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3 栏目:公文范文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1

关键词: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中图分类号:TE44文献标识码:A

1、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的原理及特点

1.1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的原理

传统的采暖系统,无论是热水锅炉还是中央空调,都是利用热源,通过散热器加热室内空气,依靠空气对流的方式达到采暖目的。在对流采暖系统中,散热设备先将周围环境中的空气加热,再依靠冷、热空气比重不同的物性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将整个环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空气对流采暖要求加热采暖空间中的所有空气,空间的长宽、高度、以及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换气率等因素对供热热负荷的影响很大。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则是利用可燃气体在辐射板表面燃烧,将辐射器的表面加热至800~1100℃高温,产生红外线电磁波,以辐射热的形式直接加热物体,辐射采暖不需要以空气为媒介。冬天,尽管室外空气温度低,但人们晒晒太阳,感觉温暖舒适,就是因为太阳产生了红外线热辐射。

红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线,位于可见光红光光谱之外,波长大约在0.76~1000微米,频率在1013~1014赫之间。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其传播过程称为热辐射,热辐射是这样进行的:辐射源的表面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此时辐射源内的电荷质点(如电子)的运动(包括振动和激动),先将热能转换为电磁波的形式。任何物体,无论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分子都在不断的进行伸缩振动和变角振动,当一物体接受到辐射源发出的电磁波后,只要有与振动频率相匹配的分子振动波长,就能吸收红外线电磁辐射的能量,引起分子和原子的强烈共振而使物体发热。当辐射源表面温度不高时,辐射强度小;当表面温度上升时,辐射能量迅速增加。

1.2衡量采暖效果的基本标准

任何形式的采暖系统中,都有辐射和对流散热的同时作用,单纯以空气温度高低作为衡量采暖效果的标准是不全面的,而应该考虑辐射和对流的热量对人和物的综合作用。例如,虽然大海边各处的空气温度都一样,但遮阳伞下的辐射热较少,显然比暴露在阳光下凉快很多。

可以用一个温度数值来表述人或物体在采暖环境中,受环境辐射和空气对流热交换的综合作用的实际感觉,这个数值称为“实感温度”或“有效温度”。

实感温度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

T实=0.52t内+0.48t平均-2.2℃

式中T实:实感温度(℃);

t内:室内空气温度(℃);

t平均:四周围护的平均辐射温度(℃);

当室内温度t内为20℃时:

如果采用对流采暖,外墙内表面温度t平均一般比室温低5℃,此时实感温度约为15.4℃。

如果采用辐射采暖,外墙内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差不大,此时,要达到相同的供热效果,即实感温度同为15.4℃,室内空气温度只需17.6℃。

由此可见,辐射采暖与对流采暖相比,室内温度可以低2.4℃。

如果考虑空间高大或室内换气量大等等情况,温度差别将更显著。

由此可见,在辐射采暖环境中,表面看来,室内空气温度虽然较低,但由于辐射热的直接作用以及四周环境有较高的温度,因此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辐射散热大大减少,人的实际感觉比在相同室内空气温度下的对流采暖舒适得多。也就是说,如果保持相同的卫生条件和舒适感,辐射采暖环境中的空气温度可以比对流采暖时低2~3℃。

红外线辐射采暖空气对流采暖

红外线辐射采暖和空气对流采暖的实感温度梯度变化图

1.3辐射采暖与对流采暖的比较

1.3.1辐射采暖感觉更加舒适温暖

从室内环境卫生学观点来看,室内水平温差、垂直温差以及外墙表面与室内中央温差,都应该越小越好,采暖引起的气流速度也不应过大。从这几方面看,辐射采暖较之对流采暖更有优势。

对流采暖中,冷热空气以一定的流速不断循环,这对环境卫生和人体舒适感都有一定影响,而辐射采暖则很少引起空气流动。

在对流采暖中,辐射散热量很少,建筑的围护结构只能从室内空气中吸取热量并通过其表面向室外散热,因此,外墙内表面温度肯定比室内空气温度低,大致低5℃左右,人体实际上处于四周温度较低的墙、地面和室内设备形成的“冷辐射”包围之中,人体向这些冷的表面辐射热量,这大大增加了人体的辐射散热量,从而维持不了按比例散热的平衡,因而,人体舒适感较差。而辐射采暖则不同,人体及周围物体都吸收红外线产生的辐射热,周围物体(包括外墙内表面)温度接近于室内空气温度,人体可以从环境表面得到一部分辐射热量,而对外辐射的散热量有所减少,感觉更加舒适。

在辐射采暖的环境中,地面有较高的温度,人体足部感觉较温暖、舒适;而对流采暖时情况正好相反,地面温度较低,达不到加热足部的目的。

热效应快,冷却缓慢,由于辐射采暖利用红外线传热,而红外线与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的一部分,都以光速传播,所以辐射面一经达到一定温度后,既可供热并解除人体冷感觉。在采暖期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地面以及室内设备,均吸收辐射热量,并蓄存一部分热量,当辐射采暖停止后,这些积蓄热量,开始向环境散热,因此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热环境。所以辐射采暖起动特别迅速,而冷却却较缓慢,特别适用于间歇采暖如会场、剧院等地方。

1.3.2辐射采暖比对流采暖更加节能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特别适用于高大空间、换气量大、局部供暖、间隙式采暖等多种场合,其经济性是十分显著的。

辐射采暖比对流采暖更加节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建筑热损失小,辐射采暖时建筑热损失较对流采暖时低,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于辐射采暖时,辐射热直接照射采暖对象,几乎不加热环境中的空气,因此辐射采暖时的空气温度比相同卫生条件下对流采暖时的空气温度低,一般可以低2-30C,因此室内外温差小,所以建筑热损失也较小。第二由于辐射采暖时室内外温差小,所以冷风渗透量也较小。第三由于对流采暖时,室内空气被加热,并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因此室内空气温度有较大的梯度,屋顶部分温度高,地面附近温度低,一般对流采暖温度梯度约为0.5-1.0℃/米(如图1),而辐射采暖时,辐射热直接向下辐射,地面部分还可以积蓄部分热量,因此室内空气温度梯度小,相应建筑物上部的热损失也较小。

辐射采暖时热量传播,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布置,可以进行全面采暖,也可以在一个很大的空间内,在局部区域进行采暖,甚至可以在室外进行采暖,这是对流采暖难以做到的。

红外线穿过空气层时,除了空气中的三原子气体选择性吸收某种波长的红外线,造成一定衰减外,大部分热辐射都能穿过空气,因此,绝大部分热量可以辐射到需要加热的物体,在相同的实感温度下,因为辐射采暖时人体获得的辐射热量比对流采暖多,所以,此时的室内温度可以比对流采暖时低2~5℃,相应地,室内外温差也减小2~5℃,整个建筑物的耗热量随之减少。

燃气在输送过程中没有什么损失,同时辐射器的燃烧又非常完全,因此整个采暖系统的热量得以充分利用。而传统方式暖气片采暖系统,热源从锅炉引出后,沿途都有热损失,所以热效率较低。

辐射采暖时,空间上部的温度较空间下部的温度略低,这与对流采暖时的“上热下冷”现象不同,因此从外墙和屋顶向室外散失的热量较少。对一些高大空间或通风量大的场合进行供暖,差别尤为明显。据测试,单位面积上,辐射采暖所耗热量约为对流采暖时的0.8倍左右,如建筑空间高于5米,此值仅为0.6,如高于10米,此值仅为0.3,也就是说在高于10米的空间中,辐射采暖耗热量仅为对流采暖的30%。

辐射采暖的方向性很好,因此可以用于局部采暖。在某些场合,没有必要加热整个空间,只需在要求采暖的地方采用辐射方式进行局部加热即可,而对流采暖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采用辐射采暖,热效应快,而冷却缓慢,在一些间隙式加热场合(指不需要全天供暖的场合),节能效果尤其突出。由于辐射采暖利用红外线传热,而红外线与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的一部分,都以光速传播,所以辐射面一经达到一定温度后,既可加热人体或设备。在采暖期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地面以及室内设备,均吸收辐射热量,并蓄存一部分热量,当辐射采暖停止后,这些积蓄热量,开始向环境散热,因此还可以保持一定的热环境。所以辐射采暖起动特别迅速,而冷却较缓慢,特别适用于间歇式采暖的地方,如集体食堂、仓库、会场、体育场馆、集体食堂、剧院、温室大棚等。

1.3.3辐射采暖系统的初投资小

辐射采暖系统结构简单,包括辐射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辐射器本身既是燃烧器又是散热器,只要在燃气管网上接管,并在系统入口安装调压设备即可使用,配套设备少,节约投资。辐射装置一般均安装在建筑物的上部,没有设备间,不占用建筑使用面积。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体积小、重量轻,常用的热负荷为14Kw的金属网辐射器,每台重12公斤,辐射器可以用软管连接,拆装都很方便,移动也很灵活。如果使用液化石油气为气源,则整个采暖系统可以很方便地移动。只要有天然气或液化气的场所都可以安装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

