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无线电的用途范例(12篇)

时间: 2024-04-02 栏目:公文范文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1

以前的通信设备只能单纯地用于信息或者信号的传送,如果要实现除了传输以外的其他的功能,就必须要加强通信产品的一体化,对此一方面要求必须提高通信设备的附加值,还有也要使得设备一体化也会增加很多经济效益。产品一体化一方面可以使用一台设备的体积,将更多的功能和作用集成一体,为信息运输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在工作监控管理系统中,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如果是速率相差较大的传输设备就可以很简便地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意取值。

2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中,通信的过程中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从而把信息能够有效的传送出去的技术就是传输技术。

2.1通信传输技术的分类

在通信工程中,根据传输信道的不同进而把它分为光纤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一般包括同轴电缆、对称电缆、架空明线和光缆等的建设上,无线传输技术一般在地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等领域涉及比较多。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通信工程中最重要的两种传输技术就是光纤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光纤传输在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道德发展上将成为其主要的传输方法,因而其具有高可靠和高带宽的性能。而无线传输技术的灵活性比较好,还具有比较高的机动性,这使它成为常用的通信方法,进而把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与之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光纤传输的介质是光纤。光纤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这意味着使用的电缆只要具有很小的尺寸就可以达到目的,在传输光缆中的信号时就不用增强或者进行更新工作。光纤在进行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础上还可以满足传输视频的需求。光纤电缆具有较大的阻抗,和无线电、电机或其他相邻电缆产生的电磁噪声相比来说,可以帮助其免于受电噪声的干扰。从长远来看,在维护角度上进行分析的话,光缆的维护成本是非常低的。在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光纤已成为地面传输标准,使用光纤传输技术还可以语音视频和数字电视信息。光导纤维与卫星和其他广播媒体一起,代表着在航空电子学、传感器、武器系统、机器人学、交通运输及其他高性能环境使用条件下的商用通信和专业应用的新的世界潮流。无线传输是利用电磁波进行的信息的传输工作。这一技术的综合成本比较低,还具有更稳定的性能。无线监控系统是无线传输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结合,它能够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还可以自动形成视频数据库,以后在检索时也可以更方便。无线传输具有比较好的可扩展性,能够即插即用,可以灵活组网。在无线监控系统中,被监控点的视频信息能够实时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得到的视频信息也是比较清晰和连续的。无线传输还具有非常低的维护费用,无线监控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从这一技术得到发展后,无线传输技术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线传输技术不需要进行布线,不仅具有传输距离远、管理方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对环境还具有非常小的影响,对于人们在居家、住宅的美观舒适上的要求也都能满足,因此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2.2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通信传输应用技术具有小型化、多功能、一体化等特点,使得设备的使用空间极大地减小,也很方便系统的运行。原先单一的电子信号现在可能会具备多种用途,因此,达到完全满足通信工程的要求的绝对是通信建设投资的重中之重。在这其中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用于宽带局域网接入网,好的通信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宽带问题,工作人员往往将WDM和SDH结合使用,一方面增加了电子设备的长波信号,另外一方面扩大了传输网络的容量。例如在本地的宽带传输网中以ASONS以及SDH的方式实现组网,建立多个网络站点,使得有限的光纤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实现通讯信号的有效传送。(2)应用与长途干线的传输建设。同步数字的信息通讯系统应用在长途干线上,提高干线的网络管理性能,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数字体系里面表达出来的信息结构功能进行追踪和同步,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消除通信信号的覆盖盲区,尽可能地实现长途干线的网络建设。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开关;低压;应急;断路器

中图分类号:TM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00-01

开关运行检修过程中,如果出现开关损坏等故障,在狭小柜内空间内单一回路的检修接地线无法安装,需要扩大停电回路及面积,再加上开关种类繁多、尺寸不一,在更换时常出现没有同一型号的备品开关可换,其他开关又无法替代,往往要找到可以使用开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旦无法找到则只能更改母排连续方式,造成停电时间成倍延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研发低压多用途短接器,此多用途短接器即可以当作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开关故障后快速抢修复电有效手段,又可以作为短接接地线导线端固定使用的低压多用途短接器。

1低压断路器的特点

低压断路器是一种不仅可以接通和分断正常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还可以接通和分断短路电流的开关电器。低压断路器在电路中起控制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过负荷、短路、欠压和漏电保护等。目前,我国低压配电网从供电的配电站房到客户侧的电表前都广泛使用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在应用中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低压开关以塑壳式断路器使用数量最多,种类多达上千种,而不同厂家、不同种类开关结构型式、大小存在明显区别;二是低压塑壳式开关主要安装在GGD型、GCK型交流低压开关柜和箱式变内,采用硬铜、硬铝母排与线路搭接。此类开关柜(变)普遍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回路数较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同一回路的开关相与相间,不同回路的开关与开关、母排与母排的安装间距非常小,基本在2CM至1CM之间。由于空间狭小,如果开关出现问题,维修难度比较大,而研发低压多用途短接器,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2低压多用途短接器研制

2.1固定架的设计

固定夹包括有导电的固定件11和导电的转接件12,所述的固定件为U型结构,在U型结构的一侧边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螺纹孔,在螺纹孔上配有螺栓13,转接件为L型的转接件,L型的转接件与U型结构固定件配合使用,L型转接件的短边121可插入到U型结构固定件的U型槽中,在使用时,L型转接件的长边朝向U型结构固定件具有螺纹孔的那一侧边,在L型转接件的长边12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接孔;L型转接件的短边设置有向上的翻边,该翻边与L型转接件的长边处于同一侧,且与长边相平行,且在翻边1211与长边之间的槽内设置有一活动的压紧块13。在螺栓的底部还连接有螺母,该螺母抵在压紧块上。所述的L型转接件的短边长度U型固定件的槽深相匹配,在两者配合时,L型转接件刚好靠在U型固定件的槽边缘上U型结构固定件为采用铬钢制成。它具有质地坚硬,耐磨,耐腐蚀,不生锈和较高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的特点。用铬钢制成的固定件能保证在狭小空间内能夹紧母排、又要保证固定的强度,在尺寸大小与材料强度上寻找平衡点。

L型转接件为铜材料制成。其具有硬度较高、导电性能好的特性,根据GB5585-85、GB2040-89规定,它能在25°C环境下,无论是竖向排列,还是水平排列,均能保证长时间通过400A电流。软跨接线为一种铜编织带,在导电编织带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孔,具有柔软、不变形、随意搭接的特点,可以不受安装空间、连接距离、连接角度的影响,起到将铜铝排与短接器或接地线导线端连接的作用,且能满足承载正常回路电流。在铜编织带的外层套装有热缩管。主要起到保持相间、相对地绝缘作用。热缩管(PE)具有优良的阻燃、环保、绝缘、柔软、性能稳定、收缩温度低,收缩快等优点,能在_55°C~125°C温度范围、额定电压600V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绝缘特性。

