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4 栏目:公文范文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1篇1

在判断2003年世界经济形势时,有3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第一,对2002年世界经济走势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因为2003年的世界经济是2002年世界经济的继续和发展。

200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大致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缓慢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达2.8%。如果说,2001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比以前多数衰退更为和缓,那么,2002年的复苏是一种缓慢的复苏。有的经济学家称之为“乏力的复苏”。

2002年的世界经济所以复苏乏力主要由于3个原因:

一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美国经济复苏所以缓慢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部门生产过剩和股市过热的程度比我们原先估计的更为严重。人们对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由于其程度缓和而高兴,但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衰退程度和缓未能使过剩的生产充分“消肿”而使2002年的复苏只是一种“乏力的复苏”。2003年美国经济能否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2002年美国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消肿”。

二是欧洲经济增速放慢,日本经济复苏无期。估计2002年欧元区GDP全年只增0.9%,比4月份IMF《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低大约0.5%。日本经济目前虽然已经停止恶化,但全年GDP仍有可能下降(预计为0.5%)。

三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新兴工业经济体深陷于经济金融危机之中。其中阿根廷正经历其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收缩,在到2002年底的4年里,预计经济产出将累计下降20%以上,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两倍。预计拉美经济会在2002年全年出现下降趋势。

2003年上述三方面的情况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无论哪一方面都不会出现奇迹。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投资“爆炸”,特别是在电讯业方面投资过度,常常是因为有很高的回报率。但过度投资的结果使企业的开工率和设备利用率下降,它使信息产业的复苏时间会相对滞后。2002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是靠住房等消费而不是靠投资的增长实现的。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和失业率提高,没有投资增长支撑的消费增长能维持多久至今仍然是个问题。在外国投资方面,这两年,外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年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3000多亿美元;2001年减到1080亿美元,减少2/3;2002年上半年减到196亿美元,其中第2季度只有86亿美元。2002年,由于金融市场动荡、国债收益率下降等原因,国际金融资本反而进一步撤出美国。仅7月份,美国证券资本净流出额就达500亿美元,大大高于“9・11”当月的流出额(300亿美元)。这是美国单月撤资的最高记录。2003年美国的投资环境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上述情况会有所改变,但要恢复到衰退前,即2000年水平的可能性不大。这些都会抑制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

2003年欧洲经济的增长速度会高于2002年,但2003年不是欧洲经济的高速增长年。2003年欧盟将把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巩固内部一体化和扩盟上,主要不是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德国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世纪之交的德国经济却遇到结构调整受阻和失业现象更趋严重等问题。德国联邦劳工局近期公布的报告说,德国东部地区2002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40万人,成为德国统一12年来东部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整个德国的失业率目前已接近10%。政府为缓解失业问题增加开支将成为2003年德国财政的一大重负。

2002年日本经济大致已走到谷底,但结构调整仍然任重而道远。据日本财务大臣透露,日本政府将在2003年4月1日起的财政年度里,推出大规模的减税方案,减税金额超过1万亿日元,减税对象以企业为主,期限两年。这一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消费和投资,目前还难以估计。

第二,要正确判断和客观估计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影响。]

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虽然处于低潮,但这不等于信息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尽头。有人认为,半导体芯片每18个月其容量就会翻倍增加,价格也会随之下降。这种趋势仍在继续。这是技术应用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存储技术的发展也很快,这两者加在一起将支持信息技术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发展。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对于美国来说,信息产业发展的高潮已经过去,目前正处于两次产业革命的间歇期。“信息技术产业的垄断利润下降,对该产业的投资热情减退,而极可能主导下次产业革命的生命生物技术的创新还未达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程度。”由于缺乏有力的主导产业,经济较长时间的强劲增长变得比较困难。

第三,要正确估计发展中国家对2003年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2年的一个特点是:在发展中国家中间,不但新兴工业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新兴工业经济体内部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明显的差别。当阿根廷和巴西都陷入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亚洲新兴工业体却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2002年,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6%。除中国和东亚外,前独联体国家、东欧和非洲是2002年世界经济中的亮点。这种情况在2003年大体会得到保持。特别是中国经济还将保持高于7%的高速增长,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英国一家老资格的研究所认为:中国和印度对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高达1/3。

2003年的世界经济将以发展不平衡为其重要特点。

这种发展不平衡主要有两个内容:地区和国家类别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同阶层间的发展不平衡。

就增长速度来说,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将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2002年一个令人注目的特点是,在发展中国家中间,不但新兴工业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新兴工业经济体内部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明显差别。2003年,前面这个特点(新兴工业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将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展,后面这个特点(新兴工业经济体内部的发展情况也出现明显差别)可能会有所缓解。

2002年后半期,在美国支持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向阿根廷提供300亿美元的贷款以解决后者的金融危机。这笔钱主要将在2003年发挥作用。拉美地区金融形势仍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但2002年那样的金融动荡和危机可望程度不同地得到缓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除此之外,东亚在扩大内需和探索符合本地区和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方面将跨出新的步伐。这将对拉美等地区正在进行的同样性质的探索产生积极影响。

在发达国家内部,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欧洲和日本。目前各国际机构都已调低对这些国家200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数字。一般认为,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超过2.5%,欧元区的增长速度不会超过2.1%。在欧元区各国中,德国的情况最令人担忧。在欧元区的产出中,德国占1/3左右,但2002年德国的GDP估计只能增长0.4%,2003年也不会高于1.7%。日本目前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2003年增长前景是否会出现,从而结束长达10年之久的增长停滞局面,仍然难以肯定。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重大成就,但日本10年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却失败了,既浪费了大量财政资源,又造成相当于GDP140%的债务,成为发达国家中负债最多的国家。日本的问题不能靠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来解决,而“需要采取克服长期结构的果断行动”。2003年日本能在这方面取得多大进展,人们并无把握。

2003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将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两极分化虽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要求“管理”和“约束”全球化的呼声很高,但发达国家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反应。迄今为止,缩小全球贫富差距的呼声主要还停留在口头的号召和书面的决议上,采取的实际行动并不多。前不久,OECD30国一致认为,目前阶段规范和调控全球化是“很困难的”。这无疑给世界反贫困化运动泼了一盆冷水。

2003年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将会有进一步的表现。

首先,2002年就已存在的美国大公司丑闻、全球股市的暴涨暴跌和拉美金融风暴等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美国企业制度和监管体系的改革刚刚开始,现在又出现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和中东局势是否会失控的问题。据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有50%的可能战争不会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如果有30%的可能对伊拉克动武成功,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3%;如果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可能性有15%,美国经济可能只有1%的增长。不管局势会如何发展,2003年油价对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这些不同领域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一个接一个发生,相互交叉,对经济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影响,使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和程度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这种特点,许多国家会进一步在3件事上做文章,这就是:1、扩大内需;2、实行多元化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3、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在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方面,东亚和美洲地区的区域合作进展将最令人注目。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2

关键词:金融风暴形势经济体回暖

一、背景分析

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2009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同比下降了3.3%、3.8%和2.6%,失业率从2008年初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金融机构也陷入困境,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道琼斯指数同日下跌504点;9月29日下跌777点,居美国证券史跌幅榜之首。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也遭遇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和考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证券市场,上证综指自危机前的6124点飞流直下,跌至2008年10月前后的1664点。

有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期。继2008年的危机和2009年的刺激之后,势必留下很多后遗症,2010年正是清理后遗症的年份,问题不断,但终将在发展中解决,经济增速难以超越9%,但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从各大投行对201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来看,在9%.11%之间都有分布,充分体现了对2010年的分歧之大。

二、世界经济总体走势

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世界经济总体回暖,“二次探底”已无可能。10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幅度为4.8%”。目前看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美国为2.6%;欧元区1.7%;日本约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亚洲经济体“已经坐在驾驶者的位置上”,预计经济增长7.1%。由于“出口的强劲反弹”和“富有活力的内需”,作为领头羊的中国经济可望达到10.5%,印度可达9.4%。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迈克尔·盖根提出“未来取决于“灵猫六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

