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4 栏目:公文范文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一、问题提出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而这些部分,也正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涉及较少而需要加强的,与此同时,这些文件的精神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教育模式的大胆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使得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跳出单一知识层面,逐渐向综合性人才迈进。因此,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实施应用型教育已经成为适应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感性认识,并且深度也还不够,仅仅是进行了一些初级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应的培育机制和长效机制。因此,需确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宗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两体三层一主线”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采用“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讲,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无论是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来讲,还是从学校的专业人才方案及目标来讲,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研究目标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在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应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综合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的现实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能力,增强从业竞争力。通过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探索并解决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与教学的途径以及方式方法,通过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如何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推广核心能力理念,增强核心能力意识,培养学生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时所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建立核心能力培养特有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设置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如何改革学科性教学惯用的注入式、启发式等方法,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核心能力培养的培训中,创新适应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三、研究意义

(一)是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

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处在第三产业生产链基础环节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和新的标准要求,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核心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实务型,既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又要具有服务、管理、营销、策划、沟通、合作、应变等的实务技能。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是高等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

(二)有利于培养真正适用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虽然比较符合教育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对象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近些年来,有些学校探索着进行了MES教学和一体化教学,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尝试,但三段式课程模式整体框架仍未能被打破,生产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侧重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岗位需求构建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培养真正适用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有利于更好的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及价值取向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其中基础核心能力是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立足之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态势过渡到大众教育态势,而在大众化教育态势下,出现了就业难的严峻就业形势,不利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众多高等院校的合并与升格,许多专科和高等职业院校,则在完成“专升本”目标后,纷纷朝着学术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自然就放到了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如果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都只顾朝“高层次”发展,不注重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准确定位,必然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脱节。本科教育除了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培养少数精英的职能之外,还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能够适应岗位不断变换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在于要求培养对象掌握核心能力的知识和理论系统,而在于培养能力。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对象能够提高不断适应新的岗位而应对高就业压力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作为职业人士就业的软能力,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核心理念,有利于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即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体系教学转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模式借鉴

面对当前的高就业压力,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其本科层次教育的职业导向是指以追求实用性,并以其职业适应能力为体现特征。其最核心的问题是能够根据各旅游企业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素质和技能的需求,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导学习者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即核心能力的素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模式教学,对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就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而言是一种创新。我们有必要以职业导向的眼光对“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重新认识,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模式借鉴。

(五)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应该大胆改革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培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创新教学计划,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及内涵建设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让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实践并且顺利就业,营造就业环境体验就业岗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里有思考技能、眼睛有观察技能和手上有做事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养、培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适合企事业用人要求和高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正确之路。培育职业核心能力,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更高层次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学生通过现场情景模拟,既接受了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同时又接受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培育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模式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要求。积极探索培育学生核心能力的教学改革体系,对于构建复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总结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经济特点、教学资源各不相同,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及人才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解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在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支持下,推行“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地方性应用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健.本科旅游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0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与必然趋势[OL].http://.cn.

[3]杜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11-114.

[4]张培茵,孙琦,石长波.旅游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旅游学刊,2006(S1):61-64.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

今天把各乡镇教管会总校长召集来,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全县农村教育干部任职考核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教体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县农村教育干部任职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家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把握实质、抓好落实。根据局党委研究的意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干部任职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三年来,全县农村广大教育干部在局党委和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教管会的领导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全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为重,以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核心,加强教育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教学工作、学校安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全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对农村教育干部这些年的工作是满意的,社会各界也是认可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某些不适应教育发展、不利于工作开展的问题。有的教育干部主要精力不是研究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而是忙于杂务、泡酒场;还有的教育干部好人主义、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管理;个别教育干部与教职工关系紧张,上访、不断,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大家要充分认识这次考核的目的和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这次考核工作,以对全县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教育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搞好考核工作。

对农村教育干部进行任职考核,是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教育干部队伍管理的常规性工作。通过考核,一方面,让教育干部接受广大教职工的检验和评价,促使教育干部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再创佳绩;另一方面,对在座的各位总校长来说,可以从全局掌握本乡镇教育干部队伍的共性,从局部掌握每个教育干部的个性,从而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到知己知彼、知人善任,促进全面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总之,通过对教育干部三年来德、勤、绩、能、廉等各方面的考核,进一步调动教育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育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县做出更大贡献。

二、严格掌握程序办法,认真做好这次教育干部任职考核工作

根据《关于做好全县农村教育干部任职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次考核工作按照“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教管会考核报告”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关于考核的具体操作问题,希元同志一会儿要细讲。在这里,我主要讲两点:

(一)关于考核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这次考核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县教体局聘任的现任农村学校校长(含教管会总校长兼任校长的中心小学第一副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的考核工作,由县教体局负责组织实施;第二阶段,对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教育干部的考核工作,由乡镇教管会参照教体局的《实施意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组织实施。

由于农村教育干部队伍的局部变化,我们确定考核范围和对象的原则是:以2006年9月份县教体局聘任的教育干部名单为基本考核范围和对象,三年间被组织免职的教育干部不予考核,三年间未经县教体局批准同意的教育干部不予考核。

(二)认真做好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教管会考核报告工作。

1、关于民主测评。对教育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是对教育干部进行考核的有效途径,是在教育干部考核、管理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的教育干部队伍究竟怎么样,在德、勤、绩、能、廉等各方面表现如何,广大教职工有目共睹,最有发言权。通过对教育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一方面可以激励教育干部进一步做好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工作。

在民主测评工作中,要教育广大教职工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从大局评价干部。这个大局就是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就是乡镇和学校发展的大局,就是教育教学工作今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要从大局看干部,从大局评价干部。二是要辨证地评价干部。既要看到教育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责好的一面、主流的一面,也要正视教育干部思想、工作、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德、勤、绩、能、廉等各方面全面衡量和评价干部。三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本着对教育工作和教育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摈弃个人恩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行使好自己的民利,投好庄严的一票。

2、关于民主推荐。民主推荐教育后备干部,是保证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要务必坚持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教育干部队伍中来。

3、关于教管会考核报告。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工作结束后,各单位要就每个考核对象写出书面《考核报告》。《考核报告》必须通过教管会集体讨论、达成共识,要重点说明每个人任期内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及在本单位的排名情况。

三、加强领导、严肃纪律,保持稳定,确保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这次农村教育干部任职考核,不是干部调整、更不是换届。要求各位总校长和所有参与考核工作的人员,要切实贯彻好“严格程序、精心实施、保持稳定、推进工作”这十六字方针,加强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保持全局稳定,圆满完成任务。

