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例(3篇)

时间: 2024-01-15 栏目:公文范文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配电网;规划;可行性研究;管理

配电网的前期工作是指依据配电网规划开展配电网项目时所开展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核准工作。配电网规划的目的是如何根据电源发展及负荷增长情况合理地确定今后若干年某地区的电网结构,使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可行性研究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论证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项目技术方案以及主要工程量。由此可以引出,规划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近几年,大理州经济发展迅猛,用电负荷大幅增长,电力供需矛盾紧张。为了完善电网结构,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云南电网公司大理供电局扎实地开展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配电网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全局的各项经营指标圆满完成,全年供电量48亿kWh,供电可靠率(RS-3)为97.08%,综合线损率为12.24%,综合电压合格率90.68%。

本文旨在对配电网规划及依据配电网规划开展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配电网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现状调查分析不全面

大部分地区对配电网现状的分析不透彻,不能按照配电网规划内容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存在文字表述不清、基础数据收集不全、数据不准确、前后数据不对应、容载比与负载率概念混淆等问题,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出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对低压配电网的现状也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如:有的地区只是简单的介绍存在无功缺乏电压偏低问题,但没有具体的数值计算分析;有些地区对线路负载率及联络方式分析简单,不能反映出线路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2.负荷预测及电气计算准确性不高

配电网规划中,由于历史数据不全或者部分数据不真实,导致负荷预测结果偏差大,造成变电站布点、线路路径等网架结构方案误差大;部分电气计算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校验,造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较差。

3.设备选型不合理

在主设备选型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分析和相关计算,片面地追求截面和容量(认为越大越好);有些地区只是简单地更换大截面导线或大容量设备,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未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资产全寿命周期技术分析,不能充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4.技经指导原则缺乏,投资估算准确性不高

特别对于农网项目,大理州各县经济水平及地理环境差异大,但是取费标准未结合实际情况,导致投资估算不准确。

5.效益评估简单

对改造后的网架结构没有全面、深入、科学、细致的开展计算分析,缺乏规划前后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提升、线损率等一些重要指标的对比。经济效益评估简单,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计算论证,只通过一些简单的电量收益进行估算,不能为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

6.配网自动化建设落后

由于我国配网自动化工作起步晚,相应的技术政策、标准等较少,在规划中对具体工程、对一次设备的选择及有关技术要求上缺乏统筹规划,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未提出建设建议。

7.配电网与主网的建设发展不协调

主网规划对配电网规划起着导向作用,配电网规划是主网规划的基础,也是配网改造和建设的关键环节,对电网后期工作起着主导作用。大理州地处云南西部,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地区配网规划与主网规划没有统筹协调发展,造成局部地区供电半径大、损耗高、电压低、可靠性差等问题。

8.配电网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

配电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应纳入城市改造和建没的总体规划中。在过去的规划中,地方政府没有将城市配网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当中,只片面的设置相关变电站位置,甚至相关部门不提供本地区相关路网地图,客观上造成了城市配网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脱节。因此,需要强化其重要性和权威性,使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由于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电网建设投入大,导致设计资源紧张,部分设计单位设计资质低、单位规模小或者属于挂靠企业,其技术力量和人员水平不高,设计进度缓慢,对中间过程中提出的修改反应不及时。

(2)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及项目基础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人员有限,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规划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或部分企业未设置相关岗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工作没有常态化管理。

(3)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4)负荷收资分析不到位,导致部分输变电项目负荷预测不准确。

(5)10kV及以下项目库储备不足,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部分项目的工程量未经过实际勘测,仅凭经验估计,导致最终工程实施阶段的设计和可行性研究设计有较大出入。

三、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的体制问题

为了建立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南方电网公司在体制改革、农网改造、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许多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配电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管理上也存在管理体制的问题。目前配电网规划中的项目库是由各县级供电企业上报汇总形成,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以及资产上划进程不同,且目前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和南方电网公司,所以县级供电企业在上报规划项目及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随意性大,未对项目进行必要的理论计算和投资分析,造成投资项目库冗余,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相关工作。四、加强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的措施

1.加强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措施

(1)加强对配电网规划工作的重视,配电网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时序以及投资依据。为了保证配电网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电网投资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重视配电网规划工作。

(2)结合本轮大理州“十二五”配电网规划评审的实际情况,完善适合大理供电局以及各县供电企业实际的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技术导则需与规划区电网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增加技经导则和取费标准,指导配电网规划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3)结合当前进行的“一体化”改革,适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控模式,考虑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包括规划数据真实性、项目可行性、项目后评价、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的评估考核。

(4)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电力装备选型上要满足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及符合环境保护等要求。

(5)根据配网自动化及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一些地区适时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建设,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6)充分发挥电网规划专业技术部门的作用,对各县级供电企业进行配电网规划的技术指导,完善大理供电局计划发展部配电网计算软件的配置,各县级供电企业应在大理供电局的指导下,对本县的配电网规划及时进行滚动修编,保证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7)建议对从事配电网规划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电网规划原则和方法方面的技术培训。并鼓励其参加国内举办的配电网规划培训班,学习先进地区的配电网规划经验和方法,开拓规划新思路,提高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配电网规划质量。

