knowledgetransfer;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veinnovationnetwork;systemdynamics

1引言

快速变化的竞争和世界范围内的创新速度使单个企业无法孤立地解决组织间的创新行为,因此大量的企业选择参与创新网络、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形式的跨组织联系,以期实现某种形式的“协作优势”。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相对优势在于网络内各创新主体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实现协同发展。信任作为连接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各成员的重要关系纽带,有利于网络中知识转移水平的提升。

信任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和组织中(如团队、企业、网络组织等)<sup>[1]</sup>,随着对信任研究的加深,管理学领域将信任与知识转移结合起来,认为信任是一切合作关系的前提,尤其是在正式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存在利益关系的组织中,信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sup>[2]</sup>。对于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关联,AnoopMadhok提出:组织间信任可以为合作双方建立长期的资源合理分配和认知的共享<sup>[3]</sup>。随后大量的文献和实证研究证明<sup>[4~6]</sup>,信任会影响知识转移,信任可以促进有效的知识转移,信任会增加信息交换的数量,与知识转移呈正相关<sup>[7]</sup>;信任能促进组织的知识转移,因为它增加了合作伙伴帮助对方理解新的外部知识的愿意,缺乏信任会对有效的知识转移产生很大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转移给知识接受者的知识来源不确定的情况下<sup>[8]</sup>。

尽管信任对于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显著,但长期以来,对于信任的研究是从定性和变量相关性方面去解释,这种研究方式忽视了信任的计量分析和信任度变化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无法深度揭示信任的动态性和演化,也忽视了反馈效应及因果关系。因此,本文在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信任结构模式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研究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构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动态演化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及灵敏度分析,揭示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度与知识转移的演化规律,为校企双方知识转移行为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2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因果关系分析

大量研究证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方面:知识发送方(知识发送方的特性、知识转移意愿和知识转移能力),知识接收方(知识接收方特性和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和知识转移情境(信任、知识距离和开放程度等)<sup>[9]</sup>,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对企业信任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2.1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模式结构

高校和企业在合作创新网络内为共同完成高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中,为预防机会主义行为,降低相关的知识转移成本,需要对企业的信任度进行评估,以得出对方在未来合作过程中可靠性、诚信度及合作能力的预期。本文将信任视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纽带,校企知识转移量受知识阈值和信任度的影响。信任度由直接和间接信任度组成,构建模式为在历史合作直接信任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网络关系接近特征与信任开放传递特征,通过信任征集与反馈过程获取间接推荐信任<sup>[10]</sup>。

(1)直接信任度。高校对企业的直接信任主要来源于对历史合作满意度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已有典型信任模型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经验,最新发生的合作行为可信性最高,远期合作行为的信任度逐渐衰减<sup>[11]</sup>,本文引入信任衰减系数,直接信任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历史交互次数、合作成功次数、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值、历史交互信任度、历史合作满意度影响系数和衰减系数,高校对企业的直接信任度公式如下:

Td(A,B)=Tt-1(A,B)+λ×Th(A,B)×γNN>0

0.5N=0

Tt-1(A,B)表示最近一次的校企合作信任值,A、B分别表示高校和企业,λ是调节系数,调节校企历史合作满意度对直接信任度的影响,用m表示校企合作成功次数,N是高校和企业近期直接合作次数,则λ=m(N+1)。Th(A,B)代表校企历史交互信任度,γ是信任度衰减系数。当初始阶段,校企双方完全没有合作历史时,信任度为默认值0.5。

(2)间接信任度。在评价企业的信任度时,仅凭直接信任是不完善不可行的,因此本文构建了间接信任度Ti(A,B),用以描述高校对推荐者关于企业的反馈推荐信任值真实性、准确性的度量。间接信任度受到推荐者的可信度、推荐者对企业的直接信任度和信任者数量的影响。根据信任关系的传递性,本文假设推荐者信任度越高,推荐信息越可信。推荐者数量为n,但由于信任传递的有限性,设置推荐链最大长度为5,Td(A,C)为推荐者的可信度,Td(C,B)TC为推荐者的可信度,当有多个推荐者时,校企的间接信任度为:Ti(A,B)=1n∑nc=1Td(A,C)Td(C,B)。

(3)信任度。综合校企的直接和间接信任度,引入自信因子α(α∈(0,1)),自信因子代表直接信任度在综合信任度中所占的权重,α值越大,表明直接信任权重越高,即高校更相信自己的直接经验,得出校企之间的信任度为:

T(A,B)=αTd(A,B)+(1-α)Ti(A,B)

2.2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因果关系分析

在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高校为知识发送方,企业为知识接收方,企业通过合作创新网络接受来自高校的转移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高校的知识存量由知识创新量和知识失效量决定,企业的知识存量由知识创新量、知识失效量和转移知识量决定。由此构建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模式

知识转移量是由知识势差、知识转移阈值、信任度共同决定。高校知识存量的增加导致知识势差的增大,知识势差的存在促进了知识转移的可能性,知识势差的增大使得知识转移意愿增强,知识转移量增多;知识转移阈值的设定体现了高校对自身核心知识的保护,当知识转移越接近高校的核心知识,校企知识势差越小,知识转移量越少,直至转移停止<sup>[12]</sup>。信任与知识转移量正相关,当高校通过与企业的直接交互或其他多个第三方的推荐建立起较高的信任度时,就降低了对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预期,增强了对企业合理有效利用转移知识的信念,提高了高校的知识转移意愿,进而增多知识转移量。

3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1模型基本假设

(1)校企双方存在知识势差,高校的初始知识存量要高于企业的知识存量。

(2)高校的知识失效率大于企业的知识失效率,高校的知识有效期长于企业知识有效期。

(3)高校和企业的成功交互次数小于等于校企的历史交互次数。

(4)在校企双方存在交互历史时,信任度中直接信任度所占权重高于间接信任度。

依据上文的分析,建立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如图2和图3所示。模型中主要的变量和常量有:状态变量(L)2个,流率变量(R)4个,辅助变量(A)9个,常量(C)8个,共23个变量。

表1系统变量列表

变量类型变量名称

状态变量高校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存量

流率变量高校知识创新量,高校知识失效量,知识转移量,企业知识失效量

辅助变量高校知识创新率,知识转移阈值,知识势差,

企业知识创新率,信任度,直接信任度,间接信任度,信任衰减系数,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

常量历史交互次数,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历史交互满意度,推荐者的可信度,推荐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推荐者数量,合作成功次数,自信因子

3.2方程及参数说明

高校知识存量=INTEG(高校知识创新量-高校知识失效量,20);

高校知识创新量=高校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创新率;

高校知识创新率=WITHLOOKUP{Time,[(0,0)-(30,0.2)],(0,0.06),(30,0.09)},用表函数来表示高校的知识创新率,设定在30个单位的仿真时间内,高校的知识创新率按线性提高百分之三。

高校知识失效率=0.02;

高校知识失效量=STEP(高校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失效率,8),用阶跃函数来模拟知识失效的过程,高校的知识在8个仿真时间单位后失效,失效的知识量为高校知识存量的百分之一。

企业知识存量=INTEG(企业知识创新量-企业知识失效量,5);

企业知识创新量=企业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创新率;

企业知识创新率=0.02×知识转移阈值;

知识转移阈值=IFTHENELSE(企业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存量小于0.75,企业知识存量/高校知识存量,0.75),当阈值达到0.75时,高校不再向企业转移知识。

企业知识失效率=0.01;

企业知识失效量=STEP(企业知识存量×企业知识失效率,6)。

知识转移量=SMOOTHI(IFTHENELSE(知识转移阈值小于0.75,信任度,0),1,0),0.75是知识转移阈值的上限,超过0.75时,高校向企业的知识转移停止,知识转移量为0,用一阶信息延迟函数来表示知识从高校转移到被企业吸收的过程,延迟时间为1个仿真时间单位。

信任度=自信因子×直接信任度+(1-自信因子)×间接信任度;

直接信任度=IFTHENELSE(历史交互次数大于0,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历史交互满意度×信任衰减系数)/历史交互次数,0.5);

间接信任度=推荐者的可信度×推荐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推荐者数量自信因子=0.7。

信任衰减系数=WITHLOOKUP{Time,([(1,0)-(30,1)],(1,0.38),(30,1)},用表函数来表示校企之间的信任衰减系数,设定在30个单位的仿真时间内,信任衰减系数分从指数分布γ=e-(30-Time)/30。

合作成功次数=RANDOMUNIFORM(0,5,3);

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SQRT(合作成功次数/(历史交互次数+1));

历史交互次数=RANDOMUNIFORM(1,10,5);

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RANDOMNORMAL(0,1,0.6,0.01,0.4);

历史交互满意度=RANDOMNORMAL(0,1,0.7,0.01,0.6);

推荐者的可信度=RANDOMNORMAL(0,1,0.4,0.01,0.3);

推荐者对企业的信任度=RANDOMNORMAL(0.1,0.8,0.5,0.01,0.4);

推荐者数量=RANDOMUNIFORM(0,5,2)。

图2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因果关系图

图3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流图

4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模型仿真与分析

4.1模型仿真

本文采用vensimPLE软件来仿真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中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模型,设定仿真时间为30个月,初始时间为0,步长为1个月,高校的初始知识存量为20,企业的初始知识存量为5,主要变量的仿真处理结果如图4所示。

图4系统仿真结果

4.2模型有效性检验

对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以验证模型仿真结果与校企知识转移行为与信任演化趋势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模型有效性检验有两种:理论检验和历史检验,本文通过理论检验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sup>[13]</sup>。设定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和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的初始状态,得到信任度、直接信任度、间接信任度,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存量,知识创新量,知识失效量,知识势差和知识转移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结合系统仿真结果和不同时点上各变量值,归纳总结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知识转移主体的行为特征和演化规律。

模型有效性分析如下:

(1)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度在仿真时间内虽有波动,但总体处于增长态势。直接信任度在前20个仿真时间波动较小,从第20个时间点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符合信任的衰减规律,最新发生的合作行为可信性最高。直接信任度在信任度中占比重较大,而直接信任度受信任衰减系数、历史满意度影响系数、历史交互满意度等变量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因子的变动都可能引起信任度曲线的波动,如在第20个仿真时间内的信任度达到最高点,可能是由于此阶段,交易成功在历史交互次数中所占比例较高,或最近一次交互信任度较高引起的。在第21个仿真时间里,信任度急剧下滑,这是由近期交互信任度的突变引起的,如校企双方重大合作项目的失败或者机会主义、投机行为的出现,使直接信任度迅速下降。为避免或减少信任度的剧烈波动,可通过引入奖励或惩罚机制来监控机会主义、投机行为的发生,弥补合作失败对双方造成的损失。

(2)高校和企业的知识存量随着仿真时间的演进,仿真时间内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由于初始阶段高校知识存量高于企业,且高校的知识创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企业的知识创新量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低于高校;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知识更新速度快,系统设置企业的知识失效量周期为6个月,企业的知识失效量速率高于高校,因此经历30个仿真时间后,高校的知识存量要稍高于企业的知识存量。

