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例(3篇)

时间: 2024-01-06 栏目:公文范文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出口创汇

[中图分类号]F27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2-0118-03

[作者简介]文妮佳,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交通管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广东广州510725)

作为贸易方式之一的加工贸易,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就业、税收、技术进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即“两头在外”。主要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和补偿贸易。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以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进口,成品返销境外的办法。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所以本文的数据统计和研究讨论都是建立在狭义范围之上的。本论文节选了1987年至2005年的数据,以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

一、加工贸易是广东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广东的对外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历年来稳居全国榜首,1987-2005年间,从210.37亿美元上升到4279.80亿美元,平均占全国贸易额的36.3%,进口总额从108.97亿美元增长到1898.20亿美元,出口总额从101.40亿美元增长到2381.60亿美元。广东对外贸易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

由表1和图1可知,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从1987年的67.65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50.73亿美元,增长了24.8倍。自1987年起,加工贸易占了广东对外贸易额的6成以上(剔除90年代初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93年略有下降,但随即又平稳上升。1995年以来,均占7成以上,可见加工贸易在广东对外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是广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主力。

广东加工贸易在1987-2005年间(表2),其出口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74%,进口对全省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2%,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等也多与加工贸易有关,如果统计在内,那么加工贸易对全部进口的贡献率会更高。其中,比较特殊的年代是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进口缩减,对全省进口的贡献出现负值,为-0.43,但是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未受到影响,由于其他贸易的减少,全省整体出口增量减小,加工贸易对全省贸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了3.35倍。在当时经济严重波动的时期,加工贸易显示了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

二、广东加工贸易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平衡了国际收支

就广东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贸易额来看,历年呈明显上升趋势。进出口贸易差额(出口-进口)从1987年的-0.14亿美元,到2005年的580.25亿美元,从起步阶段的贸易逆差,变为贸易顺差,并逐年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加工贸易在利用资源,加大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从表3来看,广东加工贸易对全省国际收支平衡的贡献是显著的。1989-1996年,1999-2003年,这15年加工贸易的顺差都超过了全部贸易顺差,也就是说,在这些年中,其他贸易合计都是净逆差。例如,2003年加工贸易顺差为373.24亿美元,而全省对外贸易顺差为222.40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是对外贸易顺差的1.68倍。可见,加工贸易在平衡全省的国际收支方面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仅仅从贸易顺差来评价加工贸易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是有失完整的。因为,加工贸易还带动了设备进口,更重要的是,超过70%的加工贸易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完成的。而外商投资企业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加工贸易顺差。在经常项目下,外商投资企业还有投资项下设备进口,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加工贸易引致的;还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其中有一部分也是与加工贸易有关的。在资本项目下,还有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由于统计资料没有将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与其它外资企业分开,在此,只能引用相关资料的估算结论:在经常项目下,加工贸易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流入,与加工贸易引致的设备进口和非贸易支付金额大致相当,略有盈余;在资本项目下,利用外商投资企业在银行的结售汇情况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带来的是外汇净收入,内资企业对加工贸易的外汇流入的贡献虽不如外资企业那么显著,但也为净流入。所以,加工贸易推动了广东省的出口创汇。

三、广东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而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供给方面,主要贡献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一国经济可以按照参与国际分工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将经济资源集中于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从而实现结构性的效率增长;第二,贸易的不断扩大,将会增加本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迫使本国经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第三,通过贸易可以补充本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存在“资本”瓶颈,又存在“技术”瓶颈,经济资源禀赋极不均衡,劳动力资源明显过剩而其他资本、技术等主要经济资源明显不足。而加工贸易解决了大量劳动就业问题,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回我国所短缺的其他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技术追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短期内,实际产出水平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即短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需求。一般而言,为了计算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贡献,通常采用国民经济平衡等式:

Y=C+I+(X-M)(1)

如果将出口X分为加工贸易出口(Xp)和其他出口(Xo),进口分为加工贸易进口(Mp)和其他贸易方式的进口(Mo),则(1)式可改写为:

Y=C+I+(Xo-Mo)+(Xp-Mp)(2)

(Xp-Mp)就是加工贸易的净出口额,(Xo-Mo)式其他贸易方式的净出口额。由(2)式得:

