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4 栏目:公文范文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1

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炽热的民生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林业在生态惠民、绿色富民、精准扶贫中的新使命。我们要深入践行这一战略思想,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增强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让人民群众更加便捷地享受生态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优质林产品,推进更多贫困人口依靠发展林业精准脱贫。我们将加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森林经营,强化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重点包括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大江大河源头生态保护修复、森林经营、良种培育、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等。我们要建设林业产业工程。加快发展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竹产业、生物产业、沙产业、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绿色产品的需求。建设一批国家储备林基地。

千头万绪利民为先,一枝一叶总关情。惠民是发展的落脚点,是施政所向。落实生态惠民要加强以人为本。《办法》把以人为本作为评价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公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关键还在于让人民群众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使群众切实感受体现在评价考核结果中,才能使评价考核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近日,田江街道办的“环保大巩固”正着重于集中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集中整治养殖场污染、整治公安四所、邵阳监狱和二炮部队生活污水污染等,确保了环境的安全,维护了人民的环境权益。同时,落实生态惠民要加强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全民共享,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呵护生态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惠民要切实让老百姓参与其中,通过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普及,使老百姓在思想上得实惠,让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健康生活;通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推动环保听证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进一步落实,使老百姓在社会中有获得感;通过各类生态、环保行动持续全面的开展,使老百姓在在行动中有参与感,提高市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以生态惠民为目标,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共建,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保障措施

1发展思路

海原县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思路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积极适应林业发展的新常态,立足县情,围绕全县生态建设突出问题,以扩绿线、加快生态林业建设,调结构、推动民生林业发展,守红线、加大资源管护力度,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推进依法治林,建设美丽海原。

2发展目标

根据海原县林业“十三五”规划,到2022年全县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增强、结构较为稳定的林业发展体系。全县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达到15.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14%左右,林业产值达到3.8亿元。形成北部的防风固沙林,中部以南华山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南部以月亮山为主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引黄灌区防护林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以枸杞、苹果、香水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为主的生态经济体系,形成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文明生活方式、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观念的生态文化体系。

3发展重点

3.1扩绿线,加快生态林业建设

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优先发展战略,加大生态重点区、脆弱区生态治理和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着力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

3.1.1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封山育林项目,落实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切实巩固好现有的生态建设成果;积极争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其安排到生态脆弱区、重点区和与老退耕还林地连片区,便于以后集中管护;依托三北工程,大力营造扬黄灌区、库井灌区的农田防护林和坡改梯区域的地埂林;按照迁出一片、修复一片的要求,深入实施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这也是近几年植树造林主战场;湿地保护工程是海原县生态修复工程的一个空白,积极争取将石峡口、海子、苋h河、园河等库水域纳入湿地保护工程,切实保护湿地及周边环境;推进南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月亮山区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和建设。

3.1.2把县城的绿化作为一个整体,合理布局公共绿地。通过点、线、面有机地连接起来,“点”就是公园、广场等;“线”就是主干次街道和路;“面”就是绿化集中片区、机关和居民区。要按照园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在树种选择上、绿化布局上要突出景观效果,注重乔灌草和观花、彩叶树的搭配。着力把西湖公园、海城公园、牌路山森林公园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的城市公园,使之成为海原县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

3.1.3按照道路林荫化和庭院林果化的标准,实施道路绿化,建设环村庄绿化带,积极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不断深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是积极引导林权到户的农民实施“兴林富民”工程,促进农民致富;二是建立和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权承包、流转、抵押贷款、纠纷仲裁、信息化管理等,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3.1.4实施通道绿化。对全县主干道路和乡村道路实施绿化,按照林荫化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通道绿化全覆盖,深入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重点打造好福银高速公路过境段和海同、黑海2个一级公路的高标准绿化,使其真正成为展示海原良好生态的重要窗口。

3.2调整结构,推动民生林业发展

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发和发展林业产业,切实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3.2.1发展枸杞产业。在高崖、李旺、七营等扬黄灌区和库井灌区发展枸杞种植,使全县面积稳定在5333hm2左右。同时在三河镇扶持建设枸杞良种繁育推广基地,成为枸杞产业的另一个增长极。

3.2.2扩大红枣、香水梨、苹果种植规模。结合美丽村庄建设行动,把红枣、香水梨、苹果作为庭院经济林发展的重点,适度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扩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3.2.3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依托现有的退耕还林资源,通过招商引资或规模林地流转等形式,开发柠条饲料加工、杏树产业(红梅杏)、采种基地等后续产业,既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又增加了退耕户收益。

3.2.4选择发展适宜的木本粮油植物。重点在坡改梯区发展仁用杏、文冠果等木本粮油植物。

3.2.5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根据现有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在集体林中重点发展生态养殖、中药材种植、农家乐旅游等。在国有林区南华山、西华山、拐洼等开发森林旅游路线和景点。

3.3守红线,加大资源管护力度

坚持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实行“边建设,边保护”,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巩固好建设成果。

3.3.1科学划定林业生态红线。参照国家和自治区划定的林业生态红线,科学划定海原县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4条红线指标。只有划定红线,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尽快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状况恶化的趋势,达到生态安全线以上,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奋斗目标。

3.3.2深入实施好森林抚育保护项目。严格落实中幼林抚育项目,切实提高林分质量;探索和实施好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项目,落实管护责任制,保护好集体公益林;积极争取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器具配置,认真落实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3.3.3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组织开展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打击乱砍滥伐、非法采石采砂、狩猎、贩卖野生动物、偷牧等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3.3.4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切实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既要严格把关,确保征占用林地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用地政策,又要提高效率,保障各项建设依法及时使用林地。同时加强对采石、采矿、取土使用林地的管理,严禁乱批、滥占林地。严格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管理,及时做好异地恢复造林。

4保障措施

4.1全面深化改革

林业深化改革以国有场圃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为主要内容。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对国有林场改革部署,深入推进海原县国有林场改革,科学界定国有林场性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创新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和完善政策体系,切实发挥其在海原县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确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地流转、资源评估、抵押贷款等配套制度,激活和挖掘林地生产力。4.2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实施严格的林地保护政策。进一步完善海原县林地占用、林地出让审批,强化林地占补平衡管理,应将林地保护利用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生态评价和奖励机制。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将地方林业重点项目、补贴资金、奖励经费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三是通过林业深化改革和创新,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4.3坚持科技兴林

积极争取一些林业科技示范项目。结合海原县实际,亟待解决抗旱树种培育,抗旱造林技术,枸杞、苹果栽培技术,香水梨复壮选育,病虫害统防统治,特色苗木的快繁技术等,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产品的科技含量。4A加强队伍建设

海原县林业人才断层、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已不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抓科技就是必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引进规划设计、技术推广、森林经营、园林管理等方面短缺人才;其次,以基层林业站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服务林业发展技能;最后,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和交流,解决林业生产中的科技难题。如香水梨复壮选育、抗旱造林配套技术研究、引种驯化技术等。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3

会上,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树丛作了题为“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代表局党组通报了2012年林业工作完成情况和2013年林业工作安排意见。副局长印红、孙扎根,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副局长张永利,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武警森林指挥部主任何宏成,国家林业局老领导王志宝、李育材、赵学敏、江泽慧出席会议。