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这次农村教育干部任职考核工作要在县教体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考核工作的所有环节都必须置于县教体局的政策之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背政策随意操作。为确保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县教体局成立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协调,由我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股,希元同志任主任,具体负责考核日常工作。各乡镇教管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总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力量和时间,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1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44-02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作为教育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一、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社会转型时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难度认识不足,思政教育资源投入不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社会生活不断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倾向,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放弃理想和信仰追求,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价值观表现出功利性、实用性倾向。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也阻碍了高职院校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表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得热热闹闹,但是实际效果欠佳,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学校对宣传工作难度认识不足。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成效突出,国家对其投入的教育资源也很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倾向把教育资源的绝大部分投入到专业建设和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投入较少。教育难度估计不足和资源投入不够,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二)教育形式单一,辅导员和班主任发挥的作用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多以理论说教为主,是一种“面对面”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与讨论。这种教育方法所能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大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团委、学生社团组织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次渠道、次阵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宣传教育活动单纯以作报告、举办文化沙龙等形式展开,并未结合学生实际举办特色活动,缺乏实质活动内容。此外,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滞后和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投入行政事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扎实。

(三)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不明显。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跟不上形势要求,对“”制度的执行有松懈现象,发展学生党员在“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策略下人数减少幅度大,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减弱,这导致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四)未能充分认识社会和家庭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对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认识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观察、体验中得到传播的,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家庭、班级、学生个人等参与其中。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社会和学生家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的影响力认识不足,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视野局限于象牙塔内,未将社会和家庭联结在一起,形成网络社群。同时,学生认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个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不够重视,在宣传教育工作中不能充分激发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偏向于单向传播,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接受、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意识形态的斗争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增加。近年来,以手机为终端、以新媒体为平台的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信息爆炸,增加了学生甄别有效信息的难度。同时,西方国家凭借其在计算机互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长期以来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入侵和价值观念渗透。这些渗透活动往往披着宗教传播、贫困资助以及科学研究、校园活动赞助甚至社会公益活动的外衣进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虚拟网络社会的思想,使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个体行为的根本遵循,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六)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制度亟待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传工作的机构建设不合理,工作制度存在缺失,具体操作和考核标准不明确,这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中分工不明确,教育工作者积极性不强、教育水平和质量难以提高。

二、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从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较量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根据近年来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等部署,把此项工作列为学校重点、核心工作开展,将其写进学校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项经费投入,认真落实。同时,成立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机构,抽调骨干从事该专项工作的管理和研究,各部门专人负责,建立合理可行的量化评价考核体系。

(二)丰富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渠道和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式。一是拓展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渠道。除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还应该从管理制度入手,明确规范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动员高职院校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前形势,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校园活动中、渗透到专业教育的课堂中、渗透到公寓文化建设中、渗透到校风学风建设中,形成全面立体的教育影响体系。

(三)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正确引领作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应从基层组织抓起,从学生骨干、学生党员抓起,体现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树立模范。具体应加强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带动加强团支部的团建工作。坚持落实好“”,开展经常性的党的知识、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在积极分子教育课、学生党课中添加相关内容,深入学习研讨,形成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联动社会、企业单位和学生家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利用高校资助政策的宣传落实联动学生和学生家庭,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与身体力行教育下进行文明礼仪、诚信互助、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利用就业走访、校企合作调研活动联动用人单位和企业,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正确的成长发展观;利用学生志愿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社会公正意识;利用日常管理中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和睦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优良家风。

(五)主动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教育,管控好互联网舆论方向。新媒体时代,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传播体系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应加强传统宣传教育载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延伸,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融合,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在高职学生中得到全方位覆盖。一是积极建立新媒体传播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教育部推进的易班平台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可推出反映时代脉搏的“最美人物”的典型事迹,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为广大学生提供榜样示范,使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讨论、传播,并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二是成立网络舆论应对体系,加强校园互联网舆论的管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防护能力。三是建立舆情监督制度,发现负面舆情或者谣言苗头能积极应对。

(六)完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同机制。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整合相关资源,形成社会团体、校院系各级部门、家长紧密配合、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激励机制,让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满足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三是建立评价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评价机制,通过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促进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高职院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中,必须着力构建潜移默化的浸润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最终使高职学生发生“涵化”。

【参考文献】

[1]杨军,韩兆霞.志愿服务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2]马家峰,黄文龙.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层次[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

【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内一般立项课题(教改类)(GSJG2015023)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师德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55-01

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师德高尚的高效高素质教育团队,一直是各个高校以及社会运行的目标,高校作为担负人才培养重任的基地,要充分践行管理要求和管理框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提升认知和社会认同,并且积极落实师德素质。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保持全面性

1.高校师德建设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

高校思政理论专职教育是高校政治思想的传递者,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其对于党的路线、方针、理论等有充分的了解,为了有效保证思政教育教师的思想意识,要将其工作的主体地位进行细化[1]。高校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从招聘的源头做起,结合高校实际需求,选取政治原则以及立场坚定的高效思政课专职教师,只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多层次和多渠道进行责任培养。

2.高校师德建设之高校管理人员

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教育决策的直观执行者,不仅具有示范带头作用,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高校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只有从本质上认同师德的重要性,并且充分践行相关要求,才能在无形中实现教育结构和教育氛围的优化。另外,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师德践行方式的认同感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效力。

3.高校师德建O之任课教师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多,也是学生感受师德师风的主要媒介性人物,其师德深度和具体状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另外,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性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有思想意识积极向上,且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更加具有威信的教师形象,且对学生的影响也最深。但是,高校尽管已经将专业课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行了规定,却没有结合师德实践进行日常化管理,这需要学校结合实际进一步提高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水平[2]。

4.高校师德建设之学生工作专职教师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专职教师是学生思想方向和学习成长的引导者,其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专职教师充分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且建立高度认同的感受,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按照标准规划自身行为和教学路径,才能提高学教学素质教学水平。

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保持创新性

1.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要保持导向性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能借助启发式教学和动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建构更加有效的教学机制和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思想教育出发,真正落实教育导向功能。另外,在师德教育开展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目标导向,通过规定师德建设目标,确保教师能向着预定的目标努力。其次,要建立政策性导向基准,教师能借助一系列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模型之间的互动,从而保证工作的常态化进行以及稳定开展。除此之外,要将自主导向作为重点,教师通过自我内化教育和自我提升,践行服务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标准[3]。

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要运用激励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要积极落实师德建设中的激励策略和综合管控要求。首先,要确立民主激励策略,学校要积极建构完整的发展环境,鼓励教师成为决策和管理的核心,建立监督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师德教育和师德规范。其次,要结合实际积极落实榜样激励要求,建立学校内的师德标杆,鼓励并引导教师形成良性的建设目标[4]。最后,要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平等、尊重以及信任的问题处理模式,提高教师办实事的能力。

