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6 栏目:公文范文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艺术类设计人才;工科大学;培养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求“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艺术类设计专业人才(如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作为社会主义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实践教学是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构成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合理知识、智慧结构,启迪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工科大学设计类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精神,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选择。

一、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状况扫描

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工科大学的规模比重、专业数量曾占整个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科大学面临着学科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的问题,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成为现代工科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很多工科大学为推进学校综合化进程,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保持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结构、社会服务领域的特色基础上,将科学性、工程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或合并、组建传媒、设计、美术、服装等院(系),或在建筑、机电等传统院系开设艺术类设计专业。初步形成与文科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并行的工科大学应用型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2012年中国理工科大学排名和设计在线网(2011-03-19)的相关资料[1],笔者选择理工大学排位在前40名的院校,结合设计艺术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发现:截至2012年年初,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34所大学(占85%)开设有艺术设计、媒体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设计艺术学博士点2所,占全国11个设计艺术学博士点的17.5%;具有设计艺术学及相关博士点大学6所,占15%;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8个,占全国134个硕士点的20.8%,70%的学校具有培养设计艺术学研究生人才的资格。工科大学每年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艺术类设计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设计学科的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问题透视

我国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工程设计应用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等与社会期望存在差距,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软肋。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条件的问题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学科目录”中第13个“学科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史和人才培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艺术自觉、艺术自信、艺术自强的一项重大举措”。艺术学科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一场“独立战争”,这足以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观念问题根深蒂固。观念偏见导致个别工科大学存在重工轻艺的现象,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往往不被理解和尊重;艺术设计等专业发展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甚至个别大学新办艺术设计等收费较高的热门专业,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短视性、盲目性和趋利性。同时,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师资数量缺乏,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由绘画、工艺美术和机械、材料等改行,缺乏全面系统的设计训练,不少专业教师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无暇考虑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普遍投入不够,工作室场地、设备设施、环境氛围问题存在较多,尤其缺乏市场和商品化运作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企业互补互利的产、学、研、用机制急待完善。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问题

相对而言,工科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开办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不明确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问题,导致教师很难在实践课程指导中区分“实践”和“实验”的含义,对实验课程名称、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解存在盲区。[2]实践教学过程中,师傅带徒弟的家长式和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由于侧重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成为学习设计的主要流程。学生不熟悉生产环节和材料工艺过程,纸、电脑、教室、黑板仍然是教师与学生表现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和媒介。实践教学与课程基础脱节、与科学技术脱节,停留于纸面和模型效果训练。毕业设计虚拟题目较多,与设计市场、社会需求、生产消费环节脱节,过程玩套路,手法玩花样,扼杀了学生设计创意的潜力。实践教学课时总量不足,选择实习单位困难重重。实践课程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学生忙于应付,课业负担过重;实践课程成绩评定主观随意,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流于形式。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2

针对市场经济要求艺术人才多元化、综合化的现实,该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认识世界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揭示了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对于任何社会的思考广泛涉猎人文与自然等其它各个方面,艺术当然也不例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用社会实践的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的审美活动,思考美的生成,第一次真正解决了美的起源问题,指出了美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著名论断,科学地论证了美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哲学基础

高等美术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美术人才的摇篮,也是培养和造就艺术家的源地,。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人才应该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对于“美是什么”的思考,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没有一个人能给予真正的回答,从帕拉图到黑格尔,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一直都是从理念、绝对精神出发探索美的起源,有“美是关系”、“美是生活”、“美是理念”等等众多说法,[1]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源流关系,都偏离了人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紧密相连,由此,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主体的关注,美就不存在了。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一审美活动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凝集和物化了人对现实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审美关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认识审美活动,揭示了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伟大思想,阐明了社会实践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和哲学基础;与此同时,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由此推及,艺术人才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就是重中之重了。事实上,历代著名的艺术家们在这方面都有许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唐代画家张璪有一句至理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艺术家的成长必须向大自然学习;清代绘画大师石涛也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经典绝句,他本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承先启后的一代绘画大师,关键就在于他一生遍游千山万水,将客观的风物景致,通过主观的感受和理解,熔铸凝炼方才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画卷,所以社会生活实践的积累是创作活动的源泉和哲学基础。

在论美的生成和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不是美的生成之根本,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2]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烙下了人类本质力量的深深地印记,创造了“第二自然”,即人化自然。“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伴随着激情和热情的想象、联想和虚构,“按照美的规律”从事艺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实践与人的感觉以及整个心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深刻地论述了人的感觉能力和感觉性质对人的实践的依赖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的感觉包括美感,不仅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及其结果——人化自然,因此人化自然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审美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过程。正如奥·科尔在《马克思、恩格斯》一书中阐述的“艺术是人的活动的最高形式,因为只有通过艺术,人才完全地和彻底地肯定了自己是人类的(社会的)存在物。艺术活动的基础,是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和人的感觉的人化。由于人的感官的构造不同于动物的感官,而这些感官的对象又不同于动物的感官对象。因此,通过人类的全面发展,这些感官就成了文化的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才能产生和发展。”由此,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艺术院校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和科学的美学观,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是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此外,只有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和艺术生产的诠释,才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目明心清方可观照到自然万物的最本质美。

二、“人的全面发展观”为复合型美术人才提供了指导思想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著名论断:“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还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然而它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现实的理想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包涵四个层次: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指体力和智力;人的社会关系“取决于他的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主要是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信息诸要素的交流与启迪、充实与丰富并完善自我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互动协调、健康和谐。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是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相联系的,是现实的个人在活动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内容。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3]

近代美术高校教育大都以专才取胜,视实用的专门技艺为立足之本,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艺术人才素质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压力与挑战,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开始重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知识的复合、学科的复合、能力的复合以及思维的复合。针对美术人才而言,则是自由个体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全面解放。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必须具备高超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形象创造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所谓“天才出自勤奋”同样适合于美术人才。艺术院校学生必须坚信:艺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学习,勤奋实践,艰苦求索,才能使技艺或技巧达到高度熟练。就如同“达芬奇画蛋”,众所周知,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让他画鸡蛋,一连画了几天,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芬奇除了刻苦学习绘画技能、技巧外,还学习数学、天文学、透视光学、解剖学等科学文化知识,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所以他在临终前心酸地说过:“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因此,真正的艺术家除了具备高超的艺术才能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境界。诚如大文豪曹雪芹所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次,他必须具备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生产,真正合格的艺术人才总是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无比热爱,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转化为强烈真挚的情感并成为创作的内在动力,将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或“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彰显其内在的思想境界,使其情感、意境、志趣、理想及修养跃然纸上或其它载体上,就好比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所以“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艺术”、“作画先作人”、“人品即画品”是艺术的最高准则。与此同时,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通过以塑造生动具体的、感人的艺术形象与图形来反映现实,评判现实并为现实服务,通过运用具体的可感知的视觉形象、幻觉形象、听觉形象来把握和表现客观现实,创造出以形象为核心的艺象世界,传递出艺术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追求,从而触发和诱导消费者的想象和共鸣。例如人们在欣赏《米洛维纳斯》雕像和《蒙娜丽莎》油画时,无不为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的艺术形象之神秘美感所震撼。

第三,他必须具备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马克思曾说:“生产即创造的行为”,艺术创作生产过程是审美艺术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特有的规律,创造出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美感教育价值、情感交流价值、审美愉悦价值、精神怡养价值,政治导向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等为具体内容的社会文化的功益价值,来满足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精神审美需求。[4]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创造主体“有权利暴露自己的精神面貌。”[5]人们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会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6]而创造性极强的艺术劳动更是要求如此。由于每一位艺术人才思维认识、理想信仰、审美意识及心理结构、文化修养、艺术内涵、创作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不同,其创作的作品绝对是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乃至不同心境创作的作品也会同工异曲,所以有多少个艺术家就有多少个相应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物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此外,由于艺术生产的独特性,艺术复合型人才还必须具有独到的专业技艺而与众不同,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技巧。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经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有别于常人的“眼中之竹”,一定是因为他具有相当娴熟的绘画技巧与造型艺术等艺术语境。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艺术实践方可出神入化。

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美术人才还必须具有市场意识与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面对火热的市场,他们愿不愿意,敢不敢于,如何能够把自己的审美创造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摆在未来艺人面前的现实课题。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无比,给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理想放飞的平台,然而与之相随的也给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市场的迅速崛起,行情异常火爆,就像快餐食品一样好吃未必有营养,就像快速冲泡的咖啡表面都是泡沫。然而即将进入市场的未来艺术家群体就像雾里看花,容易迷失方向,如何学会理性地看待市场,忽略价格观摩艺术精品的内在价值;如何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规避风险,防止侵权或者被侵权,更是摆在美术院校大学生面前的必备素质。因此,市场要求他们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去辩证思考、理性思维,认清创作自由与市场走向的矛盾,坚持无产阶级的文艺党性原则,遵循艺术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脑中装有相应的艺术受众,使我们的艺术创作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牢牢记住列宁曾说过的: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的,不是为百无聊赖、胖的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7]转贴于

三、劳动价值理论为培养艺术人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兼艺术批评家王尔德曾指出: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呢?他们只知道世间万物的价码,对价值却一无所知。当代艺术市场正处在一个价值认同都以价格衡量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品都被重新评估定价,价值的扭曲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品由“无价”到“天价”的起伏跌荡,实在有看不懂的感觉。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必须牢牢记住,那些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即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劳动再生产的东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艺术品等)的价格,可以由一系列非常偶然的情况来决定。[8]这些偶然的情况,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使得同一件这样的艺术品价格可能出现很大的振幅波动。[9]因此,对于尚不成熟的艺人群体,如何不以画价论画家,不以天价论画作;如何忽略价格研究艺术精品之内在的价值,一定要认真学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深刻领会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清醒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

首先,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深刻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受其他因素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里所指的一般人类劳动主要是抽象劳动,即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劳动过程中的脑力、体力的消耗。然而艺术劳动是高度的一般人类抽象劳动,所以艺术品应当包含更多的价值。

其次,马克思还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而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相反,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概言之,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无庸置疑艺术劳动是复杂劳动,它需要通过耗费体力,尤其是脑力、智力等才能掌握的特殊劳动;需要才情,需要积累,需要创新的复杂劳动,因而具有更高的价值内涵。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艺术创作的题材广泛,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取材的复杂性要求艺术家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独特的审美情趣、督智的观察能力以及敏锐的政治头脑,方可捕捉到风云变幻的精彩瞬间,留下人间最美妙的笔触。第二,艺术创作情感思绪的微妙细腻,融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使之更加复杂化。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触景生情、下笔生晖,通过对情感的支配把握现实,将其对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喜思怒哀乐、爱恨情仇、褒贬抑扬等态度、观点融进画作;如果汇入复杂多变的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就会更加厚实有深度,气势而磅厚,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民族的灵魂。第三,艺术的创造性要求艺术家的劳动更加复杂化。它不仅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情商、智商、财商,还要求艺术家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因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造性植根于艺术劳动者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独特追求,形成于独特的艺术构思与设计,独特地艺术传达与表述,充分展现其艺术风格的个性、特长、才能、从多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审美需求。