空气对流采暖和辐射采暖的投资比较

1.3.4辐射采暖系统的其他优点

红外线取暖技术应用在温室大棚、动物养殖中,效果十分明显,类似太阳光的取暖方式,室内不会显得闷热,红外光有助于加快农作物、动物生长,提高动物的产蛋、产奶量。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不需要热水循环系统,因此,没有冬天防冻的问题,只需在工作时间运行,人员离开后即可停止工作,在一些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地方,特别适用。

在湿度较大的地方用燃气红外线辐射器采暖,有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的作用。同时由于室内设备在红外线的辐射下,表面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从而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汽在设备表面凝结,而使设备生锈。

1.4广阔的应用前景

1.4.1燃气的推广使用为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就世界范围来看,燃气具有成本低、质量高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优点,从1970年以来,其消费量一直以平均2.6%的增长率稳步增长,并正逐步取代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传统地位。至1995年世界天然气总消费量已达成20930亿m3,在一次能源中所占份额已上升到23.1%。由于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工业结构的重大调整,预测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将以3%的平均增长率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32220亿m3。

中国燃气工业和世界燃气工业发展相比有很大差距,天然气消费仅占一次能源的1.9%,总体来说,无论从消费总量、消费结构、人均消费量及一次能源中所占份额等哪个指标来看,都只能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环保问题日趋严峻,促进了天然气的推广应用。许多大城市相继推出了煤改气的政策,如北京、上海、西安、天津等城市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都已经完成,这为各种燃气设备包括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1.4.2用于工业厂房或公用建筑的全面辐射采暖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可用于多种场合下的采暖,在一些建筑空间很高、体积很大、门窗很多,以及换气量大的工业建筑、民用及公共建筑中,使用热风或暖气片对流采暖方式,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一次投资和运行费较高,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不仅采暖效果好,而且比较经济。这一类建筑有礼堂、展览馆、大型厂房、大型农业温室、飞机库、物资仓库、体育馆等。

1.4.3用于局部及室外采暖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用于局部及室外采暖,这是其它采暖方式无法比拟的。

所谓局部采暖就是在一个有限的大空间内,只有某一部分要采暖,而其余大部分无采暖要求。在许多工业场合,如仓库、维修车间、生产流水线等地方,空间很大,但需要采暖的人员位置比较固定,这时采用全面供暖,无疑浪费很大,采用局部供暖十分必要。另外象滑冰馆、游泳馆这样一些体育馆,只要对四周观众席加热就可以了,采用燃气红外线辐z射器,效果很好。

室外采暖则是在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中,某一个局部区域进行采暖,这种采暖系统中,辐射热起主导作用,对流散热基本上不起作用。室外要求采暖的地方也较多,如体育场主席台、高级宾馆的门厅、露天餐厅等等。

另外,因为辐射采暖可以迅速启停,所以特别适用于一些间隙式加热的单体大空间,如集体食堂、电影院、歌剧院等场所,每天采暖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不需采暖。因为辐射采暖系统比较简单,如果采用液化石油气为气源,则可以方便地拆卸搬运,这又可以适用于一些临时建筑,如建筑工地、野外作业的临时建筑等等。

2、燃气红外线辐射器

2.1辐射器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主要由喷嘴、引射器、控制箱、点火器、稳焰板、辐射板、反射罩等组成。其中辐射板采用国外进口的金属丝网,如图所示:

金属丝网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工作过程如下:

燃气与空气通过引射器,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进入辐射器内,经混合气分配板均匀分布后,混合气从金属丝网辐射板的微小孔隙中析出,被电子脉冲式自动点火器点燃后,在金属丝网表面充分燃烧,产生800-1000℃的高温辐射源,向外辐射热量。由于金属丝网孔隙很小,因此燃烧火焰很短,只有2-3mm,属于无焰表面燃烧,燃气的燃烬度很高。

金属丝网采用特殊合金材料编制而成,可以保证辐射器不会发生爆燃。

2.2控制器

控制系统对燃气燃烧系统至关重要,包括控制箱、阀门组、检测系统:

双阀控制

电子脉冲式自动点火

熄火自动保护

当丝网表面燃烧意外熄火后,为防止燃气泄露,燃气电磁阀能够自动关闭

室温自动控制。

3、结论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与传统的对流采暖相比,具有采暖效果好、初投资少、节能、系统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大空间、换气量大、局部供暖、间隙式采暖等多种场合。在国内燃气得到大力推广的前景下,高大厂房车间燃气辐射采暖方式还是值得我们推广和应用的。

4、参考文献

(1)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院.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2)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1996.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3)李岱森.1998.简明供暖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2

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inrecentyears,theexteriorinsulationconstructionexperienceandappearqualityproblem,discussthemattersthatshouldbepaidattentiontotheconstructionexteriorinsulation.ThispaperfocusesonEPSexternalwallinsulationsystem.

关键词:保温;施工;外墙

Keywords:thermalinsulation;Construction;Exteriorwall

中图分类号:TU111文献标识码:A

一、外墙外保温施工知识

先从其保温系统的构造说起。外墙外保温系统置于外墙体外侧,是以保温为主,兼有防水、保护和装饰等功能为一体的、由多层不同功能和特征材料层所组成的外墙外保温复合墙体,一般由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防水层和装饰层组合排列二层,有时为了加强层间的粘结或释放变形能量,还增加过渡层。

工地的保温层采用聚苯板,也称EPS板,是由可发泡聚苯乙烯颗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制得,成为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板的选择很重要。根据我国《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规定,其密度应为18~22kg/m3。密度为18kg/m3的聚苯板导热系数为0.037W/(m.k),抗压强度为0.2MPa,是规定密度的下限,规定密度的上限为22kg/m3,主要是考虑,如果密度过大,其弹性模量随之提高,邻层相接的抹面层其线膨胀系数远小于聚苯板,规定其密度的上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温度变形应力过大而开裂。

对聚苯板的尺寸稳定性要求,是为了减小保温板安装使用后的永久变形,以免收缩过大使聚苯板开裂。聚苯板初始收缩较大,以后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变缓,因此,聚苯板出厂前应在自然条件下陈化42d,或在60oC蒸汽中陈化5d,在此期间聚苯板的收缩已完成绝大部分,但必须指出,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因此,若想安装使用后聚苯板有较小的收缩变形,必须在安装使用前将其自然存放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二、聚苯板的安装

聚苯板的安装也有说道,粘结层要保证一定厚度,以使基层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一定空间的空气层,给保温用聚苯板以自由变形提供宽松点条件和留有自由变形的余地。粘结层也不能太厚,过大的空气层空间,在温差作用下,空气体积变形所引起的膨胀和收缩,极易因变形应力过大而使保温层开裂;较大的空气层虽然会增大墙体的保温效果,但会使保温系统产生空鼓、开裂和脱落。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涂胶粘剂面积不得小于聚苯板面积的40%,主要出于考虑风荷载、安全因素及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工程实践证明,除高层建筑以外,风荷载和相应的粘结面积并不是聚苯板空鼓、开裂和脱落主要原因,而其与基层之间的空气程度空气体积,在温差作用下的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变形应力才是根源所在。因此,提倡满贴或近于满贴,使聚苯板与基层之间不预留空气层或少留空气层;当不能满贴时,聚苯板的四周不能连续满贴,使得中间空气层的空气得以自由流动。

无空腔或小空腔的粘结构造,是提高保温系统稳定性的原则做法,特别是对于风荷载大的高层建筑来说,更显的非常重要。这种构造可使得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抗风压能力强、保温系统整体性良好、应力传递稳定等优点,应优先选用。

粘贴时首先要注意聚苯板单块面积不宜太大,一般板宽不宜大于600mm,板长不宜大于1200mm,如果板面尺寸过大,除其板内变形应力会增加以外,还会因基层与板面的不平整,引起板面与基层的空鼓或虚粘,粘贴时不易平整。

聚苯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开,墙角处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不得拼接,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形,接缝应离开洞口200mm以上,以减小和避免门窗洞口四角应力集中裂缝的产生。

