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嫁接技术优点范例(3篇)

时间: 2024-03-05 栏目:公文范文

嫁接技术优点范文篇1

论文摘要通过对浙江省温岭市大棚嫁接西瓜育苗现状的分析,剖析了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温岭是中国大棚西瓜之乡,闻名全国的“玉麟”西瓜产地。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导致轮作受限,西瓜枯萎病发生日益严重,为实现我市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采用嫁接苗栽培已成大势。从2001年开始大棚嫁接西瓜工厂化育苗发展逐渐加速,2007年育苗数已达540多万,占全市大棚西瓜用苗量的73%以上。2007年我们对全市该行业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有益的探讨。

1生产现状

1.1区域化明显

温岭大棚西瓜70%~80%分布在滨海平原区,主要是箬横、松门和滨海等三镇。该区域呈带状,土壤为钙质淡涂泥和轻咸黏土,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对西瓜生长非常有利,果实品质特优。温岭著名的“玉麟”牌西瓜即产于该地。现有10户大棚嫁接西瓜工厂化育苗场全部位于该区域,与西瓜种植相配合,其中箬横8家,松门2家。嫁接西瓜育苗场与主栽区重合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信息交流畅通,可以及时相互了解需求与供应状况;二是运输时间短,生产衔接便利,确保嫁接苗的质量;三是嫁接苗种植技术较复杂,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沟通并处理。

1.2育苗规模不断扩大

温岭嫁接西瓜育苗开始较早,但真正专业化、工厂化育苗是从2001年开始起步,到2007年已发展到10家专业育苗场,其中9家专门生产西瓜嫁接苗,1家兼营辣椒、番茄等嫁接育苗。10家嫁接苗育苗场共有生产场地4.99万平方米,平均每家面积近5000m2,最大的面积1万平方米,最小的面积也达1500m2。2007年合计育苗能力543万株,平均每家育苗50多万株,最多的年可供苗115万株,最少的年供苗15万株。

1.3生产技术渐趋成熟,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1.3.1生产技术。嫁接西瓜育苗关键有4点,分别为浸种催芽、接穗和砧木衔接、嫁接和接后前几天的管理等。经多年的技术摸索,催芽技术不断提升,合格种子正常情况下砧木发芽率在80%以上,西瓜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接穗和砧木衔接时间一般采取砧木比接穗提早7d播种;嫁接均采用顶接法,该法操作简便,省工节本,成活率高,一般在95%以上;接后移入湿度饱和的小拱棚,2~3d后逐渐通风并降低棚内湿度,成活后正常管理。

1.3.2生产条件。嫁接西瓜育苗主要硬件有大棚及附属的控温设施。大棚现有2种,一种是冬暖式温室大棚,钢架单膜,气温低时膜上盖棉被保温;另一种是普通钢架大棚,双层膜。保温与控温设施有2种,一种是棚内烧煤炉通过热风加热,人工控温;另一种是棚外烧炉,棚内通过水蒸汽管道加热,可自动控温。通过多年来的增加投入和不断摸索,我市嫁接育苗的大棚及其控温条件有了较好的提升。冬暖式大棚由于高度、宽度优势,平时操作方便性更好,通风、保温性能占优。2种加热控温方式则各有优势,棚外烧水方式由于1只锅炉可对多个大棚加热,温度可自动控制,便利性上更胜一筹;但在加温速度、提温性能上不及前者,遇超低温保温有困难。

2存在问题

2.1学历水平低

10户嫁接西瓜育苗户平均年龄42岁,最大59岁,最小26岁。文化程度,大专1人,高中1人,小学1人,初中7人,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由于学历水平低,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低,学习相关的法规法律困难。

2.2办证注册难

由于我省将西瓜列入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浙江省的实施办法,经营嫁接西瓜育苗注册资金需500万以上,而现有嫁接育苗户受资金实力限制不能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和企业营业执照。

无证经营对育苗户来说有2个不利影响,一是有非法经营的心理压力,对加大投入,进一步搞好建设有顾虑;二是一旦出现育苗质量问题,赔偿问题处理难,处理后执行可能更复杂。而对管理单位来说,也不利于实施监督管理。