Y/Yt-1=C/Yt-1+I/Yt-1+(Xo-Mo)/Yt-1+(Xp-Mp)/Yt-1(3)

(3)式左端是GDP的增长率,右端分别是消费、投资、其他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按照这一公式,计算1987年以来广东加工贸易对广东GDP的贡献,如表4:

从该表结果可以得知,1990年以来,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有正有负,1993年,由于广东在对外贸易方面先后遭遇收购价格上涨、货源紧张、汇率变动过大、资金短缺等许多困难,这一年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入超,对GDP的贡献达到最低,-10.64%,然而加工贸易在这一年的贡献反而为3.29%,足以体现此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生命力。单就加工贸易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1999年贡献为负外,其他年度都为正。这是由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外贸易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下半年开始下跌,1999年虽有所上升,但增幅不大。其它货物贸易除了1990、1994、1995和1997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为正外,其它年份都为负。因此,加工贸易对GDP的贡献的负影响非常小。

以上我们都是从短期静态的分析角度出发的,但是,既然以GDP增长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就有必要分析它的长期发展趋势。因此,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我将1987-2005年的加工贸易作了更细致的分析。

首先,以广东加工贸易出口(X1)和进口(X2)为解释变量,以GDP(Y)为被解释变量,利用1987-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表1和表4),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结果如下:

1987-2005年广东加工贸易出口与GDP的回归分析结果

Y=145.9391+1.347909X1(4)

R2=0.9782F=718.2346T=26.7999

Y为GDP,X1表示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X2从判定系数R2(0.9782)、检验值F(718.2346)、T(26.7999)可以分析得出,加工贸易出口与GDP增长高度相关,即加贸出口值每增长1亿美元,可带动GDP增长1.347909亿美元。

1987-2005年广东GDP与广东加工贸易出口、进口的回归分析结果

Y=233.08379+3.0652916X1-2.636678X2(5)

R2=0.987F=515.91T1=4.8404T2=-2.7179

Y为GDP,X1表示广东加工贸易出口额,X2表示广东加工贸易进口额。(5)式中判定系数R2为0.987,则说明广东GDP的增长有98.7%是由自变量――广东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来解释的,而且F比值相当大,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广东GDP的增长,而进口则会起相反的作用。

1989-2005年广东GDP与广东加工贸易净出口的回归分析结果

Y(GDP)=501.8612+1.5454X3(6)

R2=0.68F=30.766T=5.5467

Y为GDP,X3表示广东加工贸易顺差。由于1987、1988加工贸易为逆差,为了研究的方便,就将数据剔除出去。那么从判定系数(0.68)、F检验值(30.766)、T检验值(5.5467)来看,广东加工贸易顺差与GDP相关,但不如出口带动作用大。

四、结论

历史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加工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平衡了国际收支,通过对广东加工贸易与GDP的短期静态分析和长期动态分析,说明加工贸易在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陈红蕾.国际贸易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工贸易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文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国加工贸易现状出发,分析其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效应就业效应

一、引言

在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的今天,带来的必然是生产的国际化,当然加工贸易也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就是加工贸易发达,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加工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

(一)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国的贸易可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及其他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是主要形式,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最重要的形式。从表1可以看到,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稳步增长,其年均20%的增长率略高于同期总出口额年均19%的增长率,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50%大约增长到53%。另一方面,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所占贸易总额比重,1991到1995年约为44%,1996年到2000年约为51%,2001年到2005年约为48%,2006年约为47%,2007年约为45%,2008年约为41%。从这18年的数据看,加工贸易额在我国贸易总额中占了50%左右的份额,对国际贸易有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国民经济又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工贸易创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步增加,成为我国进出口顺差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规模的增长和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提高,加工贸易净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创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贸易顺差是外汇的最主要来源。从表1来看,1991-1995年5年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额为481亿美元,而到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为10534.9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顺差高达2967.37亿美元,增幅很大。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国外贸进出口近50%,显然,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二)加工贸易对我国的就业效应

我国开展的加工贸易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建立,吸收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为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也为我国培养大批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九十年代,我国加工贸易就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1992年,加工贸易就业人数只有2804万,1994年突破3000万,1999年达到4000万。2002年加工贸易就业人数达到4332万,约占全部就业人员总数的5.87%。从1992-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平均每年就业人数为3632万。