赵树丛说,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辟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要科学分析我国生态建设新形势,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赵树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业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一定要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这六大职责,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六大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赵树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赵树丛强调,2013年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要求,重点抓好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5个方面工作,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一是抓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林业改革起步较晚,任务艰巨,但是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继续探索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二是抓资源。要把林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增加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基础。三是抓科技。要积极推动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绿色经济评价体系研究,加强重大生态灾害防控、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生物产业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真正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植树造林成本,降低林业资源消耗,提高生态建设成效,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四是抓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确保更多的人享受到绿色生态产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五是抓民生。要把改善林区民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让生态建设和保护者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要着力解决林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彻底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充分调动林农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赵树丛要求,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夯实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保障。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规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林业部门的良好形象。一要用底线思维修炼作风。二要用实干精神推动工作。三要用公仆情怀服务群众。四要用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五要用优良传统力戒奢靡。六要用创新管理减少检查。

会议认为,2012年,全国林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林业改革继续深化,造林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林业重点工程深入实施,资源保护管理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取得显著成效,林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生态文化引领作用日益显现,林业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深入,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林业行政能力全面提升。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2年11月底,13个省份超额完成了全年造林任务,全国共完成造林9012万亩,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共完成森林抚育1.236亿亩,为计划任务的117.7%。国家林业局下达2013年造林任务为9000万亩,森林抚育面积为1.05亿亩。在全球经济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国林业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预计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7万亿元,增幅21%,提前3年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万亿元目标。国家林业局提出,2013年这一数字要达到4.5万亿元,也就是继续保持21%以上的增幅。2012年,我国全年恢复湿地2万公顷,新增湿地保护面积9万公顷,新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68处,并确认11处国家重要湿地。针对依然存在的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等问题,2013年,我国计划开展打击破坏湿地资源专项行动。

2012年,我国社会造林和工程造林齐头并进,企业造林、大户造林、专业队造林快速发展,义务植树、身边增绿、通道绿化、森林进城等活动深入开展。全国义务植树24.94亿株,为计划的99.8%;还营造了珍稀储备林165万亩、速生丰产林981万亩。与此同时,我国完善了森林抚育规程,启动了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森林抚育经营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开。

为2013全年完成营造林9000万亩,抚育森林1.05亿亩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在《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和《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林地、农田防护林、草原防护林、水系防护林、路网防护林、城镇绿化等用地的潜力,进一步争取加大后备资源培育力度,争取尽快重启退耕地造林工作,认真实施三北五期工程,加快长江、珠江、沿海、平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推进森林抚育样板基地建设,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大力培育良种壮苗等。

近10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用了57年,从1万亿元达到2万亿元用了4年,从2万亿元达到3万亿元仅用了1年。2012年的全国林业总产值是2002年4634亿元的8倍。目前,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的林业产业总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2012年,全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全国主要林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木材产量达8088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达2.07亿立方米,干鲜果品、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产量达1.46亿吨。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536万亩,销售额达到1068亿元,出口创汇4.8亿美元。油茶种植面积超过5500万亩,茶油产量超过37万吨,实现年产值245亿元。部级森林公园达764个,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突破5.1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5%,直接收入超过45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3500亿元。

2012年,我国编制了人造板、特色经济林、花卉、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林业产业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加大了产业扶持力度,中央财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资金增加到37.9亿元,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增加100个。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签署了支持林业发展合作协议,中央财政贴息达14.7亿元。

2013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兴林富民步伐。一是制定实施《林业产业倍增计划(2013-2022年)》,开展部级林业重点企业、国家标准化示范企业、现代林业生态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工作。二是继续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形成林业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三是规范发展林业会展经济,实施林产品品牌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四是加大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和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发展森林旅游、花卉、竹藤、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五是加强林产品质量监测,建立林产品信息预测预警系统和信息平台。

记者还了解到,2013年国家林业局将在实施现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同时,积极谋划启动一批新的工程,切实增强森林、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据悉,虽然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布局不平衡、生态承载力低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森林分布碎片化和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还有一半尚未得到保护,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依然在持续。荒漠生态系统问题更加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

会议指出,林业实施的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是生态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明年,林业系统应该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在认真实施现有重点工程的同时,积极谋划启动一批新的工程,切实增强森林、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当前,国家林业局将争取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和后备资源培育力度,争取尽快重启退耕地造林工作,认真实施三北五期工程,加快长江、珠江、沿海、平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做好重大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准备工作,开展打击破坏湿地资源专项行动。同时,继续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大力培育良种壮苗。

今后,国家林业局希望尽快启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工程,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生态区位、特殊的生态需求,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修复工程。同时,建议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谋划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健全和完善生态工程布局,形成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重大工程推动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为期两天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于28日闭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代表局党组对会议作总结讲话。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1篇4

【摘要】本文概述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环境恢复与治理情况,介绍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尽快启动生态补偿机制;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发展生态修复后续产业;加快形成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关键词】生态移民;生态建设;环境恢复与治理

宁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人工抚育的基本方针,1999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2001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区范围的封山禁牧,实施了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及水源涵养林建设、防沙治沙、六盘山“三河源”水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保护林等六个百万亩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迁出地1270万亩土地的生态恢复。累计造林1300万亩,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430万亩,建设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4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0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固原市森林覆盖率由4.2%提高到21.4%。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村入户。贫困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基本遏制,昔日荒塬变绿洲,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部分地方已明显逆转。[1]据监测,2014年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指数(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指数是由环境、资源及经济等多个因子综合确定,它代表了某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是一个反映重要属性的指标)。[2]有8个县区超过80%,其中,最高的彭阳县达到93.45%,最低的泾源县为82.62%;“地表水质达标率”所有县区评价值达到100%,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除同心县评价值为94.12%,其他7个县区达到100%。[3]

为统筹推进六盘山地区生态建设,2013年宁夏政府制定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规划在2013-2022年期间,重点对380.1万亩耕地、宅基地实施造林种草人工修复。宁夏生态移民生态建设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主要特点

1、林业建设步伐加快,生态修复工作逐步推进

中南部移民迁出区始终把生态恢复工作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打造“生态宜居市县”的重点来抓。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确保实现移民一片,生态恢复一片的目标。采取封、造,育、管,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进行大搬迁、大绿化。生态移民迁出地区都建成了生态恢复示范区,如固原市采取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措施,建立起以山脉为骨架,以流域为单元,乔灌草复合搭配的生态体系。泾源县对整村搬迁的区域建立了护林点,并配备专业护林员,同时对迁出区宅基地、院落及空闲地进行植树造林3000亩。原州区把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壮大国有林场有机结合,将移民迁出区土地全部划归国有林地并由林场经营,承担生态恢复工作。

2、落实治理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生态移民搬迁过程中,迁出区结合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加大生态修复的力度,使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草植被大面积恢复,沙化土地逐年减少。固原市在移民迁出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的土壤侵蚀程序比退耕前有了大幅降低,草原植被覆盖度由退耕还林以前的35%提高到73%。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次数减少、强度减弱,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根本性转变。盐池县在移民迁出区采取“封、飞、造”相结合,“草、灌、乔”合理配置措施,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流动沙丘基本固定,植被得到恢复。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通过移民搬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逐年修复生态等措施,固原市农村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有效调整,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开始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中,林业产业发挥了主要作用,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固原市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针叶树育苗等林业产业,已建立起以彭阳县为主的“两杏”面积80万亩、原州区无公害枸杞基地6万亩、隆德县林药间作面积10万亩,泾源县针叶树育苗面积26.8万亩。

4、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带动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初见成效,接近林区和草地的地方植被已连成一片。依托良好的森林、草地资源环境,挖掘人文历史和自然地貌景观进行休闲旅游,前景可观。泾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和人文资源,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展示、民俗文化发掘、“农家乐”民俗接待、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等产业项目,特色优势逐步显现。盐池县经过对干旱荒漠区多年的治理和修复,已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局部地区呈现出沙海绿洲现象,具有周边地区无法比拟的旅游价值,也为休闲旅游带来了商机。

