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公益劳动教育范例(3篇)

时间: 2024-01-02 栏目:公文范文

公益劳动教育范文篇1

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培训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作了相应的规定。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部2004年先后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关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并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在教育部的组织和推动下,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力度,仅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就达到了3146万人,四川、贵州等省的转移培训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农村劳动力“蓄水池”中1.5亿的剩余劳动力存量相比,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仍然任重道远。

一、政府介入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理由

(一)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

从理论上严格地说,在政府经济领域中,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并且是一种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但是公共产品的市场供应存在天然的缺陷,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履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基础服务的职能,为社会供应充分的公共产品;同时,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合法的强制力,一般能够公正地、稳定地提供公共产品。从1986―2001年,16年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仅拨款9个亿,教育公共经费不足,投入太少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裹足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这100亿对职业教育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说明了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

(二)实现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赖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即公民能够自由平等的分享当地公共资源的状态,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它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教育是扶贫的最佳手段和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实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其目的就是使农民在就业机会面前不因后天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就业能力的不平等。为此,政府就必须尽快废除以GDP为单一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指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维护和保护好农民的基本权利,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创造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各类职教资源,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整合。职业教育中呈现出一种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优势不能互补的条块式局面,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

二、政府作为――着力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

我国农村约1.5亿富裕劳动力的长期沉积,很难通过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增长、发展而获得具有平均收人水平的就业安排,所以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实现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就业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从目前操作的过程来看,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组织难度大、资源整合不力等困难。要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性的举措就是政府要及时地介入培训过程,着力建设以经费投入、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

(一)多元化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国务院《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作用。首先,要以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分担,设立专项经费,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基本保障。政府的财政支持应该突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两个重点。其次,要本着“成本分担、利益分享”“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类用人单位要依法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在岗农民工的培训。再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应实行“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的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肯定民办职业教育在整体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广泛吸引各类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培训者个人也应该适当承担部分培训费用。政府应把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强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投入的新机制。

(二)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机制

1.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无序转向有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所以要完善以市、县级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的地域分布、资源总量和结构状况,完成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意向等资源档案的建立,构建最基本的

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系统,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及时的收集、统计、,保证供求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实现信息联网互动化

应畅通农村劳动力资源调度和资源共享的渠道,实行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将资源信息网络同培训机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和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连接起来,创新信息服务机制,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作为信息员,通过这些人广泛搜集企业用工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开展广泛的联合协作,形成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网络,构建农村劳动力有效储备和团体性输出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开创一条资源共享、培训就业、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信息一体化服务机制。

(三)多渠道的技能培训体系

1.建立“多轮驱动”的培训体系

应改变过去单一由就业培训部门承担培训工作的做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建立培训基地,形成培训网络。首先应该以各类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社会力量、各部门的培训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些力量,实现培训服务的社会化。其次是积极倡导企业自主培训,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培训的内容和技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且在培训师资配备上,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性,政府应该对企业的这种行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再次,逐步建立起9年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相结合的机制,延长农村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迟其就业时间,能有效地遏止这类人群的“政策边缘化状态”。另外,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2.形成务实的培训特色

立足市场需求,加强培训的质量和特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劳动市场,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基地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培训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对已经转移的农民工可以采用“基地式”培训模式,增加其胜任工作的能力;实行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培训与就业三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培训的合格率、就业输出率和就业适应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

3.建立合理的培训评估和激励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采取抽查和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师资情况、培训质量及培训后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师资力量不能达标,培训质量差、教学管理混乱的机构,政府应及时取消其培训资格;对难以就业的培训工种,要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对培训机构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逼迫其在市场中找订单,根据市场的需求取舍专业,修正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同时,也应该建立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政府每年要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部门要给予奖励。

4.增强培训基地“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型”是指教师个体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要达到“双师型”的目的,必须从个体结构和整体结构来考虑。从优化教师个体结构来说: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要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跟班研讨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从优化整体结构上来说,首先要按照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要求,调整师资结构,使二者基本保持动态平衡,鉴于培训内容随就业市场变化而具有多变性,教师队伍还应该处理好相对稳定和相应多变的关系,保证专业教师有稳定的来源渠道。其次,要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把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一项长期策略。

(四)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经常受侵犯的情况,政府应该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来负责监测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状况,指导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供比较准确的劳务信息,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立专门负责的机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也是彻底改变目前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管理轨道的需要。

