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1 栏目:公文范文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

一、文献综述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她认为可持续发展不仅能满足当前人的需要,还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形成威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可持续消费理论奠定了基础。吕福新(199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可持续消费是在超越狭隘短浅消费意识的基础上,以真实、有益、超功利为特征,以可持续为目的的“节制型”消费。杨家栋、秦兴方(1997)认为可持续消费包括四层含义:一是符合代际公正原则和代内公正原则,二强调可持续消费是个动态概念,三要求适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四对政府政策层面提出要求。曾一昕(2007)从适度的原则角度,认为可持续消费应该注重的是适度的消费规模、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建构可持续消费模式,我国许多学者根据可持续消费的现状,提出改变传统消费模式,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唐平华、刘云(2000)从转变人们消费观念和政策的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构建了可持续消费模式,并提出了4个建议: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的制度;加大对可持续产品开发的投入;完善可持续消费相关法律、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管理体系;。郑文生(2004)分析了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对消费模式的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步伐。解振华(2007)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能源消耗基础上的,但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缓解这种矛盾就必须发展科技、节约资源,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杨艳琳、陈银娥(2007)分析了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多种途径,认为其中制度性问题最关键,并提出要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约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赵国平(2011)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构建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进行了探讨。徐瑞蓉(2007)在其博士论文第五章叙述了居民可持续生活消费,认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唐丁丁(2011)认为居民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三大主体之一,是未来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主力军,也是可持续消费市场的真正驱动力。赵国平(2011)从三个消费主体——政府、企业、居民的角度,探讨了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李祝平(2012)对湖南省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湖南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实证分析

本文拟采用2013年31个省区数据进行可持续消费综合评价,并构建如下表1指标体系:考虑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属于逆指标,如果不对其正向化处理,即取倒数,那么会影响最终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进而影响各省区2013年可持续消费情况的评价。KMO检验用于考察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KMO统计量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实际分析中,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一般会比较好;而当KMO统计量在0.5以下时,不适合应用因子分析法。由表2可知,上述指标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如表3:公因子方差表示各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能被提取的公因子所表示的程度,可见几乎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在80%以上,超过90%的占了大多数,因此这几个公因子对16个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如图1:碎石图可以粗略的帮助我们观察选取了几个公因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准则,大概是提取了3-4个公因子,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确定公因子个数。如表4:从表4中可以明显看出,提取4个公因子是非常合适的。

初始特征值栏表示未旋转的成分矩阵,旋转平方和载入表示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虽然旋转前和旋转后的特征值有所改变,但累积的方差贡献率是不变的,达到93.716%,远远大于80%的临界值,进一步说明因子分析的效果很好。如表5:因为在未旋转的成分矩阵中,各公因子的因子载荷大小不一,区分不明显,不利于因子命名,所以这里不再输出该结果,直接报告旋转后的结果。本文采用的是最大方差旋转法,它使各因子保持正交的状态的同时,方差差异达到最大,从而方便对因子的解释。总之,我们可以将消费经济指标和消费环境指标中的16个变量用可持续因子F1、经济因子F2、环境因子F3、价格因子F4来描述,其贡献程度依次递减,使得影响我国可持续消费的因素更加清晰明了。政府制定促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时,应更多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同时也不能忘记价格因素的作用。

三、主要结论及建议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2

关键词广告传媒市场前景风险因素

一、前言

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分别为2341亿元、3125亿元、4698亿元、5020亿元和5130亿元,过去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6.98%。我国广告市场规模在世界市场上的排名不断提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从事广告经营单位数量和广告从业人员数量继续高速增长,达到54万户和270多万人。2014年,我国广告市场规模对比1981年的1.2亿元,增加了4000多倍,年均增长速超同期GDP增速。

总体上看,广告传媒行业具有较好的增长空间和市场前景,这其中有着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消费市场、新技术、资本市场等因素支撑。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该行业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仍不容小觑。为此,我们立足广告传媒行业的发展实际,尝试从多个方面来分别探讨广告传媒行业的市场前景及风险因素。

二、广告传媒行业市场前景探讨

广告传媒行业市场前景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消费市场、新技术、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影响。

(一)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带动广告传媒行业带动

广告市场收入与宏观经济情况呈正相关,经济持续发展会使企业营销及广告投放额度进一步加大,未来我国广告市场仍具有较大成长空间。一方面,我国GDP持续增长,2013年~2015年我国GDP增速分别为7.7%、7.3%、6.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广告市场收入规模占GDP比重低于很多国家。2014年,我国广告市场规模占GDP的比重为0.81%,过去几年的比重基本维持在0.5%~0.9%区间范围内,而在美国这一比重基本维持在2%左右。因此,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将利好广告传媒行业市场前景。

(二)行业政策推动广告传媒行业发展

我国在成为经济和政治大国之后,文化大国将成为下一个国家战略目标。广告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的政策利好将推动广告行业巨大发展。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的奋斗目标;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2年,文化产业成为宏观经济支柱性产业。

(三)消费升级刺激广告传媒行业发展

人民消费水平随着我国的经济整整开始升级,消费观念开始向消费社会过渡。消费者对商品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商品本身有行属性,更重要的是由广告宣传所体现出无形的商品及品牌文化,从而使企业更加商品及品牌文化管理,通过广告引导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刺激了广告传媒行业的发展。

(四)新技术利好广告传媒行业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类。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并在各行业迅速传播和应用,使得广播、电视加入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队伍。除互联网新媒体外,各种新媒体还有电子杂志、户外电子广告牌,移动网络包括手机短信、手机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依托用户大数据资源,实现精准广告分析与投放,提升广告传播效果,因而对广告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技术不断发展,已全面用于广告传媒行业各领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传输渠道多样化提高了优质内容价值,拓展了传播内容与传播途径,带来了新的传媒业态,促进了广告传媒行业的发展。

(五)资本市场锦上添花

2014年,广告传媒行业有5家新上市公司,其中A股4家(万达院线、腾信股份、思美传媒3家IPO和借壳上市的华媒控股),美股1家(新浪微博),共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59.84亿元。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制定的《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共有74家“广告业”挂牌公司,并有多家挂牌公司实施了股票发行融资。资本市场融资规范效应,对于支持广告传媒公司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培育促进与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广告传媒行业风险因素探讨

投资者在看待广告传媒行业市场前景同时,应关注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因素。广告传媒行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相对不足风险等。

(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风险

我国GDP历经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近三年来,其增速已经开始回落。如果中国经济发展未来面临增速放缓甚至低位运行,可能会引起消费增长受限、房价回落、流动性下降等诸多挑战。如果经济地位低位运行,主要广告主,如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将因经济不景气削减广告开支。

(二)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转型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会矛盾的积聚,可能导致广告传媒行业出现诚信危机、低俗泛滥等现象。因此,可能会引起严厉的行业监管政策。例如,2015年9月1日实施新修订后的《广告法》,此次修订后内容变化非常大,对于多个方面广告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广告行业广告内容的严厉监管,可能会导致广告需求量的减少,从而对部分广告传媒公司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当期国家为了发展我国的广告传媒产业,出台了各种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未来如果国家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将对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相对不足风险

目前,国内广告传媒行业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一方面,广告传媒竞争激烈,体现在国内广告公司普遍以简单喷绘制作或媒介为主;另一方面,以创意设计为主的广告公司较少,而4A广告公司更少。大多数广告传媒公司在内容服务和营销手段上同质化严重,媒体普遍缺乏好的产品和服务。其背后原因是文化需求创意的不足、创新能力的不足,创意为首的传媒产业中创意的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未来广告传媒行业竞争应从此前的偏重竞争对手,转为偏向于消费者受众。只有赢得受众,保持受众,才能保证广告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我国广告传媒行业正从雏形往高速增长的方向发展,总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行业利好政策出台、消费升级、新技术出现及资本市场追捧的大环境下,广告传媒公司应抓住有利机遇发展壮大,有条件的广告传媒公司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但在发展的同时,应应对好经济增速放缓、行业政策变化等潜在的风险,并加强创新经营力度,避免同质化竞争。

(作者单位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Z].2014.