(3)知识势差和转移知识量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波动增加的趋势。仿真初始,高校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创新率高于企业,高校知识增长量略高于企业,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度水平较低,知识转移量低,使知识势差小幅增加。随着信任度的提高,转移知识量逐渐增加,企业知识存量的增加弥补了知识创新率上的差距,与高校的知识势差缩小,直至转移阈值达到临界值,知识转移停止。高校对企业的转移知识量不再增加后,知识创新优势再次显现,高校知识存量快速增长,知识势差增大,转移阈值变小,知识转移再次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通过对模型的理论检验可知,主要变量的演化规律与实际是相符的,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演化模型可以对校企信任度、知识转移量和其他主要变量的演化趋势进行有效的模拟和仿真,说明本模型具有刻画真实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演化的能力,能够据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4.3模型灵敏性检验

灵敏度分析是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考察对模型仿真输出的影响程度,为实际工作提供政策和决策支持<sup>[14]</sup>。本模型主要是针对自信因子、知识转移阈值与合作成功次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1)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调整自信因子,方案1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自信因子增为0.8,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自信因子降为0.6,得到方案2的信任度。由图5可知,随着自信因子的增大,信任度水平逐渐提高,知识转移量逐渐增多。可知,信任度与知识转移量正相关,较高的信任度有利于提高校企之间的知识转移水平。

(2)保持其他参数不见,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知识转移阈值边界上升为0.8,得到方案1,继续上升为0.85,得到方案2,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知识转移阈值的提高,知识阈值曲线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由随着临界值增大,高校知识保护程度降低,知识转移阈值达到临界值,知识转移停止,随着知识转移阈值的增大,知识转移量减少的时间点延后,且知识转移量逐渐增加。

(3)保持其他参数不变,方案1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将合作成功次数最大值调整为6,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将合作成功次数最大值调整为7,合作成功次数变化所引起的信任度与知识转移量的变化如图7所示。合作成功次数的波动范围增大引起了信任度的波动幅度提高,信任的波动影响了校企知识转移量的变动,知识转移量的波动变化趋势与信任度的波动趋势相一致,这也印证了上文的分析。

5结论

本文以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给出了信任与知识转移行为演化关系的因果关系图并构建了系统流图,进而使用VensimPLE软件实现了系统仿真,并就自信因子、知识转移阈值和合作成功次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校企合作创新网络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且处于波动上升趋势;信任度对知识转移量的影响显著。自信因子、知识转移阈值和历史合作成功次数对知识转移量的灵敏度较高,但自信因子、历史合作成功次数都是通过信任度间接影响知识转移量,因此,校企知识转移量受信任度的影响,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较高的信任度有利于促进校企知识转移量的增加。

由此,在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创新网络,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价值创造时,有必要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并通过激励和惩罚机制的设置,保持信任度的稳定增长,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良性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知识转移过程的实现和网络内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益于最终实现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知识价值创造的目标。此外,由于本文主要探讨信任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故忽略了其他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且由于信任度的计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因此模型中对部分变量和方程的设定实行了简单化处理,更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模型中的体现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JialinHardwick,AlistairR.Anderson,DouglasCruickshank.TrustFormationProcessesinInnovativeCollaborations:NetworkingasKnowledgeBuildingPractices[J].European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13,16(1):4-21.

[2]RogerCMayer,JamesHDavis,FDavidSchoorman.AnIntegrativeModelofOrganizationalTrust[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5,20(3):709-734.

[3]AnoopMadhok.OpportunismandTrustinJointVentureRelationships:AnExploratoryStudyandaModel[J].ScandinavianJournalofManagement,1995,11(1):57C74.

[4]AnnaSankowska.RelationshipsBetweenOrganizationalTrust,KnowledgeTransfer,KnowledgeCreation,andFirmsInnovativeness[J].TheLearningOrganization,2013,20(1):85-100.

[5]GianCasimir,KarenLee,MarkLoon.KnowledgeSharing:InfluencesofTrust,CommitmentandCost[J].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12,16(5):740-753.

[6]MichaelD,Santoro,PaulEBierlyIII.FacilitatorsofKnowledgeTransferinUniversity-IndustryCollaborations:AKnowledge-BasedPerspective[J].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ment,2006,53(4):495-507.

[7]TsaiW,GhoshalS.SocialCapitalandValueCreation:TheRoleofIntra-firmNetwork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8:464-476.

[8]GallieP-E,GuichardR.DoCollaboratoriesMeantheEndofFace-to-faceInteractions?AnEvidenceFromtheISeeProject[J].EconomicsofInnovation&NewTechnology,2005,14(6):517-532.

[9]张力,聂鸣.产学合作机构知识转移动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24(1):27-31

[10]张树臣,高长元.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信任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9):1301-1308.

[11]周茜,于炯.可信网络中基于信誉和风险评估的动态信任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1):4211-4214.

[12]徐升华,尹红丽.组织内部知识整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6):890-897.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2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力创新体系

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当前引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精神之一。实际上,整个理论界和优秀企业均认识到,企业的创新不仅仅取决于领导者个体,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职工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的整体水平。因此,如何培养提升电力企业职工创新力,是当今亟需考虑的重要内容。对此,本研究基于某电力企业基层员工创新的相关措施和情况,对如何培养职工创新意识和提升其创新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一、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相关研究评述

本研究涉及创新意识与创新力两个概念。学术界对创新意识的认识较晚,且更多的被视为个体对创新的认识和态度。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很多学者也对创新意识提出的自己的见解。如李志认为创新意识包括3个方面,即需要与动机意识、手段意识、价值意识。相比于创新意识,创新力理论的路径则要清晰许多,即从创新水平研究到创新类型研究;再从环境影响到主观感知的研究。

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的界定比较丰富。但是,现有的研究涉及了太多复杂的特质,曲高和寡,使创新力和创新意识的评估难以简单化。同时,现有研究中有关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力的对策与方案过于宏观,实际中难以把握与利用,从而结合某电力企业实际对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力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对此,本研究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进行计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电力企业培养职工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力的方案与对策。

二、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本研究首先分析某电力企业的创新体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本企业员工创新力与创新意识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某电力企业职工的创新力与创新意识体系

从图1中可以看到,创新行为并不是静态或者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循环往复的动态的过程。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外部环境中除了市场的需求拉动,还有同业对标的创新压力以及作为公用事业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推动。这些外部环境的相关因素会作用于单位内部环境中的要素,其中主要包括组织创新氛围、领导支持与组织创新条件。

在电力企业中,创新氛围包括工区创新的传统、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已经取得的创新成果等等。这种知觉会影响员工个体对创新的态度,进而影响员工的创新力和创新行为。领导支持是管理者对于职工创新行为的态度和对创新受挫的容忍程度。创新条件则是指除氛围、领导支持等“软”环境之外的“硬”环境,以电力企业为例,创新条件包括实验场所、材料、设备等创新所需的资源,检验创新成果的机会,应用创新成果的场地等。创新条件越是优越,越能够提高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与内部环境相对应的,是员工个体的先验知识和所采用的交流渠道对创新力与创新意识的影响。个人特质指职工本身的禀赋特征,先验知识是指职工通过自身学习与经验总结而内化的知识储备,交流渠道指职工从外界获取知识、资源的路径以及消化和吸收的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外部、内部和个人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创新体系,从而可以构建随后分析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图2某电力企业职工创新力与创新意识概念模型

据此,可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假设:H1:创新氛围、领导支持、个人创新特质、先验知识、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对职工创新意识有显著正向作用;H2:先验知识、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创新条件、创新意识对职工创新力有显著正向作用。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1.问卷设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相关要素。在各变量定性与定量方法上,尽可能以那些成熟的量表作为设计问卷的基础。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68份,回收17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2份,问卷有效率为68.2%。

2.信度效度分析。本文以Cronbach系数作为评判信度的标准。经测算,所有题项的相关系数大于0.5,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5以上,可知问卷信度较高。同时,本研究利用AMOS17.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通过分析可知,各变量的标准化因素载荷量的t值均大于2.6这个参考值,即模型的各变量的度量指标是有效的。

3.实证分析。本研究同样利用AMOS17.0进行实证分析。相关拟合数据如表1所示。通过与参考值相比较,可看出模型拟和效果较好。

通过AMOS17.0软件运算知,除假设H6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验证。说明创新意识在创新氛围、领导支持、个人特质、非正式交流四者与创新力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而在先验知识、正式交流二者与创新力提升的关系中起到不完全的中介作用。

四、创新力提升体系构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知,影响内部和个人环境的构成要素同电力企业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力的作用较为显著。基于此,构建电力职工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力提升的体系。

1.要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电力企业领导要意识到知识、创新、人才的重要,要致力于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实现。领导者需不断地在企业内部强调“知识成为资本”的观念,这既是对职工创新支持的体现,亦是对当代不稳定和高风险的科技创新劳动的强利益刺激和物质保障。

2.增加培训师数量,提高培训师质量。电力企业分有不同的地域和专业,不同的地域和专业,培训师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尽相同。对于培训师数量不足的专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同时制订相应奖励制度,吸引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员工向培训师方向发展、进步,也确保培训师队伍有更高的热情和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培训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参加创新活动,获取创新经验,以便更好地培养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

3.建立健全知识体系结构。新员工入职后,企业和培训师应该根据新员工的特点、兴趣等制订学习和培养计划。电力企业要不断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以及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和创新模式,不断改进理念,改进培训方法,建立健全知识体系结构,从而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创新交流平台。电力企业应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善于利用现有资源和努力寻求新资源为企业职工搭建实践平台,激发创新热情。同时,企业还要合理分配资金,加大对企业实操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场所。

参考文献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3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oftheglobaleconomy,componentsofa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haveintensifiedtheinteraction,exchange,andcooperationwiththeircounterpartsinothercountries,andthisfurthermakesthenisasawholetowardinternationalization.because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areplayingamoreimportantroleinanynis,thereshouldbean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setwo.basedonacriticalreviewofexistingtheories,thispaperexploresthefunctionsofkibsinthenisandanalyzesthe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rsofkibsfromanisperspective.

keywords: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s;innovationsystem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汽车;内部创新网络;创新绩效

一、引言

汽车核心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在整车研发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该内部创新网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目前研究中,虽有文献关注到了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在企业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大多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依据Nahapiet和Ghoshal,Tsai和Ghoshal提出的内部网络三维度理论,即认知维度的共同愿景、结构维度的社会互动纽带和关系维度的信任和可靠性,根据知识异质性理论,将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异质性纳入到研究框架中来,依据汽车核心企业样本数据,更全面研究汽车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假设

1.汽车核心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

(1)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结构。

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是指企业内部组织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和愿望。内部网络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单元间联结的结构和模式。如果企业内部创新职能部门间能够建立起网络式连接,则有助于收集产品创新全面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这在汽车产品的创新过程中显著体现。而企业内各单元间的共同愿景有助于创新单元间建立连接。因为当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目标和方向时,他们会形成创新共识,具有达到目标的动力,进而积极主动克服部门间信息、知识传递障碍,提高产品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如李燕华认为,当企业内部网路中共同愿景形成时,网络中的人员会同其他成员进行互动产生共识,进而有利于内部成员间建立连接关系进行想法和注意的交换。