2.2短接件的设计

短接件包括有具有绝缘隔弧作用材料制作的固定用背板,在背板上设置有适用不同规格的熔丝尺寸的安装孔32,熔丝连接在背板31上。背板为更高电压等级具有绝缘隔弧作用材料制作固定用背板,再将三组熔丝底座安装在背板上面,根据不同规格熔丝尺寸在背板上开出安装孔,实现不同规格熔丝在同一背板上均能自由安装,提高了短接器的适用范围。同时,短接器即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开关盒配合使用,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2.3开关盒的设计

低压多用途短接器还包括有开关盒,所述的开关盒为与背板相同形状的盒体,在开关盒的两相对侧与背板的熔丝座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三个用于进出软跨接线的通孔。还包括有两个小的开关盒,两个小开关盒可并排放入到大开关盒之中,两组的L型转接件分别插到U型固定件槽后对抱置于一个小开关盒中,且小开关盒的高度低压开关盒,小开关盒的高度与固定件及转接件的高度相当,且小开关盒与大开关盒的高度差足以放入短接件。开关盒需要在尽量小的空间内,将短接器、跨接线、固定夹科学有序的整合在一起,同时材料型式及强度又要满足绝缘、强度高的特性。因此开关盒采用由“一大两小”盒子组合而成,将所有零部件分别放置在盒内,再将两个小开关盒嵌套在大开关盒内,开关盒既是工作部件也是存储部件,实现提高利用效率,携带方便。同时,开关盒选用了优质的热塑性塑料ABS和聚碳酸酯PC材料,保证了强度和绝缘性,且大的盒子上盖采用透明盖设计,盒内熔丝是否熔断可以方便观察。

3低压多用途短接器研制创新点

(1)低压多用途短接器:L型转接件的短边设置有向上的翻边,该翻边与L型转接件的长边处于同一侧,且与长边相平行,且在翻边与长边之间的槽内设置有一活动的压紧块。在螺栓的底部还连接有螺母,该螺母抵在压紧块上。

(2)低压多用途短接器还包括有开关盒,所述的开关盒为与背板相同形状的盒体,在开关盒的两相对侧与背板的熔丝座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三个用于进出软跨接线的通孔。在开关盒上设置有透明的盖子,以方便观察盒内熔丝的情况。

(3)低压多用途短接器还包括有两个小的开关盒,两个小开关盒可并排放入到大开关盒之中,两组的L型转接件分别插到U型固定件槽后对抱的置于一个小开关盒中,且小开关盒的高度低压开关盒,小开关盒的高度与固定件及转接件的高度相当,且小开关盒与大开关盒的高度差足以放入短接件。

4结论

综上所述,该低压多用途短接器在现场应用后,它即可以当作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开关故障后快速抢修复电有效手段,也可以作为短接接地线导线端固定使用。不仅解决开关不匹配抢修时间长、停电范围大问题,还解决了大部分开关检修接地线导线端无法装设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供电可靠性。其可代替100A、160A、250A、400A等各类型常见塑壳断路器使用,适用安装于G⑶、PGL等常用低压柜和预装式箱变、组合式箱变内,能实现快速复电;也可以代替塑壳断路器起到线路过载和短路保护用;还可以代替低压接地线导线端,安装在狭小空间内,而不需要扩大停范围,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低压多用途短接器”安装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拆装作业,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妥当,导线连接时仅需完成2组、共9个连接螺栓的旋紧即可,本体固定时仅需通过挂钩悬挂即可,操作安装简单方便,全部安装完成仅需15分钟左右。“低压多用途短接器”整体外盒大小可做到300X200X170毫米,长宽不足A4大小,重量与普通单个开关相差无几,携带十分方便,而且一个短接器却可替代多类型开关,因此不需要携带大量的开关备品,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君茹,孙海萌,杨燕.耐压试验专用线箱的研制[J].科技风,2013,(01).

[2]顾清,王亮.电缆耐压试验方法及典型问题分析[J].电工技术,2013,(06).

[3]丁书国,王海军,冯卫霞.某水电站500kV高压设备耐压试验研究[J].通讯世界,2016,(20).

[4]孙君茹,孙海萌,杨燕.耐压试验专用线箱的研制[J].科技风,2013,(01).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3

关键词节约用电;意义;农网线损;降低途径;建议

中图分类号TM7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1-0272-01

安徽寿西湖农场于2003年9月进行农网改造,由于农场2010年的线损率达9%,2011年又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找出导致线损的确切原因[1-2],制定切实可行的降损节能措施非常重要。由于网损高的原因较复杂,降低的措施涉及多个方面,笔者结合农场电网用电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出降低电网线损理论依据[3-4]和实践经验。

1节约用电的意义

节约电能,也就是节约发电所需的一次能源,从而使全国的能源得到节约,可以减轻能源和交通运输的紧张程度。也就意味着相应地节省国家对发、供用电设备需要投入的基建投资。必须依靠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情况下,节电同时必定会促进工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只有加强用电的科学管理,才能改善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失,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使有限的电力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电能利用率,以有效地利用电力资源。

2降低农网线损有效途径

农场电网经过运行,低压线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由于配变负载率较低,配变损耗在农网总损耗中所占比例很大,农网的损耗仍然偏高。就目前情况来看,农网综合损耗率(含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损耗)仍在15%~20%,少数还高于20%,其中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占总损耗的40%~50%,而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配变损耗占总损耗的70%以上。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降低农网损耗的重要途径。农网损耗包括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2部分,固定损耗主要是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即铁损),可变损耗由高低压配电线路电损和配变线圈电阻产生(即铜损)。理论推导,固定损耗与电网运行电压平方成正比,可变损耗与电网运行电压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达为:

Δp0=k0v2(1)

Δpk=kk/v2(2)

式(1)、(2)中:Δp、Δpk分别为电网的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k0、kk为比例系数,v为电网运行电压。

农网总损耗功率:Δp=Δp0+Δpk=k0v2+kk/v2(3)

在研究的电网结构和输送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k0、kk均为常数。对(3)式进行微分得:

dΔp/dv=2k0v-2kk/v2

=2/v(k0v2-kk/v2)

=2/v(Δp0-Δpk)(4)

由(4)式可见:

当Δp0>Δpk时,

dΔpdv>0

此时农网总损耗功率将随着运行电压的升高而增加,农网总损耗功率将随着运行电压的升高而降低。

以上2条结论为调整运行电压降低农网损耗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农电负荷的特点是季节性变化大,日夜变化大。农配变负载率低,特别是各季节夜间几近空载,此时配变固定损耗占农网总损耗的3/4以上,这为调整运行电压降低农网损耗率提供了机遇。农网改造使用的有载调压变压器进入了农场35kV变电站,当前35kV变电站已有了有载调压变压器,这为调整农网运行电压提供了物质基础。