[2]郭全中,郭凤娟.传媒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R].2014.

[3]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R].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3

其实,69%的智能手表消费者也拥有智能手环,英敏特报告显示,2016年,智能手环的销量和销售额份额占比均更高,且2015-2016年,智能手环的销量预计增长109%,而智能手表的销量增长可能遭遇下滑,跌幅估计为37%。2016年,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累计销量预计增长66.8%。

英敏特资深科技分析师徐天韵表示,“年轻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接受度一定是更高的,不过纵观整体,由于缺乏突破性产品,以及高普及率的智能手机能够提供与可穿戴产品类似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可持续增长的挑战,尤其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要想实现可持续增长,突破性产品和较低的入门价格是关键。”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上的考虑,英敏特数据显示,监测全面的健康数据在所有产品特性名列第一位(53%),监测家人的安全与健康则位列第二(50%),此外,中国男性消费者(45%)对于设备能连接其他数码产品(如智能手机、相机)的需求明显高于女性消费者(39%),根据地理位置提供当地信息(如交通、天气等)的需求在20-24岁中国消费者中占比最高(46%),Ш焦δ茉蚴艿40-49岁消费者的青睐(45%)。

对此,徐天韵说道,“健康监测仍然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一大卖点。而且,从消费者感兴趣的产品特性来看,家庭相关的功能有潜力激励购买。”

此外,虚拟现实(VR)作为一种高级的新兴技术正在被消费者更深入地认知了解,根据英敏特报告,97%中国都市消费者至少对一种VR应用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其中,VR看电影的体验最为吸引(45%),不过,男性消费者在用VR玩游戏(39%)、汽车试驾(31%)上的热情远高于女性,女性的兴趣点则更多在网购(虚拟商铺中查看、购物)(35%),儿童娱乐互动(如互动视频或游戏)(25%)。

“消费者对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兴趣盎然。VR和AR应用已出现在不同领域中,但公司和品牌才刚开始探索另类现实领域。当然,男女消费者对VR的兴趣点也各有不同。就目前而言,VR/AR技术仍然可以成为抓住消费者眼球的一个有效营销渠道。”徐天韵总结道。

备注: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4

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创五年新低,整体处于下行期

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自去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下降。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广告业,灵敏地反映了基本的经济趋势。根据CTR媒介智讯最新的数据,2012年前三季度传统媒体的广告刊登额同比增长4.4%,不及去年同期增幅的1/3,并创下最近五年来新低。

其实,这次广告市场进入下行始于2011年四季度,2011年前三季度增长达14%,而四季度增幅则降到11.7%,11月起就降到了个位数。2012年各季度表现均不相同,第一季度广告刊登额同比增幅仅为1.4%,增长近乎停滞;第二季度市场逐步回升,同比增幅提升至6.2%,环比出现了14.6%的显著增长;第三季度变化幅度收窄,同比、环比增幅分别落在5.3%、6.1%。可见,虽整体市场依然谨慎,传统媒体广告市场走向虽逐步回稳,但没有摆脱低速增长的困境。

从不同媒体来看,各媒体2012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幅均不及去年同期。其中,电视广告刊登额同比增长6.3%,高于市场整体涨幅。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也明显放缓;而报纸是唯一出现刊登额下降的传统媒体,降幅达8.2%;杂志广告表现相对坚挺,刊登额同比增长9.0%;电台依旧是增长最快的传统媒体,同比增幅为11.2%,但与去年同期的30.5%比较,也令人感到寒意;传统户外广告(含地铁)广告刊登额继续小幅增长,同比增幅为2.9%。

以刊例价格统计的刊登额变化从一个方面显示了媒体广告收入的趋势,由于媒体刊例价格变动,以及媒体采取不同价格折扣政策,还需要从广告资源量变化角度审视广告市场的趋势。资源量是指实际播放刊出广告的时长、版面量。

2012年前三季度,电视广告资源量下降了9.7%,杂志下降了3.1%,电台下降了12.6%,户外下降5.6%,而报纸下降了18%。电视由于“限广令”限制了广告时长,资源变得珍贵,提价成为普遍的趋势。而报纸在困境中却纷纷降价留住客户,因此-18%的资源量下降更接近报纸广告经营的实态。

报纸已进入衰退通道

中国报业自恢复广告经营以来一路高歌猛进,30多年的历史上鲜见负增长,即使个别年份出现下降也是微降。但2012年前三季度的-8.2%降幅却创了“新高”,更为严峻的是这一下降新高恐怕很快就将成为历史。

2012年报纸广告的大幅下降同样始于上年的四季度,下行的迹象在9月就已经显现,8月报纸广告同比增长率还高达23.6%,但9月就突然降到8%,随后增幅继续下滑,到12月已经是-4%的下降了。在这之后一直到2012年9月,除了2月由于春节不对称的因素带来同比增长外,各月都是负增长。特别是报纸广告季节性增长的高峰月4月、9月都是下降幅度最大的月份,降幅均超过二位数。这是否预示着最后一个高峰月12月,也将令我们更加不安呢?

2012年报纸下降是全国性的现象,但经济发达、广告规模大的地区下降更为严重。前三季度各区域报纸广告都继续着全面下降趋势,广告规模最大的华东地区降幅最大达到-13.0%,广告规模次席的中南降幅为-8.0%,广告规模第三的华北降幅也有-4.0%。此外,西南地区降幅也达-11.1%,东北降幅收缩到-0.1%,西北为-0.9%,全国性报纸则下降了-10.9%。华东、西南和全国性报纸的下降幅度都超过了总体-8.2%的降幅。

从上年的增速下滑到负增长已经持续了一年以上,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一次明显的衰退。

报纸关键行业广告几乎全面下降

2012年前三季度,报纸主要行业广告均处在持续下降或持平的趋势中。房地产下降13.1%,汽车下降降幅为8.0%,零售业也下降了13.3%。在其他主要行业中,娱乐及休闲微增0.2%,医疗保健下降4.3%,邮电通讯增长0.6%,金融业增长0.1%。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还有食品-19.0%,家用电器-35.2%,家居用品-22.7%。

前三季度保持了较好增长趋势的只有药品、个人用品(主要是个人消费的奢侈品)、酒类和饮料。药品大增了30.6%,个人用品增长14.3%,酒类增长了33.7%,饮料业增长了25.2%。

前三季度房地产广告占报纸广告总量的比重为25.5%,其趋势对报纸广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上半年房地产广告降幅高达17.1%,进入夏季之后降幅有所收缩,8月甚至出现同比环比均增长的现象,使得前三季度降幅收缩到13.1%。

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本来应该由市场因素来决定,但我们的市场却被复杂化了。国家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利益、开发商利益、投资性需求、刚性需求甚至媒体利益都交织在一起。如此看来,下一步市场的走势无非是取决于各方利益在博弈中产生的新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最为关键的砝码还在调控政策有何变化,而其他利益关系者对调控政策变化的期待和理解则决定着他们的行动。