假设1a:汽车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结构正相关,即如果企业内部创新主体拥有共同愿景,那么内部创新网络的关系连接数量就会增多、网络密度较高。

(2)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关系。

企业内部网络关系是指企业内各创新主体间关系本身性质以及根植于这些关系的资产,例如信任、交流频次等。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不仅有利于创新主体间连接的建立,更有利于主体间关系的维护和强度的增加。如上述,当企业内部创新主体拥有共同愿景时,他们对创新就拥有共同的认识和追求,为达到这个共同目标,对彼此之间的必要互动就会形成共识,进而形成了最基本的信任,促使了部门之间及具体人员之间的频繁交流,提高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及溢出。如Tsai和Ghoshal论述,企业内部成员间的共同愿景导致他们倾向于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合作达到共同目标。

假设2b:汽车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共同愿景与网络关系正相关,即企业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共同愿景有助于他们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交流频次增加。

(3)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与知识共享与整合。

知识共享和整合过程是企业竞争力的真正来源,对于汽车核心企业更是如此,因为汽车产品拥有七十多个模块、上万个组件,之间联系紧密,企业不可能但靠自己进行每个组件自主创新完成整车创新,内部每个单元也不可能隔离开来进行单独创新而不顾其他组件的匹配性,加之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动,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这就特别突出了整车创新中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的关键性。而企业内部网络的共同愿景却有利于该过程中知识的共享与整合。因为共同愿景促使各创新单元对于创新任务具有共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在共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更高,知识整合效果更好,正如谢洪明等认为,企业内部共享愿景对知识学习和整合有直接促进作用。

假设3c:汽车企业内部网络共同愿景有利于创新主体知识共享与整合,对其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2.企业核心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属性。

网络联结是知识扩散的通道,否则知识共享和整合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对于复杂产品,汽车产品模块和组件的多样性及其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和匹配性,同时需要及时把握一线市场信息,这就要求内部各创新单元在创新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知识的传递、反馈及融合,如果企业内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各种平台在创新中同其他创新主体建立联系,及时进行信息、知识交流,那么其知识整合效率和质量会大大提高。如Michael等指出,汽车核心企业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及时信息、知识交流,对研发绩效拥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假设2:汽车企业内部创新网络结构与研发过程中知识共享与整合正相关,即内部创新网路的高密度、高聚集度有利于知识共享与整合创新。

3.汽车企业内部网络关系属性。

创新主体间建立连接为其提供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可能性,但不能保障其学习和整合知识的效率性和有效性。在整车创新中,创新主体没有及时、高频次进行信息、知识互换,那么在并行研发模式下,可能会扭曲知识创新方向,造成上游部门由于对下游部门的了解不够而对图纸的返工,下游部门由于没有及时获取上游部门的知识创新方向而造成知识创新方向出现偏差,这就阻碍了知识的有效整合。所以在整车创新过程中,内部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和多频次知识交流和碰撞,对知识共享和整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Bradach和Eccles在研究中也得出相似结论。

假设3:汽车企业内部网络的关系属性与研发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整合正相关,即创新主体之间的高交流频度、高信任度有利于知识的整合与创新。

4.汽车核心企业内部网络知识共享与整合。

价值创造是通过资源交换和整合来完成,为了创造新产品,企业需从新分配资源,进行对现有知识的整合或者创造新资源。所以知识共享与整合在产品创新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绩效。如Lansiti和West指出竞争激烈的产业中,企业产品创新所需技术往往来不及自行建立,通过技术学习和整合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技术整合越好,所创造产品也就越好;Cohen和Levinthal认为技术知识系统化的整合能力和内部化的学习机制与产品创新呈正相关关系;Sivadas等指出企业无法达到创新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其知识整合能力不足。

假设4:汽车企业内部创新网络的知识共享与整合跟创新绩效正相关。

5.汽车核心企业内部网络知识异质性。

Rodan和Galunic3提出了知识异质性概念,将知识异质性作为网络内容研究其在产品创新绩效作用,并最终得出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后,学术界对知识异质性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展开了研究,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例如Borenzitein等、倪旭东、梦非等的知识异质性调节作用,但是观点相异。本文结合Borenzitein的发展门槛理论,认为在汽车企业内部研发中,主体之间的知识异质性在内部创新网络作用于创新绩效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但是该调节作用并非是正向调节作用,而是负向。因为汽车企业内部创新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复杂的研发过程,各创新组件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当各创新单元对彼此间创新对象的基础知识比较了解时,那么他们之间就更容易进行知识交流和学习,内部网络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所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一些,知识整合和创新效率会更大一些。Amconc和Galdwell得出相似结论:知识异质性造成了信息交流的鸿沟,对于内部研发创新来说,团队知识异质性过高,不利于其信息交流互动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假设5a:汽车企业内部网络主体间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了内部网络共享愿景与知识共享与整合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5b:汽车企业内部网络主体间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了内部网络结构与知识共享与整合的正相关关系;

假设5c:汽车企业内部网络主体间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了内部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与整合的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方法

1.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本文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和合资品牌汽车企业为数据源获取数据。鉴于我国汽车企业的数量有限,最后共发放167份问卷,收回82份,有效问卷79份,回收率为49.1%,有效率为47.3%。虽然数量比较少,但是由于汽车企业的基数很小,所以79份问卷也很具有代表性,也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2.变量测量。

本文的变量设计和测度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题项为参考,部分题项根据国内外权威文献整理而成。共同愿景参照Tsai和Ghoshal2,Calantone等的研究,设计了3个题项;网络结构参照Nahapiet和Ghoshal1,Khoja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网络关系参照了Jaworski和Kohli的研究,设计了3个题项;知识共享和整合参照了Collins和Smith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知识异质性参照了Rodan和Galunic3;梦非等13的研究,设计了3个题项;创新绩效参照了解学梅的研究,设计了3个题项。

四、信度与效度分析

关于信度,本文通过SPSS18.0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其中,量表总体信度Cronbach’sAlpha值为0.893,量表各分量的信度均大于0.7,表明量表的整体信度和各分量的信度较高;最后,量表各分量中,每个题项与总分量的相关系数也较高。可见,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关于效度,本文利用Amos17.0软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评价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在99%的置信度下,所有因子负荷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C.R.(T)值均大于1.96,说明整体模型的结构效度较好。同时,在拟合指数中,CFI,NFI和NNFI均大于0.9,RMSEA小于0.08,GFI小于0.9,均达到了参考标准,SRMR即使没有达到标准,但是也是十分接近,说明应测量模型和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进一步证明了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步模型的评价和检验。

五、模型评价和检验

依据上述分析,利用Amos17.0软件,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分析如下。

1.汽车核心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对知识共享与整合的影响分析。

表1可看出,企业内部网络共享愿景与网络结构的路径系数为0.562,在p

2.知识共享与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中介作用分析。

表1可看出,知识共享与整合过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916,在p

3.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由于假设1c不成立,所以假设5a也就失去意义。所以这里仅需检验假设5b和5c。

对于知识异质性调节作用的检验,参考了温忠麟对调节效用的研究,首先,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处理,进行共线性检验,发现其膨胀因子VIF都小于3,满足小于10临界值的要求;接着进行层次回归的四步骤进行分析,通过回归方程中交互效应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判断调节效应是否显著。其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以知识共享与整合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网络结构和知识异质互项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显著(β=-0.221,p

六、研究结论

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以我国汽车企业为样本探究了汽车核心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论为:第一,汽车研发创新中,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并非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知识的共享和整合创新效率,各创新单元之间应该对彼此创新的基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的沟通进行知识共享和创新;第二,汽车研发创新中,内部创新主体的共享愿景在整车创新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虽然不能直接推动知识的共享与整合,但是它是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连接、强化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企业应注重共享愿景在提高创新绩效中的基础性推动作用;第三,汽车研发创新中,内部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越高、关系强度越强,越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整合;第四,汽车研发创新中,对于复杂汽车产品创新来讲,信息知识共享和整合的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绩效。

参考文献:

1.SimonRodan,CharlesGalunic.MorethanNetworkStructure:HowKnowledgeHeterogeneityinfluencesManagerialPerformanceandInnovativenes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4,25:541╞562.

2.李燕华,宋福烨.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统计与决策,2007(21):179-182.

3.谢洪明,吴隆增,王成.组织学习、知识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25(2):312-318.

4.SivadasE,DwyerFR.AnExaminationofOrganizationalFactorsInfluencingNewProductSuccessinInternalandAlliance-basedProcesses.JournalofMarketing,2000,64(1):31-49.

5.倪旭东.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企业经济,2010,(8):57-63.

6.梦非,魏建良.关系如何影响知识转移——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1,30(11):101-104.

7.CalantoneR.J.,CavusgilS.T.,ZhaoY.Learningorientation,firminnovationcapabilityandfirmPerformance.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2,31(6),515-524.

8.JwaorskiB.J.,KohliA.K..Marketorientation: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TheJournalofMarketing,1993,57(7):53-70.

9.CollinsC.J.,SmithK.G.Knowledgeexchangeandcombination:TheroleofhumanresourcePracticesinthePerformanceofhigh-technologyfirms.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6,49(3):544-560.

10.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51-64.

11.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CAS的焦点企业核型结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机理”(项目号:70972115)。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5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1209)。

作者简介:陈恒(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跨国公司管理研究;徐睿姝(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及国际化经营研究;付振通(1987-),男,山东平度人,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101-06收稿日期:2013-03-13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分析(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Leonard-Barton(199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技术系统能力、管理系统能力和组织价值观的统一体。魏江等(199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为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耦合构成的系统整体功能。陈劲等(2003)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有效激活、整合、创造和实现知识价值的能力。白俊红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各个子过程能力有效协同而表现出的一项综合能力。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贯穿于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分析、研究开发、产品商品化等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并为企业创新战略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的一系列综合特性与能力的集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合作创新能力构成(林筠等,2011)。其中,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由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构成(刘辉群等,2007);技术合作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则包括企业间技术合作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

(二)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Chuang(2004)认为知识管理能力是组织创造、存储、传递和应用知识资源,将知识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整合并优化配置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蒋天颖等(2012)将知识管理能力界定为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行为、整合组织内外部各种知识的能力。总结前人的研究发现,知识管理能力本质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协调与利用能力,体现在组织各项知识管理行为中,目标是增强组织竞争力。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由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等要素构成。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成立的基本前提是耦合各方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通过耦合作用导致自身属性以及系统合体属性发生被缩小或放大的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力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知识管理能力通过优化企业知识库与知识网络,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支持与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又为知识管理能力提供知识反哺,通过知识创造产生知识增量,补充企业知识库、拓展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创造、流动、扩散和应用等。二者的协调发展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如图1所示)。