总之,商品的价值包含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上面论及的是质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则是量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然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本人对于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由于艺术家理念信仰、审美视角及心理结构,创作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作品不可能有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同作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它的个别劳动时间,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特权。由于价值特权的存在,艺术家的自我报价就顺理成章了,自吹自擂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也应运而生,不论创作题材,不论笔墨多少,一概以尺幅论价,完全不管画中人物多少、笔墨多少、情趣几何、艺术变成了最直接的价值计算方式。尤其是少部分在世的名家,不仅以画论价,而且还没有创作出来的白纸也可叫价,名曰“现在有人把钱拍在这儿了,十天半月能拿到画就不错啦!”真是口出狂言,照此演绎,画家们必将沦为纯粹的劳动力,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特权的初衷,价格与价值的扭曲侧射出艺术作品需要价值回归,市场需要理性,同时也警示未来的艺术家群体要认真研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学会分析价格走向,学会鉴赏艺术精品,找寻其中包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应该明白“台上一分钟”说的是现在的劳动时间;“台下十年功”说的是过去的劳动时间的累积,每件艺术品它不仅凝结了艺术家当期的劳动消耗,而且还凝结着为此作奠定基础的过去劳动的总耗费。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研究艺术与文学,就像马克思曾说过的:要把艺术看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历史。作为这个“历史原则”的具体化,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在艺术的长廊中界定一个作者和一部作品的地位源于它丰富的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的融合。如同声誉载满全球的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老先生所言:“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是上帝却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里的人”。绘画之美是人的心灵对美的观照,只有心灵美、人格美的艺人才方可观得大自然之真美,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

2.官汉蒙.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17

3.迟明珠.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顾兆贵著.艺术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07

7.官汉蒙等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69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1篇3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各种跌宕与波折,总结和研究这段历史必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论转型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刘纲纪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本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为基础,并与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及其实现不可分离。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展要注意西方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发展,还要注意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美学以鲜活的生命力。浙江大学中文系王元骧教授认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开展实践论视界的研究,这既能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文艺的性质,又与西方现代哲学及其影响下的西方现代美学的“实践论转向”趋于统一,还能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格和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的基本精神。WWw.lw881.com南京大学文学院王杰教授则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理论的形式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即一种中国模式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其目的是转变文学艺术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和批评性力量的存在方式,使其成为为社会变迁和变革服务的积极的上层建筑力量。其他一些学者也在发言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精彩的总结与回应。例如,香港大学人文学院的武科维奇教授反思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概念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指出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季水河教授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20世纪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艺术论美学阶段、认识论美学阶段和实践论美学阶段。总之,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存在诸多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梳理其历史发展,总结其独特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其未来走向,对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及其现论转型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转型的理论模式

在总结20世纪美学发展的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也认识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已经开始发生现代转型,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又不能忽视中国独特的社会与文化语境,还要考虑到未来的社会与理论发展。

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的周来祥教授进一步从世界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探讨了“和谐论美学”。他指出,要使世界文化进一步本土化、民族化,使中华文化进一步现代化,就要把和谐美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杜书瀛研究员则从价值论的角度考察了美的价值本性。他指出,美是一种价值现象,审美活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价值活动。因为,价值是人与对象的互动所生发的意义。美,也即审美现象,存在于主客体互动所生发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美也将不断生成、不断发展。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回应了王元骧教授提出要开展实践论研究的观点。他指出,他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把实践论与存在论有机结合的基本思路,马克思的“人就是人的世界”的存在论思想必须以实践论为基础并通过实践而实现。

与周来祥教授、杜书瀛研究院和朱立元教授等人从哲学本体论的视角考察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转型问题不同,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刘康教授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转型的一些新视角。赵宪章教授认为,面对“传媒时代”的图像化魔力,我们需要在语言与图像之间找到一个节点,以便缓解二者的对立和矛盾。“语-图”互文研究则是文学理论面对传媒时代,从文学自身的境况出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刘康教授则认为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构成了一个不同的选择,并且构成了自身的不断向现论形态的转型。这是因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选择不同于西方和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时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资源,并且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改造人的主观意识的实践。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4

近年来,该专业在教学建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高标准规划专业建设

(一)高标准制定专业建设目标

1.努力创建“三个基地”。提高综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水平与质量,把本专业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综合型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扩大专业的影响面和幅射范围,为地方的幼儿园、小学及社区儿童艺术培训机构提供业务支持,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综合型艺术人才的培训基地;研究与探索专业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新举措,及时总结和推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果,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的研究基地。

2.力争成为“龙头专业”。加强师资与设备建设,规范和健全管理制度,及时总结教学与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提供艺术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努力把艺术教育专业建设成为龙头专业,为省内、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的建设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明确专业建设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三、五年内,在专业改革与建设过程中,努力实现四个“一流”。

1.培育一流的师资。通过内培外引,使艺术教育的师资在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上更趋合理,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大研究型、实践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打造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教学团队。

2.配建一流的设备。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完善教学与科研条件,进一步加强对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产、学、研”一体提供一流的场地与设备保障。

3.强化一流的管理。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和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积极创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氛围。坚持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管理更趋完善。

4.追求一流的质量。培养既能站稳讲台、又能站稳舞台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艺术教育精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专业改革与建设中,创造有省级以上影响力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学质量。

(三)科学拟定专业建设方案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规格与要求,对课程体系与结构进行优化与重整,使课程设置与结构更趋合理与科学。

2.优化考核方式与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对教学运行过程的检查与评估,采取考评结合的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3.优化办学条件。(1)师资的优化。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和缺门学科师资,如艺术表演、艺术教育理论方面人才;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强实力的学术梯队和教学团队。(2)教学设备的优化。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新建电脑音乐制作室、专业录音录像棚,加强图书音像资料、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3)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音乐舞蹈馆、美术馆建设成为省级以上艺术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在校外建立1-2所省级优秀实习基地。(4)课程与教材的优化。实施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工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的交流,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根据课程需要自编《音乐基础》、《综合艺术活动设计与指导》等教材。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思路

(一)社会人才需求分析

1.小学推进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综合型艺术教师。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设置综合艺术课,提倡艺术综合教学。《全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中指出,至2010年,农村学校艺术开课率达到100%,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达到80%。湖南省的目标是:至2010年,处境不利地区的学校艺术开课率达到85%。目前,湖南省绝大多数的乡(镇)以下小学没有专职艺术教师。从我国艺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看,基础教育培养的目标将从专才向通才过渡,而适应课程改革的综合型艺术教师匮乏,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湖南省培养小学艺术师资的院校中,大多以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为主要培养目标,学科比较单一。长沙师范学校艺术教育专业第一个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

2.学前教育也需要综合型艺术教师。学前教育以儿童的整体发展为教育目标取向,实施不分科的综合性教育,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强调单一技能的获得,培养儿童综合素质。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各种艺术感觉、知觉、经验、知识、智能相互衔接、融合贯通的体验来获得。实施这样的教育,以教师自身素质为前提。教师良好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教育能力,是实施儿童艺术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目前各地幼儿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综合型儿童艺术教育人才缺乏,旨在培养儿童素质的综合艺术教育无法得到落实。因此,应加强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

3.艺术自身发展规律要求对人才进行综合培养。艺术本身是综合的,每一艺术门类的学习都需要其他艺术形式的联觉和通感。音乐、美术、舞蹈三大艺术门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艺术就是整体的感受、综合的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性的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如雕塑、戏剧、广告、影视等等。它们的发展需要受众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而综合传授艺术的方式可以提高受众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有力地推动艺术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讨论和确定中,通过全面的分析和广泛的论证,我们逐渐明确了思路,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儿童艺术教育基本理论,具备各相关艺术门类的基本技能和先进教育理念,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艺术教育应用性人才。这样的定位牢牢把握两条线:一是儿童艺术教育。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新世纪的开拓者,他们的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今天对儿童的教育,必须有助于将来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成长。对儿童实施艺术综合教育,其目的在于从审美艺术教育入手,推进儿童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审美创造型人格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条线上,本专业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入手,在了解儿童审美心理、艺术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践儿童艺术教育技能,渗透儿童艺术教育职业理想。二是综合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文学(表演)等艺术形式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审美要素,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审美直觉、情感同构而相互迁移、渗透和沟通。用艺术综合教育的形式,加强艺术情感教学的力度,将促进综合性智慧的发展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因此,在这条线上本专业选择美术、音乐、文学(表演)三种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构建相关课程,力争让学生在了解这些艺术门类、掌握基本表现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整体艺术素养,获得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具备将相关艺术门类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创新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钢琴、声乐、音乐理论、舞蹈、美术、文艺美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获得各种艺术感觉、知觉、经验、知识、智能相互衔接、融合贯通的基本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上形成“一个特色,三线并行”的教学理念,实施“多能一专”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一个特色”指突出儿童特色;“三线并行”即艺术素养、教育技能、综合创新三条线同步发展。在课程体系中通过课程模块组合,加强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充分体现师范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上,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包括艺术素养类课程、教育基础类课程、儿童认知发展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四个模块。每一课程模块与能力分解中的某一项能力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负责具体模块教学的教师有明确的责任。

3.人才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儿童艺术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基础理论和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3)懂得儿童艺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艺术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儿童艺术课程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在某一方向有所专长;(4)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集唱、弹、跳、画、写等各种技能于一身;(5)能较熟练地进行英文会话和阅读,达到普通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级;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普通话国家标准化考试,获二级乙等证书;(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合格标准,具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综合型与多层次化的原则,本专业研究探索整合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知识结构。首先,对专业技能和理论课程进行筛选,确定适合儿童艺术教育所需的内容。其次,在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中选取与艺术、儿童结合紧密的内容,整合成新的课程进行教学。同时,增设实践课程和儿童认知与发展方面的课程,形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习实训课等构成的多层次、非线型序列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从比例上看减少了理论课,增加了实践课,压缩了必修课,增开了选修课(开课共计2418学时,其中必修课1848课时,选修课570课时。必修课中,公共必修课9门,计510课时,占总课时的23.57%;专业必修课22门,计1338课时,占总课时的55.33%。选修课占总课时的23.57%)。从内容上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艺术教育方向的核心课程中,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史进行整合,开设为“艺术简史”课;把“乐理”、“钢琴”、“视唱”、“声乐”、“声乐与合唱指挥”五门课整合为三门课;增开美术类课程;增设“综合艺术活动设计与指导”二门新课;在公共必修课中增设“戏剧表演基础”,在专业理论课中增设“艺术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学”二门新课。此外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内容涉猎到艺术、文学、商务、体育、管理、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与体系结构。经过几年的论证、实验、完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实践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