一切皆取决于调控政策的变化。而在调控政策变化之前,各方市场利益相关者对政策持续或变化的解读和预期,则决定着短期的市场,并影响着广告投放。只要调控政策不变,房地产广告下滑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零售业广告占报纸广告的18%左右,前三季度下降13.3%,与上半年的-9.1%相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这预示着零售业广告的基本面不但没有发生变化,而且有继续恶化的可能。过去零售业一直是报纸广告中最为稳定的广告资源,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也仅下降1%。但是,就是这样稳定的广告资源在今年也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整个报业广告的严峻态势可见一斑。

消费市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且相当深刻的,这里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环境,商业周期的变化,内需拉而不起,网购的快速发展分流实体商业的购买、改变商业流通渠道等。从宏观经济和商业周期看,可以断定,中国消费市场进入了较低增长阶段,这个阶段极可能持续下去。由此,零售业广告的低迷恐怕也将持续一定时期。

汽车广告占报纸广告的10%,是第三大广告资源。汽车产业景气与广告投放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这已经被近20年的事实所证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1-9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4.98%和3.37%。1-9月,汽车产销1413.12万辆和1409.23万辆。可以预计,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但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低增长阶段也是现实。低增长无疑会影响到广告的增长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纸汽车广告下降了的时候,其他媒体汽车广告却保持着增长,其中,广播增长12.5%,期刊增长7.9%,电视基本持平。由此看出,在车市增长乏力,广告增速下滑的时候,汽车广告的投向在向其他媒体转移。报纸汽车广告正在面临产业景气和广告转移的双重压力,如果车市景气低迷和广告转移趋势延续下去,报纸汽车广告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

在增量贡献中,前三季度房地产是负贡献最大的行业,负贡献率达到-43.3%,零售业的负贡献为-30.5%,商业零售业成为房地产之后又一个严重拉低报纸广告的关键行业,使得报纸广告形势更加严峻。汽车负贡献达到-9.8%。前三个支柱行业的负贡献率合计达到-83.6%。

在主要行业中,娱乐休闲提供了0.8%的贡献率。贡献比较显著的还是个人用品4.6%和药品9.5%。此外,增长较快的酒类和饮料分别贡献了5.7%和3.4%。

由于前三个行业都处在下降状态,使前三季度前三行业集中度从上年同期的56%降到53%,而前六行业的集中度也从71%降到69%。

报纸衰退的根源及趋势探讨

2012年报业广告大幅下降是受经济环境影响的短期周期波动,还是持续下行进入衰退期?在这个问题上大概众说纷纭,我认为如何从结果上回答这个问题并非关键,关键是引起此次衰退的根源是什么,尤其是深层根源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这些深层问题清晰了,报业的未来趋势不说自明。

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无疑是此次报业广告下降根源性原因。广告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当经济增长处于下行期时,广告的变化更为敏感,这已多次被事实诠释。经济发展有周期波动性,高度增长后的下行并不违背发展规律,它恰恰是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调节的过程。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转变期中,经济增速下降并未超出预期和控制。可以预计,中国经济将在转型中步入稳定增长期,广告业也会随之进入稳定增长期。

问题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报业广告能否与经济增长和广告业增长同步?今年广告业增速下滑,波动幅度超过了经济增长波动,这是广告业更加敏感所致。但是,新媒体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即使传统媒体也只有报纸广告出现大幅下降。这是由于报纸广告对经济环境更敏感吗?我以为不是。2009年金融危机时,报纸广告也出现增速下滑,增幅从上年的18.6%降到9.4%,其增幅仅低于电视而高于其他传统媒体。而这次报纸则成为唯一下降的媒体。

从广告行业资源的变化对比看,前三季度占报纸广告70%的前六个行业与传媒媒体总体的比较数据如下:房地产-9.4%、-13.2%(前数为传统媒体总体,后数为报纸,下同);商业零售业-3.7%,-13.3%;汽车0.1%,-8.0%;娱乐及休闲9.8%,0.2%;医疗保健机构7.6%,-4.3%;邮电通讯3.8%,0.6%。为什么报纸在各个行业都明显劣于传统媒体总体?是因为广告商在转移,报纸在媒介选择中的地位下降,广告流向其他媒体。由此看出,经济环境变化并不是报纸广告下降的唯一原因,当经济恢复稳定增长时,广告转移趋势如不改变,报纸的回升将很难期待。

传媒环境的影响。近几年传媒环境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媒体进入终端时代。2012年上半年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普及率达到40%。而手机网民数量达到3.88亿,占网民的比例达到72.2%。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如此快速的发展毫无疑问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形成强烈的冲击。

多年前经常听报人说是报纸养育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因为那时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主要新闻内容都来自于报纸而且是免费的。或许这也成为报纸在那些年还有成长空间,能与网络共存的理由之一。

然而,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和网络媒体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则完全打破了传统报纸靠内容资源与网络共存的幻想。如果说传统网络的传播还局限在传统传播方式之中的话,博客、微博这些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就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社会化媒体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正在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从传到受的传统模式中,报纸还有巩固的立足之地,而在多对多,人人都传播的终端传播模式中,报纸的根基完全被动摇了。

人口变迁的影响。人口变迁往往被传媒研究者忽视,其实人口周期也是影响商业周期和传播环境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的变迁改变着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心理、价值观,同时也改变着传播和媒体,这些影响都是交织在一起的。

人口周期体现在带群对经济发生的根基性影响,这就是世界性的战后婴儿潮现象。1946-1964年是战后生育高峰期,在美国出生了7800万人口,生育高峰一代人占人口的28.2%,他们曾经是消费市场的主力。但随着年龄增长虽然逐步形成了巨大的老年市场,但需求减少却不可避免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1965-1976年的“生育短缺期”,出生4500万人口,被称作X一代。2010年,这代人的购买力超过了生育高峰一代,但他们基本是上一代市场的延续,并未发生本质变化。

1977-1994年的一代大体是生育高峰一代的孩子,被称作Y一代,有7200万人。这一代人是伴随互联网、移动通讯、电脑游戏长大的。随着他们工作和购买力的增加,在市场影响方面将超过生育高峰一代,成为新的市场主力。但是问题并不仅仅是消费主力的更替,对于社会来说,他们虽被称作“叛逆的一代”,实质上却是革命性进步的一代,因为他们创造并代表了新的社会观、价值观,他们的叛逆在改变社会。而对传媒来说,他们成为对传统媒体致命打击的一代。他们从小就接触新媒体,很少接触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报纸的读者资源只减不增了由此而生。

中国也有人口出生高潮和带群差异。50、60后基本属于婴儿潮一代。70后类似X一代,他们生长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时代。80、90后类似Y一代,他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独生子女居多,生活相对富裕,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第一代,是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的深度参与者。

中国人口的带群对经济、对市场、对营销、对传播同样发生着根基性的影响。根据CTR的CNRSL连续调查数据,2005年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为36.4岁,而2012年已增加到42.4岁,平均每年增长0.8岁,以此推算,5年后读者平均年龄将超过46岁,报纸将成为典型的老年报。而人口收入和消费趋势的研究表明,在中国收入最高和消费力最强的人群年龄带在30~40岁,现在80后已经开始进入这个消费群体。而广告商在营销中重点照顾的就是这个年龄的群体。所以,尽管报纸读者依然保有较大的规模,但年轻读者源断流,对广告的引力已经大幅度下降。

上述三个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告诉我们,报业的困难将是长期的,2012年的衰退将有可能延续到明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报业的未来

未来是一个时间,是由今天的欲望构成的,是尚未到来的事实的投影。

在困境中报业并没有坐以待毙,也不甘心退出。从手机报、电子报、报社网站,到二维码、魔码、云阅读……报业努力地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新技术,积极进入全媒体时代。我们相信报业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在持续的创新中报业的未来形态将逐渐显现。