1.耦合器

基于物理学的思维方式,系统耦合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类似于电路耦合中的公共阻抗这样的“耦合器”(刘希宋等,2006)。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关系成立的“耦合器”为企业的知识资源,表现形式为企业知识库。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以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为基础,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内外部知识的整合与利用,激发技术创新潜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以知识作为基本管理对象,通过数据库、知识地图、知识管理平台等技术工具与管理手段的运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与管理流程,通过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转移、流动、扩散与增值,推动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均以知识作为根本要素,通过企业知识库建立互动耦合关系。

2.耦合关系作用过程

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过程分析,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论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合作技术创新,都需要建立起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结与网络,实现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他资源的交流。这种基于网络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基于知识网络的互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明显。

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源源不断地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而知识获取则以企业知识网络为基本传递途径。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整合、分享、积累和应用知识。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影响着知识网络的完备性、通畅性以及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决定着知识网络运作、信息和知识交流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必然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获取与传递,进而促进或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知识库与知识网络,创造有利于知识流动、学习与创新的环境。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合作创新能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影响并制约着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加快企业技术革新步伐,使知识的价值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充分体现,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知识管理活动,从而有利于新的知识管理理念、技术和知识的引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技术自主创新活动伴生的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以技术或知识的“内生性增长”以及技术合作创新活动中知识的“外生性增长”来增加组织知识存量,并通过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途径,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经验与技术诀窍得以传递、流动和扩散,形成新的知识库和知识网络,优化企业知识资源配置,对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正反馈作用,推动企业知识基础设施能力、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及知识资产合作能力的提高。

3.耦合目标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取既依赖于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条件,又离不开对外部环境的动态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其共同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将会使企业挖掘和提炼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法、诀窍、工具、设计方案等,这些技术创新产出通过在企业内部的共享、转移、扩散与集成,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优势。知识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对知识资源、知识流程、知识学习、知识合作与创新的系统管理水平,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外部知识内部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零散知识体系化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使企业有效获取外部环境中的新知识,推动企业内部知识的消化、吸收、共享、集成与创新,增加企业知识存量,完善企业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资源在企业内的高效流动与有效供给。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不断产出的非标准化的知识,经过知识管理流程后转化为标准化知识,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反哺。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螺旋提升,形成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在知识、知识网络以及知识流等要素的共同引导和驱动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与放大效应,不仅实现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自我价值创造与价值增长,并且共同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根据协同学相关理论,决定、引导和驱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根本变量为系统的序参量,而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协同发展程度即耦合协调度构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机理。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发展程度定义为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它的大小反映二者耦合关系的作用强度和对耦合系统的贡献程度。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科学性、层次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耦合关系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量表,如表1所示。

(二)耦合评价模型

本文借鉴郝生宾等(2009)的研究,依据前文耦合关系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包括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和耦合协调度函数3个步骤。

1.功效函数构建

功效函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对耦合系统有序发展的功效贡献程度的大小。设变量wi(i=1,2,…,m)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相互耦合形成耦合系统的序参量,w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j=1,2,…,n)个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系统的贡献大小,y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的值。Cij和Dij分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功效系数计算公式如(1)、(2)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本文以HAIG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HAIG是以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及部件、铝镁合金铸造和模具等为核心产品的高科技装备制造业企业,它走出了一条由修理、仿制、改型到自主设计研发的自主创新道路,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国航空工业支柱企业之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HAIG不断引进先进的设计模式,建设航空产品研发知识库,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因此,本文选取HAIG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既有利于发现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也利于通过标杆企业评价,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与启示。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制作李克特(Likertscale)1~5分制调查量表,1~5分依次表示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我们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向HAIG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问卷有效率为89.17%。

(二)结果分析

从以上结果可知,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值均超过0.5,说明二者对系统耦合的贡献程度均较高,但目前与技术创新能力相比,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通过对评价指标贡献度的分析可知,决定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的主要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0.5)依次为产学研合作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上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知识基础设施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其中,产学研合作能力、高技术产业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上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等都大于0.6,表明HAIG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投入大量的经费、人员及设施设备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技术改造,并通过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业的技术交流合作,有效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互动耦合。知识管理过程能力、知识学习能力和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的贡献度不明显,表明HAIG企业虽然加强了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知识网络建设滞后,尚未形成有效的组织知识学习机制、共享合作机制和知识获取、存储、转移、消化及应用流程。知识资产合作能力对耦合系统的功效贡献仅为0.4801,表明HAIG企业知识资产合作能力明显较弱,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以及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作用相对其他能力不明显。为了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互动,HAIG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体系,推动知识流动与创新应用,将知识管理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融合,实现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根据耦合度函数,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度Cm=0.4963。参照判别标准,Cm落在区间(0.3,0.7)内,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等耦合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的作用、知识管理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凸显和发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匹配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将计算得出的w1、w2值及其权重α1、α2带入公式F=α1w1+α2w2,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调和指数值为0.5836。根据耦合协调度函数Z=Cm×F,计算得出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协调度Z=0.5382。参照判别标准,Z数值落在区间(0.4,0.6)内,表明HAIG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处于中度协调耦合状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序参量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耦合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还不够明显。因此,HAIG企业应统筹兼顾,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与实施方案,从战略层面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协调发展,形成协调耦合效应,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双方的耦合关系评价模型,并使用调研数据对已构建的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耦合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为企业管理人员正确评价和监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耦合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由于数据的难获得性和时滞性,本文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已构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耦合评价模型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评价。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选取多行业内的企业为对象,对已构建的耦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加以比较。

参考文献: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等.200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3):108-114.

陈劲,宋建元.2003.解读研发:企业研发模式精要・实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郝生宾,于渤,吴伟伟.2009.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251-255.

蒋天颖,雷剑.2012.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J\].科研管理(3):56-64.

林筠,刘伟,李随成.2011.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1):35-44.

刘辉群,白玲.2007.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1):101-106.

刘希宋,张长涛,张倩.2006.知识管理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耦合机理与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魏江,寒午.1998.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研管理(6):13-17.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2011.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2):116-122.

CHUANGShuhui.2004.Aresourcebasedperspectiveonknowledgemanagementcapabilityandcompetitiveadvantage: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7(3):459-465.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1篇6

Abstract:Knowledgemanagementisanewmanagementconceptandmanagementmethod,itssignificantcharacteristicissystemic.Ourcountryiscarryingoutthe"2011plan",activelypromotecollaborativeinnovation,promotingthecombinationoftheresearch,study,andtheproducts,openingupnewwaystothefurtherresearchoftheknowledgemanagementwork.Theexistingknowledgemanagementresearchisnotfromthepointofview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comprehensivelyandsystematicallyanalyzesfromtheknowledgeoftheprimitiveaccumulationformationtotheindustrializationofthewholeprocessofeconomicknowledgemanagementbehavior.Thispaperbasedontheperspective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systematicallyanalyzesthewholeoperationprocessofknowledgemanagementofthebasicelements,constructacollaborativeinnovationbasedonknowledgemanagementnetworkmodel,anddetailedanalysisofknowledgemanagementbackbonesystem,cooperativeorganizationsubsystem,evaluationmechanismsubsystemofthesystemstructure,operationmechanism,providingakindofnewresearchmethodsfor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andinstructingthe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practice.

关键词:知识管理;协同创新;模型

Keywords:knowledgemanagement;CollaborativeInnov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01-04

0引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通过利用组织内外的知识资产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活动。知识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设备、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1]。野中郁次郎(Nonaka)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的产物,致力基于任务的知识创新、传播,并具体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2]。Darroch和McNaughton(2002)认为知识管理做为管理的一项基础功能,意在创造、定位新知识,管理各种知识流,确保知识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利益获取中被高效地利用[3]。知识管理应当具备极强的系统性,知识管理的各环节只有在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才能得到最优化的管理。

1965年,Ansoff[4]在《Corporate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即协同是指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创新体的业务表现,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创新体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强调创新体协同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必须高度不同创新体之间的协同。所谓协同创新(SynergyInnovation),是指创新体与创新体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创新体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5]。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6],这是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其运行过程、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将会受到内部、外部众多因素的反馈、推动和制约。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从系统的角度建立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模型,比如王玉梅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系统分析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7];陈荃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但都没有站在协同创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知识的原始积累到形成产业化经济的全过程管理行为[8]。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全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并详细分析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的系统结构、运行机理,为知识管理和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工作。

1知识管理基本要素分析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1911年,熊彼特在其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的源头是科学知识,科学以其知性概念和受控实验不断开辟新的视域,使得人们通过这一视域来看待世界。我们可以把科学的发展看作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技术是科学知识被应用的结果,科学知识是现代技术的先导,但并不意味这技术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产物。现代技术的特征是技术的社会化,即技术来自于对知识的表达、研究、转移和扩散。因此,我们将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知识管理的前端,及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其基本载体是基础科学知识,它正在向着最基本和最复杂两个方向拓展,不断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交叉融合不断加速,正在为新的知识创新积蓄能量。第二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后端,及技术创新过程,1982年,弗里曼在其著作《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这个阶段的创新已不仅是知识(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知识的原始积累加以应用,并将应用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9]。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的简单线性模型,来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在知识管理的前端包含的要素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途径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它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

在知识管理的后端,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创新应用、知识创新开发和知识创新商业化。知识创新应用就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其特点是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知识创新开发是研究所得到的发现或一般科学知识应用于产品和工艺上的技术活动,形成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知识创新的商业化是技术转移并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它将技术从技术支配者向技术使用者手中转移,通过生产活动形成可销售的新产品,最后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得以实现。

2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构建

当协同创新的概念引入知识管理模型中,知识管理模型已不再是原先的线性模型结构,必然会形成网络化运行机制。知识管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知识管理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过程的多重循环与反馈以及多种活动的交叉进行。其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子系统中,各主体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

2.1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主干系统模型的构建

第一阶段,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而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从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角度而言,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应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努力捕捉科学突破的先机,开拓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疆域,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拓展基础研究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方向、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好前瞻研究,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开展知识积累。

第二阶段,当科学知识和基础研究成果与特定目标相结合,便形成了知识创新的应用。在这一阶段科学知识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对现有知识进行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具备开展科技开发的基础。

第三阶段,研究与开发这种知识创新应用成果,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以期解决知识创新后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过程中对知识创新基础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调整、修正。

第四阶段,知识创新的技术开发单位与生产单位解决了知识创新生产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后,将着手准备新的生产线,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营销部门实现知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第五阶段,知识创新的反馈阶段主要是反馈前几个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进行下一个知识创新项目的前期资料,便于组织进行新一轮的知识创新。

2.2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组织子系统模型的构建

2.2.1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运行机制包括多渠道投入机制、团队组织机制、学科融合机制等。

①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基础科学研究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内容。因此,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投入力度。2)军事科研经费中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较大是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显著特点,但是地方财政拨款中实际用于科技创新的比例不高,基础科学投入所占比例更低。因此,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4)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10]。

②团队组织机制。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单元式科研团队,而创新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目标,为满足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要把相关人员和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最具效力的组织结构,其组织结构不仅要满足组织目标,即创新的要求,还要适应研究环境以及研究环境在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因此,有研究人员试图将这种组织机构进行分类,采用层式结构、层式—职能制、工作组制、矩阵结构等方式[11],但团队的组织机制十分复杂,除了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还有很多隐性知识的管理,比如团队领导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的领导风格、管理能力、知识水平、相关经验以及人际关系网络等因素,这些都将决定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是否可以有效开展。