当建筑高度在20m以上时,受负风压较大部位宜使用锚栓辅助固定,但不能因使用锚栓而放宽对粘结固定的技术要求。

三、抹面层施工

抹面层的施工是保温系统防裂的关键部位。它抹在保温层上,一般在中间都夹有增强网,增强网常用玻璃纤维网格布,起保护保温层、防裂、防水及抗冲击作用。抹面层直接抹在保温层上,而增强网预埋其中,因此,改变了原保温层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能,对其抹面层与增强网所构成的抗裂保护层复合结构来说,抗裂性能将有所加强.是保温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防裂措施之一,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柔性的保温层向其外侧之各刚性层过渡的第一道过渡层,它将密度小、强度低和柔性及延性较好的保温层与饰面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适宜枯贴面砖或涂料的保温层过渡到具有一定强度又具有~定刚度的饰面层。抹面层与保温层相邻,是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才把两者如此组合排列布置。两者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很大。前者较后者的密度、弹性模量及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其中某些技术指标相差又非常悬殊,但要想使两者物理力学性能“逐层渐变”、两者的变形要“减小约束”,以达到两者“柔性过渡”和“逐层释放应力”的目的,无疑难度颇大。基于抹面层所处外部自然环境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各种要求,不含聚合物的普通水泥砂浆作为抹面层材料,因其强度高、变形能力差,压折比一般为5-8,这种普通砂浆做抹面层材料时,在受到基层变形应力作用产生变形的情况下,普通水泥砂浆抹面层不能通过相应的变形来抵消这种作用,以辑放其变形能量,因此,极易引起抹面层和饰面层开裂,所以,用普通水泥砂浆作为抹面层材料是不适宜的。

抗裂分格缝的设置也很重要。抹面层的抹灰面积一般都很大,为防止其变形应力过大拉裂保温层及饰面层,必要时应设置从保温层直至饰面层的抗裂温度变形分格缝,是否设置分格缝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技术性能、基层墙体构造以及保温的系统设计等因素有关。

抹面层的施工厚度要适当,一般不小于3mm,并且不大于6mm,实验证明,抹面层的施工厚度对保温层的保护作用及对保温系统的受力状态影响很大:过薄,对保温层的保护作用不能苟效发挥:过厚,又可能因收缩应力的增加引起掠面层开裂。

薄抹灰层主要包透气和抗冲击作用,因其薄而有较小的水蒸汽渗透阻。过薄则不能达到足够的防水和抗冲击性能,过厚又增大了水蒸气渗透阻,增大了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抹面层和饰面层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也就是说,保温系统不仅要防裂,而且要求透气,要保证保温系统对室内水蒸气“呼吸”作用的顺畅。冬季由于室内温度和相对温度都比室外高因此.外墙两侧存在着水蒸气压力差,水蒸气分子从压力较高的室内向压力较低的塞外掺透。为了使水蒸气不

在保温层内积聚,一是要阻止或减少室内水蒸气的掺入,二是使得进入保温层内的水蒸气顺利逸出,因此,可在保温层内侧设置隔汽层,以阻止室内水蒸气掺入,可是目前我国设置隔汽层的工程非常少见,其隔汽层的隔汽作用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减小保温层外侧各层材料的水蒸气渗透阻,使水蒸气在水蒸气压力差作用下顺利从保温层内逸出这就是常说的“水蒸气进难出易”,以求长期保持保温材料内处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干燥状态。

如果保温系统湿作业工程量大,冬季来临之前内部水蒸气不能及时逸出,冬季时节水蒸气的“呼吸”质量低下,待春季在冻融交替循环作用下,湿胀和冻胀反复作用所产生的变形应力就有可能引起保温系统宅鼓、开裂和脱落,由此可见,保证抹面层及饰商层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非常重要。

刚才谈到的冬季来临之前保温层内水蒸气的顺利及时逸出非常重要.这里涉及到保温层外侧各层的施工时间问题。为此,北方地区抹面层及饰面层的施工,要保证温作业的墙体、抹面层及其饰面层内所存水分在冬季来临之前得以及时扩散逸出。反之,如果保温层水分不能及时顺利扩散逸出,当室外气温降至OoC以下肘,墙体外侧的水分开始冻结,水蒸气渗透缓慢,待春季来到时,白天室外温度高,室内及墙体内的水蒸气向室外渗透,而夜间温度低时其渗透又基本停止,保温系统内的水分白天融化、夜间冻结.在冻融交替循环作用下,保温系统,特别是其饰面层极易空鼓、开裂和脱落,尤其在南侧及西南侧更为严重。

有时在保温系统的某两层之间施加一道界面层,作为其内外两层材料之间的过渡层.这层作为两相邻层的准备层,其作用是通过界面层使两者牢固粘结为一体,为此,除要求具有足够的粘结力外,尚需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通过变形释放两层材料阔的变形应力。除此之外,界面层置于保温层外侧时,尚需具有一定的防水透气能力,以保证墙体内水蒸气的正常‘呼吸”。

除上述各注意事项以外,还应注意热桥影响及节点防水。实践证明,门窗洞口外侧不做保温与做保温相比,外保温墙体传热系数平均增加70%。空调器托板、不封闭阳台、雨篷等热桥部位的传热损失也很大,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外露构件做双面包覆保温。

这里要特别提出女儿墙包覆保温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女儿墙在屋顶上部,因暴露在室外,包覆保温不仅浪费人工还浪费材料,其实不然。试验证明,外保温墙体的温度,无论冬夏均接近室内空气温度,而女儿墙在无保温包覆的情况下,冬夏均接近室外温度,因为冬夏温度的大幅度变化,温差变形也大,可能引起女儿墙与外墙连接部位的开裂。

还有的工程不为门窗洞口侧面保温,或只为女儿墙单侧保温,或干脆不做保温,这都是不对的。

外墙外保温的保温层必须始终处于封闭和干燥状态,不能受潮或被雨水浸温,因此,必须注意节点部位的细部处理,特别是对门窗洞口缝隙的封闭、女儿墙及雨篷等防水层的收头,要注意小心处理.以防雨水渗透。

最近几年,高层建筑的许多外墙饰面砖发生大面积空鼓、开裂和脱落,甚至时有发生伤人事故的报道,为此,已有城市发出通知.禁止饰面砖在高层建筑外墙中应用,因此,饰而砖的应用和施工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采用饰面砖,与在坚实的刚性混凝土或砖砌体上粘贴饰面砖,其使用条件是大不相同的。由于饰面砖的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及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与聚苯板或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相差很大,相应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产生的变形差异必然也很大,因此,在选择外保温饰而砖粘贴用在砂浆时.除考虑粘结强度、耐候性、耐水性、防水性、水蒸气渗透阻及耐久性等因素以外,还必须考虑粘结层与饰面砖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形及其他变形不同所产生的变形应力。变形能力强的粘结材料柔韧性仔,当基层受到变形应力作用时,粘结层砂浆可以通过相应变形来抵消这种作用,释放变形应力,以此防止饰面砖的空鼓、开裂和脱落。外保温系统的饰面砖粘贴所用的粘结砂桨,应在保证粘结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其变形能力,以使饰面砖能够与基层的变形相互协调,达到柔性释放应力的目的。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3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17%。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通过低碳试验试点,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和城市,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措施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并落实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47%和8%左右。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加快节能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到2015年,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年下降16%。

(五)积极发展低碳能源。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利用,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天然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1.4%。

(六)努力增加碳汇。加快植树造林,继续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开展碳汇造林项目。深入开展城市绿化,抓好铁路、公路等通道绿化。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改造低产低效林,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十二五”时期,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积极增加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加强滨海湿地修复恢复,结合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岸带保护,积极探索利用藻类、贝类、珊瑚等海洋生物进行固碳,根据自然条件开展试点项目。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建设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工程。

(七)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推广利用电石渣、造纸污泥、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固体工业废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加快发展新型低碳水泥,鼓励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沙浆;鼓励采用废钢电炉炼钢—热轧短流程生产工艺;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短流程生产工艺技术;减少石灰土窑数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电石、制冷剂、己二酸、硝酸等行业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改良作物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努力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畜牧业和城市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控制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积极研发并推广应用控制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提高排放控制水平。

(八)加强高排放产品节约与替代。加强需求引导,强化工程技术标准,通过广泛应用高强度、高韧性建筑用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施水泥、钢铁、石灰、电石等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替代工程。鼓励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钢材。鼓励使用缓释肥、有机肥等替代传统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选择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推广示范。

三、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

(九)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各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践行低碳消费理念,成为低碳发展的先导示范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低碳试点。各省(区、市)可结合实际,开展低碳试点工作。

(十)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区试点。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以低碳、清洁、循环为特征,以低碳能源、物流、建筑为支撑的低碳园区,采用合理用能技术、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优化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集聚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低碳产业集群。

(十一)开展低碳社区试点。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房地产开发,按照绿色、便捷、节能、低碳的要求,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在社区规划设计、建材选择、供暖供冷供电供热水系统、照明、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材,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建筑节能低碳整装配套技术、低碳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及节能低碳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应用,鼓励建立节能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与交通保障系统,积极利用地热地温、工业余热,积极探索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本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推进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二)开展低碳商业、低碳产品试点。针对商场、宾馆、餐饮机构、旅游景区等商业设施,通过改进营销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运营管理,加强对顾客消费行为引导,显著减少试点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制定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开展相应试点,引导低碳消费。