(一)加大实训场馆建设

艺术教育专业建有一栋设备现代化的艺术大楼,其中:音乐实训室7间,数码钢琴、电子琴教室7间,多媒体音乐欣赏教室1间,奥尔夫音乐实训室1间,钢琴练习房320间,钢琴283架,144平方米大的舞蹈训练室8间,语音实验室1间,能容700多人的实验剧院可供学生演出实践,面积300多平方米、在湖南省可称一流的多功能合唱排练室1间,MIDI制作设备1套,并配备计算机房2间、电脑110台。电脑音乐制作室,录音、摄像棚正在完善中。学校美术动漫实验室、玩具制作等实验室,为本专业美术教学提供最先进的教学场所。校内还建有全国首创、设施设备完善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实验中心。实验实训室管理规范,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所有仪器设备由实验人员负责保管与维修,大型精密仪器建有技术资料档案,仪器设备使用维修有保养记录,钢琴由调琴师专人管理。

(二)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加强横向联系,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动态,建立了高水平的校外教学基地,已与长沙市大同小学、育才小学、盼盼小学等五所小学以及湖南省机关第一、第二、第三幼儿园以及深圳银鹰、深圳海关、珠海政府机关一幼等10多个幼儿园签订合作协议。这些小学和幼儿园均是一级一类基础教育单位,完全能满足专业学生的教学实习要求。

(三)逐步形成实践教学特点

1.实践教学课时充足、形式多样。实践课总课时25周。第一学年3周(艺术实践1周、教育见习2周),第二学年5周(艺术实践2周、教育实习3周),第三学年17周(毕业综合实习8周、教育调查4周、撰写毕业论文5周)。在开设实践课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实践内容的特点和行业的工作方式及规律,采用课堂训练、专题研讨、社会调查、技能竞赛、基地实习、项目实践等不同的实践形式,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的方式结合起来,很好地保障了实践课学时。

2.实践教学目的明确、内容丰富。根据教学进程和实践教学大纲,安排艺术观摩、表演实践、儿童艺术教育见习、儿童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儿童心理调查、儿童艺术教育单项技能教学实习、儿童综合艺术活动教学实习等实践内容。这些实习内容有单项的,也有综合性的,各种项目相互补充、层层递进、形成系列,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儿童综合艺术活动设计与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都是非常明确的综合性实践项目。

3.实践教学条件良好,效果显著。本专业在校内有专门的音乐舞蹈馆、美术馆以及儿童发展教育实验中心,校外有实习基地20余个。通过实践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较好的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体现出较好的艺术表现力,80%的学生有较为突出的艺术特长,能独立登台表演。教育教学动手能力强,100%的学生能独立设计完整的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教案,96%的学生能独立组织儿童艺术教学活动。

五、探索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努力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丰富评价手段,尽可能多地关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本专业的各类课程都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一)理论教学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调整考试模式,建立健全试卷库。考试试卷从试卷库中随机抽取,分为A、B卷;试卷评分根据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分步计分,以便清楚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考核内容上,由考核知识点转变为知识考核与应用分析能力相结合;以论文、报告考核为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宏观理解,提高考试的含金量和实效性。在成绩评定上,变一次考试的终极评价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察相结合、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系统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占40%、期终成绩占60%,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二)专业技能考核

技能训练课程以面试考核为主,积极推行技能等级考核制度。将过去的随堂考试改为等级考核方式,结合舞台表演的形式,教师按等级考核评分标准集体打分并当场亮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舞台实践中接受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公开的横向比较中得到监督。本专业还借鉴了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

(三)综合训练课程考核

为提高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综合训练科目考核直接与学生实习见习挂钩。根据学生在实训基地的见实习表现和实训基地指导老师对学生见实习评价,从教学方案、总结实习、单位评定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充分考虑了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六、培育专业办学特色

艺术教育专业秉承“以儿童艺术教育市场为导向,以拓展学生就业岗位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为核心”的办学思想,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模式,采用层级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多能一专”,培育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道路。

(一)确立了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和《全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以及对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可以推测:儿童教育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素质的文艺工作者和能唱、能画、会跳的综合性社区工作者需求潜力强劲;基础教育培养的目标将从专才向通才过渡,而适应课程改革的综合型艺术教师匮乏,需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据此,本专业明确专业定位:第一,立足儿童教育,做到能站稳讲台;第二,立足综合艺术,培育能歌善舞、能写会画的实用性通才,做到能活跃舞台。这一开创性的定位,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认可,因而“艺术教育”这一新专业得以特批。

(二)形成了综合型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一般的专业设置中,文学、音乐、舞蹈和美术单独设置专业与课程。艺术教育专业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在优化课程结构中,强调理论够用、技能突出,开足必备的专业技能课,增设综合艺术活动设计与指导课,强调各艺术学科融通,艺术形式互鉴,艺术精神互渗。如音乐课将音乐教学中的乐理知识结合到钢琴教学中、将视唱结合到声乐教学中,将声乐结合到合唱教学中,等等。

(三)建立综合型的技能课程教学方法

在专业技能课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倡导“感知、体验、探索、创新”四段式教学。感知阶段,运用图像呈现、艺术欣赏手段,采用示范、讲授、发现、概括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艺术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感性认识;体验阶段,通过对音乐、动作、生活、情绪、情景等的认识与模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重复、再现等手法,对音乐、舞蹈、绘画进一步理解、掌握、领悟和玩味,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探索阶段,运用导学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评定,探索音乐、舞蹈、绘画表现的特点与内在规律,精讲多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阶段,在感知———体验———探索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并形成成果。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节目———群舞《小老鼠》,就是《幼儿舞蹈赏析与创编》课的教学成果。艺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办学造就了大批综合性艺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采用综合型的课堂教学形式

改革课堂教学形式,采取大课与小课结合,因材施教。通过大课使学生全面把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技巧,通过小课加强专业技能的提高,发展个性,突出特长。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5

一、“学研产”教育模式与影视艺术专业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三大功能: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研产”其实就是高等教育这三大功能的具体体现,并且将这三大功能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高校来说,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而“学研产”的培养模式给全面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提供了很扎实的基础。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来说,有此模式为支撑,对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广播电视类的专业,是一门比较新兴的专业,起步较晚,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状况等因素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学研产”教育模式给影视艺术专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支撑。尤其是的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不像专业院校有影视艺术教育的培养传统、学习环境和实践渠道,更需要在“学研产”教育模式下培养自己特有的影视艺术人才――即全面的影视艺术专业化人才。这就使得影视艺术与“学研产”教育模式分不开了。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大多数高等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无论教学和科研基础薄厚,无论是理工擅长还是文史主导,无论是艺术类、还是综合类院校,都应着时代潮流和利益驱使来开办影视艺术专业,影视艺术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

二、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

总体来说,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不同,师范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一般都是从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衍生而来。师范院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更多的从技术方面、实际应用方面为本培养影视专业人才,为了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专门技能,又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修养,专业设置时,还会联合文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相近艺术专业,共同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在这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教育,普遍具有以下一些问题:

1.培养人才的偏离性

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在师范院校中存在,在其他开办有影视艺术专业的综合类、理工农林类大学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院校在影视合流教育趋势的影响下,将电影、新闻、电视、动画、网络、文学、播音主持、表演、广告、设计、摄影、录音等与影视相关的领域综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目标显得笼统和偏颇。有些以培养广播电视采编为主的专业,在培养教育过程却是注重电影理论知识的培养;有些学校培养编导、策划方向的人才,却在培养过程中侧重技术方面的学习;还有些学校则是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为侧重的目标,却培养成为信息传播为主的教育。培养人才产生偏离性现象。

2.教育方式复杂多样

教育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受到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选择适合本校的教育方式来发展影视艺术类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文化也随之不断的繁荣。影视艺术专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需求越来越高,成为新兴热门的专业,尤其是播音主持、表演类的专业受到许多高等院校的青睐和追捧,筹备和创办也相对快速一些,许多与影视艺术领域相差较远、文化积淀相对少的高等院校,常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开办本专业;而综合类高等院校更多的则是靠文学、新闻等传统优势学科来发展影视艺术教育,其文化理论储备非常雄厚,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理论、艺术批评、文化剖析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但其对影视基础、实际操作和技术技能方面薄弱。科学理论研究占据优势,而社会实践方面相对较差;理工类院校与综合类相反,其注重实践方面的培养,忽视艺术素养的教育。

由此可见,影视艺术教育的方式很多样繁杂的,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从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但在艺术修养、审美理论方面却不能很好的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技术和艺术之间发展是“两张皮”的状态。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也是摇摆不定,总体上还是偏向技术学习和实用技能的方式发展为主。

3.课程体系不完善

一个专业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架构,对于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电视相关专业,由于是新兴的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中课程架构,主要是吸取电影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电视艺术简单拼接,来进行相关的课程教学。因此,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带有很浓重的电影专业课程的影子,甚至是照搬照抄电影专业的课程。而电影和电视这两门艺术领域虽有共通之处,但有一定区别,这就使得电视专业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凸显出电视艺术的独特之处,课程设置有所欠缺,课程体系显得不完整。

4.师资结构不健全

在我国,与影视相关的专业艺术高等院校很少,仅有寥寥几所,再加上影视艺术专业开展较晚,发展时间短。各个高校在发展影视专业初期师资力量会很薄弱。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高校原有专业的相关教师,这些教师大多都是学习物理、无线电、教育技术、美术、音乐、文学、新闻等专业出身,对影视艺术领域的理解不够透彻,有重技术轻艺术,艺术门类、文化理论不准确等问题所在。长此以往,电视艺术人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和束缚。

5.实践渠道不给力

实验课是学生实践最基础的方式,学校的实验设备、场所等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条件。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电化教育专业的实验设备、场所可以与之共用,但由于设备的造价高、更新换代迅速,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实验设备的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实验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实验设施的使用之间存在矛盾,日常实验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

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影视艺术专业的专业实习环节总体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管理机制上还需要提高,个别的学生对实习的消极态度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来解决。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在专业实习中会受到制约,这是需要亟待协调的一个问题。

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的解决措施

面对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和吸取各类院校开办相关专业的经验教训,结合教育教学质量,处理好各个教学培养环节,借助“学研产”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促进影视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高校创办影视艺术教育是要培养成电视专业人才,还是电影、网络、新闻等专业人才要非常明确。这样,在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以及管理等方面才能有的放矢,在引入优秀的师资方面才能更好的为相应的专业服务。从而培养出全面的、为社会做贡献的专业人才。

