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4 栏目:公文范文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模式研究

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国际奥运会一直按照《奥运会克》的基本原则,为全世界的青年服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公众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选手和奥林匹克理想评价很高。从1994年职业化足球的改革以来,中国足球的前进道路和整个发展环境遭到了最严重的挑战。中国足球联赛推行职业化、市场化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但不可否认,对职业化认识的片面性、管理的失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学术界,把体育赛事的职业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等同起来,亦不乏其人。那么,真正的职业体育的特征如何,体育的职业化过程如何进行,这些都有待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明确。

一、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特征

1.奥运会职业化运作国际性特征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近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来推进国际体育,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同时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奥林匹克盛会不仅包括奥运会,而且在整个节日中补充着各种奥林匹克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的体验,进一步表达奥林匹克理想。

2.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服务排他性特征

服务的垄断性,非成员不能拥有提供服务的必要知识和能力。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专属财产,国际奥委会拥有与之有关的全部权利。特别是不加限制地设计该运动会的组织、开发、转播、录制、重放、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不论以何种方式或以现存的或未来发展的何种手段或机制。国际奥委会拥有任何以广告、商业或赢利为目的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的专有权利。国际奥运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3.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服务的复杂性特征

服务不是例行公事、按常规典型办事,而是个体具有判断地应用特殊的基础知识。服务的复杂性对于使工作获得职业地位,即职业化过程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职业化过程是复杂性、动态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的过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批判地继承了古奥运会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艰苦探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确定了自己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政治上,国际奥委会加强了联合国、地区政治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间的体育运动和青少年教育的合作。在经济上,1983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市场营销委员会,并提出了奥林匹克伙伴计划。在组织内部,奥林匹克团结基金委员会团结了所有成员,凝聚了最大力量。

二、奥运会职业化运作模式

1.设立以基金投入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基金在体育产业投资中主要利用自身专业和信息优势,开展体育企业投资理财、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融资策划、风险投资、担保等资本运营业务,以保证基金增值。基金主要投资于体育产业,并适当投资国债和与体育关联度较高的旅游、服务、交通通讯、科技、文化、建材、饮食等行业。体育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专项拨款,社会捐赠、赞助,发行体育的收益提成,按一定比例征收的体育经营收入,以及通过各种渠道面向社会吸纳的社会资金。

2.设立国家体育信贷的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国家体育信贷所,是一家在奥运会期间专门以资助体育场馆、体育公共设施为主并进行投资的具有政策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地方政府、公共团体、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促进团体等赢利性或非赢利性体育组织。对赢利性体育组织,其信贷方式以投放中长期抵押贷款为主,资金主要用于建造、扩建、装备、购置以上单位组织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活动建筑物,甚至土地;对非赢利性体育组织,以低息或贴息形式开展信贷。国家体育信贷所日常资金运作的主筹资渠道是,在国家政策法规条件下,发行体育基金、体育、体育债券甚至体育股票,以及接受社会捐赠和赞助。

3.设立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

借鉴国内外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验,可采用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作如下制度安排。在组织机构上,筹办奥运会阶段,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要是发挥政府职能,负责统筹、协调期间各项工作。举办奥运会之后,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可改为公司组织,履行公司运作职能,对政府主导投资的体育场馆和运动配套设施采用委托、租赁、承包、限期买断等方式开发与经营管理。在投资体制上,采用政府投入与市场投入相结合,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积极投资。在投资方式上,对于由于奥运会而提前投资的城市公共工程项目,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同时要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如贴息或低息贷款、担保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非政治化与政治化、非商业化与商业化、业余化和职业化的长期冲突中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形成了奥运职业化运作的基本特征。现代奥运会职业化运作的基金投入的经营管理、国家体育信贷的经营管理公司管理的经营模式,是奥林匹克适应时代,融入当代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奥运会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邱招义:奥林匹克营效[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体育专业实训基地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高职体育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特征

1.1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具有“产学”结合的特征

高职体育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体育人才为目的,从“怎么教,教什么”的文化价值方面来看它具有了教学特征;作为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校内实训以能力培养为主旨,通过体育技能学习训练来锻炼职业能力的。因而,实训实践教学是以服务生产(就业岗位)为目的的。所以说,实训基地文化是教学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1.2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具有继承与创新的特征

校内实训是通过大量的体育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实践中既要不断总结经验又要有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体育特征的综合应用型体育人才。在拥有场馆、设备等资源优势的同时,开展应用研究、教学研究,通过自主创新,不断进步。并根据市场导向,做到校内实训基地跟踪岗位需要,来制定新计划、增设新课程,要在原有基础上创新。所以说,继承和创新是实训基地文化发展的源泉。

2高职体育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的内涵

2.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体现学校的特色,另一方面则是结合体育实训基地的功能建制,体现“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办学格局,融入体育行业的特色。例如,我院综合训练实训基地一侧的文化墙标语“厚德、强能、尚勇、创新”,以及体现体育行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文明训练、充实自我、服务社会”。

2.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指体育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是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保障机制,构成了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习惯、规则。体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制度,如学生实训(实验)规范、实训(实验)室管理规定等。二是具体的制度,如运动解剖实训室制度及操作规范、健美实训室制度及操作规范等。

2.3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是指体育专业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我院努力将实训基地按照“环境真实化,功能社会化,人员职业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建设真实或仿真实训环境,在学院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真实或仿真的校内实训环境建设,各实习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与设备配备按照行业企业标准执行,达到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要求。

3对我院体育专业实训基地专业文化思考与建议

3.1加强专业文化环境建设服务基础、理念文化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优先规划、整体设计,具备多功能并存。实训设备贴近生产(岗位)实际,要体现先进性、实用性、仿真性和超前性。目前,我院建立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关课程的实验室。如:运动解剖实验室、体育康复实验室、力量诊断与恢复实验室等。有健美操馆、武术馆、跆拳道馆、网球馆、篮球馆、排球馆、力量训练房等,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完全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但专业文化建设在体现课程文化特色方面还需加强,实训室没有充分结合企业(岗位)标准与要求,文化氛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要优化办学条件的同时,要全方面发展多种功能实训基地,使其成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生产实习、服务社会等有效实施平台,并能够产生良好的效能、效益。这样的建设理念或者思路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3.2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办学模式,使企业文化环境与校园活动相结合

我院通过与特步(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了“特步班”,与湖南中幼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虎童足球教师班”,进行了“订单”培养,有专家参与到学院课程教材开发,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使“校中企、企中校”合作更进一步密切,形式更多样。因此,在进行管理创新的同时,要进一步改进现有办学模式,如:实训基地要向企业开放,采取租赁、承包等形式,做到前店后场。要加强产学研工作,我院通过依托湖南体育职业教育集团,主动参与社会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参与市场竞争,分享经营成果。

企业文化环境应该体现出现代企业“管理严格、行为规范”的精神。在校园活动中应该适时体现。比如:实训场所的标准化管理,统一着装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很好的体现方式,这方面我院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建设。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企业、专业专题讲座、企业实习、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有企业文化内涵,如开设各种报告、讲座等;积极开展校园生活节等,举办专业学习创新活动,同时渗透企业文化,这样的文化建设才有意义和活力。企业文化建设还要与学校的发展思路衔接,目前,我院“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正在有效开展,在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期望我院能结合实际,把企业文化环境与校园活动紧密结合,取得一系列成果。

3.3结合专业特点,展示体育文化

各校内实训场馆、仿真实训室等是以专业技能实训为主,应将在实训区醒目位置展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流程图,介绍本专业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事迹,张贴本专业往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工作照片和青春寄语,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着力营造体育行业真实职业氛围,结合实训分区,设计专业特色文化,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和爱岗敬业精神,着力营造人文素养氛围,注重励志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院在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体育文化展示得不够充分。

3.4养成行为规范,提高职业素养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实际上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另一种形式,如何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职业素质培养纳入到基地文化氛围建设中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根据自身体育专业特点,将“奥林匹克精神”、“学生守则”等作为体育生行为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新生教育开始向学生宣教,开展体育美学、道德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同时将上述行为规范及其他励志、劝导用语悬挂张贴在仿真实训室、图书科研大楼、教学楼等各楼层大厅和通道上,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熏陶。

4结束语

校内实训基地的文化归根到底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也是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过程,它的改造、扩建、新建、评估等也是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内涵的充实与更新过程。只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训基地文化,使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最终落实到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高职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上来。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3

一、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的分类

1、公共产品的界定。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了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描述,认为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特征。国内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将公共产品的特征归纳为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在实际运用中,学界并没有严格界定公共产品,常常将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统称为公共产品。笔者认为,萨缪尔森的经典论述很好的界定和描述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理论为政府财政支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按照公共产品理论,纯公共产品是完全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则为私人产品;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完全的产品则为混合产品。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中,纯公共产品是非常少的,更多的则是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混合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俱乐部产品,即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二是拥挤性产品,即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拥挤的桥梁、道路等。要注意的是,仅有开放性的桥梁和道路才能成为拥挤性产品,封闭式的桥梁和道路属于俱乐部产品,而且开放式的桥梁和道路在不拥挤的时候则属于纯公共产品。三是外部性产品,即收益具有外溢性特征的产品,这种外溢性的收益事实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

2、财政支出的分类。传统的财政支出分类办法主要有:一是按照国家职能将财政支出分为国家行政支出、社会文化教育支出、经济建设投资支出;二是按照财政支出的有偿性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三是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四是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五是按照财政支出的最终使用结果分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补偿性支出;六是按照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可以分为三十类左右,具体用途根据财政预算科目的调整类别略有不同。比较特别的是郭庆旺、赵志耘将财政支出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这些分类方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财政支出的内容,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却没有能够有效地将公共产品理论反映到财政支出的分类中来。因此,笔者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按照财政支出的对象,将财政支出分为纯公共产品支出、混合产品支出和私人产品支出。纯公共产品支出是对纯公共产品的支出,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和国防支出;混合产品支出是对混合产品的支出,主要包括科教文卫支出、农业支出、基础产业支出、社会保障及财政补贴等支出;私人产品支出是对私人产品领域的支出,主要是用于部分私人产品领域的国有经济投资。在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中,纯公共产品支出所占的份额并不大,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竞争性的私人产品支出已经大大降低,占绝对份额的是混合产品支出。

3、公共产品分类法的理论意义。按这种分类方法确认我国财政支出的对象,并明确我国应以纯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作为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减少对私人产品性质的行业和部门投资。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凡具有较强排他性的产品应由市场提供,而非排他性的产品则应由公共提供。因此,私人产品的提供应当由市场竞争来实现,市场提供能够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对于纯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决定了收费的不可能,而非竞争性则决定了收费的非效率性,因此应由政府来免费提供;而混合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特征,依靠市场和政府都可能产生效率性问题,最佳的方式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提供。在三类混合产品中,俱乐部产品具有排他性,由市场提供将能够产生最优效率;拥挤性产品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其应由政府来免费提供;而外部性产品具有收益的外溢性,混合提供将是最为有效的选择,而混合提供的份额则由混合产品的外部性程度来决定。