但是,在报业的这些创新中总使人感到不那么踏实。是什么呢?这里有几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是报业目前的创新似乎都建立在一个相同的基础上,即以报纸的优势为出发点。当创新以传统为出发点时,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吗?如果改变的只是传播的速度、效率、品质,把所谓报纸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能融入大媒体业,找到自己的位置吗?笔者认为,以报纸优势为出发点的创新只能是维持性创新,它可以提高传播效率和品质,但并没有从根基上改变从传到受的传播方式。未来的传播方式将是适应终端的、N对N的全方位传播方式。适应了新的传播方式,报业才能真正长存。

二是终端时代是传媒变化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移动终端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大媒体业的融合时,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社交媒体等都已经在终端融为一体。这种传播环境下,报纸的创新是改变终端,还是适应终端?在终端时代如何发挥报业的优势已成为新的课题。

三是报业走向全媒体是方向吗?一旦报业集团都实现了全媒体将会是什么样的竞争环境?我们知道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有不同于报纸的传播规律,当报纸都“全”的时候,市场会容纳这么多相似的全媒体吗?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5

6月26日,G20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四次峰会。在这一背景下,三机构于6月14日了第三份G20报告,想必会受到关注。

经贸和投资形势并非绝对乐观

经济复苏好于预期,2009年世界GDP下降了0.5%,2010年将增长4.2%。贸易反弹速度更快,2009年商品贸易史无前例地萎缩12.2%,2010年则将扩大9.5%。但影响经济持续复苏的新的风险正在显现,例如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2009年,全球和G20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水平分别下降40%,停留在1万亿和6000亿美元的水平。2010年外资基本上会延续2009年下半年在一定水平上保持停滞的趋势,要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尚需时日。

贸易措施影响有限

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各国政府在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方面继续保持了克制,贸易限制措施的影响仅占世界年进口量的0.4%,涉及的主要产品包括钢铁、机电、玻璃和化工产品。

使用最多的措施是新的贸易救济调查,如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与此前一样,中国仍是反倾销的最大目标。一个新的趋势是出口方面的限制有所增加。

投资措施增加

在同一时间段内,G20国家中只有阿根廷没有采取任何投资措施,包括专门的投资措施、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投资措施、紧急性措施或投资协定。

其中,专门的投资措施基本上都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或是为了增加监管透明度,但紧急性措施所占数量最多,对国际投资的潜在限制性影响也最大。澳大利亚还以安全为由采取了一项投资限制。

首次分析政府支持措施

此份报告首次专门就政府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并选择了汽车、钢铁和纺织品三个部门进行了具体分析。

总体而言,政府支持措施是为了增加需求、稳定金融市场、挽救受冲击产业,对刺激经济复苏有助推作用,但对开放的贸易和竞争环境也可能存在不利影响。

政府支持的形式主要是消费补贴和生产补贴,还有一小部分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其中,消费补贴的作用基本上是中立的,因为它不仅刺激国内产品的消费,也刺激对进口产品的消费。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6

减速态势已经得到官方确认,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述为“中国设定2015年GDP增长目标在约7%左右”。

鉴于今年1-2月份经济数据的疲软,3月13日,花旗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布伦南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减速超出预期,GDP同比增幅料将低于7%。巴克莱银行近日则宣布将2015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从之前的7%下调至6.8%。

风险将集中释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瑞龙在论坛上表示,很多指标显示2014年是“新常态”开始进入新的阶段,2015年将是风险集中释放期,可能面临很多参数大幅度的变化。

“国经济内部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向好的发展,但是2014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尽管在总量上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从趋势来看,2015年可能面临新的挑战。”杨瑞龙表示。

第一个挑战是服务业。2014年第三产业的占比提高了48.2%,比去年提高2.1个百分点,超过了占比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全年就业形势的稳定。由于工业箫条状况的恶化,特别是去杠杆、去产能,第三产业在2015年难以维持一个持续景气的状态。目前服务业的PM指数高于50%,在第二产业的连续四年的下行中,服务业大幅上扬。但是,如果充分考虑到中国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对于工业的依附性,考虑到去杠杆化的加剧,2015年中国服务业将持续繁荣的观点可能存在问题。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制造业和消费业。而制造业处在相对箫条的状态,服务业快速上扬便缺乏根基。而且投资增速下滑之后,第三产业比制造业下行幅度更大。由此我们判断2015年服务业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就业,从增量来看,2014年超过1400万人,总量上的就业增加了。但中国就业严重依赖于第三产业和建筑业,2015年这两大行业都会出现较大的回落,很多企业会面临生存压力,因此,2015年的就业问题会面临压力。就业与服务业,支撑中国经济的两大要素可能会发生变化,将导致经济的压力增大,使原来打算采取的去杠杆、不刺激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宏观调控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两难选择,面对过去政府引导型的结构扭曲,我们需要腾出时间来调结构。”杨瑞龙说。

适度降低间接税

在这个调整阶段,更需要的是底线思维,杨瑞龙认为,有两个指标,第一是失业底线和通胀底线,当今中国通胀不是问题,需要考虑的是就业底线,看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不是超越了中国经济发展可接受的程度;第二个底线是风险底线,特别是与金融相关联的债务危机等等.换句话说,当前中国经济如果还没有触动失业的底线和风险底线,政府不能出台过于刺激的政策。如果已经触犯了两个底线,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政策。

《报告》指出,2014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6%,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但近年来,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流转税为主的间接税增速放缓,但同时,得益于居民收入提高、汽车消费增长、房产税、国有土地出让相关税种税基扩容和高增长,直接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报告》认为,长期以来,中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由于其可转嫁性,容易将税收负担从生产者转嫁给消费者,造成消费者实际上承担大部分的税负,减少其可支配收入,进而抑制消费增长。因此,建议通过调整间接税的边际税率,下调间接税,降低国民经济总税负。

尽管短期内会导致间接税减少,但是长期来看,可以促进企业投资,带动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尽管直接税比例是提高了,可是税收的增速是下降的。降低间接税的边界税率,可以提高居民实际购买率。

此外,还要加快“营改增”扩围,简化税率,合理确定一般纳税人标准,为服务经济发展构建一个适宜的税收环境。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7

贺燕丽巡视员在报告中阐述了我国工业布局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重点产业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谈了关于今后布局调整的一些思考。

论坛上还了《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工业。报告指出:从工业增长速度变化、工业需求侧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工业企业微观主体表现的分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自2010年1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速达19.7%后,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到2014年前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降至8.5%。无论是从工业投资看,还是从消费、出口等方面看,增速回落都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但与此同时,结构性优化的特征也日趋明显,从工业投资看,制造业投资增长远远高于采矿业投资增长,制造业内部高科技行业投资增长较快、而传统制造业行业投资增速下滑,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从消费看,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表现为在农村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区域消费差距逐步缩小,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长较快;从进出口看,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表现为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远远高于全部工业品出口增长,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不断下降,贸易主体日益多元化,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逐步提升,中西部出口明显增快,进出口市场分布日趋多元。

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工业革命三大挑战。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下降,为什么不是一个周期性的短期下降、将来会“V”型反弹,而将是步入了一个中高速的“新常态”,理论界给出了基本判断是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国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化中期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变化是在中期依靠高投资、重化工业主导发展而支撑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会自然回落。我们的长期跟踪评价表明,2010年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经达到66,这意味着2010以后中国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伴随着经济阶段的转换和经济增速的下降,在工业化后期会出现一些重大的挑战和风险。对于我国而言,在众多挑战中,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工业革命三大挑战。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8