二、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环境恢复与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修复资金投入不足

宁夏用于生态林业建设资金有限,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资是补贴性的,且标准较低,乔木每亩300元,灌木林120元,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市、县(区)均存在造林经费不足,欠账多、压力大的问题。固原市生态林占森林面积的85%以上,主要起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群众直接受益不高。固原市生态补偿面积少,国有林每亩仅补偿5元,个人林补偿10元,影响企业、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2、移民规划区内存在遗留问题

有的移民规划区内的自发移民虽然人已搬迁出去,但地还在规划区内,常回来向政府提出各种要求,影响移民区的整体规划。一些村庄整体搬迁后,村庄又规划为生态养殖区,建立了养羊、养牛、养鸡场,雇用外来人员看护养殖,这些人员也有拖家带口的,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新的移民,造成搬走一大批,又来一小批的问题。

3、后续产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

生态移民迁出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种养业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不健全,农产品深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同时,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项目支撑少,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产业与农业、林业、文化产业等结合不够紧密。有的生态移民区发展旅游的前景很好,在移民时应留下一些好的设施作为今后的基础设施,避免再进行二次投资,结果实行一刀切都进行了拆除。另外,制定生态恢复区旅游发展规划还不够完善。如泾源县老龙潭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后,对景区生态破坏严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将要对景区生态进行再次修复的问题,不利于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

4、植被修复重造轻管

生态修复人工措施以人工造林和草原补播改良、人工种草为主,但由于管护经费缺乏,生态修复区域面积大,后期缺乏有效管护。部分人工生态修复区病、虫、草害严重;群众偷偷在林区放牧牛羊,损毁林木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部分生态修复区域林木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综合效益低。[4]

三、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环境恢复与治理对策

1、尽快启动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国家应将生态移民迁出地区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二是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地区列为生态效益补偿综合试验区,将该区域林地、草地和湿地等生态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加大补偿力度;三是在六盘山生态圈泾河、渭河、清水河“三河源”15?-25?主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提升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功能,为西部水资源安全提供保障。[5]四是制定出台宁夏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探索市场生态补偿方法,将生态建设编制为CDM项目,争取市场融资,加快生态移民区建设。

2、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使生态优先变成生态移民迁出地区普遍行动和遵循的道德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意见,不断推进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相关部门要及时指导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工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突破,以封为主、封造管相结合,使350万亩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得到恢复,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发展生态修复后续产业

立足地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以产品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为导向。大力培育以地方适生经济树种为主的林果产业;以优质牧草、兼用饲料林为主的饲草料产业;以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以牛羊舍饲、草原划区轮牧及林草地家禽生态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以马铃薯、牛羊肉、果品、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二、三产业。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和优质品种,努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修复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化发展及综合效益,实现生态移民区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生态移民迁出地区生态修复、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通盘考虑,自治区级生态建设和旅游项目资金使用应向生态移民迁出区倾斜。保留一到两个完整的移民村庄,建立原始移民自然博物馆,供人们旅游参观或进行传统教育。

4、加快形成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一是创新生态建设投资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林业建设政策体系,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建立“四项制度一个体系”深化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各级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试点,规范林地林木流转程序,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三是加强管护队伍建设,按照《森林法》《草原法》《封山禁牧条例》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封、造、管一体化管理,严禁乱占乱垦迁出区土地、乱砍滥伐现有林木。

【参考文献】

[1]宁夏农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R].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2016.8.

[2]杨月梅.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3]宁夏六盘山片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报告[R].自治区统计局,2016.5.

[4]张耀武.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报告[C].2016宁夏生态文明蓝皮书,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127.

[5]六盘山片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R].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资料,2016.7.

【作者简介】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5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以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为统领,以林业特色产业、林下经济发展、林业精准扶贫为抓手,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切实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积极实施森林城市创建,夯实林业生产发展基础,创新林业服务管理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我县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6年计划完成新造林2万亩,其中长防林造林1万亩,退耕还林成果专项造林2500亩,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项目1000亩,石质山造林绿化工程3000亩,其他造林项目2700亩;完成中央财政补贴森林抚育3.5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10个;全县森林资源限额管理消耗量控制在省下达限额60%以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6.5‰以内;全县林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1、打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收官仗。在巩固好往年工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2016继续实施新造林2万亩,其中长防林造林1万亩,退耕还林成果专项造林2500亩,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项目1000亩,石质山造林绿化工程3000亩,其他造林项目2700亩;在完成省下达造林任务的基础上做到五个结合,即:与“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绿化提升相结合,提升绿化美化效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创建富有特色的森林村庄;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做到同步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与农民增收倍增计划相结合,突出增收增效。

2、准确把握政策,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3、大力推进森林经营工程,完成森林抚育3.5万亩,巩固实施生态公益林,落实生态效益补偿。

(二)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4、推进创建部级森林城市工作。对照《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落实创建任务,完善档案资料,做好补差补缺工作,积极配合做好验收工作。

5、扎实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对照《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完善档案资料,做好自查验收,及时申报,做好省级验收工作。

6、完成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10个的创建任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生态文化村、花园小区和园林单位创建活动。

(三)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7、围绕生态立县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坚持“以封为主,封、育、造、改、管”相结合的方针,采取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办法,对生态脆弱、植被薄弱区域逐步实施生态修复。

8、巩固城区周边生态修复成果,进一步扩大修复范围和效果。

9、启动梅、响两大水库周边的生态修复工作,结合梅响两大水库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实施生态修复。

(四)持续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林农增产增收。

10、突出板栗、毛竹、油茶、山核桃等优势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县政府提出的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继续实施板栗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板栗园1万亩;实施毛竹增效工程,完善提升青山尧塘毛竹科技示范园,在青山、张冲、油坊店、麻埠等乡镇新建笋用竹基地3000亩,促进竹产品加工和竹笋产业,提高竹林效益;实施油茶集约化经营工程,加强大别山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管理,促进油茶产业与旅游业等融合发展。

11、加强科技推广,提升产业竞争力。抓科技示范,邀请省内外专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结对帮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间套种、配方施肥等丰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1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发展。积极谋划争取项目,扶持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投入产业基地建设,创新产品品牌,增强企业带动能力。

13、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食用菌种植,发展林间采集加工和生态休闲养生项目。结合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要求,抓好我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技术服务资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引导林下经济发展和林下经济产业开发。

(五)持续推进林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林业管理水平。

14、做好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全面提升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将资源、林地、营造林、古树名木等相关因子有机融合。

15、加强天马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能力建设。做好保护区范围规划调整和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快实施保护区三期项目建设。

16、做好森林防火指挥监控信息系统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提升森林防火技防能力。

(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始终保持林政管理的高压态势。

17、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广播、宣传车、宣传标语、发放一封信等形式,实现林业法规宣传的常态化,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培训,将林业政策法规送到千家万户。加强源头管理和社会监督制度,落实乡村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摸清村情、组情、民情和山场资源情况,建立资源管理档案,在资源管理上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健全举报和处置机制,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真正把森林资源管理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中。

18、强化林木采伐运输、林地征占用、野生动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在采伐上坚持严格限额审批制度,做到“伐前有设计、伐中有检查、伐后有验收”;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核)批制度,严禁先占后批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建立长效化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猎杀野生动物和采挖野生植物的行为;加大挂牌古树管护力度,认真开展第三次普查工作。