二、纯公共产品类财政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其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其支出则属于纯公共产品类财政支出。首先,每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得到行政管理和国防提供的服务,且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增加而改变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的数量及其成本,因而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特征。其次,社会公众只要居住于一国之国境内,则难以排斥其享受国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因而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行政管理和国防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其所具备的纯公共产品属性,它们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来提供,因而属于财政支出优先保证的项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始终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三、混合产品类财政支出

(一)科教文卫类混合产品支出

1、科教文卫事业的混合产品属性。科教文卫事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或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属于具有外部性的混合产品。科教文卫事业所提供的服务,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比如,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他们需要占用一定的教学资源;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所论文需要的教学资源必须相应增加,否则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科教文卫事业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排他,或排他的难度和成本不高。另一方面,科教文卫事业又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其收益不可能为某个消费者所专有。不同科教文卫事业的外部性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性是框定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理论依据。

2、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①科学研究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从产品属性上看,基础性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各国政府大都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来完成基础性科学研究。与基础性科学研究相反,应用性研究则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政府对应用性研究大多采取市场化的策略,让市场主体自由竞争,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②教育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教育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收益的外溢性,属于具有较强外部性的混合产品;同时,不同层次教育收益的外部性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初等教育的外部性非常强,高等教育的外部性要小得多,而职业教育的外部性最小。因此,政府财政支出首先应保障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花大力气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制度),保证每一个公民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其次,政府应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保障对基础性学科建设和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对于应用性学科和应用性研究,则应根据其收益的外溢性程度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第三,对于职业教育,政府应当在政策引导和资金资助的前提下,倡导市场竞争性的办学模式,鼓励多渠道、多维度的资金筹集模式。③文卫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在卫生事业内部,公共防疫和保健事业的外部性最强,属于比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而医疗事业的内部性则较强,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政府支出的重点应是公共防疫和保健,并兼顾医疗卫生事业。而不同层次的文化事业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财政支出的重点则要根据排他性能力和外溢性程度来进行安排。

(二)农业类财政支出

农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属于典型的私人产品,但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而且影响全社会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农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其产业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外部性。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低下,靠天吃饭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比较差。2007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整个社会CPI的大幅度上涨,集中反映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农业所具有的外部性要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增强国民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鉴于农产品的私人产品属性和农业经济活动的混合产品属性,农业支出的重点应当是着眼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比如改善农业生产活动的条件,而不应将支出重点放在农产品本身上。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大力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加速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很好地体现了公共产品理论所要求的农业支出范围。

(三)基础产业支出

基础产业是指能够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证的特定经济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从属性上看,基础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属于混合产品领域。在非拥挤的条件下,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它可以同时供多个经济主体使用而不需要增加供给成本,并且大部分基础设施的排他性比较弱,排除他人享受基础设施带来的利益比较困难。基础工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比较完整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其外部性特征却比较明显。

鉴于基础产业的混合产品属性,政府需要对其进行投资;但基础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全部由政府来投资则没有必要。其中,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比较强,需要政府较多的直接投资,而基础工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比较强,政府在解决外部收益内部化的前提下应重点考虑推进其市场化。严格意义上讲,政府财政投资并不需要对所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而主要是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和回收期长、投资效益较低的基础设施项目。

由此可见,财政支出的主要范围应当是纯公共产品、拥挤性产品和外部性产品领域,其共同特征是收益的非排他性。尽管政府在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领域亦会安排一定的财政支出,但这些都不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国清、马骁、程谦:《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刘邦驰、汪叔九:《财政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蒋洪:《财政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郭庆旺、赵志耘:《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1篇4

关键词:跨省流动决策;流入省吸引力;个体、家庭与省级;离散选择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3-0053-09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是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抑制人口流动的政策性壁垒逐步削弱,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就业,在乡一城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一部分选择在省内流动,其他的则流动至外省。

关于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第一,流出地(户籍地)、农村家庭与个体具有什么特征,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笔者关注:①是否人力资本积累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越倾向于跨省流动?②农村家庭的子女数量减少,且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耕地面积减少且非农产业发展水平提高,那么,家庭子女数量、耕地面积及非农产业水平是否对跨省流动产生影响?③当前中国宏观的制度环境变化,如农村土地承包转让制度等,是否促进跨省流动?

第二,具有什么特征的省份,在其作为流入省时,更具吸引外省劳动力流入的力量?笔者关注:①交通通讯事业飞速发展,降低了跨省流动的成本,那么流出省与流人省的省际距离,是否不再影响跨省流人地的选择?②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劳动力在选择流入省时,是否将某省收入水平及就业机会作为重要考量?

准确判断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影响因素,以及省份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外省劳动力的吸引作用,并分析作用方向与强度,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政策以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行为,从而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文献综述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现有研究成果颇丰。关注个人特征的影响的研究,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人口、社会与经济特征进行了检验。另有研究分析农村家庭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与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等家庭及社区特征的影响。流出地、流入地的社会经济等地区特征,包括收入差距、就业机会、空间距离及流动网络等,对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的结论不同。大部分学者认为,城乡或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重要正向影响。但部分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对流动的作用并不是正向的或不显著。此外,结合新劳动力流动经济理论,有些研究考虑了收入、就业概率、流动距离及心理成本等收益因素。有学者研究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或关注土地承包转让制度。另外,还有研究根据宏观或微观流动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地区及制度等层面综合分析。

有些研究涉及微观个体的流动意愿、流动行为发生与否、流动行为的发生时间、就地流动与否以及宏观地区的流动规模、流动率等问题,但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研究几乎是空白。多数研究用一种或几种流动理论,宏观关注地区的流动量或净流动率,或微观关注个体的流动意愿强弱与流动行为发生与否,在分析某一层面因素对流动的影响时,较少对其他层面的重要特征进行统计控制,如探究个体特征的影响而未控制地区层面的变量。

三、数据与理论模型

1.对象与数据

农村流动劳动力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具有农业户口的非户籍迁移的劳动年龄人口。根据现住地与户籍地,笔者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市内跨县、省内跨市及跨省流动,并将前两种合并为省内流动。微观数据采用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该数据调查地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笔者从整体数据中选出规模为91303的样本⑤。宏观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2.理论模型

用某一理论或模型,不能完全解释复杂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地区、省份及城乡间的实际状况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理论的应用条件,需从多角度研究。

(1)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劳动力为什么要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现代经济学关于城乡劳动力迁移的理论研究,如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以及“托达罗”模型,都根据城乡工资差距或收入差距来解释劳动力迁移。

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预期收入的差距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每一个潜在的乡城移民被假定为,只要当预期的城市收入大于其在农业部门就业的收入和迁移成本,他便会做出迁移决策,否则会继续停留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在某一给定地区,预期收入即收入乘以劳动力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可认为:流入省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流出省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以及跨省流动的成本,对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决策产生影响。跨省流动决策的模型为:

M=f(Yi,Pi,Ps,Pt,Yo,D,Z)(1)

其中,M为跨省流动决策,f表示流动函数。流入省的工资收入操作化为Yi,即流动至该省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流人省的就业机会用失业率Pi、第二产业比重Ps、第三产业比重Pt来代替;流出省的工资收入用流动至该省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收Yo来代替;流动成本操作化为省际距离D;Z是模型中没有被解释但对劳动力跨省流动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

(2)人力资本模型。把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结合在一起并指出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中的迁移者选择问题的早期文献主要来自明瑟和贝克尔等人的研究,人力资本迁移模型提供了迁移的微观分析基础。在模型(1)中,Z是除了收入及成本以外的影响迁移决策的未知因素,这些变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迁移而有些人没有迁移?关于迁移者的选择性问题,人力资本迁移理论提出了受过良好教育、有外出经验、有移民网络并与亲戚朋友有联系的劳动力更易发生迁移行为等一系列可检验的微观假设。即Z代表与人力资本和个体特征相关的变量,包括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外出经验等。扩展模型为:

M=f(Yi,Pi,Ps,Pt,Yo,D,Ag,Ag2,Se,Ma,Ed,Ex)(2)

其中,Ag表示年龄;Ag2为年龄平方,拟合可能存在的曲线轨迹;Se表示性别;Ma表示婚姻状态;Ed表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Ex表示是否有外出经历。

(3)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由斯塔克与布鲁姆提出的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认为家庭是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基本单位,而非独立的个体,家庭决策将风险最小化作为决策目标,且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借鉴该理论:家庭变量,如劳动力数量、孩子数量、家庭收入状况及家庭耕地面积;农村社区变量,如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等,将对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产生影响。将数据中可获得的家庭与农村社区层面的变量纳入模型(2)后模型扩展为:

M=f(Yi,Pi,Ps,Pt,Yo,D,Ag,Ag2,5e,Ma,Ed,Ex,Hc,Hch,Cla,Cp)(3)

其中,Hc表示家庭是否有15岁及以下的孩子;Hch表示家庭15岁及以下孩子数量;Cla表示农村家庭人均土地面积;Cp表示流出地的非农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

(4)制度变迁。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中国的人口流动在经济转型中具有区别于一般迁移理论的特殊之处。中国特有的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改革过程,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择业提供了制度基础,制度之变对劳动力流动产生显著影响,这是其他国家的人口迁移理论所未考虑的问题。模型(3)放入制度变量Pland,即家庭耕地耕种方式,以观察土地承包流转程度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扩展为完整模型:

M=f(Yi,Pi,Ps,Pt,Yo,D,Ag,Ag2,Se,Ma,Ed,Ex,Hc,Hch,Cla,Cp,Pland)(4)

四、数据分析

1.基本描述

2010年,发生流动行为的农村劳动力中,有47.91%的劳动力进行了跨省流动,52.09%的劳动力在本省流动。表1显示,在不同的个人特征与家庭特征类别下,跨省流动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的相应比例。

2.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

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其所在家庭及户籍地具有何种特征时,更倾向于跨省流动?因变量为是否发生跨省流动,跨省流动的赋值为1,省内流动的赋值为0。用两个模型以更好地回答问题,首先,在具有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中(见表2),将户籍地省份进行虚拟变量编码,设为28个虚拟变量,在对省级层次的差异进行完全控制的前提下,分析个人与家庭的相关特征对跨省流动倾向的影响。然后,在具有随机效应的分层Logit模型中,分析户籍地所在省的省级变量对跨省流动倾向的作用。用估计的回归系数b,计算优势比EXP(b)。连续型自变量的优势比解释为,该变量增加一个单位,跨省流动的倾向性变动多少,非连续型自变量的优势比解释为,其他类别相对于参照组(referencecategory)的发生跨省流动的倾向差别。