同时,加工贸易还带动了我国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工贸易带动的技术转让和产业升级以及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趋势都需要大量更高级的人才,而外资公司在工作人员本土化的过程中,客观上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活跃我国劳动力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1.吸引外商投资。加工贸易是我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其也是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大陆投资环境的改善,成功的“三来一补”项目往往转化为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固定下来,从短期的契约式合作走向长期的股权投资。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人力资源大国的比较优势,随着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成品出口业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加快了生产资源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在产业间的转移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也存在着局限性。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议价能力也不高,影响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进程。此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增加了巨额贸易顺差,频繁引发与他国的贸易摩擦。

三、结论建议

从加工贸易对中国的经济效应分析来看,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带动了我国3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提高了国民收入,改善了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应该针对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的不足与缺陷,进行一些改进: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加大产品研发投资,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以有效的政策加强和改进海关监督和管理水平;以优惠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

参考文献:

[1]凌晓清,许抄军.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2.

[2]田文.加工贸易的分配效应分析.世界经济.2007.1.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序贸易;外包;规模经济;不完全合约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4-0057-05

收稿日期:2010-04-01

全球分工细化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贸易的对象已经从产品层面深入到了工序层面,探寻工序贸易动因、模式及其利益分配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课题。本文试图在梳理近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理论问题,并与传统一般贸易理论作简要对比分析。

一、工序贸易的基础和动因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关制针的经典描述为工序和劳动分工给出了一个鲜活的概念。自斯密时代开始,随着运输和通讯成本的降低,生产流程的专业化分工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从18世纪60年代到如今的200多年时间里,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也由完全制成品转向半成品甚至是生产工序之间的交换。特别在20世纪末,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现象,即产品制造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形态。Grossman等(2008)为此提出了工序贸易(tradingtasks)的概念,是把生产过程看作一系列连续的工序(tasks),发达国家可以把一部分工序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它通常表现为指跨国公司将价值链中的低端流程分包给国外的第三方公司,然后再通过贸易完成生产链工序的全过程,应该说它是处于内部化交易与市场化交易之间的一种商业关系。

近年来的文献表明,工序贸易的研究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标准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推进。另一类是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信息经济学和跨国公司理论融入贸易理论的全球生产组织理论,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大都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当代国际贸易主体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和贸易方式,包括跨国公司纵向一体化生产与外包投资方式选择以及世界贸易模式的转变等,并由此展开一系列有关贸易发展和包括产业转移在内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探讨。

(一)生产国际化、分散化和贸易垂直化:规模经济视角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假定存在两个具有相同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的国家,经济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国际贸易(只有劳动一种投入,从而排除了要素禀赋差异的可能)。但根据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模型,每个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好处,并改进每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他对这个模型的一般化扩展也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出口它具有较大国内市场份额的产品”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这一结论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提供了简洁而令人信服的证据。

而杨小凯(2001)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新型的国际垂直分工与工序贸易形式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并用数学将这些思想加以形式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此,随着国际间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不仅如此,不断拓宽的世界市场规模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除了那些天然连续性的工序或者环节无法在空间上分割外,任何存在报酬递增的工序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重新分布,从而出现了生产的国际化现象,即产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实际上是在许多国家分工生产完成的。这就为解释生产国际化、分散化、贸易垂直化的缘由和趋势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

从跨国企业生产角度看,我们知道生产国际化和相关要素的跨国流动受边际报酬高低的影响,它的本质是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地理空间内分工的深化与特殊的区位优势(如地理优势、劳动力价格优势、投资环境优势、特定技术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等)相适应的结果。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型FDI的一体化形式,另一种是国际外包的不完全合约形式。跨国公司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由市场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使不同的产品或生产工序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垂直型FDI跨国公司的相关生产定位于全球市场,这些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从母公司或其他第三方进口中间投入品,生产的中间产品或产成品除了满足东道国消费需求外,还要出口到母国和其他第三方国家或地区,因此,这类投资有很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外包的贸易创造效应就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市场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决定了分工和贸易的模式。

(二)从福特主义到温特尔主义:全球生产组织理论的回答

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生产发包主体的跨国公司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顾客个性化要求的提高、企业竞争的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强调垂直控制产业整体实物价值链的福特主义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从跨国公司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竞争模式的角度来看,福特主义属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垂直型结构,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销售,以至售后服务,都是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这个过程中,虽然许多产品具有多节点的价值链,但企业都是以价值链的整体来竞争的,各价值节点对竞争结果影响不甚明显,特别是各价值节点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因此,福特主义在全球生产外包活动中的典型代表依然是汽车工业。