从1月至8月19日,雅加达的股指上涨了21%,超出了所有“金砖四国”的基准指数,其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以约6%的速度增长。国际金融协会总裁查尔斯·达雷华认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仅由美国和欧洲唱主角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中国、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更大作用。11月,G20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先后在韩国首尔和日本横滨举行,两个会议对加大金融监督力度、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警惕危险的世界经济失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建立亚太自由贸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共识。

不过,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困难成堆,积重难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各个经济体的走势:

目前世界经济仍在逐渐复苏过程中,但随着欧、美、日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的放慢,复苏的步伐将会趋于平缓。预计全球经济在未来1~2年内不会出现非常强劲的增长,更大的可能是出现一个温和增长的态势。

1、美国经济。进入2季度后,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已经开始放缓。目前,美国国内由于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都处低位,银行信贷增长乏力,实业部门的银行贷款同比增速不足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虽已触底反弹,但目前仍处3%的低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近期再次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准备在未来9个月时间内,增持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以刺激经济走出通缩的阴影。当然,对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也不应过度悲观。未来美国经济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速走势的可能性较大。

得益于有效的金融刺激政策、扩大的银行放贷量以及各行业库存清空后的重置,美国经济自2009年下半年已呈好转迹象。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已经止跌,美联储近期内也没有提高短期贷款利率的计划,各公司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以上利好因素将继续推动美国经济的恢复发展。

2、欧洲经济。欧洲经济相比美国经济要悲观一些。虽然目前德国经济一枝独秀(由于其出口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二季度经济增速高达9.1%),但是,欧盟其他成员国的经济走势不容乐观。由于欧洲各国普遍面临紧缩财政的压力,因此,3季度经济增速会普遍下降。预计3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由2季度的4.1%下降到1.6%左右的水平。

3、日本经济。日本经济更不容乐观。由于日元持续升值,其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下降。预计3季度日本经济增速很可能出现今年以来的首季经济环比负增长。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目标明确,主要是维持较低利率,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并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日本经济已开始改善,2010年中期后将逐步恢复增长。至2011年,日本经济增速将会明显高于危机之前。

日本银行驻德国法兰克福首席代表YujiOsawa认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增长还存在以下两个不利因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形势未来的可能波动;另一方面是日本各产业对中长期经济形势的预期尚不乐观,信心不足。

4、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因政策退出和基数原因,今年经济增速均出现了高位回落走势,但目前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从今年3、4季度起,新兴经济体的季度环比数据会出现反弹。

经济下滑在所难免,后危机时代就是经济复苏的时代,能够尽快走出阴霾的经济体就是赢家。但是,目前各国经济的增速放缓是事实,各国的刺激政策能否有用取决于整个世界经济的齿轮,欧元区和美国两大经济体能否顶住压力,中国能否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都是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不可预知事件。

参考文献: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3

(一)2003年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投资的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石油价格的走势殊难预料。一场可能爆发的旨在萨达姆的战争给世界石油市场注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目前的油价上涨只是序幕,未来油价上涨的幅度取决于战争进程、海湾石油设施在战争中遭破坏的程度以及国家市场原油供应的短缺量。一旦战争长期化,油价将可能出现不可遏制的飚升。而持续上升的石油价格若达到每桶45或50美元的水平,就将导致世界经济的增长下降0.9到1.2个百分点。石油问题依然是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一旦战争爆发,油价飞涨,世界经济增长很有可能二度陷入衰退。

其次,全球性通货紧缩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已构成严重制约。一段时期以来,不仅日本的通货紧缩问题在持续了10年之后又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而且美国、德国等国家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2001年约为2.2%,但扣除能源因素后仅有1.5%,未来几年全球通货膨胀率可望创下1%的新低;亚洲除日本外,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已陷入通货紧缩。目前通货紧缩正在向全球蔓延,是200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又一大风险。

第三,从国际贸易方面看,复苏的进程举步维艰。2001年世界贸易量从2000年增长11%的高峰迅速跌落为下降1.5%,商品贸易额下降4.5%。世界商品贸易量下降是自1982年以来第一次,服务贸易下降则是1983年以来第一次。而且,这是一次全面衰退,除了化学品出口增长近2%外,其他各大类商品均呈下降。除了转型经济体进出口增长外,西欧、亚洲、北美和南美这四大贸易区进出口均呈下降。据统计,2002年世界商品出口额继续下降4%,全年世界贸易量增长1%,贸易额仅增长2%。

第四,从国际投资方面看,形势也不容乐观。2001年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直接投资陷入了低潮。据统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从2000年的近1.3万亿美元降到2001年的7350亿美元,下降51%,2002年再下降27%,仅为5340亿美元。其中跨国购并出现大幅降温,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灭,跨国购并从2000年的近1万亿美元降到2001年的近5千亿美元,减少近一半。由于过去的跨国购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其后果尚需时间来消化,所以近期还难以走出低谷。同时,IT业的跨国投资也出现急剧下降,表明伴随IT产业的调整,其对外投资活动已大幅收缩。初步预计,2003年的国际资本流动仍可能呈现徘徊不前的局面。

(二)2002年我国出口增长超常,对2003年的增长已构成基数压力。2002年第一季度全国出口月均216亿美元,打破了历史上头一季度月出口低于200亿的纪录。2002年第二季度月均出口258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的出口规模扩大近40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的出口规模又扩大近50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纪录。2002年7月至11月,月均出口306亿美元,不仅与2001年同比扩大了73亿美元,与2000年同比扩大了80亿美元,而且把我国对外贸易奋力推上了月出口300亿美元的新台阶。但是,由于出口增长率是一个相对值,增长多少与基数大小密切相关,2002年出口基数的突然放大,客观上给2003年出口增长率预设了很大的技术性难关。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将愈演愈烈。世界经济贸易史一再告诉我们,每当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的时候,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要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至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2003年由于通货紧缩将在全球呈蔓延之势,所以运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的做法也必将会更加频繁,不仅发达国家将会对我国强化使用,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可能会对我国陆续采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手段。除反倾销、保障措施外,技术壁垒、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也正在成为其他WTO成员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几乎大多数种类的出口产品都面临着主要由发达国家在贸易技术壁垒方面设置的限制。不难预见,200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贸易技术壁垒将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头号非关税壁垒手段,特别是一些国家可能会继续以保护人类健康为由而行贸易保护之实,通过强化对我国产品的歧视性检验检疫,达到限制从中国进口产品的目的。

二、经过努力,2003年实现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一)世界经济总体上正在蓄势回升。2003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已达到6%。俄罗斯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前三季度也实现了4%的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预测,达到7%以上,目前俄罗斯国际收支平衡情况良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不景气的形势下,中、韩、俄三国的经济增长有望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美国经济近来出现了即将回暖的迹象,人们的消费热情在提高,制造行业的订单和股市也开始显示出止跌回升态势。2002年11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已从9年来的低点开始反弹,个人支出增长又开始超过个人收入增长,由于消费者支出占美国整个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因此它的复苏是经济回暖的重要保证。2002年10月份美国耐用品订单出现从7月以来的首次回升,其中通信设备订单增长65.2%。尽管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还需要企业投资持续增长来支撑,甚至还会一波三折,但只要美国经济2003年能够实现2.5%左右的增长,就不会给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拖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3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7%,比2002年高出0.9个百分点。

(二)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2003年的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正在形成,尤其是信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前10个月月出口贸易额达725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40%,比全国其他产品出口增幅高出近一倍。展望2003年,在强有力的产业基础支撑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将会继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外贸出口增长中进一步发挥出积极的拉动作用。