印度和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是世界黄金消费第一和第二大国。金融危机发生后,金价不断走高,压制了印度的黄金消费,相反,中国的黄金消费却依然在大比例增加。不少人相信,中国黄金消费即将赶超印度,因为印度2008年的黄金消费量虽然仍比中国多,却比前一年下降了14%,总数660.2吨,且还在不断下降。中国2008年全年消费了395.6吨黄金,用于制造珠宝和投资,占全球需求量的14%,比2007年的消费量增加了约68吨,而且人们购金热情高涨。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黄金消费连续两个季度超过印度,因此即便在2010年2月初,还有媒体报道称,分析师们相信中国可能在2009年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消费国,只等世界黄金协会公布数据。

很显然,这些报道忽略了一个事实:4季度才是印度黄金消费的传统旺季。每年4季度“排灯节”加上结婚旺季,会把印度黄金首饰销售推向顶峰。据介绍,在印度,黄金珠宝被当作宗教节日中最普遍的朝圣礼物,且也是婚礼嫁妆篮子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妆资。这种需求在9月底至12月――印度的宗教节日、结婚季节里显著上升。在印度,黄金体现着一个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信奉Lakshmi女神的印度教徒们也相信,女神手中不断流淌的金币可以为他们带来财富。因此,印度黄金首饰的消费非常旺盛,一度占据全球消费总额的20%。

由贵金属咨询公司GFMS为世界黄金协会独立收集的数据显示,继2009年第一季度金饰需求疲软后,由于印度市场4季度回暖而实现了49%的恢复,这也使得印度仍然稳居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国的地位。

世界黄金协会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面对持续的金融、商品市场动荡,2009年黄金的需求却连续第二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可确认的黄金总需求量在2009年度相对2008年的超常水平下降11个百分点,总数为3385.8吨。全年来看,第一季度表现不佳,随后黄金饰品需求有所恢复,投资需求更富有弹性。相对2008年第四季度的超高需求,2009年最后一季度黄金总需求吨数下降了24%,但以美元计算增长了5%,因为这一季度黄金平均价格达到了1099.63美元/盎司,同比高了38%。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篇9

SmithersPira的报告――截至2022年全球包装未来,该报告概述了包装行业中17个大型33个小型市场状况。此研究报告根据全球包装的发展审视了当前市场规模、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同时预测未来5年全球包装的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包装已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这也将成为新兴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2014年全球包装价值达到8120亿美元,在2010年―2014年期间,年增长率达到了4.2%、

2015年―2022年包装行业预计将以年增长率3.5%的速度实现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9980亿美元。预计预测期内亚洲地区的强大需求将促进包装的大力增长,另外西欧和东欧地区对包装的强劲需求将带动该行业的发展。

该报告的合作者保罗・博伊斯称:“2008/2009年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包装销量显著下降,近年来,尽管该市场始终面临众多挑战,但市场已经有所回升。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包装的经济增长,以及新兴市场消费类的增长预计将成为推动包装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4年亚洲占包装市场最大份额,其次是北美和西欧。由于亚洲地区平稳强劲的增长及其他具有增长潜力的消费类行业包括化妆品消费以及医疗保健行业对包装的需求增长,促使包装消费的增长一直保持积极和平稳的发展趋势。

2014年软包装是全球包装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其次是硬质塑料包装,纸板包装位于第三。展望未来,软塑包装预计仍将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包装类别。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1篇10

2005年盛夏,近年来医药保健品行业最为热门儿的两项营销战术——整版广告和会议.营销,在血脂市场齐遭重挫。

6月,黄金血康——健特生物继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后推出的降血脂保健品,结束了吉林、无锡两地为期一年的艰难试点。堪称健特看家本领和拿手好戏、曾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成功导入市场的报纸广告启动模式,首度告败!围绕黄金血康精心打造的数十篇“软文+硬通栏”风格的整/半版报纸广告,投放后的市场反应始终不温不火;一年中虽几经调整,仍未逃脱“赔本赚吆喝”的惨淡结局。

报纸是适于深度说服的媒体,“软硬结合”、信息量大的整版广告,更把理性诉求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是业内公认最适合血脂市场的媒体广告形式。以策划功底和资金实力而论,既然健特的“整版”都差点玩成血本无归的烧钱游戏,旁观者又怎能不望而却步、倒抽一口凉气?

同样令人心生寒意的,还有也曾被认为“最适合血脂市场”、如今却沿着“模仿——泛滥——没落”轨迹陨落的会议营销。7月,在进军血脂市场的会议营销企业中号称规模最大的北京天曲公司,被曾经领军报道巨能钙双氧水事件的《河南商报》全面曝光!屈指算来,继年初陕西某会议营销企业“旅游骗销”事件和中脉公司“夺命请柬”风波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仅主流媒体对会议营销的大规模“围剿”就已一而再、再而三。

作为一种广受诟病的营销战术,不管会议营销多么有效,也只能在特定时期、局部市场小有斩获,绝难成就全国性的大品牌!更何况在众多跟风企业浑水摸鱼般的无序竞争中,会议营销的邀约、组织成本急剧上升,低成本优势日益丧失;而顾客资源——特别是优质客户资源的锐减,更从根本上动摇着它的根基。不经历一番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升级,“做不长、长不大、死得快”的会议营销,被血脂市场淘汰指日可待!

血脂市场仅仅是缩影,纵观低谷中的医药保健品行业,整版广告和会议营销已不复往日的热度,开始走向穷途末路。昔日的法宝,为什么一朝失灵?僵局中的血脂市场,到底怎么做?

揭秘百亿市场僵局

整版广告也好,会议营销也罢,没有一个完备的营销体系,这些单一战术再神妙,也讨不到血脂市场的便宜!这,就是百亿血脂市场竟成僵局的核心机密。太太药业、盘龙云海、成都地奥、健特生物……这些昔日凭着一手“一招鲜、吃遍天”的神妙战术成就霸业的营销大鳄,之所以前仆后继地折戟血脂市场,奥妙就在于此!

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习惯于“把保健品当药卖”,诉求的着力点历来都是“打症状”,即紧紧抓住困扰消费者的具体健康问题——症状,通过明确、犀利、夸张的“症状提示+疗效承诺”,来大做特做文章。因为症状是消费者急于解决的切肤之痛,具备天然的消费急迫性,所以抓住症状,就等于抓住了目标人群的“命门”。相对于向消费者灌输健康观念、培养保健意识的费时费力,这的确是一条非常聪明的、直捣要害的捷径。

然而,血脂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高血脂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是一个疾病症状和治疗功效都不明显、必须通过健康观念的树立来引导消费的观念型隐性市场。于是,走惯了捷径的中国医药保健品企业,不得不面对症状“缺席”引发的三大连环难题:

难题一:目标人群难说服

只有紧急、重要的事项,才能促使我们立即处理。同样,血脂市场的说服要义,就在于抓住诉求对象的“命门”,使其深切感到调节血脂的急迫性和重要性、立即兑现潜在的消费需求。找不到、抓不准目标人群的“命门”,消费者就如同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再凌厉的宣传攻势也只能是隔靴搔痒。

如前所述,我们的企业最拿手的,就是抓住症状这个“命门”;可是高血脂的相关症状,如头晕、胸闷、气短、手脚发麻、精神不振等等,根本不足以激发目标人群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急迫感。比如太太药业昂贵的“汉林清脂”央视广告,以及盘龙云海短命的“诺特参”报纸广告,之所以打不动消费者,就是因为太过纠缠于这些无关痛痒的症状、抓错了“命门”。

