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绘本教学的概念范例(3篇)

时间: 2024-01-29 栏目:公文范文

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艺术审美差异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绘画在造型艺术形象时,并不像西方绘画那样纯粹以描绘客观对象为目的的创作方式,而是一个主观意识加工改造的过程。中国画家在描绘客观对象时,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随意地进行取舍、夸张,甚至变动自然物象的位置,同时也不受焦点透视,以及光与色的影响,有着很大的自由性。比如,中国绘画可以画成立轴或长卷,可以画江山万里图,甚至还可以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在同一画面中表现出来,这是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所做不到的。对于中国画家来说,绘画创作依赖于生活,但是又不是完全取决于客观生活,这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所追求的事实,并不等于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合情而不一定合理。所以,从绘画创作与客观物象的关系方面来讲,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两者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绘画作为一种思想感情的抒发方式,因此,在作品中往往渗透着画家对生活审美感受和主观情思,其中有痛苦、欢乐、孤独等,这一切都必将通过笔墨形式灌注到绘画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使欣赏者得到某种美的感受。然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自然的观念,强调对光与色及客观自然形象的描绘,画家的主观思想服从于客观形象,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虽然从印象派绘画以后,西方绘画也注重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仍然是一种再现自然的艺术创作观念,这是由他们的审美思想和文化观念所决定的。

西方绘画艺术善于把一切形态都原原本本地再现出来,即使是不可视的神,他们也要将其还原为可视的形象。西方人不管对于什么都要以明确的形态再现出来,这就是西方艺术的审美思想。然而,东西的艺术表现并不注重对现实对象的准确描写,就像唐代大诗人王维所说的那样:“妙悟不在多言。”它可以舍去整个山的形态,将宇宙的神韵全部集中在一草一木,甚至一片叶子上,通过这种“写意”,以象征的形式,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全部感受和认识。古人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书画发于情思”,通过写意把“情思”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观念。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之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区域地理;教学;概念图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229-01

一、区域地理教学应用概念图的优势

区域地理一直以来都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以揭示区域特点、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区域”作为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区域。除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如国家、行政区)外,区域划分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共性或结构的一致性。例如,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气候区、植被区等;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第二,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的联系,亦即具有一定吸引或辐射范围的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第三,区域内部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二、概念图在中学区域地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混淆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纲要信号图等知识框架图

调查访谈显示,绝大多数教师会将“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纲要信号图等图示理论指导下的图形相混淆。他们一看到“概念图”便说“这不就是知识框架图吗”或者“这不就和知识树一样吗”等等。其实,大多数教师并不真正了解概念图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目前所搜集的概念图多数将这些图示理论混合使用,缺乏相应教育理论或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或以类别构建,或完全没有逻辑,几乎很少按照概念等级进行绘制。实际使用中众多客观事实(如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知识铺垫不足、教师唯考试至上等)导致教师在构建概念图时不能严格按照概念图的特征进行。

(二)所绘概念图的层级结构特征不显著

层级结构作为概念图的重要特征,对于概念图核心内容的理解直观重要,因此概念图的构建中层级结构不可缺少。然而,目前所搜集的概念图多数缺乏严格的层级结构,有些只是借用“层级”外衣,所谓的“概念”实则为分析问题的角度或区域学习应该考虑的方面,而非真实“概念”,彼此间的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这种情况在现实教学中非常普遍,即使是经常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的教师也不会加以严格区分。然而,经过大脑加工处理的、严格的层级结构对于评价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概念图的绘制方面,学生主体性缺失

目前所搜集的概念图多半是教师绘制,几乎没有学生绘制的。在利用概念图方面也是停留在教师创建、学生临摹阶段,学生主体性发挥方面还不够。其中原因包括:①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是直接将自己绘制好的概念图呈现给学生,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式的将其复制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待到复习使用时再拿出来。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出现“一目不了然”的情况。②在地理作为“非主流”性学科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因此也不想参与概念图的设计与绘制。

三、中学区域地理教学应用概念图的策略

(一)利用概念图联结区域地理各要素突出区域特征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常用的突出区域特征的方式即从其地理特征进行展开,如用“中枢的位置”或“边境的位置”描述地理位置,用“平原地形”、“冲积大平原”或“多山的地形”描述地形,用“长江下游”或“黄河下游”等描述区域与水系或河流关系的方式突出其特殊性,通过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小麦、杂粮、稻米和茶叶等)进行成因分析。这些做法都可在概念图绘制中加以利用,都可以成为应用概念图进行主导因素分析的“中心概念”。