而温特尔主义(Wintelism)生产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这种新型的国际生产模式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全球化生产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根据定义,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的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销售以及各种支援活动所构成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曾经是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起来的,但现在更多的是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对于一个跨国企业而言,它的生产体系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

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合资公司以及其他各类的合作安排。以前所有这些组织活动或者经营活动都是在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内部完成,现在的跨国公司生产体系令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型企业也能像大型企业那样进入全球化进程中。与传统的福特主义跨国公司相比,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界企业之间的非股权合作关系,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甚至整个企业的经营功能都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实现,当然,由于主导企业控制着销售渠道、市场标准,价值的实现依然会控制在主导企业手中。由此看出,不完全控制的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自然成为工序贸易存在的微观基础。

二、不完全合约与工序贸易的模式选择

由于工序贸易理论兴起不久,对工序贸易模式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性文献主要集中在运用不完全合约理论解释工序贸易的模式选择方面。

不完全合约是跨国公司进行工序贸易的主路径之一,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贴牌生产(OEM)、许可经营等已经成为这种路径的重要方式。因此,研究跨国公司的工序贸易模式离不开合约理论。代表性的合约理论包括经典的委托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不完全合约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一般是指由格罗斯曼、哈特以及哈特、摩尔所建立的GHM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交易费用尤其是专用性投资导致了合约的不完全性,其中专用性投资的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特性是导致合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

Grossman等(2002)、Antras(2003)和Helpman等(2003)把Grossman-Hart-Moore不完全契约模型引入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获取中间投入品的所有权安排问题。一般而言,相对依赖性较大的企业,会较愿意维持合作关系,也较容易接受合作伙伴所提出的要求与改变。而相对所有权较为独立的企业,会利用其优势地位要求合作伙伴接受改变。但这些研究在分析外包的区位选择时抽象了企业边界问题,在分析国际生产的企业边界时没有考虑贸易成本和市场规模差异。胡国恒(2004)以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完全契约条件下的母国国内生产,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国际生产,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国际生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把纵向生产结构中的所有权和区位问题统一起来,分析全球经济中贸易、投资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和演变机制予以完整的理论解释。模型表明分工结构是决定国际产业布局变动的基本因素,贸易自由化、规模经济和良好的契约环境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

Feenstra(2004)、Hanson(2005)以加工企业的所有权和中间投入采购的归属为标准,将在中国大陆的跨国公司加工贸易模式分为四种,外方同时拥有所有权和采购权;中方拥有所有权,外方拥有采购权;外方拥有所有权,中方拥有采购权;中方同时拥有所有权和采购权。第一种生产模式的是外商独资企业,第二、三种为中外合资企业,第四种为非外资企业。Feenstra(2004)、Hanson(2005)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说明跨国公司对这些贸易模式的选择。在完全合约下,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第一种模式,或者第四种模式。在不完全合约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与加工企业将分治两项权力,但最为常见的是,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而东道国企业得到中间投入品的购买权。这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合资企业生产贸易模式有较强的解释力。

三、工序贸易的经济效应

(一)工序贸易的经济利益

尽管从表象上看,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相比,工序贸易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国际贸易形态。然而,从理论上讲,工序贸易并未超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范围,只要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内加入当代国际分工条件,仍然可以用于解释产品不同工序间的国际分工。Grossman等(2008)构建了一个TradingTasks模型,将交易成本变量和技术因素加入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框架,建立了加入交易成本因素的“拓展李嘉图模型”和“拓展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而将传统分工理论拓展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利益分析上。

工序贸易理论模型有两个假设,一是假设现有技术水平下各潜在任务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假设部分加工贸易的运输仍需要费用。他们将需要较低技术水平的任务定义为“L-tasks”,较高技术水平的任务定义为“H-tasks”。发包国的跨国公司可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其中x代表技术密集型产品,Y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不同任务所需的要素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aHx/aLx>aHy/aLy,并且规模报酬不变。

用w和w代表国内与国外的低技术水平工人工资,这种外包的工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

w=βt(I)w(1)