(三)2003年我国在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扩大出口方面仍然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时代,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对一个国家的出口增长至关重要。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方面来看,“九五”期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对全国出口增量的贡献度为47%。2001年贡献度高达81.7%。2002年前11个月,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1528.97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26.6%,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幅5个百分点,对全国出口增量的贡献度达61.8%。目前跨国公司对生产基地、营运中心的要求更加挑剔,但只要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符合其要求,就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与包括巴西、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印度在内的其他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宏观经济运行与政治稳定性、全球市场一体化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相对出色,廉价劳动力充裕,技术工程师及技术工人素质高工工资低,这些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2003年这些有利因素将会继续发挥出促进出口的作用。其次,从加工贸易方面来看,“九五”期间的贡献度为65.6%,2001年贡献度达58%,2002年前11个月,这一贡献度仍达56%。2003年台资企业有望在扩大祖国大陆IT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2002年台湾信息硬件产品制造业转移至大陆的比例预计达到46.9%,高于2001年的36.9%,2003年这一比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到60%,所转移的产值将突破300亿美元。其中,从台湾移到大陆制造的笔记本电脑,从产值看2001年仅占5.2%,2002年预计达40%,2003年将达到60%。加工贸易目前这种良好发展势头有可能延缓到2003年,这无疑也是促进2003年出口的一个积极因素。

(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仍有很大潜力和空间。美、日、欧等传统市场,是我国出口市场的重中之重。2003年我国可通过开拓内陆市场、加强双方中小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自有品牌进入对方营销主渠道、推动我国更多产品进入国际跨国采购和连锁经营体系等方式扩大对美、日、欧的出口,力争2003年出口市场份额有所增长。独联体以及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是我国扩大出口的希望所在。2003年我国可通过进一步加强中俄之间的银行合作、规范民营贸易秩序、提高赴俄参展办展水平、提高中俄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水平、完善中俄经贸合作网站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对俄出口。在这里,需要着重分析的是韩国市场,韩国自1993年至今,一直对我国保持贸易顺差,近三年来贸易差额平均高达107亿美元。2002年前10个月已出现贸易差额102亿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0%。韩国现有外汇储备1170亿美元,2000年人均GDP就已达9,763美元,居民消费水平高,市场容量大。据笔者估算,如若对韩国市场开拓成功,我国每年出口可增加80亿左右,比2001年我国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出口额总和还要大,目前,世界经济萧条而韩国经济一片繁荣。据有关方面预测,2003年韩国经济的增长势头有望保持下去,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大有潜力可挖。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

一、世界经济风险因素增多

2011年伊始,世界经济总体上在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着复苏增长态势,良好的开端使国际经济机构初期对世界经济前景作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测。①但事实上,2011年前半程未过,世界经济复苏性增长的稳定局面还未形成,先是北非和中东局势风云突变,许多国家发生社会动荡和政权变故,持续动荡的北非和中东地缘政治形势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并引发全球性通胀压力增大;尔后便是5月后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特别是,在新一轮欧债危机和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凸现的影响下,为世界经济前景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就没有前期预测的那么乐观了,不仅世界经济基本面乐观因素在渐渐减少,而且风险因素日渐增多;急转之下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导致市场信心严重受挫,市场恐慌情绪带来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全球股票市场一度连连重创,期货市场石油和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上窜下跳,多次走出了反复振荡行情。由此,受到欧债危机发酵和发达经济体经济与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影响,经济二次探底的议论接踵而来,发达经济体则首当其冲,其中欧元区国家更是危机四伏。从2011年中期以来世界形势经济的基本面看,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下滑,金融与经济风险因素增多。从2011年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基本面看,前期缺乏就业改善的复苏似乎到了尾声,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乏力端倪,特别是前期过度依赖于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的复苏,又随着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减弱而得不到新的支撑,同时随之而来的债务和经济下行风险使发达经济体处在一个经济低速增长、就业率低下和经济政策选择两难的境地。发达经济体未来潜在的风险因素既有经济复苏上的反复,也有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潜在通胀上升和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滞后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发达经济体为避免经济的下行和缓解就业压力而更加依赖于宽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以欧元区为典型的部分发达经济体国家在债务和财政状况不断恶化以及通胀预期上升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使得部分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增长缺少刺激性政策上的支持而难以为续复苏态势,甚至有可能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由此,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特别是债务和财政负担沉重的欧元区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风险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

2.发达经济体债务和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新一轮金融危机风险因素增多。目前,在发达经济体内普遍存在着公共债务危机和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尤其是以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和意大利等国为代表的部分欧元区国家公共债务危机的深化和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是导致其金融风险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其影响,2011年中期以来不仅发达经济体为应对债务危机应接不暇,而且人人自危,债务危机成为发达经济体国家一道难以迈过的“门槛”。进入2011年5月后,随着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债务违约风险的骤然升级,欧元区国家又一次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旋涡,一旦欧元区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和扩散,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整个欧元区国家将有可能被拖累,出现新一轮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甚至有人不无担忧地预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导致欧债危机全面爆发,甚至是欧元区的彻底崩溃。当前,债务危机已成为欧元区难以抹去的阴影,其影响面也在进一步扩大,为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增添了另一层面的风险因素。此外,其他发达经济体国家债务违约风险也相继浮出水面,其中美国潜在的债务违约风险更加令人担忧,一旦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和风险外溢,将对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领域带来难以估量的冲击和影响。

3.全球性通胀压力升温,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2011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上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水涨船高的“综合症”,虽然有受到前一段全球极端天气和近期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也有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的因素在从中推波助澜,从而在大宗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下全球范围的通胀已成事实,通胀压力的形成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基本面中又一潜在风险因素。尽管下半年受欧美债务危机深化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前景堪忧影响,国际市场上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在前期的高点上一度大幅下行,但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跳水并未减缓全球通胀预期压力,市场上流动性充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球性通胀形势也没有改观。全球性通胀压力的有增无减,一方面反映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泛滥;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脆弱复苏的环境下,通胀预期风险使许多国家经济政策转向扼制通胀上,导致其经济增速减慢,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也随之放缓。

4.新兴经济体强劲复苏受到限制,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减弱。2011年在大宗国际商品价格高位振荡和市场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复苏则遭遇到不断升温的通胀压力,同样面临经济增速回落风险。为了加大抵御通胀风险的货币政策力度,许多新兴经济体选择了加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同时,由于新兴经济体被视为当前牵引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支撑着世界经济复苏,而新兴经济体强劲复苏受到限制也就削弱了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基于上述风险因素和发展变化,到了下半年,国际金融机构一方面发出风险预警,提示世界各国警惕世界经济陷入新一轮危机,一方面纷纷下调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从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始终被发达经济体债务危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所笼罩,欧元区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旋涡中挣脱出来?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下滑局面是否能够有所改观?世界经济的走向又将怎样?这些答案的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风险依然主要体现在: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经济下行的风险始终没有排除,一有风吹草动便会“风声水起”。特别是欧美以及日本不仅经济复苏缺乏动力,而且均被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所困扰,这种财政状况的不断恶化和债台高筑以及高失业率下的经济复苏,一方面必然使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难以维续,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其风险向全球释放,增大世界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事实上,根据上述分析和判断,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在临近2011年底,不仅发达经济体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办法来保证其经济在2011年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而且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恐怕只能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无奈选择了继续维持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尚且不论宽松货币政策对发达经济体经济的修复和经济的增长是否有效,恐怕还会在全球范围催生新的资产泡沫,也会带来通胀风险的进一步上升,使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甚至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新一轮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当然,前期国际金融机构对2011年和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还不能说是最终判断,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数据有可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修正,但无论增速是上调还是下调,不可否认的是,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风险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仅从国际金融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长预计数字来判断世界经济的前景显然不够充分,需要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进行全面分析和理性看待,警惕世界经济复苏出现反复。

二、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

受希腊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以及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的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言论一度被大肆渲染。但到了2010年下半年,随着各国经济转危为安,曾经议论纷纷的经济二次探底言论渐渐淡出了媒体和人们的视野。但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只是被暂时欧债危机的缓解和各国经济的利好数据所掩盖。2011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日趋恶化的财政赤字与不断深化的债务危机导致其经济与金融风险进一步显现,其中尤以欧元区国家为债务危机的“重灾区”,而英国、日本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样也成为这场债务危机的高危国,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和经济波动对于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十分巨大。在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的同时,使其信用等级下降和货币大幅度波动,从而也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再加上发达经济体国家普遍失业率得不到改善等多方面负面因素也渐渐显现出来。由此,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达国家普遍债务问题的爆出,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景气和失业率的高企,发达经济体下行风险再次显现,世界经济徘徊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上。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且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大,发达经济体债务和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因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的下滑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速的减弱,不仅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而且一度消声匿迹的二次探底议论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话题,并又一次在媒体中升温。其中有不少言论指出,尽管经历了衰退和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已走上了复苏轨道,但毕竟世界经济复苏态势仍然缓慢且又脆弱,再加上发达经济体许多国家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和债务风险深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极有可能出现反复和下滑。