(二)利用概念图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就是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明确地理事象的空间范围和它们的空间关系对于准确把握区域特征有积极意义。教师能够准确地利用概念图呈现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发现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三)利用概念图建构学习区域地理的认知结构

区域地理的学习包括“区域的位置和分布”、“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认识区域、大洲、国家”等,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对区域特征的理解至关重要。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对于学生学会分析研究区域地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区域的位置”的学习来加以说明。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区域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包括它的界线和范围,决定着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和转化,处于不同纬度位置的区域获取的太阳能不同,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就会不同,水热条件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差异性的土壤、植被和水文条件与之相适应,从而具有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人们的农业生产和基本生存模式亦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绘本教学的概念范文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模式、健康观念的转变及维权意识的提高,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儿科护理教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在注重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关注对学生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但与此同时,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也存在如下问题。

1.1课程、课时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较传统

(1)中职《儿科护理学》教材1~5章概念、公式较多,属于识记内容;第6章与临床结合紧密;7~17章多为系统知识,知识呈递进关系,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学过就忘,机械记忆。

(2)对于中职护理教学,无论是学校或学生,都对内科、外科、护理基础非常重视,而对儿科重视程度远不如这些课程,课时安排非常紧,加上教材内容多,故教学任务较重。为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及讨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2学习兴趣低、临床经验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差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有效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学习兴趣不高,对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反感。临床见习少,见习期间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案例分析能力差,缺少评判性思维能力。

2概念图的作用

2.1辅助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熟悉教材,取舍教学内容,掌握知识结构。医学知识都是概念性的知识,知识点多且枯燥,教师在备课中运用概念图可以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概念的记忆关键点,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借助软件把概念图加入课件中,能使知识点可视化、直观化,有助于课堂教学。

2.2有效学习的工具

通过概念图的绘制,能理清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温故知新。在绘制过程中,必须要归纳关键词,锻炼了学生的整合能力。绘制的过程也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生绘制前必须理解相关知识点,这使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同时,通过资料查找、相互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中职学生的想像力丰富,绘画能力好,绘制概念图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快乐地学习,边学边画,动手动脑。

2.3教学反思和评价的工具

师生通过概念图的制作教授修改再设计的不断循环往复,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或学习,从而提高了自学能力。绘制过程可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思维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未能掌握的知识点,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图是非常有必要的。

3概念图在中职儿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

3.1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结构

(1)在知识点归纳中的运用: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没有对知识点很好地归纳,没有整体的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进行板书,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做笔记。在每一章节授课前都先给出空白的概念图,让学生填写,如第2章的生长发育规律,首先填写4个小节的内容,然后找出每一小节中的关键内容填入概念图中,再根据关键内容逐步展开,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图。教师讲解时逐个讲解,讲解完后利用概念图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在知识难点中的运用:儿科护理后面部分大多是系统性的疾病,发病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比如佝偻病、肺炎、肾病综合征等的发病机制,通过概念图建立知识框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图为例。

3.2利用概念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案例分析都有一定的格式和书写要求,多倾向于线性思维,但概念图提供了更有效的组织、计划护理方案的方式。概念图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各方面相关信息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符合现代医学模式整体护理的要求。以肺炎案例概念图为例。

3.3利用概念图进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儿科教学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过程中,教师觉得儿科相较于其他课程知识点集中,题型难度并不大,但在平时的考试和练习中,学生却反映儿科很难,要记忆的内容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填一填”等方法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巩固旧的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各知识点间一些新的联系,因此,绘制概念图不仅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4教学反思

概念图运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从教师角度来说,它能辅助教学设计,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通过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但在运用概念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不能生搬硬套。

(1)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阶段有选择性地运用。对于一些系统性疾病中与解剖生理知识、已学知识联系较大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2)概念图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明确的任务及考核和评价机制。如果是小组间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和答疑,否则容易出现偏离学习目标的情况。

(3)概念图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更注重知识的梳理过程。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要按照简洁的原则,要精不要多,要有层次性,注意运用不同的颜色、图形绘制。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物流管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 下一篇:家长对孩子的话(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