③学科融合机制。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管理的前端,现代科学发展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在大学等知识创新的主体中,一般是以学科分类而划分,追求的是单个学科的专业化与精深化;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必须要建立交叉学科组织,跨域多学科研究,体现的是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2.2.2在知识管理后端中,其创新运行过程比较复杂,主体要素较多。

我们可以用政产学研“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结构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核心要素包括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和产业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是独立运行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并且必须通过机制保障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可以构建“四轮驱动”钻石结构如图3所示。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协作过程,“四轮驱动”核心要素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与功能,只有分析清楚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协同发展,如表1所示。

“四轮驱动”互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运行机制,才能实现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发展,就目前我国政产学研的实践来看,四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

①汇聚机制。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四轮驱动”的汇聚点,也就是重要企业、地方政府(包括主管科技、人才和产业的部门和开发区)、大学各方要共同确定产业合作领域,寻求创新汇聚点。这个点的确定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重要发展目标,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②信任机制。政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基石来自于各方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信任机制。在“四轮驱动”模型中,大学和企业、大学与政府两类双边关系尤为重要,必须通过前期合作沟通,建立稳定伙伴关系。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必须要强调产学研合作前端介入,高校要重视在企业开设讲座、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等建立信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最后发展为共建校企联盟,在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后实施重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

③平台机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体现在合作载体运作良好,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在知识管理的后端,政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本质是技术知识的转移,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层面的博弈,也可以被认为社会层面的博弈。从经济层面看,在博弈过程中,要从博弈均衡角度确定技术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要从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角度确定实现交易的条件。在社会层面上,双方必须都要找到符合自己核心目标的合作点和合作方式,双方合作才有可能合作成功。在政产学研不同主体博弈中,要符合各方的核心利益,才能维持协调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四轮驱动”各方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④延伸机制。“四轮驱动”开展协同创新必然形成创新网络,具备几个显著特点:1)组织和系统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要素的共享。2)建立发达的内部知识管理和信息数据库,鼓励彼此知识学习和分享。3)建立有效的外部知识联结,实现资源系统加速提升。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合作各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网络。

2.2.3组织体系融合基于以上对知识管理前段和后端组织子系统的要素分析,两类体系的主体要素交点在高校和政府,其中高校在两个组织体系中分别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和技术转移的主体,而政府在两个组织体系中都是投入的主体之一。因此,在组织子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应当是建立高校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管理思维,以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变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2.3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评价子系统模型的构建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职责对这种知识创新构思进行初步评价,其目的在于权衡此项知识创新构思的费用、潜在效益与风险,对不同的知识创新构思进行筛选及组合,完善知识创新构思,以协调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此外,为了保障知识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尽量避免失误造成的损失,评价活动应贯穿知识创新的全过程。除了要对知识创新的构思进行评价之外,在随后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及商业化等阶段,都要适时进行评价。

2.3.1知识评价体系

①获得重大项目支持。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1)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2)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②人才培养。知识原始积累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1)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2)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3)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重要科研产出。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1)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2)。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3)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3.2市场评价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1)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2)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3.3评价体系融合

①知识管理前端借鉴知识管理后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既要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又要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和具备市场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②知识管理后端反哺知识管理前端。对于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而言,知识创新商业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形成良性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确保知识创新原始积累对商业化源源不断的支持。

3结语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型包括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已形成网络化的结构,其主体要素和运行机制在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实施协同创新。然而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过程十分复杂,必须要加强实践、增强互动、机制保障,不断探索和总结,选择最为适宜的发展路径,才能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力民.知识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知识管理的社会协作系统分析[J].情报科学,2009,(7):1004-1008.

[2]Lee&Turban.Atrustmodelforinternetshopp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2001,(6):75-91.

[3]ZhilinYang,ShaohanCai,Zhengzhou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ninstrumenttomeasureuserperceivedservicequalityofinformationpresentingwebportals[J].Informationandmanagement,2005,(42):575-589.

[4]ANSOFFH.Corporatestrategy[M].Revisededition.NewYork:McGraw2HillBookCompany,1987:35-83.

[5]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81-85.

[6]教技[2012]6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

[7]王玉梅.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创新运行机理分析与网络模型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111-114.

[8]陈荃,罗爱静.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0):23-25.

[9]张玉臣.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28.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创新;组织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49

1文献综述

“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首先提出来的,他支持“创新”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动力。是企业家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市场获取潜在利润的活动和过程。包括新产品、运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及实现新的组织。知识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布斯特、劳步等提出了八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概念,局部化,获得性,发展,分享,传播,借贷,存储知识,强调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性,假设经理人了解知识资源依赖于在组织中依赖之处,每个雇员也参与到知识管理之中。知识管理的流程和系统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员工的专业知识,让人们能够合作基于新信息增加新的价值,提取关键数据并对组织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杨俊祥等认为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实F知识的创新和增值是知识管理的落脚点,知识创新要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体。张军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构建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指出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理论与假设

2.1创新的范围和动机

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的3大类的创新,初步的调研在2010年,为了证明假设能够揭露创新的概念。

2.2假设

知识管理创新的范围和期望的创新结果共同导致了以下3个假说:

H1:公司的规模(根据员工人数测算)与知识管理的创新能力呈正相关。

H2: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根据公司对社会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的投资)与管理者基于公司竞争力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

H3:青睐创新知识管理的公司与管理者基于公司收益的创新评估呈正相关。

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测量相关变量的联系。分析采用了结构指标以反应某类概念与实践一致的企业的百分比。受访者评估创新知识管理在组织效率4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一个5分数量表,其中1是最小的影响,5是最高的影响。数据被用于计算数),集中趋势(加权算术平均数),离差(标准偏差),峰度,偏度(皮尔森系数)。

2.3数据

数据来自于分层抽样的包括608个随机选择的企业,其中代表了不同的企业类型(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商、贸易公司以及大中小不同类型)。为了验证假说:公司的规模和行业也是极其重要的。尽管之前有一些研究认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在创新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那是以创新解决的质量和她们贡献的重要性来衡量,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的创新公司得到的竞争优势与大的创新公司得到的优势五大差别,研究中产品企业占(444%),贸易企业(27,9%),服务组织企业(276%),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207%),中型企业(253%),小型企业(25%),极小型企业(289%)。

3研究设计

3.1研究组织的创新知识管理水平

仅有24.3的企业追求知识管理实践,11.3%的企业计划建立和适合框架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创新活动(当前的预期的创新项目关于知识管理)和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表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统计相关性,证实了假设1,卡方检验是25.399,渐近意义(双侧)的值α不超过0.05。这一结果使得拒绝零假设。随着公司员工数量的增加,要求引进知识管理创新的企业的比例增加。表1显示了员工数量与公司知识创新与否的反应分布。T等于0.156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3.2引进创新的动机

如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宣布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框架,深入挖掘其原因,首先使他们采取这些做法的并不是指定一个单一的理由。超过40%的报告认为他们希望更高的创新(45%),与客户更好的合作(42%)、更强的竞争地位(41%)和更大的灵活性(40%)。还有一些不期望员工的发展(38%),和更高的利润(35.5%)。改进的营销活动对于知识管理是最不重要的原因,(31%)。谈到行业差异,服务公司强调知识管理和更好的合作与客户(54.5%)之间的连接,贸易公司专注于更高的利润(45.1%),而生产商期望更强大的竞争地位(44.8%)和更有效的营销活动(37.9%)。在分析公司规模的结果时,没有一个类别的受访者提出溢价的灵活性。微型公司没有意识到较强创新能力对知识管理时间的关键性(15.6%),利润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被认为是最大的动机(46.7%),尽管好得客户关系被小型公司认为是最重要的(42.9%),其次是被中型公司认为重要(42.3%)。小公司把员工的发展作为接受知识管理的合理理由(42.6%),而中大公司把更强的竞争力作为理由(50%),公司的期望与他们每个阶段的发展联系,与一般障碍和威胁公司规模有关。

3.3创新的三个维度

从知识管理创新的三大类,社会创新似乎是追求最频繁。几乎60%的受访者提到他们。提到组织和技术创新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是相同的(分别为46.5%和44.8%)。社会创新在所有创新有最大范围。然而,更多的管理者赞同的更大范围的技术创新(29.6%)比社会创新(27.4%),这似乎与他们的感知的相关性不一致。这一发现可能是有大众的观点引起的,技术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这证明更重视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制造商和服务企业的趋势是最强的。

3.4知识管理过程

超过一半的受访公司认为实施创新有三个知识管理过程:获取,利用和共享。绝对较少公司选择创新开发和创造知识(31.7%),存储(24.8%),传播(21.3%)和本地化(14.3%)。至于创新的结果和投资水平的范围,管理者优先考虑知识的本地化。27%认为知识本地化的过程是广泛和复杂的,和22.2%认为最昂贵。这个行业似乎并不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管理领域。

4结论

在中国市场进行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组织创新本身或知识管理的范围。研究很少把这两个问题合并分析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创新。研究人员应该使用工具,从而更精确的测量知识管理创新的影响。他们还需要为竞争力水平的精确计算设计工具,这可能结合相对盈利能力和成本水平,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公司的信誉,和买家的忠诚度。固定样本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产生特别有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Bachnik,K.Knowledgemanagementinthelightofbreakthrough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andtheaccompanyingsocialtrends[J].InPoskrobko,B.(Ed.),Sustainableeconomybasedonknowledge.Bia?ystok,2011:297-309.

[2]侍文庚,蒋天颖.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62-72.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8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Abstract:Withtheintegrationoftheglobaleconomy,componentsofa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haveintensifiedtheinteraction,exchange,andcooperationwiththeircounterpartsinothercountries,andthisfurthermakestheNISasawholetowardinternationalization.Because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KIBS)areplayingamoreimportantroleinanyNIS,thereshouldbeaninternal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setwo.Basedonacriticalreviewofexistingtheories,thispaperexploresthefunctionsofKIBSintheNISandanalyzesthe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rsofKIBSfromaNISperspective.