3.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要依靠制度

要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建构更加完整的师德教育结构和发展模型,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制度管理。教师的师德培养是一个养成以及固化的的过程,需要结合各种因素。其中,制度管控体系较为重要,要想保证建设进程长效性,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和师德要求,提高保证机制的管理效果,落实保障机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中,不仅传递着整个学校管理的基本价值导向,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载体和方向性保障。因此,要想师德教育更加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形成制度化的建设机制,确保师德建设任务得到有效落实[5]。

4.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要实现转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要想提高师德建设实效性,就要针对教育结构的转变一定程度的关注,结合实际需求和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要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高校师德教育,是教师思想结构逐步转化后形成的。首先,是认知的转化,对于德育,是在教育基础上,从理性思想和意识层面的转变,从而对事物产生一种新的看法和观点。其次,是态度的转化,教师在对德育进行深度分析并贯彻落实时,要秉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观念。最后,是行为的转化,从思想意识到行为,需要一个过程,从解冻期、消融期再到冰冻期,经过长期的管控和维护,才能在高校师德教育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5.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师德建设要结合信息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要结合网络结构和新媒体平台,提高师德教育的实际价值,真正从网络中提炼新型德育培养机制,确保教师队伍能在网络平台中实现师德教育的良性发展,结合信息化要求和信息化发展路径,建构更加有效的网络运行平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师德教育,要保证其良性健康的发展,就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优化其氛围的同时,践行新形势的新要求,充分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目标和导向,实现师德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确保高校教育进程得到有效的维护,也充分凸显高校教育中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实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1):35-40.

[2]邹绍清.论大数据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方法的创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1):41-46.

[3]韩雅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9(12):41-45.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5

关键词:自我教育;道德教育;自主管理;考核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说明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除了这些“硬投入”外,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这一“软实力”也日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半成熟和半幼稚的不稳定时期,他们在道德、心智等方面的可塑性较强。对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新闻媒体、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的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丑恶现象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这些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严重障碍。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所招收的新生来看,由于儿时家庭教育的缺失,许多学生经常处于无人管教的境地,他们大多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上也经常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很少能体会到成就感。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如何把各级各类文件精神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使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

国内著名学者魏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以教人者教己”,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

一、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以往的学生管理模式,学生属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学生管理工作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甚至在学生管理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对立情绪。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工作,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于被动管理的逆反心理,真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以信任学生为前提,积极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用心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两面性,教师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真正想法,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本着高年级学生多采用交流、中年级学生多采用引导、低年级学生多采用管理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级分层管理,实践证明确有实效性。另外,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走心的教育”,只有真正打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尽早改变学生管理工作就是“管学生”的认识,积极变“管”为“导”,变“管理”为“服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管理意识。为此,我在所管理的班级中不断尝试和采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制订详细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同时运用班级干部轮流制度,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即从早晨起床,到白天上课、学习、活动,再到晚上就寝,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我管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当然这种自我管理并不是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教师要随时过问、随时检查、随时反馈,了解具体情况。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始终坚持宿舍值班教师每天晨检、晚检和抽查的惯例,坚持周六、周日也检查,保证舍办24小时有人值班。

二、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出台学生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我校在推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前提下,主要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由学生处出台学生量化考核管理办法。量化考核是对班级纪律、卫生、仪表、舍务、学习、活动等方面的具体考核和具体评价,此办法由学生处、教务处联合组织实施,每位学生基础分为100分,常规考核项目考核以加、减分为主要形式,每月向学生公布一次,学期末向学生公布总成绩,班级量化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学期末总评考核成绩在95分以上者,可参加评优、评先;低于95分者,一律没有资格参评;若当月考核分数低于85分者,将扣除助学金,并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该积分还要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同时,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综合管理先进班”“文明寝室”“文明寝室长”“先进个人”等各类评比工作,并分别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进行表彰奖励,切实发挥优秀学生和先进班级的榜样作用,通过设立学生奖学金制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实现自我教育。

教育的力量不是征服学生,而是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模式下,自觉性、自律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让学生从他律走向了自律。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1篇6

高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确定建设实施方案,整合形成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环境。目前,高职教学管理中日常数据处理、信息统计上报,项目申报评审对信息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日常教学运行管理主要是采用成熟教学管理系统,如强智、青果、正方等教学管理系统;人才平评估、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精品课程、示范(特色)专业、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依托的是上级各类申报系统或平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没有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建立集成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各个部门自成一体,学校没有进行系统化性的整体建设的规划,不利于信息共享;

(2)信息的集成模式不健全,不完善,只有为数不多的部门参与执行,是局部集成运用;

(3)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执行监管力度不够,技术培训与业务指导不到位,标准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等。

二、信息化集成的高职教学管理的措施

在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向教育信息化模式的转化中,教学管理承载着具体的实质内容,探索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原则、模式、流程和内容,思考基于教育信息化、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新思路。

(一)系统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改造形成集成化信息环境

依据《2006~2022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2)》等政策文件,结合各学校发展规划与教育信息化现状,科学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保障措施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加强学校的网络化建设和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对现有并使用的各类系统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对一时无法舍弃,应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编写各类接口,消除“信息孤岛”。

(二)以教育信息化要求进行岗位设置

教学管理机构需从原来按行政职能类型设岗调整为按信息节点设岗,整合校园数字平台、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技能鉴定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设置以数字校园平台核心的课务管理岗位、以考学练系统为核心的考务管理岗位、以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学籍管理岗位、以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实训管理岗位、以职业资格认证系统为核心的技能鉴定与培训管理岗位、以教材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教材管理岗位、以重点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的教研管理岗位等,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为核心的评建(档案)管理岗位,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与教育信息化相匹配。

(三)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

教学管理人员是系统的操作者,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保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管理能力,对高校现代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做好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做到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硬件、软件建设同步发展,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转变管理观念,做到人员优化、职责明确,使管理机构反应灵敏、运转灵活、工作高效。

(四)制订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

基于教学信息化背景的教学管理的过程化、网络化的管理新模式,从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估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管理等方面,设计出与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制定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教学档案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估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五)开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流程再造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

一、指导思想

加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教育经费管理方式,规范学校收支行为,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管理方式

在保持单位“会计主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统计职能和内部理财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全区各学校财务收归区教体局统一管理,实行“校财局管校用”,由区教体局开设教育经费专户,按照“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集中收付、统一核报、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统一管理。

