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道路与轨道工程专业范例(3篇)

时间: 2024-01-03 栏目:公文范文

道路与轨道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科研;试验;铁科院

0引言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延伸、相互促进、互为客源、资源整合的有机联系,铁路行业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铁科院)于1965年开始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承担了北京地铁1号线的工程试验、施工难题攻关、轨道设计、车辆选型、调度指挥等工作,并建设了隧道1:1模型试验室,为北京地铁隧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在北京地铁运营初期和运营过程中,参加了工务系统改造(如钢轨磨耗问题、减振降噪、轨检车研制等)、车辆改造(如转向架、制动、牵引系统)、调度系统升级等试验和研究工作,积累了经验,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专业的专家队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更加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铁科院充分借鉴铁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系统化的专业服务。一是开展标准制定、试验检验、系统评估工作,承担先进管理理念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示范服务;二是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培训,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研究开发与提供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性价比优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产品,为振兴装备制造业,落实国产化政策贡献力量。

1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1体现社会责任,做好城市轨道基础性工作

1.1.1积极参与城市轨道标准化工作,开展产品标准体系研究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标准尚未形成体系,特别是由于车辆与机电设备产品缺乏技术标准,远不能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需要的现状,铁科院组织专家开展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机电设备产品标准体系”的研究。结合wto/tbt协议中技术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划分,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自愿性标准的实施性特征,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与编制,重点包括城市轨道车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轨道及环控等技术门类。标准体系体现了设计、招投标、监造、检验、安装、调试、联调和运营维护等各层面的需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该标准体系的研究成果已被建设部编制的相应产品标准体系所引用和采纳。

1.1.2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发展战略与技术政策的研究与编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机电设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与技术政策的研究与编制,体现了振兴装备制造业和落实装备国产化战略的基础性工作。铁科院依靠轨道行业装备系统的研发、检验、试验和人才专业齐全的综合优势,以及长期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咨询、工程监理、工程管理、系统集成和综合联调的实际经验,顺应国内、外城市轨道技术发展趋势,参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在管理与技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1.3充分利用东郊环行试验基地,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机电系统试验

铁科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拥有亚洲惟一的环行铁道试验线,已建成大环试验线、内环线、内环复线、探伤试验线、站场线、入环线、联络线、三角线、展示线等试验线路40多km,承担铁路高速、提速、重载、货车可靠性、通信信号等各项试验。基地基本具备了a型车辆的型式试验能力,并于2006年初进行了国产化a型城轨车辆的型式试验。利用环行试验线进行机车车辆、铁道建筑、通信信号、铁道电气化设施、客货运输、特种运输等多专业的科学试验。主要试验有:国产电力、内燃机车的研制参数及性能鉴定的各种试验;进口电力、内燃机车的验收和性能试验;国产与进口车辆的制动和走行性能试验;线路结构和线路强度试验以及线路部件(包括钢轨、轨枕、弹性垫层、扣件等)性能试验;路基承载力和路基变形试验;轮轨关系的综合试验;有线及无线通信设备性能试验;各种接触网悬挂方式与其零部件性能试验;各种供电方式(at,bt,大同轴电缆及直接供电)的试验;货运重载列车牵引和制动性能试验;客运列车扩大编组的牵引和制动性能试验;组合列车遥控遥信同步操纵的试验;长、大、重及特种危险品的运送试验;准高速(160~180km/h)机车车辆及线路试验等。为充分利用东郊环行试验基地的优势,铁科院承担了城市轨道车辆和通信信号的验收试验,车辆和信号系统、车辆与通信系统、车辆和供电系统的综合试验等工作。

1.2体现知识价值,创新咨询服务

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机电设备总监理服务为契机,铁科院开展了系统的、规模化的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咨询服务,以“小业主、大社会”为原则,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

(1)创造市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为业主推荐、策划更高技术含量的服务项目,共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了项目的示范意义和服务的增值。

(2)满足用户需求。积极解决影响工程全局的紧急问题,以“工程利益第一、业主需要第一”为宗旨,为业主提供需求服务,满足业主的迫切需要。

(3)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咨询服务。工程咨询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诚信,还要为业主负责、为工程负责、为社会负责,以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咨询服务。与此同时,通过专门聘请资深专家深入咨询服务,提供用户急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弥补用户在经验和技术上的不足。