根据农场电网运行情况,每年1—4月、10—12月进入用电低潮期,农电负荷小电网电压偏高。据跟踪2005、2006现年调查统计,农场35kV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夜间普遍在11kV以上。通过电网调度试验,例如在夜间(21:00到第2天8:00)将母线电压调至9.5~9.7kV,与调前相比,降低10%以上,农网的固定损耗可降低20%以上。因此,加强对电网调度管理,适时调整农网运行电压,农网总损耗将明显下降。此项工作只要加强现有设备的运行管理,无需任何新的投资就可使农网总损耗降低2个百分点。

3建议

实际线损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力网元件漏电引起的电能损失。在农网供电的线损管理中,管理线损是影响统计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科学理论,强化运行管理是降低农网线损的有效途径。冬季每日21:00至第2天8:00,35kV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调至9.5~9.7kV,其余时间调至10.0~10.5kV;夏季每日22:00至第2天6:00,35kV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调至9.7~10.0kV,其余时间调至10.5kV;农业排灌高峰期,负荷较重的35kV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可调至11kV;负载率较高和靠近10kV线路末端的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右调至Ⅱ或Ⅲ位,负载率较低和靠近35kV变电站的配电,分接开关可调至Ⅰ位。

4参考文献

[1]处周泰.调整农网运行电压是降低农网线损的有效途径[J].安徽电力技术情报,2000(1):5-6.

[2]廖泽龙.均衡用电是降低农网线损的有效途径[J].云南电力技术,1996,24(4):42-64.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1篇4

关键词:WiFi家庭网络家庭网关无线网络

从互联网的诞生到现在的互联网大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网络对于人们来说已经越来越不可或缺。人们对在网上购物、受教育、娱乐、炒股、缴费和搜索等等等等,早已习以为常。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WiFi功能不断兼容。WiFi标准的无线网络将成为未来最为普及的无线组网形式。未来对于众多家用电器以及电子产品,以某种形式连接无线网络将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能,如果可以将它们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并将其连入Internet进行远程监控及操作,那么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变为现实。

1什么是WiFi技术

目前,用于实现无线组网的主要有WiFi、HomeRF以及Bluetooth(蓝牙)。它们都工作在2.4CHz频段。

其中,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即IEEE802.11协议。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Wi-Fi技术可以帮助用户访问电子邮件、Web和流式媒体。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也就是说利用它可以将接无线网卡的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进行连接。它是在家里、办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网的快速、便捷的途径。

WiFi或802.11G在2.4Ghz频段工作,所支持的速度最高达54Mbps(802.11N工作在2.4Ghz或者5.0Ghz,最高速度600Mbps),比普通家庭的有线网络速度还要快。能够访问Wi-Fi网络的地方被称为热点。WiFi热点是通过在互联网连接上安装访问点来创建的。这个访问点可以将无线信号进行短程传输,一般覆盖几百英尺。家庭或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小一点的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当一台支持WiFi的设备(例如一台接入无线网卡的电脑)遇到一个热点时,这个设备在通过身份验证后就可以使用无线方式连接到那个网络。

2WiFi相较于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

2.1WiFi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更广。蓝牙的电波只覆盖大约半径15米左右的小范围,而WiFi的覆盖半径可达数百米。家庭或办公室自不用说,就是在小一点的整栋大楼中也可使用。

2.2WiFi的传输速度很快。WiFi的传输速度最高可达54Mbps。用户可实现一般有线网络所能实现的所有功能。

2.3节约成本。WiFi技术不需要布线,所有它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只要在“热点”的覆盖范围内,随时随地想连就连。

2.4辐射小更安全。IEEE802.11规定的发射功率不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大约只有60毫瓦-70毫瓦,是手机的发射功率的1/3还少,是手持式对讲机发射功率的1/7还少。对于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这一点尤为重要。

2.5WiFi应用更普遍,使得WiFi技术无线网络兼容性更强。现今,WiFi技术已逐渐成为电子产品的必备功能,未来不具备WiFi技术的电子产品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可以预见家里的其他电子具备诸如数字电视机、数码照相机、DVD机、数字音响甚至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电热水器等等家用电器,都可以通过WiFi建立连接,可以提升生活品质的想象空间将越来越大。

2.6WiFi功耗更低。802.11n在功耗和管理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嵌入式WiFi无线数据通信厂商首脑会议最近宣布的802.11a无线通信以各种插件形式提供,让设备使用不拥挤的5GHz波段,Gainspan提供的11b/g无线设备带有一个IP软件堆栈,电力消耗非常低,一块标准电池可以运行几年。这也非常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

2.7网络安全性更高。互联网最具破坏性的影响是通过盗窃身份证明,拒绝服务攻击,侵犯隐私,刺探以及缺乏相应的信任手段对用户造成的伤害,移动网络使这一情况变得更糟,如果用户信任当前打开的wi-fi连接,有可能使他们遭受毁灭性的风险。IEEE最近批准了802.11w标准,它保护无线管理帧,使无线链路更好地工作,TrapezeNetworks公司首席分析师MatthewGast说:“wi-fi客户端现在可以接收和采用‘落地网络’信息,在此之前这个信息可能是由攻破访问点的黑客利用MAC地址伪造的,11w标准切断了这种攻击”。ArubaNetwork公司战略营销主管MichaelTennefoss说:“wi-fi将会使用基于身份的安全,在wi-fi网络中,安全策略与用户关联,而不是与端口关联的,这样的好处是用户可以在家,办公场所,酒店,分支机构和公共场所移动,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

3WiFi工作方式

如下图所示,一般架设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就是无线网卡及一台无线AP,无线AP(AccessPoint)即无线接入点,它是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有了AP,就像一般有线网络的Hub一般,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轻易地与网络相连。特别是对于宽带的使用,WiFi更显优势,有线宽带网络(ADSL、小区LAN等)到户后,连接到一个AP,然后在电脑中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个AP已经足够,甚至用户的邻里得到授权后,则无需增加端口,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网。

4家庭无线网络中的技术应用

由于WiFi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运营执照的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极高的无线空中接口。只要在网络中接入一个以太网交换机和无线路由器(这两种功能可在一台设备上同时实现)组成家庭网关就可以轻松实现。用户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有了WiFi功能我们打长途电话(包括国际长途),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等,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未来,我们可以使用电脑、手机或者遥控器与家庭网关进行连接,通过身份识别后登录家庭网关服务器,并使用专门的操作系统查看各个家用电子产品的状态,对各个家用电子产品进行控制和管理。在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Web网络在合法登录后利用专门的操作界面查看各个家用电子产品的状态,同时可以对各个家用电子产品进行控制和管理。

5结束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开始支持WiFi功能,将来更有可能成为主流的不可或缺的功能。这使得家用电器将完成功能上质的飞跃。对WiFi功能的需求使得WiFi技术会越来越完善,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通过网络将各种家电连接,可实现许多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有的情景。可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电话,互联网,远程遥控器,服务器预设程序等等)远程监控并启动家用电器或设置电脑程序定时启动,到时候劳累一天的你回到家中,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洗澡水也烧好了,脏衣服也洗干净了,家里地板也一尘不染的……这样惬意的生活即将不远于未来。

参考文献:

[1]唐思敏.WIFI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09,(10):59-60.