(1)个人特征。年龄系数为负且年龄平方项的系数为0,说明预想的年龄与跨省流动倾向性的倒u型曲线不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劳动力在流动时,越倾向于在省内流动。流动人口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与外出经历是二分类或多分类的变量,相应的参照组设定为男性、未结婚、小学及以下、没有外出经历。男性与女性流动人口相比,更倾向于跨省流动;结过婚的与未结过婚的流动人口相比,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这与已有对迁移与否的研究所得的结婚会降低迁移概率的结论不一致。

特别地,以受教育水平与外出经历衡量的人力资本,呈现有意思的现象。以没有外出经历的为参照,有外出经历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这与之前的设想一致。但是,对受教育水平的回归结果与预想不相符合。以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下的作参照,受教育水平各类别的系数均显著为负,且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系数的绝对值增大。即在农村流动人口中,受教育水平越高,跨省流动的倾向越低,省内流动的倾向越高。这与已有研究迁移或流动的结论相异。一般的,以往研究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越倾向于迁移流动,或迁移流动的概率更大。当然,本文与已有研究的问题有一定差异,前者关注跨省流动与否,后者关注流动与否。故在迁移或流动研究中,区别不同的流动类型是非常有意义的。

(2)家庭特征。在跨省流动决策的因素中,家庭有无15岁及以下孩子、孩子数量及家庭耕地耕种方式,都有显著作用。与没有孩子的相比,家中有孩子的劳动力更不倾向于跨省流动。但是,孩子数量的系数显示,随着孩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倾向性增大。由此可知,家庭孩子数量与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倾向性,存在一个u型曲线的关系,家庭中没有孩子的或孩子数量很多的劳动力,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跨省流动。

以家庭耕地耕种方式为自己耕种的作参照类,三种耕种类别的系数显示:家中耕地由他人耕种或无人耕种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但是系数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来自土地已征用或无耕地的家庭的劳动力,更不倾向于跨省流动,而更易选择省内流动。

(3)流出省特征。在固定效应Logit模型(见表2)中,对流出省份进行虚拟变量编码,以新疆为参照组,将其他省份设为28个虚拟变量,在控制住个人与家庭变量时,发现省份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即不同省的农村流动人口在跨省流动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随机效应分层Logit模型(见表3)中,用流出省的重要省级变量,即流动人口人均收入、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农村人均土地面积,分析省级特征对跨省流动倾向的作用。模型1~4,所有的个体与家庭变量相同,不同的是省级特征变量。模型1为流动人口人均收入,模型2为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模型3为农村人均土地面积,模型4包括上述所有省级变量。四个模型的组内相关系数rho值,即同一组内人的相似程度,分别为0.363、0.309、0.379及0.306,检验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流出省份之间在跨省流动可能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个体与家庭层面变量的系数基本未变动,故我们关注省级变量的影响。

模型1显示,流出省的流动人口人均收入越高,该省农村劳动力越倾向于发生跨省流动;模型2显示,流出省的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越高,该省农村劳动力越易发生跨省流动;模型3显示,流出省的农村人均土地面积越少,该省农村劳动力越倾向于跨省流动。得出结论,若以流出省的流动人口人均收入与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衡量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化水平,则水平越高的省份,其农村流动人口越易发生跨省流动。但是,模型1~3中仅单独纳入某一省级变量,未进行省级层面的统计控制。

模型4纳入3个省级变量,进行统计控制。结果显示,只有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的系数显著,且比重越高的省的农村劳动力越倾向于跨省流动。虽然流动人口人均收入与人均土地面积的作用不显著,但优势比显示,变量作用方向符合预期。流出省的人均收入水平越低,农村人均土地面积越少,则该省的农村流动人口更易向外省流动。得出结论,某省较高的流动人口人均收入及较多的农村人均土地面积是使该省的农村流动人口选择本省流动的拉力,换个角度,若人均收入水平低、土地面积少,则是促使该省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推力。

3.分析流入省对跨省流动人口的吸引力

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对跨省流动的劳动力而言,流入省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时,该省更具有吸引外省人口流人的力量?本研究关注省际距离、收入水平及就业机会对于跨省流动人口的吸引作用。研究中国各省份作为流入地时,关注其省级变量的特征对于从外省流人人口的拉力。首先,转换数据结构,将每个人扩展为30个案例,即其面临的30个可供选择的省份,其中,个人与家庭特征保持不变,且流出省的信息亦不变,而作为选项的流入省的信息是变动的。

采用具有固定效应的条件Logistic回归,将每个人作为固定效应,控制个体、家庭及流出地的差异,分析作为被选择对象的流入省的省级变量的作用。作为跨省流人地的各省,是本部分的研究对象,若某一劳动力选择流入该省,则因变量“选项”即赋值为1,若未流入该省,赋值为0。用估计得到的各省级自变量的回归系数b计算优势比ExP(b)。连续型自变量的优势比解释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该省对其他省份的跨省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变动多少。

表4显示,流人省的省级变量:流动人口人均收入、失业率、省际迁移距离、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回归结果与理论预期完全相符。收入水平越高的省份,对于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更具吸引力。某省的就业机会亦是吸引跨省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失业率越低越具吸引力。流动距离对跨省流动人口具有负向作用,当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某省作为流人省与另一省(流出省)的距离越远,则该省对流出省的劳动力具有的吸引力越小。

第二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了省份的产业结构是其吸引跨省流动劳动力的重要因素。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的省份,越能吸引来自于其他省份的流动劳动力,即某省的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则越能吸引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

五、结论

1.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决策

从个体、家庭与流出省三个层面,分析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其所在的农村家庭及户籍地具有何种特征时,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跨省流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与外出经历对个体的跨省流动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是否跨省流动”与“是否流动”的作用不尽相同。所以,在研究迁移或流动问题时,区分不同的流动类型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跨省流动的倾向越低。一般的,不管是从人力资本角度衡量的流动能力,或是劳动力本身的流动意愿,均认为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具备更强的流动能力且主观意愿更为强烈。一种解释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成为户籍迁移人口的可能性更大,即户籍迁至现住地,故不在流动调查的范围内。另一种解释是,若以受教育水平衡量人力资本,则高受教育水平与低受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在省内的就业竞争中,前者具备更强的能力,他们有更多更好的本省工作机会,所以,省内劳动力的“就业挤压”效应,使得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村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跨省流动。

家庭的孩子数量与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倾向性存在u型曲线的关系,家中没有孩子的或孩子数量很多的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跨省流动。来自没有孩子的家庭的流动劳动力,受抚养养育孩子等家庭因素的限制较少,故比已有孩子家庭的劳动力更具有跨省流动性。但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流动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性增大。与自己耕种耕地的劳动力相比,耕地由他人耕种或无人耕种的,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虽然统计不显著,但一定程度上仍表明农村土地的流转承包给了劳动力更大的流动选择空间。

某省的流动人口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该省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更易选择省内流动。另外,农村人均土地面积越大,一定程度上表明土地对流动劳动力的拉力越大,则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内流动。换个角度,若人均收入水平低、农村人均土地面积少,则是促使该省农村劳动力做出跨省流动决策的推力。特别地,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越高的省份的农村人口,越易选择跨省流动。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即水平越高的省份,其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倾向性越高。

2.流人省份对跨省流动劳动力的吸引力

对于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而言,流入省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时,该省将更具有吸引外省人口流人的力量?某省份对于从其他省份流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受该省的人均收入水平、失业率、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以及省际距离的影响。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省份,对于跨省流动劳动力更具吸引力。同时,某省的就业机会大小亦是该省对于跨省流动劳动力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失业率越低,表明就业机会更多,则具有越大的吸引力。此外,省际流动距离对吸引跨省流动人口具有负向的作用,当某一省份作为流人省时,它与另一省(流出省)的距离越远,表明流动的心理或交通成本越高,则该流人省对流出省的劳动力具有的吸引力越小。最后,产业结构是吸引跨省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越高,表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越高,则该省越能吸引来自他省的流动劳动力。

综上,关于农村流动劳动力选择跨省或省内流动的决策分析较为复杂,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不能了解在省内或外省流动的劳动力,他们的具体工作状况与收益,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跨省流动更好或省内流动更好。第一,个人与家庭因素对跨省流动性的作用显示,跨省流动一定程度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劳动力的主动选择与被动跨省。比如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性反而低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第二,省级特征显示,某省的流动人口人均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均土地面积,是影响该省吸引本省农村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若人均收入水平低、农村人均土地面积少,则为促使该省农村劳动力进行跨省流动的推力。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1篇5

关键词:税收;收费;分配关系

税费的征缴与使用直接涉及国家集体和农户三者的经济利益,是农村分配关系的核心.多年来存在的农民负担过重、收入水平偏低、购买力低下等状况,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目前农村分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存在着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

1、国家在农村收入分配上“取大于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走的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路子,每年国家都以税金的形式从农业向工业和城镇转移巨额资金.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和农民上缴的税金关系看,一直是“取大于予”.因此农业失去资金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劳动生产宰水平提高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不能随经济的发展提高.

2、税费总量负担过重

家庭承包制打破了体制下的以集体为单位的分配关系,农户成为市场主体、分配主体.是收入分配的基本参与者.实际的农村收入分配中,农户承担的社会公共收入部分过多的现象十分普遍且非常严重。农民承担的费用,包括属村提留和乡统筹的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农村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优抚费、民兵训练费;属生产性和公益性的事业统筹费如水利事业费水利工程费、科技指导费、公路集资费、公益服务费、村社干部开支等.农民负担过重主要重在事业统筹费上.除此之外,农村劳动力每年还要承担一定量的义务工和积累工.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负担是沉重的不合理的.1997年仅乡统筹村提留平均每个农民就负担77.8元,有些地区平均每个农民负担112元.如果加上各种事业统筹费,农民确实不堪重负,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3、税收偏轻、规费过重,主次关系严重例置

税费在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上存在着主从关系.政府应以税为主,收费只是为国家提供一种补充性的财源,主要用来解决公共设施上的拥挤问题.我国目前的农村收入初次分配中税费的主次关系严重倒置.我国现行的农业税是1958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规定全国的平均税率为15%.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农业税的实际税率降为3%以下,但农户除承担农业税外,要承担大量的税外费,农民人均承担的规费远高于税.