2.加强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措施

(1)加强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做好项目选址、地勘、负荷分析预测、建设规模、接入系统方案、投资估算、报告文稿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全面提升可行性研究设计质量。

(2)注重过程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过程中,做好中间审查和沟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在可控范围内,减少设计失误失准现象。

(3)加强项目必要性、经济性分析,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高电网建设投资效益。

(4)结合当前进行的“一体化”改革,适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控模式,考虑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5)充实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提高各级人员对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辖区内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

(6)在日常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完善电网运行数据及设备数据,方便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开展。

(7)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业务和技能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质量。

五、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做好配网规划

(1)城市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电网规划是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把电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形成常态机制。在编制电网建设改造规划方案中,要注意紧密结合各片区的发展规划,充分反映当地政府对电网发展的需求,做好电网与政府的衔接,保证制定的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使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浑然一体,推动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同步”发展。

(2)具体做法就是结合政府部门出台的地区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变电站站址,以及在市政建设中配套电缆管网建设;在郊区新城和产业园区落实电站站址用地和电网线路通道;在风景名胜区编制架空线路入地规划,并与政府协商解决迁改中出现的问题。

(3)对于农村配电网中的未实施农网改造地区、未通电地区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优先解决有条件实施电网改造和通电的地区,不能实施的部分地区要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协调。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策略

物资计划在电力企业的计划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对提高电网设备的健康程度和安全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合理的对电力企业物资进行调节组织计划设计才能够有效的满足企业的各方面需求,避免物资企业出现浪费和积压的现象,使物资得到合理的配置。

一、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电力企业通过对物资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电力企业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促进经济发展。电力企业的物资流通也和其他企业的物资流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强电力企业物资流通与其他企业的联系,形成良好的流通体系,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

1.落后的物资管理思路

大部分电力企业被传统的物资管理理念所影响,他们大批量的进货,本着“迟早都要用的思想”,货物的储放造成了储存成本较高。企业重视物资成本,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计划,这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有利的。进行物资管理的目的是想降低企业的成本,进而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去评价物资计划的实际效用。

2.物资管理手段缺乏现代化

物资管理是一项涉及众多各个专业的工作,需要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种物资进行编制。电力企业需要通过用现代的物资管理手段来降低企业的物资成本。电力企业要根据周边市场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调整。为了控制企业的成本,电力企业要在整个物资计划、采购、生产等环节把好质量关,采取现代化的战略达成成本控制的目标。

三、加快“三集五大”建设,改善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的策略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可以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力,提升工作管理的效率,它是适应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

“三集五大”是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中提出的,实施两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1.讲究实事求是的原则

电力企业在物资管理上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要在可实行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定的目标要合理,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目标定的太高,会打击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产生畏惧感;目标定的太低,员工轻松完成任务,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员工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

2.讲究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对资源的相关配置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应该及时关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来保证供求关系之间的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

3.讲究严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物资计划管理应该是灵活多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对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观预测。在实行管理计划的时候,要不断调整计划,在符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同时也不能做太大的改动,这样不利于计划的实施。电力企业设定一个严肃并灵活的物资管理计划,在管理的过程中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4.加强综合计划的执行力

由于给电力企业专用供应方的议价能力是很强的,要想提高控制价格方面的能力,还要考虑定期批量进货,增强电力企业综合计划能力。要想提高物资计划管理的综合能力,就要提高物资供应体系的完整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5.寻找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平衡点

要想实现“价格合理,质量可控”的目标,就要对市场做广泛的调研,要想争取与供应商的合作,要计划怎样才能长期形成供货的战略伙伴的关系,已达到实现物资成本低,质量高的目标,保证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上涨的时候能够承受的住,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6.保证供应商的营销通道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能够在价格不稳定时期承受住编辑利润所带来的影响,需要电力企业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同时,物资企业还要按照市场变化规律,及时在产品上市上做调整,通过创新来巩固电力物资现有的竞争地位。

四、结语

电力企业在规划与调整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物资质量与成本的均衡发展,强化企业员工与供应商高合作的理念,建立协同的运作机制,应该紧紧围绕“服务工程,保障供应”的目标,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工程物资的全力供应。改进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计划,降低物资管理综合成本,以达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帝.电厂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集团经济研究,2011(35):11-13

供电企业文化工作计划范文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劳动用工;绩效考核;培训福利;企业文化

中图法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046-02

1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当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业务仍仅限于招聘、选拔、考核、工资发放、员工教育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

②人员流动机制不够完善。供电企业能进能出的通道尚未完全建立或者并不畅通。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原则上只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和转业军人,而且其中员工子女就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样做对于控制企业人数有好处,但是这也导致企业无法通过人才市场得到急需的各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同时,供电企业没有建立退出机制,员工除退休、辞职等因素外只进不出。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企业想要的人进不来,另一方面企业不想要的人大量沉淀,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③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备。管理学界普遍认同,员工的流动淘汰率低于2%是企业的“死亡线”,高于6%的企业才能生存。然而,目前供电企业虽然大都实施了一系列引人、用人和留人的激励机制,但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只将其笼统地归纳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并未制定具体指标,操作起来人为因素大,影响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同时,虽然供电企业实行了劳动合同制,但“铁饭碗”并没有真正打破,不论能力如何,能否胜任工作,只要不犯错误,一般不会解除劳动合同,供电企业的流动淘汰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