19、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严格监督检查,加强隐患排查,强化火源管理,落实防火责任,确保全县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制,强化监测预报和检疫检查,重点加强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的防控。

20、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落实,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各乡镇森林资源管理的监督,强化目标考核。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林业执法,加大对林业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保持林政管理高压态势。

(七)强化林权改革服务管理,促进林权管理规范有序。

21、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权流转、林权抵押、林权入股工作,推进森林资产资本化经营,盘活森林资产。积极协调和配合国土、农业等部门,做好林权登记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融合、整合,探索林地收储相关办法,规范森林资产评估管理等,形成一整套林权流转管理体系。

22、做好林权纠纷调解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工作思路,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23、积极实施森林保险工作,完成279万亩生态公益林的投保,积极推进商品林森林保险工作。

(八)强化林业队伍建设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林业对外形象。

24、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狠抓学习能力建设,重点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长期性、经常性教育不放松,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严格执行“四项规定”,严控“”问题。健全完善干部职工日常学习制度和培训制度,强化林业各项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力求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深学透。

25、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作风效能制度、党风廉政制度和财经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

26、加强基层站、所、队的阵地建设,加大基层基础设施项目的争取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基层站所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逐步改善基层站所队的办公和生活条件。

(九)实施国有林场改革,规范国有林场管理。

27、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15]6号文件精神和省市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一步对全县国有林场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并与发改、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及时做好对接;按照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及时制定我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全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各项中心任务。

28、开展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落实林业生态扶贫和林业产业扶贫任务。

29、积极做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作风效能建设、文明和卫生创建、双拥创建、招商引资、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方面的工作。

30、积极服务县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在林地征占用、采伐限额及林业项目的支持;提前谋划,主动参与,为县城区、产业园区建设和全县重点工程建设做好服务。

四、主要措施

(一)坚持科学规划,促进有序发展。高质量完成《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做好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发展、新一轮退耕还林等专项规划工作,以规划统领林业发展,以规划促进林业科学发展。

(二)抓好项目建设,推动林业发展。抓好项目储备和争取,千方百计向上衔接汇报,争取一批林业重点项目落地,确保2016年项目稳中有升;抓好项目实施,逐步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在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资金兑现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天马三期、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2016年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6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是重要自然生态资源,是全省国土自然生态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受人类活动长期影响,在国土陆地自然生态空间中,江苏自然森林资源保存少。近年来,全省持续努力开展“绿色江苏”建设,森林面积和质量稳步提升,至2016年全省森林面积15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2.8%(森林覆盖率15.2%,居全国第24位)。全省森林资源中人工林占96.7%,生态质量较高和生态功能较完备的天然林仅5.2万公顷,占全省森林面积3.3%,占全省国土面积0.5%。在相邻省份中,浙江省森林面积6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9%,其中天然林36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34.1%(2016年);山东省森林面积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6.7%,其中天然林约1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6.3%(2016年);安徽省森林面积396万公顷,覆盖率达28.7%,其中天然林占163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11.7%(2015年)。江苏森林生态资源禀赋相对较低。

但江苏湿地资源得天独厚。全省位于长江、淮河流域下游,东临黄海,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滨海滩涂辽阔,湿地资源极为丰富。全省有湿地282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25%(将部分近海与海岸湿地纳入国土面积计算),其中自然湿地195万公顷,包括湖泊、河流、沼泽、近海与海岸湿地等多种类型。全省湿地总量居全国第六位,仅列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国土面积大省之后。在相邻省份中,浙江省有湿地111万公顷,湿地率10.5%,其中自然湿地84万公顷;山东省有湿地174万公顷,湿地率11%,其中自然湿地110万公顷;安徽省有湿地104万公顷,湿地率7.4%,其中自然湿地71万公顷。江苏湿地资源总量大,占国土面积比例高,比较优势显著。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全省丰富的湿地资源不仅提供了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生产生活资料,是湿地周边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更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滞洪水、补充地下水、稳定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生态支撑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得益于丰富的湿地及其提供的资源,才孕育了江苏独特的水乡人文,成就了其富庶之地的美誉。而且全省湿地生态地位重要,全国七大水系中长江、淮河经江苏入海,黄河曾流经江苏700多年并留下496公里故道;太湖、洪泽湖、石臼湖、高邮湖、盐城沿海湿地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大丰麋鹿、盐城沿海湿地珍禽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东部近海与海岸湿地为亚洲最大规模同类湿地,是东北亚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为丹顶鹤、黑嘴鸥、勺嘴鹬等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提供栖息繁衍地,其中属于《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86种,占该协定保护鸟类81.9%;属于《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鸟类有57种,占该协定保护鸟类70.4%。

江K湿地资源面临开发建设、围垦、污染等多种威胁,而湿地保护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因缺乏有效保护,呈现出湿地面积逐步减少、生态质量逐步下降、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的不良趋势。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江苏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特别是近30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持续增长,湖泊、河滩、沿海滩涂、沼泽等湿地资源被大量围垦或转为他用,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由于围垦或占用,全省自然河流湿地减少9.8万公顷,长江沿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洲滩地、浅水区域被围垦1.56万公顷,占长江湿地9%。湖泊湿地减少10.6万公顷,里下河湖泊沼泽约95%被围垦或者转为他用;近30年来有8个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消失。1951~2015年,围垦沿海滩涂约480万亩。围垦湿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也导致自然生态资源严重破坏,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一些湖泊、沼泽、河流、滨海湿地甚至永久消失。

湿地生态质量逐步下降。由于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全省湿地生态质量持续下降。一是湿地水环境持续恶化。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渣、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垃圾、围网养殖等的各种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汇集于湿地,湿地水质不断恶化。长江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中度污染,41条主要入江支流45个控制断面中,水质符合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断面分别占22.7%、2.3%和20.5%(2015年)。由于污染物超过湖泊自我净化容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恶化,导致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虽然历经治理,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仍处于Ⅳ类。沿海浅海水域Ⅳ类水质、劣于Ⅳ类水质海域分别占到全省海域9.4%和9.4%,陆源排污入海严重,全省17条主要入海河流,均超过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质标准(2016年),滨海潮间带、浅海水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二是自然岸线被破坏或占用。堤坝或护岸工程、防洪(汛)基础设施满足了防洪防涝等安全需要,但阻碍了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生物信息交流,导致湿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十年来,长江自然岸线被占用约300公里,占长江自然岸线24%,长江滨岸自然生态逐步恶化。三是淤积和沼泽化趋势明显。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干扰,湿地淤积和沼泽化进程快于自然演替速度。由于泥沙淤积,洪泽湖西部与北部湖区、高邮湖西部与北部湖区湖床逐年抬高,逐步沼泽化。分散在农业种养殖区域或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小型库、塘、河渠,是农业种养殖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水进入主要河道的前置蓄积库,发挥着重要的前期蓄积、沉淀、分解和降解作用,但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这些小型湿地逐步淤积、污染。四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资源过度利用、水环境污染,及湿地面积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以鱼类资源为例,江河及沿海鱼类资源结构简单化、低龄化、小型化现象十分严重。

湿地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湿地生态功能维持需要一定的湿地面积和良好的生态质量来保证。由于湿地面积缩减、淤积和沼泽化等,湿地调节气候、滞洪防涝、蓄积水分、降解污染、提品、支撑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大幅减弱。由于开阔水域被大量围垦或占用,里下河湖荡地区库容由20亿立方米,下降到不足1亿立方米,区域“低降水、高水位”的洪涝灾害压力趋大。由于城市区域湖泊河流湿地被围垦或填埋,湿地总面积和湿地单体面积大幅减少,湿地在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等方面的功能减弱。