4、农业税费征收方式不合理,农民税费负担畸轻畸重

农业税计征的依据是耕地面积、常年产量、税率和粮食比例价格.由于耕地面积、常年产量没有再行清查确定,而粮食比例价格由国家控制相对稳定,随经济发展,耕地面积常年产量的变化,农业税和耕地面积、实际产量间脱节,实际上变成了固定税.有田无税和有税无田现象大量存在.农业特产税虽属于农业税但其计税依据却是实际产品收入.是动态和变化的,实际征收中也成为农业税以外的一个独立的税种,其税率高达l0%.农业特产税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问题.主要是农业特产相当分散,无法准确核实:有经营不一定有产,有产不一定有收.因此许多地方农业特产税的征收并非按实际收入,而是按人头叔户或按土地面积.同时,对农业特产税实行高税率,使需要特种农业技术的农业特产生产比较利益下降,使农户在面对比一般农产品经营风险高的市场时,势必退却,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构优化.收费是公共部门为居民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费用.具有以下特点z一是收费要与交费考的受益情况相关,表现为一种直接对应的经济关系二是收费是有选择性地针对有拥挤性的公共物品进行;三是有偿性和自愿性;四是立项的灵活性.目前农业中的各种费的征收大多是按人头强制征收.各种税费按人头或按田亩征收必然使税费和收入间呈累退的关系.收入越低的农户负担越重,收成差的年份比收成好的年份负担重.这意味着收入低的农民为享受集体提供的公共物品所负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5、统筹提留款的使用极不规范,乱支乱花现象普遍,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不足,使农村公共物品供应状况和经济发展间不相适应,税费缴纳者享受的公益服务和缴纳的税费严重不对称.二、农村分配关系调整的原则及建议

农村分配关系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减负.任何调整方案都要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出发点.二是公平合理.在税费调整中要兼顾国家、集体、农户三方利益,并使农户间负担公平.三是符合市场经济法则.按照市场经济的权益对等关系调整农村分配关系体系.据此农村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彻底改变“取大于予”的收入分配格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职责,逐步改变农业税收大于财政对农业支出的状况,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减轻农民所承担的部分事业统筹费负担.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收入的基数.对于具有全国性质的公共、准公共项目如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民兵训练等支出应由县以上财政负担,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杜绝以此为名的乱收费。

第二,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原来农民所交纳的“五统”在征收上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实际已具有税收的一般特征,可改为税收,以税收的固定性排除乱收费.这部分收入用作乡镇财力的补充.由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服务于交纳对象,“村提留”的征收和使用具有明显的集体内部经济关系的性质.可仍沿用原来的征收方式,并由村集体支配,服务于村民,并在村务公开中实现其合理使用.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胜任特征设计房地产高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56-03

胜任特征的概念首先由Taylor提出,随后被不断发展和完善,较为经典的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20世纪80年代胜任特征概念被引入中国,目前国内关于胜任特征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还处在初始的理论研究阶段,何里文、邓敏慧和王建红分别对该模型应用的必要性、现状以及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展望,贺星岳注意到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执行力非常重要,顾亦鸣和曹玉华针对特定专业构建了一个四维胜任特征模型。总结起来,胜任特征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其一,相关研究近期才出现,还未受到普遍关注;其二,许多模型的构建流程不规范,结论主观性强;其三,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意义不大,指导教学改革作用不强。基于此,研究运用胜任特征模型来指导和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也是一种尝试。

一、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灵魂,目前高职院校对专业建设非常重视,希望在生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通过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树立专业品牌来赢得更多生源。通过对开设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广西14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专业建设与设计的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二是大部分专业课程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如工学结合);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不够清晰,操作性不强;四是课程体系重点、特色不突出,基本是沿用学科体系进行设计而非能力体系构建;五是教学大纲过于粗放,教学内容选取不科学,执行起来随意性大,无课程标准。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最普遍又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一)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混乱

我国高职教育伴随着“基于工作过程”或“基于项目过程”的课程建设研究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也都纷纷采用和开发建设本院校的专业,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通过房地产岗位设置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建设的梳理发现,以“基于工作过程”或“基于项目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就业定位过于宽泛。如在开设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14所广西高职院校中,有的定位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中介机构及物业管理公司”;有的定位在“房地产投资、估价、经纪、营销、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企业”;有的定位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房管局、上管局、规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有的定位于房地产估价师、经纪人助理职业岗位,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估价、经纪、营销、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中介咨询服务工作。其原因是该专业往往是依托本院校的土木工程、建筑电气、市场营销、工程管理、金融等老牌专业来建设,因此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定位侧重点不尽相同。专业定位的混乱不清,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培养不清,特别是“基于项目过程”中的“项目”设置混乱对教师和学生都极其不利。

(二)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脱钩

职业院校往往要求每名学生毕业时取得一项以上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达到较高的“双证率”。不可否认,职业资格考试对应考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帮助很大,但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却往往得选择营销员、物业管理员、预算员等和本专业仅稍微沾边的资格证。虽然有房地产经纪人协理、房地产估价员等资格考试,但并非全国统考,广西并无这样的考试安排。全国统考的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师等资格考试和本专业对口且含金量高,但是报名条件苛刻,要求必须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才具有报名资格,在校生往往达不到。这种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脱钩同样导致课程设置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混乱不清。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前的深度分析

正如前面所述,依托老牌专业来制定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脱钩等问题都使得人才培养规格不好定位。基于胜任能力的人才培养设计是区别于“基于工作过程”或“项目过程”的专业建设的构思,不仅关注岗位技能技巧与工作流程掌握程度,重点考虑了岗位的胜任能力培养(因为掌握工作技巧或熟悉了工作流程也不一定意味着能胜任工作岗位,比如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胜任特征模型可以认为是工学结合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方法更为科学,考虑更加全面。

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才培养设计首先要构建出胜任能力特征,无疑该胜任能力特征就是人才培养目标,而该模型可以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进行检验和分析,结合德尔菲法来确定构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特征模型是一个包括7个维度32个胜任特征的模型,见表1。

表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特征模型表

1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因

2具备策划专业知识因子4爱国爱民

良好的记忆力房地产估价知识博爱奉献

良好的外界适应能力营销知识遵纪守法

强烈的责任感一般生活常识对企业忠诚敬业

强烈的进取心市场经济知识因子6具备物业管理知识

高度的注意力因

5书面表达能力具备经营投资知识

坚定的自信心良好的谈判技能具备法律知识

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具备汽车驾驶技能

3性格开朗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管理知识

对顾客诚实守信注意形象因子7良好的社交能力

吃苦耐劳较强的资源整合力

可以理解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应该具备如表1所示的7个方面的品质(因子)。从因子包含的条目来看可将因子1命名为“积极的心态与素养”、因子2为“专业基础知识”、因子3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因子4为“守法敬业”、因子5为“专业基础技能”、因子6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因子7为“拓展品质”。根据该胜任特征模型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设计,最后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

三、研究实例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于2005年设立,该专业依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自然而然偏向营销,结果培养了大量的房地产销售人员,课程设置也紧紧围绕房地产营销与策划,而同样重要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知识、房地产经纪与咨询知识、房地产估价知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没有得到重视,几经修改和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趋于成熟和稳定,但是仍然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岗位需求调查和社会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房地产专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明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即上述7个维度32个胜任特征。为此,本研究围绕上述7个维度32个胜任特征从6个方面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

(一)“四模块”课程体系设计

针对职业知识技能(含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计上构建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四模块”课程安排体系。根据胜任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由基本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能力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见表2。

表2课程体系结构表

基本素质课程入学教育与军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体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职业礼仪大学生安全教育

专业认知形势与政策

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房地产法律法规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

建筑构造与识图房地产产权产籍

CAD制图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房地产营销策划实务房地产估价实务

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建筑工程定额及预算

综合能力课程综合实训(含市场调查)毕业设计(含毕业论文)

专业拓展课程房地产投资案例分析农地估价综合实训

物业管理实务城市规划

(二)“3+2”实践教学设计

针对职业技能素养,设置了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两个阶段顶岗实习,简称“3+2”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三个实践教学模块为:基本技能实训、岗位专项实训、房地产综合实训。基本技能实训有:项目定位、销售技巧、带看、估价技能、房地产居间、房地产、造价预算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岗位专项实训有:项目全程策划、项目销控、交易流程训练、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房地产的出租与买卖(含存量市场)、工程造价预算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不同房地产岗位的专项核心能力;综合实训有:以真实的业务为工作内容,进行房地产工作全过程的综合模拟训练及与企业合作的真实训练,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的相关业务的处理能力。两阶段顶岗实习包括:第一阶段“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第二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

显然实践教学除锻炼技能技巧外,还应注重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心态与素养、守法敬业等品质,要把这些品质纳入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并赋予较高的权重。

(三)“两阶段”顶岗实习设计

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设计了两阶段的顶岗实习。第一阶段“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工作中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科学严谨意识,形成对未来职业的理性认识,为下一阶段的“预就业”顶岗实习奠定基础。第二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把校内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角色转变,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岗位胜任能力。

(四)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设计

针对职业素质的培养,引入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是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对学生第一课堂知识和能力的补充,由学工处、团委及各系(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而且必须修满120个活动分,作为拿到毕业证书的条件之一。

(五)职业技能竞赛设计

利用专业职业技能大赛来检验和促进学生对房地产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通用的做法,是对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展现学生风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房地产,营造良好的氛围。

结合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基本素质教育体系的第一、第二课堂分别由四类课程、训练模块构成;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第一、第二课堂凸显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发展需求,其课程结构见表3。

表3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课程体系表

(六)公共课设计

基于社会调研结果,将企业最期待的职业素质、行为规范和基本能力等融入公共必修课的改革中并进行重点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将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和部分分散在专业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进行整合,明确每门公共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教学目标,形成四大类别的公共必修课,即思想品德类、职业素质类、身心健康类、应用基础类。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将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中。

总之,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旨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并期望通过该模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课程设置、课程标准、项目过程考核等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25)

[2]黄芳,范兰德.职业胜任力需求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13(3)

[3]王建红,王锋.胜任特征模型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4]姚若松.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研究[J].教育导刊,2010(9)(上)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75)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7

关键词:经济时代;体育数字化;变革

数字技术经历了多年的不断发展,正不断应用在不同领域中,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计算机设备得以普及,为传播数字技术提供很好的平台。数字体育是采用体育、网络、电子等一系列产业发展并互相融合的产物,采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确保资源达到高度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实际社会对体育资源的应用效率。体育数字化以具备脑的对象化空间。闹得超生物延伸、采用底层技术进行技术质变的创新,创造出体育采用电子图像表征再现人体机能形态微观世界及身体运动特征,促使电子计算机代替机械仪器作为人类研究体育和参与体育的工具。随着体育领域内数字技术的不断应用,采用数字化的人体体质测量、体育电子政务等应用到体育发展过程中,促使人们采用更加科学、现代化的手段,探究体育功能及助力体育的快速发展。文中以数字化体育发展的特征及趋势展开研究,从而促进我国体育现代化提供依据。