三、预算编制

区直学校各项收支统一纳入区教体局实行“以校为单位”、各乡镇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实行“以乡镇为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

四、管理办法

(一)调整管理体系

1、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负责按财务制度规定审核原始凭证;办理学校资金结算;核算、监督、管理学校财务收支;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定期编制报送各类财务报表。具体业务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接受区财政局、审计局的指导和监督。

2、取消单位会计岗位,区直学校、仙来学校、通济小学、石洲小学、北岗中学设置报帐员1名,其他乡镇(办)中学设置报帐员1名,所有小学及公办幼儿园设置助理报帐1名。报帐员负责编制单位年度综合预算;向区财政局领用、核销票据,进行收入报解;审核票据;向核算中心领取并妥善保管备用金;定期向核算中心报收支账;登记收支、往来款、固定资产等各类备查账;做好本单位工资发放、增减变动工作及报表报送工作。

(二)调整管理模式

1、账户统设。撤销全区中小学校原在银行开设的所有账户,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独立的教育专户,统一核算各单位财务收支。

2、工资统发。教职工工资仍然按原渠道由区财政统一发放。

3、集中收付。(1)经费收入管理:预算内正常教育事业费、义务教育改革的专项资金,由区财政局拨到教育核算中心账户统一管理。预算外收入(包括收费收入、捐赠收入、代办业务手续费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代收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等)由学校直接缴入财政归集专户。(2)经费拨付管理:统发工资按现行渠道直达个人账户,其他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由区财政局按年度预算及时间进度拨付到核算中心帐户,学校统一到核算中心报账。

4、统一核报。各单位所有财务收支均由核算中心统一办理,统一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进行分户核算。单位报账员按照《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制度》等规定向核算中心领取核定的备用金,并按规定时间向核算中心报账,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

5、规范管理。(1)严格预算管理。各中小学、其他教育单位按照区财政局综合预算编制办法,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年度综合预算,经区教体局审核后,由区财政局批复,学校预算指标一经批复不得随意调整。(2)严格支出管理。各单位工资福利性支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放。区教体局要加强对学校工资福利性支出的管理,并接受区财政局监督。基本建设(专项)项目,应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工程支出由项目单位按工程进度提出申请,经区教体局审核、区财政局复核后,由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直接将款项拨付到项目单位指定的账户。凡属区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采购支出,各学校要列出采购清单及金额,由区教体局审核后送区财政局,按政府采购程序办理。

五、工作要求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8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应用探讨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成本也在持续增长着。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固有成本项目规划不完整、核算方法脱离实际、核算费用不确定、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教育成本是政府分配拨款和制定相关收费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高校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成本核算,既要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科研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升高校的教学管理质量。作业成本法凭借其先进的成本核算理念在各行各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作业成本法管理理论

作业成本法又叫ABC成本法,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制造业中大规模兴起。顾名思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核心是作业,核算人员对单位所有耗用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确认和计量,再将其成本准确地计入相应的作业中心,选择合适的作业动因将这些成本逐一分配给核算对象。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在核算过程中就尽可能地分析了成本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受益人等信息,然后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来决定资源耗费的分配问题。简言之,高校管理者在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首先需确立明确、固定的作业项目,然后分析具体的作业动因并将其纳入作业中心当中,最后再计算总的教育成本。

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有成本项目规划不完整

在企业会计中,成本项目规划是会计人员核算成本及处理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就目前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现状来看,在制定管理政策时对固有成本项目的内容界定不明确,项目规划不完整,导致成本核算缺乏科学规范性。此外,部门高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往往是以自身教育事业的支出数据为基准,而不同高校的办学情况和教学管理方式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很难从横向角度对比、分析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成本差异。

2.核算方法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高校都是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为模板来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但实际上,教育成本核算和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一方面,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着收支不配比、计量不真实等固有弊端;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会计基础数据滞后、不完整,所以传统的教育成本核算手段很难满足高等教育事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3.教育成本核算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一方面,高校对外交流程度日益频繁,很多关于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投入及其产生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用经济手段衡量出来;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学生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投入成本都很难用资金支出来完全衡量。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教育成本核算中的不确定性增加。

三、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策略

1.确定成本核算的资源项目

资源项目是进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关键所在。因此,高校财务部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经济政策与会计核算准则,制定严格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对教师员工们的基本薪资、补贴、奖金、福利津贴以及教学办公等各项费用进行合理划分,进而确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资源项目。

2.确定高校主要作业

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业有两种,分别是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其中,基本作业是指与学生基本佳偶有着直接关联的各项工作,例如招生、录取、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就业培养等作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辅助作业则是指为了确保基本作业顺利完成所需要辅助进行的相关作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外购投入等各项作业成本。高校财务部门应采用科学的手段来确定高校教育成本中的主要作业,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确定作业动因

所谓的作业动因,是指各项作业被终极服务对象或产品消耗的原因以及方式,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出作业消耗与产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因此,当确定主要作业后,高校财务部门还应详细分析各项作业的消耗方式,进一步确定得出相应的作业动因。由于不同高校的办学情况和教学管理模式有所不同,故财务部门在确定作业动因时应结合自身教育作业的实际消耗情况,充分尊重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活动的运作规律,将其合理划分归纳至各自对应的作业中心。

4.根据资源动因合理分配资源至作业中心

资源动因分配率是计量教育资源并将其分配至各作业中心的重要尺度,高校财务部门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应根据各项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信息来收集相关费用的支出数目,准确计算出高校资源动因的分配率,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果该资源属于“专属作业”,则将其直接分配计入对应的作业中心,而如果属于“非专属作业”,则该资源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业中心来共同承担,计入各个作业中心资源的实际消耗量。

5.根据作业动因合理分配作业成本至计算对象

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逐一分配至各自对应的计算对象。在分配过程中,如果是直接成本则可以直接计入对象,如果是间接成本,则还需先通过计算得出作业动因的分配率,具体公式如下:R=CA其中,R表示作业动因分配率,C表示作业成本,A表示作业动因数量。例如,当教育成本核算对象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时,工作人员只需耗费在这些学生身上的作业动因量与动因率相乘,即可得到高校在该学生身上开展某项作业所投入的教育成本,而所有作业成本的累加总和就是该学生参加全年教育所耗费的培养成本。

结语

综上,作业成本法拥有先进的核算理念和工作方式,能够对高等院校教育作业的整体流程实施全程追踪,科学分析不同的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成本核算方式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高校管理者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应积极引入作业成本法,不仅能够使高校的成本核算更加科学规范,还能显著优化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世忠,许江波,张丹.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某高校成本核算的实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2,(4).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9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