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进一步显现。首先,虽然美国经济有望进入危机后新的增长周期,但增长受到内需疲软和高失业率等因素影响将会有所减慢,美国失业状况要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目前还十分困难,消费低迷仍将是美国难以走出的困局,为此美国则需要继续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刺激经济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甚至不能排除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可能。即便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或许因宽松货币政策所排除,但不等于美国经济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美国经济的刺激将更加依赖于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一旦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也失去作用,美国经济将难免再度陷入衰退,世界经济也将会受到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严重冲击。其二,在债务危机仍得不到有效缓解和救助机制不能确切落实的情况下,欧盟的经济复苏最有可能出现反复或剧烈波动,财政和债务状况的恶化将在较长的时期干扰着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甚至不能排除债务危机继续恶化的可能。由此可见,债务危机仍将是欧元区切肤之痛,受其影响欧洲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最为突出,甚至有可能将整个发达经济体拖下水。其三,虽然日本经济在前一段时期逐渐摆脱了长达近20年之久的衰退困境,但2011年发生的严重地震和海啸及其后的核泄漏危机,又将日本经济带入了一个既要恢复经济又要进行地震后重建的艰难时期。另外,再加上受日元不断升值和其经济结构性问题以及政府频繁更迭等负面因素影响,未来日本经济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也存在,其中也不排除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其四,尽管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大大好于发达经济体,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素,世界经济的重心已逐渐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但2011年以来不断升温的通胀压力和全球范围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严重阻碍着新兴经济体的进一步复苏;此外,如果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必然也会殃及新兴经济体。同时,一旦美国强化刺激经济措施的力度,通过美元的新一轮贬值将其风险向全球转嫁,从而导致全球性通胀进一步上升,新兴经济体承受的通胀压力必将增大。从上述情况看,2011年经济二次探底的话题再度被各界所议论显然是针对发达经济体而言。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需要警惕发达经济体经济与金融风险的外溢,同时还需要防范输入性和内在通胀的上升,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的下滑。①

也有观点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已经站在了二次探底的十字路口,但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非渲染的那么大,目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复苏性增长阶段,复苏态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欧债危机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下滑对全球经济影响还十分有限,需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危机,树立信心克服当前困难,世界经济依然有希望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在2011年9月在中国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力排众议指出:关于经济会不会进入二次探底,我个人认为不会,全球经济在降速,特别是整个发达国家的速度下降得很厉害,比如说美国的经济以前预期大概2011会增长3%左右,现在看可能在1.5%到1.8%左右,所以整个降幅很厉害。同时新兴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下调,比如说印度、中国,但是经济还在增长,只是增长得比较慢。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认为:尽管欧洲债务危机情况确实比较糟糕,世界经济正经历新一轮波动,但今天的世界经济和2008年不一样,更为多元化,因此整个世界经济出现大衰退的可能性不大。此外,朱民不无担忧地表示:现在确实是处于一个危机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如果政府不能采取果断和有效措施的话,滑入衰退的可能性还是存在。同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也认为:大的经济体目前特别是欧洲的债务危机非常敏感复杂,很可能继续恶化,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可能这一次不是到底,还会继续走向衰退。如果解决好这也是一个平底锅的锅底,一个长期的、持久的、缓慢的复苏。如果搞得不好,也可能会引起另一次新的经济危机。

尽管对于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的看法和争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毕竟各界对经济二次探底或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后困境可能性存在的现实没有否认,忧虑也没有消除,各界的担心和国际机构发出的警示不是没有根据,媒体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渲染也不是没有道理,部分经济界人士的言论也不能说是耸人听闻,防范和警惕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依然是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当然避免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2010年在各国积极努力下,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并未成为现实,如果世界各国再次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依然可以避免世界经济再度陷入衰退。

三、艰虞之际的挑战与机遇

在当前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领域风险重重之际,不仅灼烤着发达经济体各高危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的选择。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中,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显然发达经济体需要的是摆脱债务危机和努力修复经济,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来说,则不仅需要应对欧债危机和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带来的冲击,同时也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世界经济前景又将何去何从?不仅是新兴经济体需要考量的问题,对其它各经济体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世界经济艰虞之际,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十分盛行,这不仅对国际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严重危害,也严重威胁和影响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其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受到的影响最明显,深受其害。由于导致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严重失衡的主要方面和原因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处在一种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之下,使得各国间经济和贸易关系错综复杂,各领域争端不断增多。尤其是由于美国长期存在着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逆差,在短期内又难以改变这一状况,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对此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正在不断升温,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矛盾和摩擦将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相互间随时有可能引发“贸易战”。近段时期以来,全球范围各种贸易争端和摩擦有增无减,这不仅反映在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也反映在发达经济体内部和新兴经济体内部之间。二是随着各国经济复苏不同步和经济增速差距的扩大,主要各经济体间的经济与金融政策协调出现严重分化,导致未来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增大。其中,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发行泛滥和竞争性贬值,一方面使全球范围的“汇率战”此起彼伏,另一方面使全球性通胀有增无减,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所面临的是不断上升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使得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应对通胀的上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中,既面临着挑战也有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动态转换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如何把握大变局中的大趋势、应对大调整中的大挑战、抓住大变革中的大机遇,成为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和经济影响强弱的一种结构性体系和势能状态,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认识和判断需要深入到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从各大经济活动的主体、环境和运动方向上对其变化特征及其变化程度给予细致分析,才能有效把握主流趋势。

一、世界经济结构进行深刻调整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结构进入新的调整时期。西方发达国家负债消费、新兴经济体出口拉动、资源输出国依赖资源出口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全球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处于深刻调整之中。

(一)全球产业结构开始新一轮调整升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经历了二战以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我国成为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并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第五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序幕已经拉开。[1]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发达国家进入一轮“再工业化”过程。金融危机可能会使发达国家服务业过于超前发展、工业发展相对薄弱的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调,发达国家在高端消费品、投资品方面的生产能力将会增强,这对发达国家改善产业“空心化”现象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二是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方向发展。产品内分工是指将一体化生产过程分为若干独立生产工序,并安排在不同国家完成,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在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际产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一国可能仅负责一道生产工序;产业转移链条将向两端延伸,从传统生产环节转移转变为生产、流通、服务等多环节转移;产品生命周期急剧缩短,一开始就转移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三是产业转移的服务化特征日趋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加快,目前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电信等行业跨国并购正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领域,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二)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动向

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需求结构发生新变化。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超过50%,改写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与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进入新的需求高峰期。这不仅产生商品和服务需求,而且产生对投资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更大需求。比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工程建设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优势。工程建设企业对外承包业务的发展,将带动出口贸易和实体投资的同步发展,成为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

(三)全球生产供应链区位导向发生变化

金融危机后,从纠正世界经济失衡出发,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不少国家限于就业压力,出台了一些不允许获补贴企业投资流出、承诺最低国内采购额度,或通过调整税收措施吸引本国企业投资回流和留住国际投资者的应急性投资保护政策。但跨国巨头们并未放弃全球生产网建设和全球价值链布局的整体战略。应急或暂时的收缩与回归发达地区的产业规模有限,从企业生存及赢利出发,将战略重心从传统市场转向新兴市场仍是大势所趋。[2]危机后全球生产网络呈现三大新趋势:一是行业重组引发全球跨境产业转移加速。危机中行业领先企业的能力削减为行业整合、形成新的行业领袖提供了市场契机,在本行业内寻求合适的并购对象,借势壮大成为重要的策略。二是区域性供应链地位上升。由于碳关税、物流、法规的变化和自贸区谈判的盛行,一些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区域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比如,以往日本将欧美作为其主要海外市场,目前由于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收益很不乐观,则加强在东南亚的区域整合。三是随着核心市场转移,相对于成本型供应链,目前市场导向型的供应链地位趋于上升。比如随着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更多的跨国公司意识到中国同时作为其内销市场和出口平台的双重角色,大多对在华投资不减反增,与其在欧美市场撤资关厂的举动形成截然相反之势。新一轮全球生产网建设不仅带动全球制造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更将推动从设计、研发、物流运输直到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全球分工体系向新兴国家的加速布局。