一、数字技术与体育变革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数字技术诞生并快速应用在社会化生产之中,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数量空间和对客观物质数量再造中改造自然,同时依照数字编码和逻辑运算创造出新的物质。现阶段,体育行业中数字技术对体育的数量再造及数字编码进行创新,促进“我的信息系统”“三维人体运动仿真系统”等一系列新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创新。数字技术不仅促使体育原本运动对象及其时空发生质的改变,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大新的运动形式及对象。尤其是数字技术采用虚拟空间改革传统体育要在专属时空内运动的特性,同时也降低了体育与人之间的隔阂,让人们从运动模式至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革。首先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围绕着人对体育的需要展开,虚拟世界内采用虚拟空间及存在的体育运动造就比较发达的人化自然。其次,在现实世界内采用数字化设备把人与体育紧密联合在一起,运用数字技术显示出人的自然化,处在人与体育全面交往内上升至自由的生命体现,促使整体生命活动迈向更加合理、健全的人生。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从量变向着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关因素运动方向都指向一点,并在这一点不断积蓄起相应的力量,事物得到突发性的发展。体育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就是指采用数字技术打破过去体育与人、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采用新技术促进体育有序―无序的再发展,创建体育的数字化时代。

二、体育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特征

(一)科学整合改变体育认知思想

在体育发展史上,多数重大体育问题研究自身就是创新科学技术思维。尤其是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体育方面数字化人体运动技术探索、只能体育管理系统及数字虚拟化运动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创新主体在实际创新时期把隶属于各个行业的技术成果及体育整合为一体的重要表现。它采用整合技术创新的思维模式,让人们意识到体育与各个行业可以采用数字化交叉的形式,有机整合为一体,并运用主题内主体对客体数字化进行反应。主体采用数字化对解决体育中的问题、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主体由源头上进行数字化思维模式的创新,由观念提出合理办法把握客观对象及信息,形成具有被电子图像表征的认识,有效解决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体育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把人们对体育的相关认识从绘制图像表征、摄像表征升级为电子图像表征,采用数字虚拟化方式产生的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某种运动形式及其文化形态。

(二)交互创新改革体育运动属性

从体育百年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一直采用科学技术办法对自然、社会、自身进行改造,采用强化运动员身体形态、改进技术动作、更新运动器材向着最高、最快的运动方向发展,从而发现体育自身的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数字技术把人改造自身、自然从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升级为技术自身,技术自身是以文化身体和肉身身体为基础,采用技术或技术化的人工产品为中介创建的身体。采用技术揭示人类追寻运动的价值,对与修正目前社会多元化的文化身体,确保伦理观念的稳定性,也提供了超越物质身体、消除现实社会的多种束缚的空间,采用任意地穿越空间、脱离现实社会的多种束缚,满足人类追求摆脱虚幻技术迈向自身自然的方面发展。

(三)科学技术变革体育结构功能

体育发展的多数因素内,科学工具一直发挥着关键性的中介。它综合反映出体育处在各个时代活动动力、智力储备水平、变革情况,是通过科学认知体育目的的基础,也是运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到体育本质的产物。所以,体育处在工业革命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以科学工具根本性作为基本本质,其特征如下:具备新的素质科学共同体形成,产生存在体育特征的科学仪器群,采用综合力量训练器、人体成分分析仪、人体生物力学分析仪等。上述创新的特征科学仪器为体育科学的发展进程具有很大的影响,促进体育从简单的肢体运动向着深层次的科学学科变化。直至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体育科学采用科学仪器更具有超级能力,不但辅助体育科学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体育科学的研究,促使体育学科不在单指对人生命本质及运动规律进行探索,也是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物质、文化各方面的需求,采用数字化相似现代体育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再次对体育在数字化时代新对象及新问题的定性。

三、体育数字化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与体育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了电子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数字编码为体育理论、运动项目、运动过程等展开数字化加工和运算,最后采用数字化图像对人类体育有计划、有目的的反映。数字全息CT是基于电子计算机基础上,采用光传感器件对物体展开断层扫描获取物体的相关数据,并运用数字化抽象运算分析数据作图展开数字化成像仪器设备。随着数字技术与体育相互融合发展之后,该技术在探究人生命本质内应用比较广泛,运用对人体微观形态展开断层扫描,达到人体为官数字化可视成像,很好的展现出人体微观的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展开赋予人体器官结构的物理及生理属性。数字技术促进体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改革了体育对人生命体征的相关探索,把体育对人体生命本质探索从人体宏观转向人体机能微观形态。采用电子计算机数字运算把人体机能微观形态采用电子图像表征展现出来,以计算机智能化运算的模式展现出人体宏观运动的功能,从而促进对人从微观―宏观的数字化探索过程。体育在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运用电子计算机对体育运动方面采用已知的公理、规则展开数字化的不断演算,采用计算机对人类运动时期的思维加工及肢体活动进行模拟。把大脑对运动技术的运算由肢体层面进行分离,加强大脑对运动信息的加工特征,采用抽象运算的体育展现出脑对运动技术的合理控制和调节效果。数字技术的变革,采用抽象作为数字信息,这部分数字信息是以二进制运算为基础。体育的数量化是指采用二进制数字编码运算基础上数量化空间再造促使体育从客观的物质运动转换成电子图像表征的虚拟运动,在确保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对体育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需求,采用各个行业之间物质存在及文化信息的交叉融合,达到体育的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领域的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近年来自然科学、电子技术、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体育领域向着科学、综合的方向给予了物质基础。文中以数字时代下体育数字化发展的创新为研究依据,概述了数字技术与体育变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体育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特征,介绍了体育数字化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燕.基于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数字化平台建设探讨[J].体育时空,2014,(1):48-49

[2]黄滨,高俊.体育的数字化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34-38

[3]戴超平,蔡莉.我国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4):41-44,49

[4]袁野,李明华,徐鹏等.数字化环境下体育特色信息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10-12

[5]叶银珍.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数字化平台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4):32-33

[6]赵建勇.体育类外文期刊资源数字化开发和利用[J].体育时空,2014,(12):158-158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森林保险;投保主体;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兼业农户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176-06

森林保险投保主体是指从事森林培育的并以所培育的森林为标的进行投保,寻求风险转移的法人或自然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森林保险投保主体进行分类,如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投保主体可以划分为公有制(国有、集体)与非公有制;根据风险偏好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性型和风险厌恶型;根据是否主动投保,划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的;根据投保人的理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理性型、有限理性型和非理性型等。在已有的森林保险的研究文献中,大部分学者都没有对投保主体进行分类,而用“林农”、“投保林主”或“森林经营者”等词加以概括,如陈玲芳(2005)、等(2005)、马菁蕴等(2007)、崔文迁等(2008)、石焱(2008)等,还有学者将“投保林主”与“林农”混用的,如吴希熙、刘颖(2008)等。“投保林主”或“森林经营者”过于笼统和概括,没有考虑到各类型投保主体的异质性,不利于深入研究他们的投保行为差异。“林农”一词一直以来都不明确,铃木尚夫(1989)曾对作为林业生产主体之一的“林农”进行论述,但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界定,更多的学者是从“农户”的角度去理解“林农”的。虽然“农户”和“林农”有共同之处,但“林农”并不要求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林业,这与“农户”大多要求农业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源泉是不同的(陈亚鹏,2009)。同时,“林农”一词并没有将培育森林的企业包括在内,而森林培育企业却是森林保险的投保主体之一。由于没有对森林保险主体进行科学分类,因此不能科学地说明不同特征差异的投保主体的投保行为,因为不同类型的投保主体,其对森林保险的风险态度、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理性程度等均不一样,存在这些特征差异将导致其投保行为的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森林保险投保行为,有必要对森林保险投保主体进行恰当的分类,并对它们各自的特征差异和投保行为差异进行分析与比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一、森林保险市场投保主体分类

为了更加深入研究森林保险市场的投保行为,将投保主体划分三类:森林培育企业、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

(一)森林培育企业

森林培育企业是指以森林为经营对象,从事造林、抚育和采伐等林业生产活动的法人,它是一个独立的、具有经营决策权、经济核算独立、自负盈亏的林业经营实体。根据经营形式的不同,森林培育企业有如下几种类型:林业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林业企业、林业企业集团、一般林业企业、乡村林场(如村办林场、合作林场等)等。森林培育企业经济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相比于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有许多优势:它有利于提升一定区域内家庭农户的组织化水平;通过入股、租赁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有利于降低收集、处理市场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的准确度,降低不确定性;有利于森林培育企业获得规模经营,降低交易费用,获得更大的收益积累能力,提高林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森林培育企业相对于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其组织结构完善,内部分工明确,专业化生产,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二)森林培育专业户

森林培育专业户,也称为森林培育大户,是指专门或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活动的,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林业经营主体,将家庭经济和专业化的林业生产结合起来,有权自主决策经营,经济上自负盈亏。其家庭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以林业为主,并且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林业经营活动,家庭主要成员一般都拥有林业经营的技术和经验,经营面积一般大于200亩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荒山改造力度的加大,以及一系列有关土地流转和鼓励群众治理宜林荒山和稳定林权政策及规定的出台,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涌现出一大批森林培育专业户。其经营形式主要有:承包经营、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联合经营等。森林培育专业户―般由以下群体组成:一是植树造林能手;二是一般村民,主要指当地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经济头脑较强,且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民;三是其他社会家庭个体。森林培育专业户为了获取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然会采用相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有利于林业科技及机械在林区的推广,加快林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森林培育专业户通过自己勤劳致富,会起到示范作用,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参与到森林培育活动中来。

(三)兼业农户

这里所论述的兼业农户,是指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林业生产,如农户家庭经营责任山和自留山等,它属于Ⅰ兼型农户,即以农业收入为主,而以林业收入为辅的农户。兼业农户所经营的森林面积比较小,一般在200亩以下。在某种意义上讲,林业生产上的兼业农户是在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和农户自身特征约束下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兼业农户的大量存在可用TalipKilic,etal(2009)的“推拉模型”来解释。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在农民意识中,农民的天职就是种粮,认为唯有种粮才是农民的本色,至今尚有不少农民认为经营林业系不务正业,对林业生产经营意识淡薄,更没有重视林业生产商品化来增强自身经济收入。而且受林地地理位置偏僻、林业生产科技落后等影响,一直以来,森林经营基本上都停留在手工劳动,依靠自然力或人对自然力稍加干涉,获得了较低的森林生产率,同时林地市场、林业投融资体制、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森林保险市场等配套改革严重滞后,妨碍农户参与林业生产经营。这一系列的“推拉”合力造成我国林业生产上兼业农户的大量存在。

三类投保主体中,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大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比兼业农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多,除了所有林业生产主体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政策风险以外,还面临着林产品价格、林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还有种类越来越多的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比如:选择新品种且大规模种植导致传统的多样化小面积种植等风险回避措施功效丧失;新高产品种种植的失败;假冒伪劣种子造成颗粒不收;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由个体经营转为集体经营劳动者偷懒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单一种植引致的大面积虫灾、病害;林业生产机械使用过程中的财产损失、伪劣林业产资料造成的损失等等。