(4)提高工程咨询服务水平。在知识平台上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咨询服务的项目经理层、专家层、管理专家层的服务保障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风险规避机制,保证工程咨询的服务水平。

1.3体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高技术含量的机电系统产品

铁科院作为产业型科研院所,积极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一方面是智力服务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成果的转化。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和管理的互通,决定了铁路的许多科研成果能够满足城市轨道的具体需求,迅速地向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目前,铁科院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工务、机务检测设备(轨检车)、维修养护装备(架车机)、信号系统产品、基础制动产品等。另外,还积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产品研发和国产化直通式微机控制制动系统的装车试验工作。

2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1发挥科研优势,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基础性研究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难题,在安全技术、施工技术、新型材料、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等方面加强基础性研究,如轮轨关系、控制系统、检测技术、防水技术、减振降噪等方面的研究,为完善设计、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创造基础性条件。

2.2保障技术先进,实现城市轨道系统制式的适用化和多样化

近十几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系统制式上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并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合理的适用范围。铁科院通过研究和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先进技术,为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合理应用从经济、技术、运营和环境角度提供全面支持。

2.3利用有利资源,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和交流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和许多其他产业发展过程一样,都会遇到各类人才的缺乏,这是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铁科院利用铁路高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和资质,以及成熟规范的培训经验和条件,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和培育的有效机制。在项目实践中,形成传、帮、带的机制;积极利用铁路高新教育基地和业内专家的有利资源,以研讨、考察、交流等方式,实现系统化培训,有效地形成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多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机制。

2.4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研发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产品

国家装备制造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政策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国产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积极研发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产品,是铁路行业科技型企业应尽的责任。铁科院通过积极参与研制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车辆制动系统与应用、自动售检票关键装备和软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检测和维修养护装备,具备了实现高技术含量、专业化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能力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创新产品。

2.5保障系统安全,尽快建成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检验基地

面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城市轨道车辆运行安全,提高城轨车辆国产化水平,规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促进城市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尽快建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试验检验基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通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验收试验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用基础试验研究中心,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主试验检验体系,实现城市轨道车辆验收试验、通信信号验收试验、车辆和信号系统综合试验、车辆和通信系统综合试验、车辆和供电系统综合试验的功能,从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

道路与轨道工程专业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接口,建设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专业之间,特别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各专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技术接口。

1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重要的设备,也是各个专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作为汇集现代新科学技术以及涉及机械、电气(强电、弱电)、计算机技术、声学与光学技术领域的机电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的设计理念:轻量化、集成化、在讲究性能优良的同时,更注重安全、舒适、以人为本,尽力追求低生命周期成本(LCC)。

·现代的设计、制造手段: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X、CAE?),三维立体设计、仿真计算、有限元应力分析等。

·现代的检测、试验手段: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全天候环境模拟试验、电磁兼容性(EMC)试验等等手段。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大型中空铝型材、薄型不锈钢板材、高强度玻璃钢、焊接铆接新工艺;大量采用CNC加工中心机床设备等。

·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RAMS):满足可靠性、可使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具体技术特点包括:交流异步传动,变压变频控制,智能功率模块,封闭式牵引电动机,电制动与机械制动协调配合,大型中空铝合金型材或薄型不锈钢材料车体,钢板压型构架,结构简单的轻型转向架,计算机网络控制(如TNC标准的WTB、MVB总线),具有高性能的空转与滑行保护,完善的故障诊断与显示及事件记录等功能,模块化集成化低噪声结构,适用ATC信号系统中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等。

近年来,在日本和加拿大发展的线性电机车辆,采用非粘着驱动,可实现高加、减速度,并适用于大坡道;它还采用径向转向架,适用于小曲线半径,并能减少轮轨磨耗,噪声较低;其低地板、低车辆高度的特点,适用于小截面隧道,可减少土建投资。

2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

随着列车运行间隔的缩短,以及城轨交通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车辆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范围更加广泛,技术要求更加复杂。车辆与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是相互的,涉及到相互接口的专业主要如图1所示。

车辆需从相关专业获得技术接口的主要参数有:

·限界有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车辆限界是一个限制车辆横断面的最大允许尺寸的轮廓图形。车辆及轨道各尺寸在最不利磨耗时,以及各种要素引起车辆各部位的最大偏移后,车辆所有部分均应在限界设计的轮廓之内,以防车辆与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发生接触。