(四)全球贸易结构逆全球化趋势凶猛

“北方”国家转向“南方”寻求贸易出路成为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新特征。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量减少了12.2%,是7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危机中发达国家贸易下降尤为显著,与2008年的水平相比,2009年美国的出口缩减了17.9%,进口缩减了25.9%。相形之下,新兴和未来市场作用显著上升。1985年,发展中国家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2.8%,占进口总额的34.5%。到2009年,发展中国家占美国出口总额的51.6%,占美国进口总额的59.8%。[3]新兴市场的崛起对美、欧、日市场主导全球贸易流向的传统格局形成显著影响和挑战。2003年~2008年的5年间,金砖四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重从9.7%增长为14.5%,四国进口额占比从8.0%升至11.5%。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同时,中国还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进口额占全球的8%。正是在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08~2009财年,印中贸易额达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而同期印美贸易额为340亿美元,同比下降7.5%;2009年,印中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增长幅度更接近40%。[4]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和逆全球化的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数目激增,从两个方向上改变着WTO倡导的多边自由化贸易体系。据世界银行统计,危机以来至2010年,G-20国家中有17个国家共出台了78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有47项已付诸实施。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联合报告则称,至2010年上半年已出台了250项具有贸易保护倾向的政策。日益盛行的双边和区域贸易谈判显然对推进多哈谈判具有反向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协定各成一体,有的非常全面,不仅包括商品贸易,而且包括服务贸易、外国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权利和环境保护;有的则范围有限,甚至把一些敏感部门(如农业贸易)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这些协定采用不同的原产地规则,直接挑战WTO规则。

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艰难变革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大多边经济协调机构的缺陷和困境越加凸显,尤其是IMF未能有效预见和监管国际金融领域的失序与风险,WTO多哈回合谈判难达成果,令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分离思潮趋于上升。尽管发达国家仍把持全球治理主导权,却又担心传统多边协调机制因新兴大国另辟平台而被边缘化,比如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新兴亚洲各国依靠强大的外汇储备,抵御金融不稳定局面,而不再向IMF求助;发展中国家间探索出多种对外援助和捐款机制,而削弱了世界银行的传统角色;一些国家转向缔结双边或区域投资贸易协定,而不再热衷于加入WTO。危机后,相对于全球经济主体多元化,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崛起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发展格局,现行国际经济协调中的非多元化倾向和发达国家主导倾向遭遇严重挑战。[5]

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构建多层次世界经济治理架构和机制安排,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综合效用。一是全球多边层面的治理机制,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等。二是同类国家、跨地区层面的治理机制,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方七国(八国)首脑会议、“金砖国家”等。三是区域层面的治理机制,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四是双边合作、协调的治理机制,如“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平台和机制。在多层次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应着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主要平台,确保其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处理好二十国集团机制同其他治理机制的关系,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作用。②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多边贸易机构,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框架内的多哈回合谈判即将进入密集谈判的关键期,当前应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同时,应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妥善应对和处理贸易摩擦与分歧,推动形成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和全球贸易体制。③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需要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原则,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机构,形成一个更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国际经济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在对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支柱所组成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将会以更加灵活和多元的机制进行框架外协调,这也将成为金融危机带给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三、科学技术创新孕育产业突破

每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产业都有生命周期,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也往往与产业缺乏进一步的创新、没有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及时跟上有关。现在,世界经济正在恢复增长,虽然复苏较为缓慢,但正在孕育的新的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从20世纪中后期起,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作用和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主要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由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来决定。与此相关,科技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常常立即带来新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几乎与产业创新同时进行。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科技创新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19世纪,电磁学发展成为电气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初,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理论和模型的突破等成为电子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将为生产力发展打开新空间,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引领人类进入绿色、低碳、智能时代。由于新兴产业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而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有没有发展起在这个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进行战略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十分强调新能源、航空航天、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行“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期待实现“绿色技术”革命;日本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欧盟着力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水平,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在虚拟经济层面上爆发,但深层次问题还在实体经济层面,在新一代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需要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并以此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性崛起

整体性崛起壮大是发展中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浪潮的标志性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新一轮浪潮涉及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覆盖了亚洲、拉美及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新兴市场”这一概念,代表了发达国家及其企业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光或者视角。当前我们所谈的新兴市场国家,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批国家,它们普遍具有经济增长速度快和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而且正力图通过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新兴市场国家是一个群体,具体的数量有不同的说法。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除了“金砖国家”[6]合作机制内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还有“新钻十一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以及“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新兴市场国家的鲜明特点,就是经济发展正在步入上升期。这种势头不仅表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而且在危机之前就已初露端倪。首先,近20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又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率先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1%,“金砖国家”的增长更为强劲,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超过4.5%,其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贡献达到60%左右。根据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的预测,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GDP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1%提高到20%,其中巴西、南非、俄罗斯和墨西哥四国的占比保持在4%左右,而中国和印度将提高到14%。2050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将各占50%。[7]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对比表明:国际经济力量正在调整和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正在步入上升期,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仅从经济总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制度结构上对于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经济要素流动和经济存量的历史格局,给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活力。[8]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面临来自新兴市场国家不断上升的竞争压力,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挑战。为了应对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发达国家寄希望于充分利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纳入一个符合西方利益的轨道和制度框架中,这样既可以分享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方式和速度,从而达到维持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传统优势地位这一根本目的。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未来的发展而言,如何与发达国家以及由其掌控的全球经济体系形成良性互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为现有国际格局调整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五、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政策建议

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随之更加突出。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外部压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争取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合作竞争中建立更大的比较优势,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努力增强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能力

发达国家在自身实力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深陷经济衰退泥潭不可自拔之时,一方面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我国拯救世界经济于水火之中;另一方面又不愿在全球事务和国际组织中给予我国更多应得之权利。在此情形下,我们要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不承担于我无益的责任,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承诺,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在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改革中,必须要消除原有发展模式下积累的矛盾,既要继续发挥全球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的结果;既要继续保持国际分工带来的提高效率的正面作用,又要避免需求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既要发挥金融市场便利资金流通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金融市场过度波动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2.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孕育我国加速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新优势。立足于扩大内需,是我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长期战略方针。在扩大内需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规模具有很大空间和潜力。201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仅占全球消费市场的11%左右,而美国和欧元区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的3/4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条件日趋成熟。应加快把国内消费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形成以国内市场为支撑的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形势对外投资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施海外投资其实是国家机构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了过剩资金之后的产物,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利润最大化、资金和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一种发展战略。国家和企业都有进行资本的扩张和业务规模的扩大的需要。我国的企业也要充分利用这个趋势走出国门,进行资本的扩张和业务规模的扩大。

因此,如何评估投资风险看清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我国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的海外投资现状

1.世界经济形势走势下的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现状

(1)世界经济形势现状与走势。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直趋于缓慢复苏的阶段,增长回温速度缓慢,部分经济体徘徊在衰退的边缘。

从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到,近三年来,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一直在努力恢复自身的经济状态,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特别好转的迹象,欧债危机的恶化使得欧盟地区的经济复苏速度尤其缓慢。日本的经济下滑趋势也相对严重。

分析其背后主要成因,主要是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打击,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日本作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缓慢。

(2)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趋势。2012年,我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表中,到2011年底,海外净资产1.77万亿美元,但海外投资的净收益却为-268亿美元,其中实际收益为1280亿美元,收益贷出为1549亿美元。我国的海外投资收入,主要来自于外汇储备经营收益,资产投资收益所占比重非常小。

从2011年我国海外投资和投资收益的数据来看,2011年我国的投资主要是流向了发展中国家,投资比例达到了89%,行业分布并不均衡,而我国海外投资中,非金融类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以民营企业或是股份制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只有55.1%。