湿地保护是全球关注的生态保护热点,已成为各国政府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题中之义。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据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并已于2016年12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实施,对湿地保护修复提出严格要求。2015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湿地面积不低于282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修复或恢复湿地2万公顷。2017年初江苏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下一步,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法推进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必须夯实“三个基础”、强化“六项措施”。

扎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为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一是明确湿地的“身份”。将湿地视为一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者一种土地资源类别的认识,发展形成于20世纪中期。按照我国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湿地不属于任何一级土地类别,而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其他一级或二级土地类别中,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又如“其他用地”中的“沼泽地”等。“身份”不明是当前湿地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应当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湿地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并以一种单独但不排他的国土自然资源类别,通过湿地名录,明确其范围和边界,从而在国土开发利用规划、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关规划中,通过划定生态红线保留和保护湿地生态空间。二是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一个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湿地、森林等不同类别自然生态空间的最低保有量。针对江苏自然生态资源分布及保有量的特点,必须划定并维持全省湿地保有量底线,杜绝随意减少湿地面积,这既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生态资源需求,也是江苏特殊水乡历史人文保持和发展需求。国务院办公厅《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并明确全国湿地面积维持8亿亩底线。根据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要求,维持全省湿地面积282万公顷,是全省湿地面积保有量的底线,对此务必实施严格考核,落实地方政府湿地保护责任。三是完善湿地保护机制。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如水、土壤、鱼类、鸟类、植物等,均由不同部门根据各类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管理。应从生态系统角度,建立湿地保护协作机制,统筹湿地内各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厘清各管理主体职责,形成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强大合力。应强化规划引领和指导,根据湿地生态特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科学、系统规划湿地保护,合理布局,明确湿地保护重点措施,分解落实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湿地修复等目标任务。要建立稳定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保障湿地保护事业持续发展。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7

一、任务完成情况

1、义务植树

全区共完成义务植树30万株,参加人员20万人次。

2、封山育林

长防林封山育林计划14680亩,其中: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封山育林3680亩,规划在乡、乡、乡、镇;省级封山育林11000亩,规划在乡、镇、镇、镇和镇。

3、退化林修复

全区退化林修复计划2700亩,其中:油茶低产林改造700亩,规划在乡和乡;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退化林修复2000亩,规划在镇和镇。

4、森林抚育

全区森林抚育计划7000亩,其中:中央财政森林抚育2500亩、省级森林抚育4500亩。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中央森林抚育中:镇300亩,镇200、镇350、乡200亩、乡450亩、乡1000亩;省级森林抚育中:镇1500亩、镇1500亩,镇1500亩。

5、四旁四边四创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森林城市、森林村庄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目前,1个省级森林城市、4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6、补植补造

全区补植补造计划3642亩,为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补植补造,现已完成3642亩,其中乡800亩、乡2000亩、乡542亩、镇300亩。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是及时分解下达任务。根据省、市政府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我区分别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2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徽绿[2022]4号),将全区年度营造林各项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有关乡镇。并要求各乡镇将造林绿化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山头、地块和造林业主,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间节点和技术要求。

二是加大造林绿化宣传力度。我区加大造林绿化宣传发动力度,积极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植树造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在3月12日组织开展了全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区直机关干部群众在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同时要求各乡镇各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各类主题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营造了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

三是迅速落实林地和整地造林。根据下达的年度造林绿化任务,我区多次召开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区生态修造林、补植、中央森林抚育地块落实,规划设计和整地挖穴、造林栽植等工作,对新造林地,加强造林质量管理,在确保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效的同时,对坡度在5度以上的造林地块、抚育地块,要切实采取水保措施。

四是加强指导,强化督查。在充分依托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督导基础上,我区严格依照各项营造林技术规程,对各乡镇的营造林工作开展指导服务,安排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从苗木准备、林地清理、苗木栽植等工序严格把关,确保造林绿化工程质量,提高造林绿化成效。