[2]ANSl/lEEEStd.802.ll,WirelessLANMediumAccessControl(MAC)andPhysicalLayer(PHY)specifications[S].1999.

[3]陈文周.WiFi技术研究及应用[J].福建电脑,2008,2:13-16.

[4]吕晓奕,孟昭鹏,舒炎泰.基于802-ll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18(4):12-15.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5

关键词:电磁感应光缆影响防护

前言: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长途干线光缆,是国家通信的命脉及实现现代通信和数据传递的载体。然而,由于光缆的护套有铝套、钢套、铝箔套等,综合光缆中又有金属回线,所以光缆线路和电缆线路一样,都有防铁路电化牵引及强电干扰。

1.电磁感应对光缆的通信影响

尽管,光纤作为非金属传输介质,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然而,要想普遍采用无金属构件的长途光缆还很难实现,这是由于要保证线路的正常功能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机械外力的防护、中继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在线路维护过程中线缆的查找等。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地下通信线路仍采常用在结构上含有金属元件的光缆。然而这种光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强电线的电磁感应影响。

中性点接地的高压线路以及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等短路(入地),入地电流会使接地电极电位升高。光缆有通过地电位升区域的引出、进入地电位升区域两种情况。不论哪种状态,如果地电位升大于塑料保护套的绝缘强度,光缆将被击穿。如果金属护套在地电位升区域以外接地,在电站内不与接地网相接,则金属护套对电磁感应没有屏蔽作用,金属护套与大地间有较大电位升。如果金属护套在地电位升区以外接地,且与电站接地网相连,则金属护套电位线性下降,护套存在屏蔽作用。

另外,对有塑料护层的金属护套而言,在电网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光缆受地电位升影响产生的危险电压和电流也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有金属光纤通信线路,根据其金属回路的连接情况和属性,进行电磁危险影响计算。对于直埋光缆,还应考虑阻性耦合影响。

2.光缆对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

在有金属导线回路的综合光缆受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磁感应影响时,除接触网方面采用AT或BT来减少电化干扰外,在通信光缆方面,要采取以下措施:

2.1降低光缆金属护套的磁屏蔽系数

因为铁路的光缆线路都是沿铁路敷设,在电气化区段都是与接触网平行,平行距离虽然不尽相同,但为了能将屏蔽问题阐述得更加清楚,将假定光缆线路处在接触网均匀磁场之中。此时,金属套的理想屏蔽系数S等于金属护套的耦合阻抗Zm与护套对地回路的全阻抗Z之比:

影响理想屏蔽系数的因素中,在低频频段耦合阻抗等于外皮护套的直流电阻r0,一般认为,对金属护套为5-15kHz,对外皮铠装为800-1000Hz以下时都认为是低频频段,此时,

式中,L1为护套内电感(H/m),L2为护套对大地回路的外电感(H/m)。对铠装护套光缆L1>>L2时,;当L1

因此,降低理想屏蔽系数S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光缆金属护套采用直流电阻小的金属材料,如铝护套并要求截面积尽量较大,因为r0越小,S越小;而是采用导磁率高的金属铠装、加大金属护套的内电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屏蔽效果。

另外,铁路长途通信光缆中,有一定数量的光电综合缆,其中金属回线大部分做指挥行车系统使用。金属回线的杂音过大,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正点和安全,因此对电化的超限干扰杂音要求及时查找、解决。查找的过程中必然动用光缆,影响光纤的正常通信。所以电气化区段的光缆受电磁干扰虽然对光纤并无坏处,但对于光缆的安全却有着一定影响,光缆维护人员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2.2在严重的地电位升区域防护措施

当光缆进入发电厂、变电所时,为防止电力故障烧毁光缆、减少护套中的环流,最好在地电位升的边缘地段将金属护套断开。地电位升较严重地段可将金属护套分成几段,使地电位升不会积累,且金属护套不接地,对地处在悬浮状态。对综合光缆等缆中的金属回线要用隔离变压器将芯线隔成与护套相应的段落,以减少纵向电压的积累。当光缆经过发电厂、变电所及杆塔等高压区时,光缆应与其保持一定距离。

2.3在通信金属回线上采取措施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6

2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及途径

2.1主要电磁干扰源

电磁干扰也称电磁骚扰(EMI),是以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会对同一电网的其他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另外,变频器的逆变器大多采用PWM技术,当其工作于开关模式并作高速切换时,产生大量耦合性噪声。因此,变频器对系统内其他的电子、电气设备来说是一个电磁干扰源。另一方面,电网中的谐波干扰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干扰变频器。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源,如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他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干扰后,若不加以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其次,共模干扰通过变频器的控制信号线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2.2电磁干扰的途径

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对系统其他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电磁辐射、传导、感应耦合。具体为:①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动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他设备;③变频器对相邻的其他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1)电磁辐射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1篇7

电力公司线路建设是属于相邻关系吗

电力公司的线路建设沿途要经过甲村(法律规定了土地权包括地表、地上和地下,但具体地上地下各多少没有明示)根据《物权法》对物权人的保护及补偿办法,甲村认为除去几基塔所占土地的补偿和线下树木砍伐的补偿之外塔间的线路对本村的非影响线路土地也是一种占用因为它影响了本村土地权里地上权的使用,同时电力公司的的线路要架设到下一个村现在途径甲村的地方涉及到了地役赔偿问题,因此要求电力公司的对此也进行补偿。

电力公司线路架设是属于相邻关系吗

电力公司的线路架设到乙村,工程车向乙村运送砂石料等途经甲村地间,甲村认为此时又涉及到了地役权的问题,电力公司作为需役地人必须与作为供役地人的村委会签订地役权合同并支付了费用之后才可以从本村通过。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变电站的二次防雷问题逐渐引起重视。一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芯片高度集成化、电路复杂化,造成设备耐压、耐过流水平下降,对雷电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信号来源路径增多,雷电的入侵途径也增多,使得变电站二次设备受雷击损坏的事件也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变电站二次防雷水平作为一个迫切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一、封开局二次设备受雷损坏数据统计

2010年封开地区变电站二次防雷改造前变电站遭受雷击造成二次设备毁损的统计数据。

导致二次设备被雷击损坏的可能原因是二次设备产品自身制造质量问题吗?但是无论哪个厂家设备出厂前都必须做过试验经过检验及格后方可出厂。因此变电站二次设备频繁遭受雷击损坏并不在于产品自身制造问题,而是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设计问题上。