2.3种子供应渠道多、品种杂

据调查,温岭市场上仅“早佳8424”这一品种的品牌就有15个之多,如“天山”、“天山种苗”、“麒麟”;砧木全部为葫芦砧,品种有“京欣砧1号”、“神通力”、“超丰F1”等。品种多杂加上种子供应渠道多,价格不统一,嫁接西瓜育苗户可能受利益驱动购买低价劣质或不适宜的种子,影响嫁接苗的质量。

2.4嫁接苗病虫害有加重趋势

近年来大棚嫁接西瓜苗病虫害呈严重态势,2004年根腐病大发生,2006年暴发根结线虫病。部分根结线虫有可能由于育苗基质处理欠妥,由嫁接苗携带而引起。

3发展对策

3.1重点扶持,提高产业规范和集约化程度

近年来由于受土地资源短缺和枯萎病日趋严重的影响,西瓜嫁接苗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供应范围也从当初的嫁接西瓜主栽滨海平原区扩大到我市全境,2006年开始扩大到全省甚至上海、江苏、云南等地,近2年呈供不应求状态。政府和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对经营规范、育苗技术成熟、规模较大、设施条件较好的经营户重点扶持,使这些育苗户能加大投入,提高产业规模和集约化水平;同时要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使这些经营户合规经营,提高技术人员配备,增加技术研究的投入。

3.2制定西瓜嫁接苗生产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

相关部门应协同制订嫁接西瓜育苗技术规程,各嫁接苗育苗户按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应重点对品种选用,西瓜品种和砧木品种配型,嫁接苗共生亲和力、抗枯萎病能力、生长势、结瓜性、耐高低温性和病虫害携带情况等作出明确规范。

嫁接技术优点范文

关键词高接换优;嫁接技术;多头;腹接

中图分类号S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8-0079-01

高接换优是快速更新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效益小的劣质品种,将其改换成外观鲜艳、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藏和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它可以减少育苗、栽植建园环节,达到改良品种、早结果、提高果品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改造原有的不良树形。尤其是对多年生大树,多头高接有利于迅速恢复树冠和树势,一般当年即可恢复原有树冠大小,次年形成花芽,3~4年即可恢复原有产量,经济效益可提高3~5倍。在现有果园面积较大、果品市场竞争激烈、新品种层出不穷的状况下,高接换优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的实用技术,应作为一项提高果品质量、产量的捷径技术而大面积推广应用[1]。春季高位多头腹接法简单,易掌握,工效高,愈合牢固,成活率高(一般均可达98%以上)。

1工具及材料准备

锯:用以锯断粗大枝条。剪:用以剪截树冠,剪接口,削接穗。蜡:用以蘸封接穗两头,以石蜡最好。塑料薄膜:用以包扎伤口,要求韧而有力,裁成2cm宽的条备用。

2嫁接时间

嫁接时间以树液开始流动至花蕾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宜。此时嫁接成活率高,接穗成活后长势旺盛。如果嫁接任务大,也可提早嫁接,如果接穗保存的好,没有失水和发芽,时间还可延长到花后[2]。

3接穗的采集与储存

要从品种纯正、产量高、品质好、树势旺盛、生长健壮、无检疫病虫害的母树上选取树冠发育充实、芽子饱满的一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可结合冬剪进行采集,将选好的接穗捆成小捆,每捆50~100根,标明品种,然后放入窖内或挖沟并用湿沙埋好。经常检查,特别是春季天气变暖,窖温升高,埋藏接穗的沙子易发干,应及时喷水,以防抽条和发霉[3]。

4接穗处理

嫁接前先将接穗用清水浸泡24h以上,然后剪成所需长度。一般长度为10~15cm,留有4~7个芽。若接穗短缺昂贵,可截成短段,留有1~2个芽。如果接穗充足,也可长枝嫁接,接穗最长可达30~50cm。用蜡蘸封接穗,蘸封方法:先在锅或盆内加入5cm左右深的水,放入石蜡,用火加热融化至沸腾。保持石蜡液沸腾,然后将剪截成段的接穗两头迅速点蘸,晾干后备用。注意接穗点蘸时间不可超过0.3s,否则,接穗会被煮坏[4]。