五是推深林长制,促进绿化提升行动

以“林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各级林长和成员单位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林长和有关成员单位“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工作职责和任务,并纳入日常督查考核内容当中,全力推进“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目前正值采茶季节,森林抚育所需劳力紧缺,未完成的抚育任务需待茶季结束后继续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下达年度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任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绿地管护,巩固绿化成果。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补植工作,加强幼林抚育,并按照属地管理落实新造林地、新建绿地的管护责任,提高管护成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地、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城乡绿化成果。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中遭受破坏而未采取恢复措施导致无法直接利用的土地,包括:1)由剥离表土、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2)由采空区和塌陷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3)尾矿废弃地;4)采矿过程中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1]。对此类土地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生态恢复或者重建,促使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再生,并通过一定的景观设计进行重新利用和赋予新的美学价值,对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改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态文化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2]。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马尾山地区有丰富的铁矿和陶土资源,曾经是黄梅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矿产资源的不断无序开发利用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矿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2011年,黄梅县委、县政府提出在马尾山矿区废弃地上建设城市休闲型森林公园,并开始着手编制公园生态基质修复和景观改造方案以及森林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公园一半为有林地,另一半为矿区废弃地。公园的规划目标是建成以收集、展示地带性观赏植物为主,集观光游览、城郊休闲、健身娱乐、科普教育、矿区植被修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休闲型森林公园[3]。本文以马尾山森林公园为例,重点探讨公园建设前期需开展的生态基质修复和植被景观改造工作。1现状1.1地形地势矿产开采形成梯层平台,有陡峭的崖壁,最大高差达20m。目前矿区山体的创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开采面。光岩裸壁、坡度甚陡,局部形成反坡。岩面受爆破影响留有大量裂隙,岩性坚硬、深层稳定,且坡顶上部无外部来水;2)开采平台和弃渣。局部坡脚不稳,需进行稳坡护脚,渣体内含土量偏少,植被自然恢复难;3)植被稀疏区。一般为土石坡面,坡面相对稳定,采用改良措施植被可生长恢复。1.2土壤矿区土壤贫瘠,很多地方表层以开采的矿物碎渣和砂砾石为主。一些非沉降区土壤厚度尚可。目前已开始造林绿化,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说明土壤基本符合植物生长需要,无需采取特别改良措施。1.3植被由于马尾山矿产资源的不断无序开发利用,矿区植被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原生植被荡然无存,景观日益破碎,且植物景观单调、景观质量不高,主要为针叶林及部分次生常绿阔叶林,无明显的季相变化。目前风景林分为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灌木林等几种类型。主要乔木树种有刺槐、白栎等,主要灌木树种有火棘、金樱子、黄檀等,草本有禾本科白茅、狗尾草以及青蒿、艾蒿等。2生态基质修复2.1不利因素分析[4]2.1.1地形矿区废弃地目前多为沉陷坑的坡地和小丘陵,排土场有水土流失现象,沉陷区有积水。因此,在土地复垦过程中,需同步配套采取相应的水利整治和水土保持措施。2.1.2土壤矿区内堆土场的土质中粉沙岩、砾石比重较大,保水性能差。剥离和挖掘出的表土母质中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脊薄。一些沉陷区的复垦需要用大量的有机质含量高的客土进行回填。2.1.3排灌条件矿区生态基质修复后,需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才能确保复垦修复后林木的正常生长。堆土场是在平地及缓坡上堆积而成的,平均高度达20m。堆土场的土地复垦利用同样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和通畅的灌溉条件。修复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常年排出的地下水和截留地表水以及森林公园边上的河流。2.2修复措施当前马尾山矿区的边坡面积过大,同时存在坡度大、植被破坏严重、地形复杂、岩石等问题,同时由于岩体缺水、缺土、缺肥等特殊立地条件的制约,所有具备造林条件的土地均需要实施土壤改良工程,采用施加有机质的方法[5]。2.2.1边坡生态修复在现有的岩面上进行植被恢复,首先要在边坡上营造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生基质。具体措施为将植生基质通过客土喷播机或空压机喷射到挂好钉网的坡面上并使之附着。同时,根据边坡的坡度大小,可选择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或分层生态修复法,即上层采用挂双向格栅+植被恢复基材喷附+生态植被毯”,中层采用格梁植生法———钢筋混凝土框架内填土植草护坡”,底层采用浆砌石坡脚挡墙+攀缘植物垂直绿化”,以及采取挂三围网+植被恢复基材喷附”和铺设生态植被袋等生态修复技术措施[6-7]。2.2.2土地平整与腐殖质土回填由于矿区原有的土地形态发生改变,土地表层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土地起伏不平,难以开展植树造林。因此,需进行土地平整与腐殖质土回填。复垦后的临时堆土场、堆浸场的地面坡度降至不高于3°,采矿场运输道路地面纵坡不高于10°,作业平台地面纵坡不高于3°。土地平整后需再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不低于60cm。另外,对于形成了塌陷区或深坑的情况,可事先采用粉煤灰作为充填材料将塌陷区或深坑填平再进行覆土[8-9]。3植被景观改造3.1景观效果缺点分析公园范围内风景林景观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1)纯林比重大,混交林比重较小。树种单调,林相单一,季相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对于防御病虫害等极为不利。2)松林比重过大,阔叶林较少。花色艳丽的乔、灌木也很少。公园内硬阔叶树种少数开花,但是均不艳丽,缺乏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色。3)大叶型树种极少,林木布局疏密无致,杂乱无章。现有乔木未形成个体或群体的挺拔、壮观的景观。松林未经抚育间伐,密度大,枝干纤弱,观赏价值不高。#p#分页标题#e#3.2改造措施3.2.1松林纯林改造将景观单调的松树纯林逐渐改造为以阔叶树种为主、近自然的针阔混交林。通过有计划地对松林实施间伐,减少松树在林分中的比例。实施间伐后每公顷保留松树900~1200株,补植银杏、樟树、鹅掌楸、枫香、合欢、杜英、山乌桕、栾树、红翅槭等上层树种800~1500株,培育、留养映山红、乌饭、檵木、胡枝子、紫花杜鹃、栀子等中层灌木树种1000丛左右,使森林郁闭度保持在0.6左右。3.2.2松林残次林改造公园内各采矿点之间未被破坏而保留下来的山体现有植被为马尾松残次林,部分地段为杂灌,景观效果极差。针对该区目前的植被状况,拟保留现有的乔木树种,同时补植补造樟树、杜英、枫香、银杏、鹅掌楸、复羽叶栾树、合欢等色叶树种,以丰富林相景观。3.2.3天然次生阔叶林改造公园内目前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林相整齐,但季相变化不明显,因此须进行生态景观林的提质改造。乔木的改造方法上是对现有的生长态势不佳的树木进行卫生伐,间伐强度不超过30%,补植深山含笑、樟树、杜英、枫香、银杏、山乌桕、复羽叶栾树、合欢、杨梅等乡土色叶树种,注重乔灌结合,营造近自然的森林景观,使生态风景林因季节更替而呈现不同的景观,打造春山艳,夏山浓,秋山情,冬山淡”的美妙景观。3.2.4建设植物主题景观园在矿区生态基质修复的基础上,通过土壤改良,结合森林公园主题景观园的营造,采取水准梯、带以及穴垦和砌保坑、培客土的方法等,选择适宜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进行点、带、片、网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植物主题景观园按照点上成景、线性相连”的原则设计,在森林公园内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序列,如竹园、黄梅园、蔷薇园、台、山茶园、宿根花卉园、木兰园、紫薇园、合欢园等。4建议1)通过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基质修复和植被景观改造建设森林公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政府协调,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治理成果的长期有效。2)矿区废弃地生态基质修复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工程建设应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采矿企业作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受益单位应缴纳一定的资金用于矿区的生态修复,服务和回报社会。3)必须提高矿区建设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生态修复,如在矿区生态修复区内建立宣传牌、警示牌、界碑等。4)森林公园生态风景林改造要体现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大力推广树形美观、抗性强的优良乡土树种(草种),适地适树,合理配置,突出地方特色,采用相应的高标准技术措施进行栽植和管理。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9

关键字:大青山;生态脆弱区;修复措施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山体,呈东西方向延伸,西起包头市,东至乌兰察市,东西长240km,南北宽20~60km,海拔1800~2000m,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m。大青山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在中国北方草原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岛屿和诸多大型动物活动带,在维护和保持祖国北方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乃至华北平原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大青山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生态安全防线,是黄河上中游及京津冀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受经济利利益的驱动,人为活动频繁,气候的持续干旱作用下,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大青山森林植被退化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空前的冲击与破坏,植被的退化与衰败是脆弱生态系统的显著体现,恢复与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任务十分必要。

2生态脆弱区分布类型

青山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山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300~450mm、干燥度1.0~2.0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

3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3.1经济发展粗放

由于历史原因,青山区管辖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占用林地企业共89家,其中,碎石场46家,采石场12家,洗砂场13家,其他公墓、拌合站等18家。青山区采石采矿采砂等资源型企业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多采取“揭山皮式”掠夺性开采,对本以脆弱的森林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大大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

3.2人地矛盾突出

就青山区为例,青山区总土地面积28000hm2,林地总面积14497.0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8%;非林地面积13502.99hm2,占48.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4239.5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8.22%。国有林地主要集中在大青山山区。随着近几年青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等工业项目迅速发展壮大,失地农民人数集聚增长,人地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形成的私挖乱采、散养放牧等引起山体植被严重退化,同时由于干旱少雨,给大青山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3.3生态环境多头执法

由于生态监管机制部门分割、协调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导致生态破坏执法效率低下。同时,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4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根本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思想,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等行为,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上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不能有效遏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4大青山山区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恢复重建措施

实践证明,大青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要从人工生态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现有植被,利用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促进自然生态自我修复。对于生态系统过度破坏的地区,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封禁、松土、间种、补植、补播乡土树种等),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

1森林资源现状

鲁甸县国土总面积148700hm2,林地总面积64635.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47%。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39400.5hm2,疏林地面积22.4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47.4hm2,灌木林地面积18540.6hm2,无立木林地面积3855.3hm2,宜林地2569.4hm2,森林覆盖率为30.96%,林木绿化率39.23%。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88.21万m3。公益林48500hm2,占75%,商品林16135.6hm2,占25%。

2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2.1特殊的生态区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鲁甸县地处滇东北昭通市南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09′~103°40′,北纬26°59′~27°31′之间,境内的“一江四河”即牛栏江、龙树河、沙坝河、龙泉河、昭鲁河均属长江水系直接流入金沙江,全县1487km2全部属于金沙江流域;下游分布有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巨型水利枢纽工程和众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因此,鲁甸县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十分特殊,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上述各巨型电站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安全。

2.2是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

目前,虽然森林资源逐渐增加,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于稳定,但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一些地方陡坡耕地面积大、过度垦植的现象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离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2.3是建设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基本要求

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未来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种资源日渐减少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多。生态林业建设保护和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有效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存环境,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4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

通过生态林业建设,保护、经营好这一区域的森林,对于确保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发挥特殊作用。