2.依托固有优势,确立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

师范类院校的固有优势就是影视艺术专业是由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起来,有很深厚的技术层面的基础,实验使用的设备(摄录、音频、编辑、照明等)和场所(录音棚、演播室)都很齐全,具备了一定的影视技术方面的理论体系。相比于综合类等其他高等院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给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也为“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师范类院校可以利用这些固有优势,以“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为理论支撑,确立一个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熟练、科技创新思维强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来说,最重要的解决好的问题就是艺术修养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就是将艺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操作很好的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又能建立起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将学生自己具备的艺术理论体系和技术技艺技能,应用到实际实践创作中去。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理论知识的能量,制作成作品,为社会和自身发展服务。让有能力的、优秀的学生将自己实践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和自我具备的只是理论体系相结合,将影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从中领悟出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从而实现了“学研产”的完整结合。

3.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设立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明确之后,课程体系设置成为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其他同类院校或者相关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可吸取电影专业的课程体系,取其精华,再与电视艺术的本体特征相结合,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而组织教学。要避免盲目的照搬照抄,直接将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课程完全挪到培养电视专业人才的课程中,或者是只将表面改成电视专业,而没有深入到本质当中。

课程设置要符合学校校情、学院院情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虽然都是师范类院校,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公共课的开设就不尽相同。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时,就需要考虑到公共课和专业课在每学期的比例问题。让学生更舒服的掌握不同的知识,科学的建立好知识结构;学院内部主要是要调整好实验创作类课程和实验设备、场所之间的矛盾,将实验课程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中进行,提高实验设施的利用率,避免实验创作类课程之间产生时间冲突,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和学生创作的流程;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类型之间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符合学生知识结构的成长和发展。

课程设置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总体来说还是有重理论轻实践之嫌,需要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和创作课的数量,尽量设立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的把“学研产”三者结合起来。

4.积极引进优秀、创新型的师资力量

由于影视艺术专业起步时间晚,电视艺术也只有二十来年的时间,师资资源更多的是靠其他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出身的教师来担当,摸索。影视艺术科班出身的教师数量较稀少,质量上、知识架构、教学技能和经验方面都有待提高。师范类院校可以借助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深厚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对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潜移默化进行师范专业基本理论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耳濡目染的获取一些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当教师的一般性知识和技能。再加上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影视艺术科班出身的教师,提高影视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通过高层次、高学历的学习经历和经验,鼓励教师做好教学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培养具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5.集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拓展实践的渠道

对于师范类的影视艺术专业来说,实践的硬件设施虽然齐全,但是实践创作的环境相对滞后,实践渠道也相对要窄。

对校内来说,优化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保证实验设备的良好和实验场所的正常运作,创造优良的实践场所。在技术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要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次数,激发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业余时间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集合学校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创造良好的实践创作环境,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成立“影视制作小组”“摄影小组”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建立学术作品创作大赛为学生创作提供条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加强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拓宽专业实习的渠道,也可以在学院内部将各个专业之间的实习实践资源进行相互共享,通过学校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为学生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实践领域,增强实践机会。条件成熟还可以筹建和创办实习实践基地,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有秩序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专业实习的质量。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1篇6

人类的艺术审美实践是一种超功利性的精神,在一定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审美需求就得以产生。马斯洛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此之外还有两种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求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由此可见,审美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所谓审美,就是感受和领悟客观事物与现象本质所呈现的美。它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并且审美以其独特的自由性,而专注于物质对象的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符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心理实践活动。审美的本质即自由。艺术是人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创造生活。艺术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是人与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2]人们在对艺术美的感受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永恒魅力,促使人的大脑发挥无尽的想像能力,引起人对美的感知,用来完善、补充、丰富甚至改变对象在心目中的性质,重新创造出新的完美意象形成审美共鸣。艺术审美实践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实践活动,审美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品欣赏所持有的态度的认知上,这种认知态度可以分分功利态度和实用态度,在社会发展初期这两种认知审美关系是可以分割的,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直接以功利和实用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才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各种艺术作品呈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心理需求,当它以具有美的品格,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线时,才会以审美价值来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由于特定的语境,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体系内的艺术审美实践除具有以上内涵特征以外,它还肩负有传播、宣传两型文化思想理念的责任,在构建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环境下,艺术审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一种通过艺术欣赏来感染群众、传播两型社会价值理念的活动。

二、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关系

艺术审美实践是两型社会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艺术从来就是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审美实践则是艺术社会化最直接的行为与表现。(一)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发展可促进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分为审美显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无意识,这几个层面的结构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的审美经验。艺术审美实践也就是人的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活动,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有机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发展将带动整个文化结构体系的发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象和意境来掌握创作中的某种情感和观念。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自由心理实践,艺术家与受众双向互动的建立,在关系建立中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心理、意志和智慧得到完美体现,观众的主体审美精神在艺术活动中也得到充分的张扬。艺术审美实践活动通过“创作——作品——欣赏”这样一个过程,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与精神面貌,从而最终对社会生活发生多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一般来说,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具有认知、教育和娱乐三大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审美获得关于社会、自然的信息与知识。正如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可以观”即具有认识社会的作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具有认识自然的作用。通过艺术来对人生、社会与历史来进行体悟,往往更加鲜明与深刻,且通过艺术来认知自然,人们更加喜闻乐见,印象也更加生动。可以说,艺术审美实践可以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人们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艺术审美实践,使自己个人的理想、感情、追求发生变化,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与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启迪思想,甚至找到榜样,修正行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审美实践对于人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如果能将两型社会的文化思想内涵灌输到艺术创作中,并将该艺术作品广而展之,人们就能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两型社会的精神内涵,并且产生共鸣,形成统一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与完善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二)两型社会文化的构建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审美实践的发展艺术审美实践的发展,因其具有的浓郁的精神性特质,需要个人创意、技术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而两型社会文化恰好能够营造这样的一种环境。正如前文所说,两型社会文化主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我们以往的艺术审美环境,往往脱离了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以及这种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性,沉醉在一种没有远见的视觉盛宴之中。以产品包装为例,每到过年过节,许多人家里都会堆满各种各样的礼品,如果把礼品包装全部拆掉以后,会发现产生的垃圾量真是非常惊人,里面有为了防腐防潮做的包装,更多的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包装,这些塑料、纸张、泡沫在商业的扭曲下仅仅是为了一场奢侈的表演,而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空乏的内涵。而在两型社会的文化构建中,我们应该摈弃这种不利于环保的艺术与过度的包装,而应更加考量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人性的回归。城市景观设计应是两型社会文化最直观也是最宏大的表现,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审美感受直接体现了两型社会理念的物化情况。既然我们说两型社会的文化体系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那么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其根本的目的应该就是提供给人们一种自然生态感强且富于人性化的环境。在景观设计中,以往的设计理念往往过于借助绘画的范畴来评估其水准,片面强调“如画”的美学效果,片面强调视觉审美,强调视觉审美的霸权,而偏离对景观的全面理解,这是对自然、对生态的粗暴践踏。[3]在两型社会的文化理念下,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环境应被体验为“环境”而非景色,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不应是隔绝式的,而是身处其中式的。只有消解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两者才能有更好的互动,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共生,进而实行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两型社会。

三、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双赢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7

陆贵山认为,经济领域中存在着综合治理和宏观调控的问题,文艺领域同样也存在探讨文艺全局性问题的宏观调控,经济学中有宏观经济学,文艺领域也完全可以去建构一个具有战略学地位的宏观文艺学。20世纪是各种文艺思想纷至沓来的时代,也是侧重分析研究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经在中国大地上吹起,文艺领域里的“百花”随即迎风绽放。于是,诞生了无穷无尽的“主义”、不断更新的“中心”、花样翻新的“批评”、林林总总的“学”、形形的“论”,以及数不清楚的“后”和五花八门的“新”。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主义”、“学说”,确实拓宽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但与此同时,却又陷入了“跑马占地”、“占山为王”的尴尬境地。即使学者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分析问题的正确性,但是彼此的互不通融和互不认可,使得学术研究难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拔升。为此,学术研究需要一个宏观的框架,也只有在宏观的框架中、在学术研究的学理坐标上,学者们才能够找到各自的定位与坐标点而不至于陷入“片面的深刻”之中。陆贵山认为:“任何一种学理或观点,如果脱离它所赖以存在的位置或坐标是很难说清楚的,相反,只有从与整体理论框架的关联中,才能获取准确到位的科学阐释。”③所以,只有综合性地把各种文艺观念置放在宏观文艺学的整体框架所属的位置和坐标点上,才能合理地、有效地、持久地体现和发挥它们自身的性质、价值、功能和作用。

宏观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

陆贵山的专著《宏观文艺学论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系统阐述了宏观文艺学体系,是宏观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该书从宏观的大视角,以文学与历史、文学与人文、文学与审美的关系为基本框架,全方位全过程地观察研究文艺现象,全面把握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总体结构,创立和构建起一种宏观、辩证、综合、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陆贵山宏观文艺学研究的源起和思路,是从恩格斯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相统一的思想中发展出来文艺本质观。恩格斯在评论歌德和拉萨尔的作品时,主张用“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文艺现象。马克思主义从“美学观点”看文艺和从“历史观点”看文艺是互补的,也是辩证地联系着的。美学的观点,也即审美的观点,离不开历史的社会的内容;历史的观点,也即社会的观点,必然彰显着审美的特征。因此,文艺的“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所体现出的文艺的“美学精神”和文艺的“史学精神”是文艺的重要精神。在恩格斯这一文艺思想的启示下,陆贵山阐发了文艺的人学观点和人文精神。他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点”中可以引伸和生发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观点”,因为历史总是人的历史,人总是历史的人。这样就完全有理由把文艺的本质理解为“史学基质”、“人学基质”和“美学基质”的辩证统一。在这种文艺本质观的基础上,陆贵山阐发了一种带有“母元性”意义的宏观文艺学体系。陆贵山宏观文艺学的母元网络系统,主要是以审美主客体为中心,并综合了文学与现实、社会和历史,文学与审美,文学与人的多方面研究,将文艺中的三大精神,即文艺的历史精神、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有机熔铸在一起,倡导文艺的历史观点、人学观点、美学观点的有机统一。陆贵山认为,各种不同形态的文艺理论、文艺流派、文艺观念和批评模式尽管纷繁驳杂、千殊万类,总可以从宏观的大视角归纳为(1)三大关系,即文艺同社会—历史的关系、文艺同人的关系、文艺与审美即文艺自身的关系;(2)三大基质,即文艺的史学—社会学基质、文艺的人学基质、文艺的美学基质;(3)三大规律,即文艺和社会—历史的相关性规律、文艺和人的相关性规律、文艺自身的特殊规律;(4)三大精神,即文艺中的历史精神、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研究,只有以实践为中介和动力,将文艺中的历史精神、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宏大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取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新的突破和进展。④陆贵山的《宏观文艺学论纲》阐述宏观文艺学的母元网络系统后,又从文艺的关系范畴系统和文艺的中介网络系统两方面,对宏观文艺学体系进行宏观辩证的综合研究,并论述了宏观文艺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建构,初步构建了自成一家的宏观文艺学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理论家充分吸收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艺理论的思想资源,结合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为构建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探索,并取得相当可观的学术成就。陆贵山借鉴了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界的学术成果,特别是吸纳了文艺生态学、文化学和形式语言符号学的学术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宏观文艺学的框架体系。2011年10月出版的《陆贵山文集》,展示了新时期以来陆贵山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在“文集后记”中,陆贵山根据自己50年学术研究的经验和积累,提出了关于文艺理论研究“一条道路、二大文脉、三套话语体系、四个研究向度、五种价值精神、六大学理系统”的构想。这标志着陆贵山的学术思想更加完备和成熟,宏观文艺学体系的理论框架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宏观文艺学的学科特色