5嫁接

具体技术方法和流程:①锯剪树冠,确定接口。一般情况下要依原有骨架进行整形,不打破原有从属关系。原有树形不好时,则要进行改造,也要处理好从属关系,确定好接口高度。嫁接枝头数量的确定应以树龄大小及树形为依据。嫁接过多,则浪费接穗、人工,也不利于整形;嫁接过少,不利于恢复树冠和结果丰产。一般三至五年生幼树,采用骨干枝改接方式;五年生以上树,采用多头或超多头高接,除了彻底改换树体骨干枝外,还要对辅养枝以及大型枝组进行改接,骨干枝下部、内堂空虚部位也可进行腹接补枝。嫁接枝干的直径以3~4cm为宜,这样操作方便,接头多,利于树冠恢复;最粗不要超过5cm。接口与着生枝距离10~20cm较好。确定接口后,在接口上20~30cm处剪断。接口上部所留部分用来作支柱用。②高接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以防刮碰嫁接完成的接穗。③削接穗。在接穗下端削1个长度为3cm左右的斜面。背面也削一斜面,长度要比正面短。斜面要削平。④剪接口。在枝干平滑处,将剪子与枝干呈30°~45°角斜剪一接口。剪口深度为枝干粗度的1/3~1/2。⑤插接穗。将接穗插入接口,形成层要对齐。接穗的削面不要全部插入接口内,上端可露出0.3~0.4cm,叫做露白,有利于砧木断面和接穗削面的紧密结合,使砧木与接穗结合牢固,利于愈合组织的形成,提高成活率。⑥绑扎接口。用塑料布将嫁接口绑缚严密。最好2~3人成1组,1人嫁接,1~2人绑扎,或进行传递辅助工作。接口裹膜后30min内,膜内有水珠出现,表示缠裹严密[5]。⑦刮砧木。在接口上方10cm处,将砧木的皮层刮掉1圈,防止砧木芽眼萌发,争夺水分养分。

6嫁接后管理

具体如下:①除萌。嫁接15d后应检查是否成活,未成活的可在原接口下部重新嫁接。经多头高接的大树,大量隐芽萌发,原树萌发的萌蘖要随时除去,随发随抹。当年除萌2~5次,以防萌蘖与接穗新梢争夺水分与养分。②解绑。当接穗新梢达20cm左右时,此时嫁接部位伤口已经愈合,接穗加粗较快,绑扎的塑料薄膜勒的过紧而影响生长时,应及时解除绑缚。解绑过早,接穗有时有失水枯死现象,解绑过晚,接口愈合处会形成瘤状疙瘩,同时也容易勒伤,接穗被风刮折。③绑支柱。嫁接成活后,接穗往往长势旺盛,但愈合组织不坚实,新梢还没有木质化,受风吹易折断。当新梢长度大于30cm时,应及时将新梢捆绑在砧木接口上留下的干枝,固定新梢,防止受风吹折断。④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食芽害虫为害嫩芽和新梢,以及其他害虫为害嫁接口。解绑后对接口可涂抹石硫合剂、油漆等,保护接口不被病菌入侵和腐烂。⑤摘心。当新梢长度大于30~40cm时可摘心,以促进副梢生长,增加分枝量。对萌芽发枝力较强的树种,可进行多次摘心,一般2~3次。尽快成形,恢复树冠。⑥剪桩。冬季修剪时,将接口上部的残桩剪去,以利于接口愈合包缝。

7参考文献

[1]邱政芳,韩淑伟,孙艳艳.核桃树高接换优简易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12(4):82-83.

[2]向晓铭.秦巴山区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试验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12(4):64-66.

[3]甘丽铭.核桃高接换优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8):37.