2.加强维权服务体系建设

公益劳动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经济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源远流长,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观点有三:其一是先行或超前发展,其二是平行或同步发展,其三是滞后发展。在当代,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和积极的促进因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的历程所证明。但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有着另一方面性质,即若不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教育有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并无促进作用。(1)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优势。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优势,教育是科学知识传播与再生产的场所,它在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建设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直接与间接的贡献。从教育的角度说,基础教育与经济的联系虽然是间接的,但各产业部门的职业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和训练都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劳动者的训练程度、劳动技能和技巧以及劳动速度都与基础教育相关联。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的作用则更加直接。(2)教育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虽然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发展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就越好。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因此,只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保障。经济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要素,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保障,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可是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谈教育的发展那就是纸上谈兵。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国民素质的高低以及人力资本的状况,经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制度。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居于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对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欠发达国家吸收了这样的观点,把人力资本投资视作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措施。事实说明,欠发达国家各个教育层次的扩展,确实促进了经济的进步:造就了一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富有效率的劳动力队伍;为教师、学校工人、建筑工人、教科书和纸张工人、学校服装的制造工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培养了一批受过教育的领导者,使政府、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各方面的管理得以正常运转;传授技术和知识,形成现代化的态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熟练的工人队伍,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和基础。(2)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典型地表现为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或生产效率。受教育的程度标志着劳动者的发展水平,良好的教育意味着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用于生产和提高生产率。教育增加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增加效率和收入。掌握技能较多的人可以更快地学会工作,更有效率地做好工作,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们可以更准确、更聪明地和更多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面临新的工作,他们的适应能力会更强。教育使他们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3)教育的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具有综合的和多方面的效益,这些效益将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人的培养,教育一方面表现出直接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还释放出综合的效应,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具有多种效益,这些效益超越了受教育者本人的意义。其一,代际价值。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的孩子将会获得较大的益处。其二,雇主收益。雇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能会获得较多的利润。其三,社会收益。教育发达,将减少失业和犯罪。其四,国家收益。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发达,国家将会相应地受益。其五,公平效益。在初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向穷人进行财产再分配的效果。这种情形在欠发达国家特别明显。在发达国家,在中等教育上的公共开支具有相同的性质。

总之,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公益劳动教育范文

不同于物质部门的投入产出可以用货币价值获得多少来判定,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产出需要通过为社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方式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只有使智力劳动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或者物质生产部门把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后,高等教育才能形成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高等教育的投入与高等教育为整个社会创造出的价值之间的对比关系即为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从不同的层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从高等教育自身系统层面来看,相对于一定的教育投入,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较大的高等教育产出,如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一大批有利的、突出的科研成果等,这种投入产出比即是高等教育的内部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国民经济系统层面来看,涌入到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专门人才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生产部门和全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此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效益。追求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效益是追求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但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和突出的科技成果,外部经济效益则无从谈起,外部经济效益还要依靠内部经济效益。因此,追求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追求内部经济效益,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人才来掌握技术和知识为国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是不高的,而且面临着种种问题,因此,教育投入从总体上来说也是不足的。“穷国办大教育”,这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国情。在投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才是明智之举。但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统计,在校生总规模1999年至2007年从1413.4万人增长到2700万人,毛入学率从10.5%增长到23%。高等教育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规模超常发展,但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公共财政拨款却没有随之同步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自1999年至2007年间从38883201千元增长到125009946千元,其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由7201.24元降至6546.04元、由2962.37元降至2596.77元。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不升反降,相较高校扩张规模,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无法保证其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但事实上,因教育规模的超常发展和教育的公共性特诊,多渠道的筹资十分有限,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的投入。可以说,教育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没有教育经费的支撑,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就将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2.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导致就业困难。由于本科学生的扩招,研究生教育也紧紧跟上,扩大招生。2009年全国招硕士生41.5万人左右、专业学位再增5万,共计为46.5万人左右。实际报名参考人数为124.6万,录取率达33.3%。研究生扩招分数线普遍下降,大部分专业下降10~25分。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41464名,硕士毕业生270375名,本科毕业生1995944名。博士毕业生占硕士毕业生的15.3%,硕士毕业生占本科毕业生的13.6%。研究生的过度扩招,既超出了学校的培养能力,也超出了社会的合理需求,不仅造成了精英教育不精,而且吊高了用人单位的胃口,造成高层次人才低层次使,阻塞了各类学生的就业渠道,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3.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高校扩招带来人数的剧增,而我国高校办学又普遍存在贪大、攀高、求全的状况,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全面开花。这样高校人数的聚增和各专业独自的发展需要仅靠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能力远远不够,基本的教学都得不到保障,学生的质量、专业水平自然很难提高。学医的不会开刀,师范生不会教书,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总的来说,教育作为第三产业,其本身当然不会生产出人和劳动力。但是它能使受教育者增长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的工作能力。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投入实施教育劳务生产,提供教育劳务以实现其培养、发展人智能的目标,增加劳动力使用价值。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一项投资事业,要讲求经济效益。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纵然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问题并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高等教育实现其经济效益仍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1.增加教育投入,合理进行教育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主要由国家、个人、社会团体及其他来源构成。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担理论中“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政府理应承担主要责任,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体。因此,政府要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及其增长比例,以成为教育发展稳定的经费来源;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将不对称的财政收入进行合理再分配,平衡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维护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鼓励高等院校优化经费使用结构,提高内部利用率。

2.根据社会的需求科学规划人才培养规模、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国家教育部门要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招生规模,使其符合社会需求。各高校要准确定位,明确学校的使命,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学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明确不同类型学校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各校要根据各自的办学优势,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素质结构,合理分流、分层。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个层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真正在各自的层面上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动本地区、本省乃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智能论文(6篇)
  • 下一篇:城镇医疗保险(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