(一)宏观文艺学的母元性、综合性和主导性宏观文艺学的母元性主要体现在,宏观文艺学能够从总体上较为完整地考察文艺的系统存在和系统本质,而其他文艺学的各种不同的或迥异的微观研究,只是母系统的派生。从文艺的母元网络系统看,文艺和社会历史的关系、文艺和人的关系、文艺和审美的关系,可生发出三种基本的文艺理念: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而艺术、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文艺的三大理念,进而产生各式各样的历史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自然主义、文化主义和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由这六大文论学理系统构成一个更加宏大的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宏观文艺学的综合性与宏观文艺学的母元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表现有四,即宏观文艺学的普遍性、总体性、统摄性和涵盖性。总之,“宏观文艺学和微观文艺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宏观文艺学包含着学理的多维度性、多向度性、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各式各样的文艺观念、本体理论、批评模式和文艺思潮都作为整体中的部分,置身于所属的位置和坐标点上,同整体发生有机的内在的联系……宏观文艺学对学理的最高概括是‘文’与‘史’、‘人’、‘美’的完美融合和辩证统一”。⑤宏观文艺学的主导性,与艺术世界的多元现象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时下,无论是从社会结构、意识结构还是文化结构来看,都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的多元构象。尽管这种格局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纷繁与凌乱,但从总体上说,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共生的真实性。如何能更好地让这种格局有序发展,又不伤害某一个理论形态的存在价值,陆贵山构筑的宏观文艺学体系,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宏观文艺学的作用首先是多元中的主导价值。既然多元并存和多元共生的文化结构和文论结构将成为事实上不可改变的精神存在,那么与其任其发展下去造成文艺领域里的无序与迷乱,不如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原则,使文艺能够既体现时代与社会的心声,又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爱好的阶层的文化需要与文化选择。总之,在文化艺术领域,无主导的多元和无多元的主导,脱离主元的多元和脱离多元的主元都不能使文艺健全健康发展。陆贵山提出了“当代中国文论的结构应当是有主旋律的多声部合奏”⑥的理论观点。他认为,宏观文艺学选择建构有主导的多元文艺理论形态,进而构筑起“一体主导多元”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体系。(二)宏观文艺学的民族性、世界性和当代性宏观文艺学的民族性,最能体现中国文艺理论自身的特点与特征,如陆贵山所说:“只有强化、深化和优化文艺学的民族性的研究,才能突现文艺理论的中国特色。”⑦中国的文艺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甘苦备尝的学术跋涉,已经积淀了很深的理论学养和自身的学理特征,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处理民族文艺与世界文艺的关系上,我们首先要坚守的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下所形成的“民族性”。而这一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民族性,既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理论渊源,更是我们挥之不去的理论特色。因此,怎样将其救活并使其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独特而灼耀的魅力,是中国当下乃至将来文艺界的理论家和学者们所应积极追求的学术理路。陆贵山认为:“确立和增强文艺学的民族性,必须进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依靠它的观念活化和当代生成来实现的。”⑧时下,我们怎样才可真正做到既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又能参与到全球化的大进程之中,是文艺理论界一直关注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文化、文论的民族化和文化、文论的全球化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说,这实质上是怎样理解文化的差别性和共同性的关系问题。”⑨宏观文艺学的世界性,既要体现出中国文艺作为世界文艺的构成时其自身暗含的文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更要凸显作为一种文艺形态其自身的特征与优势。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维护我国文论乃至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才能以文化的差别性和相对性去抵制超级大国的文化绝对主义。宏观文艺学的当代性,不是新名词的代言,也不是花样技巧的翻新。若要从本质上把握住,首先要抓住并处理好文艺的传统与创新、文艺的传统性与创新性的关系。欧阳中石在谈书法创作时曾指出,艺术家既要懂得“从何处来”,也要懂得“到何处去”。这里的“从何处来”,讲的就是对传统的继承;而其“到何处去”,指的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⑩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瑏瑡这就告诉我们,宏观文艺学的当代性建构,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开放地面对未来。就“传统”而言,由于传统本身所具有的质素,现在的我们,无论是去发扬它的优长,还是去批判它的芜鄙,都不可避免地已经将它作为基本的阐释参照。因此,理性地审视与深度地挖掘“传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要将“传统”中的精髓,随着时代的新变而不断地吸收与发展,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心态去构筑新的“传统”;又要对“传统”中的鄙俗,给予严肃而犀利的砭弊,对“传统”中的劣根性,给予一种应有的严厉批判与“不留情”的抛弃。二者同时进行,又彼此依存。诚如陆贵山所说:“必须用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开放的自觉意识来理解和建构这个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宏观文艺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必然是开放的:向人民和人生开放;向时代变迁、历史转折、社会变革和改造中国人民所处的旧环境的伟大实践开放;同时也向文艺本身开放。”瑏瑢所以,传统是活着的,它就在我们的身旁。我们不但要去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还应该去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即体现在文艺身上的当代性。“在众声喧哗的当代中国,如何审视地辨析多元文化形态和庞杂的文化信息,寻找能够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基础及其现实境况相适应的文化方略和发展道路,是中国当代知识界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之一”。瑏瑣爱国者必忧民,一个人要想写出真正的好诗,他本人就必须首先是一首真正的诗。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学艺术之所以重要,便在于其蕴藉的唤起精神。萨特曾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项召唤。写作,这是为了召唤读者以便读者把我借助语言着手进行的揭示转化为客观存在。”可是当下的文艺创作,已经远离了这种“召唤”,更多的则是戏说。有学者曾不无忧虑地指出:“没有信念,何尝不是今天的文学所面临的最大的精神困境?要说不正常,这才是最大的不正常。”我们认为,对于当下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来说,亦可作如是观。所谓苍冥欲坠的时代,往往有擎天一柱的诞生。倘若人人都要等到天下的人都变成好人,自己才愿意成为好人,那么天下就没有好人的存在。历史形成的文艺格局也必在历史中发生转换。为了“谋求建立一个各种文艺观念的有序的总体结构和理论框架”,陆贵山秉承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努力建构起了一个带有母元性、总体性、统摄性、普同性、综合性、主元性与世界性的,与各式各样的微观文艺学不同的宏观文艺学体系。《文心雕龙》里,刘勰曾指出“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可见,怎样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于一种理论体系之中,是先贤们希冀发展并努力建构的一种文化精神。在《宏观文艺学论纲》一书中,陆贵山不仅建构了文艺学方法论体系上的理论框架,有效地去囊括、容纳和置放各种有益的批评方法,而且克服了“任何一种局部的真理只要逸出了自己的界限和适用范围,有意识地将它推至极端,上升为涵盖一切、主宰一切的文艺观念,无异于用过头肯定的方式来否定自己,从而会走向问题的反面”瑏瑦的弊端。宏观文艺学的体系周全、意义深远。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如陆贵山在《宏观文艺学论纲》所言及的,宏观文艺学“侧重于从宏观的大视角,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制高点上,鸟瞰文艺世界的全局”。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核心是能力,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根本原因是能力不行。艺术实践具有连结、转化、评价和创新等多维功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是主体客体化的辩证统一过程,离开了艺术实践,艺术能力就无从谈起。

因此,艺术实践是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源头活水,艺术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根本途径。三是明确了学生主体性与艺术实践的关系,树立了艺术实践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要求的基本观点。学生的主体性是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学生“要我学”变“我要学”、“学会”变“会学”的基本方略。学生不爱学习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学生不爱学习固有自身的原因,但传统教学中“三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收器,不讲个性和个别差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艺术实践教学是学生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任务)的客观活动,是学生动手、动嘴、动脑,亲历、亲为和自我展示的过程,是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张扬个性,激活创造性的活动。因此,艺术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平台,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要求。

“三个基本观点”的确立,使全院形成了共识:艺术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上处于核心地位,不抓或抓不好艺术实践教学,就使得教改无法深入,人才无法培养,学校无法发展。至此,学院上下形成了学习、研究、宣传、实做和改进艺术实践教学的浓厚氛围;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学院各项工作的中心,成为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建构艺术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艺术实践教学体系是指把学生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标准的内容系统化,是艺术实践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艺术实践教学全时全员全覆盖的教育目标,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学分为纽带的“三个课堂”联动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课堂(课内)是按教学计划进行的艺术实践教学。课内艺术实践有多种形式,但重点是艺术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是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刻苦练出来的,不长期刻苦练习,就不可能成为应用型艺术人才。因此,对课内的艺术实践教学我们在周密计划的同时,突出抓好各专业的基本功训练,不仅用教学计划把基本功训练的课时、内容和要求固定下来,而且还制定了各专业基本功训练的标准,凡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个阶段学习。美术系把学生素描、色彩和写生作为学生绘画的基本功,既有共性要求,又有个别指导,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经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一方面艺术技能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制力,而自制力又是学生成才最重要的内在动因。近几年,美术系的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各级奖项,2011年,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选送的4件作品,全部获辽宁省一等奖,其中油画《是谁拨动了琴弦》被选送到教育部。用美术系主任、大连油画协会会长项诚学的话说:“这完全得力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完全得益于学生锲而不舍的意志力。”