嫁接技术优点范文

关键词:紫椴;黄波罗;种质资源;保存

紫椴(TiliaamurensisRupr)、黄波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是长白山区珍贵阔叶树种,也是构成针阔和阔叶混交林的重要建群树种。近几十年来,随着天然林的过量采伐,这些树种优良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保护珍贵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市林科院自1998年开始进行紫椴、黄波罗优良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探讨,采用嫁接技术进行了紫椴、黄波罗异境保存。

1紫椴、黄波罗原境保存技术

对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林场紫椴、黄波罗人工林和天然林优良基因资源进行保存。

1.1选优林分

林分年龄、林分条件相近的天然实生林或人工林;中壮龄林分;林相整齐,分布均匀,郁闭度0.6以上;性状特别优异的林缘木或林中空地周围的树木,也可列入选优范围。

1.2优树标准

数量性状标准:紫椴、黄波罗选优采用数量化综合选优方法。对紫椴、黄波罗优树和对比木,分别进行年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16个等性状实测和计算;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所测性状进行逐步回归和数量化分析,计算权重及得分值;确定出评分等级和最低分数限G。特殊性状选优:选择黄菠罗特殊类型,如窄冠、分枝等性状。按上述标准,在人工林和天然林中,选择紫椴天然林优树23株,人工林优树15株;黄波罗天然林优树18株,人工林优树15株。对紫椴、黄波罗优树分别按树种、人工林、天然林类型进行了编号、挂号,照相,建立了紫椴、黄波罗优树卡片。

2异境保存技术

对紫椴、黄波罗采用按优树号采种、育苗及采集优树穗条、嫁接两种途径建立收集圃,进行紫椴、黄波罗优良种质资源保存。本文重点介绍采用嫁接方式进行紫椴、黄波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

2.1嫁接

2.1.1嫁接前准备。(1)砧木选择:在紫椴、黄波罗1年生苗木中,设立样方,以样本量超过50株,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苗高、地径因子,按平均值加1.5~2个标准差选择砧木。(2)嫁接苗砧木培育:采用圃地定植方式培育砧木,以营养钵为宜。每个营养钵栽植一株苗木,注意不要窝根,然后在圃地中选出一定面积地段,逐行摆于圃地,中间空隙用土埋实后浇透水,日常管理保持水分。(3)采穗:在3月中旬树液流动以前采穗,一般采集树冠中上部当年枝条为穗条,长15cm左右,每株树采穗数量在40个左右。穗条分别捆扎,储藏于0℃以下的地窖或冷库内,放置时穗条顶芽向上,放在冰块上。

2.1.2嫁接。进行了劈接和芽接2种嫁接试验。紫椴、黄波罗分别选择200个穗条进行劈接、芽接试验。劈接、芽接试验供试穗条分别为100个。劈接:嫁接前将用清水浸泡穗条24h。嫁接时,将砧木顶端剪下,用嫁接刀沿髓心劈开,距顶芽2.0cm处削成楔形,把接穗插入砧木劈缝中,使接穗与砧木形成层相接紧密,用塑料条绑扎。切削要迅速、绑扎要紧。

2.2苗期管理

2.2.1去萌:去萌在嫁接后10~15d进行,去萌间隔为3~5d。松绑:嫁接后1个月左右,进行松绑。

2.2.2芽接:采用马耳形芽接法。(1)芽片切取:选择1年生紫椴、黄波罗枝条,粗度在0.3cm以上的枝条,用刀片沿髓心处向侧芽下方斜切,切取芽片。芽片应带一个侧芽,芽片上、下端距离芽分别为0.5~1.5cm;(2)砧木切面:选择砧木1a生主枝中部,砧木粗度大于接穗粗度1/3。摘掉叶,先横切一刀至木质部,再由上而下切掉韧皮部,露出形成层。切面的长宽与接穗相近;(3)嫁接:将芽片与砧木切面对齐、对严。用塑料条自下而上斜着绑扎。芽周围的塑料条留一切口,使芽露出,绑至接穗上端,再往下缠至超过接穗下端处,掏个活扣压住塑料条末端;(4)修剪:在接穗放叶后,及时砧木主枝剪去1/3,当新芽长到1cm左右时,将砧木的主枝再剪去1/3,同时剪去全部侧枝,当接穗完全成活时将剩下的砧木主枝剪去,留1~2个新芽萌发枝。去萌在修剪后10~15d进行,去萌间隔为3~5d。其它管理措施同劈接方法相同。

2.3结果与分析

紫椴、黄波罗嫁接试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两树种芽接的成活率均高于劈接。紫椴、黄波罗芽接成活率均在89%以上。紫椴芽接成活率为92%,高于黄波罗。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保安工作计划(整理11篇)
  • 下一篇:农耕文化产品设计(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