引言

目前在我国,一方面存在教育资源短缺,一方面又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和浪费严重的现象。因此,实行教育成本核算,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中,政府仍未制订有关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及方法。如何计算高校教育成本,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正在被推广应用,特别是高校教育成本中间接费用比重大,教育产品种类繁多,这在客观上具备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国内一些学者对作业成本法在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应用也有过一些研究成果。充分吸取作业成本法的精髓,借鉴作业成本的方法,构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框架,对于高校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与对象

(一)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

提供教育成本信息,首先要考虑的是提供哪个教育单位的教育成本信息,即教育成本核算主体的确定。WWW.133229.COm具体到高校教育产品,其提供者是学校,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主体自然是高校本身。在规模大、管理层次复杂的高校中,所属院(系)能否成为教育成本的核算主体呢?认为高校所属院(系)作为对外提供成本信息的教育成本主体是不恰当的。因为院系不能独立提供教育产品。所属院(系)相当于企业中的车间,只是一个生产单位,它需要学校提供行政管理服务、教学辅助服务、后勤保障服务等,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所属院(系)的教学服务成本只是高校教育成本的一部分,而且所属院(系)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性。无论是财政的经常性拨款还是资本性拨款,政府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向学校直接拨付,学费收取也是由学校统一组织。所属院(系)只是从属于学校一级的记账单位,不能独立取得经费来补偿所消耗资源的支出。

但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所属院(系)为单位组织内部成本核算,提供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以考核、控制院系的成本支出是可行的,可以将高校作为对外提供学校教育成本信息的成本核算主体,所属院(系)作为提供内部管理所需的院系教育成本信息的成本核算主体。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

高校耗费教育资源是为了生产教育产品,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应当是教育产品。从教育机构的性质上说,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高校的教育产品就是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

确定了高校教育产品是高等教育服务后,就要确定如何来计量高等教育服务。服务产品的计量单位一般是时间单位。根据高校教育活动的特点,教育服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学时,如学生上课学时或是教师授课学时;可以是教育设施使用时数,如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设施使用时数;也可以用学期或学年来计量。从使用者对高校教育成本信息的需要考察,以学校向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学年的教育服务量作为教育成本计量的具体对象较为合适。

每个高校有很多学科,每类学科又分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层次。高校向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成本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准确核算教育成本,高校应当视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不同的教育服务对象,分别开设教育成本明细账,计算出每一类学科、每一层次的学生接受一年的教育服务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程序

作业成本核算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首先鉴别出消耗资源的作业;然后确认资源动因,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相关的作业。第二阶段包括明确成本计算对象,确定作业动因,计算成本动因率并把各作业汇集的成本分配给相关的成本对象。

(一)高校主要作业的确定

高校的生产过程不是流程式的纵向结构,而是一种职能式的平行结构。确定高校的作业时必须从组织机构职能分析入手,按照管理目的选择成本控制要点,同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根据高等院校教学业务特点,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作业中心:一是教学管理部门。分作业主要有:教学组织,教材编审,教学仪器维修等。二是教学辅助部门。分作业主要有:计算机中心,图书馆开放,教学档案管理等。三是学生管理部门。主要完成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项任务。分作业主要有:军训、招生,学生日常管理,毕业管理,组织活动等。四是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完成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各项任务。分作业主要有: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医疗管理、行政档案管理等。五是资源管理部门。分作业主要有:有关部门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六是院系管理。分作业主要有授课、实验、毕业设计等。

(二)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分析资源动因

1.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

高等学校设置的资源项目一般包括:工资及附加费、社会保险费、助学补贴费、办公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日用品消耗、图书资料费、水电采暖费、折旧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费用发生情况,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以上资源项目。确定了各个作业之后,需要将作业耗费的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去。所需的资源费用数据有些可以直接从原有成本信息系统中获取,而有些需要进行调整后再进行归集。

2.分析资源动因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程序在于选择作业与确定成本动因,而成本动因是由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构成的,因此,合理确定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成为更好地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关键。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在分配过程中,按照不同情况可以把资源动因分成三类:

(1)某一项资源耗费能直观地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此项动因的资源可以不经作业归集、分配,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成本中。此时资源动因等同于作业动因,该动因可以认为是“终结耗费”原则,如高等学校发给特定学生的学生困难补助、助学费、活动费和实习费等直接与学生相关的资源耗费。

(2)如果某项资源耗费可以从发生领域区分为各作业所耗,则可以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再根据成本动因分配到培养成本中去。此时资源动因可以认为是“作业专属耗费”原则,如招生费、考试费、毕业费等。

(3)如果某项资源耗费从最初消耗上呈混合耗费形态,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分解并分配到各作业。这个量化依据就是资源动因,如各作业中心的水电采暖费一般需仪表计量后按各作业的实际消耗量进行分配。此外,确认作业种类,分析资源动因的工作不仅仅与财务部门有关,需要从多个部门收集信息,因此需要由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协同各作业中心来完成。(见表1)

由于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每一课时的复杂程度、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同,耗费的资源也不同,这样,就需要将不同层次学生耗费的资源引入相应的乘数。由此引入约当教师人数的这一思想,由低到高分别为1、2、3的乘数,确定高校约当教师人数=讲师人数+硕士生导师×2+博士生导师×3。

(三)建立作业中心,根据作业消耗的方式确定作业动因

1.建立作业中心

根据高校教学活动的特点,并考虑各个作业的相关程度予以合并,可将高校与培养学生活动相关的作业中心简化为直接培养中心和间接培养中心。直接培养中心是指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各直接教学单位或部门,即各个学院;间接培养中心是指间接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管理部门,包括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辅助部门、学生管理部门、资源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

2.确定作业动因

确定了高校的间接培养中心和直接培养中心,需要选择合理的作业动因,因此,对作业中心的消耗方式进行分析,根据作业中心不同的消耗方式确定作业动因。教学管理主要是授课,与各专业授课科目数有关,可以将实际课时量作为其作业动因;学生管理主要是从招生、军训到毕业等一系列的学生管理活动,都是与学生人数相关,所以,将实际学生人数作为学生管理部门的作业动因;资源管理部门主要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各学院拥有资产数量和金额分别计提;行政管理部门主要与实际缴费人数有关,将实际学生人数作为作业动因;院系管理作为直接培养中心,直接教学作业的教师工资及课酬与各专业学生被授课课时数有关;实验作业与实验次数及材料消耗有关;毕业设计与各专业毕业设计小时有关等。另外,从间接培养中心经分配计入的某些作业(如折旧、水电)等价值,会同学院中发生的相关作业价值,再按直接成本动因,分配到学生成本中。根据高校三大职能,可将高校作业中心简化为表2所示。