此外,我国的海外投资中,债券投资所占比例为87%。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债券投资的收益显然要低于股票投资收益。

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仍然以政府及相关机构为主。企业和私人投资的目的都是寻求利润最大化,会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并灵活制定战略,这一点是官方投资暂无法做到。当前公司和私人的投资收益较高于官方投资。当然,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公司和私人所占投资比例也逐渐在升高。

2.用EVIEWS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联系

(1)数据引用

(2)模型建立

Y=C(1)+C(2)*X1+C(3)*X2+C(4)*X3+c(5)*X4+c(6)*X5

其中Y——2006-2012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金额X1——美国GDP增长率

X2——欧盟GDP增长率X3——日本GDP增长率

X4——中国GDP增长率X5——世界GDP增长率

(3)引入变量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利用Eviews,运用OLS估计方法对式1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回归分析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F检验显著,但有3项t检验不过关,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线性。检验到上一步可得到x1与y的线性关系显著,f检验和t检验合格。

得到回归方程:Y=10.5047+0.43225*X1+0.391052*X2

(4)方法验证及修正

从上表可以看出x2的t检验的p值最大,因此将x2因素剔除再进行回归分析。运用OLS估计方法剔除x2的方程进行估计,得回归分析结果:

以上模型估计效果较好,继续逐步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5)自关性检验

①DW检验

Durbin-Watsonstat的值较接近3,说明回归方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②LM检验,检验结果如表

LM检验表明p值=0.661205>0.05表明回归方程没有二阶自相关

(6)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Y=10.5047+0.43225*X1+0.391052*X2

X1是美国经济增长率,X2是日本经济增长率,通过模型可以看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对我国的直接对外投资的影响较小。而世界GDP的增长是X5,在模型中对Y的影响没有,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经济直接对外投资影响不大,形势有利于我们海外投资抄底。

三、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动力与策略

1.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企业海外投资

企业实施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部分企业海外投资是为实现技术提升,由于缺乏技术积累,就不得不走跨国并购之路的捷径实现技术升级。通过政策扶持实现海外并购,并购重组实现核心技术的收购,技术实力。

(2)企业的自身竞争力提升到一定程度需要扩张海外市场,尤其是国内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在已经具备一定的垄断性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海外投资。实施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总之,企业的海外投资战略制定与执行,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

2.降低投资风险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风险方面,政府手段的债券投资应该是海外投资的一种补充和外交引导,而不应该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纵观收益较高的投资结构,一是根据不同的区位实施绿地投资或是重组并购等不同的投资模式,二是在投资行业上主要选择经营风险小,稀缺垄断资源的行业,以及技术上已经成熟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最大限度的资金运用。

3.加强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完善政府海外投资收益保护政策

海外投资要实现较好的收益,风险防控规范和法律体系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海外投资实现最佳收益的基本保障,能解决实施海外投资的后顾之忧问题,保障海外投资能在毫无顾虑的状况下实施激发创新性和整体战略性的投资战略;其次,实现海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根本内容还是要改变我国的投资主体偏差和优化投资结构,鼓励企业实施直接资产的投资,多进行股票投资而非债务投资,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

关键词:执政文化;建设;国际

执政文化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存在与发展的维系和支撑。由执政党建立、培育和推行的执政文化,是政党统治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导,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出现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形势,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等新特点。这是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新时期的新形势下,世情产生新的深刻变化背景,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和总体把握。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升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产生新的深刻变化的世情,对执政文化建设提出的崭新要求。

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当前面对的国际新形势,把执政文化建设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最终增强执政能力,提升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是适应和应对世情的深刻变化,适应和应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需要,也是加强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一、面对新时期世情产生的新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集中体现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到来,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

(一)面对日益明显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并没有出现多极格局,但是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开始谋求独霸全球的战略,其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企图遭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抵制。近年来欧盟一体化整合进程逐渐加速,在政治方面其整合目标是各成员国用一个声音说话,其对世界未来政治走向的影响日益剧增。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废墟上破旧立新,由于其不甘于长期屈居在美国的阴影之下,外交战略逐渐由对美国的追随战略转向积极进取外交,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在休克疗法失败后,俄罗斯采取了务实稳健的经济政策,普京及其继任者重视经济发展,并且强调务实外交,以最大限度维护俄国家利益为总原则,为国家复兴服务,目前其大国地位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势头,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较快,实力有所增强,是促使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维护世界和平和改革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构建新秩序的基本力量。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力量都要维护自身的国家与民族利益,而不是转向屈从于他国利益。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多种力量的博弈和对比。格局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极化,但是多极化格局,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它取决于多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博弈、对比。

世界政治格局由二极向一超多强的转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苏联解体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将其执政实践置于科学执政理论指导下,从而丧失了执政地位。这告诫我们,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从而为党的肌体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把执政实践置于科学执政理论指导之下,客观真实地判断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党控制全局能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稳妥、更科学、更坚实有力地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党的历史重任。

(二)面对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促使各国经济进行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建立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基础之上,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饱尝贫穷落后的悲苦。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使世界政治产生了深刻变化,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也必然产生相应变化。这对党的执政实践提出了新挑战,表现为:由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超国界机构的干预,国家权力相对缩小;由于超国界机构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未来政治体系中的巨大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使得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时,政治主权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为了克服上述挑战,更科学有效有利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更谨慎稳妥科学地避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高党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党的执政实践活动能够更迅捷科学有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挑战,使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三)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发展生产的根本途径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生产管理。而这两者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素质,才能改善生产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科学技术在近代得到全面发展以后,日益呈现出加速化、综合化、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特点。

在新科技革命的支撑、生产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经济竞争的推进等背景下,21世纪必然是知识经济世纪。其主要特征是:知识成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资源,成为了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伴随着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而到来,它具有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特征。

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这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国际背景下,意味着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用是否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是否为科技发展扫除了体制机制障碍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面临以下困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升级难度较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科技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优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克服艰难险阻,摆脱上述困境,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以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更迅捷、更及时、更科学地认清体制机制中的弊端,更有效、更有利、更合理地制定铲除弊端的科学方法和配套措施,更严谨、更稳妥、更科学地执行这些方法和措施,公正、公平、公开地评价这些行动的效率、效果、效能,并且建立畅通高效的结果反馈机制;由前一改革阶段的结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各领域改革间的统筹协调措施以及改革的步骤和方法,更科学合理、有效完善地进行下一阶段改革;从而将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利、更有效、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来解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四)面对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

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是现代文化的取向,这也是整个世界在全球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并且是发展的可能结果。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彼此间认知、整合的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同时,文化的民族自觉性也在全球化刺激下日益高涨,本土文化在民族感情影响下和全球化形成了强烈互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要适应全球化浪潮大趋势,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和活力,不仅要容忍与其他文化共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之间的对话,不断地从其他文化汲取所需要的养分,以求壮大自身。这一点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增强执政能力,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且从中发掘出最本质的,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加深和加速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真正融入全球的共同发展,不断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精华和优点,使得世界范围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可以为我国所用。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遏制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西化图谋;最终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强有力地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向深层次领域的延伸,世界形势的新深刻变化必然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如果不针对这种变化进一步进行加强,就难以更好地指导党的执政实践,难以适应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党的执政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两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首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新时期世界形势产生新的深刻变化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拓宽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思路和视野。其次,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执政人才队伍,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执政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全体党员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敢于并且善于学习世界范围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为执政文化建设开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元中.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竞争力[J].传承,2007(6).