·接触网———电压值、高度、材料、拉出值、驰度、坡度、受侧向风的偏移量、拉力及最高允许温度,以及每公里的电感、电容和电阻值等电气机械技术参数。

·供电———整流器类型、功率、输出电压、断路器电压、电流镇定值、时间常数、变压器最大短路电流、重合闸时间、变电站电阻、电感等技术参数。

·土建、线路、轨道隧道及高架桥的截面、站台的高度及边缘距线路中心的距离、线路平面曲线及竖曲线的半径及长度、线路坡度、轨距、曲线轨距加宽、超高及轨底坡、钢轨类型、轨道扭曲度、允许最大磨耗等技术参数。

图1与车辆相关的专业技术

·信号车-地信息传输、与车辆牵引及制动特性的控制等电气接口、广播报站与门控制信息、车载设备的安装条件接口等等电气与机械技术参数。

·通信———列车与地面数据传输(如车载CCTV的图像信号传输、故障信息传至OCC)、与列车管理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的接口,设备的安装条件接口等等电气与机械技术参数。此外还有车辆与屏蔽门之间的接口关系,特别是几乎涉及车辆与各个专业之间的电磁兼容(EMC)接口。

3车辆及其相关专业的建设周期

车辆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周期对于同一城市的不同项目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在建设第一个项目时,由于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和技术积累的过程,因此用于技术交流、招投标和签订合同的时间会长一些。对于不同城市的项目还会有各自项目的特殊情况,导致建设周期的差异。表1的“建设周期参考表是综合评估几条在建和已建项目得出的参考值,而且仅指各个专业本身建设的周期。城轨交通建设工程各专业相互间有密切的联系和制约。比如接触网架设,必须在轨道铺设后才能获得定位基准而施工,因此可能使接触网专业出现不能连续工作的现象,导致建设周期延长。

4问题和建议

车辆与机电设备、土建、线路、轨道之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接口关系。车辆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就需要获得相关专业的技术参数,随着设计的深入,需要更为详细的技术接口参数。因此要求相关专业的设计与车辆设计同步进行。但是,评估已建或在建轨道交通工程,或多或少存在车辆生产与机电设备各相关专业及土建工程在建设进度上不尽协调的情况。如:在车辆设计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需要的技术接口信息,造成设计进度的延误,甚至影响车辆交货期;最终可能导致出现土建线路基本建成、供电系统竣工,具备了试运营条件,但是由于车辆尚未供货或尚未完成调试而导致无法如期通车。究其原因主要有:

·轨道交通建设一般较重视土建,在安排建设计划时,十分抓紧土建开工,对盾构的日推进环数指标环环紧扣,对车站的施工周期也安排得十分周密。而对车辆、机电设备的招投标和合同谈判计划,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安排得迟一些。

·机电设备特别是车辆,由于技术复杂,与各专业之间还有密切的技术接口关系,从技术交流到合同谈判完成,持续时间较长。而车辆的供货周期,国际上通常在合同生效后24个月,加上运输、现场调试到投入使用,一般要28个月左右。·车辆、机电设备目前尚需要进口一部分部件

和子系统,融外资的时间较长,对外合同谈判涉及面广,比国内合同谈判更为复杂,有时还牵涉到一些国际关系等等的不定因素,使建设周期无法控制。

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在总结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经验的同时,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下达了计产业[2001]564号文。文件指出:

“项目业主要尽早进行设备招标工作,不得滞后于土建进度,在线路开始试运行26个月以前车辆和信号系统的采购合同要生效”。2003年工作,科学制定车辆、机电、土建等专业的建设计划和技术接口的协调计划,保证车辆能适时地、准确地获得与相关机电专业及土建专业的技术接口信息,为车辆能顺利地进行设计和按时供货创造条件。对于表1提出的参考建设周期评估,笔者以为车辆与机电设备的各项工作和土建施工同步启动是比较恰当的。这样能使建设项目的各个专业在进度上得以协调,避免或减少各专业之间在建设进度上的影响,使建设项目尽快建成,从而尽早产生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道路与轨道工程专业范文篇3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关键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GraspCrucialLinkandPromoteCharacteristicMajorConstruction

LIUBohong

(SchoolofAutomation&ElectricalEngineering,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

AbstractCharacteristicmajorconstructioniskeycompetitionabilityoftheimportantcompositionofteaching-orientedUniversity.Onthebasisofintroducingtheprerequisiteofformingcharacteristicmajorconstruction,thispaperelaboratesthebasicconditionofrunningcharacteristicmajorconstruction,anddiscussdevelopmentchanneloftherealizationofcharacteristicmajorconstruction.