高血脂人群的“命门”在哪里?在症状提示十分微弱的前提下,如何让“调节血脂”的需求在消费者的心智空间中变得重要而紧急?这是最首要的难题。

难题二:消费忠诚难维系

不同于耐用消费品,需要长期服用的降血脂产品,其市场根基严重依赖于消费者的持续购买,所以维系消费者——特别是初次购买者的消费忠诚,是一个真正要命的问题。因为当新顾客们服用产品后,如果不能体认到确切而微的疗效,他们的消费信心就会锐减,这个来之不易的客户群体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失,市场这个“雪球”就永远滚不大。

症状和疗效,是一对儿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孪生兄弟。正因为高血脂没有明显症状,所以降血脂产品的疗效很难被消费者快速、直观地感知。基于这个根深蒂固的局限,如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无法建立长期、持续、深入的沟通,消费忠诚必定无法维系。比如健特生物的“黄金血康”,其整版报纸广告的拉动效应并不太弱,市场反应之所以不温不火,就是因为重复购买率低下、忠诚消费者始终难成规模。

血脂调节的效果感如何体现?在产品直观功效十分微弱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长期地抓牢每个客户?这是富于挑战性的难题。

难题三:品牌美誉难建立

9000万高血脂人群和高血脂背后的当代中国两大富贵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决定了血脂市场是个“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的长线市场。然而,面对市场上数以千计、高度同质化的降血脂产品,企业靠什么在旷日持久的惨烈竞争中幸存?踏着“血脂调节”这个通往数以亿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数千万糖尿病人的平台,企业又靠什么推出高附加值的后续产品与服务、迈向金灿灿的品牌延伸之路?答案是:品牌美誉度。

血脂市场的品牌美誉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功效、价格与服务的满意程度。由于降血脂产品的功效主要反映为服用者的心理感受,主观随意性强,所以价格与服务——特别是专业化、亲情化的健康服务,就成了建立品牌美誉度的决定性因素。比如进军血脂市场的会议营销企业,之所以“做不长、长不大、死得快”,就是因为在“捞一把就走”的短线心态驱动下,产品价格与服务均严重畸形,品牌美誉度普遍为负!

血脂市场如何做品牌?在产品比较优势十分微弱的前提下,如何打造有口皆碑的“百年老店”?这是富于创造性的难题。

以上三大难题,囊括售前、售中、售后各个营销环节,涉及从认知到满意、从忠诚到美誉的各个品牌要素,彼此交织勾连,铸就了任何单一营销战术都无能为力的血脂市场僵局。破局百亿血脂市场,需要精细、精准、精密的营销体系;习惯于狂轰滥炸、粗放营销的中国医药保健品企业,要学会弹无虚发、一枪一命的“营销狙击”!

详解“营销狙击术”

素以“弹无虚发、一枪一命”著称的战场狙击,是迄今为止作战效能最高的战法之一。尽管现代战争越来越倚重于“超视距打击”,交战双方的近距离对抗相对减少,但从科索沃到伊拉克,从阿富汗到车臣,狙击手们神出鬼没的身影依然活跃;已发展为一门现代作战体系的狙击战法,依然是控制战场、左右战局的神兵利器。

市场如战场,原理总相仿。让我们以僵局中的血脂市场为例,看看精细、精准、精密的现代狙击战法,对医药保健品企业提高营销效能有哪些借鉴意义。

瞄准最脆弱的目标

战场上价值越高的目标,其防护往往越严密;所以纳入狙击手瞄准镜的,主要是脱离了装甲车、防御工事等战场掩蔽,防护相对脆弱的敌方有生力量。同样,市场上貌似高价值的消费群体,往往不容易被打动;而那些对产品核心利益敏感、消费需求相对急迫的细分人群,才应当是我们优先诉求的对象。

仅看表象,中青年男性——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所谓“白领”,似乎是血脂市场基数很大、也很有购买力的一个潜在消费群体。然而,血脂调节的核心利益在于防治心脑血管堵塞、避免由此导致的残疾或死亡,那么在此基础上,用“急迫性”这把“尺子”全面量一量,我们就会发现:远比“男白领”们更有危机感、更具消费急迫性的,是以下人群:

①老人:正所谓“人老体衰”,死于心肌梗塞、脑溢血,或者因为脑中风、脑血栓致残的老年人,是各年龄段人群中比例最高的。老年人本就怕死,耳闻目睹身边这些活生生的悲剧,再坚强的老人潜意识中也有危机感,寻求有效预防手段的心情自然急迫。

②病人:几乎所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并发症,都与血脂相关。对这两类病人来说,因为“久病成良医”,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对高血脂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因为“病急乱投医”,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尝试调节血脂的心情最急迫。

③女人:中青年男性确实是高血脂大军的“主力”,但购买医药保健品属于典型的家庭小额消费,其真正决策者和实际执行者,却往往是他们的妻子——女人们。女人天生感性,情感上关爱丈夫,生活中依赖丈夫,当调节血脂上升到事关丈夫生命的高度,她们的反应远比丈夫们更敏感、更急迫。

“找对人”是市场宣传的基础。全面分析各消费群体对产品核心利益的敏感程度,瞄准消费需求最急迫的目标人群,这是寻找市场捷径的不二法门。

打击最致命的要害

激烈对抗的战场上,浪费子弹的狙击手轻则无功而返、重则搭上性命,所以狙击手的每颗子弹,都务求击中敌人最致命的要害!同样,传播成本高昂的医药保健品市场上,诉求那些无法唤起消费者足够重视的产品利益,无异于浪费子弹;那些对目标人群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利益点,才是直指要害的诉求重点和焦点,才要淋漓尽致地发掘、浓墨重彩地渲染!

对高血脂患者来说,降血脂产品的价值体现为近期、直接的利益——消除头晕胸闷、精神不振等症状;以及远期、间接的利益——预防血栓形成,防止残疾或死亡。显然,相对于那些无关痛痒的症状,“防止残疾或死亡”才是患者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利益所在!而说服目标人群的诉求精髓,就是紧紧抓住这个致命要害,不厌其细、不厌其烦地阐明以下利害:

①性命:人世间最可宝贵是生命。高血脂的危险,就在于引发心肌梗塞、脑溢血,瞬间夺人性命。诉求高血脂后果——死亡的可怕与残酷,直接打到目标人群的最痛处,不但震撼人心、引人注目,更凸显了产品无可替代的终极价值;同样,从高血脂对男性机能的影响入手,诉求血脂调节的附加利益——改善男性机能,就挠到了目标人群的最痒处。

②金钱:有道是“爱财如命”,虽属贬义,却也折射出人的天性。高血脂一旦发病,就是大病,其治疗费用动辄上万、十分高昂。从经济角度诉求血脂调节的必要性,等于把看不见的隐患转化为触目惊心的大额医疗帐单来展示,怎能不激起目标人群的重视与共鸣?