2、吴秀粦,严以振,查英青.科学技术与社会[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3、王晓德,张晓芒.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8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投资的复苏依然是不确定性的。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的私人投资仍将为负增长,支持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消费需求增长。但是预计消费需求增长仍将是温和的并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尽管目前一般的预测都认为2003年投资需求将明显加速增长,并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0亿美元,也比2000年的3356亿美元大幅减少。同时,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也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国股市的新增投入。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字,2002年1月~7月,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市场公司股票的净值仅为387.31亿美元,为2001年同期水平的44.8%。

国际金融市场的另一个调整是货币汇率的变化。随着美国经济光环的逐渐退色,主要国家货币汇率体系正在发生新的调整。美元兑欧元汇率一度跌至2002年7月19日1欧元兑1.0156美元的低位,欧元正在实现其价值的回归;但是美元兑日元一度升至2002年2月8日的1美元兑134.77日元的高位。近期美元兑日元汇率有所下调,但是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国际货币汇率体系调整的背景是与国际经济发展和股票市场的调整相一致的,也与国际资本的流动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由于欧元区,特别是日本经济目前仍然困难重重,国际资本无法找到另外一个更安全、投资收益更大的成熟市场,因此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动荡仍将继续。

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另一风险来自拉美。这一地区一些主要国家对国外资金的依赖和自身金融体系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拉美地区金融危机不断的根源。拉美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外债负担日益沉重。上个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时,该地区的外债总额为3800亿美元,然而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拉美地区债务总额已达到7516亿美元之巨。这意味着拉美地区每年用于支付外债的资金接近1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年外贸收入的30%左右。拉美地区的"债务综合症"并不是一朝一夕感染上的,是其多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失误使然,因此也决不可能指望能迅速加以解决。

3.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弱化

2001年美联储连续11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至1.75%,达到近40年来的低点。美联储和格林斯潘运用利率政策工具成功保证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极大声誉。然而利率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其作用能有多大更值得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物价稳定,从目前情况看执行结果是成功的。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股市的持续下跌对经济发展的风险不容掉以轻心。以往的利率调整都对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资本流入量大幅下降和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会下降。

4.美国"双高"赤字问题: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和高财政赤字

美国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问题由来已久,2001年经常项目赤字达3934亿美元,外贸逆差更是达到4496亿美元。克林顿政府几经努力于1998年成功消灭财政赤字之后,由于布什上台以来推行大规模减税计划和增加军费开支,于9月30日结束的2002财政年度再次出现1590亿美元赤字。

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在可预见的时期之内,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尽管一般预计美国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赤字仍将呈扩大之势,但不至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前提是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然而财政赤字如果持续扩大则会对实体经济的运行和资金流动,从而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

5.高失业下的复苏与通货紧缩

近期国际上在对世界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当中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在高失业下的复苏;另一个是认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通货紧缩时期。

2002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走出了短暂的衰退,但失业率却仍然居高不下。月度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失业率稳定在5.5%~6%范围内,9月份的数字为5.6%。

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低通胀时期。1994年~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年均为2.1%和15.7%,分别比1984年~1993年期间低2.1个和32.8个百分点。从近期看,2002年美国CPI月同比增长最高仅为1.7%,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通胀率始终稳定在欧洲央行所设定的2%左右的调控目标范围内,其中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低于整个欧元区的数字。而日本则在近10年的经济不景气中进入通货紧缩。发展中国家通胀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在数年的高通胀之后,也进入了一个物价低增长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仍然是脆弱的。一般而言,就业增长缓慢是经济增长乏力所决定的。一种对美国高失业的解释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上升了。但是目前美国的GDP增长速度显然低于其潜在增长水平,同时失业率也明显高于GDP迅速增长的1997年~2000年。因此,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业问题,美国经济实现稳定复苏仍然是困难的。

全球性低通胀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性部份产品,特别是半导体器材、电子通讯产品等生产能力过剩;二是部分发达国家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四是国际市场主要初级产品价格仍然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谷底徘徊。美国的高失业和全球性通胀低位运行都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也是经济增长乏力的必然结果。根据IMF的预测,2002年~2003年美国的失业率将继续有所上升,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通货膨胀仍然将低位运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尽管将有所上升,但仍然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1篇9

世界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及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结构看似稳固,实则蕴藏着很多矛盾: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经济衰落与美元一家独大形成矛盾,造成国际货币体系混乱;中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体,造成全球贸易失衡,全球贸易赤字主要集中在美国,其他几个国家长期盈余;中国和金砖国家经济大幅度增长,但没有权力,造成权力结构失衡;美国欠下很多外债,只能吸引国际货币进入,导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中国成为最大债权国。这些矛盾导致美国次货危机爆发,并波及到世界各地,导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

中国经济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21世纪初期,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的发展与国际产业转移息息相关,但转移过程却受到阻碍。从贸易方面来讲,中国和世界经济严重互相依赖。可以说,中国对贸易依存度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大国。从增量来讲,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已经超过美国。目前,中国只是全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表现为内部失衡、外贸失衡和金融失衡。这三个方面的失衡,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经济增长都不可持续,因此必须进行经济转型。

世界经济结构制约我国经济转型

首先,在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也是国际分工的结果,并不由我们自主选择。其次,发达国家掌握着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对国家金融体系及国际贸易体系的控制力,以及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它们希望维持目前这个体系。中国经济要转型,就会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和制约。最后,全球产业转移遇阻,中国无法将产业顺利转移出去。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已经出现变化:美国开始再工业化,海外投资回流;美国储蓄投资率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有了话语权;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提出。这些变化都是积极的,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但是并不足以改变世界经济结构。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俄格军事冲突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可称为2008年国际形势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两件大事。两者从不同层面折射出世界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二战后形成的东西方两大集团的角力在新形势下的继续;西方集团在试图瓦解东方集团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龟裂”态势;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南北力量悬殊的局面。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在深化。

俄罗斯同美国因格鲁吉亚问题激烈争斗,导致俄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陷入美苏冷战结束后少有的紧张局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体系剧烈震荡.迫使美国政府不顾公众质疑和有悖自由市场经济信条以重金救市。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两件大事,影响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说,前者标志俄罗斯经过十多年国势颓靡之后开始重新崛起:后者则标志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开始从其权势顶峰下滑。这两者从不同层面折射出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当今的世界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形成的。世界上突出地存在两大矛盾,一个是分别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因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而尖锐对立:另一个是南方发展中国家和北方发达国家因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不同而相互割裂。这两大矛盾影响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成为世界的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因此而构成“东、西、南、北”的世界格局。这里所说的“东、西、南、北”并非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有其特定含义的。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中东欧国家剧变。这一世界格局受到很大冲击,但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东西、南北两大矛盾依然存在。美苏冷战虽告结束.但世界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一些人习惯于从“极”的概念勾画世界格局,有的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单极”。有的认为是“多极”,有的认为是“一超多强”。这些诠释是从少数大国的视角,而不是从全球的视角看世界,实际上把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似乎少数大国可以决定世界命运。因而,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多极化”作为反对美国一家独霸世界而提出的命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多极”绝非仅指少数强国。把世界格局概括为“一超多强”是不妥的。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的客观现实,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而且也无法解释越来越受世人关注的一批“新兴国家”陆续崛起的现实。

历史形成的“东、西、南、北”的世界格局目前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这些年来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在冷战后奉行试图长期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和它极力推动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也从反面对世界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起了助推作用。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方两大集团的角力以新的形式在继续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东西方两大集团的角力,集中反映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事务主导权的较量,也就是长达几十年的冷战。苏联解体、中东欧国家转制,显示西方集团赢得了这场冷战。在这之后,西方集团继续对“东方集团”国家采取攻势,利用北约、欧盟双东扩为主要手段,不停顿地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问。经过十几年的演变,不仅中东欧国家和原属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加入了西方集团的标志性组织——北约和欧盟.而且“东方集团”的剩余部分——独联体也在西方策动的各种“颜色革命”的作用下一分为二,乌克兰、格鲁吉亚积极争取加入西方集团,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出于各种原因在东西方之间搞平衡,只有白俄罗斯同俄罗斯站在一起组成俄自联盟。今年发生的俄罗斯同格鲁吉亚之间的军事冲突。实际上是俄美之间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争斗的继续。所不同的是,当年美苏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再是造成美俄争斗的主要因素,双方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分歧成为双边关系的主轴。