第二课堂(校内)的艺术实践教学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艺术节、文艺社团活动、各种文化艺术培训和艺术的展演赛等。校内艺术实践教学不仅具有广泛性、丰富性和陶冶性的特点,而且由于多数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又具有培养艺术兴趣、发挥艺术特长、激发艺术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多维功能。为此,我们对校内的各项活动都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努力做到高质量、高水平,使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受益。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10届,每届都停课一周,历时一个多月。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学生期盼的习得艺术、享受艺术、展示自我的盛大节日。艺术节上各种活动和演出令人目不暇接,精彩纷呈,人人参与、人人有节目、人人受熏陶成了文化艺术节的突出特点。我们提倡文化艺术节的节目最好是原创或独创的,使学生在创新节目中提高创新能力。许多获奖节目就是来源于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学校“舞又二分之一”街舞社团成立6年来,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在“舞出成就、舞出精气神”的口号下,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舞技的长足进步和参加各层次街舞比赛获得18次冠、亚军的好成绩。

第三课堂(校外)的艺术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服务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参加各种展演赛和国际上的一些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校外的艺术实践教学具有要求高、难度大、影响广的特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融入社会能力的有效载体。为了落实“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职能,为了借助广泛的社会资源培养人才,我们始终把校外艺术实践教学作为以文化引领和服务社会、展示学院形象和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长期战略,设专门机构有计划地抓好落实。根据校外艺术实践教学内容丰富、随机任务多和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我们重点抓了周密计划、科学管理和质量制胜三个方面。通过周密计划和科学管理做到了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不打无把握之仗,形成了校内外统一、校企结合、学训合一和学演一体的培养体系。校外艺术实践教学的成效关键在质量,否则,就可能成为无效教学。为此,我们始终以求新、求精、求名为原则,高标准地搞好各项活动。学院的画展不仅在辽宁省有名,还先后到美国、意大利办过画展;民族乐团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白俄罗斯民间艺术节拿了3个金奖;参加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获得了10项金奖和并列第一的好成绩;大三学生莫龙丹参加湖南卫视和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总决赛,一举夺得了总冠军。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艺术创新是校外艺术实践教学的生命,所谓质量就表现在创新上。艺术创新是个性化的产物,鼓励个人和团队出名和出精品,是获得创新成果的内在动力。

系统理论强调层次性、目的性和整体性,只有当层次的目的性服从系统的目的性,才能产生1+1+1>3的整体效应。那么,如何使课内、校内、校外的艺术实践教学形成合力,避免碎片化呢?学院的做法是以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根本目的,以素质学分、技能学分和创新学分为纽带,使三个课堂形成相互联动的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上。其中,素质学分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实施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获得的学分,可以按照学生参加的时间和考核的结果来计算学分;技能学分是指学生通过各类培训,并经过行业主管部门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的学分;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取得艺术创新成果认定的学分。学院明确规定,学生在第二、三课堂上获得的学分均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选修课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申请提前离校。同时,学院还制定了三种学分的认定标准、程序和办法,及时准确地认定三种学分。这样不仅做到了学分在三个课堂中互动,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把艺术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艺术成果,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能力。2009年,我们总结的《以学分为纽带,构建三个课堂联动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教改成果获辽宁省教改成果一等奖。

创造艺术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建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艺术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但要做到在整体中既照顾一般又突出重点,就必须结合学院的实际,抓住重点,大胆突破,才能把艺术实践教学不断引向深入。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项目教学、剧目教学、校企合作教学、服务社会教学和展演赛教学已成为学院艺术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在建构新的艺术教学体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新的艺术实践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提高艺术能力、展示艺术才华的大舞台。

(一)项目艺术实践教学(简称项目教学)。

学院的项目教学是与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的实做模式。项目既可是实有的,也可是虚拟的,但不管虚做、实做都是以完成项目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熟悉市场运作过程为目的。以雕塑工作室为例,他们先后承接了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鹰骏广场的群马雕塑、大庆大同区广场“四世同堂”人物雕塑和大连舰艇学院“大海方阵”国庆阅兵主题雕塑等20多个项目,通过产学结合的形式,不仅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获得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10年毕业的周镇在毕业实习时,从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蓝图绘制和雕塑开始创业,不到8个月的时间,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签订了760万元的合同。同届的訾文大宇的单笔合同已达200万元。周镇、訾文大宇之所以能成为自主创业的典型,是雕塑项目教学培养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项目教学关键是拿到项目和以项目为牵引,重点是项目设计和完成项目,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不断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目前,学院已创建了71个工作室,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运作的。

(二)剧目艺术实践教学(简称剧目教学)。

剧目教学就是创造条件,把学生学习、排练和演出剧目联为一体的艺术教学模式。学习音乐和艺术表演的学生需要在舞台上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进而实现表演、声乐、形体、技能技巧和情感的完美融合。上台演出,才能真正体验到艺术的真谛,学到真本领。为此,学院注重抓了以下四点:一是选择剧目或自创剧目;二是对剧目的综合排练;三是在舞台上演出;四是对演出的效果给出恰当的评价。几年来,参与排练的音乐剧、影视剧和话剧共有20余部,如音乐剧《猫》《蝶》《狮子王》《悲惨世界》等,影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捕鼠器》《灵魂拒葬》等,还有原创话剧《木兰》,原创舞蹈《赶海乐》等,公演后获得普遍好评。英国音乐剧《猫》曾多次在校内外演出,2006年美国百老汇《猫》剧组来华演出,在全国海选10名“猫”演员,学院就有两名扮演者入选。剧目教学要求高、难度大,真正演好不容易。从严格意义上讲,学生还处在模仿阶段,还不可能完全掌握表演的基本规律和表演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引导学生从研究和准确把握剧本、人物和情节入手,以演得自然、自如和逼真为标准,让学生在苦练技巧和二次创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表演能力和表演技巧。

(三)校企合作艺术实践教学(简称校企合作教学)。

校企合作教学是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目标,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担负起培育人才的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了解社会、亲临实践,为提高能力创造了条件,也为就业开辟了前景,本是双赢之事,但由于校企之间缺乏天然联系(企业办学和校办企业除外),企业缺乏积极性。这也是迄今为止校企合作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把校企合作的着眼点首先放在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上。葫芦岛市德荣集团有经济基础和先进设备,但缺少高端的设计人才,而学院有辽宁省知名设计师和一批在国内外获奖的教授、副教授,研发实力雄厚。两家共同成立了泳装研发中心,他们无偿为我们提供了泳装先进设备。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出亚洲领先、与欧美媲美的泳装。视觉传达系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必须依据企业的需要去研发自己的作品。自2008年至今,视觉传达系学生的毕业设计平均有50%以上的作品被企业采用,最多一年达到85%,学生的设计能力显著提高,企业也提高了经济效益。我们感到,校企合作对学校来说是借企业之力来培养人才,在目前还缺乏必要法规政策的情形下,学院必须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院知识、信息、人才的优势,帮助企业、提升企业,企业就会欢迎我们的学生,心甘情愿地为学生实做、实习提供条件。

(四)服务社会的艺术实践教学(简称服务社会教学)。

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根本职能,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作为艺术院校的服务社会教学,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艺术为社会服务,引领、融入社会并获得社会营养、提高师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一是举办或参加各种演出,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如参加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大型演出、国家举办国际海洋日的演出、服装节的演出、大连保税区成立17周年的演出、大连市各区(市)的各种演出等。二是在中小学普及民族艺术。在大连开发区松林小学、红梅小学教孩子民族音乐知识、传授合唱技巧,成立少儿民族管弦乐团,让孩子们从小就热爱民族艺术。三是与大连市教育局合作,对大连市所有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合唱培训,使大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社会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舞台,在服务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师生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学院又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力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事实使我们认识到,文化艺术服务社会具有广阔的空间,能否做好,关键是观念和实力。树立服务社会的艺术教育观和获得社会认同的艺术实力,就会使服务社会教学越走越好。

(五)展演赛的艺术实践教学(简称展演赛教学)。

展演赛是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最高形式,也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学院一直把展演赛作为艺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展演赛教学。学生作品的展出、展示在学院已成为常态,几乎周周都有学生绘画、书法、动画、设计、服装的展出。服装系在“七彩霓裳•青春校园”首届全国高校服装类专业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5个,学生张刊获得了模特大赛的冠军。文艺演出是我们的强项,校内演出常年不断,校外演出任务十分繁重,但只要学生有机会登台,我们都想办法创造条件,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得到锻炼。仅2011年就为企事业单位与驻军部队演出70多场;不仅在校内外演出,学院还创造条件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演,去宣传我们的民族艺术,学院的民族乐团曾去美国、意大利和白俄罗斯等国演出,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比赛尤其是各种大型比赛最能锻炼队伍,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凡上级或各艺术协会组织的赛事,我们都积极参加。近两年,师生共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比赛有40多次,获奖130项,其中一等奖30项。2010年,第三届海峡两岸之歌合唱节获“金茉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唱响神州”艺术展演获银奖、铜奖,学院“-30°C”室内乐团获第64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金奖,学生徐岚在国际友谊小姐湖南赛区总决赛中夺冠。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展演赛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最重要的形式与方法,展演赛教学绝不只是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为应用型艺术人才成长提供了最有效载体和最佳平台。

实施艺术实践教学的新举措

针对艺术实践教学人多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学院一方面加强艺术实践教学的常规建设,从全程各个环节上抓好落实;另一方面是针对艺术实践教学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难点问题采取特殊的解决办法和新的举措,保证了艺术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聘请专家,突出教师的指导能力建设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艺术实践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艺术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针对现有教师的状况,从自我认识入手,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艺术实践教学能力上的差距,提高自我的紧迫感;每年假期都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企业实习,有计划地进行短期培训;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几年的努力,一大批青年教师已成为艺术实践教学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不仅获得了艺术实践教学的丰硕成果,而且艺术实践教学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在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同时,学院还从公办大学和社会上聘任一批兼职教师。这批兼职教师艺术造诣深厚,师德高尚,不仅在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了表率和引领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学院不惜重金,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大师来学校演出、讲学、指导艺术排练和演出,如世界知名作曲家、钢琴家罗美妮•韦勒,意大利知名女画家LOVEDANA,世界知名吉他演奏家拉法谢诺,世界知名低提琴演奏家巴比奴,世界知名女画家罗雷达那•萨瓦多莉,世界知名建筑大师乌及诺,世界知名长笛大师诺瓦,世界知名歌唱家芭芭拉•吉尔伯特,美国知名声乐教授丹尼斯•凯勒等;还有徐沛东、鲍国安、刘学文、王铁军等国内知名艺术家已成为学院的客座教授,仅交响乐指挥就请了吕嘉、滕矢初、张培豫等知名指挥家,男、女声合唱团就请了徐锡宜、周跃峰、王克俭、邹跃飞等知名合唱指挥家和作曲家。国内外艺术大师的到来使师生受到了世界顶级的艺术指导,不仅领略了大师的风采,而且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平时难以学到的艺术真知。