二、森林保险市场投保主体的特征差异

不同的投保主体,其对森林保险支付能力、支付意愿、风险态度、理性程度等主要特征均不一样。

(一)森林培育企业虽然经营形式不一,但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一是都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属于法人组织,追求经济目标,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具有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人机构,有相对独立、专业的经营班子和相对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这些特征使得森林培育企业与森林培育专业户和兼业农户相比,对森林的经营管理能力更强。二是以林为主,森林培育是其主要经营业务之一。这使得森林培育企业对林木收益的依赖程度高,面对风险事件,其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厌恶。三是在林业生产经营中,掌握着现代化林业生产所需资本、技术、经营理念等生产资源,有着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新颖等优势,对所属森林一般都采取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森林生产率。四是承担着风险和成本的双重压力。既要承担着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同时又要承担组织成本、垫付资金等压力,使得森林培育企业更加注意投入产出比,更加注重现金流的平稳,而不是大起大落。这也使得森林培育企业面对风险事件,其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厌恶。

(二)森林培育专业户的家庭主要劳动力或大部分劳动力以从事森林培育为主,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林木收益,其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率超过了当地一般的农户水平

森林培育专业户虽然生产要素的集中度不如森林培育企业,但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有一定的能力聚集资金投入到造林中,其主要活动精力也在于森林培育,是林业实现由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他们对林场会倾注更多的心血来管理经营,会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经营管理方案,比兼业农户的分散管理要科学得多,他们会主动到林业部门请教技术,在林业技术员的指导下,精心种植。由于其主要收入来源均来自林木收益,对森林培育收益的依赖程度高,而且与森林培育企业相比,专业户规模较小,生产也势单力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弱,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袭击,往往是倾家荡产。因此面对风险事件时,森林培育专业户的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厌恶。

(三)兼业农户的特征

一是经营规模小。兼业农户所经营的林地面积都比较小,林地往往比较分散。兼业农户的主要活动精力也不在于林业,收入主要来源不以林业为主,对森林经营是季节性、临时性的,对林业生产收入几乎没有依赖。在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中,兼业农户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半自然经济状态,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在自知没有经营风险的能力情况下,兼业农户对森林风险事件不甚关心,侥幸心理严重,其风险态度趋向于风险偏好。二是兼业农户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中度低,要素投入也严重不足,对森林培育上随意性大,经营强度低,对种苗的选择也较随意,对病虫害的防治也不注重,基本上是靠自然力生产,或依靠人对自然力的稍加干涉,来获得收益,劳动生产率低,经营强度基本上属于粗放经营。再者,长期以来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兼业农户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较少,市场观念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导致林产品的商品率低。三是组织化程度低,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差。分散的、规模狭小的单个农户在市场难以获得平等的谈判和交易地位。这使得兼业农户不信任保险公司和政府有关森林保险的宣传。四是追求现实的、短期的利益。因为森林生产周期都普遍比较长,在这个生产长周期中,兼业农户会面临着很多他们预期不到的风险,而他们又没有能力去转移或规避风险,所以对于兼业农户而言,注重短期的现实的利益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五是偏好追随依附。这是我国农户普遍具有的一个特性,兼业农户也不例外。兼业农户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既与其自身规模狭小,难以抵御较大的波动有关,同时又由于自身教育水平不高,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趋于保守而且没有主见随大流,所以愿意选择大众都认可的、普遍采用的行为,当然也与搭便车、盲目跟随等原因有关。农户的这种行为,很容易造成在一定区域内的农户投保行为的复制跟进与同构。兼业农户追随依附的特性也反映其较低的理性层次。

综上所述,森林保险投保主体的主要特征差异如表1所示:

三、森林保险市场投保主体的特征差异对森林保险投保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投保主体,其主体特征差异对投保主体的投保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决定了他们在森林保险投保上的决策原则及其相应的投保行为。

由于兼业农户经营实力弱、规模小,主要收入并非林业收入,对森林培育所取得的收益依赖程度低,同时各种生产要素集中度低,对森林培育实行粗放经营,森林培育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均较低。因此,他们对森林保险的兴趣不大,投保意愿不强,甚至会把森林保险误解为增加其经济负担。相反,他们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有利于规避风险的经营措施,形成其独特的风险管理策略,这些种植、经营策略对森林保险有替代作用,如:轮作、套作、间种等混合种植与经营、植株的定植(稀疏和补苗);空间上的分散种植;时间上的多样化种植;种植有潜在安全的树木等。这些措施是某个地区农民在对当地土地土质、气候变化等客观条件长期观察和试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当地农民世代相传的回避风险的经验的总结,是一种独立的、有效地回避森林风险的措施。兼业农户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涵养土壤、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阳光等自然资源是有益的。由于有林业生产的经验,兼业农户与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相比,更倾向于拒绝种植新技术。兼业农户对新技术的谨慎和保守实际上就是对森林保险的回避。当出现风险损失后,为了弥补损失,兼业农户也往往不倾向于考虑通过森林保险来分散风险,而是采取一定的损失管理策略,如:出售耐用生产资料(如牲畜)、亲戚朋友之间的相互援助与借贷、运用过去储备农产品或林产品、村与村之间即小范围内的公共救济。同时由于其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决策的理性程度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较差,喜欢追随符合,盲目跟风。森林保险政策一旦引导不好,或存在引导失误,则会导致所有的兼业农户均放弃森林保险投保,但如果所采取的森林保险政策有效率,则结果会出现大家均投保的良好局面。

由于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经营面积大,且林木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大,因此其对从森林培育中所获得的收入依赖程度高。虽然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与兼业农户相比,强很多,所掌握的生产要素也更加集中,经营强度也较大,但如前所述,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大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比兼业农户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多,所以他们对森林所遭遇的风险较为谨慎,风险态度倾向于厌恶,而且对森林保险的支付能力较强,也有较强的支付意愿。因此,森林培育企业和森林培育专业户对森林进行投保的积极性较高。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9

[关键词]体育产业;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

[中图分类号]G812.1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3—0106—05

党的十从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环保产业的体育产业在这一带有强烈低碳信号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及对GDP的贡献却与时代背景和我国进一步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在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中,法规政策体系的构建、完善及其评价理念的建设能够充分有效且快速地帮助政府营造良好的宏观经营环境,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从而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现状

(一)国外情况

体育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发展得非常成熟,相应的政策环境也培育得非常稳定有利,多个国家制定有专门针对体育产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减免、体育赞助的扣除、球员转会费的扣除等等。美国政府制定有反垄断豁免、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及公私合作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对于美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出台《体育振兴法》的探讨,并于1961年正式颁布了《体育振兴法》,后又于2000年推出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对于休闲健身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于2000年制定了《21世纪国民健康促进运动》(也称为“健康日本21”计划)。刚刚解体后的俄罗斯转型初期,俄罗斯体育产业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以总统令的方式出台了很多法令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可以说没有政策的强力支持,俄罗斯的体育产业发展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西班牙政府规定,对向体育活动提供赞助的公司,赞助款项免征公司企业所得税。英国政府实行针对体育比赛活动商业赞助政策的“体育配对”计划,即如果赞助商为某项体育比赛活动提供赞助,英国政府拨出与赞助金额相同的款项资助这项赛事,即所谓“一英镑对一英镑”政策。而同属亚洲国家的韩国则给予本国从事国际体育竞赛表演的组织和跆拳道推广组织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措施。上述几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历程表明,在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产业政策推动之下,该国的体育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并同时推动其职业比赛达到更高水平。

(二)国内情况

国内而言,仅有北京市因2008年奥运会的关系,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体育产业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业、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少数省市(如广东省、湖北省、上海市、杭州市和成都市)制定有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或拟定有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优惠政策的意见征求稿,但均以“规划”或者“意见征求稿”的形式居多,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偏少,而这些“规划”和“意见征求稿”要转变为真正的政策还有一段距离。

二、四川省体育产业政策现状

(一)体育层面的体育政策

1993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问世。根据四川省体育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政策法规,在共计52条的各类政策法规中,与体育产业间接相关的仅有19个,而与体育产业直接相关的仅有3个。详见表1

(二)工商税务层面的体育政策

查阅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及四川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的官网,在上千条的全国性的政策中,直接针对体育产业制定的政策普遍偏少甚至完全没有。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在共计上千条的全国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中,仅查阅到两条有关运动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一、《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税收政策的通知》是直接与体育相关的税收政策,它的内容包括2012年海阳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税收政策、亚沙会参与者的税收政策及亚沙会的进口税收政策等三个方面。第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0号)中的类似规定。上述两条优惠政策从适用范围上看,与四川体育产业没有直接关系,四川体育产业主体不是目标受益对象,但政策效果对四川具有借鉴作用,从适用时间来看,尚未形成政策的长期稳定性,未来规定如何不得而知,从政策结构来看,也未形成体系,政策规定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上述政策现状说明,目前四川省对体育产业的支持仍局限于“喊口号”的阶段,还没有落到实处,这与目前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产业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也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要求。

三、四川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障碍

(一)税收政策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

1.高尔夫球、射箭、射击、飞镖等体育运动项目,按“娱乐业”税目依20%的税率征营业税;划船、溜冰、钓鱼、漂流等项目,许多地方将它归入“服务业”中的“其它服务业”税目,依5%的税率收营业税。而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即上述各个项目虽然是体育项目,却没有享受到文化体育业的税收待遇,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利润,挫伤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2.投资所得按20%收取个人所得税,影响了企业采用股权融资的积极性。

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不合理。很多体育领域的企业单位被划作小规模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低,征收税率高,进一步加重了体育企业的税收负担。

4.体育赞助没有税收优惠,直接打击企事业单位赞助体育企业的积极性。

(二)收费政策减少体育企业利润

体育企业水、电、排污费用按商业服务业征收,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年检费、证照费、变更登记费、绿化费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更使体育企业利润微薄,削弱体育企业发展后劲。

(三)财政资金缺乏难以促进社会资本大规模投入体育领域

政府财政投入有利于增强社会力量的投资信心,政府投入采取财政贴息、项目补贴或政府采购的形式,有利于缓减社会资金投入初期的资金压力,增强投资者的盈利预期。

(四)政府服务职能转变落后影响社会力量积极性

1.缺乏政府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机制。政府不了解投资者的需求,而投资者也不太明确政府的要求。

2.存在个别部门或人员在审批中“多方伸手”,对投资者进行“卡”“拖”政策的不规范行为。

3.协会职能弱化,管理错位,没有体现协会为企业服务的宗旨。

4.缺乏行业规范,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四、四川省出台体育产业优惠政策的依据及原则

(一)现实依据

体育产业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需求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特点。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和产业结构优化。作为国内新兴产业,其发展之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良好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中各政策之间的正面影响可以快速扶持并促进体育产业实现飞跃发展。在众多的产业发展对策中,政策工具具有针对性较强、成本较低、效果较明显的特点。在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之初始阶段,培育有利的政策环境,成为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四川省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条件逐步改善,消费能力较强,对奢侈品消费的增长比较迅猛,这为四川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然而,某种程度上的供给缺位却导致体育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处境。究其缘由,是目前四川省体育产业政策环境的现状所致,不够完善的政策环境无法催生良好的政策措施,没有政策措施作保障的体育产业无法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缺少社会力量的巨大投入,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便成为政府独自承担的艰巨任务。从国内外体育发达国家及省份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其他重要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离开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大量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任何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只不过是徒劳。因此,在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要尽快把消费者的非必需品消费引导到体育产业领域来,充分利用四川省良好的需求环境,努力改善供给环境,实行体育产业的超越式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体育产业的超越发展。