(十三)加大对试验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试验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研究制定支持试点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产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形成支持试验试点的整体合力。研究提出低碳城市、园区、社区和商业等试点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加快出台试验试点评价考核办法,对试验试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开展试验试点经验交流,推进相关国际合作。

四、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十四)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统计需要,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分类标准。重点排放单位要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台账记录。

(十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制定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规范清单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定期编制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导,做好年度核算工作。加强温室气体计量工作,做好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建立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的专职工作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

五、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十六)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办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制度,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十七)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形势发展并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十八)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制定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减排量核算方法,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认证规则。加强碳排放交易机构和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资质审核,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充实管理机构,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统一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系统。

六、大力推动全社会低碳行动

(十九)发挥公共机构示范作用。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要率先垂范,加快设施低碳化改造,推进低碳理念进机关、校园、场馆和军营。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比重。

(二十)推动行业开展减碳行动。钢铁、建材、电力、煤炭、石油、化工、有色、纺织、食品、造纸、交通、铁路、建筑等行业要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对重点企业要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选择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开展“低碳标兵活动”。

(二十一)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宣传引导,研究设立“全国低碳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低碳生活典型,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使低碳理念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二十二)加强履约工作。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及时编制和提交国家履约信息通报,继续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广泛宣传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行动与成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持续实施。

(二十三)强化务实合作。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对话,积极开展多渠道项目合作。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支持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低碳项目合作。

八、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

(二十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研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经济适用的低碳建材、低碳交通、绿色照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低碳技术;开发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大功率风能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智能及绿色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储电技术等关键低碳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新技术。推进低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编制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完善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低碳技术孵化器、中介服务机构。

(二十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培训,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相关学科体系。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普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队伍、战略与政策专家队伍、国际谈判专业队伍和低碳发展市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九、保障工作落实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价考核。各省(区、市)要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本地区目标任务。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相关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负总责。加强对各省(区、市)“十二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行问责和奖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1篇4

【关键词】外墙保温;节能;施工工艺;建筑

如今,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节能环保已是大势所趋。各国都对建筑的节能环保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各种新型材料,环保节能材料都被不断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目前我国在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保温材料的质量方面还有待提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在不断地摸索和研究中找到耐候性强、透气性好、抗负风压能力强、适应范围更广的保温材料,完善施工技艺,提高外墙保温性能。

一、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工具准备基层处理弹线、配粘结胶泥粘结聚苯板缝隙处理聚苯板打磨、找平装饰件安装特殊部位处理摸底胶泥铺设网布、配抹面胶泥抹面胶泥找平修补、配面涂料涂面层涂料均经验收。

二、外墙保温工程施工

1、注意事项

首先,外墙保温工程要在房子和门窗建好之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时要避开过冷过热的季节,这是因为气温太低或太高会影响保温材料的伸缩性;高温会影响保温材料的抗老化性,使保温板发霉,低温又会使软化系数发生变化,造成冻胀现象使部分保温材料脱落,进而使得整个保温系统瘫痪。为了防止坏天气对保温墙体的影响,大风和雨天最好不要施工。

其次,门窗周边,阳台,檐口,穿墙管线洞口等要密封完好,以防漏水。由于山墙面积比较大,温度变化也比较大,因此应设置适当的变形缝。不同材料的交接处也应设置变形缝。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施工时必须保持电、水的充分供应,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设施一定要具备齐全,尽量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施工技术方法

在具体的外墙保温工程施工中,首先需要将施工中所要用到的脚手架搭设完毕,经质量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处理和后续施工,在基层整理完成后,保证其平整清洁,然后再利用配制完成的砂浆将粘结聚苯板粘贴在基层上。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2.1外墙保温用脚手架

可采用双层排钢管脚手架或者吊架,加管或者吊架,加管或则管头与墙面的间隙最小距离应当为450mm,以方便施工。

2.2基层处理

基层墙体必须清理干净,墙面无油、灰尘、污垢、风化物、涂料、蜡、防水剂、潮气、霜、泥土等污染物或者其他有碍粘贴物的材料,并且应当提出墙面的凸出物。基层墙中间松动或者风化霜等部分应当及时的清楚,并且使用水泥砂浆填充找平。基层墙体的表面争睹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可用1:3水泥砂浆找平。

2.3粘结聚苯板

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在经过平整处理的外墙上沿着散水表格哦用墨线弹出散水及其勒角水平线,当需要设置系统变形缝的时候,应当在墙面相应的位置弹出变形缝及其宽度线,标出聚苯板的粘接位置。

三、外墙保温技术分析

建筑墙体保温技术有内保温、外保温和夹心保温之分,外保温可以改善室内居住环境,提高墙体隔热保温性能,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含量更高,而且增大了室内住房面积,防潮性能也大大提高,同时还可以避免室内建筑材料发霉、滴水的现象的发生,延长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外保温的适用范围更广,不仅可以用于新建建筑,还可以用于空调建筑、采暖建筑、旧房的节能改造等。

1、外保温可以避免产生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1/5,从而节约了能耗。

2、在进行外保温后,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的热量,使诸如太阳光照或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缓慢,室内较为稳定,生活较为舒适:也使太阳辐射得热、人体散热、家用电器及炊事散热等因素产生的“自由热”得到较好的利用,有利于节能,而在夏季,外保温层能减少太阳辐射热的进入和室内高气温的综合影响,使外墙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得以降低。可见外墙外保温有利于使建筑冬暖夏凉。

3、室内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既有室内温度又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这就证明,通过外保温提高外墙内变面温度即使室内的空气温度有所降低,也能得到舒适的热环境,在加强外保温,保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室温,可以减少暖负荷,节约能源。

4、由于采用了外保温的结果,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受到保护,室外气候不断变化引起墙体内部较大的温度变化发生在外保温层内,使内部的主体墙冬季温度提高,湿度降低,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热应力减少,因而主体墙产生裂缝、变形、破损的危险大为减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四、外墙外保温技术方法

1、外挂式外保温

在施工中,采用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EPS、XPS)、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

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成型

采用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成型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注的墙体外侧,然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为复合墙体。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其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工效提高,工期大大缩短,单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依靠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以及斜插钢筋、L型钢等与混凝土墙体的锚固力,结合性能也较好。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可减少围护保温措施。但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注,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影响后序施工。

五、结束语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能源的消耗,达到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人们对保温材料越来越不陌生,对其性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为推广墙体保温材料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我们要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并在发展过程中使施工技术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为以后把建筑外墙保温工程做的更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处于对用户安全方面的考虑,必须要对对保温材料进行相关性能的检验,达到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5

【关键词】大型水工建筑物,结露,除湿

中图分类号:TU113.5+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选址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事,由于大量使用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引起地面土质变得松散导致地面下沉,因此,我们在大型水工建筑物的选址上应该选择在水资源丰富的水库旁边。而且,对于地面上水资源的处理通常采取一些比较严格的处理工艺过程。由于温度的影响,我国南北方的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形式也有不同,南方的大型水工建筑物建设比较简单,一般建在室外就行了,然而在北方就没有那么的简单了,在冬季由于气温比较低,所以就建在有盖的建筑物内,但是到了夏季的时候,由于室外的温度太高,热气进入室内与水道管接触就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结露的现象,并且小液珠弥漫到空气中,使室内结露,粘附到大型水工建筑物的设施表面,使其发生霉变的现象,导致管道发生腐蚀,从而产生一些隐藏的安全隐患。

二、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湿负荷的确定

在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室内的湿度负荷量主要由通风换气带来的湿量,地面散湿带来的湿量,水池壁和管道壁产生的湿量等组成。

1.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室内温度湿度设计参数

为了保证大型水工建筑物内的设备使用达到正常的使用寿命,我们必须要根据一系列的参数进行设计,解决大型建筑物结露问题。参数取值可如下,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水的温度取在八摄氏度到十二摄氏度之间,将室内的结露温度点控制在十五摄氏度,因此,夏季水池面的温度应最好高于十五摄氏度。根据普通的室内空调参数来看,室内的温度我们定在二十二摄氏度为最好的温度,应根据相对应的结露点而把相对湿度定为百分之五十左右。初始值则采用大型水工建筑物所在的城市的温度最高月的平均结露点进行取值。

2.由大型水工建筑物厂房内设计湿度负荷量确定通风量,解决其结露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室内参数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大型水工建筑物内的湿度负荷量。由于它是由湿负荷和散湿量这两部分组成,这之中的湿负荷则是由通风换气、门窗渗透得来的,散湿量则是由水面、池壁和管壁三者得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此计算结果确定厂房内所需要的通风量,从而采取通风除湿措施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的结露问题。