在完全竞争市场,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不大于一单位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单位J产品的成本是四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国内(发包国)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任务外包给他国工人的工资、国内高技术任务中熟练工人的工资、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表示为

pi≤wai(・)(1-I)+waLi(・)βt(i)di+saHi(・)+…,forj=x,y,

厂商选择将生产任务外包给国内低水平劳动工人时,可能会支付较低的工资水平,但也可能面l临着较高运输费用的问题。将(1)式代人,可得

pi≤wdLj(・)Ω(I)+saHj(・)+…forj=x,y

国内(发包国)要素市场,x、y代表着两个产业的产出,当市场上低技能劳动力出清时,每个厂商在国内完成L/1-I的任务。

那么对于低技能工人和熟练技术工人,就可以推出

aLx(・)x+aLy(・)y=L/1-I

aHx(・)x+aHy(・)y=H

通过以上几个基本等式,Grossman等(2006,2008)将任务外包的低成本效应分解为:(1)生产效率效应,相当于劳动所增加的效率提高,提高了低技能工人的工资;(2)相对价格效应,就是说外包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价格下降,从SS定理可知,低技能工人的工资也会下降;(3)劳动力供给效应,外包相当于提高了低技能工人的劳动供给,他们被吸引到产业生产中去,尽管有可能减少他们的工资。这个模型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解释了跨国公司进行离岸外包的现象。在同一文献所做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上述效应的存在。

(二)工序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学者站在发包国的立场,更关注由工序贸易所改变的全球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发达国家工人失业率和工资水平的影响。Grosman等(2008)的研究发现,在关于外包的讨论中,不仅应该考虑新增海外工人对全球劳动力供应和发达国家总体福利的影响,还应考虑外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另外两种经济效应。首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结果

造成劳动密集型商品价格下降,受全球新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的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工资面临下行压力。第二个效应是生产率方面的:任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会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在更依赖于低技能工人的行业。那么,这些行业就会产生扩张的动机,低技能员工也会找到生产率和薪资更高的新工作。这两位经济学家估计,生产率效应主导着劳动力供给效应。也就是说,某些产业的转出不仅没有降低美国的薪资水平,实际上还抵消了中国和印度等大型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带来的一些薪资降低效应。即便更高技能的工作任务成为贸易候选品,这些正面效应仍可能会存在。对于各级技能水平的美国员工而言,外包的性质类似于提高生产率和薪资水平的科技进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工序贸易中得到提高。一是就业扩大所引起的收入提高效应。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目前的基础是劳动力丰富这个比较优势。因此,当中国处在为全世界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工序时,全世界的就业机会就或多或少转移到中国来,即使工资没有上涨,由于扩大了全社会的就业面,本身就会带来整体劳动者群体收入的提高。二是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工资增长效应。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任务,比发展中国家原有的产业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任务中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度也比以前高了,这也相对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另外,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本身也会带动劳动力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转移,产生一种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实际上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一旦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一方面通过产品价格下降,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就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具有了增加工资的物质条件,如果其他条件具备的话,工资水平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四、结论与前瞻

较之传统贸易理论,工序贸易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研究对象和前提假定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起因和模式时,均以最终产品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有关工序贸易的研究文献将研究视野由产品层面拓展到了工序层面。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被用于国际垂直生产的分析时,同样将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等因素扩展到各个生产工序来考虑。这种调整使得贸易理论更贴近于现实,但也使该理论模型更加复杂化。第二,分工基础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决定国际分工的根本因素是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而工序贸易理论认为,无论两个国家的禀赋差异如何,决定两个国家分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同时,科技进步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和贸易提供了可能,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细化。第三,贸易的利益不同。建立在差别禀赋基础上的传统贸易模式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其利益来源主要是各方现有差别优势的充分实现。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基础上的工序贸易模式是工序层面的贸易,其利益来源主要是规模经济在各个工序环节的充分实现和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此外,对于贸易经济效应的分析也更加微观化,主要集中在对参与国总体国民福利与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国际间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对世界贸易增长的影响等方面。从研究结论看,工序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其他几方面的经济效应分析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在一般情况下工序贸易对参与国贸易利益、国际技术扩散与世界贸易增长有积极影响。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系统毕业论文(6篇)
  • 下一篇:中秋节晚会策划书(1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