(四)计算成本动因分配率,确定成本分配

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发生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各作业,资源动因作为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的基本依据。终结动因的资源耗费可以直接计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中去;非终结动因的作业专属动因资源耗费应根据不同的资源动因计入间接培养中心的作业中心的相关作业中去;而对于无法直接计入非终结动因的作业非专属动因资源耗费,则需要通过量化的标准,分析其形成的资源动因,经分解计入各作业中。

第二阶段: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不同的成本对象。对于直接成本不需要进行“两阶段”分配,可以将它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对于间接成本,在综合各作业中心的各项作业动因合计计算得到各作业动因分配率后,分配计入成本对象。本文所选择的成本核算对象是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将耗费在某专业、某层次、某级别的学生身上的作业动因量乘以作业动因率,便可计算出该生在某作业上的培养成本,进而得到该生全年的培养成本,即所有作业上的培养成本总和。

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成本核算案例分析

某高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兼有经、文、理、法等学科类的综合性大学,这里对该高校发生成本费用的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统计的资源动因量和作业动因量对该校2007年成本数据进行重新计算。

(一)确定高校资源项目金额

首先,根据高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从“高校教育成本支出”明细账中可以确定高校教育成本资源项目的金额。如表3。

其次,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高校现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折旧费的计算是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重点与难点。高校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等。在本文中假定该校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5年,教学仪器设备5年,一般设备15年,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10年、残值5%。根据该校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确定的使用年限,剔除与教学无关的固定资产,如后勤、校办产业、离退休人员使用的固定资产,就可以计算出该校2007年各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5117.05万元。

最后,根据对“教育成本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的详细分析,将以上项目进行合并或分解计入资源项目,如表4。

(二)根据资源动因,确定各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

由于资源动因的不同,资源项目需要分别按照不同的资源动因进行分配。对专属作业成本直接计入该作业,而对非专属作业资源费用,要按照资源动因进行分配。资源动因包括约当教师人数、投保人数、办公人数、仪表测量数等。

2007年该高校在校生15747人,其中本科生12685人,研究生2156人,博士生906人;教师920人,其中助教及讲师496人,教授(不含博导)352人,博士生导师175人:约当教师人数496+2×352+3×175=1725人,教学管理人员284人,教辅工作人员352人,学生管理人员126人,其他行政人员289人。

(三)归集资源费用到各个作业中心

将非专属作业资源、专属作业资源和各仪表测量数归集到各作业中心,得到各个中心消耗的资源如表5。

(四)将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至不同的成本对象

在本文中,首先将各成本分配至各学院。每个作业的成本及其作业动因如表6。另外,表6也是该校管理学院所分配到的教育成本,其他学院的成本分配过程及结果略。

除了管理学院之外,该校机械学院、文法学院、信息学院等其他八大学院的成本分配结果分别是1900.79万元、2004.67万元、1808.47万元、1628.97万元、1655.99万元、1649.11万元、985.90万元以及114.06万元。

事实上,高校也可以运用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以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来分别计算不同层次学生的生均培养成本,也可以把基于按学院作为成本对象的成本信息,分别计算不同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成本。

结论

由于高校教育成本中共同成本的比例较大,因此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引入作业成本法很有意义。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时,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是各个学院或系,也可以是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既可以更有效地从各个角度反映高校教育成本的使用情况,为学校和所属学院的专业设置、经费的分配以及成本的控制决策提供较合理的依据,又可以加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10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被运用到了教育财务管理中,在此影响下各地区中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纷纷成立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不仅可以规范好会计监督,还可以利用好资金,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怎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资产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就成为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分析研究

前言:

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资产流失或是贪污舞弊等行为。因此可以说,建立出完整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且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就是将会计服务与监督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可以有效发挥出会计监督的效果,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目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内部制度不完善。

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在内部控制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这样也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岗位上的不合理。

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专业人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受到工作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由于职权上的混乱,使得责任也不能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也就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发生[1]。

(三)工作流程上的问题。

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专业的审核人员不足,这样一些大额的资金就由领导部门来进行审核,而限额以下的资金,则是由核算中心的审计人员来进行互审。且一些会计人员还要负责多个学校中的审计工作,这样也就使得工作量增多,而会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就直接签字,这样也就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最终也就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落实到实际中。

(四)会计信息失真。

在一些学校中,许多学校在收支上没有及时入账,这样也就出现了坐支”的现象。且在一些学校中,在费用上出现了一定的随意性,如将招待费等划入到会议费中,甚至是一些学校中的原始票据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业务,严重的还有一些人为捏造的等,这样也就使得会计信息信息上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2]。

(五)核算与资产管理上相脱节。

从实际上来讲,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之间,不论是在资产记录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学校中针对物资管理等方面问题不断。如在一些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有着账面上的记载,但是在实物上却并不存在。甚至是一些学校之间在进行资产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办理相关的调拨手续,也就没有记录到账面上。此外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一支综合素质高与专业能力强的团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却存在着专业人员少于工作量大的现象,加之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这样也就没有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最终也就造成了工作效果不高。

二、提高教育会计河段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问题也不断涌现,所以就必须要不断深入发掘与探索,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建立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来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完善的控制制度与执行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核算中心与学校的控制实现有效的融合,规范好学校。同时也可以保证内部牵制、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落实到实际中[3]。

(二)建立出岗位分离与定期轮岗的制度。

通过科学的安排来设置出会计岗位,对于不相容的岗位之间要进行分离,同时还要对岗位的职责进行划分,以此来将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仅实现了岗位之间的制约,还提高了监督与管理的效果。此外还应当要制定出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组织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行为的发生。

(三)规范审批与工作流程。

只有明确岗位的实际业务权利与范围,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审批程序与责任,同时还可以建立出会签制度等,以此来规范好会计事项的处理流程,只有保证岗位之间形成完整的流水线”才能提高核算监督的效果。如在学校中,可以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在递交到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制单与复审,只有对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学校中的财务收支上出现违法的行为,避免不合理的支出现象[4]。

(四)做好会计核算与预算上的管理。

只有制定出完善的收支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预算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校中出现公款私存等现象。只有将各项收支全部划入到学校预算工作中去,才能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与具体。通过加大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可以及时发现不满足要求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校要及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进行报销。对于超出业务范围的工作,经办人员有权进行拒绝,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五)做好财产上的控制工作。

在核算中心中,要明确固定资产的增减报账程序,做好各项环节的流程,避免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对于学校来讲,也要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建立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