俄罗斯作为“东方集团”剩余力量的中坚,在普京离任总统之后,调整内外政策,稳定国内形势,改善人民生活,徐图重振国力。经过多年努力,俄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得利于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恢复到冷战前的水平,清偿了外部债务,积蓄了可观的外汇储备。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总统2006年公开宣布俄改变过去争取“融人西方”的战略,而要发挥与俄实力相适应的世界影响力。在这之后,俄对西方的态度逐步强硬起来。直至2007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以前所未见的严厉口吻抨击美国。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加上得到恢复的经济实力,使它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大增。俄早就寻求时机,回击西方步步进逼的压力,以摆脱被动局面。这次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在美国默许或支持下贸然试图用武力收复南奥塞梯,恰恰给俄以难得的机会。

俄格军事冲突从实质上讲是俄美的较量。从时机上看,目前对美国是不利的。美国深陷中东、阿富汗乱局.国内经济形势因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又面f临总统选举,布什政府时日无多,难有大的作为。再者,美国支持科索沃独立开创了恶劣先例,又是格鲁吉亚首先动武,因而在道义上失去主动,更难以赢得欧洲主要盟国的支持。经过俄格这一仗,美国今后要想进一步向东扩展北约,尤其是将乌克兰、格鲁吉亚拉人北约,将会更加困难,因为其欧洲主要盟国都会更加顾忌激怒俄罗斯.以免酿成更大动荡。预期美国新总统上任后,美对俄政策将会有适度的调整。一些媒体热议美俄之间可能爆发“新冷战”.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无论整个国际形势以及美俄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了双方都不会使它们的争斗走向全面的对抗。经过一段时间,俄美关系以及俄欧关系仍会恢复到又斗争又合作的常态。

在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下。俄罗斯既不可能“融人”西方世界,西方集团也无法彻底消除以俄为主力的“东方集团”。东西矛盾依然存在.双方之间的角力还会继续,形成时紧时松的局面。这将是世界格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西方集团在试图瓦解“东方集团”的过程中,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龟裂”形势

东西方本是“共存”的。在“东方集团”日渐式微的情况下.西方集团“共同面对外部威胁”这一重要粘合剂也随之逐渐失去作用,从而使西方集团存在的基础发生动摇。西方各国普遍将自身国家利益前置于同盟关系,只有在不损害本国利益的前提下.才会采取协调行动。北约在其首次区域外行动的阿富汗战争上遭遇兵力不足、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以及这次在俄格战争问题上法、德等“老欧洲”盟国始终不肯积极配合美国向俄施压,都表明西方集团的最大军事组织——北约需要新的“定位”。

共同安全威胁的消失以及力量对比的改变,美国同其盟友2.,fnq虽仍有共同价值观和所谓民主政体做凝聚力.但无法避免出现越来越多的利益矛盾和政策冲突。概括地说,主要有三:

(一)战略目标相左。冷战后,美国自恃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综合实力,企图长期称霸世界.或者说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美国历届政府一直奉行这一战略。欧洲国家通过推进一体化和实现两德统一,实力增大,其谋求的战略目标是能够同美国“平起平坐”,改变“美主欧从”的关系(这是就仍在欧盟中起主导作用的“老欧洲”国家而言)。美欧双方追求的战略目标不一致.这导致双方之间固有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布什政府上台后推行美国一家说了算、罔顾盟友利益的所谓“单边主义”政策,更进一步激化了这一矛盾。尽管布什政府第二届任期在对待盟国政策上有所调整,但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二)政策理念不一。美欧双方在世界上都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想扩展自己的势力和影响.都极力推销西方的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但双方由于国情和在世界上所处地位不同.因而在政策理念和行为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简单地说,美国自恃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拥有超强实力,尤其是无人可比的军事、科技优势,对外一贯奉行实力外交.“强权即公理”,根本无视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将自己置于联合国之上,颐指气使,为达到一己的私利,对其他国家动辄采取打压、封锁、制裁等措施.公开对主权国家进行颠覆,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即使是不得不单独行动,也在所不惜。冷战结束后的多场局部战争无一不是美国带头发动的。欧洲国家通过和平联合而维持欧洲大陆多年和平。基于这一经验.欧洲更倾向于借助“软实力”以渐进的方式谋求实现自己的目标。它不赞成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方式,而主张所谓的“有效多边主义”。双方在政策理念上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对待联合国的作用以及反恐斗争,等等。

(三)利益冲突尖锐。美欧同属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属于同一层次,它们既是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又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经济全球化更进一步激化了双方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尽管双方都有人呼吁建立“跨大西洋经济共同体”、“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一类的机制,以加强协调、消弭分歧,但谈何容易。双方都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尤其是在事关自身重大利益问题上都不肯轻易做出让步.要达成一个广泛的协议就更是难上加难。双方为保护本国利益,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手段,致使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尖锐。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动荡、油价飙升、粮价上涨三大难题,始作俑者是美国。它自恃美元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大肆压低美元汇值,诱发粮、油价格同时疯涨,形成全球经济的混乱局面。欧洲国家也是美国这一损人利己经济政策的受害者。今年欧盟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与此密切相关。

现行国际秩序的各项原则是由美欧等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国际体系也是长期由美欧等少数国家所主导。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它们需要加强协调、合作,然而实际利益的纷争又使它们难以步调一致。西方集团因内部矛盾而凝聚力下降,将是一个相当长时间内的现实

三、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正在改变南北力量悬殊的局面

一批南方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近些年来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被世人称之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或“新兴国家”。这是世界格局中发生的最为重大的变化。

据世界银行前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的评估,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内的这批新兴国家,大约有30个。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迅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各国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进程中,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自身的条件和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没有照搬在西方发达国家占主流地位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注意发挥国家和政府的调控职能。新兴国家的兴起,使得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逐渐超过发达国家。目前,新兴国家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39.7%上升到接近50%。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到2027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将超过七大工业国(美、德、法、英、意、日、加)的总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已占世界外汇储备的75%左右。西方舆论惊呼,新兴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次剧烈震撼华尔街金融市场的风暴中.美国一些大的投资银行,例如摩根一斯坦利、雷曼兄弟等都曾纷纷向中国、新加坡等地的投资机构求助,就很能说明问题。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11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发展趋势探索

从目前情况分析,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也需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以此迎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具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论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谨以此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阐述

(一)发展现状分析

就现状而言,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其经济地位亦受到影响,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良机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不断创新,从而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金融秩序得以不断调整。基于上述因素,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始终维持现有体系,并坚持以下战略原则: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对于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强化与其之间的经济交流,构建相对稳定与和谐的经济交流平台,促进世界金融贸易的发展;在国内,对于大型私有企业,提供经济支持,促进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简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相对集中,在劳动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实施生产与出口,这是由导向型贸易战略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而实施产业调整就变成了势在必行的一项措施,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消除出口导向性战略弊端,如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以此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第二,转变出口贸易战略,形成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我国国内经济市场必须实施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尤其对于民族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形成新的产业链,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突出竞争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铺平道路。第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不断增强,因而必须与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既要竞争,同时也要重视合作,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形式也需不断转变,逐渐向集约型靠拢,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要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持久发力,就必须从完善自身建设做起,从发展角度分析,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健全制度。健全相关制度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鱼龙混杂,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素,因而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不会受到侵害,促使我国企业能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寻求发展机遇,保障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交流中不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是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进行经济交流的强大支持,因而,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其与市场经济调节相融合,继而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功能,借助我国法律法规保护,逐步与世界经济强国缩短差距。

第三,增强国际交流。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我国经济贸易发展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就要求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贸易往来,在区域范围内,达成共同发展目标,彼此增进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保持相对较好的沟通,以此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长久发展。

第四,强化科技发展,增加科技创新力。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呈现出高级化的形态,针对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高新科技发展较快,并且基本实现了出口,高新产品出口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新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出口产品相对而言比较有限,针对这一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加大对高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国家与政府应该给予充足的资金以及人才支持,只有提高我国高新产品的开发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依托企业来实现,因而必须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并为其科学创新提供支持,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以往的经验累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兼具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国际贸易中屹立不倒。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而愈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遇到了阻碍,我国政府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使其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潮流,由此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文章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并且分析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

[2]曹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6).

[3]金明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4(06).

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范文篇12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循环系统(6篇)
  • 下一篇:骨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3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