3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

3.1恰当区划生态林业建设区域

根据生态需求、立地条件特点、森林分布状况,区划生态林业建设区,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地建设生态林业。区划鲁甸县生态林业建设区5个即牛栏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区、牛栏江流域高海拔生态修复区、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屏障建设区、黑颈鹤栖息地湿地生态屏障区、昭鲁坝子及城镇面山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区。

3.2各生态林业建设区特点及建设建议

3.2.1牛栏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区。该区海拔600~2000m,位于梭山、乐红、龙头山、小寨、火德红、江底6镇的干热河谷区,干旱少雨、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岩石、石漠化严重,立地条件较差。采取封山育林为主,对个别特殊区域的低效林进行适度改造,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促进生态的正向演替,逐步修复生态。

3.2.2牛栏江流域高海拔生态修复区。牛栏江流域海拔2000~3300m的梭山、乐红、龙头山、小寨、火德红、江底、水磨7镇的河谷冷凉地区。人少地多、丢荒轮歇地多、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岩石、土壤荒漠化严重是该区域的特点。采取退耕还林、人工造林措施增加森林面积,采取低效林改造提高林木林分质量,采取封山育林人工补植补播措施促进天然更新,使生态正向演替,逐步恢复自然植被,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广节柴灶、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全面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3.2.3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屏障建设区。该区域位于水磨、龙树、新街3镇,海拔2060~3100m。山高坡陡,土质疏松,气候寒冷,陡坡垦植面大、浸蚀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多,面大,程度深;采取退耕还林为主增加森林面积,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木林分质量,推广节柴灶、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全面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发挥森林的蓄水保水、净化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作用。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篇11

关键词:森林碳汇;森林增汇;森林法

一、森林碳汇的作用

面对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主因,国际社会正在采取两大应对策略: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高新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因能源利用不充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间接减排,主要是利用森林的碳汇作用,达到固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目的,减少其在大气中的含量。[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推进,各种工业直接减排措施的采用和实施,人们不断的发现,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潜力大、见效快、成本低、对经济增长影响小等是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森林法》中森林增汇法律制度的不足及缺失

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植树造林制度、退耕还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对扩大我国的森林面积,提高林木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采伐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的推行,对增强林农的营林积极性,扩大森林面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木质量是增加森林碳汇的重要措施,即上述各项制度的实行对增加森林碳汇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今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明确把林业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所以森林碳汇并未在现行法律中得到直接明确的规定。作为林业方面的基本法,《森林法》也缺乏对森林碳汇的直接明确的规定。虽然植树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森林采伐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森林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但都不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

(一)植树造林方面。我国《森林法》第十一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对保持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的位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森林法》中规定的全民义务植树不具有强制性,更多的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对不能完成义务植树的公民没有任何的强制性和责任追究,使得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在现实执行中缺乏操作性和责任保障。这种由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造林活动虽然对提高我国的森林面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却并没有起到充分发挥公民义务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预期目标。同时不断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也不在其预设的目标之列。因此在未来《森林法》的修改中应将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的目的之一,规范义务植树造林的操作细则,增加责任保障条款,最终实现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终级目标。

(二)封山育林方面。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天然更新能

力,使森林自然恢复的一种育林方法。主要措施为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人为的垦荒、牧砍等破坏活动。[2]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育林方式,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一样对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扩大森林面积和增加森林碳汇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法》只是在其第八条第一款中将封山育林作为一项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予以规定,缺乏对封山育林的对象、方式和时间的具体规定。由于封山育林制度的法律地位不高,封山育林的对象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且《森林法》没有规定划定封山育林区的统一标准,所以在现实中基本上由当地人民政府对封山育林区进行随意划定。

(三)森林分类经营方面。森林分类经营对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木储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目前我国的森林总类共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种。随着国际社会对森林碳汇问题的不断关注,碳汇造林活动的不断发展,“碳汇林”这一新兴林种开始应运而生。然而这一新兴林种却无法归入我国《森林法》原有的五种分类当中,使之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四)森林采伐方面。《森林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是国家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唯一原则。虽然现行《森林法》对限制林木采伐及伐后更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不难看出,限于时代的原因,《森林法》中规定的森林采伐制度更多的是侧重于林木的取得而非促进林木更好的生长,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考森林虑碳汇的增加减少问题,这样的规定不利于森林碳汇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从当前我国《森林法》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规定来看,其对森林碳汇补偿方面的规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首先,补偿范围过窄。根据现行《森林法》的规定,目前除了重点公益林,其他分布面积很广的公益林全部不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之内。这极大地打击了那些私有林被划归公益林却没有得到相应生态效益补偿的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其次,补偿资金来源途径单一。再次,补偿方式单一且标准偏低。

三、《森林法》修改中完善森林增汇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植树造林制度。鉴于我国《森林法》中规定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制度存在着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和责任保障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可对植树造林制度作如下修改和完善:第一,明确将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植树造林的目标,鼓励全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造林。第二,增加义务植树造林强制性条款和责任保障条款。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植树造林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并且应按期组织公民进行义务植树活动。设立义务植树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期向不能完成义务植树的公民收缴,义务植树金收缴后应及时出具相关发票证明。义务植树金只能用于植树造林,可作为其他有能力植树的人及其他公益组织植树造林的经费。针对不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又不按期缴纳义务植树金的公民,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第三,针对有些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不高的情况,可以增加规定公民植树造林的专家或林业相关部门的指导条款。由专家或林业相关部门对公民植树造林的树种选择及幼苗种植时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指导说明,以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行信息公开义务,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公开植树造林的相关信息,便于公民查询,接受公众监督。第四,建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碳汇信用档案,实行植树造林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评制度。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所种树木的成活率和树木成活后的碳汇聚集量记录在碳汇信用档案中。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碳信用额可以折抵其相应的碳排放量,同时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的碳信用额作为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政绩考核的评价指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遏制植树造林中“只种不养”情形的发生,同时也能提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封山育林制度。鉴于封山育林在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碳汇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了保障森林碳汇的持续增加,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应首先提高封山育林制度的法律地位,将封山育林制度确立为我国的森林保护基本制度。其次,明确划定封山育林区的标准,提高封山育林制度的可操作性。将封山育林的对象、方式及时间,封山育林区内的禁止性和限制性活动做统一明确的规定。最后,实行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评制度。定期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进行政绩考评,考评标准为封山育林的具体执行情况,封山育林后的森林覆盖率提高指数和森林碳汇增加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封山育林制度的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封山育林增加森林碳汇的作用。

(三)退耕还林制度。退耕还林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停止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进行耕种,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树造林,从而达到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面积,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包括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两种工程。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一样,对扩大我国的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2002年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使得退耕还林工程走上了法制化的管理范畴,但当前我国的《森林法》并没有规定退耕还林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应明确规定退耕还林制度,将退耕还林制度同植树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一起纳入我国森林保护基本制度的行列。同时明确规定退耕还林过程中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相关具体内容。实行和封山育林制度一样的以碳汇量为考核指标的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评制度。将退耕还林后增加的森林碳汇储量录入农户的个人碳汇信用档案,作为对林农进行生态效益补偿的补偿依据,以此调动林农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退耕还林工程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碳汇的作用。

(四)森林分类经营制度。随着国际社会和我国森林碳汇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迫切要求我国的《森林法》改变其对森林的分类,将“碳汇林”纳入其保护和管理的范畴,给予“碳汇林”应有的重视。所以为了适应林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及更好的加强对森林的经营管理,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应该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改变传统的森林分类方式,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类型,把碳汇林纳入公益林的范畴进行经营管理,促进我国碳汇造林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立森林分类经营规划制度,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森林的类型、分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制森林经营规划,明确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经营目标和方向,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将碳汇量的增加作为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及规划实施的参考因素和检测标准。