Keywords: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internationalizationdrives;innovationsystem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1]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2](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3](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4]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5]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6]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着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7](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8]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

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

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着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9

内容摘要:本文以知识链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分析的微观视角,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为宏观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对以往知识链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洞察了以往知识链研究在知识链与管理活动之间关联不明确的缺陷。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种关联的管理活动取向,力求为知识链、产业集群等理论与管理活动的结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知识链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经由资源输入、系统整合与转换、资源输出和系统反馈的运作过程。作为一个空间组织综合体,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来源于各种正式的系统化知识与各种默认知识的创造与共享。本文以知识链为理论基础,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集群创新系统一般由核心价值系统、支持价值系统和环境价值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它包含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两部分。集群创新系统的价值要素构成(魏江、陈劲,2006),如表1所示。

传统知识链研究的缺陷

知识链(KnowledgeChain)是指以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为主体,以实现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顾新、郭耀煌、李久平,2003)。在参考大量文献之后,本文对知识链的内涵总结如下:知识链是一种管理机制或管理方法;采用知识链的目的是为知识用户提供信息、知识;知识流贯穿于知识链始终。

从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在1998年提出的知识链概念及知识链模型(见图1)和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提出的一种改进知识链模型(见图2)来看,知识在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环节后贡献于竞争力的形成。邓卫华、易明认为改进的知识链模型较好地反应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认为,原始模型刻画了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并且加入了伴随着知识流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揭示出知识流与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体现知识与管理系统其他要素的关联;刘冀生的改进模型尝试构建了知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加入管理行为要素,模型中的“外部知识源”和“竞争能力”也应改为“外部知识溢出”和“竞争能力提高”更为恰当。此外,这两个模型均是以企业自身为界刻画了知识在企业中的流动,没有涉及企业外部知识流动。

本文尝试将知识链的基本模型融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分析,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并力求通过模型的构建反映企业外部知识流动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揭示知识流动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知识溢出、创新环境要素(金融、政策等)是影响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指创新网络要素构成及其关联关系。一个关联密切、结构稳定的创新网络,其创新能力相比于关联疏松、结构稳定性差的网络要强。知识溢出就是知识的外部性,它是指知识一经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接受者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获得知识的应用;或是将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整合并产出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成本的价值),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该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孙兆刚、徐雨森、刘则渊,2005)。知识溢出是创新网络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知识溢出降低了集群创新的成本,是非正式创新网络支持创新的主要模式,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综合以上分析,文章构建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特征如下:

第一,核心网络、以及由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高校及科研机构所构成的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要素系统和支持价值要素系统,与外部网络一起构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这是学者们多年来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受曾德明等人研究的启发,本文将高校及科研机构、核心企业、竞争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归纳为创新主体网络,以上各要素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关联体现的是产学研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撑作用。核心网络中的客户也与创新主体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创新主体网络创新的出发点都是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而客户引导了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而客户是市场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创新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中的支持要素和环境价值要素。

第四,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是市场交易关系,知识与信息的转移往往是伴随着物质与资金的转移而发生的。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相关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合作创新以减小创新风险,但竞争关系也使得各种资源(人、市场等)在这些企业间流动。高校、科研机构则是企业创新的智力支持者,两者之间是以创新成果为标的的市场关系,它们能够发挥对集群创新的知识支持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常常通过市场交易在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价值。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则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信息和政策等环境资源,是创新网络的辅助体系。

第五,各要素之间关联对产业集群管理的启示为:对于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市场交易关系就应严格遵守市场准则,通过合同管理、调研、预测等手段来降低集群创新风险。对于各主体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则应把握客户是创新网络最终目标的方向,确保管理活动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管理伦理。对于创新主体与辅助体系要素的关系则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以更有效地确保各种资源能够顺畅流动。

本文以知识创新为主导,重新建构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活动方向。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内部的知识流动,知识从源头经知识创新到产出的过程则是知识链的运动过程,因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流的运动是基于知识链的运动。

参考文献:

1.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采纳;知识适配关系;促进策略

一、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知识基础

作为技术扩散的微观基础,个体的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包括初步了解创新、形成态度、达成采纳决策等一系列步骤或过程(Roger,1962),而研究顾客创新采纳行为则有助于创新企业将新产品和服务准确定位于关键的创新采纳者,并通过这些采纳者与其他类型采纳者的进一步沟通来开启整个技术扩散过程。

有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早期研究力图揭示采纳者个人品格和其他先决条件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创新采纳行为的个人品格理论从主观视角出发把创新定义为采纳者个体或其他采纳主体所感知到的新思想、新实践或者新事物,将创新采纳者个人品格概括为冒险精神、年轻、具有广泛社会关系和自身具有创新倾向等,并把创新采纳者进一步划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和落伍者等五种类型(Roger,1962),此种采纳者细分方式所依赖的关键概念是创新倾向,即采纳者相对其他人员较早采纳新思想的积极程度,其中首先采纳一项创新的采纳者往往具有最高水平的创新倾向,随后是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和落伍者。然而,这里的创新倾向概念内涵并不明确,现实中的采纳者往往具有不同类型的创新倾向,用这种抽象的人格特征来描述技术创新采纳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准确(GoldsminthandHofacker,1991)。例如,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与个人品格理论根据创新倾向对采纳者应该是高度社会化并见识广博的主体的基本判断截然相反,许多家庭计算机的早期采纳者常常表现出逻辑内省的理性思维品格(DickersonandGentry,1983),更有不少研究发现这些人格特征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甚微(LockettandLittle,1997),创新企业将创新产品和服务定位于这样的创新者采纳者收益并不理想(BoydandMason,1999)。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创新采纳者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是拥有一定的财务资源来吸收不成功创新采纳造成的损失(Roger,1995)。然而,在现代融资环境下,只要能够降低在购买新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创新采纳者通常能够获得必要的财物资源(Moore,1991)。与此同时,由于采纳者本身常常能够协助创新者完成新产品测试以尽量减少创新可能存在的失误,创新采纳者就由此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大量的免费产品和服务。为此,购买技术创新的决策通常与上述财务投资能力的相关度并不高。以互联网为例,许多采纳者最先就是在办公场所认识和接触到互联网技术和服务,在购买互联网服务之前就已经使用和能够对其做出评价。因此,他们在实际购买和为创新产品和服务支付费用之前就已经是采纳者。另外,易于接触到创新对于创新采纳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接触到创新并不一定会使个体成为创新的采纳者。实际上,创新采纳是指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全面连续的自愿使用(Rogers,1995),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新产品和服务的购买都并不意味着一定构成对技术创新的使用和采纳(Venkatraman,1991)。

本质上,个体对创新的采纳与其对创新的感知有关(EastlickandLotz,1999)。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通常较短,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很快就会被更新的产品和服务替代,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通常也更为复杂,创新采纳者采纳决策的风险较高。而潜在创新采纳者的知识基础和状态,在实现创新的确定性结果和抑减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Roders,1995)。

依据创新采纳者把握和运用复杂技术知识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将原先抽象的采纳者创新倾向进一步划分为先天的创新倾向和知识专有的创新倾向两个组成部分(GoldsmithandHofacker,1991)。前者常常与创新采纳者的先天认知模式有关(Kirton,1976),而后者则是个体在特定的知识领域内认识和采纳创新的倾向,由采纳者自身的属性要素和行为要素两方面构成(GoldsmithandHofacker,1991),其中采纳者创新倾向的属性要素表现为个体对一定范围内的新产品持有的积极态度,而行为要素则表现为从上述态度导引出的行为结果(GoldsmithandHofacker,1991;WixomandTodd,2005)。总体上,个体的创新倾向与个体引导自身认识新产品并对新产品形成积极态度,以及依据这一积极态度而采纳新产品的意愿紧密相关。

在属性要素的背后,还可能进一步包含采纳者个体努力成为技术市场中的创意领导者和技术先锋的信念和价值取向(Parasuraman,2000),以及独立运用新技术的信心和学习技术创新的意愿等诸多因素(ParasuramanandColby,2000),但其根本还是个体的知识基础(Moreau,2001)。即创新倾向通常需要具有广泛而牢固的技术知识基础,同时也包括对于技术持有的态度以及在运用新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对拓展自身技术知识并实现知识自足的信心等一般化的创新倾向要素(ParasuramanandColby,2001),这是因为在技术上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潜在采纳者往往比生手更可能对获取相关知识感兴趣(MitchellandDacin,1996;yangweiyu1968),因此具有广泛和牢固的技术知识基础的潜在采纳者通常更具创新倾向。

这里的知识基础是指采纳者头脑中的知识存量和状态,通常包括基于关于创新的知识而对创新产品和技术本身的熟悉程度,以及个体累积的使用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相关经验和成功完成相关任务的经历(AlbaandHutchinson,1987),涉及创新采纳者关于相关产品技术性能和使用程序的知识,以及对有关创新带来的产品和服务改进及其由此带来的利益的理解和认识;在使用以往的创新产品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能,创新采纳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对采纳者自身运营状况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的知识,即关于创新如何有助于采纳者解决自身问题、满足需要和实现特定绩效的知识;创新产品和服务可能给采纳者技术经济和制度系统带来的变化,包括对其运营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和规模经济效应产生的影响,以及对采纳者自身战略定位和运营策略带来的影响等。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关于创新的知识常常与使用创新的知识存在很大差别,而单独一种知识本身并不足以作为决定采纳的依据,潜在创新采纳者需要将不同层面和维度的知识综合起来对创新加以评价和考虑(Rogers,1995)。

二、技术创新采纳决策中的知识适配关系

事实上,依托一定的知识基础,潜在采纳者基于一定创新倾向而感知到的,创新与其现有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往经历和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即适配性(Compatibility)才是决定创新采纳决策评价阶段决定采纳者态度形成的关键变量(Rogers,1995),其能够强化各类潜在采纳者的采纳倾向,并由此成为决定个体创新采纳行为的决定因素(Eastlick,1996;ZhuandKraemer,2005)。创新的潜在采纳者在考虑是否做出采纳决策时,不仅关注创新的运行和使用,以及感知到的在使用功能和利益方面的相对优势,也关注创新与自身在物理条件、外部形象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适配性(HolakandLehmann,1988)。

不少实证研究表明,这种综合性的适配性在采纳过程的态度形成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创新采纳者相对非采纳者通常具有更多接受相关技术产品服务方面的经验(Roders,1995;ZhuandKraemer,2005),例如,过去使用扫描设备向互联网发送大量图片的摄影专家,就可能发现数码相机比常规相机更为适合它们使用,从而认识到数码相机可以实现节省时间、简化工作,优化图片质量等各种利益。而关于数码相机的适配性则是引导摄影专家为了能够全面运用这一创新而进行学习,最终使得其知识状态更加趋于做出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又如,适配性引发人们使用自助银行,是因为有些人在银行开门办公期间无法去银行办理业务,或者感觉到使用电子手段可以更好地控制财务交易。在这种情形下,人们更可能感知到自助银行比银行的柜台服务更适合其现有需求和生活方式(GrecoandFields,1991)。

个体基于以往经历、价值观念和需求满足等方面的知识,常常会拒绝接纳或者不予理睬与其现有需求、信念和态度相抵触的创新。而且感知到的适配和不适配会立即产生影响,有过某些不适配经历的主体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接纳相同和相似的创新(OlshavskyandSpreng,1996),甚至不愿再去重新评价这些创新的优势和效用,主体与这些创新相关的知识在采纳过程中也就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是停留在原初状态。总体上,低水平的适配性或不适配会以消极方式导致潜在采纳者拒绝采纳,因为个体认为创新无法满足需要或者适合其生存和发展方式及现有状况。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静态适配概念对创新采纳决策过程的描述还不够全面,静态的知识适配对于采纳行为只具有有限的作用(Roders,1995)。创新采纳者使用已有知识认识创新产品和服务,往往要涉及到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YamauchiMarkman,2001;Waarts,E.,vanEverdingen,Y.M.andvanHilligersberg,J.,2002),其中涉及到的潜在采纳者原初的核心知识,后期通过学习获得的辅助知识和动态的适配性才是共同决定创新采纳行为的重要因素。个体认识和评价创新产品和服务,是依据事先接触的某种近似事物来完成信息从核心知识基础到目标评价结论的转化的,既涉及个体的理性知识基础,又涉及个体的属性知识基础(GentnerandToupin,1996),而学习过程要在知识基础与评价目标之间建立其的关联关系既可以是技术经济基础的也可以是功能属性基础的关联关系,诸如有形的产品属性等(Mckeinthenetal.,1981),这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基础的结构(Medinetal.,1993;LuchettiandSterlacchine,2004)。