Keywordscharacteristicmajor;construction;key;rail

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和不断的教学改革实践,已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在保持传统优势与特色专业方向的同时,加大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

1特色专业形成的前提

1.1特色办学的背景

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是兰州交通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铁道信号专业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50多年来,坚持不间断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专业文化积淀。2008年,成为我校首批的国家特色专业。

1.2行业发展所需的

2004年《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颁布,明确重点内容为高速铁路、铁路既有线改造和城市轨道交通,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轨道交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目前,在铁路方面,以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京沪高速等为标志的高速线路已经建设开通,既有线改造不断完善,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0万km。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国内已有20多个城市开通或正在建设。面对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亟需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

1.3特色办学发展是高校自身发展所必备的

兰州交通大学是具有典型行业背景的大学,在特色办学过程中,依托并支撑行业。在一定意义上,对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专业涵盖面宽,传统优势及铁路特色突出,近年来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深受用人单位肯定。

2特色专业办学的基础条件

2.1依托政策

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作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学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教学、科研、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经费保障,极大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1)学校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学校成立了“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统筹规划,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点任务书进行科学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投资效果。

(2)重视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学校提供优惠政策,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国内外进修;学校实施的“青蓝人才工程”人才规划资助项目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教师,提高其学术水平,为学院师资队伍的稳定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高水平优秀教师为带头人,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团队。

2.2实现观念创新

(1)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联合办学与学术交流,使学校与学院的社会声誉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学院一方面聘请铁道部、设计院信号领域的专家为师生讲授新技术,同时也为铁路局、地铁公司进行铁路信号方面的新技术培训。(2)开设相关讲座。为了提高学生对前沿知识和当前的国家政策的了解,聘请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提高其对当前科技发展和社会形势的认识。以使学生理性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当前社会需求,调整学习结构,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3优化办学条件

(1)加强学科学位和实验室建设。学校、学院加强与相关单位积极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学校、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下,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3年我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就是其中的一个,2006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被列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校十分重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实验中心建立了实验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实习基地。(2)支持教学改革研究,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学校通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创新教育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学风建设工程”等5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投入,确保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瞄准专业前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4)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5)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3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兰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现有铁道信号及控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高速客运专线自动化等三个专业方向,是目前国内开办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院校中专业方向最齐全的高校之一。下面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说明特色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3.1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优化课程体系,撰写系列教材

(1)依托我校一级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促进应用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2)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体现“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正确办学思路的原则。即拓宽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口径方面,体现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应用型特征。(3)以教材改革为先导,本校教师自编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系列丛书3本,即《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及集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信号技术》。(4)“去枝强干”,合理使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即注意强调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和重要课程,以及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打破课程间壁垒,对课程进行重组与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系统化程度的原则。(5)拓宽专业方向,增强弹性,以提高学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适应性。

3.2利用先进技术,结合铁路信号,创新城市轨道交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利用先进技术,强化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铁路信号实践环节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3.3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人才培养新模式

(1)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自身特色,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适应轨道交通发展需求,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实行“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培养出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2)改革课程体系,推进教学的现代化。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要求,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能力的同时,把当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并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学科为背景的,集信号、电、管、经于一体的宽口径的柔性培养系统。

3.4开展教学改革

学校、学院支持特色专业教学改革,在项目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学校一贯重视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教改研究,大力支持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教改项目的立项,并鼓励编写出版特色专业教材。

3.5目标效果的评价

(1)在校级教学质量评估中,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的教学质量,多年来连续评为优。(2)我校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专业由于培养方向明确、行业特色突出,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近3年该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全校处于领先水平。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普遍评价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愿意吸纳本专业毕业生。

4结束语

特色专业建设依赖于大学科学研究、学科学位发展、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更依赖于行业发展、教学改革、政策支持等,它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少彬.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2012.39(6):144-146.

[2]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7.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垃圾分类知识(6篇)
  • 下一篇:节约粮食措施(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