三、设计方案和设备的选定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水处理过程中,室内环境会受到结露现象的影响,由于室内的水较室内空气的温度较低,因此,可以在室内水面与室内空气两者之间进行热量的交换,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被室内水所吸收,室内水还会由于蒸发的原因进入室内空气,从而产生雾气存在于室内并且不会散去,并且在设施表面形成结露,这会使正常的生产过程遭到严重的影响。由于湿气的影响,在设施表面形成结露使生产设备遭到腐蚀,从而使生产受影响,因此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室内除湿,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结露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的除湿消除结露的办法主要有通风除湿除结露、冷却除湿除结露、液体除湿机除湿除结露、转轮除湿机除湿除结露和吸湿剂除湿除结露等除湿除结露的方法。

1.采用通风除湿的方法进行除湿,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结露的问题

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空气参数不同,当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别时,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室内的空气湿度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保证不影响正常的生产,我们采用的最常用的室内除湿,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方法是采用通风除湿的方法。

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的水面、管道壁等表面即使已经开始有结露的现象,但是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的温度较水面和管道壁表面的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室内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还远远地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外空气的流通的办法,使水面或者是管道壁表面的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温度,而使结露的问题遭到解决。我们可以采取通风的措施,使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结露的问题。把通风技术应用于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大面积的综合水池,不仅可以解决结露问题还能降低耗能降低生产成本。

2.采用除湿设备进行室内除湿,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结露的问题

不同的除湿设备都有着自己的除湿原理,并且各有各的特色,整体上来说,现在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有冷冻除、湿和化学除湿两大类。根据除湿原理,我们常用的除湿机主要有冷冻除湿机、液体除湿机、转轮除湿机,利用它们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内的结露问题。

(一)冷冻除湿机主要是利用先降温在升温的办法进行大型水工建筑物室内的除湿,先把室内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从而使室内的湿度达到合适的程度,当室内的湿度低于标准时,她就再利用制冷系统的冷凝热把小水珠变成水蒸气,增加空气的湿度,从而保证室内空气湿度质量,达到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的结露问题的要求。

(二)液体除湿机主要是以湿度处理为主要的处理措施,铺助的带有温度处理,把空气处理到最适合人们所处环境的区间,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同一个设备同时对湿度、温度进行处理来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的结露问题的。

(三)转轮除湿机的除湿过程分为两步,而且这两步还是由不同的装置来完成的,它首先把空气中的水汽进行吸收,使大型水工建筑物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从而实现除湿的目标,但是这个装置有一个缺点,这个装置需要装一个冷却装置对转轮除湿机处理过的高温空气进行冷却,这就又导致了一些列的能耗问题。

转轮除湿机可以在比较大的综合厂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需要投资较大,并且还产生二次热源,还受到其他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投资少,占空间少,效率高的冷却除湿机来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的结露问题。

四、结束语

在我们长期大量的调查过程中,大量的事实都表明了上述的措施不论是在高温环境中,还是低温环境中,都是十分地可靠的,都是十分地成功的。根据不同的温度特点,不同的厂区位置,可以选用不同的除湿方案,从而使大型水工建筑物的结露问题得到解决。虽然,我们的措施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还必须永不停歇地进行探讨,进行研究,进行试验,寻求更加好的除湿方案,使我们以后在解决大型水工建筑物结露问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的高效、有力度。

参考文献: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1篇6

关键词:电热膜电力供暖辐射供暖

0引言

近年来,福建省电力供应市场紧张形势得到不断缓解,电力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方地区高级宾馆、高档办公楼冬季采暖日渐普遍,而以电力为能源的供暖设备将逐渐成为主流。低温电热辐射供暖系统则是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力供暖系统。在北方地区正得到推广,那么,它在我省的应用前景如何,值得探讨。

1概述

辐射供暖是以热射线(电磁波长在0.1-100μm)放出的辐射热为主的既舒适又节能的一种供暖方式,其中低温辐射表面温度低于80°C。它是利用建筑物内部的顶面、地面、墙面或其它表面进行供暖的系统,在辐射供暖的总传热量中,辐射传热的比例通常约占50%以上。同时,它是一种卫生条件和舒适标准都比较高的供暖方式。在欧美一些国家被称为绿色健康采暖。早在三十年代,国外有些高级住宅就开始应用。我国北方各类建筑主要以热水对流采暖系统(对流散热占总热量的75%左右)为主要供暖形式。而辐射采暖在我国常用的是中、高温系统,而且较集中用于工业厂房和大型建筑设施,在民用住宅、高级宾馆和办公楼等建筑中很少采用。近年来,随着供暖形式的多元化,低温电热辐射供暖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几乎各类建筑都有应用辐射采暖的实例,而且使用效果大都十分理想。

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系统是以电力为能源,以电热膜为纯电阻发热体,将热量以远红外热的形式向室内供暖。远红外热首先加热室内密实物体(四壁、地板、人体等),然后物体再将热量传给空气,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滞后于人体温度,减少了环境对人体的冷辐射,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该电热膜是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印刷热压在两层绝缘聚脂薄膜间制成的。通常有顶棚安装、地板安装、墙壁安装三种安装形式。

2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的主要特点(与对流供暖系统相比较)2.1便于区域控制,节约能源

由于每个房间安装温控器,可根据需要调整室温并保持恒定,暂不使用的房间可调低温度或关闭,真正实现经济运行,节约能源,经测试,采用该方法可节能10%-20%;而对流换热装置则无法随室外温度变化调节室温,即使是电锅炉集中控制温度,也很难使房间温度均匀一致,在高层建筑中,可以消除系统的垂直和水平失调及分层供热,系统超压等问题。

由于该系统温度调节装置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当办公楼,住宅或宾馆等建筑物,夜间或白天无人活动时,可以调低温度或关闭该系统,以此达到节能的目的。福建省有很多旅游风景区,一些度假宾馆仅在旅游旺季,客房入住率较高而平时入住率则很低,采用本系统可明显降低运行费用,而其它供暖系统在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只能关闭部分房间的末端装置,而整个系统仍得照常运转,无法真正实现经济运行。

2.2提高了舒适感

辐射供暖时,室内温度分布比对流供暖时均匀得多,辐射供暖房间四周表面温度比空气温度大约高3°C,同时室内平均流速也要低一些,由于四周温度提高,减少了对人体的冷辐射;而对流供暖时,空气温度超过辐射温度,在同等舒适条件下,人体四肢温度与躯干之差值4-6°C,辐射供暖时,此差值很小。由于辐射强度和温度的双重作用,造成真正符合人体散热的热状态,因此具有最佳的舒适感。

2.3干净卫生、无环境污染

系统运行时,室内没有热空气对流引起的灰尘漂浮,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洁,有益身体健康,而且运行时无噪音、无气味、无废气排放,更加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环境的可持续控制。而对流采暖时,室内空气循环流动,致使空气干燥及灰尘升华。

2.4节约水

传统供暖需用水作热循环,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无需用水,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2.5使用寿命长,无需专门设立维护、维修机构

电热膜供暖系统的使用寿命与建筑物同寿,无活动的部件,而且完全密闭,故没有任何部件会被损坏,没有任何地方需要清洁或油漆,亦无水暖系统的跑、冒、滴、漏等令人头痛的问题,故无需维护和管理人员,从而节省了部分经费。

3低温辐射电热膜供热系统与其它供暖系统的经济技术比较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难再生资源,提倡使用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故在此文中,我们不必和燃煤锅炉进行比较。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

1技术研究不充分,保温面层开裂、脱落现象严重

引起外保温墙面开裂的原因很多,其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温度应力。由于保温材料的线性膨胀率较大,当温度变化时,材料的线性变形量,就是保温层本身应该能够承受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同时要求保温材料面层的防护材料以及外墙表面装饰材料的弹性变形量应满足基层保温材料线性变形的要求,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墙面必然引起开裂、空鼓。青海地处我国严寒地区,日温差、年温差相比其他地区大的多,墙面保温层受到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量相比其他地区也同样大的很多,所以对保温材料材性的要求和体系构造的要求标准更高,研究要更充分。但事实并非如此,青海本地保温企业的研究水平较差,大部分克隆内地保温企业的技术,青海以外保温企业进入青海的时间较短,对青海本地的气候特点研究不够,加上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速度快,施工面积大,保温体系材料基本属于“拿来主义”,不可避免地产生保温面层空鼓、开裂、剥落、饰面砖掉落等工程质量问题;再者,青海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外墙外保温技术与体系认识不够,同时基于青海地区施工周期短的约束,为短期经济效益或抢工期,在工程现场随意配比,不按规程施工,或者买东家的网格布、西家的粘接剂,拼凑外保温体系,或者堂而皇之地使用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更加剧了保温面层的开裂、空鼓等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2室内结露现象普遍