(六)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条例,做好统一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以此来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经费上的管理,保证学校中的资产完整性,避免出现信息虚假与贪污等现象的发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自山单位:庐江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沈永祥.高校产业集团会计核算中心的实践与思考——基于翔宇集团的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2,(10):75-76

[2]张家旺.完善会计核算中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2,(11):34-35.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11

Abstract:Cultivatingandpracticingthesocialistcorevaluesisthestrategictaskofpromotingthegreatcaus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realizing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andtheChinesedream,andatoppriorityofthecurren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ork.Basedonthestakeholdertheory,orientingatthefourstakeholdersincultivatingcollegestudents'corevalues:students,parents,teachersandemployers,thisarticleselects20universitiesinLiaoningProvince,and200employeraroundChinaforsamplingsurvey.Itanalyzedtheeffectandlimitationsofthecurrentuniversitythroughafirstclasseducationofthecorevalues,exploresthecarrierandefficacyofcorevaluesthroughthesecondclassroomeducation.Combinedwithdataanalysisandthinking,theauthorputsforwardthebasicstrategy:continuousdeepeningpropaganda,constructionofcampusculture,socialpracticeeducationplatformconstruction.

关键词:第二课堂;利益相关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Keywords:secondclassroom;stakeholders;socialistcorevalue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252-03

0引言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三个倡导”的最新要求,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影响组织目标,或者被组织目标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1]。美国高等教育学家罗索夫斯基第一次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运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他视高校为一个由不同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机构。将该理论引入到第二课堂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利益相关者就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同时这一培育效果又将影响其自身利益的个体或者群体。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第二课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相关者

学生是高校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大学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学生,学生是高校存在的理由,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肩负的神圣使命。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品格修养,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提。所以,大学生无疑是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群众意识到教育机会和个人发展的关系,学生家长不再仅仅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教育领域的众多改革与措施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可。因此,我们除了在特定背景下去评估教育是否应重视学生主体需求外,还需要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考虑教育投资者――家长的“声音”[2]。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而家长是学生的主要监护人,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而且最为深入的人,是其他管理人员和教师不能替代的,换句话说,家长是学生发展中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高校教师作为与学生在校期间联系最密切的人员,帮助学生处理学习、生活、情感中的各种问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可塑性、盲目性、跟随性,教师的价值观念很容易被学生吸收、学习,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利益相关者。

企业与高校是人才输送联系最为密切的纽带,企业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高校也要将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输送到企业中去,彰显育人价值,提升学校实力。企业作为与高校人才联系最密切的群体,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3]。高校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价值观念,提升高校输出人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满足企业对人才引进的要求。因此,企业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通过分析可知,学生本人、学生家长、高校教师及用人单位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利益相关者,通过研究他们的认识和需求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第二课堂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2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共面向辽宁省内的20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高校涵盖中管高校、部属高校(非中管)、省属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等四个类型。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基础,其中面向高校学生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6份,回收率为98.8%;面向学生家长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面向高校教师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面向企业高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问卷主要涉及各利益相关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第一课堂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及局限、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途径等几个方面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2.1各利益相关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79%的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总结的非常全面、提纲挈领,而仅有21%的学生是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了解到核心价值观,这说明第一课堂在帮助大学生认识了解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89%的学生家长认为高校向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91%的高校教师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83%的企业高管认为在大学生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71%的企业高管表示会在招聘时着重考虑大学生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企业等各利益相关方的普遍认可,各方面对此项工作的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2.2第一课堂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及局限

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现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一般,甚至有11%学生认为效果较差,由此可见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效用还有待提升。31%的学生认为通过第一课堂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限在于形式死板,25%的学生认为局限在于氛围冷淡,27%的学生认为局限在于只知其理、不能实践。42%的学生家长则认为通过第一课堂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限在于只知其理、不能实践。35%的高校教师认为通过第一课堂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限在于形式死板,30%的高校教师认为局限在于只知其理、不能实践。45%的企业高管则认为通过第一课堂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限在于只知其理、不能实践。由此可见,各利益相关者对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认可度不高,认为通过第一课堂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局限主要是“只知其理、不能实践”、“形式死板”、“氛围冷淡”。这些情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毕竟第一课堂受到授课场所、授课模式、授课内容的限制,因此,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还需要不断拓展渠道,丰富载体。

2.3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可以帮助自己更加深入的认识核心价值观,第二课堂比较生动有趣,比书本上的学习更加直观、有效。64%的学生家长认为通过第二课堂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很好的弥补第一课堂无法实践、形式单一等劣势,但仍有30%的学生家长对第二课堂的概念不了解。91%的高校教师赞成通过第二课堂树立和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85%的企业高管认为第二课堂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显而易见,对于通过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在各利益相关者中有着普遍共识,尤其是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管对第二课堂的教育模式高度认同。

对于哪类品牌活动最能引导青年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26%的学生认为是优秀大学生评选,25%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实践,18%的学生认为是高水平讲座,17%的学生认为是文娱比赛,这四种活动载体在大学生中受到普遍认可。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中有44%的认为社会实践最能引导青年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25%的认为是高水平讲座,对于其他活动载体则意见比较分散。在高校教师的调查中,社会实践、优秀大学生评选、高水平讲座、文娱比赛仍然是受到认可度最高的四种活动类型。而企业高管则更加认可社会实践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56%的高管认为社会实践最能发挥作用,另有21%的企业高管对高水平讲座所发挥的引导作用表示强烈认同。综上所述,各利益相关者对社会实践和高水平讲座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都强烈认同,同时对优秀大学生评选、文娱比赛等品牌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也比较认可。这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策略

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系统的明确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同时,作为第一课堂有效补充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效果也得到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对调查问卷的科学分析,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以持续深化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为途径,对强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加强宣传思想育人平台建设,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认知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高校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既看到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更看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是要注重发挥理论学习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充分利用高校多年来开展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的良好基础,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体系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一大批真学真信、学深学实的优秀大学生,并注重发挥他们的朋辈引领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价值观的良好风尚。

二是要注重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和形式,抢占思想引领的新阵地。高校要善于以学生身边的故事为题材,通过录制原创歌曲MV、拍摄微电影、创作剧本、制作卡通漫画等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要着力打造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宣传阵地。要依托高校微博计划,动员全校团支部积极参与“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活动,形成联动效应、互动效应。