二、变电站二次设备雷电入侵途径和表现

雷电干扰是变电站所受干扰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二次系统而言,闪电的电磁脉冲辐射危害极大。从作用原理来讲,变电站受到雷击从而破坏二次系统有一个比较复杂的作用路径:雷电入侵变电站后使避雷器发生动作,电流通过变电站地网进入大地,但同时也引起了变电站地网电位升高。由于变电站各种二次设备对地电位不相等,由此形成地网电位差,该电位差通过电源中性点形成回路,导致反击引起设备损坏。雷电入侵变电站二次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雷电波由站用变或一些外场设备经由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分散到各用电设备。(2)雷电从通信线路和天馈线入侵。通信电缆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直接连接,且大多通信电缆无论是载波还是光纤大多为架空线架设,遭受直雷击的概率较大。(3)雷电放电时强大的电磁场。直接与一次设备连接的二次线路、从高压室进入保护室的电缆感应到雷击产生的电磁场从而产生过电压直接传到二次设备引起设备损坏。(4)地电位反击。二次设备电源是由变电站所用变压器供给的,在正常情况下,各二次设备的电压就等于电源供给的电压。当发生雷击的时候,由于各二次设备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且设备外壳就近接地,其接地点与雷击点产生水平距离,由于各自距离的不同,各分布点的电位则不同,而次设备接地点与电源点的电位差也不同,这就导致地网电位差的产生。

三、目前变电站二次防雷现状及存在问题

1、电源部分:电力线是雷电进入而次设备的主要途径,变电站站内用电进入主控室和通信机房的配电系统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防雷保护措施,但是目前大部分变电站站内的交流配电屏、直流电源屏、UPS电源屏都没有安装浪涌保护器或者只设置一级防护浪涌保护器。2、通信系统:通信信号线是与外界实现通信联系的主要途径,这些与外界联系的通信线路与机房的终端设备相接,比较容易将雷电带入到二次设备,有没有有效的防雷措施。3、二次回路:TV和TA二次线从湖外高压场引入到主控室的各种二次设备缺少防雷保护措施,极易从一次系统感应雷击。还有开关场的开关量经220V或48V引入到保护测控装置,该引入线感应雷击波的概率就比较大,无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

四、变电站二次防雷改造

针对雷击入侵变电站的主要途径和目前变电站的现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多级引流防护:在薄弱环节安装SPD,通过SPD的接地线将雷电流引入地下,通过在线路各级安装SPD分步减少雷击电流的传导,将雷电流最大限度地控制在二次设备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设备稳定运行。主要措施有:1)交流站用电屏:作为变电站唯一的交流总输入、输出设备,应在交流屏两路输入380V进线电源端安装SPD,作为交流站用电系统中电源进线的第1级防护,将雷击产生的大电流瞬间泄放入地,在交流屏两段输出母线处安装SPD,作为第2级防护,将第1级SPD未泄放完的雷击电流瞬间泻放入地。2)直流屏、通信电源屏、保护测控屏等的交、直流输入端安装SPD,另外,直流站用电屏输出母线上加装SPD,串联安装在直流线路上,作为第3级防护。一方面是抑制室内电源线上的感应过电压,另一方面是将第2级SPD未泻放完的雷电流瞬间泻放入地。3)逆变电源屏:由于后台监控系统、五防系统等的需要,必须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因此,为防止雷击电流对其影响,在逆变电源侧加装SPD,作为第4级防护,将第3级SPD未泻放完的雷击电流瞬间泻放入地。4)信号用SPD:站内各屏之间的通信线,在靠近保护设备端安装SPD。

2、等电位:将变电站内机柜、二次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线外层、安全保护地和SPD接地端等连接起来,再与等电位网做好连接,形成变电站内所有二次设备等电位,防止发生地电位反击现象,可有限制过电压,保护二次设备不会损坏。

3、接地、屏蔽:屏蔽是指把雷击电磁脉冲从空间感应入侵的通道加以阻断,对信息系统中信号线路采用屏蔽线可大大减少雷击感应的可能。在机房建设中,利用建筑物钢筋网和其他金属材料,使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笼,用以防止外来电磁波感应过电压。具体措施有以下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它二次设备应采用共地系统,接入变电站主接地网。2)主控室接地网将各盘柜内地线通过接地铜排首尾相连形成环网,接地铜排截面积不小于100M.3)需要接到各接地网的二次设备主要有:自动化设备机箱、保护、测控装置机箱,自动化系统、保护、测控装置的隔离变压器(如采样系统用的测量TA和TV,直流逆变电源隔离变等)屏蔽层,二次电缆屏蔽层、铠装层(采用两端接地方式),后台监控计算机机箱、UPS电源机箱。二次设备盘柜(如保护屏、测控屏)、端子箱应直接接地。线路TA和CVT二次回路采用就近接地,母线TA,CVT二次回路采用主控室接地,与母线TA和CVT二次回路有电联系的所有TA和CVT二次回路应共同一点在主控室接地。

五、结束语

依据现代防雷技术,2011年封开供电局建立了封开地区变电站二次防雷改造项目,对封开的所有综自站进行了二次防雷改造。改造至今,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受了两年雷雨期的考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次设备受雷击损坏的概率明显下降,说明了防雷改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Q/GD0011122.03-2007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9

【关键词】干扰现象通信光纤抗干扰技术接地保护

通信电缆是传输电磁能信息的主要载体,它能完成电磁能之间的转换。由于复杂的通信环境使得通信电缆对通信线路造成十分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电磁感应是指放在变化磁通量中的导体,会产生电动势,使通信线路存在对地电压。静电感应是物质(如金属,即导体)中电子流动的一种现象。金属物体内部的电子移向表面,使表面带有与接近它的带电物体相反极性的电荷,并有静电力学现象和放电现象发生。如果感应物体是电阻较小的良导体时,容易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从而造成危害。由于静电耦合作用,输电线路的电场会在邻近的通信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导致通信电缆中的不平衡电流急速增加,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因此,要不断探究和完善通信电缆的抗干扰技术。

一、通信电缆的受干扰现象

通信电缆的干扰现象是指由于电子设备中的逻辑电路芯片和微处理器两者产生的电磁波,它的频谱范围可以达到几百兆甚至上千兆。通信电缆干扰现象所产生的电磁波还可以耦合到进出屏蔽机箱的电缆线路上,同时屏蔽箱体内的干扰也会通过传导途径被电缆线路带到机箱以外,造成辐射干扰。通信电缆外界的环境也会对屏蔽箱产生影响,它可以干扰屏蔽箱内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另外,由于通信电缆存在一定的长度,所以它的干扰吸收能力和干扰辐射能力通常会比屏蔽箱内的各种线路所产生的干扰强。电缆表皮层的电流和电缆芯内的电流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会对外部产生干扰辐射。其辐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缆芯中通过电流的大小、电缆长度和电缆规格等因素。

在同一电缆线束中,时常存在串扰的现象。串扰的大小通常用耦合阻抗来衡量。当电缆的耦合长度等于或小于传输信号波长的1/16时,这种耦合属于低频耦合。低频磁场耦合的强弱与芯线之间的距离、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干扰信号的频率、电缆本身的阻抗和芯线之间的距离等有技术措施有关。处理好通信电缆的串扰问题也是避免通信电缆受干扰的重要手段。