(二)创设环境,注重艺术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

艺术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勤奋努力,也需要优良环境和必要条件的支撑;只有在优良环境和必要条件上提供充分的保证,艺术实践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艺术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根本途径、艺术实践教学是学院建设的核心特色、艺术实践教学是学院社会知名度的最佳载体的理念,经反复宣传和实践成果的现实教育,在学院上下形成了人人讲艺术实践教学、人人做艺术实践教学、人人研究实践教学的环境氛围,为艺术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这些年我们为艺术实践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在建新校区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也尽全力为艺术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从为社会和企业服务入手,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实现了校企合力共育人才的目标。从2003年至今,全院已建艺术门类各专业实训、实习基地96个,为艺术实践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场地保证。我们成立了与教务处并列的、院长直接领导的艺术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每个系都配备了专职的艺术实践教学助理,专门负责艺术实践教学工作,还根据需要成立了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和演出办公室,为艺术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各高校都为适应大众化教育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大多数普通高校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也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各高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探索和实践的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艺术类院校在不断探索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众多艺术类院校也展开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现就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谈几点看法。

1.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搞清楚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含义

构建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弄清的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目前,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划分,不仅是为了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人才,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运用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目前的人才类型来看,高职院校普遍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人才,包括研究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类是复合型人才也称通才。专门人才教育侧重于学科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培养,其中研究型人才培养是以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以及与此相关研究为教育目标,研究现象,揭示规律,形成概念,创新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系统传授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将已有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转化并应用于实践,直接为社会谋求利益和创造价值。复合型人才培养内容涵盖整个学科领域,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注重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在实践中发展创新,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可以看出,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虽有区别,但是界线并不明显,而且相互之间还有一定关联,研究型人才长于理论研究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长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既能进行理论创新,又能进行实践。同时,研究型人才研究出的新理论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需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在运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复合型人才相对来说具备了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但是这样的人才培养趋于精英教育,更适合由国内的“211工程”大学、“985”大学培养。

综上可见,艺术类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较宽,掌握一门艺术类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并能将已有的知识和原理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直接为社会谋求利益和创造价值的艺术类专门人才。

2.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搞清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模式(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年)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004年,学者魏所康《培养模式论》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综合和全过程的总和……”也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实质上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以培养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理构建和整合各个教育教学元素,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我们认为,本科艺术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以培养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与应用型艺术类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并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理念与育人过程的统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统一,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合艺术类本科院校发展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其核心要素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过程设计等。

3.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要深刻理解以学生为本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与非艺术类学生相比,一般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及非艺术类学生,这就造成部分艺术类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和起点不如非艺术类的学生,但他们忽视了自身的优势,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都比较强,而且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比较好。只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就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构建合理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以学生为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计培养方案,调整培养过程,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他们发掘自身潜力,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全面提高。

4.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在本科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也是相互联系的,三者是一个本科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本科艺术类应用型人才要掌握通识性知识、专业知识、掌握跨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能力是在构建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经过专业的艺术文化培养和艺术实践锻炼而提高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较为稳定的能力结构。同时,能力也是素质结构合理性程度的表现。素质其实是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艺术专业基本素质、突出的职业素养,把从外界获得的各种专业或非专业、艺术或非艺术类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内化到人的身心,升华成为稳定的艺术专业品质和艺术专业素养。本科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越高,其知识和能力就可以得到越好地发挥、提升和增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就会越来越合理。只有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才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使其在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5.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握其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征

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深刻体会、理解并把握专业的本质内涵,进而掌握各项专业技能。鉴于它的专业特点,再加上社会需求、学校定位、生源构成等因素,注重实践能力在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加迫切。因此在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1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也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和难点。在兼顾学科专业特点的同时,我们着重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依据社会和行业企业的要求,对课程进行重组与整合,少而精,精而优,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与工作过程接轨,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2加强实践教学的地位,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实践在提高素质、培养技能中的作用,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在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可以在两个范围、三大渠道中开展。两大范围分别是指学校内和学校外,三大渠道是指课堂、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学校内开展课堂和校内活动,学校外开展校外相关实践活动。

5.3形成组织教学的新模式。艺术类人才的应用性具体体现在会说、会演、会唱、会跳或会画、会设计,因此检验艺术人才水平的根本标准是艺术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我校形成了“以剧目或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以不同层次剧目和不同类型项目为主线编排专业基础课和方向技能课,安排各种实践、实训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将艺术实践和艺术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了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有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谈的几点浅见,我们认为不同类型或者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类型或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相同或相似的,其中最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高者则为成功的典型模式。构建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的工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方法,创新和构建科学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岚蔚.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2]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

[3]王长全,邢帮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27).

[4]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13).

[5]苏目水.论现代艺术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6]范铁明.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素质与知识建构[J].电影评介,2008(20).

[7]王卓文.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5).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复合型美术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认识世界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揭示了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对于任何社会的思考广泛涉猎人文与自然等其它各个方面,艺术当然也不例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用社会实践的唯物史观来考察人类的审美活动,思考美的生成,第一次真正解决了美的起源问题,指出了美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著名论断,科学地论证了美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哲学基础

高等美术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美术人才的摇篮,也是培养和造就艺术家的源地,。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人才应该具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对于“美是什么”的思考,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没有一个人能给予真正的回答,从帕拉图到黑格尔,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一直都是从理念、绝对精神出发探索美的起源,有“美是关系”、“美是生活”、“美是理念”等等众多说法,[1]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源流关系,都偏离了人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紧密相连,由此,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主体的关注,美就不存在了。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一审美活动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凝集和物化了人对现实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审美关系。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认识审美活动,揭示了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伟大思想,阐明了社会实践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和哲学基础;与此同时,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由此推及,艺术人才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就是重中之重了。事实上,历代著名的艺术家们在这方面都有许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唐代画家张璪有一句至理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艺术家的成长必须向大自然学习;清代绘画大师石涛也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经典绝句,他本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承先启后的一代绘画大师,关键就在于他一生遍游千山万水,将客观的风物景致,通过主观的感受和理解,熔铸凝炼方才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水画卷,所以社会生活实践的积累是创作活动的源泉和哲学基础。

在论美的生成和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不是美的生成之根本,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2]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烙下了人类本质力量的深深地印记,创造了“第二自然”,即人化自然。“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伴随着激情和热情的想象、联想和虚构,“按照美的规律”从事艺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实践与人的感觉以及整个心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深刻地论述了人的感觉能力和感觉性质对人的实践的依赖关系,明确地指出:人的感觉包括美感,不仅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及其结果——人化自然,因此人化自然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审美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过程。正如奥·科尔在《马克思、恩格斯》一书中阐述的“艺术是人的活动的最高形式,因为只有通过艺术,人才完全地和彻底地肯定了自己是人类的(社会的)存在物。艺术活动的基础,是作为社会实践的结果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和人的感觉的人化。由于人的感官的构造不同于动物的感官,而这些感官的对象又不同于动物的感官对象。因此,通过人类的全面发展,这些感官就成了文化的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能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才能产生和发展。”由此,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艺术院校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和科学的美学观,学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是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此外,只有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和艺术生产的诠释,才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目明心清方可观照到自然万物的最本质美。

二、“人的全面发展观”为复合型美术人才提供了指导思想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有著名论断:“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还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然而它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现实的理想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包涵四个层次: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指体力和智力;人的社会关系“取决于他的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主要是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信息诸要素的交流与启迪、充实与丰富并完善自我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互动协调、健康和谐。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是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相联系的,是现实的个人在活动或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内容。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3]

近代美术高校教育大都以专才取胜,视实用的专门技艺为立足之本,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艺术人才素质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压力与挑战,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开始重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知识的复合、学科的复合、能力的复合以及思维的复合。针对美术人才而言,则是自由个体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全面解放。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必须具备高超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形象创造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所谓“天才出自勤奋”同样适合于美术人才。艺术院校学生必须坚信:艺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学习,勤奋实践,艰苦求索,才能使技艺或技巧达到高度熟练。就如同“达芬奇画蛋”,众所周知,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让他画鸡蛋,一连画了几天,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芬奇除了刻苦学习绘画技能、技巧外,还学习数学、天文学、透视光学、解剖学等科学文化知识,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所以他在临终前心酸地说过:“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因此,真正的艺术家除了具备高超的艺术才能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境界。诚如大文豪曹雪芹所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其次,他必须具备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生产,真正合格的艺术人才总是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无比热爱,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转化为强烈真挚的情感并成为创作的内在动力,将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或“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彰显其内在的思想境界,使其情感、意境、志趣、理想及修养跃然纸上或其它载体上,就好比人如其画,画如其人,所以“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艺术”、“作画先作人”、“人品即画品”是艺术的最高准则。与此同时,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通过以塑造生动具体的、感人的艺术形象与图形来反映现实,评判现实并为现实服务,通过运用具体的可感知的视觉形象、幻觉形象、听觉形象来把握和表现客观现实,创造出以形象为核心的艺象世界,传递出艺术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追求,从而触发和诱导消费者的想象和共鸣。例如人们在欣赏《米洛维纳斯》雕像和《蒙娜丽莎》油画时,无不为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的艺术形象之神秘美感所震撼。

第三,他必须具备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马克思曾说:“生产即创造的行为”,艺术创作生产过程是审美艺术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它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特有的规律,创造出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美感教育价值、情感交流价值、审美愉悦价值、精神怡养价值,政治导向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等为具体内容的社会文化的功益价值,来满足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精神审美需求。[4]另一方面,马克思还指出:创造主体“有权利暴露自己的精神面貌。”[5]人们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会展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6]而创造性极强的艺术劳动更是要求如此。由于每一位艺术人才思维认识、理想信仰、审美意识及心理结构、文化修养、艺术内涵、创作习惯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不同,其创作的作品绝对是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乃至不同心境创作的作品也会同工异曲,所以有多少个艺术家就有多少个相应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物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此外,由于艺术生产的独特性,艺术复合型人才还必须具有独到的专业技艺而与众不同,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技巧。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经把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有别于常人的“眼中之竹”,一定是因为他具有相当娴熟的绘画技巧与造型艺术等艺术语境。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艺术实践方可出神入化。