三是注重推动宣传教育立体化,在新媒体时代仍然要持续深化纸质媒体的改革创新,并充分发挥名人雕塑等校园文化景观的育人作用,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文化景观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宣传平台,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3.2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建设,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里根深蒂固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步是让学生内心与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共鸣。高校在引领学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涵养作用,通过文化的传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着力依托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清根脉。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高质量地举办京剧、话剧、相声等传统艺术专场演出,结合校史、校训等精神符号打造极具学校底蕴的文化精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启迪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高校要充分激发学生社团的活力,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展演、体验等活动,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二是要着力依托红色文化为核心价值观培育凝聚精神。高校要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融入到持续开展多年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依托高水平讲座、青年成长沙龙等载体,以阐释中国道路、民族精神、时代使命为主题,邀请名人名家与学生交流座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

三是要着力依托学科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构筑合力。高校要充分发挥基层院系的基础性作用,组织院系团委书记、辅导员骨干利用专题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通过主题团日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鼓励各院系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开展特色活动,努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的入脑入心。

3.3加强社会实践育人平台建设,让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里枝繁叶茂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是让学生将弘扬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践行动。高校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通过优化主题设计、完善活动机制、强化成果凝练等举措,有效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践行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集中性开展寒暑假主题社会实践。高校要紧紧围绕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大主题,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确定若干个实践重点项目,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组建实践队伍走入企业、社区、农村,引导广大同学自觉自发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二是要常态性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基地、岗位、项目、活动”四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4]。通过推动志愿服务向活动品牌化、管理项目化方向发展,精心培育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环保、扶贫敬老、帮扶支教等多项服务活动,将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志愿服务的全过程。

三是要持久性开展社区挂职活动。高校要大力加强社区挂职工作的规范化和品牌化,鼓励更多的学生走入社区、深入基层,主动策划开展特色共建活动、走访困难家庭、完成社区情况调查报告,在协助社区开展工作的同时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传播青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张炎,张瑞,高伟.高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6).

[2]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

教育管理的核心范文篇12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04-02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该框架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突破口,是我国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后的着力点。对学校而言,课程管理、设计、实施以及评价要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用核心素养来引领学校课程改革。

一、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课程管理的聚合点

课程管理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学校强化课程管理,就是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是其具体抓手。所以学校课程管理聚合点必须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当前,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是通过教育教学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执行。如国家课程由教务处管理,校本课程由教科处管理,一些活动型课程由学生处管理等,各校的课程管理可能有些差异,但大同小异。这样的课程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对教育教学的有序组织也是有益的,但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比如,教务部门对于国家课程管理,目标直接指向高考,以应试为唯一旨归。而教科等其他部门管理的校本课程与活动型课程如学生社团活动等,目标主要指向是拓展学生知识,培育学生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往往成了摆设。如果学校整体课程管理目标分散。无法共同指向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那么,这样的课程管理无疑是不成功的,也远离了课程改革目标,甚至有悖教育本质。因此,学校整体课程管理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得学校全部课程瞄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管理的聚合点。

笔者所在的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建校刚满三年的新校。学校建校伊始,针对当前课程管理机制的弊端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具体举措就是逐步淡化许多学校共同实行的课程管理模块分割机制,仿照大学学院管理模式,在全校建立了“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等五大学院。依托学院打造课程基地,把五大学院建设成五大课程基地,让五大课程基地变成学生课程超市,在课程超市中,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兴趣挖掘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现自主性发展。

管理机制的这一创新。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主体归属五大学院。五大学院可以对自己所属的课程进行整体管理与设计。比如语文课程属于人文与社会学院,学院就可以将其进行从国家层面的语文课程、语文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与语文相关的校本课程以及与语文相关的社团与实践活动等进行整体管理,并尽可能厘清其间的关系,目标指向就是培养学生与语文课程关联的能力素养。如此,学校的具体学科教学就可以由原来的小学科拓展为大课程,由原来的只是关照应试的小教学变成关注学生素养提升的大教育。实施三年来,这种课程管理模式,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的高考也取得了丰收,2016年高考的本科录取率比同类生源学校高出20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高考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新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时间进一步观察,不少地方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就课程整体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革新。尤其是当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已定,学校只要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把核心素养真正作为课程管理的聚合点,这样的课程管理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二、以核心素养为纲科学谋划学校多层次的课程设置

宏观层面的课程管理改革只是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而要通过课程实施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纲科学谋划学校课程体系,拿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具有学校特色、融入学校文化元素的课程图谱。这个图谱有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多个不同层级。图谱从纵向看以国家的某一课程为出发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向下进行系列设置:从横向看就是一个个围绕某一课程的系列课程的并列。无论是纵向与横向,都必须是有一个内在的统一的指向,纵向方面指向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加起来十八个基本要点:横向方面指向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整个图谱指向就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国家层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确定后,接着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新教材编写。基于核心素养制定的学科新课标就是该课程所有纵向课程系列的总蓝图。比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内容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那么作为这一课程校本化拓展的课程以及活动课程,都必须围绕这一内容而具体展开,也就是说,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纵向系列中,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他课程也是如此。

在本校依托五大学院所建的系列课程中,尽管已经由各个学院纵向建立了许多不同层级的课程体系,但之前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尚未正式公布,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还没有确定,所以在不少课程中对学生素养达成的要求没能明确,课程间的总体目标要求也不一致。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国家公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再在实践中调整,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图谱,以此作为学校具体课程实施的规范与依据。

谈及学校特色。笔者的理解,一是各校要针对不同生源层次的学生以及学校教师的具体专业背景特别是其个人专L,设置符合学校实际师生状况的课程体系;二是各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学校自身文化特质,如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校训、所在区域文化特征等等。比如,本校校训是“博雅、勇毅”,因此那些依托学院的校本课程开设与社团活动的项目设置,就有不少是围绕“博雅、勇毅”而展开的,这样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有机融入了本校特有元素。如:围绕“博雅”主题,人文学院开设模拟联合国、经典阅读课程:数理学院的生活中的物理、技术学院的创客空间、机器人社团等。围绕“勇毅”主题,体育学院开设了篮球、击剑、攀岩等运动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检验学校课程实施效度

学校在优化课程管理、科学谋划学校课程图谱后,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如果学校的课程图谱仅仅画在图纸上,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那就没有丝毫意义,甚至是对学生犯罪;如果未能真正实行到位,效果甚微,那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在学校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与否来检验课程实施效度。

为此,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要有核心素养达成的分级目标,对目标的达成都要有量化评估,在对分级目标进行量化评估后。最后评判出该课程实施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达成度,并以此作为该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等级,还可以用此指标作为对教师教授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评判。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道路自信”为例,具体可以大致设计为三级水平:水平1:能够列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水平2:能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证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水平3:能够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样的设计可以作为测量学生素养水平的阶梯指标。还可以在对这些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打分后作为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评价依据,这也就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测量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毕业自我鉴定模板范文(6篇)
  • 下一篇:未成年人工作计划(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