二、通信电缆的分类

通信电缆是由在两根在理想条件下完全相同的金属导线外涂覆绝缘层组成的回路,也称之为对称电缆。通信电缆按用途可分为长距离传输用的长途通信电缆和较短距离传输用的区域通信电缆。长途通信电缆又可分为联接用的中继通信电缆和城市间传输用的干线长途电缆(或称干线通信电缆)。区域通信电缆可分为市内电话电缆和电话局间或局内联接用的(引线等)配线电缆及局用电缆。干线长途电缆往往是由不同结构的电缆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型通信电缆。通信电缆按线心所用绝缘材料种类可分为空气纸绝缘电缆、纸-绳绝缘电缆、聚苯乙烯-绳绝缘电缆、泡沫聚乙烯绝缘电缆、聚乙烯垫圈绝缘电缆、实心聚乙烯绝缘电缆、鱼泡(聚乙烯)绝缘电缆等。

三、通信电缆的抗干扰技术

目前防止通信电缆受干扰最有效的方式是滤波和屏蔽。滤波主要适应于低频应用场合,而屏蔽适用于高频应用市场。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抑制通讯电缆受干扰现象,还要做好通信电缆的接地保护工作。

(一)滤波。防止通信电缆受干扰最常用的滤波仪器是屏蔽滤波连接器,它可以有效的抑制通信电缆受干扰。滤波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高密度和高性的D型滤波连接器,这种仪器主要运用在大型工厂、军用设备和工业控制设备等。它能够高效的吸收电磁干扰辐射。普通经济型D型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主要运用在民用电子产品和小型工厂。它能够吸收系统中要求比较低的电磁干扰辐射。

(二)屏蔽。电缆的屏蔽效能主要取决于屏蔽层的物理结构,主要的屏蔽电缆有以下三种:

1.单层编织丝网屏蔽电缆。它的屏蔽层是由单层导线构成的网状结构,可以达到85%~95%的覆盖率,主要防护低阻干扰源,譬如防护电动机的磁性线圈、控制电路、控制设备以及普通家用电器设备。2.双层编织丝网屏蔽电缆。它的屏蔽层是由双层导线构成的,它的优点是提供更高的频率,比如移动无线通讯网、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局域网系统等的干扰进行防护。3.编织丝网和金属箔组合封装屏蔽电缆。它的优点是覆盖率大,覆盖面积大,这样极大的提高了高频屏蔽特性。它可以对频率接近1000MHz的干扰源提供防护,主要用于安全部门和军事通信部门。

(三)通信电缆的接地保护。接地系统主要包括埋在地下的接地体、地上的公共接地母线、接地线和接地入线等部分。为了保护通信电缆不受干扰,就要保证通信电缆得到足够的接地保护。为了提供能够长期保持低阻抗对地排流,地下部分接地体的设置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因素:接地体、土壤条件、接地信号的特性、接地体的效果。针对地上部分,应当考虑所设计的接地系统是连续的、固定的,它的载流量必须满足最大短路电流或者最大雷击电流。与此同时,它所具备的阻抗数值也必须限定在规定的数值内,应当符合地面上建筑物的电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通讯行业和电力需要的迅速增长,使得输电电压的等级不断提升,通信电缆的抗干扰技术也不断需要更新,电缆线路中的电磁干扰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通信电缆的抗干扰技术将是未来数年里通信行业必须要做的工作。只有不断发展通信防干扰技术才能给人们创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的通信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国荣,电磁干扰及控制[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许传农、冯楚胜、马耿,信号电缆杭干扰接地技术[J].舰船电子工程,2012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10

关键词:变频器干扰抑制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theinvertersintheindustrialproductionisbecomingmoreand

moreuniversal,anditsinterfaceisbeingpaidmuchattention.Thesourceandspreadingrouteinthe

applicationsystemoftheinverterareintroducedinthispaper,somepracticalresolventsareputforward,andtheconcretemeasuresinthesystemdesignandinstallmentareexpounded.

Keywords:InverterInterfaceRestrain

[中图分类号]TN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61-0330(2003)06-00

1引言

变频器调速技术是集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力电子、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它以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采用软启动,可以减少设备和电机的机械冲击,延长设备和电机的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器以其具有节电、节能、可靠、高效的特性应用到了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如变频调速在供水、空调设备、过程控制、电梯、机床等方面的应用,保证了调节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干扰问题。现场的供电和用电设备会对变频器产生影响,变频器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也会干扰周围设备的运行。变频器产生的干扰主要有三种: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对通信设备的干扰及对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对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感应干扰;对通信设备和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为放射干扰。如果变频器的干扰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系统无法可靠运行,还会影响其他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变频器应用系统中的干扰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下面主要讨论变频器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2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及途径

2.1主要电磁干扰源

电磁干扰也称电磁骚扰(EMI),是以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会对同一电网的其他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另外,变频器的逆变器大多采用PWM技术,当其工作于开关模式并作高速切换时,产生大量耦合性噪声。因此,变频器对系统内其他的电子、电气设备来说是一个电磁干扰源。另一方面,电网中的谐波干扰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干扰变频器。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源,如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他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干扰后,若不加以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其次,共模干扰通过变频器的控制信号线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2.2电磁干扰的途径

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对系统其他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电磁辐射、传导、感应耦合。具体为:①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动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他设备;③变频器对相邻的其他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1)电磁辐射

变频器如果不是处在一个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内,它就可以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电磁波。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变频器的逆变桥大多采用PWM技术,当根据给定频率和幅值指令产生预期的和重复的开关模式时,其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功率谱是离散的,并且带有与开关频率相应的高次谐波群。高载波频率和场控开关器件的高速切换(dv/dt可达1kV/μs以上)所引起的辐射干扰问题相当突出。

当变频器的金属外壳带有缝隙或孔洞,则辐射强度与干扰信号的波长有关,当孔洞的大小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会形成干扰辐射源向四周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2)传导

上述的电磁干扰除了通过与其相连的导线向外部发射,也可以通过阻抗耦合或接地回路耦合将干扰带入其它电路。与辐射干扰相比,其传播的路程可以很远。比较典型的传播途径是:接自工业低压网络的变频器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将沿着配电变压器进入中压网络,并沿着其它的配电变压器最终又进入民用低压配电网络,使接自民用配电母线的电气设备成为远程的受害者。

(3)感应耦合

感应耦合是介于辐射与传导之间的第三条传播途径。当干扰源的频率较低时,干扰的电磁波辐射能力相当有限,而该干扰源又不直接与其它导体连接,但此时的电磁干扰能量可以通过变频器的输入、输出导线与其相邻的其他导线或导体产生感应耦合,在邻近导线或导体内感应出干扰电流或电压。感应耦合可以由导体间的电容耦合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由电感耦合的形式或电容、电感混合的形式出现,这与干扰源的频率以及与相邻导体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3抗电磁干扰的措施