(五)森林采伐制度。碳汇林同用材林、薪碳林不同,碳汇林的培育目标不是为了提供木材,而是为了增加森林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我国现行《森林法》规定的森林采伐制度不利于碳汇林的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森林碳汇量的增加,必须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完善森林采伐制度。

鉴于《森林法》中规定的森林采伐制度缺乏对碳汇林采伐更新的明确规定,建议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碳汇林的采伐更新管理制度。明确碳汇林采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林木质量,增加碳汇储量。对碳汇林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即根据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通过适度砍伐调整林分密度,提高林木质量,最大限度的促进林木碳汇储量的增加。进行采伐前必须编制采伐和抚育计划表,对碳汇量的变化做评估预测,明确只有在碳汇量的增加量大于林木固碳流失量的前提下才可对碳汇林进行采伐。

(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众所周知,森林碳汇是一种公共物品,超强的外部性是其内在的缺陷。必须通过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来弥补其外部性的缺陷,给予森林碳汇贡献者应有的利益补偿。建议在我国《森林法》在修改中,设立专章规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公益林确立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客体,公益林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确立为生态效益补偿的对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财政补偿资金、市场碳汇交易资金、社会及个人捐赠基金等。明确提高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同时改革单一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式,根据各地区林农森林维持、增加森林碳汇成本的不同,实行分类补偿制度。

(七)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碳汇交易制度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创立的。森林碳汇交易是将碳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利用区域间碳排放和碳吸收量的差异,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由森林碳汇的购买者向森林碳汇的供给者提供有效支付,从而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补偿。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碳汇交易开始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碳汇交易起步较晚,所以基本上仍处于起步试验阶段,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尚未在《森林法》中提及。

由于国内碳汇交易市场及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碳汇交易市场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我国作为碳汇市场交易额的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却对碳汇交易的价格完全没有话语权。要想在国际碳汇交易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和应有的话语权,必须通过国内立法确认和完善森林碳汇交易法律制度。所以笔者建议,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森林碳汇交易制度,建立森林碳汇交易管理体制,明确森林碳汇交易的管理机关及森林碳汇交易的基本程序、规则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在未来必将面临国际社会巨大的减排压力,采取间接减排措施,增加森林碳汇储量是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森林法》的修改,完善我国的森林增汇法律制度,对增加我国的森林碳汇储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森林生态修复措施范文1篇12

关键词:森林;抚育体系;构建

【分类号】:S68

1.引言

森林抚育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林业工作的紧迫任务。特别是要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实现林业“双增”目标,必须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增加森林蓄积量。搞好森林抚育经营必须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的经营理念,在措施、管理等方面对生态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施策。本文就森林抚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2.构建森林抚育体系的必要性

2.1推进科学发展

构建森林抚育体系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过去由于投入不足,森林抚育欠账多,森林整体质量不高。要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注重造林绿化向造林绿化与森林经营并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目前,通过造林增加森林面积的潜力小,而通过抚育经营增加森林蓄积量的潜力大。今后我们必须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改造低产低效林,增加森林蓄积量。

2.2促进农民增收

构建森林抚育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兴林富民的根本途径。林业是山区农民的主要产业,山区发展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林。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在自己的林地上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充分挖掘林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3培育后备资源

构建森林抚育体系是培育后备资源、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木材消费有一半以上依赖进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木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现有的森林中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有培育前途的林分开展抚育经营,在短时间内增加高质量的后备森林资源,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维护我国木材安全。

2.4创造良好环境

森林抚育经营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广大林农和林场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安全,必须有得力措施作保证,为发展现代林业创造良好环境。将森林抚育经营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抓手,纳入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一盘棋谋划,一张图实施,确保项目到县,责任到人,有序推进。坚持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先规划后试点,先设计后施工,跟班服务,全程监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模式,全面推广。

3.森林抚育体系的构建方案

3.1造林和抚育并举

我们把转变观念作为林业生产的关键,坚持克服重造轻管、重造轻抚的倾向和“栽了树、造了林、万事大吉”的错误思想,不断提升对中幼林抚育必要性的认识,把中幼林抚育与造林绿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制定年度林业生产方案、下达造林绿化计划的同时,安排中幼林抚育间伐计划。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林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来抓,把宣传引导贯彻始终,广泛采取动员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的意义和措施,消除群众畏难情绪和观望态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做好中幼林抚育的信心和决心。对中幼林抚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在每年召开的林业生产会议上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真正保证将任务落到实处。严格中幼林抚育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挪用。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和省对抚育间伐的补贴政策。凡是经林业部门规划设计并验收合格的抚育面积,均按标准给予补助,为中幼林抚育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扩大和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让广大林农真正拥有经营自、林木处置权、财产分配权,为做好中幼林抚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2禁采和间伐并行

为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好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我们实行全面封山育林,五年内禁止一切商品性采伐行为。持续完善林政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林业执法管理,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同时,积极做好中幼林抚育,对一些好看不中用的稠密林分,舍得去间伐、去除萌,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和综合价值。对每年的抚育间伐采伐计划指标实行单列,在限额内保证需要。考虑到中幼林抚育是森林培育过程中的一项营林措施,为充分调动全社会开展中幼林抚育间伐的积极性,实行一律免征育林基金。对森林抚育中的间伐行为,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伐前公示,统一制作了“林木采伐公示”公告,及时公开项目实施地点、工程责任人、监督责任人、举报电话、向社会全方位公开信息,方便群众和执法部门监督和监管。规定间伐中的工程实施方要和上一级签订相关合同,各乡镇、林场和林业局签订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抚育作业区、作业方式、作业面积、补助标准、完成时间、质量要求、检查验收、资金结算、责任追究等,严格按计划实施间伐。严防借机滥砍乱伐,无证运输等不正当行为。

3.3规划和监管并重

把落实乡镇的属地责任、林场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作为做好中幼林抚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各实施年度施工前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中幼林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各地林木生长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相对集中、量力而行的原则,将需要进行抚育的小班地块纳入规划,认真搞好规划设计。成立质量检查组,实行技术人员包乡跟班作业,对涉及中幼林抚育的小班进行监管,不定时深入作业地块,检查督促生产进度和质量,严格按照生产技术标准施工。做到问题发现及时、补救到位。切实强化森林抚育后期管理,多措并举加强森林防火,在施工前进行护林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施工中严格火源管理,禁带火源上山作业;施工后及时做好了采伐剩余物及柴草的清理工作,并在重点地段增加修复防火线。健全完善了森林火险预警机制,经常性开展全面细致的火险隐患排查,有备无患,确保不发生森林火情火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抚育体系激活了城市发展现代林业的活力,改变了传统发展理念,创新了经营管理机制,提升了造林绿化档次,推动了林业“双增”目标实现。转变了林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森林抚育经营,彻底转变了过去重造轻管、重取轻予、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有效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稳定性。优化了森林结构。通过采劣留优、采小留大、采密留稀等措施,优化了森林结构,促进了森林健康,提高了林地生产力。通过实施人工抚育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天然更新能力,形成了稳定、健康的森林体系,碳汇储量明显增加,生态功能明显增强。通过除草割灌,有效减少了地表火隐患,间伐修枝降低了树冠火和林业有害生物的蔓延,补植补造阔叶树种、连翘灌木林、干果经济林形成了生物防火隔离带,促进了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案(6篇)
  • 下一篇:广告策划方案集锦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