2改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1编制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①制订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规划。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单位间关系、界限、职权和责任的沟通杠架,是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综合当前供电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组织结构明显具备直线职能制特征,普遍以省公司为一个核算单位,各二级单位的设置行政区划色彩较浓,管理方式受地方行政干预影响较大,组织机构的设置过程中,多头管理的现象还存在,上下对口的观念还没根除,组织结构精简压力大。这种结构层次多,执行力差,效率低,严重制约了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下一步编制组织机构规划中,要适应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对原有业务整合至相应专业机构,完善各专业管理内部组织体系建设,在满足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减少机构层次和职能部门,逐步实现组织机构的专业化、扁平化。

②制订合理的人员需求计划。当前供电企业尤其是基层供电企业用工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员工整体素质还不高,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从业人员总量过剩,主要生产技术岗位严重缺人,一般管理岗位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中青年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过多,生产一线人员过少;三是和谐发展与减人增效的统筹安排。我们要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侧理念,在开展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基础上,推进标准化岗位设置,按定员组织生产,科学核定各类用工规模和人员配置计划,严格上岗标准,实行竞聘上岗和岗位动态管理,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实现用工规模控制与效率目标控制的有机统一,逐步解决实际用工困难。

③制订可行的人工成本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目前的供电企业会计核算并未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单独核算,没有将其资本化,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我们在编制人工成本计划时,要将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纳入财务报告体系,在强调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刚性预算同时,还应当提高人工成本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人力资源进行价值确认,加强人工成本的监督和过程控制,逐步过渡到按定员核定人工成本计划,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信息。

2.2搭建完善的用工体系

2.2.1建立完善的用工制度体系

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的正式工、农电工、集体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等多种用工方式有可能引起的用工风险明显增强。据研究,在长期的劳动纠纷司法实践中,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订的企业内部用工管理制度,在劳动纠纷案件中具有法律法规同等效用,其作为调解或判决的依据,一直被劳动仲裁部门或司法机关采用。当前,供电企业应当适应新的形势,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用工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清理,根据法律法规新的变化,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用工制度重新进行修订、完善和规范,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和民主管理程序,重点规范管理流程,严格制度执行,使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建立一套完整的用工管理制度体系,为规避劳动用工风险提供制度保障。

2.2.2建立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于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增加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供电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用工性质,签订不同形式的《劳动合同书》,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用工管理机制。对各类用工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和解除合同条款等内容,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书》并予以鉴证,为规范劳企双方关系提供法律文书,建立以劳动合同为纽带的新型劳动关系。同时,应发挥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完善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建设,加强劳企双方合同履责意识,在不同层面上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2.3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绩效考核是指企业组织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目的是使企业与员工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和自身的职责,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为薪酬分配、人才培养与选拔、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客观依据,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①正确地认识绩效考核的作用。在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中,要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护航和控制作用,突出安全、成本、边际贡献,在重视“显性”业绩指标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优质服务等“隐性”业绩指标,形成绩效考评结果与岗位动态管理、薪酬管理和培训管理相衔接的机制。

②设计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考核最关键的工作是确定可考核的、适当的考核目标。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必须结合预算计划进行设计,体现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则。要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突出易考核、可操作的原则,抓住关键点、淡化一般点,做到“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在指标权重的设置上,以其对总目标的贡献程度为依据,主要指标权重大、次要指标权重轻,对关联指标根据单位责任大小设置不同的权重。向所有的考核者和考核对象提供明确的工作绩效标准,各单位、部门的日常经营管理均应围绕着它来进行,建立一套覆盖全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4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福利

在当今时代,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生存能力将最终取决于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适应新时代的挑战,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胜任岗位的能力,而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实践获取。供电企业要将培训福利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创新应用到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工作中,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大胆探索和实践员工培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①加强培训基础管理。要制订和完善各级供电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逐步建立人才的培训和激励制度体系,分步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强企”发展战略。

②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各级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供电企业培训网络,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投入,配置必要的教育培训设施设备和场所,提高培训的适用性,创造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

③加大分层培训力度。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继续执行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实施、培训监督和培训效果评估,修订现有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办法,按照管理型、技术型、技能型分类别、分层次大力开展全员培训,并注重培训项目质量考核,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开展定向培养工作。根据群众推荐、组织考核,结合员工的特长和兴趣,有计划地选送有培养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优秀员工、关键岗位的人才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系统内专业单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深造,开展定向委培、代培活动。

3结语

当前,供电企业正在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劳动用工、绩效考核、培训开发、企业文化等多项机制创新改革,这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供电企业一定能够大胆创新,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供电企业目标,不断开发和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各级供电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进自身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5篇
  •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日记大全字左右(1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