据电磁性的基本原理,形成电磁干扰(EMI)须具备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途径、对电磁干扰敏感的系统等三个要素。为防止干扰,可采用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措施。其中,硬件抗干扰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抗干扰措施,一般从抗和防两方面入手来抑制干扰,其总原则是抑制和消除干扰源、切断干扰对系统的耦合通道、降低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敏感性。具体措施在工程上可采用隔离、滤波、屏蔽、接地等方法。

(1)隔离

所谓干扰的隔离是指从电路上把干扰源和易受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使它们不发生电的联系。在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通常是在电源和放大器电路之间的电源线上采用隔离变压器以免传导干扰,电源隔离变压器可应用噪声隔离变压器。

(2)滤波

设置滤波器的作用是为了抑制干扰信号从变频器通过电源线传导干扰到电源及电动机。为减少电磁噪声和损耗,在变频器输出侧可设置输出滤波器。为减少对电源的干扰,可在变频器输入侧设置输入滤波器。若线路中有敏感电子设备,可在电源线上设置电源噪声滤波器,以免传导干扰。

(3)屏蔽

屏蔽干扰源是抑制干扰的最有效的方法。通常变频器本身用铁壳屏蔽,不让其电磁干扰泄漏。输出线最好用钢管屏蔽,特别是以外部信号控制变频器时,要求信号线尽可能短(一般为20m以内),且信号线采用双芯屏蔽,并与主电路及控制回路完全分离,不能放于同一配管或线槽内,周围电子敏感设备线路也要求屏蔽。为使屏蔽有效,屏蔽罩必须可靠接地。

(4)接地

实践证明,接地往往是抑制噪声和防止干扰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接地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内部噪声的耦合,防止外部干扰的侵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变频器的接地方式有多点接地、一点接地及经母线接地等几种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要注意不要因为接地不良而对设备产生干扰。

单点接地指在一个电路或装置中,只有一个物理点定义为接地点。在低频下的性能好;多点接地是指装置中的各个接地点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点。在高频下的性能好;混合接地是根据信号频率和接地线长度,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共用的方式。变频器本身有专用接地端子PE端,从安全和降低噪声的需要出发,必须接地。既不能将地线接在电器设备的外壳上,也不能接在零线上。可用较粗的短线一端接到接地端子PE端,另一端与接地极相连,接地电阻取值<100Ω,接地线长度在20m以内,并注意合理选择接地极的位置。当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要求较高时,为减少对电源的干扰,在电源输入端可加装电源滤波器。为抑制变频器输入侧的谐波电流,改善功率因数,可在变频器输入端加装交流电抗器,选用与否可视电源变压器与变频器容量的匹配情况及电网允许的畸变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采用为好。为改善变频器输出电流,减少电动机噪声,可在变频器输出端加装交流电抗器。图1为一般变频调速传动系统抗干扰所采取措施。

以上抗干扰措施可根据系统的抗干扰要求来合理选择使用。若系统中含控制单元如微机等,还须在软件上采取抗干扰措施。

(5)正确安装

由于变频器属于精密的功率电力电子产品,其现场安装工艺的好坏也影响着变频器的正常工作。正确的安装可以确保变频器安全和无故障运行。变频器对安装环境要求较高。一般变频器使用手册规定温度范围为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不超过50℃;变频器的安装海拔高度应小于1000m,超过此规定应降容使用;变频器不能安装在经常发生振动的地方,对振动冲击较大的场合,应采用加橡胶垫等防振措施;不能安装在电磁干扰源附近;不能安装在有灰尘、腐蚀性气体等空气污染的环境;不能安装在潮湿环境中,如潮湿管道下面,应尽量采用密封柜式结构,并且要确保变频器通风畅通,确保控制柜有足够的冷却风量,其典型的损耗数一般按变频器功率的3%来计算柜中允许的温升值。安装工艺要求如下:

①确保控制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应该使用短、粗的接地线(最好采用扁平导体或金属网,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连接到公共地线上。按国家标准规定,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另外与变频器相连的控制设备(如PLC或PID控制仪)要与其共地。

②安装布线时将电源线和控制电缆分开,例如使用独立的线槽等。如果控制电路连接线必须和电源电缆交叉,应成90°交叉布线。

③使用屏蔽导线或双绞线连接控制电路时,确保未屏蔽之处尽可能短,条件允许时应采用电缆套管。

④确保控制柜中的接触器有灭弧功能,交流接触器采用R-C抑制器,也可采用压敏电阻抑制器,如果接触器是通过变频器的继电器控制的,这一点特别重要。

⑤用屏蔽和铠装电缆作为电机接线时,要将屏蔽层双端接地。

⑥如果变频器运行在对噪声敏感的环境中,可以采用RFI滤波器减小来自变频器的传导和辐射干扰。为达到最优效果,滤波器与安装金属板之间应有良好的导电性。

4变频控制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除了前面讨论的几点以外,在变频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设备排列布置时,应该注意将变频器单独布置,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房屋面积的限制往往不可能有单独布置的位置,应尽量将容易受干扰的弱电控制设备与变频器分开,比如将动力配电柜放在变频器与控制设备之间。

(2)变频器电源输入侧可采用容量适宜的空气开关作为短路保护,但切记不可频繁操作。由于变频器内部有大电容,其放电过程较为缓慢,频繁操作将造成过电压而损坏内部元件。

(3)控制变频调速电机启/停通常由变频器自带的控制功能来实现,不要通过接触器实现启/停。否则,频繁的操作可能损坏内部元件。

(4)尽量减少变频器与控制系统不必要的连线,以避免传导干扰。除了控制系统与变频器之间必须的控制线外,其它如控制电源等应分开。由于控制系统及变频器均需要24V直流电源,而生产厂家为了节省一个直流电源,往往用一个直流电源分两路分别对两个系统供电,有时变频器会通过直流电源对控制系统产生传导干扰,所以在设计中或订货时要特别加以说明,要求用两个直流电源分别对两个系统供电。

(5)注意变频器对电网的干扰。变频器在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会对电网产生影响,使电网波型严重畸变,可能造成电网电压降很大、电网功率因数很低,大功率变频器应特别注意。解决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以调节功率因数,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变频器电源进线侧加电抗器以减少对电网产生的影响,而进线电抗器可以由变频器供应商配套提供,但在订货时要加以说明。

(6)变频器柜内除本机专用的空气开关外,不宜安置其它操作性开关电器,以免开关噪声入侵变频器,造成误动作。

(7)应注意限制最低转速。在低转速时,电机噪声增大,电机冷却能力下降,若负载转矩较大或满载,可能烧毁电机。确需低速运转的高负荷变频电机,应考虑加大额定功率,或增加辅助的强风冷却。

(8)注意防止发生共振现象。由于定子电流中含有高次谐波成分,电机转矩中含有脉动分量,有可能造成电机的振动与机械振动产生共振,使设备出现故障。应在预先找到负载固有的共振频率后,利用变频器频率跳跃功能设置,躲开共振频率点。