室内结露也是青海地区外保温工程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一般居住住宅的空气含水率为该温度饱和含水率的60%左右,在这种含水率的情况下,温度降低10℃~12℃,在与空气交接的物体表面就会产生结露现象。在青海新建住宅中,室内结露现象表现得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外窗性能较差,或由于窗户的五金件磨损,密封性能不够,在透风的室内部位引起结露;或由于窗户的保温性能不够,玻璃结露后露水下流到窗台,如果外墙外窗台保温性能不够或者未做保温,存在“冷桥”,则在外墙室内窗台的水极易凝结成冰。

(2)外墙外保温设计时,对局部构件未作考虑或考虑不够,形成冷桥,导致结露。这些局部构件包括外墙窗侧口处、室内烟道、室外装饰线、装饰构件、女儿墙压顶、室外敞阳台、楼梯间墙、电梯间墙、屋面露台、分户墙等等,同时也表现为墙根处保温设计考虑不充分产生结露并伴有发霉现象。在室内有部分窗帘遮挡等空气不流通部位,由于空气的郁积,更易产生结露现象。

(3)分户计量、壁挂炉分户供热、地辐射采暖方式的引入等节能措施的推广与实施,节约了大量的建筑物能耗,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青海这种冬季采暖时间长、室内外温差特别大的地区,由于住户考虑经济运行费用,往往在室内无人时将温度调的太低或者干脆就不开,使墙内外侧形成较大的温差,这种间歇式采暖方式极易产生室内结露现象。

3保温层设计不合理,保温墙面常出现水泡、气泡现象

青海地区有近六个月的冬天,室内的湿度非常大,由于冬天很少开窗户,室内空气往往在墙体部位进行湿迁移。在未采用保温层设计时,墙体内水份及部分室内交换湿空气很容易排到室外,在保温层设计时,由于未考虑到体系吸潮和排湿通道的问题,在聚苯板板缝等处水汽形成集中,受到面层装饰涂料的阻挡,挤压形成气泡,在温差条件满足时,凝结成水,导致墙面水泡的产生。对于挤塑聚苯板而言,由于其优良的隔气,隔水性能,在运用于墙体保温时,其面层更易产生水泡、气泡。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材料、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要做好青海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加大建筑节能的组织、监管以及能力建设是关键,我认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行动:

(1)开展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充分考虑青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各种外保温材料及技术体系在研究上有一个宏观主旨,而不是单纯地“拿来”。

(2)研究探讨和实施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的评估认定制定,培育和建立适用青海地情以及气候特点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市场。

(3)广泛开展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与技术的培训,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与信息传达室播,避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

(4)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款和节能工作大检查,推动建筑节能标准与规范的有效执行。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屋顶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始终控制在相对舒适的范围内。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时间上来说它涵盖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影响绿色建筑能量利用的大部分策略都发生在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与建筑师有着密切的关联。

1.实现自然通风的方法

风可以说是最富有变化的气候因素了,它虽然会随着气候区的不同以及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一些大致的规律,但是实际上由于受到场地条件、地形和天气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时刻都在变化,让人捉摸不定。因此,对于自然通风的理解和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建筑通风是由于建筑物的开口处存在压力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按照产生压力差的不同原因,中庭实现自然通风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1风压通风

当风吹向建筑物正面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小,使风

的部分动能变成静压,亦即使建筑物迎风面上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形成正压区。在建筑物的背风面、屋顶和两侧,由于气流的曲饶,这些面上的压力小于大气压而形成负压区。如果在建筑物的正负压区都设有门窗口,气流就从正压区流向室内,再从室内流至负压区,形成室内空气的流动。这种现象是利用建筑物迎风面与背风面的风压差而形成的,常称为风压通风。

当室外有风且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利用风压通风是一种有效的降

温方法。利用风压通风,首先要求建筑有较理想的外部风环境,平均风速一般

不小于3~4m/s;其次,建筑应面向夏季主导风向,以利于形成穿堂风。最后,

要合理设计立面开口的位置和大小。因此,利用热压通风主要和建筑所处的外

部环境、建筑主体的朝向与当地主导风向的关系,以及建筑外立面开口的位置

和大小等因素有关。

1.2热压通风

空气受热后温度升高,密度减小;相反,若空气温度降低,则密度增大,这

种热胀冷缩的现象是人们熟知的。这样,当室内气温高于室外气温时,室外空

气因较重而通过建筑物下部的门窗口流人室内,并将较轻的室内空气从中庭上部的开口排出去。进入室内的空气被加热后,又变轻上升,被新流入的室外空气所代替而排出。因此,室内空气形成自下而上的流动。这种现象是因温度差而形成的,常称为热压通风,也就是前面讲的烟囱效应。对于室外环境风速不大的地区,烟囱效应产生的通风效果是改善室内热舒适的良好手段。

但加前所述,烟囱效应对中庭热环境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在冬季,室内

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冷空气从底层部分的门窗渗入,带

走室内的热量,这将增加室内的热负荷。在夏季白天,当室外温度较高时,此时

烟囱效应产生的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向下的,烟囱效应不断将室外的热量带入室内,增加了冷负荷;但在夏季夜晚,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的温度时,烟囱效应则不断将室内的热量带出,降低了冷负荷。

1.3风压与热压相结合

利用热压和风压来进行自然通风往往是互为补充、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建筑进深小的部位多利用风压来直接通风,而进深较大的部位多利用热压达到通风的效果。但热压和风压综合作用产生的自然通风非常复杂。许多中庭建筑以自然通风的三种基本方式为基础建立自然通风模式。一般可在单个建筑中采用两种或多种模式混合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2.促进自然通风的屋顶设计手法

热压作用主要取决于室内外空气温差和进出口位置的高差,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与热压作用相关的重要概念是中和面,即只有处于中和面以下的窗洞,空气才由室外流入室内,并从中和面以上开启的洞口排出室外。进出风口高差越大的空间,热压通风越容易实现。因此,以下几种屋顶形态设计能促进热压通风:

2.1突出屋面,提供侧向通风

一般来说,需要采暖的中庭应尽量让阳光照人中庭内部,有必要在顶部空

间提供一定的存储容积,以收集热空气。所以,进行自然通风的中庭顶部都会

突出屋面,尤其是核心式和内廊式的中庭,一方面便于在突出部分的侧面开窗

作为气流出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扩大部分积存空气,使之受热,以利用热压

强化中庭的烟囱效应,如图4所示,中庭屋顶高于相邻空间的屋面。同时,突出的中庭顶部存储空间还起着烟气控制的作用。根据自然通风中庭排烟的需要,为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倒灌,中庭部分的屋顶应高出临近的使用空间屋面,留下一定的贮烟空间。贮烟空间的有效高度为最顶层的楼面到中庭排烟口中心线的距离,对于自然通风的中庭来说,最小尺寸为1.7m。

2.2设置烟囱增加出风口的高度

中庭的出风口高度可以通过设置烟囱来增加。烟囱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通风,同时还可以作为采光井、太阳吸收器等。烟囱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烟囱,也可以是围绕建筑的几个小烟囱。在当今的绿色建筑设计中,经常使用采光井、通风烟囱和风塔等构件来帮助中庭进风和排风,烟囱还常常成为绿色建筑的标志性构筑物。

2.3结合中庭设置一体化的通风渠道

把中庭作为生态交换空间,通过建筑结构层与中庭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建

立整座建筑的通风渠道将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

2.4设置倾斜的开启天窗,加大顶部排风窗的开口面积

自然通风通常意义上指通过有目的地开1:3,产生空气流动。为了便于在屋

顶设置内部热气的排出口,避免水平天窗因雨雪天气无法打开的困境,一般会考虑设置竖向或者倾斜的开启天窗。

另外,进风面的斜屋面可以形成吸力,起到兜风的作用,与中庭的通风井道

配合,可形成自然的通风渠道。例如,上述的上海生态示范楼就采用了斜屋面。

对于把自然通风作为一项重要能源策略的绿色建筑来说,一些精心设计的控制系统会更及时地对天窗的开启需求做出调整。例如,前述弗雷德里克兰切斯特图书馆使用一种“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它会根据感应器所提供的室外气温、风强度、室内温度和CO,浓度等信息来改变人风口闸门的开闭状态,控制中庭的通风。

综上所述,被动式节能与中庭形态密切相关。当然,对于一些进深很大的中

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的风压、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因此,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中庭通风的舒适度要求时,就要适当运用一些机械通风设备来辅助自然通风,使得中庭有一个良好舒适的通风环境。

参考文献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9

关键词:设施环境调控;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

设施园艺实现了可调控内部环境因子量值、改善内部作物生长环境的小型人造“温室效应”,打破地域、气候、环境差异,创造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载体。通过配套设备或设施分别调控与控制各个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生物)的量值幅度与状态,给作物提供最佳的适宜生存环境,以达到市场供求及个别需求,实现经济收益。