③情感:亲人的健康平安,世间无可替代。高血脂引发的残疾和死亡,不但给患者造成生理痛苦,更给他们的亲人带来精神创痛、情感折磨。从情感出发,以煽情的手法向高血脂患者的亲人展开诉求,既是“攻敌必救”的围魏救赵,更将目标消费群从单一使用者扩张到全体潜在购买者。

“说对话”是市场宣传的精髓。深入发掘那些对目标人群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产品利益,把它们作为诉求重点和焦点贯彻始终,这是有效说服顾客的根本要诀。

制造最有效的杀伤

最有效的杀伤,莫过于敌人当场毙命。为此,现代战场狙击已由昔日“一个人、一杆枪”的单兵作战,演变为沿战场纵深梯次配置多个狙击小组的精密体系,形成环环相扣、招招致命的多重打击,确保目标有来无回。同样,最有效的营销,莫过于在消费者身上实现长期持续销售、获取最大利润;为此,企业不但要有让消费者“一见钟情”的售前说服能力,还要通过持续、深入、灵活的售后传播/沟通,让消费者“死心塌地”。

血脂市场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初次购买动机,都是基于“三分钟热度”的尝试心理,而非坚定不移的预防保健观念,再加上降血脂产品先天匮乏快速、直观的效果感,所以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长期服用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持续、深入、灵活的沟通体系,引导他们树立预防观念、体认产品功效、坚定消费信心。如何入手?不妨采取以下策略:

①产品:产品本身就是绝佳的传播载体、沟通纽带!例如以半年服用量作为产品单位包装标准,那么消费者一旦购买,就将持续服用半年,自然更容易体认产品功效、养成服用习惯、形成消费忠诚。况且消费者初次购买时的热情最为高涨,只要日均服用成本合理,大包装产品的较高价格绝不构成行销障碍。

②广告:最昂贵、最低效,但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保质保量”地持续投放高空广告,辅以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通过不间断的广告与消费者保持接触,提示重复购买;通过价格门槛避开竞争者的拦截,维系品牌忠诚。遗憾的是,这种曾经的主流模式对企业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烧钱”风险越来越大。

③俱乐部:以销售终端为主,全面收集购买者的基本资料,逐步建立完善、精细、详尽的客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服务/传播手段,与消费者持续密切沟通。如:

定期检测血脂:借助医疗机构和科学仪器的权威性、精确性,将隐性的产品功效直观化、量化;

定期寄送会刊:深度传播医学知识和产品资讯,引导消费者树立预防保健观念;

以有闲的老年客户为主,经常举办医学主题的报告/座谈/联谊会,展开现场“一对一”沟通;

制度激励:绕开传统渠道,企业直营产品——压缩销售成本的同时,推行“会员积分制”等优惠措施,诱导客户持续消费;

……

“常沟通”是市场宣传的深入。想博得消费者持久的爱,企业就必须明白:“一见钟情”的购买行为发生后,最有价值的沟通才刚刚开始。

达成最广泛的震慑

和硬杀伤——从肉体上消灭敌人相比,现代狙击战法的威力更在于软杀伤——通过最广泛的震慑效应,沉重打击敌人的军心士气。因为目睹同伴被接连狙杀,敌方必然军心浮动,士气和战斗力普遍下降;而随着敌人士气的不断衰落,攻取其阵地的难度就大大降低。同样,和产品销量相比,一个完备营销体系的价值更在于铸就品牌——通过这块高美誉度的“金字招牌”,压倒竞争对手、虏获消费者的心。

对进军血脂市场的企业来说,广泛的品牌美誉意味着最便捷的低成本扩张、最诱人的高利润市场、最鲜明的差异化优势。能否做好品牌,决定着企业的成本、利润、竞争,乃至生死。

①最便捷的低成本扩张:高血脂症和它背后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都是家族性遗传病,许多老年人往往和中年子女“同病相怜”。有了广泛的品牌美誉,这种家庭里只要有一个忠诚消费者,消费范围就很容易扩张到所有高血脂家庭成员。

②最诱人的高利润市场:数以亿计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数千万糖尿病人,是一座年消费千亿元药品、保健品和医疗服务的宝库,血脂调节就是接近这个群体、取信这个群体、进而洞开宝库大门的“敲门砖”。有了广泛的品牌美誉,企业再推出后续的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有如顺水行舟。

③最鲜明的差异化优势:除了包装,从原料、工艺、组方到功效,降血脂产品高度同质化;帮助企业摆脱竞争对手围追堵截、跳脱价格战窠臼的,只能是有口皆碑的品牌!有了广泛的品牌美誉,企业才能在血脂市场牢牢站稳脚跟。

研发普遍落后,造就降血脂产品的同质化;互相模仿抄袭,造就血脂市场宣传的雷同化。既然产品都一样、“说的”都一样,显然,如何“做的”不一样,就是血脂市场的品牌经营之道。“做”什么?答案是:服务。

①服务定产品:产品是服务的载体,产品策略要根据企业服务体系的比较优势来制定。企业在血脂市场的哪个细分领域有服务优势,产品的主打人群、主诉功能、形象区隔、包装设计、产品线组合等等,就都随之确定。

②服务定价格:产品价格如何制定,取决于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服务决定了产品的溢价空间。脱离了服务的降血脂产品最低卖多少钱?现成的榜样是“地奥脂必妥”:日均服用成本1.50元。

③服务定天下:服务是企业在血脂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何通过独领风骚的优质服务得天下?不妨参考以下策略:

专业化:聘请专业医护人员、借助专业医疗机构、购置专业检测设备,为消费者提供真正专业的健康问题解决方案;

亲情化:以“真诚、坦率、自然”为原则,全面推行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作为客户管理的首要内容,予以策略指导、资源支持、绩效测评;

体系化:集产品推广、医疗服务、健康教育、情感交流为一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运营体系,是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做服务”是市场宣传的巩固。消费者不但要听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再高明的宣传,也只是把品牌送进消费者的心田;想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必须靠专业化、亲情化、体系化的健康服务。

完美狙击三要素

作为整合营销战术、构建营销体系、提高营销效能的一种思路,精细、精准、精密,是营销狙击的核心要素。这三个关键词,既是解读眼下医药保健品行业低谷的一个视角,也为迷茫中的整版广告和会议营销,提示了新出路。

①精细:“整版”为什么赔钱?会议营销又为什么做不下去?就因为消费者资源日益稀缺、营销成本越来越高。原来能接上千个电话的整版,现在很难上百;原来老人们抢着参会,现在就差求爷爷告奶奶。高昂的成本,让“广种薄收”式的粗放营销难以为继,逼着企业精细——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消费者,努力把他/她的价值挖掘到极致。

精细,意味着精打细算,把消费者当作一项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长线经营:说服其购买,以收回成本;维系其忠诚,以持续获利;培育其美誉,以借助其口碑低成本扩张。

②精准:媒体越来越多、广告越来越贵、消费者“免疫力”越来越强的今天,企业的广告费要想不打水漂儿,就必须提炼言简意赅的精准诉求,干净利落地说服消费者。

精准诉求,来源于对目标人群的深刻了解,对消费需求的全面洞悉,而不是坐在写字间里想当然。诉求精准,“整版”就是无往不胜的市场利器;反之,就是赔本赚吆喝的烧钱游戏。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

可持续发展为什么重要

长期的价值创新

国有企业以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来运营,以达到长期的价值创新,这一运营方式对作为国企所有者的政府来说至关重要。要达到这一目的,要以可持续的商业活动为先决条件。可持续的商业活动就是负责任地利用资源,并关注人权、工作条件、环境、反腐败、商业道德、性别平等和多样性等议题。事实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雇员、消费者和供应商对这些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有长远眼光的企业会整合这些可持续发展议题,并将其囊括到公司的商业战略里,以便在上述市场寻求新的商机。所以,在这一趋势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其他公司的典范,并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军人物。

所有权政策下的董事会职责

政府希望所有的国有企业支持并遵守OECD跨国公司指南、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十大原则和联合国商业和人权框架协议。对于国企所有者的政府来说,可持续议题和随后的可持续实践工作应和未来的公司治理融合在一起。

可持续议题最终是董事会的职责。所有权政策要求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国企各董事会有义务并明确定义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总体战略,并在随后的工作中持续关注和评价这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程。此外,政府和董事会主席应就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讨论。

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每个公司都有其特定的风险和商机。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每个公司的特殊情况。