5结束语

以上通过对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干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方法。随着新技术和新理论不断在变频器上的应用,变频器应用存在的这些问题有望通过变频器本身的功能和补偿来解决。随着工业现场和社会环境对变频器的要求不断提高,满足实际需要的真正“绿色”变频器不久也会面世。

参考文献

[1]韩安荣.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吴忠智,吴加林,变频器应用手册[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王定华等.电磁兼容性原理与设计[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电磁兼容性术语(GB/T4365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11

变频器调速技术是集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力电子、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它以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采用软启动,可以减少设备和电机的机械冲击,延长设备和电机的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器以其具有节电、节能、可靠、高效的特性应用到了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如变频调速在供水、空调设备、过程控制、电梯、机床等方面的应用,保证了调节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干扰问题。现场的供电和用电设备会对变频器产生影响,变频器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也会干扰周围设备的运行。变频器产生的干扰主要有三种: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对通信设备的干扰及对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对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感应干扰;对通信设备和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为放射干扰。如果变频器的干扰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系统无法可靠运行,还会影响其他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变频器应用系统中的干扰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下面主要讨论变频器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2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及途径

2.1主要电磁干扰源

电磁干扰也称电磁骚扰(EMI),是以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会对同一电网的其他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另外,变频器的逆变器大多采用PWM技术,当其工作于开关模式并作高速切换时,产生大量耦合性噪声。因此,变频器对系统内其他的电子、电气设备来说是一个电磁干扰源。另一方面,电网中的谐波干扰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干扰变频器。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源,如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他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干扰后,若不加以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其次,共模干扰通过变频器的控制信号线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2.2电磁干扰的途径

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对系统其他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电磁辐射、传导、感应耦合。具体为:①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动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他设备;③变频器对相邻的其他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1)电磁辐射

变频器如果不是处在一个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内,它就可以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电磁波。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变频器的逆变桥大多采用PWM技术,当根据给定频率和幅值指令产生预期的和重复的开关模式时,其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功率谱是离散的,并且带有与开关频率相应的高次谐波群。高载波频率和场控开关器件的高速切换(dv/dt可达1kV/μs以上)所引起的辐射干扰问题相当突出。

当变频器的金属外壳带有缝隙或孔洞,则辐射强度与干扰信号的波长有关,当孔洞的大小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会形成干扰辐射源向四周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

无线电的用途范文篇12

去年国庆节时分,朋友提议长假期间外出赏秋,并极力推荐川藏线,三思之下,我认准了自驾游形式,既能欣赏川藏线一路醉人的景致,又能自由自在,享受尽在掌握的驾车。尽管同乘飞机相比往返费用大很多,但我认为融合了旅游和驾车的双重享受,其独有的魅力物超所值。

此次行程历时20天,总花费19000元,其中汽车消费15000元左右,几乎占到了总花费的80%。但这种比例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鉴于川藏线自驾游路途危险系数、时间长短等因素,考验的主要是车辆和驾驶技术,所以出发前的维修、途中的油费、归来的保养,都是必需的大头支出花销。

2800元:打点行囊

准备长途跋涉,自然需要对座驾先行维护一番,免得途中“耍脾气”,这一点不敢马虎。经过周到思考,我对爱车的所有隐患部位进行了检查和保养,付出了2800元的行囊费。其中项目我给“驴友”们整理如下。

检修项目

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汽车水箱以及其它和发动机工作直接相关的零部件。

制动、转向系统刹车泵压力是否正常,制动管道有无漏油、松动,刹车盘片的磨损是否严重,刹车皮损耗程度,方向机是否有转动虚位等。此外还要检查刹车油油面是否在储存罐的中高线位置,油色是否清澈,如果油色发黑,最好及时更换。

底盘确保没有异响、紧固件松动等问题。

轮胎备胎胎压和轮胎磨损是否正常,轮胎上有没有扎钉子。

电路电线是否出现磨损,蓄电池电压、电量是否正常,车灯工作是否正常,特别是大灯、转向灯和刹车灯的情况。雾灯也要仔细检查,四川常有大雾天气,雾灯是确保安全的必要装备。

其它拆掉前后附加的保险杠,为了减少行车中不必要发生的电路故障,我还拔掉了电子防盗器的连接线,去除防盗功能。

汽车备品

2个机油滤心、2个点火线圈(切诺基的国产点火线圈容易损坏)、1套高压线、1个电子点火块、2个备胎、刹车油、防冻液、灯泡、化油器清洁剂、绝缘胶布、铁丝、少量的工具。另外我还带上了汽车的维修手册,以备维修指导用。要谨记把与车有关的证件带齐。

行前车辆准备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进藏去阿里地区或走新藏线不要驾驶过度改造的车。有些越野车主为了外型的美观或是越野时通过性更强而花费大量资金改造自己的车,这种经过改造的车在很多路段都畅通无阻,但在阿里地区或新藏线上就不甚适合。例如车上后加装的行李架,经过长时间的颠簸,有可能会开焊损坏车体;经过加高的底盘禁不住过重的车身和长时间的颠簸,前绞盘连带前保险杠有可能脱落,驾车人因此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就不用提了,花费也是较为可观的。所以挺进川藏线这样的路,车子的牢固可靠是极为重要的。

10900元:旅途博客

本次川藏之行,鉴于自驾游的性质,每个风景点并未做过多停留,考虑较多的几个问题基本都是在哪里宿营,去哪里加油,注意行车安全,避免出现故障,尽量保持好的驾驶精神状态等,有点像拉力赛。巴黎达喀尔拉力赛20天跑8700公里,我和朋友20天跑了9600公里……总算起来,来回路程的汽油与过路费大致为9300元,途中修理费用约1600元,消费日志还算令我满意。

1500元:归来检修

10月13日川藏线驾车归来,因为座驾要继续日常服役,回来后检查了长途行车带来的问题,主要是看看车容车貌以及冷却系统,我所做的检修主要是换了个发电机(旧发电机在路上换发动机胶垫时被修理工弄短路了),在汽配城买的,360元终身保用,而维修站一个发电机要1200元,价格差很多。如果只换烧坏的二级管就只需60元,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可靠。做过四轮定位以后,一过80公里车抖动得极厉害,又检查了前速横拉杆,换空气滤芯,清洗化油器,换汽油滤芯。另外还换了后门液压支杆、车门限位器、发动机缓冲胶垫、2根避震、1个点火线圈、1套高压线、1对喇叭、后传动十字轴、半轴凸圆、1个轮胎(跑的起包了不能继续使用)。以上花费共计1500元,并不是很多。回来以后,发现车比以前费油了,走到颠路有些响动,这些毛病只有以后再慢慢修。

车辆长途旅游归来检查项目

外部是否有明显刮伤、撞凹的痕迹,特别是前保险杆位置。如果发生碰撞,要及时做外部的喷漆处理,避免油漆底下的金属层生锈。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公司个人述职报告怎么写(6篇)
  • 下一篇:环境卫生学生演讲稿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