1温度环境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作物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体内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一定的“三基点”温度要求。根据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等3类作为温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栽培中,目前主要推广的是棚室四段变温管理,即把一昼夜24h分成4个阶段,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上午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为目标,进行高温管理;下午和前半夜温度逐渐降低,以便把光合产物运送到各个器官;后半夜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进行低温管理,防止消耗更多的养分。

1.1温室加温

冬季,温室内部温度受到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可能降至作物生长温度最低基点以下,若不及时采取加温措施,将很难维持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温度环境,因此需要加温。一是空气加温。常用的主要有热水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前者主要热媒为水,介质热容量较大,系统热稳定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后者热媒为空气,介质热容量较小,热稳定性较低,适用于短时间补充热量,用以短期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或提高。二是土壤加温。多采用土壤下埋入电热线和埋设酿热物。前者又称电热温床,使电能转化成热能,实现土壤温度的自动调节,保温效果好,设备简单,用途广泛。后者温室土壤下面埋1层酿热物,既能提高地温(10cm深土层温度提高1.5~2.0℃),又能补充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温室降温

温室的降温在夏季尤为重要,降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风换气,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二是遮阳降温,主要包括设置内、外遮阳幕系统、采用布织布覆盖、温室透明屋面涂刷半透明涂料等;三是蒸发降温,主要包括湿帘降温和空气加湿降温。

1.3温室保温

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减少热损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保温措施主要有:改善温室结构形式和结构材质,提高自然光的透光率和采光量,如园艺“LY-Ⅰ型”蓄热保温墙体的应用等;选用透光率高、导热性差的透明覆盖材料;设置室外辅助保温层、内保温幕和多层覆盖技术(比单层棚膜提高10~12℃),提高散热面热阻,降低向外的长波辐射率;选址适当,避免在冬季多风、风大的风口附近建造温室。

2光照环境调控

作物全部干物质产量的90%~95%均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设施光环境直接关系作物生命及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是一种基础环境。它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质、光照分布等。不同植物所要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前者分为强光照、弱光照、中光照植物;后者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性反应是进行光照条件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有限的空间中,在自然光照形成的设施光照环境基础上,进行对室内光照条件适当地限制、补充和有目的地调节与控制,可以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的前提下,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全过程的良好光照环境,能够使温室周年生产各种不同的园艺作物,满足市场供应或其他需求。一是光照强度调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棚、室设计,如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合理的温室结构、适宜的透光覆盖材料、减少结构和设备的遮阳率等。二是光质调节。根据作物对光质的要求,选择透射的光谱波段应有益于该种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的材质。如紫色膜对紫外光、紫光透过率高,有利于茄子果实的着色和提高品质。三是人工补光调节。分为人工光周期补光和人工光合补光。前者是对长光性作物正常发育采用的人工延长日照时间的措施,如安装荧光灯和钨丝灯;后者是作物自然光照强度不足而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光合能量不足的补光措施,如安装农艺钠灯、荧光灯或张挂聚酯反光幕、覆盖银黑色地膜。四是遮光调节。包括光合遮光调节和光周期遮光调节。强光和高温会降低光合速率,抑制光合作用,采用有一定遮光率的遮光材料,减弱光照强度,有效降低温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短光性作物并不需要日照时间过长,需要用周期遮光的措施延长暗期,缩短日照时间,以利发育良好或提早开花、促进早熟。

3水分环境调控

水是构成并支撑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植物总质量的80%~95%,园艺产品尤甚。设施的水分环境,由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共同构成,二者只有协调管理,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条件要求:种子发芽期,需要足够大量的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原生质的生命活动,以利胚根伸出并向胚胎供足水分;幼苗生长期,根系弱小,保持土壤湿润,过高的土壤湿度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营养生长期,处于茎叶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对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要求高,但湿度也不可过高,易引发病害;开花结果期,对环境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土壤水分足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可缺水,否则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或落花。空气湿度宜低,利于开花授粉。果实膨大要求土壤水分充足[1,2]。一是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水分的调控目的,是满足不同作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生长期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如采用滴灌、微喷灌、膜下沟灌等。二是空气湿度的调控。降低空气湿度采用:通风换气,是实现棚室内外空气交换、将温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除、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办法,有效调节设施环境湿度,如通风口开启等;加热降湿,通过加热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水分蒸发,通过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节水、减少水分蒸发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湿度,如冬季供暖系统导致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采用灌溉、微雾喷灌,增加地表水分,提高蒸发量。

4气体环境调控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10

Abstract:Anewtypeinsulationfireproofdoorstructurewithhighefficientsealisappliedintheelectricfurnacesteelmakingproject,whichcharacteristicsislightweight,goodsealing,gooduseeffect.Sothefireproofdoorprovidedaguaranteeforsteelmakingproject'shighefficiencyproduc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关键词:耐火门;轻型;密封

Keywords:fireproofdoor;light-weight;seal

中图分类号:TF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75-02

0引言

在钢铁行业的除尘沉降室设计项目中,随着环境保护的意识的深入人心,高温沉降室在炼钢系统中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因为炼钢系统有着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其配套的沉降室规格也逐渐在增大,并且由于高温沉降室可以充分保证烟气的温度,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大型电炉炼钢项目具有保温功能沉降室的新型保温门的应用。

1概括

沉降室是电炉炼钢排烟系统中一个环节,沉降室的前部连接电炉的烟道,后部连接急冷塔等设备,其作用在于当炼钢烟气经过时,烟气中灰尘通过自身重力作用的将较大的颗粒进行沉降,因此此种沉降室也叫做重力沉降室。目前传统电炉炼钢的沉降室大多采用水冷壁式清灰门的结构,由于水冷壁会带走大量的热量,通常此类清灰门用在对电炉烟气没有保温要求的电炉炼钢系统中,在此类系统中由于炼钢废气温度较低,在低温的烟气中会产生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其对环境的污染会非常严重并具有不可逆性。

沉降在沉降室内的灰尘需要定期进行清理,由于大型电炉的烟气量较大,沉降室内所积累的灰尘量也比较多,而检修的时间通常是一定的,所以大型炼钢系统的除尘就需要更大的工作量;并且由于采用的是保温型的沉降室,其积灰具有一定的温度,在清理积灰时只能经过必要的冷却后采才可以进行,所以清理的积灰的难度比普通型沉降室大。

2解决办法

本应用基于降低人员劳动负荷,有效作业的考虑而采用由机械车辆进行清灰的方式。为了便于车辆的出入选用的保温门规格为4.1m×4.1m,保温门的开闭采用电机整体起动的方式;为了降低保温门的运行成本,其本体采用复合型结构;为了保证沉降室的密封性,保温门采用带自压紧机构的双层软体密封形式。总图如图1所示。

2.1轻型结构本应用所采用的保温门结构形式为外部型钢框架,内部保温材料的整体结构。在保温门的外部用轻型型钢搭接成整体框架,框架中间用小型型钢拉结成加强筋,在型钢内侧铺设钢板,由此组成具有足够强度且密封的外部结构;在保温门内部的下半部分,为了避免积灰侵蚀,采用密度较大(1200kg/m3)的轻质耐火浇注料进行浇筑,在浇注料与钢板之间设有密度小(200kg/m3)、保温性好的隔热材料;在保温门内部的上半部分,为了降低整体设备重量,采用密度较低(200kg/m3)的纤维类保温材料,由于保温门内部采用了轻型保温耐火材料,其外部的型钢结构亦较轻。此种复合型保温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够避免积灰对保温门的侵蚀;②材料总体重量较轻,有效降低运行成本;③保温效果好。

2.2密封结构沉降室与外部连通的部分除了防爆门之外主要是保温门。由于防爆门通常处于密闭状态,因此在设计上可以做到严格的密封;但保温门却属于时常开启的部件,并且其面积较大,因此其密封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温门的使用性能。本应用中在保温门的两侧采用了自压紧的锁紧机构。该结构可以使炉门迅速横向压紧,有效的利于保温门自身的重力作为动力;由于避免了保温门和门框之间的摩擦,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温门的门框上设有双层的燕尾形预留槽,用于安装方形纤维绳,纤维绳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在保温门与门框压紧的过程中,纤维绳有效的填充了两者不平行造成的间隙,并且纤维绳具有保温隔热的功能。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通过对炉门密封机构的应用,在使用中经过现场检验,在保温门四周没有吸冷风及高温等现象,充分说明此应用的可靠性。

3结论

复合型保温门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设备重量,减少了设备运行的成本;新型密封结构有效保证了保温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新式结构的保温门在大型高温沉降室上的应用实现了对通过烟气的保温、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也为生产的连续有序进行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栾琦,侯晓锋.高温沉降室耐火门设计小结[J].黑龙江冶金,2008(2):27-28.