最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美术人才还必须具有市场意识与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面对火热的市场,他们愿不愿意,敢不敢于,如何能够把自己的审美创造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摆在未来艺人面前的现实课题。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无比,给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理想放飞的平台,然而与之相随的也给他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市场的迅速崛起,行情异常火爆,就像快餐食品一样好吃未必有营养,就像快速冲泡的咖啡表面都是泡沫。然而即将进入市场的未来艺术家群体就像雾里看花,容易迷失方向,如何学会理性地看待市场,忽略价格观摩艺术精品的内在价值;如何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规避风险,防止侵权或者被侵权,更是摆在美术院校大学生面前的必备素质。因此,市场要求他们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去辩证思考、理性思维,认清创作自由与市场走向的矛盾,坚持无产阶级的文艺党性原则,遵循艺术创作的特点和规律,脑中装有相应的艺术受众,使我们的艺术创作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牢牢记住列宁曾说过的: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的,不是为百无聊赖、胖的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7]三、劳动价值理论为培养艺术人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兼艺术批评家王尔德曾指出: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呢?他们只知道世间万物的价码,对价值却一无所知。当代艺术市场正处在一个价值认同都以价格衡量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品都被重新评估定价,价值的扭曲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品由“无价”到“天价”的起伏跌荡,实在有看不懂的感觉。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必须牢牢记住,那些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即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劳动再生产的东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艺术品等)的价格,可以由一系列非常偶然的情况来决定。[8]这些偶然的情况,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使得同一件这样的艺术品价格可能出现很大的振幅波动。[9]因此,对于尚不成熟的艺人群体,如何不以画价论画家,不以天价论画作;如何忽略价格研究艺术精品之内在的价值,一定要认真学懂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深刻领会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清醒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

首先,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深刻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受其他因素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里所指的一般人类劳动主要是抽象劳动,即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劳动过程中的脑力、体力的消耗。然而艺术劳动是高度的一般人类抽象劳动,所以艺术品应当包含更多的价值。

其次,马克思还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而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相反,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概言之,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无庸置疑艺术劳动是复杂劳动,它需要通过耗费体力,尤其是脑力、智力等才能掌握的特殊劳动;需要才情,需要积累,需要创新的复杂劳动,因而具有更高的价值内涵。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艺术创作的题材广泛,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取材的复杂性要求艺术家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独特的审美情趣、督智的观察能力以及敏锐的政治头脑,方可捕捉到风云变幻的精彩瞬间,留下人间最美妙的笔触。第二,艺术创作情感思绪的微妙细腻,融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使之更加复杂化。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触景生情、下笔生晖,通过对情感的支配把握现实,将其对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喜思怒哀乐、爱恨情仇、褒贬抑扬等态度、观点融进画作;如果汇入复杂多变的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就会更加厚实有深度,气势而磅厚,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民族的灵魂。第三,艺术的创造性要求艺术家的劳动更加复杂化。它不仅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情商、智商、财商,还要求艺术家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因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造性植根于艺术劳动者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独特追求,形成于独特的艺术构思与设计,独特地艺术传达与表述,充分展现其艺术风格的个性、特长、才能、从多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审美需求。

总之,商品的价值包含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上面论及的是质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则是量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然而,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本人对于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由于艺术家理念信仰、审美视角及心理结构,创作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艺术作品不可能有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同作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它的个别劳动时间,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特权。由于价值特权的存在,艺术家的自我报价就顺理成章了,自吹自擂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也应运而生,不论创作题材,不论笔墨多少,一概以尺幅论价,完全不管画中人物多少、笔墨多少、情趣几何、艺术变成了最直接的价值计算方式。尤其是少部分在世的名家,不仅以画论价,而且还没有创作出来的白纸也可叫价,名曰“现在有人把钱拍在这儿了,十天半月能拿到画就不错啦!”真是口出狂言,照此演绎,画家们必将沦为纯粹的劳动力,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特权的初衷,价格与价值的扭曲侧射出艺术作品需要价值回归,市场需要理性,同时也警示未来的艺术家群体要认真研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学会分析价格走向,学会鉴赏艺术精品,找寻其中包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应该明白“台上一分钟”说的是现在的劳动时间;“台下十年功”说的是过去的劳动时间的累积,每件艺术品它不仅凝结了艺术家当期的劳动消耗,而且还凝结着为此作奠定基础的过去劳动的总耗费。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大学生必须学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研究艺术与文学,就像马克思曾说过的:要把艺术看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历史。作为这个“历史原则”的具体化,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在艺术的长廊中界定一个作者和一部作品的地位源于它丰富的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的融合。如同声誉载满全球的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老先生所言:“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是上帝却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里的人”。绘画之美是人的心灵对美的观照,只有心灵美、人格美的艺人才方可观得大自然之真美,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

2.官汉蒙.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17

3.迟明珠.马克思主义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4.顾兆贵著.艺术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07

7.官汉蒙等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教程[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69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篇11

论文摘要:艺术与人类文明是共同生成发展的,是分割不开的组成部分。艺术类教育是在传承中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改良的。但其概念化、单一性、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还笼罩着艺术类教育,这种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的学生缺乏灵气,缺乏个性,导致学生自己汲取知识的能力下降,不能够完美的培养出具有综合创新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的人才。

一、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形势

1.艺术设计专业在当前社会的形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中国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的重任。目前,各高校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增长,除了原有的各大美术学院和工业类设计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外,各大综合类等高校也相继开始了艺术设计专业。

中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起来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在表面繁荣景象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尽快顺应新形势下对设计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整合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和部分基础课程,构建一套符合自己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出具有综合创新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的人才。

2.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现在很多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类高校没有针对自己地区与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下,照搬其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设置模式,片面的照搬照抄,课程体系过于大而全,分散了人力财力,造成资源浪费。现代高校盲目扩招,硬件设施跟不上,办学条件差,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匮乏,没有实习基地,没有与专业相对应的实验室,教师无法引导学生将设计用于实践,只能满足于学生的纸上创意训练,学生缺乏实训与操作,缺乏动手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知识面窄,不能独挡一面,缺乏沟通与创新能力。

在艺术设计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缺少在专业设计和教学实践两方面都优秀的教师,特别是跟风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又急于招生,其师资多为纯绘画专业教师转行做艺术设计教学,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还有的学校人才储备不充分,年轻化、无教学经验,没有学科带头人。教学中,往往注重实际操作,注重短期即得的视觉效果,急于跨入专业范畴,忽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误认为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知识体系,每个专业体系都是建立在理论知识之上的,理论知识反映了一个学科的发展规律、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引导,学生往往会陷入形而下的盲目操作,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其设计作品便会缺乏深度,毕业后也无法自我提高。这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

1.加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前沿性,该专业的教师必须保持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同步,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这些知识在现代的更新率非常快,这更需艺术类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非常强,学校体制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为教师提供报考在职研究生,助教进修班,在职进修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信息和机会。作为现代的,开放的大学,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高校教师应当运用已掌握和创作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告、科技咨询、培训人才等方式来推广成果新工艺、新技术。使其拓展知识面,练好基本功,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2.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经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反复实践以后建立了立体化课堂的教学形式,就是把以前理论与写生分开进行的教学体系打破,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接受理论,在理论研究中提高动手能力,互相推动、交叉进行。针对学生实践,艺术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必须有实验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有较大的差距。那么立体化教学体系的建立解决着这一矛盾。

以课堂写生实践为主的辅导性学习实践保证了学生基础理论掌握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目标为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掌握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应用技能。

加强学习实践课外化措施。因教学计划的课时限制,课堂学习并不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学习受到很大制约。我们为此采取了扩展课堂,将学生的学习行为推及课外,在形式上采用了课外作业、课外参观、命题写生等,使学生充分且持续地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推行广泛的学习方式和实践领域。把学生的学习与学校的重大活动、节庆及社团生活结合起来。我们针对设计课程的特征,有目的地将学生的学习实践以重大节庆展览、活动场景美术设计、专业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加以丰富化、趣味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丰富了校园文化,产生强大的带动效果,使学生将课堂的学习实践带到课外,带进生活和专业发展中,且效果明显、易于接受和操作。

3.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现代艺术教育中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建立面向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支撑体系,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艺术各专业涉及较多学科的知识,立足专业特点,积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加强同社会的交流,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设计公司、装饰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单位定期合作交流,引进双师型人才参与教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研究、交流环境。

当然,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总结改革的地方也有很多。尤其针对某一院校而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将直接关系到专业的设置问题。我们只能就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的角度提出一些创新想法为教学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方松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美术大观,2009.9.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为例,浅析学校进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融洽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谈到艺术教育,笔者认为首先是指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通常是指通过有关音、体、美等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和氛围的传授与引导,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陆续将艺术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开设了艺术教育类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如果对这些艺术教育通过相关课程设置来进行普及的话,那么它只是狭义的纯艺术学科教育,而真正需要艺术教育发挥作用的话,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艺术教育与实践才能相辅相成。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条件与载体

由于笔者视野有限,文中谈及的艺术教育与实践都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作为一个单独的校区,承担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载体是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大学生艺术中心本着“以艺育人”的宗旨,从单纯的技术技巧教育中走出来,力求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能,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实践中努力开辟丰富多彩的具有展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力争创建先进的主流的校园文化。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提高到普及;由个别艺术尖子人才带向全体学生;由艺术比赛的喜人结果和成绩到艺术活动的育人树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到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从各方面延伸了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二、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个方针和目标,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要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公共教育的高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为了塑造人,要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一般来说,这是“普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按照“学校抓提高,院系抓普及”的工作方针,两者紧密结合,推进艺术教育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艺术教育要与学校的第一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以保证艺术教育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必须有丰富、活泼的课外、校外活动的配合和补充,因为作为一种公共课,进入课内的艺术教育课程无论是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教学训练活动还要在课外进行。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及化、科学化。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艺术教育包括学习与实践,前者旨在提高“功能性素质”,后者旨在优化“人格性素质”。从“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就必须要通过实践。“实践高于理论”,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便无法深刻领会艺术的精神,无法使学生通过艺术知识、技艺的升华,达到鉴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遵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加强实践环节,重在提高“人格性素质”。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作用

笔者担任大学生艺术中心指导老师以后,亲自参与到红山学院的艺术教育与实践之中,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这种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审美作用

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和谐的状态。”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培养审美能力、打造审美境界和陶冶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和方法的作用,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辅德作用

艺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于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首先是因为艺术是美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同时,艺术这种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目的。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感化教育作用以及辅助德育作用。

(三)艺术教育与实践的益智作用

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全面发展中“智”的要求,而艺术教育对“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欣赏的同时,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四)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创新作用

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力是经过独特的艺术思维活动塑造形成的,艺术的这种独特性,决定着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具有极其有益的促进功能。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既能让学生的脑功能和思维功能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想象、创造等创造性思维。可见,以独特性和求异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思维,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是能够被很好地加以激发和培养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是艺术教育与实践的重要作用。

总之,艺术教育具有多功能的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她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形成艺术文化素质,还可充分发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培育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应该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艺术实践活动,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47,355.

[2]张国宏.学校艺术教育的功能.中国校长,2007(6).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暑假工劳动合同范本15篇
  • 下一篇:清明节朋友圈说说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