可持续发展工作还应考虑到每个公司的特殊地位和其面临的挑战。制作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促使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为了达到长期的价值创新,企业还必须对可持续发展工作中出现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做出积极应对。

与利益相关方对话

即使公司对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有了详尽的了解,但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仍是必需的,这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公司应该识别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和议题,并制定日程表。此外,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结果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报告里,以进一步增加企业运营的透明度。

与利益相关方对话有助于企业识别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顾虑、风险、批评性观点以及期望、新商机等。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根据所有权政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关注集中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公司与其他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如消费者、供应商、个人、合作伙伴和其他组织的对话也可以进一步深入。

风险管理和商机

可持续发展会促使公司应对一些在目前的经营环境看来有些敏感的议题,但在未来某个时间段,这些敏感议题的解决与否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前关注敏感议题,这些预防性的工作可以避免消费者的抵制、各种抗议和在某些特殊领域出台新的指南。来自消费者的抵制和抗议等事件可能会对公司品牌和信誉造成恶劣影响,或产生广泛的负面关注,而这对公司的商业运营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公司积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议题,会被市场看做高质量的代名词,进而在消费者和雇员心中增加公司的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

自然资源的高效管理如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不仅能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还能带来经济利益,这些都能增加公司竞争力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就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开放和清晰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在公司内部增加信任度。透明度有助于公司识别风险和机遇,并使利益相关方对未来的工作有全面深刻的了解,还有助于其跟进了解公司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要进行独立的审计。此外,可持续报告,加上年度报告和财务报告,这些构成了国会审议国企的基础。

根据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的政府指南,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全球倡议报告组织的格式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年度报告。

日益改进的报告可以促使企业进一步增强在可持续领域的发展。运用全球倡议报告组织的要求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对不同行业里的企业进行比较。与此同时,在进行比较时,还必须考虑到每个公司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报告对比时,各个公司的特殊情况要有所兼顾。

可持续事务网络

作为国企的所有者,政府应鼓励不同的国企就可持续发展议题积极接触和建立联系。为了建立和发展这种合作,政府为国企建立了联络平台,以便他们分享经验和讨论复杂议题。这不仅有助于各个国企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还有助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更有效地工作。

这个网络平台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意愿,由财政部的国企管理层进行运营和合作。

如何编写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

瑞典政府2007年11月29日采用了新的针对国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指南,以取代2002版的指南。该指南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有了更宽泛和清晰的要求。国有企业和私营公司一样,都要遵守相关法规,如《公司法》、《簿记法》、《年度财务报告法》等。这些指南是对目前财会法规和通行的会计准则的补充。

在瑞典,政府是很重要的公司所有者。国有企业价值巨大并且是全体瑞典人的共同财产,因此需要公开而专业的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

政府管理国企的关键点包括:透明度、积极行使所有权和良好的秩序和组织。其中,首要目标是这些公司要创造价值,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国企的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公司治理报告、内部管理声明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应该与上市公司的报告一样透明。报告应当对国有企业的商业活动进行详细的披露,并对这些活动所要到达到的目标进行持续的追踪和评估。

政府将会依据指南评估国企的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并将其内容作为政府年度报告的一部分向议会提交。一个负责任和专业的企业所有者,应承担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相关责任,例如,道德、环境、人权、性别平等和多样性等议题。尽管所有的公司都应承担这一责任,但是国企必须做出表率,并走在业界前沿。瑞典政府正在强化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并通过指南给报告和财会报表赋予更明确的要求。

根据国有企业政策,国企董事会应对伦理环境、人权、性别平等和多样性等议题负责,并就这些议题制定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清晰明确地阐释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对这些进展进行监测。因此,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推动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此外,国企董事会的职责之一是确保国企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报告格式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其他金融报告。而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评估和监测,这些报告缺一不可。

指南运用

政府是国企的联合所有者之一,在与公司和其他所有者进行磋商的基础上,政府倾向于全力促使指南在国企推行。这些指南的基本准则是“遵从或解释”,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偏离指南的部分条文,只要对偏离有明晰的解释和判断。这一设计使得指南适用于所有公司,无论其规模或业务范围。

与责任有关的议题

国企董事会的职责包括确保企业的财会报表和报告按照指南格式来制作。企业必须尽可能依据指南的格式要求报告。除了目前的财会法规和通行会计准则外,在某些情况下,国企董事会还要确保企业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年终报告要符合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的规定。这意味着公司还应该按照《瑞典公司治理守则》的要求提交公司治理报告和公司内部控制声明。

国企还应遵守《金融链条与相关事务内幕法》。另外,公司董事会有责任要求企业按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报告格式可持续报告。报告的常规格式要时常保持更新,与时俱进。国有企业应该关注立法方面的改进和变更以及各种标准和相关建议。董事会则必须关注发展形势并据此立即做出反应,并制定相关措施。

外部利益相关方报告

按照《年度报告法》,国有企业必须在年度报告中根据相关法律和通行法则,对公司的商业活动、地位和结果进行恰当的介绍。

这包括:

·商业概念,战略,商业活动,市场,消费者和竞争者和组织

·各种风险和风险管理,机遇和危机,展示公司主要金融风险和敏感分析

·要对公司主要的非金融风险和可能损坏公司地位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介绍

·发生在本财年的投资、业绩和重要事件要进行介绍

·公司研发的运营状况

·董事会工作和其组成状况

·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和重大项目的披露等

此外,年度报告还应包含以下信息:

·金融目标和非金融目标、分红政策,正在进行中的项目

·公司的伦理准则、行为准则和性别平等政策

·包含性别平等、多样性和伦理议题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事项

·企业的工作遵循政府的指导和政策,如所有权政策,雇佣条文等

可持续发展报告

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应在公司官网公布,并和公司年度报告一起出版。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是独立的报告也可以是年度报告文件的一部分。

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可持续议题的报告和简要分析,这些议题对公司的重要性及其缘由

·风险和机遇要纳入可持续议题,尤其对理解公司的发展、业绩和地位至关重要的非金融类风险和机遇

·对利益相关方的分析和对话

·就可持续发展公司所做的战略和调整以及公司的现在和未来带来的结果等

报告出版的时间表

企业必须在公司官网季度性报告、年终报告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应该在公司官网提供打印版和PDF版两种格式。可持续报告和中期报告应提供PDF格式。

·年度报告、可持续报告、公司治理报告和公司内部控制声明的不应晚于5月31日

·年终报告(第四季度)不应晚于2月15日

·年中报告不应晚于8月15日

·一季度报告不应晚于4月30日

·三季度报告不应晚于10月31日

评价

可持续消费报告范文1篇12

2001年,蔺金福因病住院。出院后,持出院证票据等到代办处报销时,代办处却拒绝双重给付。

2002年1月,蔺金福等11名投保人将余某和代办处起诉到金口河区法院,称,2000年6月19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乐山市分公司以73号文转发四川分公司文件,将双重给付的内容更正为“赔付时对其单位或社保部门已报销的部分应作扣除”。代办处、余某接到文件后,仍一直采取欺诈的宣传方式,使蔺等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其签订保险合同,请求撤销保险合同,并判令二被告全额退还保险费和赔偿损失。

被告代办处辩称,余某提供给原告蔺金福等人的材料是给原告的建议书,该建议书不是保险合同的组成部分。代办处的上级部门对以前规定的更正,属公司内部进行的部分调整。在原、被告签订的保险合同中无任何欺诈性的承诺。原告蔺金福在投保时故意隐瞒其哮喘病史,代办处理应不赔付,请求确认合同有效,并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污泥处理方案(6篇)
  • 下一篇:双碳工作总结(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