具有核心和补充知识的潜在采纳者侧重于建立技术经济基础的关联关系,而不具备上述知识的外行则常常倾向于建立功能属性基础的关联关系(Gregan-PaxtonandRoedderJohn,1997),这是因为后者往往在技术经济方面不具有足够的知识来认知知识基础与评价目标之间的逻辑相关性(Grentner,1983)。另外,在评价新产品和服务时,创新采纳者通常需要使用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加以综合才能对创新做出评价,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则往往要尽量依托自己熟悉的知识来加以理解和认识(RoehmandSternthal,2001),即需要使用来自熟悉领域的基本信息并将其转化到不熟悉的目标领域。但对于非连续创新而言,即使是拥有某种核心知识的专家通常也无法将现有产品和服务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起关联关系,为了全面理解这一创新就需要从其他领域获取知识,需要引入全新的技术和知识结构(Gregan-PaxtonandRoedderJohn,1997),开展集中的学习过程。但其原先拥有的知识主域仍然可以以某种方式作为分析性学习过程的依据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掌握一定核心知识的专家会比不掌握核心知识的外行更善于识别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新特征,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缺乏哪些知识(Gentneretal.,1993)。潜在采纳者能够面向陌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出新的知识结构,而旨在从其他领域获得补充知识的学习活动对于弥补潜在采纳者的知识缺口则是必要过程(Moreauetal.,2001)。

按照学者们的观点,个体认识到创新的存在并设法理解其功能何价值时,关于知识的学习过程就已经发生,个体要努力获取信息降低采纳有关创新解决自身问题时涉及到的因果关系上的不确定性(Rogers,1995)。潜在创新采纳者要对创新属性与创新收益做出解释和评价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态度(BettmanandPark,1980),不同创新倾向的潜在采纳者可能对感知到的创新利益做出不同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已有认知和适配性就会发挥重要作用。拥有核心和补充知识的个体相对不具备上述知识的个体能够以更为恰当的方式使用其专业才能来评价较为复杂的创新(ParasuramanandColby,2001)。

另外,采纳者一旦学会了如何使用某一项创新产品或服务,只有在感觉到适配的情况下,才可能引导自己学习新的逻辑和过程。具有核心知识的主体会发现学习补充知识的意义重大,有助于完善其现有得知识结构,并倾向于努力获取核心领域的知识以学会如何使用这一创新,由于这些知识本身具有是多维的结构,个体需要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够全面理解和认识技术创新(AlbaandHutchinson,1987),随着大量复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引入,个体能够使用的补充知识的数量就会增加,例如在评价数字机顶盒产品时,个体就需要将来有关数字录像、CD,DVD、MP3音乐播放器和互联网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理解这一创新。潜在采纳者要全面理解创新产品和服务,就不会局限于有限的补充知识领域。以数码照相机的采纳为例,如果拥有某些核心知识的潜在采纳者认识到先前的关联关系不再有效,诸如有关曝光胶片的化学药品和暗室等方面的知识不再能够用于解释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过程,采纳者做出关于创新的评价,需要将来自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打印等其它知识域的信息进行组合(Moreauetal.,2001),个体对创新做出的评价由此取决于其在核心知识领域和补充知识领域具备的知识水平。如此,大部分的潜在创新采纳者大多是在补充知识领域,或者在核心和补充知识领域具备多方面知识的个体,而不是单一核心知识域的专家(Moreauetal.,2001)。

另外,作为潜在采纳者的学习过程,拥有补充知识的个体作为一类潜在的创新采纳者,具有将其自身知识应用于创新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优势(Moreauetal.,2001),例如,在相机领域具有较低核心知识水平的个体却可能在计算机知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补充知识,他们最可能采用数字照相机。而且他们的知识在其运行主域外并不受具体产品和服务的限制。当然,创新产品和服务本身必然要求这一类型的潜在创新采纳者进行额外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无线电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知识的个体能够理解卫星定位功能背后的技术逻辑,但却不可能在没有其它帮助的情况下使用卫星电话,相对具有使用同类产品经历而知识结构局限于核心知识的个体,这些具有补充知识的潜在采纳者的柔性知识结构能使其更为积极地评价创新。

同时应该看到,既不具有核心知识也不具有补充知识的个体,往往对创新持有更为开放的态度,因为新手并不受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关联结构的限制,他们又可能比具有核心知识的个体更加积极地评价创新(Moreauetal.,2001),但他们通常尚未建立起一定的方式或者只具有较少的参照标准来对创新产品和服务做出比较和评价,且无法在同样透彻的水平上全面理解使用创新的收益和成本(AlbaandHutchinson,1987)。而具有核心知识的个体,其知识结构虽然有助于其理解连续创新,但对于非连续创新而言,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所存在的刚性(Moreauetal.,2001),在认识到无法与创新产品和服务建立起一定关联关系的情况下,他们自身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就会产生某种惰性来抵触创新,从而阻碍了采纳创新可能带来的净收益的全面充分的理解和感知(PeracchioandTybout,1996;Wixom,B.H.andTodd,P.A.,2005)。认为创新产品和服务与其现有需求、生活方式和以往经历不适配的具有核心知识的个体,就会执着于他们能够建立较全面关联关系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有些个体不购买数码相机,就会选择具有易于理解的新特性并能够提供相关功效和收益的传统胶片照相机。

三、技术创新采纳的促进策略

(一)全面的价值提供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采纳者的决策是围绕多种价值展开的,这些价值至少包含产出价值和过程价值两个基本方面。创新的产出价值,即其技术功效只是采纳者关注的价值的一个方面,应该说一般的产出价值相对易于获得客观的评价,它决定了采纳者能够获得什么,直接满足采纳者解决问题的需要,但只是潜在采纳者体验到的实际价值的一部分。作为采纳者感知价值内容和过程两个维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与采纳者接受和运用创新的方式有关,采纳者采纳创新的过程价值涉及采纳者在运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的便利性和支援性条件。涉及运用创新实现既定目标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组织制度,甚至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态等方面。创新的产出价值直接决定着采纳者可能获得的利益,但并没有说明使这些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是采纳者经历和评价整个创新产品和服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采纳者对过程价值的认识也不能脱离基本的产出价值。

全面价值提供策略就是把创新的运用过程结合到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整体价值中去,在创新采纳的前前后后甚至使用和消费过程中提供一系列支援性服务,实现从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效用向采纳者总体效用和全面价值的策略性转变,这就要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提供不只单纯面向孤立的产出价值,而是要涵盖采纳者接受和运用时的价值生产过程,考虑到新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可能给采纳者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所在组织的管理和运营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通过及时便利的互动有效地帮助采纳者认识和把握创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潜在采纳者对创新的感知还可以进一步被视为产出价值、过程价值组成的整体价值与购买价格与使用成本组成的感知代价之比。在此基础上,提供全面价值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能够扩大创新采纳者能够感知到的产出价值和过程价值,而且还在于能够有效降低采纳者的感知代价。即通过改善和管理已有的创新产出和服务来降低采纳者的感知代价,使采纳者的整体感知价值得到提高,而不是单纯增加产出和过程价值的提供。

另外,面向创新采纳者全面感知价值的构成要素,创新企业要改善潜在采纳者感知价值应该致力于消除在生产销售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可能存在的差距。这包括认知差距、价值标准差距和价值提供差距。其中认知差距源于创新者对个体期望价值认识不准确,缺乏需求分析、市场研究或需求分析不准,企业联系层向主要创新者传递的信息失真,以及多重的组织层次阻碍或改变了市场接触中获得的信息。要缩短和消除这一差距,就需要创新者加强对个体需求的认识,同时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疏通信息渠道。价值标准差距源于创新计划失误或管理混乱、目标不明确,或者创新得不到相关人员的合作,没有形成各部门人员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缩小或消除价值标准差距就要努力使所有参与创新的人员对潜在采纳者的价值达成共识;价值提供差距源于在创新产品和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员工的行为不符合价值标准,这可能是由于价值标准太复杂或苛刻,员工对价值标准有不同理解,技术和系统没有按标准为工作提供支持,要缩短或消除这一差距就要通过培训员工,使员工的工作业绩符合价值标准。

(二)关系导向的互动策略

创新采纳决策的适配过程表明,创新企业的采纳促进策略应由单一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导向向长期关系导向的交互过程转变,创新企业应在双方之间创造更加紧密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发展与采纳者的连续性交往,在各方之间创造一种值得信赖的关系,不仅要赢得潜在采纳者,达成对创新的一次采纳,而且还要维护和加强关系,促进潜在采纳者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持续采纳。而企业的创新活动围绕与采纳者的关系展开,不仅是在一次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纳中达成各方的目的,而且还要通过关系的承诺效应,促使采纳者形成对创新企业连续提供最优,甚至超乎采纳者想象的创新产品的服务的能力的预期。而在与采纳者发展关系的各个阶段,某些涉及采纳者的与创新企业的产品、服务、资源和运营方式相遇的情形,对采纳者的价值感知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采纳者对产出价值和过程价值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企业的人员、技术、系统、实体产品和服务与潜在创新采纳者发生接触,一次成功的接触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成功的接触可能迅速地结束关系,而创新企业和采纳者在交互和接触过程中通过提出和履行承诺,为关系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从对某一方面创新的了解程度和以往创新采纳过程的经历角度看,创新采纳者都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这些区别在各种接触过程中影响着潜在采纳者,采纳者完成一次采纳决策就要经历一系列与创新企业不同类型的接触和交互过程,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人与机器或系统之间的接触,必然要涉及对产品、服务等价值要素的感知,因此,这些接触和交互过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采纳者和创新企业之间完成了产品、服务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其中如果某些交互和接触过程处理不当,就会引起采纳者不满,给予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就会下降。特别是潜在采纳者的期望受价值观、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变量,使创新企业在关系导向的互动过程中必然面临采纳者抱怨这一事实,但如果创新企业能够为履行诺言而无偿地做一些必要的补救或补偿,同时对自己的不佳表现和失误进行分析,了解采纳者希望的改进方向并勇于承担责任,从抱怨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及时融新产品服务设计或老产品服务改进于关系拯救活动之中,创新企业甚至仍然能够使采纳者调整自己的期望并重新建立起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关系导向的互动策略要求创新企业在设计、生产和提供具有某一特定价值水平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时使用的资源,必须直接有利于潜在采纳者对交互和接触过程的认识,这不仅涉及直接参与交互过程的人员和资源,同时还有依赖于其它资源和职能所提供的支持,因此对企业的交互过程进行计划和管理时,就必须深入组织内部。其中与采纳者直接接触的资源包括采纳者所接触的物质资源和设备、员工、系统与规程,而创新企业内部的支持部分则包括管理支持,即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在各部门之间建立的价值观念、思维和工作方式;物质支持,即企业职能部门提供的建筑设施、办公室、汽车、工具文件档案等物质支持;系统支持,如技术投资分析、计算机系统等。