[2]薛晓丁,张宇清,何勇.Consteel连续炼钢电炉除尘技术综述[J].钢铁技术,1999(6):39~44.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篇11

居室禁忌

禁忌1.床头最好不要放在窗口下面。窗口是气流和光线最强的地方,对睡眠影响很大,人体能量也容易散失。

禁忌2.床头最好别朝向走廊、电梯间、楼梯间。这些地方都是气流不稳定的地方,虽然隔着一堵墙,还是会影响到我们的脑电波,使得我们睡不踏实。

禁忌3.卧室洗手间的门不宜正对床。研究发现,卧室带洗手间,尤其洗手间正对床的住户大多有腰疼症状。这是因为洗手间的门正对床,不仅容易使床潮湿,还容易影响卧室的空气质量,时间长了就导致腰疼,更会增加肾脏的排毒负担。

禁忌4.卧室不宜超过20平方米。卧室面积过大导致人体因耗能过多而免疫力下降,专家建议卧室面积控制在10-20平方米为佳。

“太极星象村”暗合生态环境学

中国浙江省武义县有一座看似平凡的小村子。村子三面环山。一条S形的小溪从村中穿过,这正是奥妙的关键所在:远远看去,这条S形小溪竟是一条阴阳界线,与周围山沿把整个村子勾勒成一个巨型太极图。

1349年,38岁的刘伯温回乡时顺路到俞源探视同窗好友俞涞。当时,俞源旱涝交替,常发瘟疫,民不聊生。俞涞便向深通天文地理的刘伯温请教改善之法。刘伯温经过勘察,将村口直溪改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他还设计了村庄建筑的星象,八卦布局。说来也怪,自刘伯温设计太极式河口起,俞源近700年来从未再发生过一次水灾。最奇妙的是,经他改造的俞氏宗祠内数百年来无灰尘、无白蚁、无蜘蛛、无蚊蝇、无夜宿飞鸟,当地人称其为五无奇屋。

专家分析认为,刘伯温按天体星象原理改造俞源村,其布局具有朴素的生态学意义:村口的太极图其实是个水利改造工程。俞源村的地形三面环山,仅在北面有一个小缺口,整个村庄就像一只口小肚大的瓶子。由于出口狭小,短时间内瓶颈处就会滞留大量溪水,进而形成涝灾。而刘伯温将溪流改成“S”形后,溪道变长了,溪道容积也加大了,这样瓶颈口处的水不致暴积,溪水也可缓缓流走。

坐北朝南,冬暖夏凉

据明朝人写的《英烈传》记载,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定都金陵(今南京),就是刘伯温相的地。新建的皇城为正方形,宫城居于中央,名紫禁城。后来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新皇宫便参照了这座宫殿的设计。

历代帝王选建都城,不仅重视周边形势,还非常重视理气。选址的最佳格局通常是“背山、面水、向阳”。背山,可以阻挡冬天北来之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天南来之凉风;向阳,可以取得良好的日照。按照这一原则所选择的建筑基址,有利于形成优越的小气候和良性的生态循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自然利于健康。

中国建筑以朝南为贵。这是因为在中国所处的纬度上,冬至时由于正午方向的太阳距离地面最低,阳光可以较多地射入室内,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夏至时由于正午方向的太阳距离地面最高,并且由于大屋檐的遮挡,炎热的阳光不至于直射到屋里或较少地射入室内。因而,坐北朝南的房屋,可以收到冬暖夏凉之效。

卧室过大人体能量损耗多

人体是一个能产生磁场和电场的能量体。房子过大会消耗人体过多的能量。因此房屋的大小应和入住人数成正比。

在刘伯温的堪舆理论里有这样一句话:“屋大人少,是凶屋。”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房子会“吸”人气。

温室气体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地下车库;结露;分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Theanalysisandpreventionforthecondensationphenomenonofbasemeit

Abstract:It’stofindthereasonsofcondensationbyanalysingthepresent

Situationofcondensationofundergroundgarageinjiaodongarea.Intheligheofdifferentengineerings,wecananalysethefactorsofcondensation,then

Prposethemethodsofsolvingquestions.Atthesametime,wecanprovideusefulexperienaforsolvingrelevantquestions.

Keywords:undergroundgarage;condensatiom;analysingreasons;haim;preventionmethods

1.工程概况及现状

位于胶东地区某项目,地上十几幢高层住宅,地下整体大底盘单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板顶的绝对标高1.8m,地下车库顶板之上有1.6~2米左右厚覆土.地下水位枯水期绝对标高2.6m,丰水期绝对标高3.1m,地下车库外墙为250厚C30钢筋混凝土参12%UEA,2008年主体竣工,2009~2010年进行内部装饰和设备安装调试,小区的地下车库之上的单体住宅尚未入住,尽管地下车库内设置了机械排烟和送风系统,但均未启动。2010年7、8月份起发现外侧墙面、顶板出现泛潮、结露,局部墙面出现霉点。9月份之后,随气候变化,结露现象渐渐减轻。另外发现(1)地下车库顶板之上有1~2米覆土的项目,车库顶板与防水层之间未做保温层较做过保温层的项目结露现象严重的多(2)地下车库外侧墙防水层保护层采用120厚砖砌体比地下车库外侧墙防水层保护层采用聚苯板兼做保温层结露现象严重的多。

2.结露原因分析:

2.1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4.3.1条: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当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就会产生结露现象。

(地下室顶板、外墙)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室内计算温度-[(室内计算温度-室外计算温度)/热桥部位的传热阻)]X内表面换热阻室外计算温度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附录三附表3.1中围护结构的室外计算温度采用露点: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

2.2在夏季多雨、高温季节,地下车库内的温度高于侧墙内壁、顶棚内表面温度。即侧墙内壁、顶棚内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室内空气湿度大,水蒸气在侧墙内壁、顶棚内表面形成结露。根据热传导规律,在地下室外侧土壤温度、室内温度以及地下室墙体温度间存在以下关系:(2.2.1)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相对湿度是导致建筑物结露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同压力,同一温度,相对湿度高,水蒸气的分压力就大,露点温度就较高,就会使得室内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较小。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室内空气湿度过高,产生结露现象。

(2.2.2)内外温差:如果地下室外墙面不做保温,在夏季闷热天气,由于地下土壤温度低,土壤温度低于墙面温度及室内温度,墙面温度低于室内温度。而结露现象的发生与空气湿度、温度密切相关.结露是内外温差造成的,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以致外墙的内表面就产生结露现象.

(2.2.3)通风量:当高温雨季空气湿度加大,且该时段地下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并且由于地下室地势较低,内部重的空气流向低处而加大了地下室的空气湿度,并且室内长期不见阳光,导致室内空气湿度接近甚至超过饱和状态,而地下室外墙外侧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且期间温差较大,尤其当室外地下水位偏高,外墙温度偏低,内外温差大,造成的墙壁温度低于水蒸气露点温度。地下室内阴角部位表现更为突(2.2.4)建筑材料固有的特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高,因此湿热空气接触到较冷的内墙面时则易形成结露现象.

(2.2.5)形成结露现象的时间段:在新建或刚刚装修过的地下室尤为严重,由于该阶段地下室尚未完全干透,墙体或装修过的砂浆、涂料内的水分水温度上升而逐步挥发出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即增加了结露的诱因,因此更易出现结露。

3.结露现象对建筑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结露现象会加速建筑物材料的破坏: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建筑物内的墙面涂料、吊顶、照明灯具、通风管道等容易发霉、变质。霉菌不仅破坏了建筑物内在材料影响外观效果同样危害着人体健康。

(3.2)加快建筑物中的技术设施和金属物品的锈蚀老化破坏速度。

4.结露问题防治措施:

4.1设计要素: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室排湿、通风措施,结合混凝土导热系数偏大的现实,可采取地下室外墙利用保温层的隔热作用阻止周围土壤低温不能传递到外墙内表面,从而破坏结露形成的条件,使地下室内环境空气内的水汽不能在外墙内表面凝结为露珠。最终保证地下室的使用功能,

4.2结露收集、疏导:对于功能单一、观感要求不高的地下车库可通过设置排水沟将结露水收集并排放,并沿外墙面附近四周设置截水沟并将其通入集水井内;由于顶面温度变化较墙面变化幅度较大且其影响实际散热效果,因此应根据理论计算的热量与实测散失热量进行比较后决定截排水沟槽。4.3施工要素:在地下室外墙、地面及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防水抗渗要求进行,切实做好防止室外水体渗漏现象,并可通过增加混凝土内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来免除水分对钢筋锈蚀;在进行地下室内墙装修时应尽量将表面做成麻面状,并应保证所有的电气、线路等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潮功能,对外露金属部件应做好防锈处理;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汽车活动主持词开场白
  • 下一篇:热闹的元宵节作文范文(11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