(二)其他产业实施优惠政策的借鉴意义

1.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解放之初,我国农业基础相当薄弱,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5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又陆续颁布了系列税务、财政、行政审批和国土资源等各个方面专门针对“三农”问题的专项支持政策,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农业支持政策,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2.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使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能更充分、更迅速地发挥聚积效应,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现已将高新技术产业视为“朝阳”产业,在资金投入、税收、进出口、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产业倾斜”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和引导。

可以说,如果没有专项优惠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实现体育产业的超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原则

1.准。政府制定政策,目标要准确到位,强调针对性。

2.引。社会资本是发展体育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把过去主要靠政府投资体育为主转变为靠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发展体育产业,引导民营经济实体全面进入,做“大”体育市场。

3.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成为竞争领域的经营主体,而仅仅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政策制定过程中要体现这一精神。

4.进。公共体育产品类领域,企业进入无利可图,政府理应主动承担,不能缺位。五、政策建议

(一)税收政策

1.从事体育场馆经营,经有关部门批准,自获利年度起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获利年度以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规定逐年结转弥补,其获利年度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

2.对政府鼓励的体育赛事经纪、体育健身等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归属地方管辖部分;对公益性体育组织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3.对高尔夫、射箭、射击、飞镖等体育运动项目,应按照文化体育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即按3%税率征税,不再按娱乐业20%征税。

4.对投资兴建小型体育场馆和运动员训练用房项目免征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收、教育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耕地占用税。

5.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不分工业和商业,征收率统一为3%。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工业企业(包括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年销售额50万元以上;商业企业年销售额8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6.购买体育设施及设备用于职工健身(非销售用途)之用的单位,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从而降低企业增值税负担,鼓励社会各单位进行体育设施设备的采购。

7.体育企业购买固定资产,不作为固定资产处理,而作为当年期间费用在购买当年一次扣除,即增大当年成本,减少当年利润,从而为企业减少税收开支。

8.体育领域投资者在投资初期,所有的开办费用采用“加计扣除”的方法。(例如:开办费为100万,可以按150%的比例计算成本在税前扣除,为投资者节约所得税开支)。

9.在政府鼓励的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经纪、体育用品批零销售领域的从业人员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同时,这些项目股东所分红利可以考虑降低目前执行的2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10.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各地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即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优秀体育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11.按国家规定设立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和青少年俱乐部、非赢利性体育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财政政策

可考虑通过体育公益金等筹集成立专门的体育产业基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企业给予支持,从而推动四川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的形成。

1.对发展比较好的全民健身项目进行贷款贴息,或按健身企业规模、信誉、服务质量、健身人次等直接发放健身补贴。

2.建立体育领域企业评优机制,严格评选标准,对评定的优秀体育企业发放资金奖励。

3.社会主体承办具有全民健身性质的体育赛事时,政府无偿提供公安、消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三)土地政策

1.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总量的前提下,对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无偿划拨或以优惠价格出让。对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可以在三年内分期缴纳。

2.在足额缴纳土地使用出让金并形成合同约定的企业建设用地,可依法转让、出租或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依法出租或抵押,转让时应在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按照市场价补交土地出让金。

(四)将体育类设施纳入城市规划目录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从城市规划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出,体育类设施并未被包含在城市规划体系之中。等城市规划完成之后,体育类项目要想进入城市体系,只能以挤占其他类别项目土地的方式进行,这势必加大了体育类项目进入城市体系的成本,对体育产业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形成较大阻力。如果能够在城市规划之初,给予体育类项目和现有城市规划项目同等的地位,那么,无论是政府建设还是社会资金建设,就不会存在与人争地的问题,那么社会各方力量投身于体育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要高得多。

(五)建立医疗与休闲健身等体育领域之间的“联动机制”

具体构想是实行医疗和休闲健身等体育领域的“一卡通”,扫除从“花钱买药”到“花钱健身”转变过程中的资金障碍,让现行的医保卡可以在休闲健身等体育领域刷卡消费,这样既可以杜绝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诱骗市民将医保卡上的医疗基金套现,也可以提高市民参与体育类休闲娱乐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增加休闲健身行业的市场需求。

(六)建立四川省体育产业的服务平台

1.政策咨询平台。建议建立体育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每月接待日或者开通热线电话,使政府与市场主体直接沟通。

2.信息交流平台。建议开通体育产业客服电话,聘任熟悉体育产业法规政策的专门人员为市场投资主体提供专业信息。

3.资金融通平台。搭建社会力量与金融机构的交流通道。

4.商贸交流平台。为体育企业开展商务活动提供快速通道。

5.体育人才、技术交流平台。准许体育培训单位在工商注册时将“培训”列入经营范围,解决体育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问题。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品牌;品牌营销;体育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在奥运经济的催生下,各类体育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育和发展起来。本文旨在通过对体育市场这一特定市场环境下企业品牌营销运作的分析,为各类企业应对奥运经济,关注体育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实践操作方法。

1品牌营销及其作用

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竞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市场竞争的焦点从最初的单个因素竞争(如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等),提高到更高层次、综合性、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集中表现在品牌的竞争,即争创名牌的竞争。

1.1品牌的概念

所谓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品牌是整体产品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代表着经营者交付给购买使用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同时,品牌又是多层次、内容丰富而深刻的象征,品牌的含义可分为六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在品牌各层次含义中,最深刻、最持久的应是体现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的深度层次特征,它们构成了品牌的实质。

1.2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营销——即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从整体产品的概念出发,以品牌的表面层次特征代表,积极营造品牌深度层次的价值、文化和个性特征,使消费者透过品牌认知产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实现预期目标的整个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包括生产、管理、宣传等各项商务活动。

在现阶段的体育市场上,各种品牌的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对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吸引力量。其中,有不为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有广大消费者都知晓的品牌,有为消费者接受度较高的品牌,也有为消费者偏爱并具有很高忠诚度的品牌等等。如何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体育产品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自己品牌产品的价值、文化和个性有全面的了解和爱戴,应是体育市场经营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1.3体育市场经营中品牌营销的作用

在我国,体育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类市场,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产品交换场所,反映着体育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交换关系。随着体育市场的发展和营销渠道的演进,更多的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各类体育产品在体育市场上不断涌现。如何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使自己的体育产品脱颖而出,为广大消费者认知和喜爱,就成为市场供应者和经营者最大的挑战。为此,设计出一套既能反映其产品特征又具有时代感的商标,已远比强化商品的异质性更为重要。在现代体育市场经营过程中进行品牌营销,实行品牌化经营战略,无论对于满足体育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对于体育市场经营企业开拓市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体育消费是一种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身体、精神、文化享受的消费形式,体育消费的群体一般都有一定的范围。与其它日用品相比,体育产品的品牌化特点更显突出。因此,体育品牌资产含有较高的超越生产、商品、和有形资产以外的附加价值。良好的体育品牌形象、品牌中所体现出的体育价值、体育文化特征等能够成为体育产品生产和经营者保持和提升体育市场地位的最重要因素。

(2)在体育市场中进行品牌营销可为消费者提供全面认识、了解体育产品的机会,使消费者获得利益。体育市场上的品牌化,有助于体育消费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加工整理、存贮有关产品及品牌的大量信息,增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自信心,增加品牌联想,提高使用的满意度,稳定与保持正常的体育消费心理状态。

(3)在体育市场经营过程中进行品牌营销可为体育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品牌营销能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

(a)获得较高的知名度。一个品牌只有在消费者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才能得到推广的机会。

(b)获得较高的美誉度。高知名度加上美誉度,才能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终产生。

(c)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保持和扩大顾客群体,使得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d)获得较大的信誉价值。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和经营企业及其品牌的体育产品可拥有更好的商誉和形象,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营效益。

(4)品牌营销能够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达到体育市场的不断提升。在体育市场竞争中展开品牌营销,能够促进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推出更多的名牌体育产品,这推动了体育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最终使体育市场不断繁荣。

2品牌营销的基本策略

在体育市场经营中进行品牌营销可运用不同策略,最基本的有以下六种形式:

(1)个别品牌名称策略:即企业对自己经营的体育产品组合中的每一个产品项目使用不同的品牌名称或标记。(2)整体品牌名称策略:即对产品组合中全部的产品项目采用同一个品牌名或标记。(3)系列品牌名称策略:即对按大类产品项目进行品牌或标记的设定。(4)企业品牌和个别品牌名称连用策略:即企业名称与产品品牌联合运用,使企业和品牌相结合。(5)品牌扩张策略:即在已成功经营品牌的基础上,附加不同的产品系列。(6)多品牌策略:即企业对一个相同的产品项目使用两个以上品牌。

应当指出,上述不同的品牌营销策略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体育市场实际经营运作过程中,应根据体育市场发展状况、企业自身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等选择最适宜的体育品牌营销策略方案。在以往的体育市场品牌营销运作取得成功的案例中,当属可口可乐、健力宝以及李宁最为突出。以上品牌在品牌营销的基本策略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口可乐采取的是整体品牌策略;采用的是企业品牌和个别品牌名称连用策略。可口可乐公司虽有醒目、美年达、可口可乐等系列品牌产品,但广大消费者在体育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却只有“可口可乐”这单一品牌。与其在品牌营销运作方式上相似的品牌还有百事可乐。百事可乐近几年在体育市场的投人比较大,它是中国足球最大的体育赞助商,绿荫场上随处可见其POP广告展牌,球员身上穿的球衣也印有其标志,同时百事可乐也借助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锲机,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信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好感,美誉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销售量猛增,居高不下,大有取代可口可乐的势头。健力宝、李宁二者同属健力宝集团,是在中国关注体育事业发展最早的品牌,其崛起也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1984年,健力宝通过赞助中国奥运会代表团远征洛杉矶奥运会,使其赢得“中国魔水”的美誉而名扬海内外;而李宁这一品牌则是健力宝集团在体育产业方面寻求更大发展的产物,其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也是从体育市场品牌营销开始的。

近几年,随着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企业在体育市场品牌营销方式的运用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企业进入体育市场,可以利用的锲机有:

(1)各类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的举办权和经营权,内含冠名权、冠杯权、广告权、广播电视转播权,竞赛表演活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的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

(2)各类体育组织、体育团队的名称、标志的专有权、特许使用权和经营权,如“奥运会”的文字及其商用商标。

(3)体育组织、团队和名人的声誉。

(4)体育场馆、设备的租赁权、土地使用权。

(5)体育的发行权、专营权和销售权。

3结论

3.1转变思路。明确认识

品牌营销效果明显,作用突出。体育产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品牌营销的认识,深刻理解其内涵,改变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以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来适应现代体育市场的发展。