面向交互过程的关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开发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协调这些资源的相互作用,将创新产品服务概念转变为理想的价值水平。为了强化内部职能和员工的关系导向,创新企业就要采取方法确保企业各个阶层的员工,包括管理者,在有利于强化关系导向的环境中,理解和体验业务及有关活动,通过创建关系导向的文化,让员工能够理解和接受企业使命、战略、战术以及产品、服务和营销活动,通过工作说明书、招聘程序、职业生涯规划、薪金、分红制度、奖金激励方案等人事管理手段,将其转变为企业中每个人的责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过程反馈信息,向员工传授关系导向的接触和交互技巧,并确保管理者、一线员工和支持人员获得充分的有关规章制度、产品服务性质的信息来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一体化的沟通策略

创新采纳决策的学习过程意味着创新企业要努力创造与潜在采纳个体之间的双向甚至多维的沟通。保持创新企业与潜在采纳者之间的经常性联系,关键是建立起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分享共同价值的对话机制。这个过程涉及一系列方式,如大众沟通、直接沟通和公共关系,其中大众沟通包括传统的广告、宣传手册等,是不寻求直接回应的沟通活动。直接沟通则包括含有特殊信息和已经发生交互的个人信件往来和会谈等,它要求得到对方的具体信息,寻求从以往交互中得到某种形式的反馈。后一类沟通与采纳者感知到的创新属性和价值有紧密的联系,沟通内容是创新采纳者所真正关心的,影响其实际体验到的价值。前一类沟通如广告等,对采纳者而言,沟通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主要影响潜在采纳者的期望价值,期望价值与实际体验价值的比较决定了创新采纳者的感知价值,因此创新企业所有对自身及其业绩的宣传和几乎所有在交互和接触过程中实际所作的一切,都对采纳者具有影响,与采纳者的所有接触和交互都具有沟通效应。其中大多数交互的沟通效应是因潜在采纳者接触到创新的有形方面而产生的,包括与实体产品、制度规程和管理系统的接触,绝大部分带有个人性质,它们都在向采纳者传递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某种信息。

一体化的沟通策略要求统筹安排各种类型的沟通,杜绝不同的沟通渠道传递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信息,包括个人沟通、直接沟通和交互沟通效应,以强化整体沟通效果。否则,如果广告包括一些不可能兑现的承诺,它可能会对潜在采纳者在短期内产生积极效应,但在较长的时期内,当采纳者与创新企业发生实际的交互和接触后,他们对广告活动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他们会意识到实际情况与他们的期望和广告许下的诺言相距甚远,广告活动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一体化沟通策略要将一切沟通活动以统一的信息传播给潜在采纳者,就要尽可能充分地计划潜在的沟通来源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降低不利沟通的影响,取得全面沟通的成功。

作为双向对话过程,创新企业实施一体化沟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有关潜在采纳者的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对设计和实施创新并促成个体采纳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散在于高度职能化的组织中的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工作,涉及市场营销部门,也涉及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辅助服务部门。这就要求创新企业在众多环节上建立起针对采纳者的信息收集渠道,而且要有一个把众多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的系统,建立潜在创新采纳者知识库。为此,企业也需要开发谈话联系、网络联系、人员联系、合作联系等各种联系技术来满足对潜在采纳者信息的即时要求。特别是应该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必要的工具,让潜在采纳者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中来,促进潜在采纳者向企业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1]Dananher,P.J.,Hardie,B.G.andPutsisJr,W.P.Marketing-mixVariableandthediffusionofsuccessivegenerationsofatechnologicalinnovation[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2001(38):14-501.

[2]Kim,N.,Srivastava,R.K.andHan,J.K.,Consumerdecision-makinginamulti-generationalchoicesetcontext[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1(53):56-123.

[3]Moreau,C.P.,Lehmann,D.R.andMarkman,A.B.,EntrenchedKnowledgestructuresandconsumerresponsetonewproducts[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2001(38):14-29.

[4]Roehm,M.L.andStemthal,B.Themoderatingeffectofknowledgeandresourceonthepersuasiveimpactofanalogies[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2001(28):72-257.

[5]Parasuraman,A.,Technologyreadinessindex(TRI):amultiple-itemscaletomeasurereadinesstoembracenewtechnology[J].JournalofServiceResearch,2001,2(4):20-307.

[6]Rogers,E.M.,DiffusionofInnovations,4thed.,TheFreePress,NewYork,NY.,1995.

[7]Peracchio,L.A.andTybout,A.M.,Themoderatingrolepriorknowledgeinschema-basedproductevaluation[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6(23):92-177.

[8]Olshavsky,R.W.andSpreng,R.A.,Anexploratorystudyoftheinnovationevaluationprocess[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1996(13):92-177.

[9]Mahajan,V.andMuller,E.,Whenisitworthwhiletargetingthemajorityinsteadoftheinnovatorsinanewproductlaunch?[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98.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篇11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and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systemof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范文1篇12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开发与管理;激励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是在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主要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主要核心内容,依附于高科技产业为基础,通过各种知识以及智力资源作为主要内容开展的经济形式。因此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现阶段我国的知识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与管理目前存在重视度不够、资金缺乏、制度不完善、培养模式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创新型人才开发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要有可贵的创新品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具备良好的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等创新品质。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才能够为追求真理敢为天下先,才能构成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充满各种艰难险阻的过程。创新型人才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的目标锲而不舍,不轻言放弃。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意志,才能战胜困难达成既定目标。三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就是发现,打破常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及时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物。四是要有前瞻意识。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思维方式的前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等良好思维品质,才能保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时独辟蹊径。五是有广博的知识。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进行创新实践。

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属于人才开发范畴之内,具备很强的实践意义。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阐释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的,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以创新性为目的,通过人才的发掘、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管理等,_到创新人才的构建以及创新人才队伍的构建。

同时,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内部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树立科学的企业人才观,坚持创新型人才优先开发,构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创新型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带动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其中,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素质能力。其一,具备扎实的岗位技能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框架、学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其二,具备好奇心和知识学习探究能力,与时俱进,快速吸取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能力;其三,坚忍不拔的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对于企业的“难题”勇于攻关,不畏艰难,创造性的把问题转换成“机遇”。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统筹规划、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地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等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支持.

二、创新型企业人才分类

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依靠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知识管理伴随创新型企业活动的始终,并成为提升创新型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根据不同类别的创新企业的人才标准,将创新型企业人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知识构思型人才。就是对市场、产品以及相关技术等创新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与分析,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构思和设计。知识构思人才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分析、信息的获取力1132、知识的分享交流、在外界各种信息之间吸取精华,形成系统的创新设想,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第二,知识生产人才。知识生产人才可以有效的实现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工艺以及服务构思。此类人才在研发、生产的创新阶段贡献突出,主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激活各种知识,将一些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不断提高创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节约生产成本,保障创新产品的有效开展。

第三,知识商业化人才。知识商业化人才有着良好的商业意识和战略规划能力,可以保障相关创新知识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行业格局,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企业创新生产的商业化阶段较为集中,可以有效的转化各种相关生产操作技术,提高相关产品的创新与服务,有效的实现了创新的商业化利益目的。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下的重构,企业需要知识商业化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

第四,知识协调人才。就是通过对整个创新过程的系统协调与指挥,为其他类型的创新人才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持。例如学习型组织结构的创新、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内部服务评价与反馈机制等,保障各项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创新型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人才开发与教育模式的缺乏。虽然我国教育模式已再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但是由于我国现行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无差别的教育方式、任用方式,常常会泯灭“天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尚未形成,学生考试评价体系不合理,学校在培养人才上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导致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较为薄弱。

第二,创新型人才开发投资不足的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衡量创新人才的指标仍然较低,通过各项基础研究费用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构建创新社会的道路任重道远,仍需完善。

第三,创新型人才开发制度尚未完善。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了我们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渴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相关制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在创新型人才构建的过程中,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等相关内容尚待完善,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开发与激励。

第四,创新型人才开发地位的缺失。创新型人才开发工作与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国外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我国主要是通过政府开支相关培养工作。对于教育领域的投资和关注,企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主体,也就是说,如何明确企业开发的主要地位,是现阶段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重要问题。

第五,创新性人才缺乏实践性。创新型人才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在实践的历练过程中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创新人才的自身价值。但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就是创新型人才开发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呈现着高度集中的趋势,在一些尖端领域较为集中。但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对于创新型的人才的需求都是非常迫切的,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这种过于集中的创新人才需求程度与实际人才市场供应能力严重不符。缺乏实践积累的人才在企业中很难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四、创新型企业人才管理策略

第一,创新型企业人才培训与开发策略。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要构建一个创新知识的共享平台,在根本上保障创新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根据具体的创新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性的进行创新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指导,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加强员工的隐性知识的构建。其次,加强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利用各种企业内部的培训方式,通过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创新氛围,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提高团队合作,改善人才知识构造、优化知识结构,有效的促进人才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通过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的融合,促进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要强化人才的沟通合作,促进合作精神。利用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系统功能,构建和形成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氛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知识共享,提高人才的参与、交流以及学习能力,充分的提高人才自身知识效能的最大化,有效的推进员工隐l生知识的显性转化。最后,注重创新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要对整个知识共享平台进行动态的跟踪,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现有知识资源以及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发展分析,适当的引入企业发展以及人才创新需求的外部知识,利用各种组织培训等方式,完善平台的不足与弊端,充分发挥平台的基础功能。

第二,完善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

其一,加强相关教育组织的创新意识。相关教育机构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教育意识,提高创新教育的实践意义,优化现有教育理念,对此可以通过义务与素质教育、高等与职业教育等领域践行创新教育观念,宣传、倡导相关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理念,为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其二,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创新型人才开发与投入。要保障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中有着较为充足的物质基础,要避免过于依赖国家与政府的投入,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团体、企业以及教育组织等相关体系,提高对创新人才的投资重视,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定的社会氛围。其三,构建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开发制度。要通过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理念,完善现有创新型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保障创新型人才开发育培养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其四,转变观念,明确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创新型人才开发的主体是企业,提高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地位,充分的发挥企业与人才自身价值,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企业的人才培养对于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此企业要加强创新投入、构建系统的、创新的管理制度,全面的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其五,创新型人才开发要始终坚持实践为导向。在创新型人才的开发与培养过程中,要基于实践,提高创新型人才内在深度,保障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构建与实践需求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今后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夯实的基础。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污泥的处理方案(6篇)
  • 下一篇:钱包最有创意的广告宣传语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