3.2制定规划。突出重点

品牌营销在实施过程中应在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施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突出重点体育产品生产企业应早做规划,长远谋虑,利用科学合理的战略,充分发挥品牌价值,重点突出品牌文化,争取消费者的认同,谋求经济效益。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11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竞技运动的价值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初,以为国争光为主要目的的竞技运动其最主要的价值表现在政治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情的变化,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逐步显现并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竞技运动的基本结构特征入手,挖掘出竞技运动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潜在价值,使之能更好的被大众所认识、了解和接受。

关键词:

竞技运动;社会;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6801

1竞技运动基本结构特征

1.1竞技运动竞技参赛特征

运动竞赛的层次要素特征和框架结构特征二者相加,就构成了竞技运动竞技参赛特征。如表1所示,运动竞赛是一项包含许多环节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将其分为三个平行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为赛前参赛策划、赛中比赛实战以及赛后参赛评价。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对运动竞赛结果产生影响。赛前参赛策划是对运动竞赛的前期预判,教练员团队要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状态的诊断,判断运动员此刻的状态是上升期还是下降期,通过调整使其尽快进入比赛状态。除了竞技状态,教练员团队还要考虑比赛环境的影响,设计出最适宜的参赛方案。在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的竞技发挥,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包括参赛环境、竞赛规程以及竞赛保障等客观因素都会对竞赛结果产生影响。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和教练员还要进行赛后总结评价,包括结果评价和工作总结。因此,要想保证运动竞赛的顺利进行并将其价值最大化,就要充分了解运动竞赛结构层次要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运动竞赛框架结构是除运动竞赛层次要素以外的另一大竞技运动主体结构,它们一同构成了竞技运动参赛特征。如表2所示,赛前参赛策划、赛中比赛实战和赛后参赛评价这三部分组成了运动竞赛主要的框架结构。赛前参赛策划又包括两方面的性质,一是参赛方案的程序性,二是战略部署的指导性;赛中比赛实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练指挥的艺术性和选手竞争的激烈性;在赛后的比赛评价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注意总结的导向性和评价的客观性。

1.2竞技运动竞技能力特征

竞技能力是竞技运动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特征,对于竞技能力特征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搜集整理,本文总结归纳出竞技能力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竞技能力最突出的特征是系统性,并通过系统性来引申出竞技能力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竞技能力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能力要素组成,这些能力要素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这些能力要素包括技术能力、心理能力、体能和技能等,对运动员来说竞技能力要素越全面,竞技能力就越强。其二,竞技能力的层次性特征是竞技能力的第二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竞技能力的规律性。竞技能力不但体现在比赛中,更体现在训练中。其三,竞技能力具有鲜明的专项运动特征,不同专项的竞技比赛中所要侧重的竞技能力也不尽相同。

2竞技运动经济价值

2.1竞技运动中的经济价值

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着竞技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关于我国第三产业组成的统计报告中,统计局明确地把体育部门列入第三产业,由此可见,体育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用品、体育服装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兴起,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扩大了人们的就业途径。与此同时,数额庞大的体育消费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大型运动会的举办,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2竞技运动中的经济效益

随着体育职业化的产生和发展,运动竞赛逐步成为了一种经济、绿色、环保的体育产业,它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多的得以凸显。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它注重市场,讲求经济效益。早在2000年,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着,在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其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整个体育运动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必将大幅度地增加,体育广告、体育健身以及体育赛事转播等必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全新手段,竞技运动也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竞技运动社会价值

3.1竞技运动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

全民族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素质,其中健康素质又分为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类。竞技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培养人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竞技运动在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超越其本来意义的更大的社会价值。

3.2竞技运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其隐藏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竞技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旨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激励人们不断超越,不断进取,以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形式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正是这些着眼于教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使得人们将竞技运动概括为“生活的哲学”,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3.3竞技运动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体育的个体价值建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强调要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本性。改革开放以来,竞技体育的个体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竞技运动可以促使个体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保证各种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第二,满足情感疏泄与升华的需求。竞技运动不但可以疏泄积累的情感,而且可以使这些情感得到升华,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竞技运动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4结论

竞技体育的价值具有两重性,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综合体现。当我们把竞技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当我们把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建.关于运动竞赛的系统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12(1):3638.

[2]胡亦海.竞技运动特征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3]胡亦海.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2):2528.

[4]覃林.竞技运动的价值观[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812.

体育产业的特征范文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体系专业建设

专业体系是一个尚未明确界定和广泛使用的概念,本文使用这个概念,是强调专业建设必须以系统论的整体思想为指导,并将其定义为:由若干专业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专业体系,是指一所学校所有专业构成的一个整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开发了不少富有特色的专业。但是这种探索和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个专业的选择、设计和建设上,而对专业体系的构建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的较少。为此,本文在对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和有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分析基本特征是搞好高职院校专业体系构建的前提。为了更好地认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作一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工业生产采用的是传统技术,技术人才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当时的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传统高校)实施的是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等学科型教育(俗称普通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进入以电子、计算机和数控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继而进入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遇到了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原有规模和单一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中专学校又无力承担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进行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运而生,承担起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以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新技术人才。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因此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

1.职业性特征。这是与传统高校专业体系的根本区别。由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另一类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对传统高校而言,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1],并以学科发展为导向来设立并发展专业,因此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征。而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则是培养职业界新技术人才的载体,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开发并调整专业。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传统高校有着根本的不同,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的,这就决定了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2.高技术性特征。这是与中专学校专业体系的根本区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重要标志。与中专学校培养的传统技术人才相比,新技术人才除了具有起点高、规格高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外,这种高等性还体现在三个方面:专业理论和技术原理知识较深厚,前沿性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专业复合性更强。这是由新技术人才岗位工作要求决定的,我们必须充分注意这种“高技术特征”,否则高等职业教育就会“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不仅形成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挤压,而且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3.综合性特征。这是由社会职业的纷繁复杂性决定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尽管它不可能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与社会职业的联系却是千丝万缕的。社会职业的丰富多彩,决定了高职院校大都既有工科类专业,又有文科类专业,甚至还有医、农类专业,专业体系的构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对新技术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的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

4.灵活性特征。这是由社会职业变动的特点决定的。随着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转化为新的产业,社会职业也发生着相应变化,职业体系越来越呈现动态性特征。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必须讲究灵活性,以适应社会职业变动的局面。这种灵活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而不能像传统高校那样固守既定的专业目标;二是要通过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社会适应性,并以宽口径专业为平台设置灵活的专业方向,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不同要求;三是推迟学生的专业定向,让学生在确定专业之前有更多机会发现社会的真正所需和自己兴趣与潜能之所在,这也是当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较为流行的趋势。

5.地方性特征。这是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当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千差万别,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其专业体系必须具有地方性特征。这种“地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专业结构;二是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

二、专业体系科学构建的主要原则

1.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有机统一的原则。这是高职院校专业体系构建的根本宗旨和总原则。它一方面要求我们不仅具有对社会发展动态的敏锐洞察力,按照核心产业——相关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链”的思想,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联系的专业群[2]。而且具有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的快速应对力,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保证专业体系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从国家经济运行质量和新技术人才规格的高度认真对待专业体系构建工作,从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诸方面确保专业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水平。

2.适当超前与量力而行有机统一的原则。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滞后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将因此变得日益突出和严重,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度因此受到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个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根据科技发展走向对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上考虑一定的超前性,以求得人才培养过程与市场变化过程的动态吻合。但这种超前性必须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做到超前性与可行性的有机统一。

3.整体稳定与局部微调有机统一的原则。专业体系的构建除了考虑社会需求外,还应考虑教育效益。提高教育效益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确保教学稳定性。为此,一是尽量开发相近专业,并在已有专业的基础上繁衍新专业,形成新的专业生长点,以实现专业之间在资源上的共享共用,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二是以开发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长线专业”为主,这不仅是确保教学稳定性的需要,也是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创出特色和品牌的必然要求。为使专业体系具有对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的机制,则应适时淘汰或开发一些短线专业。

4,应对变化与针对岗位有机统一的原则。应对变化与针对岗位的矛盾是专业体系构建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其核心是专业口径宽窄的问题,人们对此争议较多。我们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岗位体系正在演变为一个动态系统,口径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职业迁徙和工作方向的转移。因此,应通过拓宽专业口径来应对职业岗位的快速变化。鉴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部门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应考虑以宽口径专业为平台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而对那些社会需求变动较大的专业,则应采用“大专业加高年级定向培养”的方式来设置,以实现变化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三、专业体系科学构建的有效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构建能否顺利进行并实现理想目标,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起专业体系构建的有效机制。

1.社会成员参与机制。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能否与经济结构性变革所引起的职业岗位的动态变化相适应,能否真正实现多元主体的利益目标,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能否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切实引入社会参与机制,使得各利益相关者都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体系构建的直接承担者,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都必须尊重企业和学生的意志和利益,否则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学生就业困难,培养规格扭曲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参与机制不到位造成的。

2.学术部门协作机制。目前,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比较强调企业界的参与,这是必要的,但对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构建来说,显然还不够。与中专学校不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专业的设立大都需要以分析产品或设备的技术成分和结构为基础。忽视学术界和科研部门的参与,很难保证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另外,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还需考虑专业的属性要求,专业名称要规范,专业内涵与外延要清晰、科学,专业口径要宽窄有度,课程体系要完整、科学,设备条件要达到标准,并力求与国际同类教育接轨,便于与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这类学术规范工作,也都离不开学术界的参谋与协作。

3.多家联合预警机制。社会分工与职业岗位纷繁复杂,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它们又处在不断变化当中。面对这样一个动态系统,无疑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职业岗位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进行“预前设计”、“预后论断”和及时调整。很显然,做好这些工作仅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家联合预警机制。一方面政府劳动部门需建立劳动力市场研究机构,专门对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与相应对策开展研究,并对市场所需要的新技术人才做出年度和中长期预报,为高职院校专业体系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教育部门应建立“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对未来5—10年职业资格的演进变化实施监测,为面向未来的专业划分、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4.主管部门监控机制。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是历史的必然。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职院校大都无法从教育系统层面解决不同地区校际之间专业体系的协调问题,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常常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功利主义色彩严重,“跟风”现象盛行,“热门”专业遍地开花。其结果是各校之间专业体系雷同,各校内部专业比例结构失衡,与当地社会所需人才结构不能耦合,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普遍存在。因此,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今天,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宏观调控力度,改变高职院校专业体系构建中的无序状态。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宏观监控,并通过制度建设和资金支持,使之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有监控的专业活动,才能提高专业体系的构建水平,最终实现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媒体调查报告(6篇)
  • 下一篇:四季的雨作文10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